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6273B - 液体消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消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6273B
CN115246273B CN202210820736.8A CN202210820736A CN115246273B CN 115246273 B CN115246273 B CN 115246273B CN 202210820736 A CN202210820736 A CN 202210820736A CN 115246273 B CN115246273 B CN 115246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iquid
valve
liquid consuming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07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6273A (zh
Inventor
刑部吉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0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6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6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其目的在于抑制在注入口未被盖密封的状态下气体阀打开而导致大气室被墨水充满的情况。在打印机部(11)中,从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向贮存室(111)注入墨水。贮存室(111)与大气室(112)连通。大气管(34)将大气室(112)与黑色罐(18)的外部连接,并利用阀(170A)进行开闭。罩(100A)能够通过位置(P7)移动到覆盖注入口(143)的位置(P1)和能够使注入口(143)露出的位置(P2)。阀开闭机构(160A)在罩(100A)位于比位置(P7)靠位置(P1)侧处时将阀(170A)打开,在罩(100A)位于位置(P7)与位置(P2)之间时将阀(170A)关闭。在罩(100A)从位置(P7)向位置(P1)移动时,盖(104)与注入口(143)嵌合而将贮存室(111)封闭。

Description

液体消耗装置
本申请为国际申请日为2020年3月26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20/013606、申请号为202080023658.8、发明名称为“液体消耗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具有贮存室和大气室的罐的液体消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具备喷出墨水的头部和贮存墨水的罐的喷墨打印机。当从头部喷出墨水时,从罐向头部供给墨水。罐的内部被大气开放,与供给到头部的墨水同量的气体流入到罐内。
另外,在上述罐中,存在大气室位于贮存墨水的贮存室的下方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贮存室与大气室连通,而且,大气室与罐的外部连通。在墨水从贮存室进入到大气室时,该墨水的液面位于比头部的喷出口形成面靠下方处,由此在该墨水的液面与头部的喷出口形成面之间产生水头差,在头部内墨水所存在的空间成为负压状态。
在向贮存室注入墨水时,贮存室的注入口必须开放,但为了将该注入口开放,必须将覆盖该注入口的罩打开。与打开该罩的操作联动地,使用者(用户)分别关闭设置于从贮存室到头部的流路的液体阀、及设置于从大气室到罐外部的流路的气体阀。其后,用户取下将贮存室的注入口密封的盖,将注入口开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1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假设用户在经由注入口向罐内注入墨水之后,不用盖密封贮存室的注入口而将罩关闭。通过关闭罩,各阀分别打开,墨水能够从贮存室向头部流出,另外,大气室被大气开放。但是,由于注入口未被盖密封,所以贮存室也成为被大气开放的状态。于是,由于水头差,墨水从贮存室向大气室流出,大气室被墨水充满。在该状态下,当贮存室的墨水的液面位于比头部的喷出口形成面靠上方处时,头部内不会成为负压状态。其结果是,不仅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时产生不良情况,而且墨水有可能从头部漏出。另外,在大气室被墨水充满的状态下,即使注入口被盖密封,头部内也不会成为负压状态。因此,需要一次将充满于大气室的墨水排出。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由于在注入口未被盖密封的状态下气体阀打开,墨水从贮存室向大气室流出而导致大气室被墨水充满的情况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消耗装置具备:液体消耗部,消耗液体;罐,具有贮存液体的贮存室和用于向该贮存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盖,与所述注入口嵌合而能够密封所述注入口;大气室,在使用姿势下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贮存室靠下方处,并与所述贮存室连通;液体流路,将所述液体消耗部与所述贮存室以液体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气体流路,将所述大气室与罐的外部以气体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气体阀,对所述气体流路进行开闭;罩,能够移动到覆盖所述注入口的第一位置和能够使所述注入口露出的第二位置;及阀开闭机构,在所述罩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一位置侧处时将所述气体阀打开,在所述罩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将所述气体阀关闭,在所述罩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盖已经与所述注入口嵌合而将所述贮存室封闭。
根据上述结构,在罩从第三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盖已经与注入口嵌合,因此不会在盖从注入口脱离的状态下,罩移动到第一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在注入口未被密封的状态下气体阀打开而使液体从贮存室向大气室流出的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注入口未被盖密封的状态下气体阀打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图1的(A)表示扫描仪部12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图1的(B)表示扫描仪部12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印机部11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记录部21、黑色罐18及黑色罐18的周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阀170A及阀开闭机构160A的详细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罩100A、盖104及阀170A的动作的示意图,图5的(A)表示罩100A位于位置P1时的状态,图5的(B)表示罩100A位于位置P7时的状态,图5的(C)表示罩100A位于位置P2时的状态。
图6是表示罩100A及盖104的其他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打印机部11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的(A)表示盖147关闭时,图7的(B)表示盖147打开而限制部件181限制罩100A的移动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从箭头的起点朝向终点的前进表现为朝向,连结箭头的起点与终点的线上的往来表现为方向。换言之,朝向是方向的一个分量。而且,将复合机10和安装于复合机10的黑色罐18及三色罐19以能够使用的方式设置于水平面的姿势(参照图1,有时记为“使用姿势”)作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7,将复合机10的壳体14中设有开口13(参照图1)的面作为前表面来定义前后方向8,并从前表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相互正交。
[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A)所示,复合机10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复合机10具有扫描仪部12和打印机部11。另外,复合机10也可以具有传真功能等。
[扫描仪部12、壳体15]
如图1(A)所示,扫描仪部12位于复合机10的上部。扫描仪部12配置在壳体15内。壳体15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壳体15在壳体14的后壁附近通过连结件16与壳体14连结。通过连结件16,壳体15能够相对于壳体14转动。如图1(B)所示,当壳体15的前部被复合机10的用户抬起时,壳体15相对于壳体14被打开。在扫描仪部12与打印机部11之间的空间、即在打印机部11的上方,位于壳体14的内部的记录部21(参照图2)和罩100A、100B等向外部露出。在该状态下,用户能够操作罩100A、100B等。如图1(A)所示,在壳体15关闭的状态下,记录部21和罩100A、100B等不露出到外部。
[打印机部11、壳体14]
打印机部11是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打印机部11位于复合机10的下部,以喷墨记录方式在片状的记录介质5(参照图2)记录图像。记录介质5例如是纸、布、塑料片、OHP(Overhead Projector:投影器)片及信封等。
打印机部11在壳体15具备进给路径71(参照图1(B))和进给托盘17(参照图1(A))。进给路径71是图像被记录的记录介质5(参照图2)通过的路径。进给托盘17在壳体15的上表面对进给路径71进行开闭。进给托盘17在被转动成构成壳体15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一状态(图1中实线所示的状态)下堵塞进给路径71。另一方面,进给托盘17在转动成从壳体14向后方突出的第二状态(图1中虚线所示的状态)下,开放进给路径71。另外,在第二状态下,进给托盘17的上表面成为支承记录介质5并将记录介质5向进给路径71引导的托盘面。
打印机部11具有壳体14。壳体14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上方开放的箱形状。在壳体14的前壁14A形成有开口13。如图2所示,打印机部11在壳体14的内部空间具备两组辊对20、输送路径72、记录部21(消耗部的一例)及排出托盘22。
辊对20将供给托盘17上的记录介质5经由供给路径71向输送路径72、即记录部21所具备的头部21A的下方供给。
输送路径72是输送通过了供给路径71的记录介质5的路径。输送路径72在记录部21的下方从记录部21的后方形成到前方。
记录部21具备头部21A和将头部21A向左右方向9引导的导轨21B。贮存在黑色罐18和三色罐19中的墨水被供给到头部21A。头部21A从形成于头部21A的下表面21C的多个喷嘴向记录介质5喷出墨水。由此,在记录介质5记录图像。即,记录部21消耗墨水。
如图1所示,排出托盘22在壳体14的开口13内配置于比记录部21靠下方且靠前方处。排出托盘22支承由记录部21记录了图像的片材。
[黑色罐18、三色罐19]
如图1所示,打印机部11在壳体14的内部还具备黑色罐18及三色罐19(罐的一例)。黑色罐18及三色罐19放置于壳体14的内部不动。所谓黑色罐18及三色罐19放置于壳体14不动,是指不计划由用户更换黑色罐18及三色罐19,而是在黑色罐18及三色罐19固定于壳体14的状态下补充墨水的结构。
黑色罐18以使用姿势放置在罐收容部101A内不动,贮存黑色的墨水(液体的一例)。罐收容部101A在壳体14内的前端部处配置于比开口13靠左方处。罐收容部101A内的空间由壳体14的底部(未图示)、前壁14A、右壁14B、上壁14C等区划。上壁14C配置于前壁14A及右壁14B等的上端,将罐收容部101A内的空间的上端封闭。在上壁14C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14D。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从开口14D露出。
黑色罐18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3所示,具备壳体141、注入口143、液体流出部144、气体流入部145和连通流路146。
[壳体141]
壳体141由聚丙烯等树脂材料构成。树脂材料具有能够通过形成于前壁14A(参照图1)的窗从外部目视确认黑色罐18中的墨水的贮存量的程度的透光性。壳体141通过将树脂材料注射成型而一体成型。另外,壳体141也可以不是一体成型,而是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结构。
壳体141具备前壁151、右壁152、上壁153、下壁154、后壁155及隔壁156。壳体141的左端由未图示的左壁封闭。另外,由于壳体141的成形上的原因,存在壳体141的左侧等被开放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壳体141的左端面熔敷薄膜(未图示)来密封壳体141的左侧。
[注入口143]
注入口143配置于比上壁153的上表面的中央靠前的位置。注入口143从上壁15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在注入口143的上端形成有开口。注入口143将贮存室111与黑色罐18的外部连通。用户能够通过注入口143从外部向贮存室111注入墨水。
[贮存室111、大气室112]
贮存室111由前壁151、右壁152、上壁153、后壁155、隔壁156及左壁区划。贮存室111能够贮存墨水。贮存室111经由后述的连通流路146、大气室112、后述的连通流路145A及大气管34A与黑色罐18的外部连通。
大气室112由前壁151、右壁152、下壁154、后壁155、隔壁156及左壁区划。大气室112位于贮存室111的下方。在黑色罐18中,贮存室111与大气室112由隔壁156区划。
另外,大气室112的内部空间也可以由未图示的隔壁区划。由此,大气室112被分割为多个室。多个室以墨水或大气通过细的连通路(未图示)能够连通的方式相互连接。
另外,图3示出了大气室112的整体位于贮存室111的下方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上述结构,黑色罐18只要是大气室1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贮存室111的下方的结构即可。
连通流路146以墨水或大气在贮存室111与大气室112之间能够流通的方式连通。连通流路146的一端是在贮存室111的底面朝向贮存室111的内部开放的连通口。连通流路146的另一端是在大气室112的底面朝向大气室112的内部开放的连通口。
大气室112的底面及隔壁156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头部21A的下表面21C(参照图2)在上下方向7上靠下方处。即,在使用姿势下,大气室112的全部位于比喷嘴面41在上下方向7上靠下方处。因此,在贮存室111被封闭的状态下,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变化等,则贮存在贮存室111中的墨水不会通过连通流路146持续流入大气室112。
[液体流出部144、墨水管32A]
液体流出部144在后壁155从比隔壁156稍靠上方的部分向后方突出。在液体流出部144形成有连通流路144A。连通流路144A的一端与贮存室111连通。连通流路144A从贮存室111向后方延伸。
墨水管32A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墨水管32A的一端与连通流路144A的另一端连接,沿着黑色罐18的后壁155向上方延伸。墨水管32A在上下方向7上于上壁153附近的规定位置固定于后壁155。墨水管32A的另一端与头部21A连接。贮存室111内的墨水通过连通流路144A从液体流出部144流出到墨水管32A,并在墨水管32A中流通而供给到头部21A。
[气体流入部145、大气管34A]
气体流入部145是后壁155中隔壁156附近的部分,配置于在左右方向9上与液体流出部144不同的部分(具体而言,配置于比液体流出部144靠左方的位置)。气体流入部145从该部分向后方突出。在气体流入部145形成有连通流路145A。连通流路145A的一端与大气室112连通。连通流路145A从大气室112沿着后壁155在上下方向7上延伸到比隔壁156靠上方且比后壁155的上端更靠近隔壁156的位置。
大气管34A(大气流路的一例)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大气管34A的一端与连通流路145A的另一端连接。大气管34A从连通流路145A的另一端沿着后壁155向上方延伸。大气管34A在沿着后壁155延伸的墨水管32A的右方沿着墨水管32A延伸。大气管34A的另一端在上下方向7上到达上壁153附近的位置。大气管34A在另一端附近固定于后壁155。大气管34A的另一端被大气开放。大气室112与黑色罐18的外部经由气体流入部145及大气管34A连通。
当从头部21A排出了墨水时,贮存在贮存室111中的墨水通过液体流出部144的连通流路144A及墨水管32A向头部21A流出。由于在贮存室111中墨水的容积减少,从而贮存室111内的空气的压力降低。由于贮存室111的空气的压力降低,从而空气从大气室112经由连通流路146向贮存室111流入。并且,外部的空气经由气体流入部145及大气管34A向大气室112流入。
另外,在黑色罐18中,贮存室111内的空气有时会因气压变动或温度变化而膨胀。由于贮存室111内的空气的膨胀,贮存室111内的墨水有时会通过连通流路146向大气室112流入。流入到大气室112的空气由于墨水从贮存室111向头部21A流出、或产生气压变动或温度变化,有时会通过连通流路146返回贮存室111。
在图1中,三色罐19放置在罐收容部101B(参照图1)内不动。三色罐19分别贮存青色、品红色、黄色这三色的墨水(液体的一例)。三色罐19除了针对三色的每一种颜色具有贮存室111、大气室112、注入口143、液体流出部144、气体流入部145、连通流路146之外,具有与黑色罐18相同的结构(参照图2)。因此,对三色罐19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罐收容部101B与罐收容部101A相比,除了在壳体14的内部空间的前端部处配置于比开口13靠右方处这一点、内部空间的尺寸不同这一点、及在上壁14C形成有三个注入口143用的开口这一点之外,具有与罐收容部101A类似的结构。因此,对罐收容部101B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
[罩100A、100B、盖104]
如图1(B)所示,打印机部11在壳体14的内部还具备罩100A、100B。在扫描仪部12相对于打印机部11打开的情况下,罩100A露出于外部。罩100A配置于罐收容部101A的上壁14C的上方。
罩100A能够在位置P1(参照图5(A))与位置P2(参照图5(C))之间移动。位置P1和P2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一例。位置P1的罩100A覆盖罐收容部101A的上壁14C及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参照图1)。位置P2的罩100A使罐收容部101A的上壁14C及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露出到外部。
在位于位置P1的罩100A的后端附近配置有轴102A。轴102A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轴102A以能够绕轴102A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14(参照图1)。罩100A与轴102A一起转动以使罩100A的前端部分向上方移动,由此罩100A从位置P1移动到位置P2。罩100A与轴102A一起转动以使罩100A的前端部分向下方移动,由此罩100A从位置P2移动到位置P1。
在位于位置P1的罩100A的下表面103A连结有盖104。盖104从下表面103A向上下方向7上的下方突出。盖104与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嵌合,能够密封注入口143。罩100A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从位置P2移动到位置P1。与该用户操作联动地,盖104与注入口143嵌合而将注入口143密封。另外,罩100A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从位置P1移动到位置P2。与该用户操作联动地,盖104从注入口143脱离,将注入口143开放。
罩100B与罩100A相比,除了尺寸不同这一点、配置于罐收容部101B的上壁14C的上方这一点、及连结有三色的每一种颜色的盖104这一点之外,具有与罩100A类似的结构。因此,省略罩100B的详细说明。
[阀170A、170B、阀开闭机构160A、160B]
打印机部11在壳体14(参照图1)的内部还具备阀170A及阀开闭机构160A(参照图3)、阀170B及阀开闭机构160B(参照图2)。
阀170A是液体阀和气体阀的一例。阀170A是对沿着黑色罐18的后壁155排列的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进行开闭的管阀。另外,在图3及图5中,为了便于图示,分别示出了墨水管32A的阀170A及大气管34A的阀170A。但是,如图4所示,阀170A在上下方向7上彼此相同的位置处对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进行开闭。
在图4中,阀170A具体而言是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棒状的部件。阀170A具有能够与后壁155上的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双方抵接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阀170A由设置于壳体14等的未图示的支承部件以能够在前后方向8上移动的方式支承。阀170A的前端能够在位置P5(参照图4(A))与位置P6(参照图4(B))之间在前后方向8上移动。位置P5在前后方向8上位于比位置P6靠后方。在位置P5的阀170A中,前端相对于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从后方接触或向后方离开。位置P5的阀170A将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打开而不使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发生弹性变形(参照图5(A))。其结果是,液体或气体能够在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的内部空间流通。在位置P6的阀170A中,前端将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弹性地压扁(参照图5(B))。由此,位置P6的阀170A封闭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其结果是,液体或气体不能在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的内部空间流通。
如图4(A)所示,阀开闭机构160A具有按压部162A。按压部162A固定于轴102A,随着罩100A的转动而绕轴102A的中心轴转动。按压部162A从轴102A的中心轴向径向延伸。在罩100A位于位置P1时,按压部162A从轴102A向前方斜下方延伸,按压部162A的前端部164A相对于阀170A接触或离开。此时,阀170A通过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的弹性力而保持于位置P5。如图4(B)所示,在罩100A位于位置P2时,按压部162A从轴102A向大致前方延伸,前端部164A与阀170A抵接。与前端部164A抵接的阀170A克服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的弹性力而保持于位置P6。
前端部164A形成以轴102A的中心轴为轴线的圆柱形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前端部164A响应于罩100A在位置P1与位置P2之间的移动,与轴102A一起绕中心轴转动。因此,即使罩100A从位置P2向位置P1稍微转动,前端部164A也与阀170A抵接。
[罩100A、盖104、阀170A的动作]
罩100A在通过用户的操作从位置P1向位置P2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位置P7(参照图5(B))。位置P7是第三位置的一例。位置P7是位置P1与位置P2之间的位置。
如图5(A)所示,在位置P1的罩100A中,盖104与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完全嵌合。此时,阀开闭机构160A的前端部164A与阀170A稍微接触,阀170A的前端位于位置P5(参照图4(A))。此时,位置P5的阀170A将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打开。
在罩100A从位置P1向位置P7移动的过程中,前端部164A开始按压阀170A,阀170A的前端开始从位置P5(参照图4(A))向位置P6(参照图4(B))位移。即,在罩100A位于比位置P7靠位置P1侧时,阀170A将墨水管32A及大气管34A的至少一部分打开而未完全关闭。在罩100A位于比位置P7靠位置P1侧时,盖104仍密封注入口143,将贮存室111内封闭。
如图5(B)所示,在罩100A到达位置P7时,阀170A的前端到达位置P6(参照图4(B))。位置P6的阀170A将墨水管32A和空气管34A完全关闭。在罩100A位于位置P7与位置P2之间时,阀170A也处于位置P6,继续关闭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在该情况下,墨水不在贮留室111与头部21A之间流通。另外,气体不在大气室112与黑色罐18的外部之间流通。
在罩100A到达位置P7之后,阀170A将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完全关闭时,盖104的至少一部分从注入口143脱离,注入口143被大气开放。在罩100A从位置P7向位置P2移动的过程中,如图5(C)所示,盖104完全从注入口143脱离,成为用户能够向贮存室111注入墨水的状态。此时,由于气体不在大气室112与黑色罐18的外部之间流通,所以墨水不从贮存室111向大气室112流入。另外,即使贮存室111的墨水的液面位于比头部21A的喷嘴面41靠上方,墨水也不从贮存室111向头部21A流动。
另一方面,在罩100A通过用户的操作从位置P2向位置P1移动的过程中,盖104在位于比位置P7稍靠位置P2侧的位置时开始与注入口143嵌合,在罩100A即将到达位置P7之前将注入口143密封。由此,贮存室111被封闭。这以后,即,在罩100A到达位置P7并抵达位置P1的期间,盖104与注入口143完全嵌合,维持将贮存室111封闭的状态。
在盖104密封注入口143之后,罩100A到达位置P7时,阀170A的前端开始从位置P6向位置P5位移,阀170A开始打开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之后,在罩100A从位置P7到达位置P1的过程中,阀170A的前端到达位置P5,阀170A将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完全打开。
另外,阀170B(参照图2)与阀170B相比,除了配置于比三色罐19的后壁155靠后方这一点、及具有能够与在三色罐19的后壁155上沿着后壁155配置的三根墨水管32B和三根大气管34B抵接的长度这一点之外,具有与阀170A类似的结构。另外,阀开闭机构160B(参照图2)与阀开闭机构160A相比,除了配置于罩100B这一点、及能够对墨水管32B和大气管34B(参照图2)进行开闭这一点之外,具有与阀开闭机构160A类似的结构。因此,省略阀170B及阀开闭机构160A的结构和动作的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罩100A位于位置P1时,盖104与注入口143嵌合,因此,不会在盖104从注入口143脱离的状态下,罩100A处于位置P1。由此,能够抑制在注入口143未被密封的状态下阀170A打开而使墨水从黑色罐18的贮存室111向大气室112流出、或墨水从贮存室111向头部21A流动的情况。
另外,盖104与罩100A连结,与罩100A从位置P2向位置P1移动的操作联动地,与注入口143嵌合。另外,与罩100A从位置P1向位置P2移动的操作联动地,从注入口143脱离。由此,用户能够不单独操作罩100A和盖104地使盖104相对于注入口143嵌合或脱离。
[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100A绕轴102A旋转,但并不限于该结构,罩100A也可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4在前后方向8上滑动。在该情况下,阀开闭机构160A通过将前后方向8转换为上下方向7的力来使阀170A在上下方向7上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阀开闭机构160A与罩100A的移动联动地使阀170A分别移动,但并不限于该结构,阀开闭机构160A也可以与壳体15(即扫描仪部12)的开闭联动并使阀170A分别在上下方向7上移动,将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开放或封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阀170A将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全部开放或封闭,但并不限于该结构,阀170A只要至少能够开闭大气管34A即可。在该情况下,墨水管32A由其他阀开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104与罩100A连结,但阀170A关闭的定时与盖104打开的定时只要在几秒左右的时间差的范围内,则也可以不必一致。因此,如图6所示,盖104也可以不与罩100A连结。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罩100A能够在位置P1与位置P2之间移动,阀170A与罩100A的开闭联动地开闭墨水管32A和大气管34A。
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复合机10设有锁定机构180A。以下,参照图7,对锁定机构180A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当的结构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标号。
[罩100A]
罩100A在下表面103A(参照图7)未连结盖。
[黑色罐18]
黑色罐18还具备盖147。如图7(A)所示,盖147分别与注入口143嵌合,能够密封注入口143。另外,如图7(B)所示,盖147通过由上述用户向上方拉起而从注入口143脱离。盖147经由锁定机构180A分别与注入口143连结,能够在位置P10(参照图7(A))与位置P11(参照图7(B))之间移动。位置P10是嵌合位置的一例,是盖147与注入口143嵌合的位置。位置P11是脱离位置的一例,是盖147从注入口143脱离的位置。
[锁定机构180A]
在盖147从注入口143脱离的状态下,锁定机构180A锁定罩100A的移动,以使上述罩100A不能从位置P7向位置P1移动。锁定机构180A具备限制部件181和转动部件182。
[限制部件181]
限制部件181是用于在盖147位于位置P11的情况下,锁定罩100A的移动,从而使罩100A不能移动到比位置P7(第三位置的一例)靠位置P1(第一位置的一例)侧的部件(参照图7(B))。限制部件181在盖147位于位置P11的情况下,在盖147的表面从靠上端的部分向后方斜上方延伸出规定距离。上述规定距离是在罩100A位于位置P7(第三位置的一例)的情况下,限制部件181的前端与下表面103A抵接的距离。
[转动部件182]
转动部件182通过上述用户的操作而与盖147相对于注入口143的移动联动地,将盖147以能够在位置P10与位置P11之间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具体而言,转动部件182具有轴183、轴承184、止动部件185。
轴183在位置P11的盖147的表面位于靠后方下端的部分,并沿着左右方向9延伸。轴承184位于处于上述使用姿势的黑色罐18的注入口143的表面。具体而言,轴承184在注入口143的表面配置于后端附近的位置。轴承184将轴183以能够绕中心轴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止动部件185在注入口143的表面从比轴承184靠下方的位置向后方突出。止动部件185的上端通过在位于位置P11的盖147的表面与比轴183靠后方的部分抵接,由此限制盖147从位置P11移动的情况。
另外,三色罐19针对三色分别具备盖147,在三色罐19中也可以针对每个盖147配置有具有与锁定机构180A类似的结构的锁定机构。
[变形例的效果]
根据上述变形例,在锁定机构180A中,限制部件181与盖147的移动联动地,在位置P10与位置P11之间转动,并在位置P11处停止。在该情况下,通过限制部件181的前端与罩100A的下表面103A抵接来锁定罩100B的移动,从而使罩100A不能从位置P7向位置P1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在注入口143未被密封的状态下阀170A打开而使墨水从贮存室111向大气室112流出的情况。
标号说明
10…复合机
11…打印机部(液体消耗装置)
21A…头部(液体消耗部)
18…黑色罐(罐)
19…三色罐(罐)
141…壳体
111…贮存室
143…注入口
104…盖
112…大气室
32A、32B…墨水管(液体流路)
34A、34B…大气管(气体流路)
170A…阀(气体阀、液体阀)
100A、100B…罩
160A…阀开闭机构
180A…锁定机构
181…限制部件
182…转动部件
P1…位置(第一位置)
P2…位置(第二位置)
P7…位置(第三位置)

Claims (13)

1.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具备:
液体消耗部,消耗液体;
罐,具有贮存液体的贮存室和用于向该贮存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
盖,能够密封所述注入口;
大气室,在使用姿势下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贮存室靠下方处,并与所述贮存室连通;
液体流路,将所述液体消耗部与所述贮存室以液体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
气体流路,将所述大气室与所述罐的外部以气体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
气体阀,对所述气体流路进行开闭;
罩,能够移动到覆盖所述注入口的第一位置和能够使所述注入口露出的第二位置;及
阀开闭机构,在所述罩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一位置侧处时将所述气体阀打开,
在所述罩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由所述盖密封所述注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罩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覆盖所述液体消耗部,所述罩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将所述液体消耗部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罩配置在所述贮存室的上壁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阀开闭机构在所述罩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将所述气体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盖与所述罩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操作联动而与所述注入口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盖与所述罩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还具备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所述盖从所述注入口脱离的状态下,以使所述罩不能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式锁定所述罩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盖相对于所述注入口的移动连动,能够移动到所述盖与所述注入口嵌合的嵌合位置和所述盖从所述注入口脱离的脱离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是在所述嵌合位置与所述脱离位置之间转动的转动部件,在所述脱离位置处,能够与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罩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还具备对所述液体流路进行开闭的液体阀,
所述阀开闭机构在所述罩位于比所述第三位置靠所述第一位置侧处时将所述液体阀打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在所述使用姿势下,所述大气室的底面位于比所述液体消耗部的下表面靠下方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贮存室与所述大气室通过在各自的底面侧开口的连通口以液体能够流通的方式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
所述罐具有区划所述贮存室和所述大气室的壳体。
CN202210820736.8A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Active CN115246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0736.8A CN11524627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1417 2019-03-27
JP2019061417A JP7287049B2 (ja) 2019-03-27 2019-03-27 液体消費装置
CN202080023658.8A CN11363139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PCT/JP2020/013606 WO2020196729A1 (ja)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費装置
CN202210820736.8A CN11524627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658.8A Division CN11363139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273A CN115246273A (zh) 2022-10-28
CN115246273B true CN115246273B (zh) 2023-10-10

Family

ID=7261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658.8A Active CN11363139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CN202210820736.8A Active CN11524627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658.8A Active CN113631393B (zh) 2019-03-27 2020-03-26 液体消耗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701898B2 (zh)
JP (2) JP7287049B2 (zh)
CN (2) CN113631393B (zh)
WO (1) WO20201967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5336B2 (ja) 2020-02-20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KR102551874B1 (ko) * 2021-03-05 2023-07-06 오병이어 주식회사 잉크 카트리지용 잉크 공급장치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3726A (ja) * 1999-10-15 2001-04-24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おける記録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制御方法
JP2002103644A (ja) * 2000-10-02 2002-04-0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2336061A (zh) * 2010-07-15 201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JP2015112796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69972A (zh) * 2014-06-12 2016-01-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及复合机
JP2016185639A (ja) * 2015-03-27 2016-10-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2017077705A (ja) * 2015-10-22 2017-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6626786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7081076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その液体吐出ヘッドの交換方法
WO2018180423A1 (ja) * 2017-03-27 2018-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収容ユニットおよび収容ユニットの液体量管理方法
WO2018199225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2019025821A (ja) * 2017-07-31 2019-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2794A1 (en) * 2003-07-18 2005-01-20 Chau Tat Kong Refillable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jet printer
JP2008162218A (ja) * 2006-12-29 2008-07-17 Brother Ind Ltd 液体吐出装置
JP5277506B2 (ja) * 2009-02-09 2013-08-28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インク貯留装置
JP5807496B2 (ja) * 2011-09-30 2015-1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N203567359U (zh) * 2012-08-10 2014-04-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
US9090081B2 (en) 2012-09-21 2015-07-28 Cal-Comp 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imited Ink supply system and multifunctional printer
JP6217454B2 (ja) * 2014-02-28 2017-10-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7598A (ja) * 2014-11-21 2016-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498098B2 (ja) 2015-10-30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JP2018140549A (ja) * 2017-02-28 2018-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
JP2018144239A (ja) * 2017-03-01 2018-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ボトル
JP7251207B2 (ja) * 2019-02-25 2023-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057838A (ja) * 2020-09-30 2022-04-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3726A (ja) * 1999-10-15 2001-04-24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おける記録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制御方法
JP2002103644A (ja) * 2000-10-02 2002-04-0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2336061A (zh) * 2010-07-15 201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JP2015112796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69972A (zh) * 2014-06-12 2016-01-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及复合机
JP2016185639A (ja) * 2015-03-27 2016-10-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2017077705A (ja) * 2015-10-22 2017-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6626786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7081076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その液体吐出ヘッドの交換方法
WO2018180423A1 (ja) * 2017-03-27 2018-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収容ユニットおよび収容ユニットの液体量管理方法
WO2018199225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2019025821A (ja) * 2017-07-31 2019-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丹萍.印刷领域油墨气泡去除方的专利技术综述.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6,32-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01898B2 (en) 2023-07-18
JP2020157677A (ja) 2020-10-01
US11975545B2 (en) 2024-05-07
CN113631393A (zh) 2021-11-09
US20220009245A1 (en) 2022-01-13
CN115246273A (zh) 2022-10-28
US20240001685A1 (en) 2024-01-04
JP2023099716A (ja) 2023-07-13
CN113631393B (zh) 2022-08-02
JP7287049B2 (ja) 2023-06-06
WO2020196729A1 (ja)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58362B1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US8113640B2 (en)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es and liquid cartridges
US7338153B2 (en) Ink supply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er
KR20170051317A (ko) 잉크젯 기록장치
JP2023099716A (ja) 液体消費装置
WO2020204197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WO2022264875A1 (en) Liquid supplying device and liquid supplying system
US20190077159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k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first valve and cartridge-attachment portion provided with second valve
JP660511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8065363A (ja) 供給装置
WO2022181467A1 (ja) 印刷用液体容器
JP7483961B2 (ja) 記録装置
US20220274413A1 (en) Print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system including print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tank
JP2019025821A (ja) 液体消費装置
US11697288B2 (en) Liquid supplying apparatus
JP7463748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US20240181785A1 (en) Print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system including print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tank
CN117774517A (zh) 盒、系统及盒组
JP2024048445A (ja) 印刷材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