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0237B - 带翼的船 - Google Patents

带翼的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0237B
CN115140237B CN202210269594.0A CN202210269594A CN115140237B CN 115140237 B CN115140237 B CN 115140237B CN 202210269594 A CN202210269594 A CN 202210269594A CN 115140237 B CN115140237 B CN 115140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cy
water
air
spa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95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0237A (zh
Inventor
金种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0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0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7/00Vessel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17/04Stanchions; Guard-rails ; Bulwark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00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 B63B7/02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comprising only rigid parts
    • B63B7/04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comprising only rigid parts sectionali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16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 B63B1/24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of hydrofoil type
    • B63B1/28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of hydrofoil type with movable hydrofoils
    • B63B1/3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of hydrofoil type with movable hydrofoils retracting or fo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16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 B63B1/24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of hydrofoil type
    • B63B1/244Safety systems, e.g. when striking an obj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16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 B63B1/24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additional lift from hydrodynamic forces of hydrofoil type
    • B63B1/248Shape, hydrodynamic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the f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02Hulls assembled from prefabricated sub-units
    • B63B3/08Hulls assembled from prefabricated sub-units with detachably-connected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9/00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 B63B39/06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to decrease vessel movements by using foils acting on ambient water
    • B63B39/062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to decrease vessel movements by using foils acting on ambient water the foils being mounted on outriggers or the like, e.g. antidrift hydrofoils for sail bo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02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 B63B43/04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stability
    • B63B43/06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stability using ballast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02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 B63B43/1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 B63B43/14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using outboard float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18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 or grounding; reducing collision da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28Adaptations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to life-sav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6/00Marine propulsion by muscle power
    • B63H16/08Other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muscle power into propulsive effort
    • B63H16/12Other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muscle power into propulsive effort using hand levers, cranks, pedals, or the like, e.g. water cycles, boats propelled by boat-mounted pedal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2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addle wheels, e.g. of stern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00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 B63B2007/003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with foldabl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02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 B63B43/04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stability
    • B63B2043/042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stability using outboard booms supporting ballast, other than solid ballast or persons, e.g. carrying water-filled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31/00Material used for some parts or element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63B2231/40Synthetic materials
    • B63B2231/42Elastomeric materials
    • B63B2231/44Rub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翼的船,包括:本体,其具有浮力,在上部形成有搭乘空间;以及浮力翼部,其从本体的两侧对应地凸出,以隔开的形式位于本体的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浮力翼部包括:主体,其沿本体的侧部具有长度;浮力空间,其以密闭的状态形成于主体的内部;储水部,其以浮力空间为基准配置于和本体相反的方向,开闭部在下部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并且在上部形成有流入口,以便水可以进入;以及浮力调节部,其以储水部为基准设置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对储存于内部的水的容量进行调节,从而改变主体的浮力。

Description

带翼的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翼的船,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带翼的船,可以防止船因各种原因倾斜或颠覆。
背景技术
一般,船用作在海或江、湖里享受玩水或钓鱼等水上休闲运动的用途,广泛使用利用机械动力源的摩托艇或利用乘客力量的无动力船等。
现有的船为了能在水面漂浮,包括本体、搭乘空间、栏杆结构物等,本体具有一定浮力,搭乘空间以使用者可以搭乘的形式形成于本体的上部,栏杆结构物用于防止搭乘者坠落,沿着搭乘空间的边缘设置,并且为了应对沉船事故,设置有使用者可以搭乘或穿戴的救生装置等。
但是,现有的船因波涛或大风等倾斜一定角度以上时,有改变重心并颠覆的危险,船流动时,有搭乘者向船的外部坠落或向搭乘空间流入水的危险。因此,实情是在因各种原因导致船大幅流动的情况需要使得船保持稳定的角度的技术。
作为和本发明相关的先行文献,有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1999-0034657号(1999年08月25日),这一先行文献中公开了摩托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翼的船,可以防止船因各种原因倾斜或颠覆。
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具有浮力,在上部形成有搭乘空间,在边缘形成有密闭空间;以及浮力翼部,其从本体的两侧对应地凸出,以隔开的形式位于本体的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浮力翼部包括:主体,其沿本体的侧部具有长度;浮力空间,其以密闭的状态形成于主体的内部;储水部,其以浮力空间为基准配置于和本体相反的方向,开闭部在下部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并且在上部形成有流入口,以便水可以进入;以及浮力调节部,其以储水部为基准设置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对储存于内部的水的容量进行调节,从而改变主体的浮力,
此外,浮力调节部可以包括:储存空间,其以储水部为基准形成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空气通路,其从储存空间延长并向主体的上部露出,使得储存空间和主体的外部连通;水出入口,其垂直地贯通于储存空间的上部;升降部件,其以可升降的形式设置于储存空间的内部,上升时使得储存于储存空间的水向水出入口排出,下降时使得储存空间的空气通过空气通路向外部排出;调节部件,其以可进行旋转操作的形式设置于本体;以及连接线缆,其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于升降部件的上端,相反的另一端卷绕于调节部件的外部。
此外,浮力调节部可以包括:设置槽,其以储水部为基准形成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下部垂直地开放;管,其结合于设置槽的内部,可以沿上下方向伸缩,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水出入口,其垂直地贯通于管的上部;空气泵,其设置于本体,用于吸入或排出空气;连接管,其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于管的上端,相反的另一端和空气泵连接。
此外,还可以包括:浮力体连接环,其设置于浮力翼部的外部,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缓冲部件,其设置于浮力翼部的凸出的末端,内部形成有缓冲空间,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能够膨胀及收缩;以及辅助开闭部,其以能够开闭的形式设置于缓冲部件的一侧,缓冲部件使得辅助开闭部打开或关闭,从而向内部注入水或将水向外部排出。
此外,本体可以包括:前方本体,其位于前方;后方本体,其位于前方本体的后方;以及一个以上的连接块,其结合于前方本体和后方本体之间。
此外,还可以包括:放置槽,其在本体的两侧凹陷地形成,沿前后具有长度,主体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可旋动的形式结合于在放置槽的前方或后方形成的垂直旋转中心,向本体方向旋动时宽度方向可插入放置槽,
此外,还可以包括:插入槽,其凹陷地形成于本体的两侧;以及挂接坎,其从插入槽的内周面凸出,主体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可滑行移动的形式插入于插入槽,挂接凸起可以沿宽度方向凸出,当主体滑行伸出至插入槽的外部时,挂接凸起挂接位于挂接坎,从而可以限制主体伸出的长度。
此外,还可以包括:塞子,其以可结合及分离的形式设置于流入口的上部,当塞子结合于流入口时封闭储水部,当塞子从流入口分离时使得储水部朝上部开放。
此外,还可以包括:多个辅助浮力调节部,其结合于本体的下部,辅助浮力调节部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可以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或空气,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注入口及排出口。
此外,可以包括:一对旋转轴,其在本体的两侧沿左右方向形成水平旋转中心;一对旋转翼部,其以可旋转的形式设置于旋转轴;以及推进力产生部,其以可进行旋转操作的形式分别设置于搭乘空间的两侧,并设置有和旋转轴机械连接的一对旋转杆。
此外,可以包括:游泳圈,其内部注入有空气;救生衣,其具有浮力,可穿戴于使用者的上身;安全带保管箱,其设置于搭乘空间,内部收容有安全带;以及浮力体连接环,其设置于游泳圈,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并且包括第一浮力空气箱,其沿游泳圈的边缘设置,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可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或空气,第一浮力空气箱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有水出入口,在第一浮力空气箱的内部形成有储水部,以便可以储存水,在第一浮力空气箱的内部设置有能伸缩的空气气球,而且包括第二浮力空气箱,其设置于救生衣,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可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或空气,第二浮力空气箱可以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有注入口及排出口。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可以防止船因各种原因(大风、浸水等)失去中心而倾斜或颠覆,可以预先防止船舶事故,可以将浮力翼部收纳至缩小的体积,从而易于保管及搬运,运行时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可以增加船的移动速度。
另外,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浮力翼部的缓冲部件缓冲外部的冲击,因此可以防止浮力翼部被周围结构物的冲击破坏,根据搭乘人员改变本体的长度,确保使用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正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侧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折叠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中浮力调节部的升降部件下降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中浮力调节部的升降部件上升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8是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平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中将管适用于浮力调节部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1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3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平截面图。
图15是详细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及浮力翼部的内部结构的平截面图。
图16是示出以可折叠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本体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7是示出将连接块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本体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游泳圈的平面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救生衣的正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辅助浮力调节部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0:水面 20:顶部构造物
100:本体 101:前方本体
102:后方本体 110:搭乘空间
120:栏杆 121:密闭空间
130:座位 140:铰链部
150:锁定部件 160:连接块
171:第一紧固连接部件 172:第二紧固连接部件
173:第三紧固连接部件 180:放置槽
191:插入槽 192:挂接坎
200:浮力翼部 210:主体
211:挂接凸起 213:第一紧固连接孔
214:第二紧固连接孔 215:紧固连接销
216:浮力体连接环 220:浮力空间
230:储水部 231:开闭部
232:流入口 233:塞子
240:浮力调节部 241:储存空间
242:空气通道 243:水出入口
244:升降部件 245:调节部件
246:连接线缆 250:浮力调节部
251:设置槽 252:管
253:水出入口 254:空气泵
255:连接管 256:驱动部
257:缓冲部件 300:推进力产生部
310:旋转轴 320:旋转翼部
321:翼 330:旋转杆
400:控制部 500:角度感知部
600:游泳圈 610:第一浮力空气箱
611:空气气球 612:空气通道
613:水出入口 614:储水部
700:救生衣 710:第二浮力空气箱
800:辅助浮力调节部 810:接水槽
812:安全带保管箱 813:加压泵送装置
814:浮力体连接环 815:水空气兼用箱
W: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参照和附图一起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将会变得明确。
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互不相同的各种形态实现,本实施例的提供只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为了向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只是被权利要求的范畴定义。
另外,在说明本发明时,判断相关的公知技术等可能模糊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正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侧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折叠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中浮力调节部的升降部件下降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中浮力调节部的升降部件上升的状态的正截面图,图8是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平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中将管适用于浮力调节部的状态的正截面图。此外,图10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1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正截面图,图12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3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4是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的状态的平截面图,图15是详细示出以可调节长度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浮力翼部及浮力翼部的内部结构的平截面图。此外,图16是示出以可折叠的形式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本体的状态的侧面图,图17是示出将连接块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本体的状态的侧面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游泳圈的平面图。此外,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救生衣的正面图,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辅助浮力调节部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20,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包括本体100、浮力翼部200及推进力产生部300。
本体100由具有浮力的材料制作,以便可以漂浮在水面10上,在本体100的上部凹陷地形成有搭乘空间110,以便使用者可以搭乘,在搭乘空间110的边缘可以设置一定高度的栏杆120。
并且,在栏杆120的内周面可以设置搭乘者可以就座的座位130,在栏杆120的厚度内可以形成有用于形成浮力的密闭空间121,以便本体100不会沉入水中。这里,栏杆120可以沿着本体100的边缘连续地形成,密闭空间121可以沿着本体100的边缘部分地或连续地形成,还可以在密闭空间121插入用于形成浮力的填充材料(泡沫聚苯乙烯等)。
密闭空间121形成于本体100的边缘,在密闭空间121保持充满空气的状态,所以可以防止本体100瞬间颠覆。
另外,顶部构造物20可以结合于本体100的上部及从本体100的上部分离,顶部构造物20可以包括用于覆盖搭乘空间110的上部的盖部以及在下部支撑盖部的支架,并且在本体100的上部可以设置有用于结合顶部构造物20的支架的多个设置部(未示出)。在设置部的上部可以形成有用于使得顶部构造物20的支架插入的结合孔,顶部构造物20可以结合于设置部及从设置部分离。
而且,在搭乘空间110可以以在内部收纳安全带(未示出)的形式设置有安全带保管箱812。安全带保管箱812的内部可以收纳安全带,在安全带保管箱812的上部可以以能够开闭的形式设置有门,在打开门的状态下可以将安全带取出至外部。
例如,突然刮起海浪或大风使得搭乘者从船脱离并远离时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需要安全带,若将安全带系在搭乘者的手腕、腰等部位,即使搭乘者从船上突然掉下,因为和船相连着,所以可以确保安全性。
此外,戏水用游泳圈等被掀翻且水深比人的身高深的话会感到惊慌失措,如果想爬上戏水用游泳圈却总是翻过来,反复做几次就会累晕过去,与此相反,若将附着有浮力体的戏水用具和生命安全带系在手腕或腰部的话,则一点儿也不需要担心。若在茫茫大海上人从船上脱离,则会给生命带来威胁,所以在平时也将生命安全带系在手腕或腰的话,可以防止从船上脱离,保护生命安全。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可以包括:前方本体101,其位于前方;后方本体102,其位于前方本体101的后方;铰链部140,其以可旋动的形式连接前方本体101的后方侧上端和后方本体102的前方侧上端,沿左右方向形成水平旋转中心;以及一对锁定部件150,其分别设置于前方本体101的后方侧下端和后方本体的前方侧下端,相互结合及分离。
例如,将便携式小船装进小汽车内,容易在没有车道的小路上携带,装进小汽车前行的船的大小优选为,泡沫塑料横向90cm,竖向180cm,翼的长度为75cm左右,本体13kg,4个翼8kg。7人乘轿车里乘坐两人,其余车座装载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前行,无论何地或者脚能到达的地方,均不受限制,可以享受水上休闲。
一对锁定部件150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使用者能够结合及分离的结构,使得锁定部件150相互分离从而可以使得前方本体101和后方本体102向折叠的方向旋转,使得锁定部件150相互结合从而可以使得前方本体101和后方本体102保持沿前后方向展开的状态。锁定部件150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多种结构。
例如,使得锁定部件150相互分离从而可以使得后方本体102以折叠的状态位于前方本体101的上部。这时,本体100的体积缩小,因此可以容易地装载于车辆等并易于搬运,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缩小体积使得易于保管。
另外,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可以包括:前方本体101,其位于前方;后方本体102,其位于前方本体101的后方;一个以上的连接块160,其结合于前方本体101和后方本体102之间;一个以上的第一紧固连接部件171,其设置于前方本体101的后端;一个以上的第二紧固连接部件172,其设置于后方本体102的前端;以及第三紧固连接部件173,其分别设置于连接块160的前端和后端,和第一紧固连接部件171及第二紧固连接部件172结合及分离。
例如,使得本体100的长度增加的情况,可以使得一个以上的连接块160位于前方本体101和后方本体102之间的间隔,并使得位于连接块160的前端的第三紧固连接部件173和第一紧固连接部件171结合,使得位于连接块160的后端的第三紧固连接部件173和第二紧固连接部件172结合。第一紧固连接部件171、第二紧固连接部件172及第三紧固连接部件173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多种结构。
此外,使用多个连接块160的情况,可以使得连接块160的第三紧固连接部件190相互结合从而增加长度。即,可以使得本体100的长度增加连接块160的前后方向长度,通过调节使得连接块160分离或使得连接块160结合的个数可以多样地调节本体100的长度。
浮力翼部200用于防止本体100倾斜或颠覆,从本体100的两侧以对应的形式凸出,由具有浮力的材料制作,以便可以漂浮在水面10。这里,浮力翼部200可以在本体100的前方区域配置一对,在本体100的后方区域配置一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浮力翼部200可以包括:主体210,其沿本体100的侧部具有长度;浮力空间220,其以密闭的状态形成于主体210的内部;储水部230,其以浮力空间220为基准配置于和本体100相反的方向,开闭部231在下部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并且在上部形成有流入口232;以及浮力调节部240,其以储水部230为基准设置于和浮力空间220相反的方向,对储存于内部的水W的容量进行调节,从而改变主体210的浮力。另外,还可以包括塞子233,其以可结合及分离的形式设置于流入口的上部。
主体210虽然可以以和本体100的前后方向直角交叉的形式凸出,但主体210可以向后方倾斜地凸出,并且为了减少在船前进时产生的摩擦阻力,主体210的前面可以向后方倾斜地形成。
这里,在主体210的上面可以凹陷地形成有接水槽810,以便可以使得水通过后述的流入口232和水出入口243的上部流入。例如,使得本体100漂浮在水面的情况,水可以向接水槽810流入,流入接水槽810的水可以通过后述的流入口232和水出入口243自动流入。
浮力空间220作为内部充满空气的空间,保持密闭的状态。即,浮力空间220保持内部充满空气的状态,所以可以防止主体210沉入水中,使船不易颠覆。
储水部230用于对主体210的浮力进行调节,通过流入口232可以向内部供给水W,通过打开开闭部231可以使得储存于内部的水W向下部排出。即,通过调节储存于储水部230的水W的容量可以防止主体210过度上升或下沉。
流入口232作为用于向储水部230投入水W的构成,可以垂直地开放并开放至主体210的上部,流入口232可以以越向上部直径越渐渐增加的形式具有锥形形态,开闭部231可以具有阀等结构,以便使用者可以操作。
塞子233结合于流入口232时可以密闭储水部230,从流入口232分离时可以使得储水部230朝上部开放。例如,分离塞子233后通过流入口232向储水部230注入水的情况,主体210的重量增加,所以可以防止浮力翼部200上升至水面的上部,打开开闭部231向外部排出储水部230的水后将塞子233结合于流入口232的情况,主体210得以具有浮力,所以可以防止浮力翼部200下降至水面以下。
另外,在主体210的上部还可以设置有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的浮力体连接环814,在搭乘空间110可以设置有能选择性地注入及排出水和空气的多个水空气兼用箱815。这里,水空气兼用箱815可以设置于座位130的内部,在水空气兼用箱815,用于注入及排出水和空气的入口可以连通至外部,入口可以以借助塞子等能开闭的形式设置。
浮力调节部240用于调节主体210的浮力,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可以变化地调节储存于内部的水W的容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浮力调节部240可以包括:储存空间241,其以储水部230为基准形成于和浮力空间220相反的方向;空气通路242,其从储存空间241延长并向主体210的上部露出,使得储存空间241和主体210的外部连通;水出入口243,其垂直地贯通于储存空间241的上部;升降部件244,其以可升降的形式设置于储存空间241的内部,上升时使得储存于储存空间241的水W向水出入口243排出,下降时使得储存空间241的空气通过空气通路242向外部排出;调节部件245,其以可进行旋转操作的形式设置于本体100;以及连接线缆246,其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于升降部件244的上端,相反的另一端卷绕于调节部件245的外部。
空气通路242用于使得储存空间241的空气向外部排出或使得外部空气向储存空间241流入,下端可以通过主体210的上部垂直地插入并连接于储存空间241的一侧,空气通路242的上端可以垂直地向主体210的上部凸出。此时空气通路242的上端向下部弯曲,形成于空气通路242的上端的入口可以朝向下方,以便防止异物等流入。
水出入口243作为用于将储存于储存空间241的水排出外部或从外部向储存空间241供给水W的构成,水出入口243以越向上部直径越渐渐增加的形式可以具有锥形形态。
升降部件244可以水平地位于储存空间241,升降部件244的侧面可以以和储存空间241的侧面相对应的形状紧贴。这里,在升降部件244的上端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后述的连接线缆246的连接环,升降部件244下降时空气通路242的下端可以在比升降部件244的下端低的高度连接于储存空间241的一侧。
例如,升降部件244上升的情况,如图7所示,储存于储存空间241的水W通过水出入口243向外部排出,主体210的外部空气通过空气通路242向储存空间241的内部供给,储存空间241的浮力上升,因此可以防止主体210沉入水中。
相反,升降部件244下降的情况,如图6所示,借助升降部件244的自重,储存于储存空间241的空气通过空气通路242向外部排出,在升降部件244的上部形成有可以流入水W的空间,使水W向升降部件244的上部流入的情况,储存空间241的浮力减小,因此可以防止主体210上升至水面10上。
多个调节部件245可以以能旋转的形式设置于本体100的上部,在调节部件245可以设置有使用者能够用手抓握的把手,在调节部件245的外部可以卷绕有后述的连接线缆246。例如,使用者向水排出方向旋转调节部件245的情况,升降部件244上升,使用者向水W供给方向旋转调节部件245的情况,升降部件244下降。
另外,多个调节部件245借助驱动部256(马达等)的旋转力可以向两方向旋转。驱动部256的驱动轴和调节部件245的旋转中心机械连接,从而可以传递旋转力,在驱动部256可以电连接有操作部(未示出),以便使用者可以控制驱动。
而且,在驱动部256还可以电连接有控制部400,在控制部400还可以电连接有角度感知部500,角度感知部500可以使用陀螺仪传感器等,以便可以感知本体100是否为保持水平的状态。例如,本体100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情况,角度感知部500将本体100的倾斜感知信号传递给控制部400,控制部400可以控制驱动部256的驱动。
使得调节部件245向水排出方向旋转时,连接线缆246向升降部件244传递牵引力,使用者使得调节部件245向水供给方向旋转时,解除连接线缆246的牵引力,所以升降部件244可以借助自重下降。这里,连接线缆246的长度方向一端可以通过主体210的内部向储存空间241的内部插入。
这里,在储存空间241的上部可以形成有用于将连接线缆246连接至本体100内部的通路,在通路的下部可设置有用于支撑连接线缆246的下端的支撑滚轴。支撑滚轴以设置于通路下部的水平旋转中心为基准以可旋转的形式设置,连接线缆246的下端可以被支撑滚轴的上端支撑,从而可以保持拉力,连接线缆246向长度方向两侧移动的情况,支撑滚轴联动旋转的同时可以支撑连接线缆246。
另外,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浮力调节部240可以包括:设置槽251,其以储水部230为基准形成于和浮力空间220相反的方向,下部垂直地开放;管252,其上端结合于设置槽251的上端,可以沿上下方向伸缩,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水出入口253,其垂直地贯通于管252的上部;多个空气泵254,其设置于本体100,用于吸入或排出空气;连接管255,其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于管252的上端,相反的另一端和空气泵254连接。
管252可以利用弹性材料(橡胶等)制作而成,以便向内部供给空气的情况可以向下部伸长长度,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情况长度可以向上部收缩,在管252的外面可以形成有褶皱部,以便可以沿上下方向折叠或展开。褶皱部沿管252的侧方具有长度,可以沿上下方向排列多个。例如,增加管252的体积的情况,因为管252的浮力增加,所以可以防止主体210沉入水中,减少管252的体积的情况,因为管252的浮力减少,所以可以防止主体210上升至水面10上。
另外,在管252可以连接有线缆(未示出),线缆的长度方向一端结合于管252的外部,相反的另一端通过主体210的内部可以延长至使用者可以操作的位置。这里,线缆的长度方向一端可以露出至搭乘空间110,以便使用者可以用手抓握。
水出入口253作为用于将储存于管252的水W向外部排出或从外部向管252的内部供给水W的构成,水出入口253可以以越向上部直径越渐渐增加的形式具有锥形形态。
例如,通过水出入口253向管252的内部注入水的情况,管252的长度向下部延伸,借助填充于管252内部的水的重量可以防止浮力翼部200上升至水面的上部。相反,使用者抓紧线缆的长度方向一端使得填充于管252的内部的水通过水出入口253向外部排出的情况,主体210具有浮力,所以可以防止浮力翼部200下降至水面下。
多个空气泵254可以设置于本体100的上部,并可以电连接有操作部,以便使用者可以控制驱动。例如,使用者使得空气泵254按照空气排出模式驱动的情况,管252的内部空气通过后述的连接管255移动后,可以通过空气泵254向外部排出,使用者使得空气泵254按照空气注入模式驱动的情况,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连接管255向管252内部注入。
就连接管255而言,使得空气泵254按照空气排出模式驱动的情况,使得储存于管252的空气移动并移动至空气泵254,使得空气泵254按照空气注入模式驱动的情况,使得管252的内部空气向空气泵254移动。这里,连接管255的长度方向一端通过主体210的内部可以向管252的上端插入。
此外,在多个空气泵254还可以电连接有控制部400,在控制部400还可以电连接有角度感知部500,角度感知部500可以使用陀螺仪传感器等,以便可以感知本体100是否为保持水平的状态。例如,本体100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情况,角度感知部500可以将本体100的倾斜感知信号传递给控制部400,控制部400可以控制空气泵254的驱动。
而且,在浮力翼部200的凸出的末端可以设置有缓冲部件257,缓冲部件257内部形成有缓冲空间。缓冲空间在缓冲部件257内部可以以密闭的状态形成,并可以由弹性材料(橡胶等)构成,以便弹性变形后借助自身弹性力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
另外,还可以包括浮力体连接环814,其设置于浮力翼部200的外部,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并且还可以包括辅助开闭部(未示出),其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于缓冲部件257的一侧。缓冲部件257使得辅助开闭部开闭,从而可以向内部注入水或向外部排出水,缓冲部件257的一侧和管252连通,从而水可以向缓冲空间流入或向管252排出。即,缓冲部件257对外部的冲击进行缓冲,因此可以防止主体210被周围结构物的冲击损坏,可以防止本体100颠覆(沉没),可以调节体积从而可以预防冲突事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如图1至图9所示,还可以包括放置槽180,其在本体100的两侧凹陷地形成,沿前后具有长度,主体210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可旋动的形式结合于在放置槽180的前方或后方形成的垂直旋转中心,向本体100方向旋动时宽度方向可以插入放置槽180。
这里,第一紧固连接孔213可以垂直地形成于主体210的上端,第二紧固连接孔214可以垂直地贯通于前述的栏杆120的上端,通过第二紧固连接孔214和第一紧固连接孔213垂直地贯通结合紧固连接销215的下端,从而可以使得主体210以插入放置槽180的状态固定。相反,使得紧固连接销215向第二紧固连接孔214的上部分离,从而可以将主体210向本体100的两侧展开。
例如,在使船停泊的状态下,具有使得浮力翼部200的主体210向本体100的外部旋转并凸出的结构,在船运行的情况下,使得浮力翼部200的主体210旋转从而可以插入放置槽180,因为主体210的体积减小,所以可以减少船移动时产生的阻力,缩小船的体积,使得保管及搬运容易。
此外,如图10至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还可以包括:插入槽191,其凹陷地形成于本体100的两侧;以及挂接坎192,其从插入槽191的内周面凸出,主体210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可滑行移动的形式插入于插入槽191,挂接凸起211可以沿宽度方向凸出。当主体210滑行伸出至插入槽191的外部时,挂接凸起211挂接位于挂接坎192,从而可以限制主体210伸出的长度。
这里,在主体21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沿和本体100相反的方向开放的引导槽,在引导槽,能够以滑行移动方式出没的又另一主体210可以以对应的形式插入。例如,将主体210插入引导槽的情况,主体210的长度缩小,将主体210向引导槽的外部伸出的情况,主体210的长度增加。即,主体210的长度缩小的情况,可以减少船移动时产生的阻力,缩小船的体积,使得保管及搬运容易。
推进力产生部300作为使得船向前方及后方移动或用于调整前进方向的构成,可以包括:一对旋转轴310,其在本体100的两侧沿左右方向形成有水平旋转中心;一对旋转翼部320,其以可旋转的形式设置于旋转轴;一对旋转杆330,其以可旋转操作的形式分别设置于搭乘空间110的两侧,和旋转轴310机械连接。
旋转轴310的轴方向一端可以向本体100的左右方向凸出,旋转翼部320可以以旋转轴310为基准向前方或后方旋转,在旋转翼部320的外周面可以以一定间隔排列有旋转时用于产生推进力的多个翼321。
旋转杆330的长度方向一端可以以可旋转的形式插入搭乘空间110的左右侧壁面,借助齿轮类等动力传递部件可以和旋转轴310的轴方向一端机械连接,相反的另一端以偏心的形式弯曲,具有在使用者抓握的状态下可旋转的形状。此外,在旋转杆330的长度方向一端可以具有以使用者用手抓握的状态旋转或在脚踩踏的状态下可旋转的结构。例如,在旋转杆33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把手部,以便使用者能够用手抓握。
例如,在使用者抓握旋转杆330的一端的状态下向前方旋转的情况,旋转翼部320旋转的同时产生推进力,本体100借助旋转翼部320的推进力向前方移动。相反,在使用者抓握旋转杆330的一端的状态下向后方旋转的情况,旋转翼部320旋转的同时产生推进力,本体100借助旋转翼部320的推进力向后方移动。
另外,使用者只向前方旋转左侧的旋转杆330的情况,只在本体100的左侧产生推进力,所以本体100可以向右侧旋转,使用者只向前方旋转右侧的旋转杆330的情况,只在本体100的右侧产生推进力,所以本体100可以向左侧旋转。
此外,虽然图中没有示出推进力产生部300,但其可以设置于主体210的内部。此时,在主体210的一部分形成有向下部开放的设置空间,在设置空间可以设置有旋转轴310,在设置空间的旋转轴310,旋转翼部320可以以可旋转的形式设置。此时,旋转翼部320的下端可以以插入水中的状态设置,使用者旋转旋转杆330的情况,旋转翼部320在主体210的下部和水W接触从而产生推进力。
另外,在本体100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向旋转轴310传递旋转力的一对旋转驱动部(未示出)。旋转驱动部可以使用马达等,旋转驱动部的驱动轴可以和旋转轴310机械连接,和前述的控制部400电连接,从而可以控制驱动。例如,使用者利用控制部400可以调节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的打开(ON)/关闭(OFF)状态、旋转方向,通过选择性地驱动一对旋转驱动部中的一个可以调节本体100的运行方向。
另外,如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可以包括:游泳圈600,其内部注入有空气;及第一浮力空气箱610,其沿游泳圈600的边缘设置,由弹性材料(橡胶等)构成,以便可伸缩。
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W或空气,游泳圈600的第一浮力空气箱610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有水出入口613,在第一浮力空气箱610的内部形成有储水部614,以便可以储存水。所述游泳圈600可以调节第一浮力空气箱610的浮力,所以可以使得游泳圈600不易倾斜或颠覆。
这里,在第一浮力空气箱61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能伸缩的空气气球611,在第一浮力空气箱6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用于向空气气球611注入空气或将充满空气气球611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空气通路612。并且,在第一浮力空气箱610的外部还可以设置有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的浮力体连接环814。
另外,在空气通路612可以连接有用于泵送空气的加压泵送装置813。加压泵送装置813可以包括长度方向一端与空气通路612连接的连接管以及和连接管连接并能进行泵送操作的泵,通过泵的按压操作可以使得空气流入空气通路612。
即,作为戏水用具的空气橡胶圈被掀翻且水深比人的身高深的话会感到惊慌失措,如果想爬上戏水用具却总是翻过来,反复做几次就会累晕过去,与此相反,若将附着有浮力体的戏水用具和生命安全带系在手腕或腰部的话,则一点儿也不需要担心。
另外,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可以包括:救生衣700,其具有浮力,可穿戴于使用者的上身;以及第二浮力空气箱710,其设置于救生衣700,由弹性材料(橡胶等)构成,以便可伸缩。
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W或空气,救生衣700的第二浮力空气箱710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有注入口及排出口,并可以分别设置于使用者的腰通过的救生衣700的下端、使用者的胳膊通过的救生衣700的两侧、使用者的脖子通过的救生衣700的上端,第二浮力空气箱710的个数和位置根据需要可以多种多样地适用。
即,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穿上救生衣700,人体被海浪或强风刮得不停地翻来覆去的话,为了防止失去知觉,连现在的救生衣也附着水空气兼用浮力体比不附着来说,人体更加安全。
此外,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翼的船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本体100下部的辅助浮力调节部800。虽然可以沿着本体100的边缘侧下端以隔开的状态设置多个辅助浮力调节部800,但辅助浮力调节部800的个数和位置根据需要可以多种多样地适用。
这里,辅助浮力调节部800由弹性材料(橡胶等)形成,以便可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W或空气,注入口及排出口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这样的辅助浮力调节部800可以调节浮力,因此使得本体100不易倾斜或颠覆。
结果,本发明可以防止船因各种原因(大风、浸水等)失去中心而倾斜或颠覆,可以预先防止船舶事故,可以将浮力翼部200收纳至缩小的体积,从而易于保管及搬运,运行时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可以增加船的移动速度。
另外,本发明的浮力翼部200的缓冲部件257缓冲外部的冲击,因此可以防止浮力翼部200被周围结构物的冲击破坏,可以根据搭乘人员改变本体100的长度,确保使用的便利。
目前为止对根据本发明的带翼的船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度内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不能局限于说明的实施例而定,不仅要根据后述的权利要求书,还要根据和权利要求书均等的事项来定。
即,应理解为,前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通过后述的权利要求而不是详细的说明来表示,且应解释为,从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及范围和其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其具有浮力,在上部形成有搭乘空间,在边缘形成有密闭空间;以及
浮力翼部,其从本体的两侧对应地凸出,以隔开的形式位于本体的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
浮力翼部包括:主体,其沿本体的侧部具有长度;浮力空间,其以密闭的状态形成于主体的内部;储水部,其以浮力空间为基准配置于和本体相反的方向,开闭部在下部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并且在上部形成有流入口,以便水可以进入;以及浮力调节部,其以储水部为基准设置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对储存于内部的水的容量进行调节,从而改变主体的浮力,
还包括:放置槽,其在本体的两侧凹陷地形成,沿前后具有长度,
主体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可旋动的形式结合于在放置槽的前方或后方形成的垂直旋转中心,向本体方向旋动时宽度方向插入放置槽,
浮力调节部包括:
储存空间,其以储水部为基准形成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
空气通路,其从储存空间延长并向主体的上部露出,使得储存空间和主体的外部连通;
水出入口,其垂直地贯通于储存空间的上部;
升降部件,其以可升降的形式设置于储存空间的内部,上升时使得储存于储存空间的水向水出入口排出,下降时使得储存空间的空气通过空气通路向外部排出;
调节部件,其以可进行旋转操作的形式设置于本体;以及
连接线缆,其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于升降部件的上端,相反的另一端卷绕于调节部件的外部,
还包括:
一对旋转轴,其在本体的两侧沿左右方向形成水平旋转中心;
一对旋转翼部,其以可旋转的形式设置于旋转轴;以及
推进力产生部,其以可进行旋转操作的形式分别设置于搭乘空间的两侧,并设置有和旋转轴机械连接的一对旋转杆,
在搭乘空间的边缘设置有一定高度的栏杆,
第一紧固连接孔垂直地形成于主体的上端,第二紧固连接孔垂直地贯通于栏杆的上端,通过第二紧固连接孔和第一紧固连接孔垂直地贯通结合紧固连接销的下端,从而使得主体以插入放置槽的状态固定,
调节部件借助驱动部的旋转力向两方向旋转,驱动部的驱动轴和调节部件的旋转中心机械连接并传递旋转力,在驱动部电连接有操作部,以便使用者可以控制驱动,
在驱动部还电连接有控制部,在控制部进一步电连接有角度感知部,角度感知部使用陀螺传感器,以便可以对本体是否维持水平的状态进行感知,当本体向一个方向倾斜时,角度感知部将本体的倾斜感知信号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对驱动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本体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向旋转轴传递旋转力的一对旋转驱动部,旋转驱动部的驱动轴和旋转轴机械连接,利用控制部可以调节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的打开/关闭状态、旋转方向,可以选择性地驱动旋转驱动部中的一个,调节本体的运行方向;
本体包括:前方本体,其位于前方;后方本体,其位于前方本体的后方;以及一个以上的连接块,其结合于前方本体和后方本体之间;
一个以上的第一紧固连接部件,其设置于前方本体的后端;一个以上的第二紧固连接部件,其设置于后方本体的前端;以及第三紧固连接部件,其分别设置于连接块的前端和后端,和第一紧固连接部件及第二紧固连接部件结合及分离;
升降部件上升的情况,储存于储存空间的水W通过水出入口向外部排出,主体的外部空气通过空气通路向储存空间的内部供给,储存空间的浮力上升,因此可以防止主体沉入水中;
升降部件下降的情况,借助升降部件的自重,储存于储存空间的空气通过空气通路向外部排出,在升降部件的上部形成有可以流入水W的空间,使水W向升降部件的上部流入的情况,储存空间的浮力减小,因此可以防止主体上升至水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
浮力调节部包括:
设置槽,其以储水部为基准形成于和浮力空间相反的方向,下部垂直地开放;
管,其结合于设置槽的内部,可以沿上下方向伸缩,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
水出入口,其垂直地贯通于管的上部;
空气泵,其设置于本体,用于吸入或排出空气;
连接管,其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于管的上端,相反的另一端和空气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浮力体连接环,其设置于浮力翼部的外部,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缓冲部件,其设置于浮力翼部的凸出的末端,内部形成有缓冲空间,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能够膨胀及收缩;以及辅助开闭部,其以能够开闭的形式设置于缓冲部件的一侧,
缓冲部件使得辅助开闭部打开或关闭,从而向内部注入水或将水向外部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入槽,其凹陷地形成于本体的两侧;以及
挂接坎,其从插入槽的内周面凸出,
主体的长度方向一端以可滑行移动的形式插入于插入槽,挂接凸起沿宽度方向凸出,
当主体滑行伸出至插入槽的外部时,挂接凸起挂接位于挂接坎,从而限制主体伸出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塞子,其以可结合及分离的形式设置于流入口的上部,
当塞子结合于流入口时封闭储水部,当塞子从流入口分离时使得储水部朝上部开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辅助浮力调节部,其结合于本体的下部,
辅助浮力调节部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可以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或空气,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注入口及排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翼的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游泳圈,其内部注入有空气;救生衣,其具有浮力,可穿戴于使用者的上身;安全带保管箱,其设置于搭乘空间,内部收容有安全带;以及浮力体连接环,其设置于游泳圈,用于结合浮力体替代品,
并且包括第一浮力空气箱,其沿游泳圈的边缘设置,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可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或空气,第一浮力空气箱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有水出入口,在第一浮力空气箱的内部形成有储水部,以便可以储存水,在第一浮力空气箱的内部设置有能伸缩的空气气球,
而且包括第二浮力空气箱,其设置于救生衣,由弹性材料构成,以便可伸缩,为了选择性地注入水或空气,第二浮力空气箱以可开闭的形式设置有注入口及排出口。
CN202210269594.0A 2021-03-18 2022-03-18 带翼的船 Active CN115140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10035196 2021-03-18
KR10-2021-0035196 2021-03-18
KR10-2021-0102153 2021-08-03
KR1020210102153A KR102367088B1 (ko) 2021-03-18 2021-08-03 날개 달린 보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237A CN115140237A (zh) 2022-10-04
CN115140237B true CN115140237B (zh) 2024-04-09

Family

ID=8049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9594.0A Active CN115140237B (zh) 2021-03-18 2022-03-18 带翼的船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97800A1 (zh)
EP (1) EP4309993A1 (zh)
KR (1) KR102367088B1 (zh)
CN (1) CN115140237B (zh)
WO (1) WO20221969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7088B1 (ko) * 2021-03-18 2022-02-25 김종철 날개 달린 보트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31062A (ko) * 1996-10-31 1998-07-25 권택용 가변날개가 설치된 보트
KR20030010961A (ko) * 2001-07-27 2003-02-06 배달익 조립식 보트
JP2009132369A (ja) * 2007-11-09 2009-06-18 Chiharu Sato 前速回転式オール
KR20110125503A (ko) * 2010-05-13 2011-11-2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시스템
CN106275308A (zh) * 2015-06-23 2017-01-04 吴战车 防侧翻防沉船伸缩翼展板
CN206265265U (zh) * 2016-10-12 2017-06-20 上海博添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平衡装置
KR20170103430A (ko) * 2016-03-04 2017-09-13 황명회 선박의 자세 안정 및 전복 방지장치
KR101918894B1 (ko) * 2018-03-28 2018-11-14 임종길 유압장치 적용보트
CN209080117U (zh) * 2016-05-04 2019-07-09 金种哲 配置有紧急时期防止沉没及倾覆装置的船舶
CN111204409A (zh) * 2018-11-21 2020-05-29 马侠安 一种防倾覆船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84135Y1 (ko) 1998-01-30 2000-06-01 석교상 모터 보트
KR102367088B1 (ko) * 2021-03-18 2022-02-25 김종철 날개 달린 보트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31062A (ko) * 1996-10-31 1998-07-25 권택용 가변날개가 설치된 보트
KR20030010961A (ko) * 2001-07-27 2003-02-06 배달익 조립식 보트
JP2009132369A (ja) * 2007-11-09 2009-06-18 Chiharu Sato 前速回転式オール
KR20110125503A (ko) * 2010-05-13 2011-11-2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시스템
CN106275308A (zh) * 2015-06-23 2017-01-04 吴战车 防侧翻防沉船伸缩翼展板
KR20170103430A (ko) * 2016-03-04 2017-09-13 황명회 선박의 자세 안정 및 전복 방지장치
CN209080117U (zh) * 2016-05-04 2019-07-09 金种哲 配置有紧急时期防止沉没及倾覆装置的船舶
CN206265265U (zh) * 2016-10-12 2017-06-20 上海博添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平衡装置
KR101918894B1 (ko) * 2018-03-28 2018-11-14 임종길 유압장치 적용보트
CN111204409A (zh) * 2018-11-21 2020-05-29 马侠安 一种防倾覆船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237A (zh) 2022-10-04
EP4309993A1 (en) 2024-01-24
WO2022196974A1 (ko) 2022-09-22
US20220297800A1 (en) 2022-09-22
KR102367088B1 (ko)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62590B2 (ja) ウォータジェット動力式水上艇
US6953002B2 (en) Boat wake system
US3815541A (en) Houseboat powered by smaller boat
US20160096598A1 (en) Inflatable crafts with an integral underwater viewing window
US5140922A (en) Lift for a watercraft
WO1994004414A9 (en) A personal marine transport
WO1994004414A1 (en) A personal marine transport
CN115140237B (zh) 带翼的船
EP0165192A1 (fr) Véhicule marin semi-submersible
US7721670B2 (en) Kayak having deck fairing
US7849808B2 (en) Personal watercraft
US5191854A (en) Boat
RU2718826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лавучим спасатель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с малыми импеллерами на сжатом пневмопотоке на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м управлении
CA2161791C (en) Maritime survival capsule
US3416478A (en) Watercraft
JP6130912B2 (ja) 潜水艇および潜水艇の制御方法
RU2718178C1 (ru) Мобильное плавучее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малыми импеллерами на сжатом пневмопотоке 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US6746291B1 (en) Hybrid inflatable and rigid shoreline riding toy
US7874257B2 (en) Personal watercraft having a suspension system
WO2006084942A1 (en) Rescue capsule
US5367974A (en) Multiple use water vehicle
US7699011B2 (en) Personal watercraft suspension arrangement
EP0651712B1 (en) A submersible vessel
WO2021051092A1 (en) Inflatable floating wave system
KR101908968B1 (ko) 레저 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