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2261U -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2261U
CN220922261U CN202322697141.0U CN202322697141U CN220922261U CN 220922261 U CN220922261 U CN 220922261U CN 202322697141 U CN202322697141 U CN 202322697141U CN 220922261 U CN220922261 U CN 220922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endoscope handle
block
opening
groov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971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971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2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2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2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装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夹持部件形成有贯通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两端的夹持空间,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和后部可以放置在夹持空间中,且由于卡持部件设有开口与夹持空间轴线方向相同的卡持口,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可以放置在卡持口内,实现内窥镜手柄头部和中后部的夹持固定,并且由于卡持部件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移动块与丝杆滑动连接,丝杆又与驱动件连接,在进行应用时,使用人员通过驱动件可以使得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上的卡持口移远或移近夹持空间,进而带动内窥镜手柄头部与其中后部拆卸分离,十分省力,可以有效降低手工操作强度,切实帮助到拆卸工人的日常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当内窥镜需要进行维修时,主要是针对手柄内的诸多零部件和电路板进行修复和维修,维护人员需要对内窥镜的手柄的封装密闭结构进行拆除,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的手柄与球头之间通过RTV胶水(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室温硫化型硅橡胶)粘接固定,在RTV胶水凝固后手柄与球头粘接十分牢固,在内窥镜后期的维修时,拆卸手柄成为一件困难的工作,目前常见的技术手段是通过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拆除,技术人员通过利用简易的起子或者刀具直接撬开接缝,但过程十分繁琐而且并且每拆卸一个手柄需要花费5~8分钟,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手工操作强度特别大。
因此,研究一种拆卸内窥镜手柄时可以减低人工强度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具有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以解决现有内窥镜手柄拆卸时人工拆卸强度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相对的两端均贯通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端部;卡持部件,所述卡持部件设有卡持口,所述卡持口对准所述夹持空间的贯通端;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包括丝杆、移动块和驱动件,所述移动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卡持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卡持口的开口方向、所述夹持空间的贯穿方向与所述丝杆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的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卡持口移远或移近所述夹持空间,内窥镜手柄的头部放置在卡持部件内,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和后部放置在夹持部件内,通过驱动件的驱动,可以使内窥镜手柄的头部与其中后部分离,可以以较为省力的方式完成内窥镜手柄的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内窥镜手柄形状匹配,两者形状匹配后,一方面能更充分的实现内窥镜手柄夹持,以便内窥镜手柄的拆拔,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拆拔过程中对内窥镜手柄结构可能的破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夹持空间依次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后部形状匹配,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形状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夹持空间依次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尺寸和所述第三夹持部的夹持尺寸,第二夹持部的夹持尺寸大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的夹持尺寸,匹配内窥镜手柄中段的突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口径逐渐变大;沿所述夹持空间的贯穿方向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侧均敞开;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夹持部逐渐口径逐渐变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部依次包括有第一变径段与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变径趋势大于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变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块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凹槽段、第三凹槽段和第五凹槽段;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二凹槽段、第四凹槽段和第六凹槽段;所述第一凹槽段与所述第二凹槽段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三凹槽段与所述第四凹槽段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五凹槽段与所述第六凹槽段配合形成所述第三夹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口顶部敞开,所述卡持口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形状匹配,卡持口顶部敞开便于内窥镜手柄的放置,并且卡持口与内窥镜手柄头部形状匹配,有助于内窥镜手柄的拆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底座、压臂、连杆和摇柄;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臂和所述连杆均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摇柄转动连接,所述压臂与所述摇柄转动连接,所述摇柄的转动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夹持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沿远离所述夹持部件的方向上,所述丝杆的端部设有手轮。
本实用新型最为显著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夹持部件形成有贯通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两端的夹持空间,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和后部可以放置在夹持空间中,且由于卡持部件设有开口与夹持空间轴线方向相同的卡持口,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可以放置在卡持口内,实现内窥镜手柄头部和中后部的夹持固定,并且由于卡持部件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移动块与丝杆滑动连接,丝杆又与驱动件连接,在进行应用时,使用人员通过驱动件可以使得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上的卡持口移远或移近夹持空间,进而带动内窥镜手柄头部与其中后部拆卸分离,内窥镜手柄在采取此种拆卸装置后,十分省力,可以有效降低手工操作强度,切实帮助到拆卸工人的日常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部件的第一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部件的第二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卡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锁紧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夹持部件;10、第一夹持块;100、第一凹槽段;101、第三凹槽段;
102、第五凹槽段;11、第二夹持块;110、第二凹槽段;111、第四凹槽段;
112、第六凹槽段;12、夹持空间;120、第一夹持部;121、第二夹持部;122、第三夹持部;
2、卡持部件;20、卡持口;
3、移动部件;30、丝杆;31、移动块;32、驱动件;33、固定块;
4、锁紧部件;40、底座;41、压臂;42、连杆;43、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医用内窥镜手术使用一段时间后,内窥镜可能会出现故障或者失效,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一次性内窥镜,由于内窥镜属于精密仪器其制造成本较高,那么对于已经出现故障的产品是需要维修的,而内窥镜都是封装产品普通的维修是无法自行维修的,需要返厂或者指定的结构进行专业拆机维修。
在现有技术中,当进行维修时,通常是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拆除,具体的手段为通过简易的起子或刀具直接撬开接缝,从而完成内窥镜的拆卸,但这种拆卸过程通常十分繁琐和费时,每拆卸一个内窥镜手柄都需要花费5~8分钟,并且在保持整体结构完整性的需求下,人工操作的强度特别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核心在于通过丝杆30移动实现内窥镜手柄的省力拆卸,请参照图1至图6,包括夹持部件1、卡持部件2和移动部件3,固定的夹持部件1和可移动的卡持部件2分别夹持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和中后部,随后,卡持部件2在移动部件3的移动带动下,将内窥镜手柄拆卸下来,下文将以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有关上述的夹持部件1,请参照图1至图6,夹持部件1包括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第一夹持块10与第二夹持块11可拆卸地连接固定,第一夹持块10与第二夹持块11间形成有夹持空间12,夹持空间12用于夹持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和后部,夹持空间12相对的两端贯通第一夹持块10与第二夹持块11的两端,即如图1左下侧至右上侧的水平方向上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的两端均是贯通的,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内窥镜手柄先放在第二夹持块11内,随后第一夹持块10与第二夹持块11连接固定,内窥镜手柄被夹持在两者形成的夹持空间12内,实现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和尾部夹紧。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夹持块10与第二夹持块11的可拆卸连接是指,当第一夹持块10叠合在第二夹持块11上后,通过锁紧、锁扣、扣合等方式实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进行选择,譬如,本方案中优选的,第一夹持块10的底部设有凸脚,四个凸脚分布第一夹持块10的四角,第二夹持块11的顶部设有凹底,四个凹底分布第二夹持块11的四角,凸脚和凹底一一对应,当凸脚和凹底叠合后,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则是固定不动,从而实现夹持空间12的围合。
在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由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形成的夹持空间12与内窥镜手柄形状匹配,即夹持空间12与内窥镜手柄的轮廓是匹配的,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在夹持内窥镜手柄时,形成夹持空间12的第一夹持块10内壁和第二夹持块11内壁大部分会与内窥镜手柄抵接贴合,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内窥镜手柄可以被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紧密贴合夹紧,防止内窥镜手柄在拆卸时出现可能的松动及破损。
具体的,如图1所示,沿邻近卡持口20的方向上,夹持空间12依次包括第一夹持部120、第二夹持部121和第三夹持部122;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21与内窥镜手柄的后部形状匹配,手柄后部与中部之间还设有三角凸起,第一夹持部120一方面匹配内窥镜手柄后部的形状,另一方面匹配三角凸起的形状,而第二夹持部121则匹配手柄的三角凸起,以避免三角凸起导致无法夹紧内窥镜手柄的情况,第三夹持部122与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形状匹配,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内窥镜手柄后部与中部能被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紧密贴合夹持。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沿邻近卡持口20的方向上,第一夹持块10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凹槽段100、第三凹槽段101和第五凹槽段102;沿邻近卡持口20的方向上,第二夹持块11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二凹槽段110、第四凹槽段111和第六凹槽段112;第一凹槽段100与第二凹槽段110配合形成第一夹持部120,第三凹槽段101与第四凹槽段111配合形成第二夹持部121,第五凹槽段102与第六凹槽段112配合形成第三夹持部122。
对于第一夹持部120而言,如图3所示,沿邻近卡持口20的方向上,即图3中靠近右侧方向上,第一夹持部120的口径逐渐变大,具体在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上,第一夹持块10的第一凹槽段100以及第二夹持块11的第二凹槽段110均是沿邻近卡持口20方向口径逐渐变大,之所以形成口径逐渐变大的形状,则是因为内窥镜手柄后段的直径是朝着头部方向逐渐变大,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夹持空间12能与内窥镜手柄的后部实现良好的匹配,对内窥镜手柄的后部实现更贴合的夹持。
优选地,第一夹持部120邻近第二夹持部121的端部口径还设有半球状变大的空间,该空间用于匹配内窥镜手柄的三角凸起。
对于第二夹持部121而言,如图3所示,沿夹持空间12的贯穿方向上,即图3中水平方向上,第二夹持部121的两侧均敞开,具体在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上,第一夹持块10的第三凹槽段101以及第二夹持块11的第四凹槽段111两侧均敞开,并且第三凹槽段101的两侧之间的距离处处保持一致,第四凹槽段111两侧之间的距离处处保持一致,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夹持空间12能容纳内窥镜手柄的三角凸起,从而能更好地对内窥镜手柄进行夹持,避免内窥镜手柄的凸起部位影响夹持的紧密程度。
对于第三夹持部122而言,如图4所示,沿邻近卡持口20的方向上,即图4中靠近右侧方向上,第三夹持部122的口径逐渐变大,具体在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上,第一夹持块10的第五凹槽段102以及第二夹持块11的第六凹槽段112均是沿邻近卡持口20方向口径逐渐变大,其与内窥镜手柄中部朝着内窥镜手柄头部方向逐渐变大相同,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夹持空间12能与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实现良好的匹配,对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实现更贴合的夹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有关上述的卡持部件2,请参照图5,卡持部件2与移动部件3的移动块31固定连接,卡持部件2设有相互垂直连接的垂直卡持壁和水平卡持壁,垂直卡持壁上设有卡持口20,垂直卡持壁邻近夹持部件1布置,卡持口20对准夹持空间12,卡持口20的开口方向与夹持空间12的贯穿方向保持一致,即如图2所示在同一轴线上,卡持口20与夹持空间12的轴线相同,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卡持口20可卡持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在移动块31带动卡持口20移动后,卡持口20带动内窥镜手柄的头部进行移动,由于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和后部都被夹持部件1夹持住,随着卡持口20的不断移动,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和中后部将逐渐被分离,从而实现内窥镜手柄的拆卸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持口20的顶部敞开,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内窥镜手柄可以直接从卡持口20顶部敞开的部位放置在卡持口20内,以便对内窥镜手柄的头部进行卡持。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两个卡持块相对布置形成卡持口20,两个卡持块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卡持内窥镜手柄时,两个卡持块可通过锁扣打开,内窥镜手柄可以放置在卡持口20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有关上述的移动部件3,请参照图2,包括丝杆30、移动块31、驱动件32和固定块33,移动块31可滑动地安装在丝杆30上,移动块31与卡持部件2固定连接,丝杆30与固定块33螺纹转动连接,丝杆30的另一端与驱动件32固定连接,丝杠的轴线方向与夹持空间12的贯穿方向相同,固定块33则固定在任意物件上即可,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驱动件32驱动丝杆30转动,丝杆30的转动带动移动块31进行移动,当移动块31移远夹持部件1时,卡持部件2亦被带动远离,从而实现内窥镜手柄的拆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2为手轮,手轮与丝杆30固定连接,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使用者转动手轮即可带动丝杆3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移动块31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驱动件32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与丝杆30固定连接,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使用者可以启动电机,电机的转轴带动丝杆30转动,从而实现移动块31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方案还包括有锁紧部件4,请参照图6,第一夹持块10与第二夹持块11的可拆卸连接固定是通过锁紧部件4实现的,锁紧部件4包括底座40、压臂41、连杆42和摇柄43;底座40与压臂41和连杆42均转动连接,连杆42与摇柄43转动连接,压臂41与摇柄43转动连接,摇柄43的转动用于压紧第一夹持块10,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使用者转动摇柄43,摇柄43带动压臂41转动至整个四连杆42机构的死点,该死点位置位于装配后的第一夹持块10表面,从而实现第一夹持块10和第二夹持块11的拆卸连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相对的两端均贯通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端部;
卡持部件,所述卡持部件设有卡持口,所述卡持口对准所述夹持空间的贯通端;
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包括丝杆、移动块和驱动件,所述移动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卡持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卡持口的开口方向、所述夹持空间的贯穿方向与所述丝杆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的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卡持口移远或移近所述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内窥镜手柄形状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夹持空间依次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后部形状匹配,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中部形状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夹持空间依次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尺寸和所述第三夹持部的夹持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口径逐渐变大;
沿所述夹持空间的贯穿方向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侧均敞开;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夹持部逐渐口径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部依次包括有第一变径段与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变径趋势大于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变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块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凹槽段、第三凹槽段和第五凹槽段;
沿邻近所述卡持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二凹槽段、第四凹槽段和第六凹槽段;
所述第一凹槽段与所述第二凹槽段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三凹槽段与所述第四凹槽段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五凹槽段与所述第六凹槽段配合形成所述第三夹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持口顶部敞开,所述卡持口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头部形状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紧部件;
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底座、压臂、连杆和摇柄;
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臂和所述连杆均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摇柄转动连接,所述压臂与所述摇柄转动连接,所述摇柄的转动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夹持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沿远离所述夹持部件的方向上,所述丝杆的端部设有手轮。
CN202322697141.0U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Active CN220922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7141.0U CN220922261U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7141.0U CN220922261U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2261U true CN220922261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97141.0U Active CN220922261U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2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22261U (zh) 一种内窥镜手柄拆卸装置
CN110756719B (zh) 一种机匣螺纹销的装配装置
CN213054607U (zh) 一种螺丝钉拆卸装置
CN117225660A (zh) 一种计算机线路板散热胶的多角度涂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39649U (zh) 一种电机端盖装配工装
CN211361284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螺栓组装机的拧紧机构
CN217671177U (zh) 医用冲洗器软管接头自动组装装置
CN109048753B (zh) 一种高锁螺母的风动快速拆卸装置和拆卸方法
CN216464333U (zh) 拆卸工装及机器人
CN210025073U (zh) 一种拆装扳手
CN220197746U (zh) 用于拆卸电池包上盖板的装置
CN207344217U (zh) 非标螺母加工夹具
CN208528499U (zh) 一种自动拧螺丝设备
WO2020047697A1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自动更换喷嘴装置
CN108542492B (zh) 一种医用骨科手术钢板断钉处理仪器
CN111730532B (zh) 一种杠杆式螺钉拆卸工具
CN221314018U (zh) 一种快速拆卸电磁阀阀套的工具
CN207636396U (zh) 一种卡箍变形检测台
CN212003283U (zh) 一种用于燃机电厂的气动盘车装置
CN210665067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内窥镜检测的辅助叶片旋转设备
CN219677302U (zh) 电池模组扎带套设装置
CN21683098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末端的快换装置
CN216264750U (zh) 一种四轴360度转向治具
CN216646441U (zh) 便于检修的气体传感器装置
CN221455395U (zh) 一种活塞杆高效磨削淬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loors 4-8, Building 1, No. 199 Shui'an 1st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h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th Floor, Building B, No. 6 Pingxi 10th Road,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