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019B -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019B
CN115257019B CN202210634214.9A CN202210634214A CN115257019B CN 115257019 B CN115257019 B CN 115257019B CN 202210634214 A CN202210634214 A CN 202210634214A CN 115257019 B CN115257019 B CN 115257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itric acid
viscous liquid
bacterial cellulose
pet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42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7019A (zh
Inventor
朱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ya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ya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ya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ya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42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7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0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原料混合,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溶液中改性,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搅拌,形成透明粘性液体;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分别进行单面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在片材A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上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片材B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与透明粘性液体接触;置于热轧辊中,挤压成型,冷却压延;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复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PET等塑料产品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合物的应用不再仅限于纺织、塑料等轻工业中,而是已经拓展至建筑、运输等行业中。PET板材就是应用拓展的产物之一;其是一种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制备得到环保型热塑性聚酯板材,具有耐清洗、抗菌性、吸音性、绝缘性等优异性能,被作为合金板材、木质板材和水泥制品的替代品,广泛用于室外体育馆、公交站遮挡棚等地方。
传统的PET复合板中,通常以非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材料,强度低、耐冲击差;且用于室外时,由于紫外线较强,经过风吹日晒容易产生脆化问题,使得性能大幅度下降;同时,现有的PET板材还存在透过率极低、隔热性差等问题。
综上,解决上述问题,制备可用于室外的、长寿命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混合,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溶液中改性,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搅拌,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分别进行单面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在片材A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上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片材B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与透明粘性液体接触;置于热轧辊中,挤压成型,冷却压延;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较为优化地,步骤1中,熔融挤出温度为220~240℃;步骤3中,热轧辊温度为210~220℃;冷却压延过程中经过五道辊,第一辊温度为8~10℃,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
较为优化地,步骤2中,所述邻苯二甲酸溶液由邻苯二甲酸和硫酸组成;细菌纤维素、邻苯二甲酸和硫酸的质量比(4~5):1:0.05;改性过程中,温度为110~115℃,反应时间为8~12小时;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和甘油的质量比为(0.5~0.75):1:(1.25~1.5),搅拌过程中,温度为80~85℃。
较为优化地,步骤1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的原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计,PET树脂78~84份、对苯二甲酸钙2~3份、多功能增强剂13~20份。
较为优化地,所述多功能增强剂的加工工艺为: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0~145℃干燥12~18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
较为优化地,晶须硅、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的质量比为(2~3):4:(0.3~0.8):(2.5~3)。
较为优化地,所述多功能增强剂的加工工艺为: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干燥,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
较为优化地,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3):4:0.8:(4~4.5):0.05。
较为优化地,所述超支化柠檬酸的加工工艺为:将质量比1:3的单宁酸和柠檬酸混合,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加热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加热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
较为优化地,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的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苯二甲酸改性的细菌纤维素与甘油、柠檬酸形成透明粘性液体,以其作为粘结层,将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复合;得到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抗紫外线性能、隔热性能的PET复合板,增强其在室外的应用寿命。
(1)方案中,制备得到的透明粘性液体,当温度升高至140℃时,在等离子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表面,产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类物质;由于酯类物质生成,以及对苯二甲酸的改性,增加了粘结界面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的界面相容性。而细菌纤维素在两片片材中间的均匀分散,起到类似于玻璃纤维布的作用,显著提高了力学性能。同时细菌纤维素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良好的抗紫外性能,使得PET复合板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和隔热性。
相较于将酯化细菌纤维素直接加入至PET树脂中制备一体化PET板;方案中将其加入至透明粘性液体中作为中间层,使得细菌纤维素在PET复合板中排列均匀,使得PET复合板的抗冲击性能、隔热性、透光率更好。原因在于:酯化细菌纤维素作为填料加入PET树脂中,一是存在引入量不宜过多,二是存在分散性问题,使得PET板性能的提升受到限制。
(2)方案中,在聚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PET片材)的制备中,引入了对苯二甲酸钙和多功能增强剂,显著增加了抗紫外线性、室外冲击性和热稳定性,抑制了光照、风吹、雨打后板材脆性的增加,增加了室外使用寿命。
其中,多功能增强剂,是以晶须硅为基底,将其置于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中酯化改性;其中,半胱氨酸与柠檬酸在干燥过程中(高温水蒸发的干燥过程为酯化反应过程),酯化生成噻唑吡啶的结构,有效增强了抗紫外线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半胱氨酸的加入量不宜过多,因为其会影响透光率。
同时,方案中,进一步对多功能增强剂进行了升级,使用单宁酸和柠檬酸制备了超支化柠檬酸,有效增强了韧性;同时引入锌离子,可以与单宁酸中剩余的羟基螯合,增加了刚性结构;以此提高了多功能增强剂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增加PET复合板的力学性能。
以此,上述多功能增强剂起到改善力学性能、提高抗紫外线性能等作用,增加了晶须硅分散性的同时,减少了小分子物质的引入,抑制了小分子物质的析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高强度PET复合板的抗紫外线性能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1:(1)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2)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2℃,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的质量比为2.5:4:0.5:3。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实施例2: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2℃,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5:4:0.8:4.5:0.0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实施例3: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0℃干燥18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78份、对苯二甲酸钙2份、多功能增强剂20份混合,在22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00℃下反应12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0℃,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4:0.8:4:0.0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5:1:1.25。
实施例4: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2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84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3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5℃下反应8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5℃,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10℃,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3:4:0.8:4.5:0.0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对比例1: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硫酸,设置温度为108℃回流6小时,洗涤干燥,得到酯化纤维素;
步骤2: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10份酯化细菌纤维素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的(2)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5:4:0.8:4.5:0.05。步骤1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硫酸的质量比为0.75:1:1.5:0.05。
对比例2: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2℃,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5:4.8:4.5:0.0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对比例3: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2℃,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5:4:1:4.5:0.0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对比例4:
步骤1:(1)1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2℃,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的质量比为2.5:4:0.8:4.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对比例5:
步骤1:(1)2g单宁酸与3g柠檬酸混合,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2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在60℃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2)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5℃干燥16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3)将PET树脂80份、对苯二甲酸钙3份、多功能增强剂17份混合,在240℃下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硫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10℃下反应1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设置温度为82℃,均匀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将片材A表面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透明粘性液体与片材A和片材B中等离子体处理的一面接触;置于热轧辊中,在220℃下再次挤压成型,经过五道辊冷却压延,其中第一辊温度为8℃,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5:4:0.8:4.5:0.05。步骤2中,改性过程中,细菌纤维素与邻苯二甲酸、硫酸的质量比4.5:1:0.05;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甘油的质量比为0.75:1:1.5。
实验: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得到的高强度PET复合板进行挤出性能测试;抗紫外线测试:将板置于紫外灯下,湿度为85%,连续照射3000小时,再次测量其冲击强度B;通过下降差值表征抗紫外线性能;所得数据如下所示:
结论:上表中的数据表明:由实施例1~4中的数据表明所制备的PET复合板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优异的力学性能。实施例1的数据与实施例2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2中,由于使用超支化柠檬酸和氯化锌的加入增强了多功能增强剂的韧性和刚性结构,使得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而对比例1的数据与实施例2对比,可以发现:使用含有细菌纤维素的透明粘性液体作为粘结层,提高了细菌纤维素在基材中的规整度,增强了透光率和冲击强度。将对比例2的数据与实施例2对比,可以发现:不引入半胱氨酸,使得耐光老化性能下降,降低了室外使用寿命。对比例3中,由于半胱氨酸加入量过多,使得透光率下降;对比例4中由于未引入锌离子,降低了力学性能和透光率;对比例5中,由于单宁酸引入量过多,使得抗冲击强度和透光率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混合,熔融挤出,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
步骤2:将细菌纤维素置于邻苯二甲酸溶液中改性,洗涤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A;将细菌纤维素A分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甘油搅拌,形成透明粘性液体;
步骤3:取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分别进行单面等离子体处理,记为片材A和片材B;在片材A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上涂覆透明粘性液体,覆盖片材B;片材B的等离子体处理面与透明粘性液体接触;置于热轧辊中,挤压成型,冷却压延;得到高强度PET复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熔融挤出温度为220~240℃;步骤3中,热轧辊温度为210~220℃;冷却压延过程中经过五道辊,第一辊温度为8~10℃,第二辊到第五辊的温度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邻苯二甲酸溶液由邻苯二甲酸和硫酸组成;细菌纤维素、邻苯二甲酸和硫酸的质量比(4~5):1:0.05;改性过程中,温度为110~115℃,反应时间为8~12小时;细菌纤维素A、柠檬酸和甘油的质量比为(0.5~0.75):1:(1.25~1.5),搅拌过程中,温度为80~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的原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计,PET树脂78~84份、对苯二甲酸钙2~3份、多功能增强剂13~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增强剂的加工工艺为: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搅拌均匀;设置温度为140~145℃干燥12~18小时,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晶须硅、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的质量比为(2~3):4:(0.3~0.8):(2.5~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增强剂的加工工艺为:将晶须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搅拌均匀;干燥,研磨,得到多功能增强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晶须硅、超支化柠檬酸、半胱氨酸、丙三醇、氯化锌的质量比为(2~3):4:0.8:(4~4.5):0.0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柠檬酸的加工工艺为:将质量比1:3的单宁酸和柠檬酸混合,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形成粘性液体A;降温,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加热搅拌,形成粘性液体B;降温,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加热搅拌,形成粘性液体C;将其干燥研磨,得到超支化柠檬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的高强度PET复合板。
CN202210634214.9A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Active CN115257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4214.9A CN115257019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4214.9A CN115257019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019A CN115257019A (zh) 2022-11-01
CN115257019B true CN115257019B (zh) 2023-10-31

Family

ID=8376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4214.9A Active CN115257019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01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174A (zh) * 2000-06-02 2000-11-15 朱时贤 一种夹层复合板材制作方法
CN101480504A (zh) * 2009-01-19 2009-07-15 暨南大学 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09131368A2 (en) * 2008-04-23 2009-10-29 Aylyn Mp Tech Co., Ltd.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layered shee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1131452A (ja) * 2009-12-24 2011-07-07 Kao Corp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6565914A (zh) * 2016-11-09 2017-04-19 安徽新胜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灯罩板的浇筑亚克力板制备方法
CN108909123A (zh) * 2018-07-12 2018-11-30 安徽迈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剥离耐高温蒸煮聚丙烯薄膜
CN109354836A (zh) * 2018-09-18 2019-02-19 浙江佳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杯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87226A (ko) * 2018-01-16 2019-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공성막,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퍼레이터,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소자, 및 다공성막 제조방법
CN110126417A (zh) * 2019-05-24 2019-08-16 深圳昌茂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1880A (zh) * 2020-11-12 2021-03-30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纸透明塑料前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8018A (zh) * 2012-11-12 2014-05-16 Sakurai Sports Mfg Co Ltd 表面改質的塑料片材和使用該塑料片材的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174A (zh) * 2000-06-02 2000-11-15 朱时贤 一种夹层复合板材制作方法
WO2009131368A2 (en) * 2008-04-23 2009-10-29 Aylyn Mp Tech Co., Ltd.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layered shee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480504A (zh) * 2009-01-19 2009-07-15 暨南大学 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1131452A (ja) * 2009-12-24 2011-07-07 Kao Corp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6565914A (zh) * 2016-11-09 2017-04-19 安徽新胜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灯罩板的浇筑亚克力板制备方法
KR20190087226A (ko) * 2018-01-16 2019-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공성막,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퍼레이터,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소자, 및 다공성막 제조방법
CN108909123A (zh) * 2018-07-12 2018-11-30 安徽迈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剥离耐高温蒸煮聚丙烯薄膜
CN109354836A (zh) * 2018-09-18 2019-02-19 浙江佳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6417A (zh) * 2019-05-24 2019-08-16 深圳昌茂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1880A (zh) * 2020-11-12 2021-03-30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纸透明塑料前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019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1436B2 (ja) 耐加水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990463B2 (ja) 装飾物質を含む熱可塑性成形製品
US4444960A (en) Polymer blends with improved hydrolytic stability
CN108948686B (zh) 玻纤增强asa/pbt合金汽车车灯底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189944A (ja) 非晶質コポリエステルの造形品
CN110997798B (zh) 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和共聚酯组合物和使用这些组合物制备的制品
KR20110035455A (ko) 백색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257019B (zh) 一种高强度pet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JP5388798B2 (ja) 低オリゴマー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7001601B (zh) 阻燃共聚聚酯组合物
CN106479134B (zh) 一种含l-poss交联剂的同质异构交联法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制备方法
EP4103647A1 (en) Non-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 copolyester compositions
CN107031162A (zh) 一种光伏背板用聚酯膜
EP4103644A1 (en) Flame retardant copolyester compositions
CN111393665A (zh) 一种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797342B1 (ko) 성형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2119011A (ja) 押出し成形シート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電気絶縁ボード
CN114621565B (zh) 一种纳米改性pet瓶再生料生产打包带的加工工艺
JPH0665482A (ja) 押出し成形シート状物および電気絶縁ボード
JP2528888B2 (ja) 熱可塑性電気絶縁ボ−ド
JP2006161037A (ja) 二軸配向フィルム
CN117624851A (zh) 一种高强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6258921B1 (en) Easily dyeable polyester film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JP3969787B2 (ja) ポリアルキレンナ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CN116554653A (zh) 一种高强度阻燃pbt/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