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4451A -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4451A
CN115194451A CN202210910983.7A CN202210910983A CN115194451A CN 115194451 A CN115194451 A CN 115194451A CN 202210910983 A CN202210910983 A CN 202210910983A CN 115194451 A CN115194451 A CN 115194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roove
radial
end cover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09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4451B (zh
Inventor
孙健
田军兴
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9109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4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4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4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4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4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设于机架;和拆卸爪,与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端盖的周向相对机架转动,拆卸爪设置成与端盖插接配合以带动端盖转动,使端盖被拆卸。该端盖拆卸装置可以降低端盖的拆卸难度,提高拆卸效率,且能保护端盖不受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密封件拆卸装置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端盖是一种重要的机械类零件,具有轴向定位、防尘密封、传送扭矩和缓冲吸震等作用,尤其是在电主轴的应用中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在拆卸电主轴外端盖时需要保护其不受损伤。但是,现在电主轴外端盖在拆卸时,基本都是手动拆卸,或者用螺丝刀敲,拆卸效率低,且很容易损伤端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拆卸装置,可以降低端盖的拆卸难度,提高拆卸效率,且能保护端盖不受损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和拆卸爪,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所述端盖的周向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拆卸爪设置成与端盖插接配合以带动所述端盖转动,使所述端盖被拆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和拆卸爪。机架用于承载驱动机构及拆卸爪。驱动机构用于施加拆卸端盖的驱动力,以带动拆卸爪和端盖转动。拆卸爪用于与端盖插接配合,带动端盖转动,进而实现拆卸端盖的功能。
拆卸过程中,机架可以被工作台、地面等台面直接或间接支撑,这样操作人员无需拿着整个端盖拆卸装置来拆卸端盖,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拆卸端盖时的便利性,也便于将端盖施加的反作用力分散至台面,进而降低操作人员施加的作用力,这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拆卸端盖时的作业强度,从而提高拆卸效率。操作人员只需将拆卸爪插入端盖,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拆卸爪转动,即可带动端盖转动,将端盖拆卸下来。
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来拆卸端盖,操作人员无需敲击端盖,因而可以避免端盖损伤,对端盖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相较于通过敲击端盖使端盖松动后再手动将端盖旋转拆卸下来,本方案可以通过持续驱动拆卸爪转动直至端盖拆卸下来,因而可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机构,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和第二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啮合,并与所述拆卸爪相连。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相啮合;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并设有用于与扭转工具配合的配合部,以在所述扭转工具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件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孔,另一者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径向外侧,并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插入所述限位孔,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转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其中,所述拆卸爪设于所述第二齿轮背离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直接或间接相连。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设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机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使所述第二齿轮限位于所述机架,并能相对所述机架转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机架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限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并能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齿轮发生相对滑动;和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使所述滑块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背离所述拆卸爪的一端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一滑槽背离所述拆卸爪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拆卸爪的一端的径向宽度,以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脱出所述第一滑槽,使所述滑块限位于所述第一滑槽。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供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进入所述第一滑槽。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拆卸爪设置成能沿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的周向相对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移动,以调整所述拆卸爪在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周向上的位置。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转盘,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啮合,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拆卸爪安装于所述转盘,且能沿所述转盘的周向相对所述转盘移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的径向外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转盘的径向内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拆卸爪包括:支架,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延伸,所述支架的径向外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支架的径向内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和伸出杆,与所述支架直接或间接相连,且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延伸,所述伸出杆设置为与所述端盖的拆卸孔插装配合。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拆卸爪还包括:径向移动件,与所述支架相连,设置成能沿所述支架滑动,所述伸出杆通过所述径向移动件与所述支架间接相连,以使所述伸出杆在所述第二齿轮径向上的位置可调。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拆卸爪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伸出杆通过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径向移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夹持件和锁紧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径向移动件固定连接,并限制所述径向移动件相对所述支架滑动,所述伸出杆的一端插装于所述夹持件并被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夹持件相连,用于锁紧所述夹持件,使所述夹持件夹紧所述伸出杆。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侧壁设有切缝,使所述夹持槽的直径可调;所述夹持槽的侧壁呈圆台形并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包括拧紧螺母,所述拧紧螺母与所述夹持件螺纹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滑杆、支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径向移动件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伸出杆的一端敞开设置;所述夹持件包括盖板以及与所述盖板相连的夹持筒,所述盖板封盖所述限位槽的敞口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径向移动件固定连接,以限制所述径向移动件相对所述支撑杆滑动;所述伸出杆的一端插装于所述夹持筒并被所述夹持筒夹持。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和环形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二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三滑槽设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滑杆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径向内端相抵靠;所述支架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一滑杆螺纹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径向外端相抵靠,以限制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周向相对所述第二齿轮移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轴向宽度,使所述螺帽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和/或,所述第二凸台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滑槽的轴向宽度,使所述限位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拆卸装置还包括:底座,设置成支撑所述机架;和升降装置,与所述底座及所述机架相连,设置为驱动所述机架相对所述底座升降。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连通的操作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连接柱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操作槽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贯穿所述连接柱;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操作槽处,并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啮合。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设有用于避让穿设于所述端盖的主轴的避让孔,所述拆卸爪位于所述避让孔的径向外侧。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端盖拆卸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端盖拆卸装置又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端盖拆装拆卸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端盖拆卸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架与第一齿轮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齿轮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齿轮机构与滑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齿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第二齿轮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第二齿轮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拆卸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拆卸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架(包括第一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机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架与升降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架、升降装置及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与第二螺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25为图24所示结构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26为图24所示结构的另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说明如下:
1机架,11本体,12第一支撑轴,13第二支撑轴,14第一环状凸缘,15第二环状凸缘,16避让孔,17连接孔,18安装槽,19第一紧固件;
2第一齿轮机构,21第一齿轮,211限位孔,22驱动件,221限位轴,222扳手配合孔;
3第二齿轮机构,31第二齿轮,311第一滑槽,312缺口,32转盘,321第一凸台,3211第二滑槽,3212第一避让槽,322第二凸台,3221第三滑槽,3222第二避让槽,33滑块,331螺纹孔;
4拆卸爪,41支架,411第一滑杆,412第二滑杆,413支撑杆,414螺帽,415限位凸起,42伸出杆,43径向移动件,431限位槽,44夹持件,441盖板,442夹持筒,4421夹持槽,4422切缝,45锁紧件;
5升降装置,51第一螺杆,52第二螺杆;
6底座,61座体,62连接柱,621导向槽,622操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电主轴的端盖通过螺纹旋合的方式实现固定,拆卸时需要反向旋转将端盖拆卸下来。但由于固定好的端盖非常紧,需要通过螺丝刀敲击等方式使端盖松动,然后才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端盖拆卸下来。这种手动拆卸的方式,拆卸效率低,且容易损伤端盖,甚至导致端盖下次无法正常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也可以用于拆卸其他装置采用类似方式紧固的端盖。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架1、驱动机构和拆卸爪4。
其中,驱动机构设于机架1。拆卸爪4与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端盖的周向相对机架1转动。拆卸爪4设置成与端盖插接配合以带动端盖转动,使端盖被拆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架1、驱动机构和拆卸爪4。机架1用于承载驱动机构及拆卸爪4。驱动机构用于施加拆卸端盖的驱动力,以带动拆卸爪4和端盖转动。拆卸爪4用于与端盖插接配合,带动端盖转动,进而实现拆卸端盖的功能。
拆卸过程中,机架1可以被工作台、地面等台面直接或间接支撑,这样操作人员无需拿着整个端盖拆卸装置来拆卸端盖,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拆卸端盖时的便利性,也便于将端盖施加的反作用力分散至台面,进而降低操作人员施加的作用力,这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拆卸端盖时的作业强度,从而提高拆卸效率。操作人员只需将拆卸爪4插入端盖,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拆卸爪4转动,即可带动端盖转动,将端盖拆卸下来。
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来拆卸端盖,操作人员无需敲击端盖,因而可以避免端盖损伤,对端盖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相较于通过敲击端盖使端盖松动后再手动将端盖旋转拆卸下来,本方案可以通过持续驱动拆卸爪4转动直至端盖拆卸下来,因而可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拆卸爪4的数量为多个,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多个拆卸爪4沿第二齿轮机构3的周向间隔设置。
相较于设置一个拆卸爪4,多个拆卸爪4有利于提高对端盖施加的总扭矩,进而降低端盖的拆卸难度,进一步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多个拆卸爪4沿第二齿轮机构3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这样有利于端盖受力均衡,进而进一步降低端盖的拆卸难度,进一步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示例地,拆卸爪4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机构2和第二齿轮机构3,如图1和图4所示。
其中,第一齿轮机构2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二齿轮机构3与第一齿轮机构2相啮合,并与拆卸爪4相连。
本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机构2和第二齿轮机构3,第一齿轮机构2与第二齿轮机构3配合形成齿轮传动系统,具有使用可靠性高、传动比可根据需要合理设计等优点。由于拆卸爪4与第二齿轮机构3相连,因而第一齿轮机构2为主动齿轮机构,第二齿轮机构3为从动齿轮机构。拆卸端盖时,对第一齿轮机构2施加驱动力,使第一齿轮机构2转动,第一齿轮机构2会带动第二齿轮机构3转动,第二齿轮机构3会带动拆卸爪4转动,拆卸爪4会带动端盖转动,由此实现端盖的拆卸。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齿轮机构2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机构3的齿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齿轮机构2与第二齿轮机构3的传动比大于1。因此,可以通过相对较小的第一齿轮机构2来带动相对较大的第二齿轮机构3转动,进而带动直径相对较大的端盖转动拆卸。这样有利于减小端盖拆卸装置的尺寸,也有利于减小操作人员的动作幅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机构2包括:第一齿轮21和驱动件22,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
其中,第一齿轮21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并与第二齿轮机构3相啮合。驱动件22安装于第一齿轮21,并设有用于与扭转工具配合的配合部,以在扭转工具的作用下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
本方案中,第一齿轮机构2包括第一齿轮21和驱动件22。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机构3相啮合,实现齿轮传动功能。驱动件22用于与扭转工具配合,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扭转工具来驱动驱动件22转动。而驱动件22可以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进而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机架1设有第一支撑轴12,如图19至图22所示。第一齿轮21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一支撑轴12。第一齿轮21与驱动件22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孔211,另一者设有限位轴221,如图8所示。限位轴221位于第一支撑轴12的径向外侧,并沿第一齿轮21的轴向插入限位孔211,使驱动件22与第一齿轮21同轴转动。
这样,端盖拆卸装置装配时,直接将第一齿轮21套装在第一支撑轴12上,将驱动件22沿第一齿轮21的轴向插装在第一齿轮21上即可。装配完成后,将扭矩扳手或六角扳手等扭转工具与驱动件22的配合部相配合,转动扭矩扳手或六角扳手等扭转工具,即可用较小的力带动第一齿轮机构2转动,从而进一步降低端盖的拆卸难度,进一步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其中,如图8所示,限位轴2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限位轴221沿第一齿轮21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均匀设置。这样有利于驱动件22与第一齿轮21之间受力均衡,从而提高驱动件22与第一齿轮21的配合可靠性。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驱动件22呈圆柱状,限位轴2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轴221沿驱动件22的周向均匀设置。配合部包括扳手配合孔222。扳手配合孔222位于驱动件22的正中间,扳手配合孔22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如图7和图8所示。
第一支撑轴12为光轴,第一齿轮21可以直接套设于第一支撑轴12,也可以与第一支撑轴12之间设有轴承。
在其他示例中,驱动件22呈棱柱形,配合部包括驱动件22的外侧壁,可以配合活口扳手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2与第一齿轮21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齿轮机构3包括:第二齿轮31,如图9、图10、图12、图13和图14所示。
第二齿轮31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并与第一齿轮机构2相啮合,且第二齿轮3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齿轮机构2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其中,拆卸爪4设于第二齿轮31背离第一齿轮机构2的一侧,并与第二齿轮31直接或间接相连。
本方案中,第二齿轮机构3包括第二齿轮31,第二齿轮31与第一齿轮机构2相啮合,实现与第一齿轮机构2的传动配合。拆卸爪4与第一齿轮21分居第二齿轮31的轴向两侧,有利于避免第一齿轮21与端盖发生干涉。
其中,相较于第二齿轮3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齿轮机构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的方案,本方案中第二齿轮3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齿轮机构2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这样有利于减小端盖拆卸装置的高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机架1设有第二支撑轴13,如图19至图21所示。第二齿轮31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支撑轴13。第二齿轮31与机架1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使第二齿轮31限位于机架1,并能相对机架1转动。
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二齿轮31的位置稳定性,防止第二齿轮31发生脱落,进而提高第二齿轮31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1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11,如图9至图12所示。机架1设有连接孔17,如图21至图23所示。限位机构包括:滑块33(如图9至图11所示)和第一紧固件19(如图4和图5所示)。
其中,滑块33限位于第一滑槽311,并能沿着第一滑槽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齿轮31发生相对滑动。第一紧固件19穿设于连接孔17,并与滑块33固定连接,使滑块33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19可以为但不限于螺栓或螺钉。
由于滑块33与机架1通过第一紧固件19固定连接,因而滑块33与机架1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即:滑块33是固定的,在拆卸端盖的过程中不能相对机架1发生运动。由于滑块33限位在第二齿轮31的第一滑槽311内,只能沿着第一滑槽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齿轮31发生相对滑动,而不能脱离第二齿轮31。因此,在拆卸端盖的过程中,第二齿轮31可以相对机架1发生转动,但受限于滑块33而不能发生轴向窜动或晃动,也不能脱离机架1。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滑槽311背离拆卸爪4的一端敞开设置,如图9至图12所示。并且,第一滑槽311背离拆卸爪4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小于滑块33靠近拆卸爪4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如图11所示,以限制滑块33沿第二齿轮31的轴向脱出第一滑槽311,使滑块33限位于第一滑槽311。
这样,滑块33只能在第一滑槽311内沿着第一滑槽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齿轮31发生相对滑动,但不能沿第二齿轮31的轴向脱出第一滑槽311,实现了滑块33与第二齿轮31的限位配合。
该方案有利于简化第二齿轮31的结构,进而降低第二齿轮31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降低滑块33与紧固件的装配难度。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1和图16所示,第一滑槽311为燕尾槽,即:第一滑槽31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滑槽311的大头端朝向拆卸爪4,第二滑槽3211的小头端背离拆卸爪4。滑块33的形状与第一滑槽311适配,滑块33的大头端朝向拆卸爪4,滑块33的小头端背向拆卸爪4。这样,滑块33装入第一滑槽311后,不能沿第二齿轮31的轴向由第一滑槽311的小头端脱出。
滑块33设有螺纹孔331,第一紧固件19为螺纹紧固件,如螺栓或螺钉,螺纹紧固件穿过机架1的连接孔17与滑块33螺纹连接,实现固定。
滑块33可以仅包括燕尾形的块体,滑块33也可以还包括空心圆柱形凸起,这样有利于延长滑块33内的螺纹的轴向长度,进而提高滑块33与机架1的连接强度。空心圆柱形凸起可以位于燕尾形块体的小头端,并插设于第一滑槽311的小头端处开口。空心圆柱形凸起也可以位于燕尾形块体的大头端,则第二滑槽3211的大头端对应设置避让口,使空心圆柱形凸起可以插入避让口内并能够与第二齿轮31发生相对转动。当然,燕尾形块体的两端也可以都设置空心圆柱形凸起。
这样,第二齿轮31与机架1利用燕尾形的第一滑槽311与滑块33的配合,实现了第二齿轮31安装在机架1上且能相对机架1转动,构思十分巧妙。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滑块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滑块33沿第二齿轮31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均匀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二齿轮31与机架1的连接可靠性,也有利于第二齿轮31受力均衡,平稳转动。
示例地,滑块3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块33沿第二齿轮3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滑块33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另外两个滑块33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9、图12和图14所示,第二齿轮31设有与第一滑槽311连通的缺口312,缺口312供滑块33沿第二齿轮31的径向进入第一滑槽311。
这样,滑块33可以由缺口312处一一进入第一滑槽311,待与机架1通过第一紧固件19固定连接后,因不能移动而不会从缺口312处脱出。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图12和图14所示,缺口312位于第一滑槽311的径向内侧,这样可以避免缺口312对第二齿轮31外周的轮齿造成影响。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拆卸爪4设置成能沿第二齿轮31的周向相对第二齿轮31移动,以调整拆卸爪4在第二齿轮31周向上的位置。
由于不同的端盖,装配完成后其拆卸孔的周向位置不尽相同。因此,本方案设计拆卸爪4的周向位置可调,便于与不同的端盖配合,以拆卸不同的端盖,从而扩大端盖拆卸装置的使用范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9、图12、图13和图15所示,第二齿轮机构3还包括转盘32。转盘32设于第二齿轮31背离第一齿轮机构2的一侧,并与第二齿轮31固定连接,拆卸爪4安装于转盘32。如图11、图13和图16所示,转盘32的径向外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211,转盘32的径向内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三滑槽3221。拆卸爪4包括:支架41和伸出杆42,如图17所示。
如图3所示,支架41沿第二齿轮31的径向延伸。支架41的径向外端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二滑槽3211。支架41的径向内端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三滑槽3221。
伸出杆42与支架41直接或间接相连,且沿第二齿轮31的轴向延伸。伸出杆42设置为与端盖的拆卸孔插装配合。
这样,当需要调整拆卸爪4的周向位置时,转动支架41,使支架41沿着第二齿轮31的周向移动,直至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处,使伸出杆42能够插入端盖的拆卸孔,即可满足不同端盖的拆卸需求。
转盘32的设置,使得拆卸爪4在第二齿轮31径向上的位置可以不受第二齿轮31的轮齿的限制而自由布置。
转盘32与第二齿轮3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1和图15所示。或者,转盘32与第二齿轮31也可以与第二齿轮31为分体式装配结构,比如采用上述驱动件22与第一齿轮21的装配方式进行组装。
在一个示例中,转盘32的外侧壁与第二齿轮31的轮齿的齿顶齐平,转盘32的内侧壁与第二齿轮31的内侧壁齐平,如图12和图13所示。
其中,如图13所示,第二滑槽3211和第三滑槽3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滑槽3211沿转盘3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滑槽3221沿转盘32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拆卸爪4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柔性。
第二滑槽3211的弧度以及第三滑槽3221的弧度可以根据拆卸爪4的数量合理设置,以对拆卸爪4周向位置的调整幅度进行限定。比如:拆卸爪4的数量为四个时,第二滑槽3211的弧度小于90°,第三滑槽3221的弧度小于90°,如图13所示。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拆卸爪4还包括:径向移动件43。径向移动件43与支架41相连,设置成能沿支架41滑动。伸出杆42通过径向移动件43与支架41间接相连,以使伸出杆42在第二齿轮31径向上的位置可调。
由于不同的端盖,尺寸也不尽相同,装配完成后其拆卸孔的径向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方案设计拆卸爪4的径向位置可调,便于与不同尺寸或拆卸孔径向位置不同的端盖配合,以拆卸不同的端盖,从而扩大端盖拆卸装置的使用范围。
当然,拆卸爪4也可以不包括径向移动件43,则伸出杆42与支架41直接相连,端盖拆卸装置用于拆卸同一规格的端盖。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拆卸爪4还包括锁紧组件。伸出杆42通过锁紧组件与径向移动件43可拆卸连接。锁紧组件包括夹持件44和锁紧件45,如图17和图18所示。
其中,夹持件44与径向移动件43固定连接,并限制径向移动件43相对支架41滑动。伸出杆42的一端插装于夹持件44并被夹持件44夹持。锁紧件45与夹持件44相连,用于锁紧夹持件44,使夹持件44夹紧伸出杆42。
本方案中,拆卸爪4还包括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实现了伸出杆42与径向移动件43的间接相连,也对径向移动件43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限制径向移动件43相对支架41沿第二齿轮31的径向移动。
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径向移动件43沿着支架41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处,然后装上夹持件44,固定径向移动件43的位置。接着装上伸出杆42和锁紧件45,保证伸出杆42位置的稳定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夹持件44设有夹持槽4421,夹持槽4421的侧壁设有切缝4422,使夹持槽4421的直径可调。夹持槽4421的侧壁呈圆台形并设有外螺纹。锁紧件45包括拧紧螺母,拧紧螺母与夹持件44螺纹连接。
由于不同的端盖,其拆卸孔的孔径不尽相同。因此,本方案设计夹持槽4421直径可调,使得夹持件44可以夹持不同直径的伸出杆42,进而满足具有不同孔径拆卸孔的端盖的拆卸需求,进一步扩大端盖拆卸装置的使用范围。
其中,夹持槽4421的侧壁设有切缝4422,切缝4422的设置使得夹持槽4421可以被撑开进而扩大直径。由于夹持槽4421的侧壁呈圆台形(小头端朝向端盖,大头端朝向支架41),并设有外螺纹,因而当夹持槽4421的形状变化时,依然可以通过同一拧紧螺母实现锁紧。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8所示,切缝44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切缝4422沿夹持槽4421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均匀间隔设置。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支架4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滑杆411、支撑杆413和第二滑杆412。第一滑杆411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二滑槽3211,第二滑杆412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三滑槽3221,如图3所示。
如图18所示,支撑杆413的横截面呈方形。径向移动件43设有与支撑杆413相适配的限位槽431,支撑杆413穿设于限位槽431,限位槽431朝向伸出杆42的一端敞开设置。
如图18所示,夹持件44包括盖板441以及与盖板441相连的夹持筒442。盖板441封盖限位槽431的敞口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径向移动件43固定连接,以限制径向移动件43相对支撑杆413滑动。伸出杆42的一端插装于夹持筒442并被夹持筒442夹持。
本方案中,支撑杆413采用方形杆。径向移动件43呈半包围结构,围出的限位槽431也呈方形,但三面开口,类似于U形。这样,径向移动件43可以套在支撑杆413上,并沿着支撑杆413滑动,但不能相对支撑杆413转动,由此实现伸出杆42径向位置的调节。
夹持件44包括盖板441和夹持筒442。盖板441封盖径向移动件43的开口,与径向移动件43合围出完整的方形套筒,并锁定径向移动件43在第二齿轮31径向上的位置。夹持筒442位于盖板441背离径向移动件43的一侧,并与径向移动件43固定连接。
夹持筒442设有上述夹持槽4421,用于夹持伸出杆42。
在一个示例中,盖板441通过四个第二紧固件(如螺钉或螺栓)与径向移动件43固定连接。夹持筒442与盖板441一体成型。如图18所示,夹持筒442包括圆柱段和圆台段,圆台段设有切缝4422,以使夹持筒442内的夹持槽4421直径可调。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13和图15所示,转盘32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321和环形的第二凸台322,第二凸台322位于第一凸台321的径向内侧,第二滑槽3211设于第一凸台321,第三滑槽3221设于第二凸台322。
如图13所示,第二滑槽3211沿转盘32的径向贯穿第一凸台321,第三滑槽3221沿转盘32的径向贯穿第二凸台322。
第一滑杆411设有外螺纹,第二滑杆412远离第一滑杆41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415,如图18所示。限位凸起415与第二凸台322的径向内端相抵靠。
如图3和图18所示,支架41还包括螺帽414,螺帽414与第一滑杆411螺纹连接并与第一凸台321的径向外端相抵靠,以限制支架41沿第二齿轮31的周向相对第二齿轮31移动。
装配支架41时,先将螺帽414拆掉,然后沿着转盘32的径向由内向外将支架41的其他部分插入第二滑槽3211和第三滑槽3221中。然后沿着转盘32的周向将支架41的插入部分移动至所需的周向位置。接着装上螺帽414并拧紧,则支架41两端的螺帽414和限位凸起415分别与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相抵靠,可以防止支架41继续转动,由此实现了支架41在第二齿轮31周向上的位置锁定。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滑杆411成圆柱状,第二滑杆412也呈圆柱状,如图18所示。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6所示,第一凸台321的外侧壁设有与第二滑槽3211连通的第一避让槽3212。第一避让槽3212的轴向宽度大于第二滑槽3211的轴向宽度,使螺帽41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避让槽3212内,如图3和图5所示。
如图13和图16所示,第二凸台322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三滑槽3221连通的第二避让槽3222,第二避让槽3222的轴向宽度大于第三滑槽3221的轴向宽度,使限位凸起41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避让槽3222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避让槽3212可以对螺帽414起到避让作用,使得螺帽414可以至少部分隐藏在第一避让槽3212内,进而有利于防止螺帽414与第二齿轮31外侧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
同理,第二避让槽3222可以对限位凸起415起到避让作用,使得限位凸起415可以至少部分隐藏在第二避让槽3222内,进而有利于防止限位凸起415与第二齿轮31内侧的其他结构(如第二支撑轴13)发生干涉。
在一个示例中,限位凸起415完全隐藏在第二避让槽3222内,并与第二支撑轴13的外侧壁相抵靠。这样,第二齿轮机构3的内侧壁可以与第二支撑轴13的外侧壁良好配合。第一避让槽3212沿第一凸台321的周向呈环形设置。第二避让槽3222沿第二凸台322的周向呈环形设置。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端盖拆卸装置还包括:底座6和升降装置5,如图1所示。
其中,底座6设置成支撑机架1。升降装置5与底座6及机架1相连,设置为驱动机架1相对底座6升降。
本方案可以实现机架1的升降运动,进而实现驱动机构和拆卸爪4高度的调节,便于拆卸不同高度的端盖,进而进一步扩大端盖拆卸装置的使用范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底座6包括座体61和连接柱62,如图27所示。连接柱62设有导向槽621以及与导向槽621连通的操作槽622。导向槽621沿连接柱62的高度方向延伸,操作槽622沿连接柱62的径向贯穿连接柱62。
升降装置5包括第一螺杆51和第二螺杆52。第一螺杆51插设于导向槽621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如图23所示。第二螺杆52可转动地设于操作槽622处(如图24至图26所示),并与第一螺杆51相啮合,如图22和图23所示。
本方案中,第一螺杆51与第二螺杆52并排设置且相互啮合,组成螺杆升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机架1的高度,结构简单有效。第一螺杆51为从动件,第二螺杆52为主动件。当需要调节机架1的高度时,可以在操作槽622处拨动第二螺杆52,使第二螺杆52转动,则第二螺杆52可以带动第一螺杆51升降,进而实现机架1高度的调节。
其中,第一螺杆51可以与机架1为一体式结构,即第一螺杆51与机架1可以一体成型,则第一螺杆51也可以认为属于机架1的一部分。或者,第一螺杆51与机架1也可以为分体式组装结构,比如机架1设有螺纹孔331,第一螺杆51的一端与机架1螺纹连接。
当然,升降装置5不限于螺杆升降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丝杠升降机构、齿轮齿条升降机构等。
在一个示例中,导向槽621向下延伸至贯穿座体61,如图25和图26所示,这样第一螺杆51插入底座6的长度较长,如图23所示,有利于提高底座6与机架1的支撑可靠性。
第二螺杆52相对于连接柱62偏心设置,如图26所示。第一螺杆51与连接柱62同轴设置。第二螺杆52的上下两端设有转动轴,操作槽622内设有轴孔,转动轴插入对应的轴孔中,使得第二螺杆52可以在连接柱62内转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机架1设有用于避让穿设于端盖的主轴的避让孔16,如图19、图21和图22所示。拆卸爪4位于避让孔16的径向外侧。
这样,当主轴穿过端盖延伸至端盖外侧时,主轴可以插入机架1的避让孔16内,使拆卸爪4可以接触端盖进而拆卸端盖。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0至图22所示,机架1包括本体11、第一支撑轴12和第二支撑轴13。本体11大致呈方形,避让孔16沿本体11的厚度方向贯穿本体11。第一支撑轴12和第一螺杆51分别与本体11的上端和下端相连。第二支撑轴13与本体11水平方向的一端相连,第二支撑轴13为空心轴,第二支撑轴13的内部空间与避让孔16连通。
如图20至图22所示,机架1还包括第一环状凸缘14和第二环状凸缘15,第一环状凸缘14和第二环状凸缘15设于第二支撑轴13的径向外侧,并与本体11固定连接。第一环状凸缘14位于第二环状凸缘15的径向外侧,并与第二环状凸缘15同心设置。第一环状凸缘14与第二环状凸缘15之间形成环形的安装槽18,安装槽18与第二齿轮31的第一滑槽311相对设置。本体11设有多个连接孔17,多个连接孔17贯穿安装槽18的底壁。
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拆卸装置,可以用于拆卸电主轴的外端盖,也可以用于拆卸其他设备的端盖。
下面以拆卸电主轴的外端盖为例,介绍端盖拆卸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电主轴端盖的位置,通过升降装置5,调整机架1的高度,使电主轴插到机架1的避让孔16内;
步骤二:调整各拆卸爪4的伸出杆42的位置,使各伸出杆42插到端盖对应的拆卸孔内;
步骤三:通过六角扳手或者力矩扳手转动第一齿轮机构2,带动第二齿轮机构3转动,从而使拆卸爪4带动端盖转动,实现电主轴端盖的拆卸。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拆卸装置,能保护端盖不受损伤,且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端盖的拆卸,还能提高端盖的拆卸效率。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和
拆卸爪,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所述端盖的周向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拆卸爪设置成与端盖插接配合以带动所述端盖转动,使所述端盖被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机构,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和
第二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啮合,并与所述拆卸爪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相啮合;和
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并设有用于与扭转工具配合的配合部,以在所述扭转工具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第一支撑轴;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件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孔,另一者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径向外侧,并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插入所述限位孔,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
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拆卸爪设于所述第二齿轮背离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直接或间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设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机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使所述第二齿轮限位于所述机架,并能相对所述机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机架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滑块,限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并能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齿轮发生相对滑动;和
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使所述滑块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背离所述拆卸爪的一端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一滑槽背离所述拆卸爪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拆卸爪的一端的径向宽度,以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脱出所述第一滑槽,使所述滑块限位于所述第一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供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进入所述第一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爪设置成能沿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的周向相对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移动,以调整所述拆卸爪在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周向上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转盘,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啮合,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拆卸爪安装于所述转盘;
所述转盘的径向外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转盘的径向内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三滑槽;
所述拆卸爪包括:
支架,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延伸,所述支架的径向外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支架的径向内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和
伸出杆,与所述支架直接或间接相连,且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延伸,所述伸出杆设置为与所述端盖的拆卸孔插装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爪还包括:
径向移动件,与所述支架相连,设置成能沿所述支架滑动,所述伸出杆通过所述径向移动件与所述支架间接相连,以使所述伸出杆在所述第二齿轮径向上的位置可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爪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伸出杆通过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径向移动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夹持件和锁紧件;
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径向移动件固定连接,并限制所述径向移动件相对所述支架滑动,所述伸出杆的一端插装于所述夹持件并被所述夹持件夹持;
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夹持件相连,用于锁紧所述夹持件,使所述夹持件夹紧所述伸出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侧壁设有切缝,使所述夹持槽的直径可调;
所述夹持槽的侧壁呈圆台形并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包括拧紧螺母,所述拧紧螺母与所述夹持件螺纹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滑杆、支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三滑槽;
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径向移动件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伸出杆的一端敞开设置;
所述夹持件包括盖板以及与所述盖板相连的夹持筒,所述盖板封盖所述限位槽的敞口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径向移动件固定连接,以限制所述径向移动件相对所述支撑杆滑动;所述伸出杆的一端插装于所述夹持筒并被所述夹持筒夹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和环形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二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三滑槽设于所述第二凸台;
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二凸台;
所述第一滑杆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径向内端相抵靠;
所述支架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一滑杆螺纹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径向外端相抵靠,以限制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周向相对所述第二齿轮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轴向宽度,使所述螺帽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和/或
所述第二凸台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滑槽的轴向宽度,使所述限位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设置成支撑所述机架;和
升降装置,与所述底座及所述机架相连,设置为驱动所述机架相对所述底座升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连通的操作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连接柱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操作槽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贯穿所述连接柱;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操作槽处,并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啮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设有用于避让穿设于所述端盖的主轴的避让孔,所述拆卸爪位于所述避让孔的径向外侧。
CN202210910983.7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Active CN115194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983.7A CN115194451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983.7A CN115194451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4451A true CN115194451A (zh) 2022-10-18
CN115194451B CN115194451B (zh) 2024-01-26

Family

ID=8358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0983.7A Active CN115194451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445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6824A1 (fr) * 1994-03-04 1995-09-08 Facom Extracteur à griffes coulissantes.
US20030192709A1 (en) * 2002-04-15 2003-10-16 Hartwig Sandholzer Holding stick for soil treatment elements to be actuated by rotation
CN206550956U (zh) * 2017-01-19 2017-10-13 深圳市百思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盖拆卸装置
CN107685229A (zh) * 2017-07-20 2018-02-13 防城港市港口区天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螺纹盖拆卸装置
CN208627370U (zh) * 2018-07-27 2019-03-22 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儿科血液检测用试管架
CN109732272A (zh) * 2019-03-15 2019-05-10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全陶瓷轴承电主轴轴承与转轴拆卸装置
CN208870945U (zh) * 2018-08-14 2019-05-17 伺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式联轴器
CN209806947U (zh) * 2019-03-19 2019-12-20 湖北恒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调整朝向的电力塔架驱鸟装置
CN210500095U (zh) * 2019-08-19 2020-05-12 杭州宗拓汽配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油泵盖拆装工具
CN111716288A (zh) * 2020-07-07 2020-09-2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CN212192957U (zh) * 2019-07-31 2020-1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油泵泵盖拆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6824A1 (fr) * 1994-03-04 1995-09-08 Facom Extracteur à griffes coulissantes.
US20030192709A1 (en) * 2002-04-15 2003-10-16 Hartwig Sandholzer Holding stick for soil treatment elements to be actuated by rotation
CN206550956U (zh) * 2017-01-19 2017-10-13 深圳市百思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盖拆卸装置
CN107685229A (zh) * 2017-07-20 2018-02-13 防城港市港口区天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螺纹盖拆卸装置
CN208627370U (zh) * 2018-07-27 2019-03-22 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儿科血液检测用试管架
CN208870945U (zh) * 2018-08-14 2019-05-17 伺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式联轴器
CN109732272A (zh) * 2019-03-15 2019-05-10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全陶瓷轴承电主轴轴承与转轴拆卸装置
CN209806947U (zh) * 2019-03-19 2019-12-20 湖北恒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调整朝向的电力塔架驱鸟装置
CN212192957U (zh) * 2019-07-31 2020-1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油泵泵盖拆卸装置
CN210500095U (zh) * 2019-08-19 2020-05-12 杭州宗拓汽配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油泵盖拆装工具
CN111716288A (zh) * 2020-07-07 2020-09-2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4451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1427B (zh) 螺纹连接端盖拆装装置
CN115194451A (zh) 一种端盖拆卸装置
CN110524463B (zh) 一种多用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JP2006263764A (ja) 回転式粉末圧縮成形機
CN103459093A (zh) 用于拧紧螺纹紧固件的设备
CN211790413U (zh) 一种高空悬式绝缘子拆装机构及自动更换装置
CN112212189A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安防系统用监控支架
CN217394846U (zh) 一种齿轮或蜗杆快速拆卸工装
CN116852303A (zh) 一种盾构机滚刀拆装系统
CN214922101U (zh) 立式千斤顶拆装装置
CN212020762U (zh) 用于快速装拆机械手夹具的连接结构
CN117096806B (zh) 一种用于铁塔便于固定的线缆抱箍
CN210337470U (zh) 一种多适应便携式扒胎机
CN215880669U (zh) 一种引动器端盖拆卸装置
CN114871982B (zh) 一种受限倾斜空间多规格可换式螺母防脱落扳手
CN220113225U (zh) 光伏组件用紧固工具
CN214818095U (zh) 一种电路骨架拆装工具
CN215617856U (zh) 真空断路器保养维护用储能弹簧拆装装置
CN113134806B (zh) 一种筒盖拆装设备
CN21705582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滑轨固定座
CN220324897U (zh) 一种打端子夹爪装置
CN213889849U (zh) 一种铣刀拆装工件及装置
CN219054217U (zh) 一种装配式的维修扳手
CN220922261U (zh)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CN220837945U (zh) 螺母上下车床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