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3205A - 连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3205A
CN115143205A CN202111609228.7A CN202111609228A CN115143205A CN 115143205 A CN115143205 A CN 115143205A CN 202111609228 A CN202111609228 A CN 202111609228A CN 115143205 A CN115143205 A CN 115143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gear
rotating body
coupling device
friction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92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慎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43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3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7/00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 F16D7/02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 F16D7/024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with axially applied torque limiting friction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20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 F16D43/21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with friction members
    • F16D43/213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with friction members with axially applied torque-limiting friction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5/00Gearings or mechanisms with other special functional features
    • F16H35/10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bsorbing overload or preventing damage by overl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64Details of hi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7/00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 F16D7/02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 F16D7/024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with axially applied torque limit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7/028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with axially applied torque limit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onical friction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结装置,其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构造实现在动力传递的切断状态下也产生旋转体的操作转矩的动力控制和根据作用的转矩的大小来切断动力的传递的动力控制中的至少一种动力控制。本发明的连结装置具有在同轴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并且还具有隔件和挤压部件,该隔件配置于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该挤压部件至少将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中的一个旋转体向隔件挤压,隔件由弹性部件形成,且通过挤压部件的挤压而在与一个旋转体之间产生摩擦力,一个旋转体和隔件形成为,在比摩擦力大的转矩作用于一个旋转体和隔件之间时,一个旋转体或隔件能够空转。

Description

连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结装置,其具有在同轴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
背景技术
作为将不同的两个零件、部件间连结的连结装置,有具有两个旋转体的结构。作为例如具有两个旋转体的连结装置之一,已知有两个旋转体分别由齿轮形成,并且从一个齿轮向另一个齿轮传递动力(旋转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另外,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16991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第一齿轮的转矩传递至第二齿轮的离合器。该专利文献1的离合器形成为,切断从第二齿轮向第一齿轮的转矩传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99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动力传递装置如上所述从第一齿轮向第二齿轮传递旋转力,并且切断从第二齿轮向第一齿轮的动力,所以由复杂的构造形成。
然而,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根据其使用方式,有时要求如下动力控制。例如有时要求即使是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不传递旋转力的状态下也产生用于使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旋转的转矩(操作转矩)的动力控制。另外,例如有时要求在作用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间的转矩超过规定范围的时间点切断动力的传递的动力控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包括动力传递装置的具备两个旋转体的连结装置中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构造实现在动力传递的切断状态下也产生旋转体的操作转矩的动力控制和根据作用的转矩的大小来切断动力的传递的动力控制中的至少一种动力控制的连结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连结装置具有在同轴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并且,所述连结装置还具有隔件和挤压部件,该隔件配置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该挤压部件至少将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一个旋转体向所述隔件挤压,所述隔件由弹性部件形成,且通过所述挤压部件的挤压在与所述一个旋转体之间产生摩擦力,所述一个旋转体和所述隔件形成为,在比所述摩擦力大的转矩作用于所述一个旋转体与所述隔件之间时,所述一个旋转体或所述隔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隔件或所述一个旋转体空转。
在本发明的连结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旋转体由在外边缘部设置有多个齿的第一齿轮形成,所述第二旋转体由在外边缘部设置有多个齿的第二齿轮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隔件具有圆环状的形状,在所述隔件中的与所述一个旋转体接触的接触部,设置有圆周状或圆弧状的凹部或凸部,在所述一个旋转体中的与所述隔件接触的接触部,设置有与所述隔件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对应的、圆周状或圆弧状的凸部或凹部。
进而,优选所述隔件以不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另一个旋转体旋转的方式设置。
另外,优选能够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动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结装置,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构造实现在动力传递的切断状态下也产生旋转体的操作转矩的动力控制和根据作用的转矩的大小来切断动力的传递的动力控制中的至少一方的动力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连结装置被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径向截断图1所示的连结装置时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连结装置所使用的隔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连结装置所使用的隔件的其它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连结装置所使用的第一旋转体以及隔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图1所示的连结装置的风向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7所示的风向调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图1所示的连结装置的杯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杯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连结装置的控制箱的立体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1所示的控制箱的铰链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连结装置(动力传递装置)
1a 连结装置(第一连结装置)
1b 连结装置(第二连结装置)
1c 连结装置(第三连结装置)
2 连结装置
10 第一齿轮(第一旋转体)
11 第一基部
12 第一齿部
13 凸部
13a 凸条部
14 收容槽部
20 第二齿轮(第二旋转体)
21 第二基部
22 第二齿部
23 圆筒部
24 凸肋
30 支撑部
31 轴部
32 凸缘部
33 卡合爪部
40、40a 隔件
40b、40c 隔件
41 凹部
41a 凹槽部
42 卡合凹部
43 凹槽部
44 非接触部
45、46 凹槽部
47 凹槽部
50、50a 挤压部件
51 螺旋弹簧
60、60a 按压部
61 插通孔部
70 齿轮部件
71 第二齿轮部
72 隔件部
72a 柱部
72b 环部
72c 接触部
80 第一旋转环
90 第二旋转环
91 凸条部
100 风向调整装置
101 壳体
102 第一翅片
103 第二翅片
104 连接部件
104a 连接轴部
104b 扇形齿轮
105 驱动部
106 外部齿轮
110 杯架装置
111 保持架主体
112 第一调整件
113 扇形齿轮
114 第二调整件
116 第三调整件
117 外部齿轮
120 控制箱
121 托座主体部
122 盖部(臂架)
123 铰链部
124 轴部
125 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以下,对应用本发明的连结装置的几个应用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连结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其它各种产品。
(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连结装置被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径向截断图1所示的连结装置时的剖面的剖面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两个旋转体的旋转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在该情况下,为了方便,相对于旋转体将配置有挤压部件侧的朝向设为上方,将其相反侧的朝向设为下方。
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具有支撑部30、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支撑部30的上侧的第一齿轮(第一旋转体)10以及下侧的第二齿轮(第二旋转体)20、配置于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之间的隔件40、配置于第一齿轮10之上的挤压部件50以及与支撑部30的下端部卡合的按压部60,各部件、零件分别独立地形成(与其它部件、零件分开地形成)。
该连结装置1作为在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20之间传递动力(旋转力)的动力传递装置(离合器机构)而形成。即,能够在动力(旋转力)被输入至第一齿轮10时从第二齿轮20输出动力,还能够进行其相反方向的动力的输入以及输出。
支撑部3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部31、在轴部31的上端部一体地设置的凸缘部32。在支撑部30的轴部31,可旋转地安装有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20以及隔件40,且挤压部件50能够弹性变形地被安装。
在轴部31的下端部,设置有将按压部60卡合地固定的多个卡合爪部33。按压部60具有在中央部设置有使轴部31插通的插通孔部61的圆环状(环状)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不特别限定将按压部60卡合或固定于支撑部30的轴部31的方法以及手段,能够采用以往普遍已知的方法以及手段。
在支撑部30的凸缘部32与固定于轴部31的下端部的按压部60之间,挤压部件50、第一齿轮10、隔件40以及第二齿轮20在上下方向按顺序重叠地被夹持。在该情况下,第二齿轮20相对于按压部60可旋转地接触。
第一齿轮10具有在中央部设置有插通孔的圆环状的第一基部11、一体地设置于第一基部11的外周部的第一齿部12以及从第一基部11向下方突出的凸部13(参照图2以及图3)。在第一基部11的上表面,沿着第一齿轮10的周向设置有收容槽部14,该收容槽部14载置并且收容挤压部件50的一部分。
在第一齿部12设置有向第一齿轮10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第一齿轮10的凸部13由从第一基部1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凸条部13a形成。凸条部13a作为隔件40在第一齿轮10进行接触的接触部而形成,且被设置成在仰视第一齿轮10(未图示)的情况下遍及第一齿轮10的周向的整体而连续的圆周状。此外,在本发明中,设置于第一齿轮10的凸部13的形态并不限定于凸条部13a,还能够采用其它形状以及构造。
第二齿轮20具有在中央部设置有插通孔的圆环状的第二基部21、一体地设置于第二基部21的外周部的第二齿部22、从第二基部21向下方以圆筒状突出的圆筒部23以及从第二基部21的上表面突出的4个凸肋24(参照图2以及图3)。在第二齿部22设置有向第二齿轮20的径向的外侧突出的多个齿。第二齿轮20的4个凸肋24沿着第二齿轮20的径向设置成直线状,且在第二齿轮20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本实施例的隔件40由在由挤压部件50将第一齿轮10挤压至隔件40的状态下,在旋转力被输入至第一齿轮10或第二齿轮20时,在第一齿轮10和隔件40之间产生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能够一体地(或者一起)旋转的摩擦力的材质和/或形状形成。
对隔件40更具体地进行说明,隔件40由弹性部件形成。弹性部件是具备弹性的部件。作为弹性部件,例如包括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的部件以及具备发挥弹性的形状的部件。另外,弹性部件也可以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
隔件40具有圆环状或者环状的形状。在隔件40的圆周状的上表面部设置有凹部41。该隔件40的凹部41由凹槽部41a形成,该凹槽部41a收容第一齿轮10的上述的凸条部13a并且使其接触。此外,在本发明中,设置于隔件40的凹部4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凹槽部41a,还能够采用其它形状以及构造。
凹槽部41a被设置成在俯视隔件40(未图示)的情况下遍及隔件40的周向的整体而连续的圆周状。在该隔件40的凹槽部41a收容第一齿轮10的凸条部13a并使其接触,从而能够抑制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发生错位。另外,能够在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稳定地产生适当的摩擦力。
在隔件40的下端部设置有4个卡合凹部42,设置于第二齿轮20的凸肋24插入至该4个卡合凹部42而卡合。在将隔件40重叠于第二齿轮20之上时,使第二齿轮20的各凸肋24与隔件40的各卡合凹部42卡合,从而隔件40以不能相对于第二齿轮20旋转的方式被载置。
本实施例的挤压部件50由螺旋弹簧51形成。能够由该螺旋弹簧51对第一齿轮10进行施力,将第一齿轮10向隔件40挤压。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齿轮10的凸条部13a收容于隔件40的凹槽部41a并接触的状态。另外,能够利用螺旋弹簧51将隔件40向第二齿轮20挤压(换言之,能够将第二齿轮20向隔件40挤压),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二齿轮20的凸肋24与隔件40的卡合凹部42卡合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挤压部件50由螺旋弹簧51形成,但挤压部件50只要能够将第一齿轮10向隔件40挤压,也可以由螺旋弹簧51以外的具备弹性的部件形成。另外,本实施例的挤压部件50配置于第一齿轮10的上侧(第一齿轮10的与隔件40侧相反的一侧),但在本发明中,挤压部件50可以配置于第二齿轮20的下侧(第二齿轮20的与隔件40侧相反的一侧),或者也可以配置于第一齿轮10的上侧和第二齿轮20的下侧这两侧。
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动力传递装置)1由能够比较容易地组装的简单的构造形成。即,连结装置1将螺旋弹簧51、第一齿轮10、隔件40以及第二齿轮20按顺序安装于支撑部30的轴部31,之后,使支撑部30的轴部31插通按压部60的插通孔部61,将按压部60固定于轴部31的下端部,从而能够容易地组装。
根据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能够顺利地进行从第二齿轮20输出被输入至第一齿轮10的旋转力的动力传递及其相反方向的动力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中,例如当在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中的一个齿轮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被保持的状态下,进行使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中的另一个齿轮旋转的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将比在第一齿轮10和隔件4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的转矩输入至所述另一个齿轮。由此,在对所述另一个齿轮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使转矩(操作转矩)容易且稳定地产生。因此,能够对操作者提供连结装置1的操作感或使用感。
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中,能够通过隔件40的材质的变更、隔件40的形状的变更以及挤压部件50的反作用力(螺旋弹簧51的弹性力)的变更等,容易地变更或者调整操作转矩的大小。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能够进行如下的动力控制:当在旋转力被输入至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中的一个齿轮的状态下,例如作用于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之间的转矩比在第一齿轮10和隔件4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的情况下,基于摩擦力的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的一体的旋转无法维持,使第一齿轮10相对于隔件40(或者使隔件40相对于第一齿轮10)空转(独立地旋转)的动力控制。
进行这样的动力控制的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能够在作用于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20之间的转矩超过根据所述摩擦力设定的设定值时,在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切断动力的传递,由此,能够发挥抵消所输入的转矩的抵消功能。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中,能够通过隔件40的材质的变更、隔件40的形状的变更以及挤压部件50的反作用力(螺旋弹簧51的弹性力)的变更等容易地变更或者调整根据摩擦力设定的抵消功能的设定值。
此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隔件40形成为在圆环状的隔件40的上表面部,设置有遍及周向的整体地连续的圆周状的凹槽部41a,在第一齿轮10上设置有凸条部13a,该凸条部13a收容于隔件40的凹槽部41a并接触。但是,本发明的连结装置(动力传递装置)所使用的隔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隔件的上表面部设置有凸部(凸条部),且在第一齿轮中设置有收容该凸部并使其接触的凹部(凹槽部)。
进而,在本发明中,还能够代替上述实施例的隔件40,而例如使用在图4以及图5中作为变形例而表示的隔件40a、40b来形成连结装置(动力传递装置)。
例如图4所示的变形例的隔件40a形成为,收容第一齿轮10的凸条部13a并使其接触的4个凹槽部43与使第一齿轮10的凸条部13a不接触的4个非接触部44在隔件40的周向上交替地设置。另一方面,图5所示的变形例的隔件40b形成为,两个圆周状的凹槽部45、46在径向上排列地设置于隔件40的上表面部。
即使是这样的使用图4所示的隔件40a或者图5所示的隔件40b而形成的连结装置,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同样的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设定与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不同的操作转矩的大小和抵消功能的设定值。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中,第二齿轮20与隔件40分开地形成,但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使用具有如第二齿轮20与隔件40一体化那样的形状的齿轮部件70来形成连结装置。在该情况下,图6的齿轮部件70具有第二齿轮部71和隔件部72。
齿轮部件70的第二齿轮部71除了未设置凸肋24之外,具有与实施例的第二齿轮20实质上相同的形状。隔件部72具有:4个柱部72a,从第二齿轮部71立起;环部72b,将柱部72a的上端部进行连结;以及4个接触部72c,从环部72b的上表面突出,并且与第一齿轮10接触。接触部72c在环部72b的周向上配置于相邻的两个柱部72a的中间位置。隔件部72能够在使接触部72c与第一齿轮10接触时以使环部72b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即使是使用图6所示的齿轮部件70而形成的连结装置,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同样的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设定与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不同的所述操作转矩的大小和所述抵消功能的设定值。
进而,在本发明中,参照图12,也可以如后所述,代替上述实施例的第一齿轮10以及第二齿轮20,分别不具备齿部的圆环状的第一旋转环80以及第二旋转环90作为第一旋转体以及第二旋转体而设置于连结装置2。即使是这样的具有第一旋转环80以及第二旋转环90的连结装置2,也能够在进行使第一旋转环80和第二旋转环90中的一方旋转的操作时,容易且稳定地进行产生操作转矩的动力控制。其结果,能够对操作者提供连结装置2的操作感或者使用感。
接下来,作为应用上述实施例的连结装置(动力传递装置)1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照图7以及图8,对连结装置1应用于风向调整装置100的情况(第一应用例)进行说明。
图7所示的风向调整装置100具有:壳体101,在内部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多个第一翅片102,设置于壳体101的下游侧开口部;以及多个第二翅片103,与第一翅片102的上游侧相邻地设置。在该情况下,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意味着空气的流通方向上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
多个第一翅片102沿着壳体101的宽度方向配置,并且能够向壳体101的高度方向转动地保持于壳体101。另外,多个第一翅片102以利用未图示的第一连杆部件使各第一翅片102的旋转联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多个第二翅片103沿着壳体101的高度方向配置,并且能够向壳体101的宽度方向转动地保持于壳体101。另外,多个第二翅片103以利用未图示的第二连杆部件使各第二翅片103的旋转联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连接部件104连结于第二翅片103之一。连接部件104具有与第二翅片103连接的连接轴部104a以及与连接轴部104a的上端部一体地形成的扇形齿轮104b。该连接部件104的扇形齿轮104b与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的第二齿轮20啮合,旋转力从第二齿轮20被传递至扇形齿轮104b,从而能够使多个第二翅片103联动地转动。
在该风向调整装置100中,设置有内置有未图示的马达的驱动部105、安装于驱动部105的旋转轴的外部齿轮106以及与外部齿轮106连接的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外部齿轮106与连结装置1的第一齿轮10啮合,驱动部105的驱动力(旋转力)经由外部齿轮106输入至连结装置1的第一齿轮10。另外,在驱动部105停止时,第一齿轮10也以不旋转的停止状态被保持。
在这样的风向调整装置100中,在利用驱动部105的驱动力使第二翅片103转动的情况下,驱动部105的驱动力被输入至连结装置1的第一齿轮10,从而在连结装置1中,能够使第一齿轮10旋转,另外,利用在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隔件40以及第二齿轮20与第一齿轮10一体地旋转。由此,第二齿轮20的旋转力被传递至连接部件104的扇形齿轮104b,所以能够利用驱动部105的驱动使多个第二翅片103联动地在宽度方向上(左右)转动。
另一方面,在风向调整装置100中,在使驱动部105停止的状态(第一齿轮10不旋转的状态)下,对与第二翅片103连接的未图示的操作部手动地进行操作,从而还能够使多个第二翅片103联动地在宽度方向上旋转。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手动地操作第二翅片103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第一齿轮10在不旋转的状态下被保持,但通过手动操作,旋转力(操作转矩)经由连接部件104输入至连结装置1的第二齿轮20。此时,被输入至第二齿轮20的操作转矩比在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从而能够使第二齿轮20以及隔件40相对于第一齿轮10空转,所以即使在驱动部105的停止状态下,也能够容易手动地使第二翅片103转动。
另外,在这样在驱动部105的停止状态下手动地使第二翅片103转动的情况下,由于隔件40由弹性部件形成,从而能够使从隔件40相对于第一齿轮10的静摩擦力向动摩擦力的摩擦力的变化比较小。因此,能够在操作者开始手动地对第二翅片103进行转动操作时不易产生不协调感。另外,为了手动地使第二翅片103转动,需要比摩擦力大的操作转矩,所以能够对操作者适当地提供第二翅片103的操作感。进而,能够在使第二翅片103的转动按照所期望的朝向(角度)停止时,利用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的摩擦力稳定地保持第二翅片103的停止状态(第二翅片103的朝向)。
接下来,参照图9以及图10,对实施例的连结装置(动力传递装置)1应用于杯架装置110的情况(第二应用例)进行说明。
图9所示的杯架装置110具有杯体等容器(未图示)被插入而保持的保持架主体111和从侧方按压被插入至保持架主体111的容器的上层的第一调整件112、中层的第二调整件114以及下层的第三调整件116。另外,在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分别一体地设置有扇形齿轮113。
在该杯架装置110中,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分别在与保持架主体111的高度方向正交的平面上转动,从而能够从侧面侧按压被插入至保持架主体111的未图示的容器而保持,另外,能够解除基于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的容器的保持状态。
在杯架装置110中,相对于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而分别设置有未图示的驱动部、安装于驱动部的旋转轴的外部齿轮117以及与外部齿轮117连接的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在该情况下,为了方便,将相对于第一调整件112、第二调整件114以及第三调整件116而设置的连结装置1分别称为第一连结装置1a、第二连结装置1b以及第三连结装置1c。另外,第一连结装置1a、第二连结装置1b以及第三连结装置1c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反向放置地设置于杯架装置110。
在该杯架装置110中,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的各扇形齿轮113与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的各第二齿轮20啮合。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的各第一齿轮10与外部齿轮117分别啮合,未图示的各驱动部的驱动力(旋转力)分别经由外部齿轮117输入至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的各第一齿轮10。另外,在各驱动部分别停止时,对应的各第一齿轮10也以不旋转的停止状态被保持。
在这样的杯架装置110中,在容器被插入至保持架主体111的状态下,驱动各个驱动部,从而能够经由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使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向接近容器的方向或者远离容器的方向转动。因而,在容器被插入至保持架主体111的状态下,使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向接近容器的方向转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自动地稳定地按压容器,以使得容器在保持架主体111内不移动(或者难以移动)。
另外,例如当在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接触容器的状态下,经由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从各驱动部对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输入接近容器的方向的旋转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各自的上述各抵消功能,在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切断动力的传递。由此,能够防止大的负荷分别被施加至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能够抑制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产生破损等情况。
进而,例如当在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按压着容器的状态下,各驱动部的驱动停止时,能够利用第一连结装置1a~第三连结装置1c各自的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的摩擦力,稳定地保持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各自的位置。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用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按压容器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容器在保持架主体111内被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按压的状态下,通过各驱动部的驱动使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向远离容器的方向转动,从而能够自动地解除容器被抑制的状态。由此,能够将容器从保持架主体111容易地取出。
另外,在该杯架装置110中,即使是使各驱动部停止的状态,通过对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分别手动地进行操作,从而也能够使第二齿轮20以及隔件40相对于第一齿轮10空转,所以能够分别容易地使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转动。特别是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第一调整件112~第三调整件116转动,需要比第一齿轮10与隔件40之间的摩擦力大的操作转矩,所以能够对操作者适当地提供操作感。
接下来,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代替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中的第一齿轮10以及第二齿轮20,而设置有不具备齿部的圆环状的第一旋转环80以及第二旋转环90的变形例的连结装置2应用于控制箱120的情况(第三应用例)进行说明。
图11所示的控制箱120具有:托座主体部121,具有收容部;盖部(臂架)122,能够开闭地配置于托座主体部121;以及铰链部123,将托座主体部121以及盖部122进行连接。铰链部123具有:轴部124,固定于托座主体部121;变形例的连结装置2,固定于轴部124;以及罩部125,覆盖连结装置2。另外,罩部125固定于盖部122,形成为与盖部122一起转动。
变形例的连结装置2具有:支撑部30;第一旋转环80以及第二旋转环90,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支撑部30;隔件40c,配置于第一旋转环80和第二旋转环90之间;挤压部件(螺旋弹簧)50a;以及按压部60a,与支撑部30的前端部卡合。此外,在控制箱120中,也可以代替具有第一旋转环80以及第二旋转环90的连结装置2,而使用具有第一齿轮10以及第二齿轮20的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
在连结装置2中,第一旋转环80也可以被未图示的保持部按压,以使得不旋转。第二旋转环90固定于按压部60a,按压部60a与罩部125一体地形成。此外,例如在不使用连结装置2,而使用实施例的连结装置1的情况下,罩部125也可以经由设置于罩部125的未图示的齿轮连接于连结装置1的第二齿轮20。
连结装置2的隔件40c被设置成,不能相对于第一旋转环80旋转。在隔件40c的与第二旋转环90接触的接触部,设置有圆周状的凹槽部47。在第二旋转环90设置有圆周状的凸条部91,该圆周状的凸条部91收容于隔件40c的凹槽部47并接触。
在变形例的连结装置2中,第二旋转环90被挤压部件50a向隔件40c挤压,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二旋转环90的凸条部91收容于隔件40c的凹槽部47并接触的状态。另外,在第二旋转环90与隔件40c之间产生摩擦力。在该变形例的连结装置2中,在作用于第二旋转环90的转矩比该摩擦力大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旋转环90相对于隔件40c空转。
根据这样的控制箱120,能够在对盖部122进行开闭时,使第二旋转环90相对于隔件40c空转,所以能够对盖部122容易地进行开闭。另外,在这样进行盖部122的开闭操作时,需要比所述摩擦力大的操作转矩,所以能够对操作者适当地提供操作感。进而,还能够在盖部122的开闭操作停止时,利用第二旋转环90与隔件40c之间的摩擦力,将盖部122保持在其停止位置。

Claims (5)

1.一种连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同轴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并且,
所述连结装置还具有隔件和挤压部件,该隔件配置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该挤压部件至少将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一个旋转体向所述隔件挤压,
所述隔件由弹性部件形成,且通过所述挤压部件的挤压而在与所述一个旋转体之间产生摩擦力,
所述一个旋转体和所述隔件形成为,在比所述摩擦力大的转矩作用于所述一个旋转体与所述隔件之间时,所述一个旋转体或所述隔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隔件或所述一个旋转体空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体由在外边缘部设置有多个齿的第一齿轮形成,
所述第二旋转体由在外边缘部设置有多个齿的第二齿轮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装置,其中,
所述隔件具有圆环状的形状,
在所述隔件中的与所述一个旋转体接触的接触部,设置有圆周状或圆弧状的凹部或凸部,
在所述一个旋转体中的与所述隔件接触的接触部,设置有与所述隔件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对应的、圆周状或圆弧状的凸部或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装置,其中,
所述隔件以不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另一个旋转体旋转的方式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装置,其中,
能够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动力。
CN202111609228.7A 2021-03-29 2021-12-27 连结装置 Pending CN1151432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5035A JP2022152314A (ja) 2021-03-29 2021-03-29 連結装置
JP2021-055035 2021-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3205A true CN115143205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192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9228.7A Pending CN115143205A (zh) 2021-03-29 2021-12-27 连结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7559A1 (zh)
JP (1) JP2022152314A (zh)
CN (1) CN115143205A (zh)
DE (1) DE10202210045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1821A (ja) * 2003-10-28 2005-05-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トルクリミッタ装置
JP2008169911A (ja) * 2007-01-11 2008-07-24 Toyoda Gosei Co Ltd 双方向クラッチ及び風向調節装置
CN103711805A (zh) * 2012-10-02 2014-04-09 菲科车镜公司 适用于车辆的电动后视镜的离合器
CN107208703A (zh) * 2015-02-16 2017-09-26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扭矩限制器以及驱动装置
JP2019184024A (ja) * 2018-04-16 2019-10-2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トルクリミッタ及び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1821A (ja) * 2003-10-28 2005-05-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トルクリミッタ装置
JP2008169911A (ja) * 2007-01-11 2008-07-24 Toyoda Gosei Co Ltd 双方向クラッチ及び風向調節装置
CN103711805A (zh) * 2012-10-02 2014-04-09 菲科车镜公司 适用于车辆的电动后视镜的离合器
CN107208703A (zh) * 2015-02-16 2017-09-26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扭矩限制器以及驱动装置
JP2019184024A (ja) * 2018-04-16 2019-10-2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トルクリミッタ及び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52314A (ja) 2022-10-12
DE102022100453A1 (de) 2022-09-29
US20220307559A1 (en)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1707B2 (en) Geared motor having worm wheel drivingly connected to output shaft
US7214161B2 (en) One-way clutch
US5692589A (en)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a rotary member by means of a pivoting handle, and seat equipped with such a mechanism
JP2011030982A (ja) ロータリー式電気かみそり
EP2810751B1 (en) Rotary electric shaver
JP6846511B2 (ja) ケーブルドラム用ストップリングを有するウィンドウリフタ用駆動アセンブリ
CN115143205A (zh) 连结装置
JP2002102000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EP3852982B1 (en) Improved hair-cutting unit for a shaving device
JP2002139122A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JP2004138125A (ja) クラッチ
KR20220115146A (ko) 차량용 시트 이동 장치
JP5532702B2 (ja) 電動便座装置
JP4294424B2 (ja) 回転駆動力の伝達構造及びモータ装置
CN214465946U (zh) 一种变速箱、执行器及装置
JP2008133850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TW201102535A (en) Torque releasing device of operation lever
JP2011102060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6342909A (ja) 回転体連結構造及び電動ドアミラー装置
KR101001787B1 (ko) 좌석벨트리트랙터
JP2007285326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18179270A (ja) シート駆動装置用継ぎ手
JP7136827B2 (ja) 伝動装置
KR0171867B1 (ko) 전동케이블커터
JP2010142340A (ja) 電動便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