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9123B -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9123B
CN115159123B CN202210496467.4A CN202210496467A CN115159123B CN 115159123 B CN115159123 B CN 115159123B CN 202210496467 A CN202210496467 A CN 202210496467A CN 115159123 B CN115159123 B CN 1151591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inner pipe
assembly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64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9123A (zh
Inventor
蒋利强
王小新
俞蓉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furnancecos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furnancecos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furnancecos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furnancecos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64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9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9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9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04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pneumatically through pipes or tubes; Air sl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52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 B65G53/521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means for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r for removal of depos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水平式地放置有管道组件,管道组件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组件和传送组件,管道组件包括同轴式转动连接在外管内部的内管,内管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内管的管体上对称地密布有透气孔,外管在垂直方向下端的管体上密布有一组垂直向下的进气管,外管在垂直方向上端的管体上均匀地分布有一组出气管,驱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驱动单元和辅助驱动单元,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液化单元和吹送单元;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散热效率较低和散热效果较差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浇注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背景技术
耐火浇注料是指由耐火集料、结合剂和外加剂组成的混合料,加水(或液状结合剂)调和成可用浇注法施工的泥料。
在申请号为:CN202022803093.5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耐火浇注料气动加压输送装置,包括储料仓本体和加压气泵,所述储料仓本体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加快输料管内耐火浇注料移动速度的辅助机构,所述加压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加压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料仓本体侧壁上端,所述导气管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辅助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辅助机构,通过拨动轮推动输料管内的耐火浇注料移动,提高输料管内的耐火浇注料的移动速度,同时能够防止输料管内的耐火浇注料堵塞输料管,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驱动机构,利用加压气泵的风力吹动风阻盘转动,进而使斜齿轮B带动斜齿轮A转动,充分对加压气泵的风力进行利用。
但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设备维护成本高,因为其气动的输料管中还内置了机械传动结构,这就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从而使其容易出故障,同时也会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输送效果不佳,因为其本质上还是利用机械推动辅助气动的方式来运输输料管中的浇筑料,这就使得其输料管中容易存在运输死角(即,输料管中容易造成浇注料粘接、堵塞或泄漏等问题),同时其通过拨动轮推动浇注料移动的方式还容易造成浇注料局部受高压而成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其底座上水平式地放置有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组件和传送组件;
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同轴式转动连接在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内管的管体上对称地密布有透气孔,所述外管在垂直方向下端的管体上密布有一组垂直向下的进气管,所述外管在垂直方向上端的管体上均匀地分布有一组出气管;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驱动单元和辅助驱动单元;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液化单元和吹送单元。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并且所述外管内侧壁与内管外侧壁之间的区域在管道组件的轴向上导通的,所述外管两端的管口处均同轴且旋转动密封式地设有密封罩,所述透气孔中均设有栅格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驱动单元包括外齿轮环和驱动电机,所述内管处于外管外端的管体上均设有外齿轮环,所述外齿轮环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电机;
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铁和永磁体,所述外管的管体上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组电磁铁,并且每组所述电磁铁均以等间距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内管的管体上等间距地埋设有若干组的永磁体,并且每组所述永磁体均以等间距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永磁体的组数和电磁铁的组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底端分别连接至安装在底座上对应的供气盒上并导通其内部;
所述液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加压气泵、调温器、加湿器和空气过滤器,所述加压气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供气盒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进气管上均设有电磁流量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左、右两端的管口处分别转动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出料管、向上弯曲的入料管,所述入料管和出料管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架固定;所述吹送单元包括吹送箱和导气管,所述入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有沿其切向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输入端均设有吹送箱。
更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管上的导气管的中轴线与内管的中轴线共线,所述吹送箱内部设有依次连接吹送泵和空气过滤装置,所述入料管和出料管外侧的管体上还均设有一组电动振子。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均连接至排气管上,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淋洗箱上。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两个驱动电机启动并同步驱动内管以指定的速率自转;
S2,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所有的电磁流量阀开启,同时指令加压气泵、调温器、加湿器、淋洗箱和吹送泵启动,从而使内管内部在垂直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垂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内部在水平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沿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指定的范围内;
S3,使用者筒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入料管和出料管上的电动振子启动,从而让出料管和入料管的管壁上产生指定强度的震动;
S4,使用者将浇注料按照指定流量大小从入料管的管口处投入,浇注料自然下落至入料管输出端的管口处并被轴向上的气流吹入内管中,浇注料在内管中还将受到由下向上吹的气流作用而悬浮,综上,内管中的浇筑料在轴向气流和垂直方向气流的配合下表现得像液体流动一样状态的被吹送至出料管处,然后浇注料在沿出料管切向上的气流作用下被吹出。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S1中,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电磁铁启动并与永磁体配合,从而通过电磁驱动方式来让内管的自转更加平滑和精确;
在所述S3中,内管中多余的气体会依次经出气管和排气管进入淋洗箱进行清洗后排放;
在所述S3中,出料管和入料管内壁上粘附的浇筑料会被电动振子强制振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管道组件上增加相互配合的驱动组件和传送组件,管道组件包括同轴式转动连接在外管内部的内管,内管的管体上对称地密布有透气孔,外管在垂直方向下端的管体上密布有一组垂直向下的进气管,外管在垂直方向上端的管体上均匀地分布有一组出气管,进气管的底端分别连接至安装在底座上对应的供气盒上并导通其内部;驱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驱动单元和辅助驱动单元,主动驱动单元包括外齿轮环和驱动电机,内管处于外管外端的管体上均设有外齿轮环,外齿轮环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电机,辅助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铁和永磁体;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液化单元和吹送单元,液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加压气泵、调温器、加湿器和空气过滤器,加压气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供气盒上,吹送单元包括吹送箱和导气管,入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有沿其切向的导气管,导气管的输入端均设有吹送箱的设计。
本发明通过利用液化单元使得管道组件中的物料被向上吹起,从而使得物料表现出具备和液体一样流动性,从而提升了吹送单元吹送物料时的阻力;此外内管中没有任何机械运动部件,这使得物料在内管中输送时没有阻碍和死角。
从而达到令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具有更低设备维护成本和更高物料输送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下的直观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下的直观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视角下管道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视角下内管和外管经过部分剖视后的直观图。
图5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D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图4中E区域的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F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00-底座;
200-管道组件;201-外管;202-内管;203-螺旋叶片;204-透气孔;205-进气管;206-出气管;207-密封罩;208-栅格网;209-电磁流量阀;210-出料管;211-入料管;212-支架;
300-驱动组件;310-主动驱动单元;320-辅助驱动单元;
311-外齿轮;312-驱动电机;
321-电磁铁;322-永磁体;
400-传送组件;410-液化单元;420-吹送单元;
411-加压气泵;412-调温器;413-加湿器;414-空气过滤器;
421-吹送箱;422-导气管;
500-供气盒;
600-电动振子;
700-排气管;
800-淋洗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参照图1-10:底座100上水平式地放置有管道组件200,管道组件200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组件300和传送组件400。
管道组件200包括同轴式转动连接在外管201内部的内管202,内管202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203,内管202的管体上对称地密布有透气孔204,外管201在垂直方向下端的管体上密布有一组垂直向下的进气管205,外管201在垂直方向上端的管体上均匀地分布有一组出气管206。
此外,内管202在旋转的过程中,螺旋叶片203也会将内管202中的物料向着输送方向推送,并且在该过程中,螺旋叶片203还会对内管202中的物料进行一定程度上翻炒,从而使得物料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
此外,螺旋叶片203在内管202中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倒流功能,其实现的原理是仿生于鲨鱼体内具有螺旋瓣状结构的消化肠道,该结构可以帮助鲨鱼有效地避免食物反流的现象。
内管202的长度大于外管201的长度,并且外管201内侧壁与内管202外侧壁之间的区域在管道组件200的轴向上导通的,外管201两端的管口处均同轴且旋转动密封式地设有密封罩207(这样可以保证液化单元410吹出的气流不会从内管202与外管201之间的区域发生泄漏),透气孔204中均设有栅格网208(这样可以避免内管202中物料从透气孔204中发生泄露)。
进气管205的底端分别连接至安装在底座100上对应的供气盒500上并导通其内部。
进气管205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这样便可以通过进气管205实现对管道组件200的支撑。
进气管205上均设有电磁流量阀209,这样外部控制器便可以通过电磁流量阀209监测并控制各个进气管205中的气体流量大小保持相等。
出气管206均连接至排气管700上,排气管700的另一端连接至淋洗箱800上,这样可以防止排气管700中的气体直接排放至环境中而造成的污染(因为排气管700中气体包含有微量的物料粉尘颗粒)。
内管202左、右两端的管口处分别转动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出料管210、向上弯曲的入料管211,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架212固定。
驱动组件300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驱动单元310和辅助驱动单元320。
主动驱动单元310包括外齿轮311环和驱动电机312,内管202处于外管201外端的管体上均设有外齿轮311环,外齿轮311环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电机312,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驱动电机312工作始终保持同步。
辅助驱动单元320包括电磁铁321和永磁体322,外管201的管体上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组电磁铁321,并且每组电磁铁321均以等间距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内管202的管体上等间距地埋设有若干组的永磁体322,并且每组永磁体322均以等间距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永磁体322的组数和电磁铁321的组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传送组件400包括相互配合的液化单元410和吹送单元420。
液化单元410包括依次连接的加压气泵411、调温器412(因为物料在内管202中进行气动输送时,较快的气流会降低管道组件200中的温度,这会增加物料粘性,这对物料的气动输送是不利的,所以需要调温器412来对液化单元410输出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管道组件200中物料的温度和粘性不变)、加湿器413(因为物料在内管202中进行气动输送时,较快的气流会降低管道组件200中物料的湿度,从而损害物料的品质,这对物料的后续生产是不利的,所以需要加湿器413来对液化单元410输出的气体进行加湿,从而保证管道组件200输出的符合湿度标准的物料)和空气过滤器414(用于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掉,从而避免物料被空气中的杂质污染),加压气泵4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供气盒500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在各个出气管206上增设温湿度传感器,从而这样外部控制器便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内管202各段上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是否符合要求,从而让外部控制器实现对加湿器413和调温器412的负反馈调节,从而确保物料在内管202中的输送全过程都不会有超出允许范围的性质改变。
吹送单元420包括吹送箱421和导气管422,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上均设有沿其切向的导气管422,导气管422的输入端均设有吹送箱421。
入料管211上的导气管422的中轴线与内管202的中轴线共线,吹送箱421内部设有依次连接吹送泵和空气过滤装置,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外侧的管体上还均设有一组电动振子600(因为会有少量的物料粘结在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的管壁上,而仅靠吹送组件无法将其吹除,所以需要电动振子600驱动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的管壁上产生震动,从而将粘结的物料振除)。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振子600采用超声波振子,因为其具有能量高、束射性好、穿透力强和安全无公害等优点。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两个驱动电机312启动并同步驱动内管202以指定的速率自转。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电磁铁321启动并与永磁体322配合,从而通过电磁驱动方式来让内管202的自转更加平滑和精确
S2,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所有的电磁流量阀209开启,同时指令加压气泵411、调温器412、加湿器413、淋洗箱800和吹送泵启动,从而使内管202内部在垂直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垂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202内部在水平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沿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202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指定的范围内。
S3,使用者筒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上的电动振子600启动,从而让出料管210和入料管211的管壁上产生指定强度的震动。
值得注意的是:内管202中多余的气体会依次经出气管206和排气管700进入淋洗箱800进行清洗后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出料管210和入料管211内壁上粘附的浇筑料会被电动振子600强制振除。
S4,使用者将浇注料按照指定流量大小从入料管211的管口处投入,浇注料自然下落至入料管211输出端的管口处并被轴向上的气流吹入内管202中,浇注料在内管202中还将受到由下向上吹的气流作用而悬浮,综上,内管202中的浇筑料在轴向气流和垂直方向气流的配合下表现得像液体流动一样状态的被吹送至出料管210处,然后浇注料在沿出料管210切向上的气流作用下被吹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上水平式地放置有管道组件(200),所述管道组件(200)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组件(300)和传送组件(400);
所述管道组件(200)包括同轴式转动连接在外管(201)内部的内管(202),所述内管(202)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203),所述内管(202)的管体上对称地密布有透气孔(204),所述外管(201)在垂直方向下端的管体上密布有一组垂直向下的进气管(205),所述外管(201)在垂直方向上端的管体上均匀地分布有一组出气管(206);
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驱动单元(310)和辅助驱动单元(320);
所述传送组件(400)包括相互配合的液化单元(410)和吹送单元(420);
所述进气管(205)的底端分别连接至安装在底座(100)上对应的供气盒(500)上并导通其内部;
所述液化单元(410)包括依次连接的加压气泵(411)、调温器(412)、加湿器(413)和空气过滤器(414),所述加压气泵(4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供气盒(500)上;
加压气泵(411)、调温器(412)、加湿器(413)、淋洗箱(800)和吹送泵启动,使内管(202)内部在垂直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垂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202)内部在水平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沿轴向上的气流,内管(202)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指定的范围内;
所述内管(202)左、右两端的管口处分别转动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出料管(210)、向上弯曲的入料管(211),所述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架(212)固定;所述吹送单元(420)包括吹送箱(421)和导气管(422),所述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上均设有沿其切向的导气管(422),所述导气管(422)的输入端均设有吹送箱(421);
所述入料管(211)上的导气管(422)的中轴线与内管(202)的中轴线共线,所述吹送箱(421)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吹送泵和空气过滤装置,所述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外侧的管体上还均设有一组电动振子(600);
所述内管(202)的长度大于外管(201)的长度,并且所述外管(201)内侧壁与内管(202)外侧壁之间的区域在管道组件(200)的轴向上导通,所述外管(201)两端的管口处均同轴且旋转密封式地设有密封罩(207),所述透气孔(204)中均设有栅格网(208);
所述主动驱动单元(310)包括外齿轮环(311)和驱动电机(312),所述内管(202)处于外管(201)外端的管体上均设有外齿轮环(311),所述外齿轮环(311)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驱动电机(312);
所述辅助驱动单元(320)包括电磁铁(321)和永磁体(322),所述外管(201)的管体上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组电磁铁(321),并且每组所述电磁铁(321)均以等间距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内管(202)的管体上等间距地埋设有若干组的永磁体(322),并且每组所述永磁体(322)均以等间距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永磁体(322)的组数和电磁铁(321)的组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05)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进气管(205)上均设有电磁流量阀(2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06)均连接至排气管(700)上,所述排气管(700)的另一端连接至淋洗箱(8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两个驱动电机(312)启动并同步驱动内管(202)以指定的速率自转;
S2,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所有的电磁流量阀(209)开启,同时指令加压气泵(411)、调温器(412)、加湿器(413)、淋洗箱(800)和吹送泵启动,从而使内管(202)内部在垂直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垂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202)内部在水平方向上拥有指定风速且沿轴向上的气流,并且内管(202)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指定的范围内;
S3,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入料管(211)和出料管(210)上的电动振子(600)启动,让出料管(210)和入料管(211)的管壁上产生指定强度的震动;
S4,使用者将浇注料按照指定流量大小从入料管(211)的管口处投入,浇注料自然下落至入料管(211)输出端的管口处并被轴向上的气流吹入内管(202)中,浇注料在内管(202)中还将受到由下向上吹的气流作用而悬浮,内管(202)中的浇注料在轴向气流和垂直方向气流的配合下表现得像液体流动一样状态的被吹送至出料管(210)处,然后浇注料在沿出料管(210)切向上的气流作用下被吹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还通过外部控制器指令电磁铁(321)启动并与永磁体(322)配合,通过电磁驱动方式来让内管(202)的自转更加平滑和精确;
在所述S3中,内管(202)中多余的气体会依次经出气管(206)和排气管(700)进入淋洗箱(800)进行清洗后排放;
在所述S3中,出料管(210)和入料管(211)内壁上粘附的浇注料被电动振子(600)强制振除。
CN202210496467.4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Active CN115159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6467.4A CN115159123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6467.4A CN115159123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123A CN115159123A (zh) 2022-10-11
CN115159123B true CN115159123B (zh) 2023-07-18

Family

ID=83482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6467.4A Active CN115159123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912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7768B1 (en) * 1999-09-30 2001-05-08 Xerox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conveyor device and apparatus
DE10232231B4 (de) * 2002-07-17 2005-05-25 Möller Materials Handling Gmbh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oder hydraulischen Fördern von staubförmigem, pulverförmigem oder körnigem Schüttgut
KR100884716B1 (ko) * 2008-07-24 2009-02-20 (주)이진엔지니어링 분체 이송장치
CN201277574Y (zh) * 2008-09-26 2009-07-22 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次风余热锅炉烟灰的输送装置
DE202008015436U1 (de) * 2008-11-11 2009-03-19 Zieger, Erwin Vorrichtung zum Materialtransport
CN101985999A (zh) * 2010-11-19 2011-03-16 曹臻 高效水泥输送管道
CN104150159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安徽理工大学 永磁悬浮管状带式输送机
CN105621101A (zh) * 2014-11-03 2016-06-01 天水华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物料灭菌干燥输送清洗一体化系统
CN104555436B (zh) * 2014-12-31 2017-09-22 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 远距离输送和除湿生活垃圾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95794B (zh) * 2016-09-06 2020-01-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温超导磁悬浮低温工质输运管路结构
CN106697953B (zh) * 2016-11-30 2019-09-17 温州慧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加气减阻输送泥浆装置
CN109928239A (zh) * 2017-12-19 2019-06-25 镇江丝耐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分渣降温大米输送管
CN209777676U (zh) * 2019-03-10 2019-12-13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道快递输送系统
CN209973705U (zh) * 2019-04-22 2020-01-21 四川虫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气动物流的传送仓管道系统
CN211643879U (zh) * 2019-11-18 2020-10-09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树脂生产的气体运输系统
CN211077678U (zh) * 2019-12-02 2020-07-24 中南大学 一种利用气流运输物体的装置
CN212617073U (zh) * 2020-07-09 2021-02-26 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液铵输送管道
CN213169772U (zh) * 2020-09-17 2021-05-11 广东智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粘接性粉体计量输送装置
CN213770497U (zh) * 2020-11-03 2021-07-23 天津市鑫瑞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设备用物料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123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3864B (zh) 一种用于散装物料的气动运输装置
CN104279839B (zh) 混合干燥一体机和混合干燥工艺
CN107322799A (zh) 一种建筑用可调节角度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08742504U (zh) 一种医药化工投料装置
CN115159123B (zh) 一种轻质粘体浇注料的气动输送方法、设备
CN202506349U (zh) 城市生活垃圾加湿搅拌输送机
CN206715843U (zh) 气流式混合机
CN208485301U (zh) 一种低扬尘粉体输送装置
CN106582083A (zh) 一种气液化工双过滤装置
CN206276272U (zh) 一种电石炉净化除尘灰处理设备
CN107997217A (zh) 一种节能饲料添加剂混合装置
CN219173229U (zh) 一种气力输送泵
CN110029555B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环保搅拌装置
CN112254541B (zh) 用于火力发电厂的余热回收设备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CN113388271B (zh) 一种炭黑生产用干燥冷却装置和制备方法
CN105195050A (zh) 一种流化床式水溶肥生产用物料混合器
CN216036432U (zh) 一种水泥粉煤灰防潮仓
CN208124301U (zh) 医疗废物脱氯脱硫装置
CN207434512U (zh)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CN20810342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提升装置
CN218173916U (zh) 一种脉冲气体发生器
CN208037371U (zh) 一种用于合成乙酸镍的远距离传输加料装置
CN221015315U (zh) 一种制备脱硝剂设备
CN206030249U (zh) 一种配重混凝土搅拌站
CN105251404B (zh) 一种氨基酸生物有机肥生产用混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