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7937A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57937A CN115157937A CN202110362473.6A CN202110362473A CN115157937A CN 115157937 A CN115157937 A CN 115157937A CN 202110362473 A CN202110362473 A CN 202110362473A CN 115157937 A CN115157937 A CN 1151579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air
- hole
- circuit board
- monitoring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该胎压监测传感器包括气门嘴、壳体和电路板组件。其中,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气门嘴固定在壳体一侧,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各个透气孔间隙排布于壳体表面,容纳腔通过透气孔与壳体外部导通,用于平衡壳体内外气压。电路板组件,装设在容纳腔内部,包括电路板主体和电池部,电池部与电路板主体电连接,电路板主体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本发明通过壳体表面多透气孔的设置方式以及过滤装置,在保证胎压监测传感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透气孔意外封堵的机率,提高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压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背景技术
胎压监测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是通过轮胎的转速差来判断轮胎是否异常;另一种是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通过在轮胎里面加装四个胎压监测传感器,在汽车静止或者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和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高压、低压、高温进行及时报警,避免因轮胎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以确保行车安全。
胎压监测传感器一般由传感器主体以及与轮胎相连的气门嘴,传感器主体置于轮胎内部,通过其表面开设的透气孔实现内外气压平衡及胎压检测。但由于自动补胎液的推广使用,对胎压监测传感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动补胎液以液体的形式存在于轮胎内部,随着轮胎的旋转很容易使自动补胎液封堵住胎压监测传感器表面的透气孔。进而造成胎压监测传感器无法准确检测胎压情况,且不易察觉,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在保证胎压监测传感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自动补胎液、尘土等物体堵塞透气孔的机率,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实现了该装置在保证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透气孔意外封堵的机率,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包括:气门嘴;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气门嘴固定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各个所述透气孔间隔排布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导通,用于平衡所述壳体内外气压;电路板组件,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电路板主体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装设在所述透气孔处;其中,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壳体内外气压一致,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侧;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胎压监测传感随汽车车轮旋转,所述容纳腔内部气压略高于所述轮胎内气压,以使所述过滤装置挤压所述透气孔处。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主要的区别在于,现有胎压监测传感器均只开设有一透气孔,具有被补胎液、尘土或轮胎内其它物体封堵的风险;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具有透气孔,且不同透气孔间隔排布,内设过滤装置,多个透气孔同时起到平衡壳体内外气压的作用,在保证胎压监测传感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透气孔完全封堵的概率。此外,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气孔内侧装设过滤装置,无论在胎压监测传感器自然状态下还是使用状态下均可有效防止补胎液、尘土或轮胎内其它物体的进入,尤其在使用状态下,利用容纳腔内外压差增加了过滤装置与透气孔连接处的密闭性,进一步进而增加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相对应,所述过滤膜边缘粘附在所述透气孔周围,中部覆盖所述透气孔;或,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过滤膜覆盖在所述透气孔内侧,所述过滤膜中部设置有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过滤膜中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部,以使所述过滤膜可回弹附着在所述透气孔处。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两种不同形式,本技术方案开创性的在透气孔内侧粘附过滤膜,通过过滤膜对较大杂质的阻拦作用,既不会使壳体内外产生较大的气压差,也可有效减小轮胎内尘土、液体或其它杂质进入壳体内部的风险。有效避免电路板组件发生短路等风险,增加了本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另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连接件将过滤膜固定在透气孔内侧,当气压内高外低时,通过较小的气压差增加过滤装置与透气孔的密闭性;当气压内低外高时,由弹性连接件拉紧过滤膜,保证过滤膜与透气孔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主体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相互扣合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通过镭射焊封方式密封。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壳体主体和盖体的连接方式,壳体主体和盖体通过镭射焊封,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再结合透气孔的设计,可达到产品内外气压平衡和气密性测试,确保产品的品质及耐用性。
进一步地,包括电路板主体和电池部,所述电池部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所述盖体表面,所述第二透气孔位于所述壳体主体表面,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孔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相对应。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透气孔的具体排布方式,通过将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分别开设于盖体和壳体主体表面,并且使它们与电路板主体相对应,既易于电路板主体散热,又增加传输信号强度,使设备可在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运行,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此外,由于胎压监测传感器的气门嘴和盖体朝向轮毂一侧,在轮胎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补胎液或其它物体会朝向远离轮毂的一侧运动,最终附着在轮胎内部远离轮毂的一侧。因此,将第一透气孔开设在盖体表面,可有效减少被补胎液等物体封堵的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表面还开设有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三透气孔与所述电池部相对应。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透气孔的具体排布方式,通过将第三透气孔开设在盖体表面,既减少了被补胎液等物体封堵的概率,同时与电池部相对应,可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气门嘴固定柱,所述气门嘴固定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容纳槽底面的法线方向一致;所述盖体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气门嘴包括气门嘴主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气门嘴主体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门嘴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台阶,且所述限位台阶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连接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同一轴线;其中,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接,所述壳体主体远离所述气门嘴的一侧装设有螺钉,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以固定所述气门嘴。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气门嘴、壳体以及电路板组件的固定方式。本技术方案通过螺钉与连接部连接,以装设于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利用螺钉与连接部之间的预紧力,依次夹紧盖体、电路板组件和壳体主体。电路板组件与壳体之间不再使用额外的固定螺钉,降低了产品的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主体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路板主体表面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套设于所述气门嘴固定柱外侧;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向设置;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轴向固定所述电路板组件,使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容纳槽底面之间、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盖体之间分别形成散热间隙。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电路板组件的固定方式及散热方式,本技术方案利用盖体与壳体主体的相向扣合方式,在壳体主体的容纳槽底面设置若干第一支撑杆,在盖体内表面设置若干第二支撑杆,将电路板组件间隙固定在盖体与容纳槽底面之间。使电路板组件和盖体内表面,电路板组件和容纳槽底面之间分别形成散热间隙,进而同时增加了电路板组件的牢靠性和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边缘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朝向所述壳体主体设置,所述容纳槽边缘具有与所述凹形密封槽相对应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密封条相向配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盖体和壳体主体的连接结构,通过在盖体和壳体主体边缘设置可相互配合的密封槽和密封条,增加了盖体与壳体主体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加强盖体与壳体主体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对接面,所述壳体主体外表面与所述盖体外表面与所述对接面的衔接线分别倒角,以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的连接处呈具有内凹的镭射焊缝。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盖体和壳体主体的连接结构,镭射焊缝内凹于壳体表面,可有效减少焊接痕对壳体表面平整度的影响,避免壳体表面出现焊接毛刺,对轮胎内部造成破环,进而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一种汽车车轮,包括轮毂、轮胎和上述任一所述胎压监测传感器;其中,所述轮毂内侧开设有气门嘴口,用于固定所述气门嘴,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轮胎内部,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轮毂的一侧至少开设有两个所述透气孔。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轮,一方面,通过将胎压监测传感器装设与轮毂的气门嘴口,可防止胎压监测传感器在轮胎中随意晃动;另一方面,在轮胎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补胎液或其它物体会朝向远离轮毂的一侧运动,最终附着在轮胎内部远离轮毂的一侧。因此,在胎压监测传感器盖体朝向轮毂的前提下,在盖体表面间隔开设若干透气孔,可有效防止补胎液或其它物体封堵透气孔,降低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具有透气孔,且不同透气孔间隔排布,多个透气孔同时起到平衡壳体内外气压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透气孔完全封堵的概率,进而增加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减少安全隐患。
2、本技术方案开创性的在透气孔内侧粘附过滤膜,通过过滤膜对较大杂质的阻拦作用,既不会使壳体内外产生气压差,也可有效减小轮胎内尘土、液体或其它杂质进入壳体内部的风险。有效避免电路板组件发生短路等风险,增加了本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本技术方案通过壳体主体和盖体通过镭射焊封,使之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再结合透气孔的设计,可达到产品内外气压平衡和气密性测试,确保产品的品质及耐用性。
4、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分别开设于盖体和壳体主体表面,并且使它们与电路板主体相对应,既易于电路板主体散热,又增加传输信号强度,使设备可在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运行,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5、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三透气孔开设在盖体表面,既减少了被补胎液等物体封堵的概率,同时与电池部相对应,可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6、本技术方案利用盖体与壳体主体的相向扣合方式,在壳体主体的容纳槽底面设置若干第一支撑杆,在盖体内表面设置若干第二支撑杆,将电路板组件间隙固定在盖体与容纳槽底面之间。使电路板组件和盖体内表面,电路板组件和容纳槽底面之间分别形成散热间隙,进而同时增加了电路板组件的牢靠性和散热效果。
7、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盖体和壳体主体边缘设置可相互配合的密封槽和密封条,增加了盖体与壳体主体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加强盖体与壳体主体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
8、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镭射焊缝内凹于壳体表面,可有效减少焊接痕对壳体表面平整度的影响,避免壳体表面出现焊接毛刺,对轮胎内部造成破环,进而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9、在轮胎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补胎液或其它物体会朝向远离轮毂的一侧运动,最终附着在轮胎内部远离轮毂的一侧。因此,在胎压监测传感器盖体朝向轮毂的前提下,在盖体表面间隔开设若干透气孔,可有效防止补胎液或其它物体封堵透气孔,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胎压监测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装置在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掉壳体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去掉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1的俯视图;
图6是图5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在区域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图1装置的爆炸图;
图9是图8在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壳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气门嘴,110.气门嘴主体,111.限位台阶,120.连接部,121.螺纹孔;
200.壳体,210.壳体主体,211.容纳槽,211-a.散热间隙,212.气门嘴固定柱,212-a.第一通孔,213.第一支撑杆,214.密封条;220.盖体,221.第二通孔,222.第二支撑杆,223.密封槽;230.容纳腔;240.透气孔,241.第一透气孔,242.第二透气孔,243.第三透气孔;250.过滤膜;260.对接面,261.圆角,262.镭射焊缝;
300.电路板组件,310.电路板主体,311.第三通孔,320.电池部;40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为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该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主要包括气门嘴100、壳体200、电路板组件300和过滤装置。
具体地,气门嘴100用于固定在汽车车轮轮毂的气门嘴口处,既起到汽车车轮轮胎充气接口的作用,又起到固定壳体200的作用。如图6和图8所示,壳体200内部具有容纳腔230,气门嘴100固定在壳体200一侧,壳体200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240,各个透气孔240间隔排布于壳体200表面,容纳腔230通过透气孔240与壳体200外部导通,用于平衡壳体200内外气压。如图3和图4所示,电路板组件300装设在容纳腔230内部,包括电路板主体310和电池部320,电池部320与电路板主体310电连接,电路板主体310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过滤装置装设在透气孔240内侧,在自然状态下,壳体200内外气压一致,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侧,此时过滤装置与透气孔240的连接强度较小,一方面不影响信号传输,另一方面可以准确感知汽车轮胎内部气压。在使用状态下,胎压监测传感随汽车车轮旋转,容纳腔230内部气压略高于轮胎内气压,以使过滤装置挤压所述透气孔处,进而增加了过滤装置与透气孔处的密闭效果,此时可以增加对补胎液、尘土等杂质的阻挡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汽车车轮的旋转,在惯性作用下,轮胎内部的补胎液、水体以及尘土等杂质做离心运动,最终附着在轮胎内表面远离轮毂的一侧。但随着汽车车轮转速的变化,补胎液、水体以及尘土等杂质并非一直附着在轮胎内表面,具有封堵透气孔240的风险。而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200表面间隔开设不少于两个透气孔240,有效降低了透气孔240被完全封堵的概率,降低安全隐患。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容纳腔230内部设置有过滤膜250,过滤膜250与透气孔240相对应,过滤膜250边缘粘附在透气孔240周围,中部覆盖在透气孔240处。通过在透气孔240内贴附过滤膜250,既可以使气体透过过滤膜250,使壳体200内外气压一致,也可以表面轮胎内的尘土液体等杂质通过透气孔240进入壳体200内部,破环内部的电路板组件300。优选地,过滤膜250为具有空气过滤作用的透气帖。
优选地,过滤膜250可以通过弹性连接件固定在透气孔240内侧,弹性连接件一端连接在过滤膜250中部,另一端固定在透气孔240内部。通过弹性连接件的预紧力使过滤膜250附着在所述透气孔240处,且覆盖透气孔240。本实施例相较于直接将过滤膜250粘贴在透气孔240处具有以下优点:过滤膜250可以随胎压监测传感器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改变与透气孔240处的密闭强度。在自然状态下,过滤膜250两侧气压一致,过滤膜250仅通过弹性连接件固定,方便透气孔240感知轮胎内气压是否异常;在使用状态下,过滤膜250外侧气压略低于内侧气压,过滤膜250同时受到气压与弹性连接件的作用力,使过滤膜250与透气孔240配合更加紧密,防止汽车车轮旋转过程中,补胎液或其它杂质进入。
进一步优选地,壳体200由壳体主体210和盖体220镭射焊封连接。其中,如图8和图10所示,壳体主体210开设有一容纳槽211,盖体220与壳体主体210相互扣合以形成上述容纳腔230。优选地,若干透气孔24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透气孔241、第二透气孔242和第三透气孔243。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透气孔241和第三透气孔243均位于盖体220表面,第二透气孔242位于壳体主体210表面,且第一透气孔241与第二透气孔242分别与电路板主体310相对应,第三透气孔243与电池部320相对应。由于胎压监测传感器在使用时需要装设在轮胎内部,处于一个完全密封的环境中。因此电路板组件300的散热问题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将电路板组件300的热量及时传输到壳体200外部,会导致电路板组件300运行异常,增加安全隐患。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一方面将第一透气孔241与第二透气孔242分别朝向电路板主体310,另一方面将第三透气孔243朝向电池部320,可较好的对电路板组件300的主要发热区域进行散热,增加其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透气孔241与第二透气孔242靠近电路板主体310的芯片位置,在便于散热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传输信号。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盖体220与壳体主体210的连接处,即盖体220边缘与容纳槽211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结构。具体地,盖体220边缘开设有密封槽223,密封槽223的槽口方向朝向壳体主体210设置;容纳槽211边缘具有与凹形密封槽223相对应的密封条214,密封槽223与密封条214相向配合。
优选地,盖体220与壳体主体210具有相对设置的对接面260,壳体主体210外表面与盖体220外表面与对接面260的衔接线分别倒角,优选地衔接线分别倒有圆角261,以使盖体220与壳体主体210的连接处呈具有内凹的镭射焊缝262。通常在镭射焊接过程中,会出现焊痕甚至焊接毛刺。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盖体220边缘和壳体主体210边缘做圆角处理,表面光滑减少尖锐部分破环轮胎的机率,使盖体220与壳体主体210配合后,它们的衔接处形成一条内凹缝隙。在镭射焊接时,激光照射到内凹缝隙内,形成镭射焊缝262,焊接产生的焊痕及毛刺则集中在内凹的缝隙内,保证了壳体200表面平整度,减小对轮胎的磨损,降低了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对接面260指盖体220与壳体主体210连接处最外侧相互对应的平面。此外,对接面260内侧可以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密封槽223与密封条214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台阶状结构或倒钩型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8和图10所示,容纳槽211底面设置有气门嘴固定柱212,气门嘴固定柱212开设有第一通孔212-a,第一通孔212-a的轴线方向与容纳槽211底面的法线方向一致。盖体22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12-a位于同一轴线的第二通孔221。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气门嘴100包括气门嘴主体110和连接部120,连接部120位于气门嘴主体110朝向壳体200的一侧,连接部120与气门嘴主体110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台阶111,且限位台阶111外径大于第二通孔221内径、连接部120外径小于第二通孔221内径,连接部120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12-a位于同一轴线的螺纹孔121。即螺纹孔121、第二通孔221和第一通孔212-a位于同一轴线。
在胎压监测传感器装配完成的状态下,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120通过第二通孔221与第一通孔212-a对接,壳体主体210远离气门嘴100的一侧装设有螺钉400,螺钉400通过第一通孔212-a与螺纹孔121连接,以固定气门嘴100。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和图9所示,电路板主体310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311,电路板主体310表面通过第三通孔311套设于气门嘴固定柱212外侧。容纳槽211底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213,盖体220朝向壳体主体21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杆222,第一支撑杆213于第二支撑杆222相向设置。各个第一支撑杆213和第二支撑杆22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轴向固定电路板组件300,使电路板组件300与容纳槽211底面之间、电路板组件300与盖体220之间分别形成散热间隙211-a。换言之,电路板组件300并非直接设置在盖体220内表面或容纳槽211底面。而是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213和第二撑杆的支撑作用,与盖体220内表面或容纳槽211底面具有一定间隙,进而增加电路板组件300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轮,该汽车车轮包括轮毂、轮胎和胎压监测传感器。其中,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以上实施例一致。
具体地,轮毂内侧开设有气门嘴口,轮胎装设于轮毂外侧。优选地,壳体呈扁平条状结构,壳体的长度方向与轮毂外径的切线方向一致,以沿轮毂外侧的凹槽装设壳体。此外,由于汽车车轮在旋转过程中,壳体会受到轮胎内的气体阻力。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端部呈弧状,或尖角状,以减小汽车车轮旋转过程中,壳体的风阻,使汽车车轮稳定旋转。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壳体200位于轮胎侧,气门嘴100由轮胎侧穿入气门嘴口,气门嘴100部分延伸到气门嘴口外,再通过气门嘴100上的螺母进行固定。当往轮胎内注入自动充气补胎液后,将轮胎进行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补胎液依附于轮胎内表面填补漏气孔。而盖体220表面具有多个透气孔240且远离轮胎内表面,此时多个透气孔240可以有效降低透气孔240被补胎液阻塞的机率。此外,本实施例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透气孔设计方式,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门嘴;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气门嘴固定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各个所述透气孔间隔排布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导通,用于平衡所述壳体内外气压;
电路板组件,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电路板主体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装设在所述透气孔处;其中,
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壳体内外气压一致,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侧;
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胎压监测传感随汽车车轮旋转,所述容纳腔内部气压略高于所述轮胎内气压,以使所述过滤装置挤压所述透气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
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相对应,所述过滤膜边缘粘附在所述透气孔周围,中部覆盖所述透气孔;
或,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过滤膜覆盖在所述透气孔内侧,所述过滤膜中部设置有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过滤膜中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部,以使所述过滤膜可回弹附着在所述透气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主体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相互扣合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通过镭射焊封方式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路板主体和电池部,所述电池部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
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所述盖体表面,所述第二透气孔位于所述壳体主体表面,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孔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表面还开设有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三透气孔与所述电池部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气门嘴固定柱,所述气门嘴固定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容纳槽底面的法线方向一致;
所述盖体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气门嘴包括气门嘴主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气门嘴主体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门嘴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台阶,且所述限位台阶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连接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同一轴线;其中,
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接,所述壳体主体远离所述气门嘴的一侧装设有螺钉,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以固定所述气门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主体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路板主体表面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套设于所述气门嘴固定柱外侧;
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向设置;
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轴向固定所述电路板组件,使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容纳槽底面之间、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盖体之间分别形成散热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边缘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朝向所述壳体主体设置,所述容纳槽边缘具有与所述凹形密封槽相对应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密封条相向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对接面,所述壳体主体外表面与所述盖体外表面与所述对接面的衔接线分别倒角,以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的连接处呈具有内凹的镭射焊缝。
10.一种汽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轮胎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胎压监测传感器;其中,
所述轮毂内侧开设有气门嘴口,用于固定所述气门嘴,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轮胎内部,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轮毂的一侧至少开设有两个所述透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62473.6A CN115157937A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PCT/CN2021/141093 WO2022206057A1 (zh) | 2021-04-02 | 2021-12-24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62473.6A CN115157937A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7937A true CN115157937A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45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62473.6A Pending CN115157937A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57937A (zh) |
WO (1) | WO2022206057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87187B1 (fr) * | 1998-12-11 | 2001-01-05 | Sagem | Module de mesure de pression de pneumatique |
US7549330B2 (en) * | 2007-09-14 | 2009-06-23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Leak down device f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
CN103144504A (zh) * | 2013-03-19 | 2013-06-12 | 苏州驶安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传感器防尘透气装置及防尘透气传感器及防尘透气方法 |
CN206351615U (zh) * | 2016-12-30 | 2017-07-25 | 深圳市高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 |
CN210970567U (zh) * | 2019-10-09 | 2020-07-10 | 安徽茂登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一种列车轮胎内压监测表 |
CN214606948U (zh) * | 2021-04-02 | 2021-11-05 | 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
2021
- 2021-04-02 CN CN202110362473.6A patent/CN115157937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2-24 WO PCT/CN2021/141093 patent/WO202220605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06057A1 (zh) | 2022-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06020B2 (en) | Tire inflation system and wheel 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 |
US8223006B2 (en) | Vehicle temperature warning system | |
US10960715B2 (en) | Variable installation angle ty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 |
JP7522886B2 (ja) | 通気ユニット | |
CN214606948U (zh)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
US8490479B2 (en) | Tyre inflation valve connectable to a transducer | |
JP2007015534A (ja) | タイヤの状態検知装置 | |
US7549330B2 (en) | Leak down device f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 |
CN103935197A (zh) | 一种实时准确地进行胎压监测的胎压监测系统 | |
CN115157937A (zh) |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 |
CN202826998U (zh) | 胎压侦测装置 | |
KR200445014Y1 (ko) | 타이어 공기압 측정용 압력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타이어공기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 |
CN213580077U (zh) | 一种轮胎气门受压测试装置 | |
TWI629183B (zh) | 輪胎氣壓檢測裝置的保持構造 | |
US7350408B1 (en) |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ntegration of a sensor into a wheel | |
CN209859201U (zh) | 一种汽车远程故障诊断辅助装置 | |
CN210487154U (zh) | 一种便携胎压检测装置 | |
CN216890760U (zh) | 一种内外压力平衡用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组件 | |
CN213920670U (zh) | 一种具有酒精检测功能的方向盘及车辆 | |
CN112665848A (zh) | 一种轮胎气门受压测试装置 | |
CN201833837U (zh) | 一种适用于真空轮胎的传感器 | |
CN115434832B (zh) | 炭罐灰滤以及滤芯堵塞报警系统 | |
CN216833075U (zh) | 一种胎压监测装置及汽车车轮 | |
CN219549006U (zh) | 一种具有自诊断功能的燃油滤清器 | |
CN219312434U (zh) | 一种防爆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