CN115265451A -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5451A
CN115265451A CN202210880192.4A CN202210880192A CN115265451A CN 115265451 A CN115265451 A CN 115265451A CN 202210880192 A CN202210880192 A CN 202210880192A CN 115265451 A CN115265451 A CN 115265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base
uncoi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01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5451B (zh
Inventor
崔磊
崔世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cheng Intelligent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cheng Intelligent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cheng Intelligent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cheng Intelligent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01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5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5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5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5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5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1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固定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底座的正面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抵接壳,所述抵接壳的内部设置有驻地桩;检测器放置盒,所述检测器放置盒具有测径检测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器放置盒左侧的定位连接杆,所述定位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本发明涉及开卷校平机技术领域。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引导板在底座上对夹持装置进行引导,便于增大引导板与底座接触位置的稳定性,且夹持装置与放置装置进行配合,从而提高了待测件加工时的精准度,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卷校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开卷校平机,通过卷带开卷-牵引-校平-横切-输送-堆垛的方式,将一定宽度的卷板加工成所需要的定长尺寸的自动化加工设备。此设备由显示屏集中显示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较高,一个卷材一次上料即可实现所需成品,但是在进行待测件加工的过程中有需要对其进行对中处理,使得待测件在工作时容易出现偏移导致待测件不能及时准确进行安装,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待测件加工的过程中有需要对其进行对中处理,使得待测件在工作时容易出现偏移导致待测件不能及时准确进行安装,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固定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底座的正面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抵接壳,所述抵接壳的内部设置有驻地桩,通过抵接壳与底座进行连接,便于抵接壳具有的驻地桩能够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增大了底座放置后的稳定性,放置底座放置后出现摆动影响装置整体工作的情况,且底座与安装框进行连接,使得安装框内部的传送辊能够随电机旋转带动待测件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其移动时不易发生待测件偏移的情况;
检测器放置盒,所述检测器放置盒具有测径检测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器放置盒左侧的定位连接杆,所述定位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安装在底座的内部,通过定位连接杆自身伸缩结构,且定位连接杆与检测器放置盒进行连接,便于检测器放置盒内部安装的测径检测器对移动的待测件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得到待测件更精准的数据,避免了待测件出现偏差造成待测件的工作加工工作发生偏差,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所述定位支架包括:
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具有液压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液压杆顶部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侧与检测器放置盒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装配体,所述加固装配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腔底部与定位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液压杆经安装块带动检测器放置盒与定位连接杆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得液压杆的升降对检测器放置盒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高度进行待测件的精准测定,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安装的便捷,且安装块便于将部件固定在液压杆上,使得液压杆安装后的稳定性增强;
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具有引导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引导板顶部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底部延伸至引导板的外部,所述夹持装置的正面中部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中部位于定位连接杆与液压杆之间的位置,所述安装框远离内腔底部位于传送辊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且所述放置装置位于远离夹持装置的位置,所述放置装置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框的外部,通过引导板在底座上对夹持装置进行引导,便于增大引导板与底座接触位置的稳定性,能够对夹持装置进行引导,使其不易出现偏移或接触力度过大导致待测件损坏,且夹持装置与放置装置进行配合,便于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从而提高了待测件加工时的精准度,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所述加固装配体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加固装配体远离定位板的位置顶部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板的底部位于夹持装置的两侧与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两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中辅助板,通过对中辅助板与夹持板进行连接,使得对中辅助板能够随其进行移动,便于对中辅助板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从而减小了待测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的偏移的同时能够增大夹持板自身的重量,所述夹持板的底部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位移滑块,所述位移滑块的两侧外壁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与安装框架转动连接,通过位移滑块随螺杆的转动进行位移时接触安装框架,便于增大位移滑块移动时的接触面积,使得位移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打滑的情况,且位移滑块带动夹持板进行移动,便于利用夹持板对待测件进行固定,使得两两夹持板移动时不易发生相互碰撞的情况,进而减轻了夹持板使用过程中的损伤,所述位移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触架,所述增触架的顶部两侧与夹持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装配体包括平衡框架,所述平衡框架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通过卡板与抵接件进行连接,便于卡板在抵接件上进行部件的卡固,从而增大了部件连接位置的稳定性,且抵接件与平衡框架连接,使得平衡框架能够对抵接件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便于保持抵接件平衡的同时保证卡板与部件进行充分接触,所述平衡框架的顶部位于智能控制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通过限位框与平衡框架进行连接,使得限位框能够对平衡框架的表面进行阻挡,利用限位框能够限制部件安装后的活动范围,进而增大了部件安装后的接触面积,能够利用智能控制器在平衡框架内部工作的同时对平衡框架的内部进行支撑,从而增大了平衡框架自身的承受力,所述限位框的底部中间位置贯穿平衡框架且延伸至平衡框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架,通过内支撑架与固定板进行连接,使得内支撑架在固定板上对调节架进行支撑,便于增大内支撑架安后的稳定性,而固定板能够对内支撑架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板在安装后不易出现滑动的情况,保证了调节架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工作的效果,能够减少待测件进行加工时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过程中待测件的完整性,所述调节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体,所述调节架的右侧外壁贯穿放置箱体且延伸至放置箱体的外部,所述放置箱体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通过放置箱体与缓冲块接触,使得缓冲块能够对放置箱体的外表面进行保护,使得放置箱体的表面不易因碰撞发生凹陷或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放置箱体对调节架进行对中工作的影响,且调节架能够在内支撑架上对放置箱体进行加固,进一步增强了放置箱体内部的支撑效果,使得放置箱体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位置不易发生松动,所述智能控制器的顶部贯穿平衡框架,所述抵接件的正面贯穿平衡框架且延伸至平衡框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增触架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接柱,通过卡接柱在移动座上能够对移动座连接的部件进行加固,使得移动座能够与位移滑块进行接触,从而减少了移动座与位移滑块连接位置的缝隙,防止移动座因缝隙导致倾斜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了移动座安装后能够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增大了移动座与位移滑块安装后的接触面积,所述卡接柱的底部贯穿移动座且延伸至移动座的内部,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位于卡接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堵弧板,所述侧堵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靠近卡接柱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通过弧形夹板在加强块上对位移滑块进行限位,便于增大位移滑块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利用加强块对移动座进行固定,且加强块与移动座之间利用侧堵弧板进行连接,使得侧堵弧板能够在移动座上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进而提高了移动座移动时的平稳效果。
优选的,所述调节架包括电动推箱,所述电动推箱的左侧外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臂,所述水平移动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内腔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对中辅助带,通过水平移动臂在电动推箱的推动下能够对不同体积的待测件对中的接触面积进行调节,使得待测件对中时能够进行存放接触,防止待测件对中时出现待测件与对中辅助带不接触的情况,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对中效果好且可靠,所述对中辅助带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载板,通过对中辅助带随微型电机的带动在遮挡板与承载板上进行转动,使得对中辅助带转动时能够对待测件的对工作进行处理,且对中辅助带的表面光滑不易对接触待测件的表面造成划伤,且承载板与遮挡板能够对中辅助带的安装位置进行保护,从而减少了对中辅助带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而保证了对中辅助带自身的洁净,所述承载板的右侧外壁顶部与遮挡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抵接壳与底座进行连接,便于抵接壳具有的驻地桩能够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增大了底座放置后的稳定性,放置底座放置后出现摆动影响装置整体工作的情况,液压杆经安装块带动检测器放置盒与定位连接杆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得液压杆的升降对检测器放置盒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引导板在底座上对夹持装置进行引导,便于增大引导板与底座接触位置的稳定性,且夹持装置与放置装置进行配合,便于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从而提高了待测件加工时的精准度,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2.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对中辅助带随微型电机的带动在遮挡板与承载板上进行转动,使得对中辅助带转动时能够对待测件的对工作进行处理,且对中辅助带的表面光滑不易对接触待测件的表面造成划伤,水平移动臂在电动推箱的推动下能够对不同体积的待测件对中的接触面积进行调节,使得待测件对中时能够进行存放接触,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对中效果好且可靠。
3.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卡接柱在移动座上能够对移动座连接的部件进行加固,使得移动座能够与位移滑块进行接触,从而减少了移动座与位移滑块连接位置的缝隙,防止移动座因缝隙导致倾斜的情况出现弧形夹板在加强块上对位移滑块进行限位,便于增大位移滑块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利用加强块对移动座进行固定,使得侧堵弧板能够在移动座上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4.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内支撑架与固定板进行连接,使得内支撑架在固定板上对调节架进行支撑,便于增大内支撑架安后的稳定性,而固定板能够对内支撑架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板在安装后不易出现滑动的情况,保证了调节架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工作的效果,能够减少待测件进行加工时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过程中待测件的完整性。
5.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放置箱体与缓冲块接触,使得缓冲块能够对放置箱体的外表面进行保护,使得放置箱体的表面不易因碰撞发生凹陷或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放置箱体对调节架进行对中工作的影响,且调节架能够在内支撑架上对放置箱体进行加固,进一步增强了放置箱体内部的支撑效果,使得放置箱体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位置不易发生松动。
6.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限位框与平衡框架进行连接,使得限位框能够对平衡框架的表面进行阻挡,利用限位框能够限制部件安装后的活动范围,进而增大了部件安装后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平衡框架自身的承受力,卡板与抵接件进行连接,从而增大了部件连接位置的稳定性,便于保持抵接件平衡的同时保证卡板与部件进行充分接触。
7.该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通过位移滑块随螺杆的转动进行位移时接触安装框架,便于增大位移滑块移动时的接触面积,使得位移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打滑的情况,进而减轻了夹持板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对中辅助板与夹持板进行连接,使得对中辅助板能够随其进行移动,便于对中辅助板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固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增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抵接壳;2、底座;3、安装框;4、定位支架;41、引导板;42、夹持装置;421、安装框架;422、对中辅助板;423、夹持板;424、螺杆;425、增触架;71、侧堵弧板;72、移动座;73、加强块;74、卡接柱;75、弧形夹板;426、位移滑块;43、定位板;44、加固装配体;441、平衡框架;442、智能控制器;443、限位框;444、抵接件;445、卡板;45、安装块;46、液压杆;47、放置装置;471、固定板;472、内支撑架;473、缓冲块;474、调节架;81、电动推箱;82、水平移动臂;83、遮挡板;84、承载板;85、对中辅助带;475、放置箱体;5、传送辊;6、定位连接杆;7、检测器放置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包括,
底座2,底座2具有固定基座,以及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右侧的安装框3,安装框3的两侧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传送辊5,底座2的正面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抵接壳1,抵接壳1的内部设置有驻地桩,通过抵接壳1与底座2进行连接,便于抵接壳1具有的驻地桩能够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增大了底座2放置后的稳定性,放置底座2放置后出现摆动影响装置整体工作的情况,且底座2与安装框3进行连接,使得安装框3内部的传送辊5能够随电机旋转带动待测件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其移动时不易发生待测件偏移的情况;
检测器放置盒7,检测器放置盒7具有测径检测器,以及设置在检测器放置盒7左侧的定位连接杆6,定位连接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4,定位支架4安装在底座2的内部,通过定位连接杆6自身伸缩结构,且定位连接杆6与检测器放置盒7进行连接,便于检测器放置盒7内部安装的测径检测器对移动的待测件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得到待测件更精准的数据,避免了待测件出现偏差造成待测件的工作加工工作发生偏差,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定位支架4包括:
液压杆46,液压杆46具有液压杆体,以及设置在液压杆46顶部的安装块45,安装块45的左侧与检测器放置盒7固定连接,液压杆4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装配体44,加固装配体44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3,定位板43的内腔底部与定位连接杆6固定连接,通过液压杆46经安装块45带动检测器放置盒7与定位连接杆6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得液压杆46的升降对检测器放置盒7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高度进行待测件的精准测定,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安装的便捷,且安装块45便于将部件固定在液压杆46上,使得液压杆46安装后的稳定性增强;
引导板41,引导板41具有引导槽,以及设置在引导板41顶部两侧的夹持装置42,夹持装置42的底部延伸至引导板41的外部,夹持装置42的正面中部与安装框3固定连接,安装框3的中部位于定位连接杆6与液压杆46之间的位置,安装框3远离内腔底部位于传送辊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47,且放置装置47位于远离夹持装置42的位置,放置装置47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框3的外部,通过引导板41在底座2上对夹持装置42进行引导,便于增大引导板41与底座2接触位置的稳定性,能够对夹持装置42进行引导,使其不易出现偏移或接触力度过大导致待测件损坏,且夹持装置42与放置装置47进行配合,便于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从而提高了待测件加工时的精准度,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其中,夹持装置42包括安装框架421,安装框架421的顶部两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423,夹持板4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中辅助板422,通过对中辅助板422与夹持板423进行连接,使得对中辅助板422能够随其进行移动,便于对中辅助板422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从而减小了待测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的偏移的同时能够增大夹持板423自身的重量,夹持板423的底部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位移滑块426,位移滑块426的两侧外壁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424,螺杆424的两端与安装框架421转动连接,通过位移滑块426随螺杆424的转动进行位移时接触安装框架421,便于增大位移滑块426移动时的接触面积,使得位移滑块426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打滑的情况,且位移滑块426带动夹持板423进行移动,便于利用夹持板423对待测件进行固定,使得两两夹持板423移动时不易发生相互碰撞的情况,进而减轻了夹持板423使用过程中的损伤,位移滑块4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触架425,增触架425的顶部两侧与夹持板423固定连接。
其中,加固装配体44包括平衡框架441,平衡框架441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器442,智能控制器442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抵接件444,抵接件4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445,通过卡板445与抵接件444进行连接,便于卡板445在抵接件444上进行部件的卡固,从而增大了部件连接位置的稳定性,且抵接件444与平衡框架441连接,使得平衡框架441能够对抵接件444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便于保持抵接件444平衡的同时保证卡板445与部件进行充分接触,平衡框架441的顶部位于智能控制器44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443,通过限位框443与平衡框架441进行连接,使得限位框443能够对平衡框架441的表面进行阻挡,利用限位框443能够限制部件安装后的活动范围,进而增大了部件安装后的接触面积,能够利用智能控制器442在平衡框架441内部工作的同时对平衡框架441的内部进行支撑,从而增大了平衡框架441自身的承受力,限位框443的底部中间位置贯穿平衡框架441且延伸至平衡框架441的外部。
其中,放置装置47包括固定板471,固定板47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架472,内支撑架47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架474,通过内支撑架472与固定板471进行连接,使得内支撑架472在固定板471上对调节架474进行支撑,便于增大内支撑架472安后的稳定性,而固定板471能够对内支撑架472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板471在安装后不易出现滑动的情况,保证了调节架474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工作的效果,能够减少待测件进行加工时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过程中待测件的完整性,调节架4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体475,调节架474的右侧外壁贯穿放置箱体475且延伸至放置箱体475的外部,放置箱体475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73,通过放置箱体475与缓冲块473接触,使得缓冲块473能够对放置箱体475的外表面进行保护,使得放置箱体475的表面不易因碰撞发生凹陷或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放置箱体475对调节架474进行对中工作的影响,且调节架474能够在内支撑架472上对放置箱体475进行加固,进一步增强了放置箱体475内部的支撑效果,使得放置箱体475与固定板471之间的连接位置不易发生松动。
使用时,箱放置底座2,然后利用抵接壳1内部驻地桩进行固定,电机带动安装框3内部的传送辊5旋转进行待测件的运送,平衡框架441与限位框443对定位板43与液压杆46进行支撑,智能控制器442在平衡框架441的内部进行工作,且卡板445在抵接件444上辅安装框3进行支撑,液压杆46通过安装块45带动检测器放置盒7进行升降溶解,定位连接杆6在定位板43上随检测器放置盒7进行伸缩,而固定板471在安装框3内部进行固定,且待测件进行放置箱体475时调节架474在内支撑架472上对待测件进行对中处理,时待测件经过检测器放置盒7后进入引导板41上,此时旋转电机带动螺杆424在安装框架421内部进行转动,而位移滑块426通过螺杆424的旋转进行位移,并带动夹持板423与对中辅助板422移动至接触待测件。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图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增触架425包括移动座72,移动座7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接柱74,通过卡接柱74在移动座72上能够对移动座72连接的部件进行加固,使得移动座72能够与位移滑块426进行接触,从而减少了移动座72与位移滑块426连接位置的缝隙,防止移动座72因缝隙导致倾斜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了移动座72安装后能够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增大了移动座72与位移滑块426安装后的接触面积,卡接柱74的底部贯穿移动座72且延伸至移动座72的内部,移动座72的顶部位于卡接柱7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堵弧板71,侧堵弧板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块73,加强块73靠近卡接柱7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75,通过弧形夹板75在加强块73上对位移滑块426进行限位,便于增大位移滑块426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利用加强块73对移动座72进行固定,且加强块73与移动座72之间利用侧堵弧板71进行连接,使得侧堵弧板71能够在移动座72上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进而提高了移动座72移动时的平稳效果。
其中,调节架474包括电动推箱81,电动推箱81的左侧外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臂82,水平移动臂8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83,遮挡板83的内腔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对中辅助带85,通过水平移动臂82在电动推箱81的推动下能够对不同体积的待测件对中的接触面积进行调节,使得待测件对中时能够进行存放接触,防止待测件对中时出现待测件与对中辅助带85不接触的情况,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对中效果好且可靠,对中辅助带8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载板84,通过对中辅助带85随微型电机的带动在遮挡板83与承载板84上进行转动,使得对中辅助带85转动时能够对待测件的对工作进行处理,且对中辅助带85的表面光滑不易对接触待测件的表面造成划伤,且承载板84与遮挡板83能够对对中辅助带85的安装位置进行保护,从而减少了对中辅助带85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而保证了对中辅助带85自身的洁净,承载板84的右侧外壁顶部与遮挡板83固定连接。
使用时,电动推箱81带动水平移动臂82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遮挡板83随水平移动臂82移动并带动承载板84与对中辅助带85靠近待测件,且对中辅助带85随微型电机的带动在承载板84上进行旋转,卡接柱74伸入位移滑块426的内部并带动移动座72随位移滑块426进行移动,且弧形夹板75在加强块73上对位移滑块426进行限位,为加强块73通过侧堵弧板71与移动座72进行连接。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图7,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将装置进行安装,并将安装框3与传送辊5进行转动连接,待测件放置在传送辊5上,利用带动经安装框3带动传送辊5进行转动对待测件进行运送,并随着测试器放置盒7内部的测径检测器对待测件进行检测;
步骤二:通过液压杆46自身具有的伸缩结构能够带动安装块45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并利用安装块45带动检测器放置盒7一同进行移动,使得检测器放置盒7的检测高度进行调整,且定位连接杆6随检测器放置盒7的带动一同进行定位升降,将定位连接杆6与定位板43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三:利用螺杆424在旋转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位移滑块426在螺杆424上进行滑动,并随着两个位移滑块426上的夹持板423之间进行靠近对待测件进行夹紧,对中辅助板422通过夹持板423在位移滑块426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步骤四:利用平衡框架441与限位框443形成卡箍结构进行放置部件的卡紧,并随着智能控制器442在平衡框架441的内部进行工作,使得智能控制器442对装置整体的工作进行控制,将平衡框架441与限位框443进行固定连接,并将平衡框架441与智能控制器442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五:利用放置箱体475与内支撑架472形成的放置腔进行调节架474的放置,并随着内支撑架472经调节架474对放置箱体475的内部进行加固,将内支撑架472与固定板471进行固定连接,并将固定板471与放置箱体475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板471对放置箱体475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
步骤六:通过卡接柱74和弧形夹板75产生的紧固腔进行移动座72连接部件的固定,并利用加强块73对弧形夹板75进行夹持定位,使得弧形夹板75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将移动座72与侧堵弧板71进行固定连接,并将侧堵弧板71与加强块73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七:通过遮挡板83和承载板84产生的安置腔进行对中辅助带85的安装,并随着对中辅助带85在随微型电机的带动进行旋转,利用电动推箱81带动水平移动臂82经遮挡板83带动对中辅助带85进行移动,将对中辅助带85与遮挡板83进行转动连接,并将遮挡板83与水平移动臂82进行固定连接。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9)

1.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包括,
底座(2),所述底座(2)具有固定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顶部右侧的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的两侧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传送辊(5),所述底座(2)的正面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抵接壳(1),所述抵接壳(1)的内部设置有驻地桩;
检测器放置盒(7),所述检测器放置盒(7)具有测径检测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器放置盒(7)左侧的定位连接杆(6),所述定位连接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4),所述定位支架(4)安装在底座(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4)包括:
液压杆(46),所述液压杆(46)具有液压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液压杆(46)顶部的安装块(45),所述安装块(45)的左侧与检测器放置盒(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4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装配体(44),所述加固装配体(44)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3),所述定位板(43)的内腔底部与定位连接杆(6)固定连接;
引导板(41),所述引导板(41)具有引导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引导板(41)顶部两侧的夹持装置(42),所述夹持装置(42)的底部延伸至引导板(41)的外部,所述夹持装置(42)的正面中部与安装框(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3)的中部位于定位连接杆(6)与液压杆(46)之间的位置,所述安装框(3)远离内腔底部位于传送辊(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47),且所述放置装置(47)位于远离夹持装置(42)的位置,所述放置装置(47)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框(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42)包括安装框架(421),所述安装框架(421)的顶部两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423),所述夹持板(4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中辅助板(422),所述夹持板(423)的底部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位移滑块(426),所述位移滑块(426)的两侧外壁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424),所述螺杆(424)的两端与安装框架(421)转动连接,所述位移滑块(4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触架(425),所述增触架(425)的顶部两侧与夹持板(42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配体(44)包括平衡框架(441),所述平衡框架(441)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器(442),所述智能控制器(442)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抵接件(444),所述抵接件(4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445),所述平衡框架(441)的顶部位于智能控制器(44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443),所述限位框(443)的底部中间位置贯穿平衡框架(441)且延伸至平衡框架(44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装置(47)包括固定板(471),所述固定板(47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架(472),所述内支撑架(47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架(474),所述调节架(4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体(475),所述调节架(474)的右侧外壁贯穿放置箱体(475)且延伸至放置箱体(475)的外部,所述放置箱体(475)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47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触架(425)包括移动座(72),所述移动座(7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接柱(74),所述卡接柱(74)的底部贯穿移动座(72)且延伸至移动座(72)的内部,所述移动座(72)的顶部位于卡接柱(7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堵弧板(71),所述侧堵弧板(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块(73),所述加强块(73)靠近卡接柱(7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7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74)包括电动推箱(81),所述电动推箱(81)的左侧外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臂(82),所述水平移动臂(8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83),所述遮挡板(83)的内腔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对中辅助带(85),所述对中辅助带(8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载板(84),所述承载板(84)的右侧外壁顶部与遮挡板(8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442)的顶部贯穿平衡框架(441),所述抵接件(444)的正面贯穿平衡框架(441)且延伸至平衡框架(441)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配体(44)的底部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加固装配体(44)远离定位板(43)的位置顶部与安装框(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42)的底部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板(41)的底部位于夹持装置(42)的两侧与底座(2)固定连接。
CN202210880192.4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Active CN115265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0192.4A CN115265451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0192.4A CN115265451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5451A true CN115265451A (zh) 2022-11-01
CN115265451B CN115265451B (zh) 2024-05-14

Family

ID=8377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0192.4A Active CN115265451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545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31482A1 (en) * 2018-04-30 2019-10-31 BPG Sales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s, LLC Vehicular alignment for sensor calibration
CN112722697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嘉兴新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圆管内径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31482A1 (en) * 2018-04-30 2019-10-31 BPG Sales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s, LLC Vehicular alignment for sensor calibration
CN112722697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嘉兴新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圆管内径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5451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32438U (zh) 自动化打标流水线
CN111515568B (zh) 一种起重机主梁腹板的组对焊接生产系统
CN112833800A (zh) 一种自动化测量核燃料板厚度的装置
CN115265451A (zh) 一种开卷校平机智能测径对中装置
CN104561439B (zh) 转炉副枪探头自动装卸装置
KR102155088B1 (ko) 인덱스 지그
CN110497131B (zh) 一种激光拼焊机的预定位平台
CN109160291B (zh) 一种卸垛机
CN105171500B (zh) 一种电梯导轨端面去毛刺系统及其方法
CN218114243U (zh) 一种服务器下线自动匹配老化车的系统
CN106946031A (zh) 一种端板自动上料装置
CN110375693A (zh) 一种西林瓶在线检测装置
CN110919226A (zh) 全自动环焊设备
CN109773614B (zh) 倒角机及倒角加工方法
CN116135429A (zh) 耳机零件组装载具自动运送设备
US4516306A (en) Semi-automatic pipe threading pla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6788840B (zh) 一种钢板分拣纠偏组件
JP2664569B2 (ja) 管内面の中摺装置
CN109159239A (zh) 一种床板自动打爪钉机
CN204673183U (zh) 多车型的搬运装备的托块机构的行走机构
CN216432896U (zh) 胎压传感器壳体自动检测对位装置
CN109333135A (zh) 数控机床用上料装置
CN208195449U (zh) 一种模具定位装置
CN116505436B (zh)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电缆敷设安装设备
KR101366705B1 (ko) 소형 브레이커 부품 소재의 자동 센터 가공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