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0456B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0456B
CN115230456B CN202211123235.0A CN202211123235A CN115230456B CN 115230456 B CN115230456 B CN 115230456B CN 202211123235 A CN202211123235 A CN 202211123235A CN 115230456 B CN115230456 B CN 115230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engine
shaft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32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30456A (zh
Inventor
马银银
王章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Fulin Jingg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Fulin Jingg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Fulin Jingg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32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0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30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0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30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0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tors or the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 B60K6/3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with the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第一电机,与发动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A和电机第二档位B;以及第二电机,分别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C和电机第二档位D;切换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本发明实施例在切换驱动模式时通过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从而通过多种驱动模式兼顾了动力系统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国六排放法规及双积分政策实施,传统燃油车将逐渐被新能源汽车取代,纯电汽车虽然电机性能优异,但是在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的大背景下,市场份额有限,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很好的发挥发动机与电动机的优点,满足法律法规且成本较纯电动汽车有明显优势,因此将成为市场主流。
现有主流设计方案有发动机两个驱动挡位,电机一个驱动挡位(如:长城柠檬DHT技术方案);或发动机一个驱动挡位,电机一个驱动挡位(如:比亚迪DMi)。这两种设计方案中电机只有一个固定速比,很难使其兼顾动力性与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以通过多种驱动模式实现兼顾动力系统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
发动机,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
第一电机,与发动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A和电机第二档位B;以及
第二电机,分别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C和电机第二档位D;
切换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
进一步的,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
发动机减震装置,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
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通过差速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与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
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与第一离合器的外毂连接;第一离合器的内毂通过第一轴与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与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进一步的,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同步器组件、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和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
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与差速器组件的主减速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通过第二轴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齿圈、单向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行星轮A与行星轮B 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行星轮B安装在行星架上;齿圈与行星轮B 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太阳轮啮合;单向离合器内圈与齿圈连接,单向离合器外圈安装在壳体上;第二离合器内毂与行星架连接,第二离合器外毂与齿圈连接;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或过盈压装或焊接;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通过齿轮副啮合,第二电机的转子轴与太阳轮连接。
进一步的,切换第一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进一步的,切换第二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进一步的,切换第三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一电机-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轴-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进一步的,切换第四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一电机-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轴-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五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一档旋向方向与第一电机一档驱动时旋向相反;
切换第六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二档旋向方向与第一电机二档驱动时旋向相反;
切换第七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二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八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二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九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一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二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三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四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五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六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七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电机齿轮-第二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十八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电机齿轮-第二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动机、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在切换驱动模式时通过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从而通过多种驱动模式兼顾了动力系统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和五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四和六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七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八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九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十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十一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十二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十三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十四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十五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十六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第十七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第十八驱动模式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发动机;2-发动机减震装置;3-M1电机齿轮;4-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5-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6-M1电机;7-差速器组件;8-M2电机;9-M2电机端中间轴组件;10-M2电机端输入轴组件;4a-C1离合器;4b-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4c-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4d-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5a-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5b-同步器组件;5c-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5d-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9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9b-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10a-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10b-太阳轮;10c-行星轮A;10d-行星轮B;10e-行星架;10f-齿圈;10g-单向离合器;10h-C2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以通过多种驱动模式实现兼顾动力系统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参考图1-18所示,包括:
发动机,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
第一电机,与发动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A和电机第二档位B;以及
第二电机,分别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C和电机第二档位D;
切换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动机、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在切换驱动模式时通过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从而通过多种驱动模式兼顾了动力系统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进一步的,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
发动机减震装置,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
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通过差速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与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
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与第一离合器的外毂连接;第一离合器的内毂通过第一轴与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与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进一步的,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同步器组件、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和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
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与差速器组件的主减速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通过第二轴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齿圈、单向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行星轮A与行星轮B 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行星轮B安装在行星架上;齿圈与行星轮B 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太阳轮啮合;单向离合器内圈与齿圈连接,单向离合器外圈安装在壳体上;第二离合器内毂与行星架连接,第二离合器外毂与齿圈连接;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或过盈压装或焊接;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通过齿轮副啮合,第二电机的转子轴与太阳轮连接。
进一步的,切换第一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进一步的,切换第二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进一步的,切换第三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一电机-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轴-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进一步的,切换第四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一电机-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轴-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五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一档旋向方向与第一电机一档驱动时旋向相反;
切换第六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二档旋向方向与第一电机二档驱动时旋向相反;
切换第七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二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八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二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九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一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二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三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四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五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六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七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电机齿轮-第二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十八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电机齿轮-第二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示例性的:
参考图1和2所示,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发动机减震装置2 、M1电机6(对应第一电机)M1电机齿轮3(对应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M2电机8(对应第二电机)、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5、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4、差速器组件7、M2电机端中间轴组件9(对应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和M2电机端输入轴组件10(对应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
参考图2所示,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C1离合器4a(对应第一离合器)、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4b、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4c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4d。
参考图2所示,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5a、同步器组件5b、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5c和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5d。
参考图2所示,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 9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 9b。
参考图2所示,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10a(对应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10b、行星轮A 10c、行星轮B 10d、行星架10e、齿圈10f、单向离合器10g和C2离合器10h (对应第二离合器)。
可选地,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为:
发动机1与发动机减震装置2通过花键连接;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连接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所在轴与其上C1离合器的外毂连接;C1离合器内毂与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4b、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4c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4d共同连接的轴(对应第一轴)连接;M1电机齿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上的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和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同步器组件的花键毂通过花键或过盈配合安装在其所在轴上,同步器组件的结合套配合同步换通过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上的同步器结合齿啮合来传递M1电机或\和发动机的动力。
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与差速器组件主减速齿轮啮合;M1电机转子轴与M1电机齿轮通过花键连接,或M1电机齿轮加工在M1电机转子轴上;M2电机转子轴与太阳轮通过花键连接或太阳轮加工在M2电机转子轴上。
行星轮A与行星轮B 通过齿轮副啮合,其安装在行星架上;齿圈与行星轮B 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太阳轮啮合;单向离合器内圈1与齿圈连接,外圈安装在壳体上;C2离合器内毂与行星架连接,外毂与齿圈连接; 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或过盈压装或焊接。
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与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安装在其所在轴上; 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通过齿轮副啮合;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与差速器组件主减速齿轮啮合。
切换第一驱动模式时,参考图3所示,发动机传递动力到发动机减震装置,再传递动力到C1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C1离合器接合,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所在轴(对应第一轴);此时,同步器换挡机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同步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结合,使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进而通过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组件,再到车轮驱动车辆行驶。
切换第二驱动模式时,参考图4所示,发动机传递动力到发动机减震装置,再传递动力到C1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C1离合器接合,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所在轴(对应第一轴);此时,同步器换挡机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同步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接合,使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进而通过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组件,再到车轮驱动车辆行驶。
切换第三驱动模式时,参考图5所示,M1电机传递动力到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进而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所在轴(对应第一轴);此时,同步器换挡机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同步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结合,使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进而通过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组件,再到车轮驱动车辆行驶。
切换第四驱动模式时,参考图6所示, M1电机传递动力到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进而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所在轴(对应第一轴);此时,同步器换挡机构控制系统,通过同步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接合,使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进而通过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组件,再到车轮驱动车辆行驶。
切换第五驱动模式时,参考图5所示,M1电机一档倒挡:此时电机旋向与驱动方向相反、M1电机一档倒挡时旋向与M1电机一档驱动时相反,以实现车辆挡道功能。
切换第六驱动模式时,参考图6所示,M1电机二档倒挡:此时电机旋向与驱动方向相反、M1电机二档倒挡时旋向与M1电机二档驱动时相反,以实现车辆挡道功能。
切换第七驱动模式时,参考图7所示,M2电机一档驱动:M2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带动太阳轮,太阳轮带动行星轮A,行星轮A带动行星轮B,行星轮A与行星轮B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此时单向离合器反向锁止使行星架齿圈固定不动,C2离合器不接合,动力由行星架传递到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再由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到差速器组件进而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向前行驶。
切换第八驱动模式时,参考图8所示,此时M2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C2离合器接合,此时单向离合器正向解锁,带动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一起绕中心轴顺时针旋转,动力由行星架传递到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再由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到差速器组件进而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向前行驶。
切换第九驱动模式时,参考图9所示,发动机一档与M2电机的一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0所示,发动机一档与M2电机的二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一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1所示,发动机二档与M2电机的一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二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2所示,发动机二档与M2电机的二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三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3所示,M1电机一档与M2电机的一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四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4所示,M1电机一档与M2电机的二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五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5所示,M1电机二档与M2电机的一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六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6所示,M1电机二档与M2电机的二档做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七驱动模式时,参考图17所示,发动机通过 发动机减震装置传递动力到C1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C1离合器接合,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所在轴;传递动力到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进而通过 M1电机齿轮带动M1电机发电;此时同步器组件处于中间空挡位置;M2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带动太阳轮,太阳轮带动行星轮A,行星轮A带动行星轮B,行星轮A与行星轮B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此时单向离合器反向锁止使行星架齿圈固定不动,C2离合器不接合,动力由行星架传递到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再由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到差速器组件进而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向前行驶。
切换第十八驱动模式时,发动机通过 发动机减震装置传递动力到C1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C1离合器接合,传递动力到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所在轴(对应第一轴);传递动力到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进而通过 M1电机齿轮带动M1电机发电;此时同步器组件处于中间空挡位置,M2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C2离合器接合,此时单向离合器正向解锁,带动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一起绕中心轴顺时针旋转,动力由行星架传递到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再由M2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到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到差速器组件进而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向前行驶。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至少十八种驱动模式,从而,通过多种驱动模式兼顾了动力系统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
第一电机,与发动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A和电机第二档位B;以及
第二电机,分别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连接,具有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第一档位C和电机第二档位D;
切换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两个档位、第一电机的两个档位和第二电机的两个档位进行动力耦合,以实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车辆行驶;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
发动机减震装置,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
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通过差速器组件与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与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连接;
第二电机的电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齿圈、单向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行星轮A与行星轮B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行星轮B安装在行星架上;齿圈与行星轮B通过齿轮副啮合;行星轮A与太阳轮啮合;单向离合器内圈与齿圈连接,单向离合器外圈安装在壳体上;第二离合器内毂与行星架连接,第二离合器外毂与齿圈连接;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或过盈压装或焊接;电机端输入轴齿轮与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通过齿轮副啮合,第二电机的转子轴与太阳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端输入轴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
发动机减震装置通过花键与第一离合器的外毂连接;第一离合器的内毂通过第一轴与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和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连接;第一电机的电机齿轮与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同步器组件、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和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
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输入轴二档齿轮与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通过齿轮副啮合;
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与差速器组件的主减速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的电机端中间轴组件包括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和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通过第二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切换第一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切换第二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切换第三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一电机-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轴-发动机端输入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一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切换第四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一电机-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轴-发动机端中间轴二档齿轮-发动机端中间轴齿轮-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五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一档旋向方向与第一电机一档驱动时旋向相反;切换第六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二档旋向方向与第一电机二档驱动时旋向相反;切换第七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二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切换第八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第二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九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一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二驱动模式时,发动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
切换第十三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切换第十四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一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切换第十五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一档位动力耦合;切换第十六驱动模式时,第一电机第二档位与第二电机的第二档位动力耦合;切换第十七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电机齿轮-第二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切换第十八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方向为:
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装置-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用于连接第一电机的齿轮-第一电机齿轮-第二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太阳轮-行星轮A-行星轮B-行星架-第二电机端输入轴齿轮-电机端中间轴齿轮A-电机端中间轴齿轮B-差速器组件。
CN202211123235.0A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Active CN115230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3235.0A CN115230456B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3235.0A CN115230456B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0456A CN115230456A (zh) 2022-10-25
CN115230456B true CN115230456B (zh) 2022-12-09

Family

ID=83682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3235.0A Active CN115230456B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3045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2890A (zh) * 2015-07-07 2015-10-14 安徽纽恩卡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
CN107089130A (zh) * 2017-04-24 2017-08-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双电机多档混合动力系统
CN107234963A (zh) * 2016-03-28 2017-10-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633803U (zh) * 2017-03-15 2017-11-14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油电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8248362A (zh) * 2017-12-22 2018-07-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四挡单电机混合动力总成
EP3363671A1 (en) * 2017-02-16 2018-08-22 AVL List GmbH Multi-speed power shifted hybri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engine start
CN110549847A (zh) * 2019-09-23 2019-12-10 吴燕开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驱动传动装置
CN110774883A (zh) * 2019-12-05 2020-02-11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111409442A (zh) * 2020-03-03 2020-07-1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耦合机构及汽车
CN111572328A (zh) * 2020-05-20 2020-08-25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
CN113815399A (zh) * 2021-10-18 2021-12-21 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两档位双电机混动系统
CN216128135U (zh) * 2021-12-03 2022-03-2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双电机混动驱动装置和车辆
CN114834241A (zh) * 2022-05-31 2022-08-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与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1142A1 (de) * 2011-09-22 2013-03-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elektromotor
DE102012220827A1 (de) * 2012-11-15 2014-05-15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KR101500204B1 (ko) * 2013-11-25 2015-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하이브리드 파워트레인
CN106882032B (zh) * 2017-02-14 2019-03-26 北京理工大学 前驱车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6579474U (zh) * 2017-03-10 2017-10-24 吴燕开 一种两挡电驱动传动装置
CN206938435U (zh) * 2017-03-30 2018-01-30 上海尊阶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系统用混合动力、纯电动传动装置
CN107791821B (zh) * 2017-11-06 2019-10-29 吉林大学 双行星排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207549938U (zh) * 2017-11-24 2018-06-29 吴燕开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传动装置
CN109442014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纯电动车辆的两档变速器及变速方法
CN211468152U (zh) * 2019-12-31 2020-09-1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环卫车动力系统
CN112477582B (zh) * 2020-12-03 2022-03-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行星齿轮机构四档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216923142U (zh) * 2021-12-31 2022-07-08 绿传(北京)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及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2890A (zh) * 2015-07-07 2015-10-14 安徽纽恩卡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
CN107234963A (zh) * 2016-03-28 2017-10-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EP3363671A1 (en) * 2017-02-16 2018-08-22 AVL List GmbH Multi-speed power shifted hybri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engine start
CN206633803U (zh) * 2017-03-15 2017-11-14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油电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7089130A (zh) * 2017-04-24 2017-08-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双电机多档混合动力系统
CN108248362A (zh) * 2017-12-22 2018-07-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四挡单电机混合动力总成
CN110549847A (zh) * 2019-09-23 2019-12-10 吴燕开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驱动传动装置
CN110774883A (zh) * 2019-12-05 2020-02-11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111409442A (zh) * 2020-03-03 2020-07-1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耦合机构及汽车
CN111572328A (zh) * 2020-05-20 2020-08-25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
CN113815399A (zh) * 2021-10-18 2021-12-21 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两档位双电机混动系统
CN216128135U (zh) * 2021-12-03 2022-03-2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双电机混动驱动装置和车辆
CN114834241A (zh) * 2022-05-31 2022-08-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与车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匹配设计与性能仿真;杨阳等;《中国公路学报》;20140915;第第27卷卷(第09期);第111-1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0456A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879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N114930051A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
US10766352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US20220136589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Unit and Motor Vehicle
US20220169106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Unit and Motor Vehicle
US20220134864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Assembly and Motor Vehicle
US20190242458A1 (en) Power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CN112224006A (zh) 一种三挡平行轴式双电机三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
US20220126673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Unit and Motor Vehicle
US20220126674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US20220128125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US20220144073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CN115230456B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US20220307573A1 (en) Electric vehicle transmission
CN210161895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5284787A (zh) 一种多档电驱桥结构
CN214001301U (zh) 用于电驱动车辆的双电机驱动多档变速装置
CN210830342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
US20220134861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CN111853179A (zh) 一种两档减速器装置及车辆
CN112744065A (zh)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410283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17022176U (zh) 一种车辆动力系统
CN220220380U (zh) 混动系统以及车辆
CN221162185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37, Fenghuang Middle Road, high 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Fucheng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n Precis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37, Fenghuang Middle Road, high 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ianyang Fulin Jingg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