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5876A -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5876A
CN115195876A CN202211013467.0A CN202211013467A CN115195876A CN 115195876 A CN115195876 A CN 115195876A CN 202211013467 A CN202211013467 A CN 202211013467A CN 115195876 A CN115195876 A CN 115195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fixed
support
main body
connec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34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5876B (zh
Inventor
肖运材
郭枫
孙跃辉
周昌水
毛杰
万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34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5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5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5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145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having a crossbeam incorporated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仪表板横梁结构包括固定支架、横梁副体和横梁主体,横梁主体的高度低于横梁副体的高度,固定支架与横梁主体上侧的空间用于安装抬头显示,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横梁主体的前侧连接,固定支架的前端用于与车身前围板连接;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左支架、固定中支架和固定右支架中的至少两个,且固定左支架、固定中支架和固定右支架的前端中的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位设置。该仪表板横梁结构在安装大尺寸抬头显示的情况下,仍可以横梁主体的刚度,进而保证安装在横梁主体处转向系统良好的模态,避免方向盘发生较大的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越来越受到汽车用户的关注,汽车的NVH性能是非常容易直接被消费者感知的,当用户坐在车上,车体的任何部位产生的不舒适振感都会影响到驾驶的舒适性。汽车上最为人体感知的振动就是方向盘,方向盘属于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安装在汽车仪表板横梁(Car Cross Beam,仪表板横梁,简称CCB)上.。
除了转向系统安装在CCB上,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作为早期运用在航空器上的显示辅助仪器,也逐渐被运用到汽车上,通过HUD投影至前风挡玻璃,使驾驶者可以减少低头看仪表的频率,提高驾驶安全性。HUD与转向系统一样,也是要安装在CCB上。但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视觉体验,大尺寸的HUD逐渐代替原先小尺寸的HUD,但是为了安装大尺寸的HUD,传统的CCB可能需要做出相应变化,可能会导致CCB刚度若不足,进而导致转向系统的模态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的在安装大尺寸的HUD后,可能会导致CCB刚度不足,进而导致转向系统模态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包括固定支架、横梁副体和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的高度低于所述横梁副体的高度,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主体的前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用于与车身前围板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横梁主体上侧的空间用于安装抬头显示;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左支架、固定中支架和固定右支架中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固定左支架、所述固定中支架和所述固定右支架的前端中的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位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横梁副体高度可以与传统的横梁高度一致,即横梁副体的顶端高度相对车身不做改变,通过将与驾驶员相对应的横梁主体的顶端高度设计成低于横梁副体的顶端高度,如此,相当于扩大的横梁主体上侧的空间,保证固定支架和横梁主体的上侧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体积较大的抬头显示,例如可以安装体积为10L的抬头显示,并且,安装后的大尺寸的抬头显示也可以由下侧的横梁主体和安装支架支撑,使抬头显示更加稳固。而且,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横梁主体的前侧连接,固定支架的前端都与车身前围板连接,由于固定支架包括了固定左支架、固定中支架和固定右支架中的至少两个,可以提高降低后的横梁主体与前围板的连接刚度,并且,通过固定左支架、固定中支架和固定右支架这三者中至少两个的前端不再同一高度上,即,固定左支架、固定中支架和固定右支架这三者中至少两个的前端连接固定在车身前围板的不同高度位置处,那么横梁主体的刚度会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在横梁主体处的转向系统的模态,避免方向盘发生较大的晃动,即,保证了在安装大尺寸的抬头显示后,该仪表板横梁结构仍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转向系统良好的模态。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上,且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连接抬头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和所述右侧支架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支架包括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所述右前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右部前侧,所述右后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右部后侧,所述左侧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左部。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架和所述右前支架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40mm-460mm。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架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一水平安装面,所述右前支架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二水平安装面,所述右后支架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三水平安装面,所述第一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25°-30°。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左部前侧,所述左侧支架的底端通过所述固定左支架与所述横梁主体连接,所述右前支架的底端通过所述固定右支架与所述横梁主体连接;
所述固定左支架和所述左侧支架组成左架体,所述固定右支架和所述右前支架组成右架体,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分别具有与所述抬头显示外形匹配的支撑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还包括后侧中部支架,所述后侧中部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部后侧,所述后侧中部支架和/或所述固定中支架的下侧用于连接方向盘转柱。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所述固定左支架、所述固定中支架和所述固定右支架,所述固定中支架的前端位于所述固定左支架和所述固定右支架的前方,所述固定左支架和所述固定右支架的前端用于与所述车身前围板的流水槽处连接,且所述固定中支架前端的高度分别低于所述固定左支架前端的高度和所述固定右支架前端的高度;
所述固定中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固定左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固定右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六连接孔,所述第六连接孔到所述第四连接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五连接孔到所述第四连接孔的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60°-18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
所述车辆的技术改进和有益效果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辆做出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抬头显示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前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安装抬头显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安装方向盘转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安装方向盘转柱以及抬头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安装抬头显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梁副体;2、横梁主体;31、左侧支架;311、第一连接孔;32、右前支架;321、第二连接孔;33、右后支架;331、第三连接孔;41、固定左支架;411、第五连接孔;42、固定中支架;421、第四连接孔;43、固定右支架;431、第六连接孔;51、左架体;52、右架体;6、后侧中部支架;7、车身前围板;71、钣金件;711、第七连接孔;712、第八连接孔;713、第九连接孔;8、抬头显示;81、左侧支板;82、右前支板;83、右后支板;9、方向盘;91、方向盘转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而且,附图中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附图中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左,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右;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X轴、Y轴和Z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横梁副体1、横梁主体2和安装支架,所述横梁主体2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横梁副体1的顶端高度,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上,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支撑并连接抬头显示8。
本实施例中,横梁副体1与车身连接的位置可以不做变化,即横梁副体1的高度相对车身不做改变,通过将与驾驶员相对应的横梁主体2的顶端高度设计成低于横梁副体1的顶端高度,如此,相当于扩大的横梁主体2上侧的空间,保证有足够的竖向空间安装体积较大的抬头显示8(HeadUpDisplay,简称HUD),例如可以安装体积为10L的抬头显示8,同时,通过在横梁主体2上设置安装支架,通过安装支架的顶部的安装面共同支撑且连接固定抬头显示8,可以提高抬头显示8的NVH性能,避免抬头显示8发生晃动。
其中,横梁主体2是与驾驶员对应的位置,以驾驶位为左侧的汽车来说,即横梁主体2是位于仪表板内部左侧空间,而横梁副体1则是连接在横梁主体2的右端,当然横梁副体1顶部高度与传统的仪表板横梁一样,高度不做变化,而是将横梁主体2进行下移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抬头显示8的顶部具有一个投影曲面,抬头显示8通过该投影曲面将相应信息投影至前风挡玻璃上。
参见图1、图2和图4,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左侧支架31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31和所述右侧支架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2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左侧支架31对抬头显示8的左侧进行支撑并固定,通过右侧支架对抬头显示8的右侧进行支撑并固定,保证抬头显示8左右两侧稳定,左侧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左侧支架31,右侧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右侧支架。
可选地,所述左侧支架31和所述右侧支架的顶端分别具有水平安装面,进而所述左侧支架31顶端的水平安装面用于支撑并连接所述抬头显示8的左侧,所述右侧支架顶端的水平安装面用于支撑并连接所述抬头显示8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由于是通过安装支架顶部的水平安装面与抬头显示8连接的,也就是说可以在竖直方向进行连接螺栓或螺丝以实现固定,避免车身内部没有足够的前后空间和左右空间进行安装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抬头显示8通常是最后安装的,在安装抬头显示8之间,仪表板内壁的其他结构例如空调组件,仪表板内部难以再有前后空间将安装支架与抬头显示8螺栓或螺丝固定,也难以再有左右空间将安装支架与抬头显示8螺栓或螺丝固定,基于此,为了更方便的安装抬头显示8,在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安装面,进而从竖直方向进行连接螺栓或螺丝,以便于安装固定抬头显示8。
参见图1、图2和图4,可选地,所述右侧支架包括右前支架32和右后支架33,所述右前支架32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右部前侧,所述右后支架33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右部后侧,所述左侧支架31可设置有一个,所述左侧支架31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左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是在左侧设置一个左侧支架31,右侧设置两个右侧支架,一个右侧支架为右前支架32,另一个右侧支架为右后支架33,通过三个呈三角形三个点分布的左侧支架31、右前支架32和右后支架33实现对抬头显示8支撑并连接,稳定性高,可以提高抬头显示8模态,规避急加速或粗糙路面行驶时抬头显示8的投影模糊或晃动问题。
参见图1、图2和图4,可选地,所述左侧支架31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一水平安装面,所述右前支架32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二水平安装面,所述右后支架33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三水平安装面,所述第一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二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21,所述第三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31,所述第二连接孔321到所述第一连接孔311的方向与所述第三连接孔331到所述第一连接孔31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β为25°-30°。
本实施例中,抬头显示8包括抬头显示本体和左侧支板81、右前支板82和右后支板83,左侧支板81设置在抬头显示本体的左侧并与左侧支架31对应,右前支板82设置在抬头显示本体的右侧前端并与右前支架32对应,右后支板83设置在抬头显示本体的右侧后端并与右后支架33固定。左侧支板81、右前支板82和右后支板83上都具有预留连接孔,安装支架顶端的水平安装座支撑在对应支板的下侧,且通过螺栓或螺丝于竖向上将左侧支架31顶部的第一连接孔311与左侧支板81的预留连接孔连接,以实现固定,通过螺栓或螺丝于竖向上将右前支架32顶部的第二连接孔321与右前支板82的预留连接孔连接,以实现固定,通过螺栓或螺丝于竖向上将右后支架33顶部的第三连接孔331与右后支板83的预留连接孔连接,以实现固定。
其中,左侧支架31和右前支架3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440mm-460mm,继而可以满足体积较大例如10L的抬头显示8的宽度尺寸需求,第二连接孔321到第一连接孔311的方向与第三连接孔331到第一连接孔31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25°-30°,可以保证体积较大例如10L的抬头显示8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需求。当然,不同尺寸的抬头显示8,这些参数可以适应性改变。
其中,左侧支架31、右前支架32和右后支架33的顶部可以分别是一个板状的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以最后焊接在相应支架的顶部,保证焊接后连接板上的孔(第一连接孔311或第二连接孔321或第三连接孔331)能够与前述支板的预留连接孔对齐。
参见图1-图4,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主体2的前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用于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中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固定左支架41、所述固定中支架42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中的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位设置,即所述固定左支架41、所述固定中支架42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中的至少两个不在同一高度上。
本实施例中,横梁主体2的底部还用于连接方向盘转柱91(或称为方向盘悬臂),再通过方向盘转柱91连接方向盘9,由于方向盘9的高度位置是不变的,而横梁主体2的高度是降低的,那么只有通过比传统方向盘转柱更长的方向盘转柱91与横梁主体2连接。方向盘转柱91长度较长,则会导致方向盘9的模态降低,NVH性能变差,方向盘9容易抖动。基于此,本实施例通过横梁主体2前侧的多个固定支架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固定,通过提高横梁主体2的连接结构刚度,继而提高方向盘9的模态;而且,由于横梁主体2的连接刚度更高,也会进一步提高抬头显示8的模态。
具体地,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这三者不再同一高度上,固定中支架42的上方需要安装抬头显示8,为了避免占用抬头显示8的竖向空间,固定中支架42整体呈一个水平的杆状结构,不占用横梁主体2的上侧空间,只是可以在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向上折弯设置,以使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面是一个倾斜面,能够与车身前围板7相应位置贴合,保证固定中支架42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刚度高;而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分别位于抬头显示8的左侧两侧,不会占用抬头显示8的竖向安装空间,则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可以在中部向上折弯,使得固定左支架41的前端和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面也呈斜面设置,且高度高于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最终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连接在车身前围板7的不同高度处,横梁主体2的结构刚度更高,进一步提高方向盘9和抬头显示8的模态。
其中,安装后的大尺寸的抬头显示8也可以由下侧的横梁主体2和安装支架支撑,使抬头显示8更加稳固。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横梁主体2的高度没有做降低设计,而是与横梁副体1处于同一高度的话,仍然可以将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主体的前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用于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中的至少两个,且使所述固定左支架41、所述固定中支架42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中的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位设置。如此,在其他可能因为非横梁主体2高度问题而影响方向盘9模态的情况下,通过多个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横梁主体2的前侧连接,并且多个固定支架的前端都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也能够提高横梁主体2的刚度,并且,通过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这三者中至少两个的前端不再同一高度上,即,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这三者中至少两个的前端连接固定在车身前围板7的不同高度位置处,那么横梁主体2的刚度会更高,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方向盘9的模态,以避免方向盘9发生较大的晃动。
参见图1,可选地,左侧支架设置于横梁主体2的左部前侧,所述左侧支架31的底端通过所述固定左支架41与所述横梁主体2连接,所述右前支架32的底端通过所述固定右支架43与所述横梁主体2连接。
本实施例中,左侧支架31和右侧支架可以与横梁主体2直接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左侧支架31和右侧支架中的右前支架32与横梁主体2间接连接,即,左侧支架31的底端通过固定座支架与横梁主体2连接,右前支架32的底端通过固定右支架43与横梁主体2连接,那么,左侧支架31以及右前支架32可以位于横梁主体2的前方,实现左侧支架31连接固定抬头显示8的左侧前端,右前支架32连接固定右前支架32的右侧前端,且由于左侧支架31和右前支架32远离各自水平安装面的一端不与横梁主体2直接连接,则不用将左侧支架31和右前支架32的倾斜度设计的较大,能够对前部较重的抬头显示8进行更有效的支撑。
参见图1、图4-图6,可选地,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还包括后侧中部支架6,所述后侧中部支架6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中部后侧,所述后侧中部支架6和/或所述固定中支架42的下侧用于连接方向盘转柱91。
本实施例中,后侧中部支架6可以同时与横梁主体2以及前侧的固定中支架42固定连接,可以为方向盘转柱91的安装提供足够的安装面积。
参见图1-图4,可选地,所述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位于所述固定左支架41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方,所述固定左支架41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用于与所述车身前围板7的流水槽处连接,且所述固定中支架42前端的高度分别低于所述固定左支架41前端的高度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前端的高度;
所述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孔421,所述固定左支架41的前端设置有第五连接孔411,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设置有第六连接孔431,所述第六连接孔431到所述第四连接孔421的方向与所述第五连接孔411到所述第四连接孔42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所述θ为60°-180°。
本实施例中,正如之前所述,为了避免固定中支架42占用横梁主体2的上侧的抬头显示8的布置空间,固定中支架42整体高度较低,则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面需要比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更靠前,才能抵接车身前围板7并与其连接固定,而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不占用抬头显示8的布置空间,则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可以固定在车身前围板7的流水槽处,如此,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的前后长度较短,进而提高横梁主体的连接结构刚度,最终提高抬头显示8和方向盘9的模态。
其中,固定中支架42通过前端的第四连接孔421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具体是从前盖机舱中将两者连接,固定左支架41通过前端的第五连接孔411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具体是从前盖机舱中将两者连接,固定右支架43通过前端第六连接孔431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具体是从前盖机舱中将两者连接。第四连接孔421的高度与第五连接孔411的高度差为40mm-120mm,第五连接孔411的高度差也为40mm-120mm,比如高度差为100mm,第四连接孔421的高度不能太低,如果低于太多,虽然有固定左支架41和固定右支架43与前围板连接,也会导致对模态提升不高,且θ为60°-180°,经模态分析,方向盘9的模态可以提高至42Hz,解决急加速或粗糙路行驶方向盘9抖动问题,同时配合左侧支架31、右前支架32和右后支架33,抬头显示8的模态可以提升至93Hz,规避急加速或粗糙路面行驶是抬头显示8抬头显示模糊或晃动问题。
参见图7-图8,可选地,所述固定左支架41和左侧支架31组成左架体51,所述固定右支架43和右前支架32组成右架体52,所述左架体51和所述右架体52分别具有与所述抬头显示8外形匹配的支撑曲面,通过支撑曲面与抬头显示8的外形匹配,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抬头显示8的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支架可以是分别冲压形成后,与横梁主体2焊接或螺接;也可以是各个支架与横梁主体2一体冲压成型;横梁主体2可以是与横梁副体1分别单独冲压成型后焊接或螺接;横梁主体2与横梁副体1也可以是一体冲压成型,则横梁主体2为横梁副体1的折弯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
所述车辆的技术改进和有益效果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辆做出详细说明。
参见图3,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身前围板7和钣金件71,所述钣金件71贴合设置于车身前围板7的内侧,所述钣金件71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的固定支架的前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车身前围板7的内壁,即朝向车身内部空间的一侧壁贴合设置有钣金件71,车身前围板7通过钣金件71与固定支架连接,钣金件71具有第七连接孔711、第八连接孔712和第九连接孔713,第七连接孔711与固定右支架43连接固定,第八连接孔712与固定左支架41连接固定,第九连接孔713与固定中支架42连接固定。通过钣金件71的设置,提高与固定支架连接的刚度。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于方位的描述是基于左侧为驾驶位的汽车而言的,当然,即使是右侧为驾驶位的汽车,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横梁副体(1)和横梁主体(2),所述横梁主体(2)的高度低于所述横梁副体(1)的高度,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主体(2)的前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用于与车身前围板(7)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横梁主体(2)上侧的空间用于安装抬头显示(8);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左支架(41)、固定中支架(42)和固定右支架(43)中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固定左支架(41)、所述固定中支架(42)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中的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结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上,且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连接所述抬头显示(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左侧支架(31)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31)和所述右侧支架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支架包括右前支架(32)和右后支架(33),所述右前支架(32)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右部前侧,所述右后支架(33)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右部后侧,所述左侧支架(31)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架(31)和所述右前支架(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40mm-46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架(31)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一水平安装面,所述右前支架(32)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二水平安装面,所述右后支架(33)顶端的安装面为第三水平安装面,所述第一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二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21),所述第三水平安装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31),所述第二连接孔(321)到所述第一连接孔(311)的方向与所述第三连接孔(331)到所述第一连接孔(31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25°-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架(31)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左部前侧,所述左侧支架(31)的底端通过所述固定左支架(41)与所述横梁主体(2)连接,所述右前支架(32)的底端通过所述固定右支架(43)与所述横梁主体(2)连接;
所述固定左支架(41)和所述左侧支架(31)组成左架体(51),所述固定右支架(43)和所述右前支架(32)组成右架体(52),所述左架体(51)和所述右架体(52)分别具有与所述抬头显示(8)外形匹配的支撑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侧中部支架(6),所述后侧中部支架(6)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2)的中部后侧,所述后侧中部支架(6)和/或所述固定中支架(42)的下侧用于连接方向盘转柱(9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所述固定左支架(41)、所述固定中支架(42)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所述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位于所述固定左支架(41)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方,所述固定左支架(41)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用于与所述车身前围板(7)的流水槽处连接,且所述固定中支架(42)前端的高度分别低于所述固定左支架(41)前端的高度和所述固定右支架(43)前端的高度;
所述固定中支架(42)的前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孔(421),所述固定左支架(41)的前端设置有第五连接孔(411),所述固定右支架(43)的前端设置有第六连接孔(431),所述第六连接孔(431)到所述第四连接孔(421)的方向与所述第五连接孔(411)到所述第四连接孔(42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60°-18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仪表板横梁结构。
CN202211013467.0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115195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3467.0A CN115195876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3467.0A CN115195876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876A true CN115195876A (zh) 2022-10-18
CN115195876B CN115195876B (zh) 2024-05-28

Family

ID=8357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3467.0A Active CN115195876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58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01971A (ko) * 2004-04-20 2005-10-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카울 크로스멤버
CN102092414A (zh) * 2011-01-24 2011-06-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
DE102014017449A1 (de) * 2014-11-26 2015-06-18 Daimler Ag Cockpitquerträ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7719460A (zh) * 2017-11-17 2018-02-23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减振转向管柱安装支架以及包含其的ccb系统和汽车
CN110239632A (zh) * 2019-07-17 2019-09-17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仪表板横梁
US20210354761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Hyundai Mobis Co., Ltd. Cowl cross ba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01971A (ko) * 2004-04-20 2005-10-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카울 크로스멤버
CN102092414A (zh) * 2011-01-24 2011-06-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
DE102014017449A1 (de) * 2014-11-26 2015-06-18 Daimler Ag Cockpitquerträ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7719460A (zh) * 2017-11-17 2018-02-23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减振转向管柱安装支架以及包含其的ccb系统和汽车
CN110239632A (zh) * 2019-07-17 2019-09-17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仪表板横梁
US20210354761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Hyundai Mobis Co., Ltd. Cowl cross ba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876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1890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110341581B (zh) 一种前大灯和翼子板的安装组件
CN115195876A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JP2020093607A (ja) 車両前部構造
US11541714B2 (en) Vehicle
JP7400659B2 (ja) 電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CN111422130B (zh) 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
CN217582337U (zh) 空滤器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727874U (zh) 副仪表板总成用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7969361U (zh) 车辆前大灯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842698U (zh) 一种前围总成及车辆
US20220388573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tower structure
CN217864322U (zh) 转向管柱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227694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8750678U (zh) 侧气帘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7575060U (zh) 抬头显示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1765890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装置
JP2006123746A (ja) 車室の室内構造
JP2009101820A (ja) コックピットモジュールの床支持部構造
CN214451347U (zh) 一种汽车专用仪表板横梁总成
JP3306340B2 (ja) テンションロッド取付け装置
CN112172927B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横杆
CN215590848U (zh) 汽车前机舱总成及汽车
CN21400184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
CN117382745A (zh) 仪表板横梁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