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8582A -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8582A
CN115158582A CN202210962013.1A CN202210962013A CN115158582A CN 115158582 A CN115158582 A CN 115158582A CN 202210962013 A CN202210962013 A CN 202210962013A CN 115158582 A CN115158582 A CN 115158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plate
flat car
width
segments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20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8582B (zh
Inventor
陈小雨
王虎
张海甬
王晓刚
张栋旭
何映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20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8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8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8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1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from prefabricated hull blocks, i.e. complete hull cross-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30Moving or transporting modules or hull blocks to assembly sites, e.g. by rolling, lifting or flo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所述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包括:依据薄板分段流水线的建造能力进行分段;以甲板为建造基面进行反态建造;平板车伸入薄板分段下方,并升起至第一预定高度,以托起薄板分段离开流水线;依据薄板分段的尺寸设置搁置组件,搁置组件的顶部形成有加工工位;薄板分段搁置在加工工位并在薄板分段的底部安装吊耳;平板车升起至第二预定高度并带动薄板分段离开加工工位后进入翻身装置;平板车下落,吊耳插入所述翻身装置。本发明能够使薄板分段在搁置和运输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状态,如此避免薄板分段因受到张力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保证薄板分段的质量满足大型船舶的建造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如邮轮)由于尺寸较大,无法对船体进行整体建造,因此将船体划分为若干区域后再对各分段独立建造,最后将全部的分段组建成船舶整体;由于船舶上的甲板层数较多且需要大量使用薄板结构,因此在船舶建造时需要较多数量的薄板分段。薄板分段在建造、舾装、油漆和总组等作业环节之间,需要被数次的搁置及运输。由于薄板分段结构的尺寸较大且刚性较弱,使其在搁置和/或运输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张力,导致薄板分段结构产生严重变形,从而影响薄板分段的质量与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大型船舶的生产质量与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以解决由于薄板分段结构的加工工序过程中需要多次地被搁置和运输,且薄板分段的尺寸较大、刚性较弱,使其在搁置和运输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张力,从而使其产生变形,进而影响船舶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用于大型船舶的分段建造,其中,所述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包括:
S10、依据薄板分段流水线的建造能力进行分段;
S20、在流水线上,以甲板为建造基面进行反态建造;
S30、平板车伸入所述薄板分段的下方,所述平板车升起至第一预定高度,以托起所述薄板分段离开所述流水线;
S40、依据所述薄板分段的尺寸设置搁置组件,所述搁置组件围成运输通道,所述搁置组件的顶部形成有加工工位,所述平板车进入所述运输通道,使得所述薄板分段与所述加工工位对应;
S50、所述平板车带动所述薄板分段下降,使得所述薄板分段搁置在所述加工工位,并在所述薄板分段的底部安装吊耳;
S60、所述平板车升起至第二预定高度,并带动所述薄板分段离开所述加工工位后进入翻身装置;
S70、所述平板车下降,使得所述吊耳插入所述翻身装置;
S80、所述平板车退出所述翻身装置后,多个所述薄板分段总组合段。
优选地,步骤S50中,还包括:S51、所述薄板分段在所述加工工位上进行舾装和喷涂。
优选地,步骤S60中,还包括:S61、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梁,所述主梁的顶部凹陷以形成有多个主梁孔,所述平板车运输至两个所述主梁之间,使得所述主梁孔与所述吊耳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薄板分段长度的方向和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方向分别对应所述船舶长度方向和船舶宽度方向;沿所述流水线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工位,所述薄板分段长度的尺寸小于所述工位在所述流水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工位在所述流水线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分段方式包括全宽薄板分段和半宽薄板分段,所述全宽薄板分段使得所述薄板分段宽度与所述船舶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半宽薄板分段是以所述船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分界将所述船舶的宽度分成两段。
优选地,所述平板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中心线对应。
优选地,所述流水线的末端设置有运出工位,所述运出工位设置有两个顶升梁,两个所述顶升梁彼此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顶升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平板车进出的空间,所述第一预定高度大于所述顶升梁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薄板分段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搁置组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搁置组件包括多个搁置件,多个所述搁置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两列间隔排布的所述搁置件之间形成所述运输通道。
优选地,所述薄板分段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船舶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纵梁;在所述船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于两列的所述搁置件形成为一组,相邻的两个纵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搁置件;
所述搁置件避开所述吊耳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定高度大于所述搁置件的高度与所述吊耳的高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平板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平板车的顶部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撑托平台,所述薄板分段在所述撑托平台上呈反态建造时的状态,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撑托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薄板分段作起升或下降运动,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范围为0.4m至1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设计合理、应用可靠,能够使得薄板分段在搁置和运输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状态,如此避免薄板分段因受到张力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保证薄板分段的质量满足大型船舶的建造需求。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中薄板分段在反态建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中薄板分段在运出流水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另一视角下的薄板分段在运出流水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中薄板分段在搁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另一视角下的薄板分段在搁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中薄板分段运输并安装至翻身装置上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中薄板分段安装在翻身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薄板分段;110-横梁;120-纵梁;130-甲板;200-搁置件;300-平板车;400-主梁;410-主梁孔;500-顶升梁;600-吊耳;X-船舶长度方向;Y-船舶宽度方向;Z-船舶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应用于薄板分段100的建造工艺中,薄板分段100的建造工艺包括在流水线上进行反态建造,由于船舶的结构的特殊性,需要在甲板130的底部(所述底部指相对于船舶正常行驶状态时的底部)设置梁、围壁、立柱等结构,所述梁结构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横梁110和纵梁120,横梁110沿船舶宽度方向Y延伸,纵梁120沿船舶长度方向X延伸;采用相对于船体正常行驶时的状态相反的建造方式,即反态建造,使得船舶的生产作业更加简便、也使得薄板分段100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中的搁置和/或运输的过程用均以甲板130的顶部为基面进行搁置和/或运输,即用于对薄板分段100进行搁置或运输的装置(如下述平板车300或搁置组件)均能够与甲板130的顶部(所述顶部指相对于船舶正常行驶状态时的顶部)相接触,如此实现稳定的运输或搁置,以避免薄板分段100产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的步骤包括:
S10、依据薄板分段100流水线的建造能力进行分段;
S20、在流水线上,以甲板130为建造基面进行反态建造;
S30、平板车300伸入薄板分段100的下方,平板车300升起至第一预定高度,以托起薄板分段100离开流水线;
S40、依据薄板分段100的尺寸设置搁置组件,搁置组件围成运输通道,搁置组件的顶部形成有加工工位,平板车300进入运输通道,使得薄板分段100与加工工位对应;
S50、平板车300带动薄板分段100下降,使得薄板分段100搁置在加工工位,并在薄板分段100的底部安装吊耳600;
S60、平板车300升起至第二预定高度,并带动薄板分段100离开加工工位后进入翻身装置;
S70、平板车300下降,使得吊耳600插入翻身装置;
S80、平板车300退出翻身装置后,多个薄板分段100总组合段。
需要说明的是,平板车300的升起或下降运动指沿船舶高度方向Z上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S50步骤还可以包括:S51、薄板分段100在加工工位上进行舾装和喷涂;其中,舾装指包括设备、管路、电气等各个方面的安装工作,使得薄板分段100被建造完善,从而满足大型船舶的使用功能需求;在总组之前对各个薄板分段100进行喷涂,能够保证喷涂全面、细致,分段喷涂也降低了喷涂工艺的复杂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8和图9所示,步骤S60还可以包括:S61、翻身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梁400,主梁400的顶部凹陷以形成有多个主梁孔410,平板车300运输至两个主梁400之间,使得主梁孔410与吊耳600一一对应设置;在非平板车300进入翻身装置的一端,两个主梁400连接,使得设置在薄板分段100下方的翻身装置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以便于后续对薄板分段100进行翻转或总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薄板分段长度的方向与船舶长度方向X对应,薄板分段宽度的方向与船舶宽度方向Y对应,即薄板分段长度的尺寸小于薄板分段宽度的尺寸,使得薄板分段100的整体尺寸不会过大,进一步降低薄板分段100产生变形的风险。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沿流水线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工位,薄板分段100在任一工位上加工完成后需要通过运输装置退出该工位,并进入至下一工位,流水线的侧方设置有供运输装置运动的搬运空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薄板分段长度的尺寸小于工位在流水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薄板分段宽度的尺寸小于工位在流水线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如此缩小搬运空间占地面积、便于薄板分段100在各个工位之间顺次地进入或退出;薄板分段100长度的尺寸可以为12m至15m。
在本实施例中,薄板分段宽度的分段方式包括全宽薄板分段和半宽薄板分段,全宽薄板分段使得薄板分段宽度与船舶的宽度相适配,全宽薄板分段的尺寸可以为25m至35m;对于超大型的船舶尺寸可以采用半宽薄板分段,半宽薄板分段是以船舶长度方向X上的中心线为分界将船舶的宽度分成两段,半宽薄板分段的尺寸可以为15m至25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平板车300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薄板分段宽度的中心线对应,如此提升平板车300运输薄板分段100的稳定性,平板车300能够给予薄板分段100有效支撑,从而避免薄板分段100产生变形。
在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流水线的末端设置有运出工位,运出工位设置有两个顶升梁500,两个顶升梁500彼此平行设置,薄板分段100在流水线上加工完成后被置于顶升梁500的顶部并等待平板车300将其运离流水线;两个顶升梁500之间形成有供平板车300进出的空间,在步骤S30中平板车300升起的第一预定高度大于顶升梁500的高度,如此使得平板车300能够托起薄板分段100且保证薄板分段100与顶升梁500分离,而后平板车300能够带动薄板分段100一同离开流水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薄板分段100上设置有横梁110,为了提升搁置的稳定性,搁置组件设置在横梁110的下方;搁置组件包括多个搁置件200,多个搁置件200沿横梁1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两列间隔排布的搁置件200之间形成运输通道。在平板车300运输过程中,平板车300靠近搁置件200的侧边与搁置件20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即平板车300的两侧与其相邻的搁置件200之间留有不小于0.3m的间隙,以保证平板车300顺利通过;为了避免搁置件200对薄板分段100的边缘部分产生变形,两列搁置件200分别与其各自靠近的薄板分段100的侧边部的距离小于3m。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搁置件200可以形成为圆柱体或矩形体等结构,搁置件200的材料可以采用钢材料或混凝土材料,只要保证搁置件200具有良好的支撑稳定性即可,搁置件200的高度可以设置为1.8m至2m。
在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薄板分段100上设置有多个沿船舶宽度方向Y上排列的纵梁120;在船舶长度方向X上,分别设置于两列的搁置件200形成为一组,相邻的两个纵梁120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搁置件200,如此进一步地提升搁置组件对薄板分段100的支撑稳定性,避免薄板分段100产生变形,需要说明的是,搁置件200的位置需要避开吊耳600设置,如此保证吊耳600顺利安装,搁置及运输方法中的步骤S50至步骤S80能够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60中平板车300升起的第二预定高度大于搁置件200的高度与吊耳600的高度之和,如此保证吊耳600能够顺利地安装至主梁孔410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平板车30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以便于平板车300灵活转向;平板车300的顶部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撑托平台,薄板分段100在撑托平台上呈反态建造时的状态(即甲板130的顶部与撑托平台相贴合),万向轮与撑托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能够驱动薄板分段100作起升或下降运动,升降组件可以是液压装置,升降组件的升降范围可以为0.4m至1m。
根据本发明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设计合理、应用可靠,能够使得薄板分段在搁置和运输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状态,如此避免薄板分段因受到张力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保证薄板分段的质量满足大型船舶的建造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用于大型船舶的分段建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包括:
S10、依据薄板分段流水线的建造能力进行分段;
S20、在流水线上,以甲板为建造基面进行反态建造;
S30、平板车伸入所述薄板分段的下方,所述平板车升起至第一预定高度,以托起所述薄板分段离开所述流水线;
S40、依据所述薄板分段的尺寸设置搁置组件,所述搁置组件围成运输通道,所述搁置组件的顶部形成有加工工位,所述平板车进入所述运输通道,使得所述薄板分段与所述加工工位对应;
S50、所述平板车带动所述薄板分段下降,使得所述薄板分段搁置在所述加工工位,并在所述薄板分段的底部安装吊耳;
S60、所述平板车升起至第二预定高度,并带动所述薄板分段离开所述加工工位后进入翻身装置;
S70、所述平板车下降,使得所述吊耳插入所述翻身装置;
S80、所述平板车退出所述翻身装置后,多个所述薄板分段总组合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中,还包括:S51、所述薄板分段在所述加工工位上进行舾装和喷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0中,还包括:S61、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梁,所述主梁的顶部凹陷以形成有多个主梁孔,所述平板车运输至两个所述主梁之间,使得所述主梁孔与所述吊耳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分段长度的方向和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方向分别对应所述船舶长度方向和船舶宽度方向;沿所述流水线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工位,所述薄板分段长度的尺寸小于所述工位在所述流水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工位在所述流水线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分段方式包括全宽薄板分段和半宽薄板分段,所述全宽薄板分段使得所述薄板分段宽度与所述船舶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半宽薄板分段是以所述船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分界将所述船舶的宽度分成两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薄板分段宽度的中心线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的末端设置有运出工位,所述运出工位设置有两个顶升梁,两个所述顶升梁彼此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顶升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平板车进出的空间,所述第一预定高度大于所述顶升梁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分段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搁置组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搁置组件包括多个搁置件,多个所述搁置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两列间隔排布的所述搁置件之间形成所述运输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分段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船舶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纵梁;在所述船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于两列的所述搁置件形成为一组,相邻的两个纵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搁置件;
所述搁置件避开所述吊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高度大于所述搁置件的高度与所述吊耳的高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平板车的顶部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撑托平台,所述薄板分段在所述撑托平台上呈反态建造时的状态,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撑托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薄板分段作起升或下降运动,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范围为0.4m至1m。
CN202210962013.1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Active CN115158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013.1A CN115158582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013.1A CN115158582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582A true CN115158582A (zh) 2022-10-11
CN115158582B CN115158582B (zh) 2023-09-01

Family

ID=8347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2013.1A Active CN115158582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858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7807A (en) * 1967-11-22 1970-01-06 Schelde Nl Process for building a ship and an assembling site for ship sections
US3955523A (en) * 1974-03-20 1976-05-11 Nippon Koka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continuously building ships
EP0435275A1 (en) * 1989-12-27 1991-07-0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mall ship having outer shell formed by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7244382A (zh) * 2017-06-23 2017-10-13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绑扎桥与集装箱船的组装方法
WO2017182687A1 (es) * 2016-04-19 2017-10-26 Mendiguren Ayerdi Victor Manuel Buque de casco de desplazamiento de gran tamaño
CN109850067A (zh) * 2019-02-28 2019-06-0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客滚船上建总段制造方法
CN110103809A (zh) * 2019-05-16 2019-08-0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曲型外板分段搁置装置及曲型外板分段的搁置方法
CN110979593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线型船体分段的吊装翻身工装及吊装翻身方法
CN114148480A (zh) * 2021-12-17 2022-03-08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结构性单元的建造方法
CN114162283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凸甲板组件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7807A (en) * 1967-11-22 1970-01-06 Schelde Nl Process for building a ship and an assembling site for ship sections
US3955523A (en) * 1974-03-20 1976-05-11 Nippon Koka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continuously building ships
EP0435275A1 (en) * 1989-12-27 1991-07-0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mall ship having outer shell formed by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WO2017182687A1 (es) * 2016-04-19 2017-10-26 Mendiguren Ayerdi Victor Manuel Buque de casco de desplazamiento de gran tamaño
CN107244382A (zh) * 2017-06-23 2017-10-13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绑扎桥与集装箱船的组装方法
CN109850067A (zh) * 2019-02-28 2019-06-0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客滚船上建总段制造方法
CN110103809A (zh) * 2019-05-16 2019-08-0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曲型外板分段搁置装置及曲型外板分段的搁置方法
CN110979593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线型船体分段的吊装翻身工装及吊装翻身方法
CN114162283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凸甲板组件安装方法
CN114148480A (zh) * 2021-12-17 2022-03-08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结构性单元的建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582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3168B1 (en) Overhead guide track systems for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CN101815659B (zh) 可动元件和处理台
CN107416130A (zh) 一种船舶上建整体运输装置
CN102814802A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分层货架
CN102037552B (zh) 平台
CN109594777B (zh) 砌块式建筑3d打印方法及设备
CN105882890A (zh) 集装箱船导轨架的安装方法及其专用胎架
CN110254608B (zh) 一种隔舱设备的安装装置及安装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5158582A (zh) 一种薄板分段搁置及运输方法
AU20113005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oeuvring and support of panels
CN202241244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分层货架
KR101185967B1 (ko) 블록 지지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선박 건조방법
CN113895142A (zh) 工件的对准及印刷
CN115107952B (zh) 船舶薄板总段建造方法
CN112977729A (zh) 船舶及其建造方法
CN111042095B (zh) 一种导管架合拢工艺、支撑架和支撑组件
CN110315234B (zh) 船用垫升风机的蜗壳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7971702B (zh) 板单元制作工艺以及工艺装备
CN201901361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2892721U (zh) 板状物料排版设备
CN207158319U (zh) 基板装载及卸载系统和装置
CN205419538U (zh) 一种用于起重小车的承重梁
CN216516661U (zh) 轻型高架地板
KR100708216B1 (ko) 기판 적재 장치
CN111547634A (zh) 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及其检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