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4512U -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4512U
CN207434512U CN201721443004.2U CN201721443004U CN207434512U CN 207434512 U CN207434512 U CN 207434512U CN 201721443004 U CN201721443004 U CN 201721443004U CN 207434512 U CN207434512 U CN 207434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ch
pneumatic transmission
butterfly valve
blanking
pneu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30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申松
付岩
李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Guoke J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Guo Ke Jin Energ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Guo Ke Jin Energy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Guo Ke Jin Energ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30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4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4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4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采用与下料管路连通的一组或两组以上的下料装置,每组下料装置均包括:上侧料罐、气送上蝶阀、过渡料罐、气送下蝶阀、气送卸料阀,具体结构如下:上侧料罐底部与过渡料罐连接,过渡料罐底部与气送卸料阀连接,气送卸料阀底部与下料管路连接;上侧料罐与过渡料罐之间设置气送上蝶阀,过渡料罐与气送卸料阀之间设置气送下蝶阀。该装置可由PLC控制气送上蝶阀、气送下蝶阀及放气阀的开关时间,从而使待输送物料能够顺利进入下料管路中,避免因闭式气送系统的正压作用使得在下料过程中对物料产生逆向压力使得物料难以进入设定管路,能够广泛应用在工业物料输送系统的环境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物料输送系统在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送速度、环境影响因素、传输形势却各有不同。现有设备的下料装置为单罐体直接与气动碟阀、卸料阀连接进入下料管路,因闭式循环,管路内为正压输送,当卸料阀上侧气动蝶阀开启后,正压气体带动物料细粉反吹至下料装置的罐体内,影响下料速度;并且,反吹细灰经常因反吹作用吹至卸料阀轴承内,导致轴承卡死。
常规的下料装置,平均每三天就需要拆开卸料阀上口,并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因此带来了设备清理的人工损耗及设备停机检修带来的生产损失。未做下料装置改进前,存在的现象为:下料过程速度缓慢,气送卸料阀常出现卡死的现象,并且物料从进料口向外侧喷出细灰,并未完成闭式正压循环所能达到之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无良好衔接的状态,且要求无尘传送的状态下实施的,并在闭式正压输送系统实施后做出的特殊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使物料稳定且连续的进入到下料管路中,避免常规的闭式上料系统给料时,下料速度慢、下料卡顿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采用与下料管路连通的一组或两组以上的下料装置,每组下料装置均包括:上侧料罐、气送上蝶阀、过渡料罐、气送下蝶阀、气送卸料阀,具体结构如下:上侧料罐底部与过渡料罐连接,过渡料罐底部与气送卸料阀连接,气送卸料阀底部与下料管路连接;上侧料罐与过渡料罐之间设置气送上蝶阀,过渡料罐与气送卸料阀之间设置气送下蝶阀。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上侧料罐及过渡料罐均为焊接成型,上侧料罐的上侧焊接直管段、下侧焊接法兰,过渡料罐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法兰;上侧料罐与过渡料罐之间的气送上蝶阀以及过渡料罐与气送卸料阀之间的气送下蝶阀,均采用对夹式气动蝶阀。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气动蝶阀与空压机连接,空压机与PLC控制器连接,气动蝶阀的动力气源由空压机供给,PLC控制器通过空压机控制气源的供给或关断。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过渡料罐焊接后的内部容积为上侧料罐内部容积的1.5~2.5倍。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下料管路与每组下料装置的连接部位为法兰螺接,下料管路的纵向段与下料管路的横向段并非垂直焊接,而是顺着气送方向呈一锐角,使物料顺利进入至下料管路中。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下料管路两端焊接法兰,下料装置通过所述法兰接入气送输送系统。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上侧料罐、过渡料罐、下料管路的内部均涂布衬胶。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过渡料罐上设置放气阀,其结构为两个法兰对夹气动蝶阀后螺接而成,在过渡料罐的上侧壁面打孔并焊接不锈钢直管段及法兰,所述法兰上侧安装对夹式气动蝶阀后,由上侧法兰螺接,上法兰外侧焊接收尘筒。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气送上蝶阀、气送下蝶阀、放气阀上面的电磁阀接入电气柜控制回路,气送上蝶阀、气送下蝶阀、放气阀的气动部件接入压缩空气管路,气送卸料阀上的变频电机及相应的变频器接入电气柜动力回路内。
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气送卸料阀由星形卸料器、针形摆线减速机、变频电机螺接组合而成,以星形卸料器为主体,由后侧变频电机连接针形摆线减速机变速后带动星形卸料器旋转。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下料装置,巧妙地运用气流恒压原理,通过更换罐体来实现各密闭室内的压力均衡,以此来达到稳定输送物料的作用,可广泛应用在大功率闭式气体输送的设备上。
2、本实用新型为基于闭式正压气流输送系统的下料装置改进,可以提升气送下料速度,同时也能避免气送下料过程中将物料粉尘带入至外界的可能。
3、采用本实用新型在闭式正压物料输送系统运行过程中,在下料装置进入物料输送管道内时,解决因为正压作用造成的物料反吹、影响物料下料速度等问题。另外,还解决因为正压作用造成物料细灰驻足卸料阀内、造成卸料阀卡死现象。
4、本实用新型可由PLC控制气送上蝶阀、气送下蝶阀及放气阀的开关时间,从而使待输送物料能够顺利进入下料管路中,避免因闭式气送系统的正压作用使得在下料过程中对物料产生逆向压力使得物料难以进入设定管路。该下料装置能够广泛应用在工业物料输送系统的环境中,既能够避免厂房粉尘污染,又能够达到开放式物料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是常规物料输送系统的下料装置最理想替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安装在一个闭式气送物料输送设备上的三维立体式图。图中,1原料仓;2下料装置;3储气罐;4管壳式冷却器;5风机;6回路管道;7进口管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立体式图。
图中,8上侧料罐;9气送上蝶阀;10过渡料罐;11气送下蝶阀;12气送卸料阀;13放气阀;14气动蝶阀;15下料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示意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机制机理和典型实施示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闭式气送物料输送设备包括:原料仓1、下料装置2、储气罐3、管壳式冷却器4、风机5、回路管道6、进口管路7等,具体结构如下:
储气罐3通过管路与下料装置2连通,下料装置2通过进口管路7与原料仓1连通,原料仓1通过回路管道6与风机5连通,风机5通过管路与管壳式冷却器4连通,管壳式冷却器4通过管路与储气罐3连通。
其中,1为原料仓,即为气送后,物料储存料仓,其上部为收尘器,可将物料与气体分离,气体从上侧吹出,物料进入料仓下侧,原料仓1内部涂布衬胶;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2,其作用是将物料带入至料管内;3为储气罐,其作用是将气体短时存储及缓冲气流;4为管壳式冷却器,其结构为外腔流动冷却水,内腔流通空气,其作用是冷却压缩空气,降低压缩空气内含有的水分,保证物料输送过程中,物料的干燥程度;5为风机,其作用是将从原料仓1回流的气体压缩,增加气体压力后再送至下一道工序,该设备为整套闭式气流正压输送系统的动力;6为回路管道,其作用主要承载回路气体,其口径大于进口管路,使进口管路压力小于回路管路压力,更有利于形成压差;7为进口管路,承载物料及压缩空气,管道内部涂布衬胶,防止物料与金属接触,带入杂质。图中所示黑色箭头为物料流动方向示意:从下料装置2进口进入系统内,通过进口管路7进入至原料仓1后储存;图中所示白色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气体由风机5加压后进入管壳式冷却器4中干燥,进入储气罐3内中转,流至下料装置2下侧后,带动从下料装置2流出的物料通过进口管路7进入原料仓1,由原料仓1的收尘器,将气体与物料分离后,从原料仓1上部流出,经过回路管道6减压后,再次进入风机5内。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与下料管路15连通的两组下料装置2,每组下料装置2均包括:上侧料罐8、气送上蝶阀9、过渡料罐10、气送下蝶阀11、气送卸料阀12、放气阀13、气动蝶阀14等,具体结构如下:
上侧料罐8底部与过渡料罐10连接,过渡料罐10底部与气送卸料阀12连接,气送卸料阀12底部与下料管路15连接。上侧料罐8与过渡料罐10之间设置气送上蝶阀9,过渡料罐10与气送卸料阀12之间设置气送下蝶阀11,过渡料罐10上设置放气阀13。上侧料罐8及过渡料罐10均为焊接成型,上侧料罐8的上侧焊接直管段、下侧焊接法兰,过渡料罐10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法兰;上侧料罐8与过渡料罐10之间的气送上蝶阀9以及过渡料罐10与气送卸料阀12之间的气送下蝶阀11,均采用对夹式气动蝶阀。
其中,12为气送卸料阀,其结构以星形卸料器为主体,由后侧变频电机连接针形摆线减速机变速后带动星形卸料器旋转;气送卸料阀12采用星形卸料器,保证物料输送连续且平稳,且保证在正压状态下,物料输送同样得以进行;13为放气阀,其结构为两个法兰对夹气动蝶阀14后螺接而成,上法兰外侧焊接收尘筒,防止放气阀13开启时,物料粉尘从放气阀13出口飞出;15为下料管路,由下料装置2排出的物料进入此下料管路15后,被压缩空气带入至原料仓1,两组下料装置2均为完全相同结构。气动蝶阀的动力气源由空压机供给,PLC可控制气动蝶阀内电磁阀的得失电,以控制气源的供给或关断来完成气动的开与关。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2的制作和装配过程如下:
上侧料罐8由3mm厚度304材质不锈钢板经过钣金处理后焊接而成,上侧料罐8的上侧采用相应尺寸、相同材质的不锈钢管焊接完成,上侧料罐8的下侧焊接标准法兰;过渡料罐10由3mm厚度304材质不锈钢板经过钣金处理后焊接,过渡料罐10焊接后保证内部容积约为上侧料罐8内部容积的两倍,以此保证当物料进入至过渡料罐10时,由足够的空间将罐体内的正压排放出去。在过渡料罐10的上侧壁面打孔并焊接1寸304材质不锈钢直管段及1寸法兰,所述法兰上侧安装1寸对夹式气动蝶阀14后,由上侧法兰螺接,上侧法兰焊接收尘筒,收尘筒筒壁目数根据物料实际颗粒直径而定,以此来控制排至空气中带压气体内的物料粉尘。再将过渡料罐10上下口焊接相应尺寸的标准法兰,上侧料罐8及过渡料罐10加工完成后,对焊接表面打磨抛光处理。
气送卸料阀12由星形卸料器、针形摆线减速机、变频电机螺接组合而成。两组下料装置2同方向接入至下料管路15,下料装置2与下料管路15连接的管路走势与下料管路成45°锐角,此设计能够使得物料更加顺利的进入至下料管路15中,下料管路15中各方向不锈钢管均为焊接抛光处理而成。上述部件中,上侧料罐8、过渡料罐10、下料管路15内部均涂布衬胶,气送上蝶阀9、气送下蝶阀11、气送卸料阀12、放气阀13、气动蝶阀14内部的阀板均为四氟材质,可使得物料再输送过程中避免与不锈钢或其他物质接触,保证物料纯度。
各部件加工结束后,按照上侧料罐8、气送上蝶阀9、过渡料罐10、气送下蝶阀11、气送卸料阀12、下料管路15的顺序将法兰进行螺接处理,气送上蝶阀9、气送下蝶阀11、放气阀13上面的电磁阀接入电气柜控制回路,气送上蝶阀9、气送下蝶阀11、放气阀13的气动部件接入压缩空气管路,气送卸料阀12上的变频电机及相应的变频器接入电气柜动力回路内。至此,下料装置2加工并连接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下料管路15两侧法兰与系统其他部件进行螺接处理。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2的运行方法为:物料先由前端设备倒入上侧料罐8中,停顿10s后,气送上蝶阀9开启,物料进入过渡料罐10内,停顿10s后,气送上蝶阀9关闭,气送下蝶阀11开启,物料进入气送卸料阀12内,此过程停顿10s后,气送下蝶阀11关闭,放气阀13开启,3s后,放气阀13关闭,以上步骤为一个循环,物料输送过程将不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物料输送停止,在此物料输送循环中,上侧气送上蝶阀9和下侧气送下蝶阀11以及放气阀13的开关动作均由控制柜内的PLC模块控制,开启及关闭的时间均可根据实际物料输送情况来做调节,当气送上蝶阀9开启后,上侧料罐8与过渡料罐10内气压恒定,此时物料因重力作用,由上侧料罐8自然掉入过渡料罐10中,当气送上蝶阀9关闭,气送下蝶阀11开启后,过渡料罐10与气送卸料阀12内的翻板形成闭合空间,压力恒定,物料自然掉落在气送卸料阀12翻板内,由翻板转动后进入至下料管路15中,因为气送卸料阀12翻板转动,将下料管路15中的正压带入至过渡料罐10内。因此,当气送下蝶阀11关闭后,需要将放气阀13开启,使过渡料罐10内压力减至大气压力,防止压力叠加,阻碍物料下料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2采用上下料罐(上侧料罐8、过渡料罐10)中转的原理,使得物料在进入至其中一个料罐时,保持压力恒定并接近于大气压力,使得正压反吹压力缓解。制作后,加入至上料系统(如:闭式气送物料输送设备)后,运行状态良好,下料速度稳定,下料装置2连续运行6个月,气送卸料阀未出现卡顿的现象出现。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与下料管路连通的一组或两组以上的下料装置,每组下料装置均包括:上侧料罐、气送上蝶阀、过渡料罐、气送下蝶阀、气送卸料阀,具体结构如下:上侧料罐底部与过渡料罐连接,过渡料罐底部与气送卸料阀连接,气送卸料阀底部与下料管路连接;上侧料罐与过渡料罐之间设置气送上蝶阀,过渡料罐与气送卸料阀之间设置气送下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侧料罐及过渡料罐均为焊接成型,上侧料罐的上侧焊接直管段、下侧焊接法兰,过渡料罐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法兰;上侧料罐与过渡料罐之间的气送上蝶阀以及过渡料罐与气送卸料阀之间的气送下蝶阀,均采用对夹式气动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蝶阀与空压机连接,空压机与PLC控制器连接,气动蝶阀的动力气源由空压机供给,PLC控制器通过空压机控制气源的供给或关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料罐焊接后的内部容积为上侧料罐内部容积的1.5~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管路与每组下料装置的连接部位为法兰螺接,下料管路的纵向段与下料管路的横向段并非垂直焊接,而是顺着气送方向呈一锐角,使物料顺利进入至下料管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管路两端焊接法兰,下料装置通过所述法兰接入气送输送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侧料罐、过渡料罐、下料管路的内部均涂布衬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料罐上设置放气阀,其结构为两个法兰对夹气动蝶阀后螺接而成,在过渡料罐的上侧壁面打孔并焊接不锈钢直管段及法兰,所述法兰上侧安装对夹式气动蝶阀后,由上侧法兰螺接,上法兰外侧焊接收尘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气送上蝶阀、气送下蝶阀、放气阀上面的电磁阀接入电气柜控制回路,气送上蝶阀、气送下蝶阀、放气阀的气动部件接入压缩空气管路,气送卸料阀上的变频电机及相应的变频器接入电气柜动力回路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气送卸料阀由星形卸料器、针形摆线减速机、变频电机螺接组合而成,以星形卸料器为主体,由后侧变频电机连接针形摆线减速机变速后带动星形卸料器旋转。
CN201721443004.2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Active CN207434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3004.2U CN207434512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3004.2U CN207434512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4512U true CN207434512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1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3004.2U Active CN207434512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45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1734A (zh) * 2021-04-10 2021-06-22 砼创(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流态uhpc三点延时自动定量布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1734A (zh) * 2021-04-10 2021-06-22 砼创(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流态uhpc三点延时自动定量布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0357B (zh) 低存气性粉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CN101628666B (zh) 高效节能物料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CN101332400A (zh) 应用plc控制系统实施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喷钙脱硫的方法
CN207434512U (zh) 一种基于闭式上料系统的下料装置
CN106516753A (zh) 仓泵输灰装置
CN108657822A (zh) 一种泥浆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CN201458345U (zh) 高比重物料的输送系统
CN216946808U (zh) 粉状炸药用液态硝酸铵循环混合、冲洗系统
CN208485301U (zh) 一种低扬尘粉体输送装置
CN102923484A (zh) 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
CN202704563U (zh) 一种焚烧飞灰输灰装置
CN211225492U (zh) 一种生产无水泥不定型耐火材料用气体输送设备
WO2023178893A1 (zh) 一种微生物修复剂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04569741U (zh) 全自动石膏粉均化降温设备
CN204684597U (zh) 一种球类清洗器的收发球系统及球类清洗器
CN103333984A (zh)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7158340U (zh) 固体自动上料机
CN212150798U (zh)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
CN206203115U (zh) 一种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3986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4078701U (zh) 一种水泥输送及回收装置
CN109319501A (zh) 一种气力除灰系统
CN207774360U (zh) 一种高适用性还原炉称料机上料装置
CN219116685U (zh)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N207986182U (zh) 一种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0171 No. 7 Building, Maizitun 603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Hunnan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Guoke J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0171 No. 7 Building, Maizitun 603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Hunnan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Guo Ke Jin energy new materi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