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0223A - 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0223A
CN115140223A CN202210198152.1A CN202210198152A CN115140223A CN 115140223 A CN115140223 A CN 115140223A CN 202210198152 A CN202210198152 A CN 202210198152A CN 115140223 A CN115140223 A CN 115140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supported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81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0223B (zh
Inventor
山岸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4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0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1/00Arrangements of radiators, coolant hoses or pipes on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一种具有水冷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的骑乘式车辆(1)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其中,散热器(50)仅被水冷发动机(30)支承。

Description

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借助臂部将两轮机动车中的散热器的下部支承于发动机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8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将散热器的上部支承于主车架,因此需要在主车架设置散热器的安装部。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无需在发动机以外的车身构成构件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的专用构造,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具有水冷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的骑乘式车辆(1)的散热器支承构造,所述散热器(50)仅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在比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三方式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31)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四方式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五方式在第四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在承受行驶风的前面部(50a)设置有具备通风孔的罩构件(6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无需在发动机以外的车身构成构件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的特别的构造,而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一方式,散热器50仅被水冷发动机30支承,由此,无需在发动机30之外的主车架3等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50的专用的安装部,能够无需考虑散热器50的安装构造来构成主车架3,因此,例如,能够在没有散热器的空冷发动机的车体框架搭载水冷发动机等,能够实现车型间的车体框架的共通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二方式,散热器50在比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被水冷发动机30支承,由此能够在安装有散热器50的状态下取下缸盖罩32,因此维护性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三方式,散热器50被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31支承,因此散热器50被配置在上方,由此能够承受多的前方来的行驶风。另外,将散热器50配置在发动机30的前方,由此能够承受多的前方来的行驶风,并且能够减小来自发动机30的热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四方式,散热器50被水冷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由此能够减少来自发动机30的热的影响。另外,散热器50能够被配置在比下车架13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无需考虑散热器50的安装构造来构成主车架3。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五方式,在散热器50的承受行驶风的前面部50a设置有具备通风孔的罩构件60,由此,即使在将散热器50配置在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安装罩构件60来保护散热器50免遭来自路面的泥附着、飞石导致的破损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右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第一支承构造的局部侧视图(图2(a))以及从图2(a)的D1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图2(b))。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第二支承构造的局部侧视图(a)以及从(a)的D1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b)。
图4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安装有罩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骑乘式车辆(两轮机动车);2:车体框架;3:主车架;4:罐罩;5:车座;6:转轮车把;7:防风罩;8:顶桥部;9:头管;10:前围;11:底桥部;12:进气通道;13:下车架;14:前挡泥板;15:前叉;16:车轮轴;17:枢轴板;18:枢轴;19:摆臂;20:车轮轴;21:下围;22:后挡泥板;23:后围;24:排气管;25:消声器;30:发动机;31:缸盖;32:缸盖罩;33:曲轴箱;40:变速器;50:散热器;50a:前面部;51、52:安装构件;60:罩构件;61:上面部;62:侧面部;63:下面部;64:板(叶片);WF:前轮;WR: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保护的发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需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全部特征的组合。也可以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特征中的两个以上特征任意地组合。另外,对同一或者同样的结构附加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应用于作为骑乘式车辆的一个例子的两轮机动车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对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支承构造的两轮机动车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如果没有特别地记载,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等方向的记载与相对于车身的方向相同。
图1是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支承构造的两轮机动车1的右视图。
两轮机动车1的车体框架2具有从头管9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车架3。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被头管9轴支承的前轮WF的转轮系包括:经由车轮轴16来轴支承前轮WF的左右一对前叉15;在头管9的上下钳夹前叉15的顶桥部8及底桥部11;以及转向柱(未图示),其将顶桥部8和底桥部11相互连接,被头管9轴支承。在前叉15的上部固定有转轮车把6。
在主车架3的后下方部连接有支承枢轴18的左右一对枢轴板17,摆臂19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该枢轴18轴支承。枢轴板17从主车架3的后端部向车身下方延伸。左右的摆臂19的前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枢轴板17支承,后端部以使后轮WR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后轮WR。另外,左右的枢轴板17在主车架3的下部,支承发动机30、变速器40等动力单元。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30是四冲程水冷式单缸发动机,以向车身前方倾斜的状态来配置。发动机30包括缸盖31、缸盖罩32以及曲轴箱33。发动机30经由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来与进气通道12连接。发动机30与排气管24连接,在排气管24的后端部连接有向车身后方延伸的消声器25。
在主车架3的前下方部分支出下车架13,该下车架13朝向发动机30向下方延伸,支承发动机30。在头管9的前方配设有具备防风罩7的前围10。变速器40的下部被下围21覆盖。将前轮WF的上部覆盖的前挡泥板14被固定于前叉15。在主车架3的上部安装有将燃料罐的上部覆盖的罐罩4。在被安装于罐罩4的车座5的后方配设有后挡泥板22和后围23。
后轮WR以旋转自如的方式经由车轮轴20而被摆臂19的后端部轴支承。发动机30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链(未图示)被传递给后轮WR。摆臂19的前端部以摆动自如的方式在枢轴18处被枢轴板17轴支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面详细叙述的那样,基于第一支承构造或者第二支承构造,散热器50仅被发动机30支承。这样,仅由发动机30支承散热器50,因此无需在发动机30之外的主车架3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50的特别的构造,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
<第一支承构造>
首先,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50的第一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50的第一支承构造的局部侧视图(图2(a)以及从图2(a)的D1方向观察到的图(主视图)(图2(b))。
在第一支承构造中,如图2所示,散热器50经由安装构件51、52被安装于发动机30的缸盖31的靠车身前方侧的壁部,由此仅被发动机30支承。散热器50在比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被发动机30支承。散热器50的上端部经由一对安装构件51被发动机30的缸盖31的靠车身前方侧的壁部上部支承,下端部经由一对安装构件52被发动机30的缸盖31的车身前方侧的壁部下部支承。
安装构件51、52是金属制的板状的支板,被螺栓等紧固构件固定于在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设置的既定的安装部位。
另外,在第一支承构造中,为了与被发动机30的缸盖31支承的散热器50不干涉,下车架13的长度被缩短成为如下长度:下车架13的下端部位于比缸盖31靠上方(散热器50的正上方)的位置。
<第二支承构造>
接着,参照图3和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50的第二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50的第二支承构造的局部侧视图(a)以及从(a)的D1方向观察到的图(主视图)(b)。图4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50的第二支承构造中在散热器50安装有罩构件60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第二支承构造中,如图3所示,散热器50经由安装构件51、52被安装于曲轴箱33的靠车身前方侧的壁部,由此散热器50仅被发动机30支承,曲轴箱33位于发动机30的缸盖31的下部。散热器50的上端部经由一对安装构件51被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的靠车身前方侧的壁部上部支承,下端部经由一对安装构件52被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的靠车身前方侧的壁部下部支承。
安装构件51、52例如是金属制的板状的支板,两端部被螺栓等紧固构件固定于在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设置的既定的安装部位。
另外,在第二支承构造中,为了与被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的散热器50不干涉,下车架13的长度成为如下长度:下车架13的下端部位于比曲轴箱33靠上方(散热器50的正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第二支承构造中,散热器50在车身下部被支承在靠近地面的位置,因此,有可能在行驶过程中附着泥或者与石头等物体发生碰撞。因此,散热器50能够在承受行驶风的前面部50a安装具备通风孔的罩构件60。
例如,如图4所示,罩构件60是具有上面部61、左右的侧面部62、下面部63、多个板(叶片)64的百叶板。上面部61、左右的侧面部62以及下面部63构成中央具有矩形的开口的外形框架,在外形框架的开口部分,多个细长的板64隔开间隙平行地排列而构成。上面部61、左右的侧面部62以及下面部63构成从散热器50的前面部50a向上下左右扩展的倾斜面,使行驶风易于进入开口部分。通过调整各板64的角度,能够确保向散热器50通气并且保护散热器50免于在散热器50的散热片上附着泥或者因飞石使其破损。另外,板64排列的方向是上下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另外,也可以代替板(叶片)64而使用网状的构件。
罩构件60的外形尺寸与散热器50的外形大致相等,以覆盖散热器50的前面部50a的全部表面的方式安装,以大致紧贴于前面部50a。
另外,还能够使罩构件60构成为相对于散热器50而能装卸,将罩构件60安装于第一支承构造的散热器5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散热器支承构造,仅由发动机30支承散热器50,因此无需在发动机30之外的主车架3等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50的专用的安装部,能够无需考虑散热器50的安装构造来构成主车架3,因此,例如,能够在没有散热器的空冷式发动机的车体框架上搭载水冷发动机等、实现车型间的车体框架的共通化。
另外,根据第一散热器支承构造,在比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支承散热器50,由此能够在安装有散热器50的状态下取下缸盖罩32,因此,维护性提高。
另外,根据第一散热器支承构造,由缸盖31支承散热器50,由此散热器50被配置在上方能够承受多的前方来的行驶风。另外,将散热器50配置在发动机30的前方,由此能够承受多的前方来的行驶风,并且能够减小来自发动机30的热的影响。
另外,根据第二散热器支承构造,散热器50被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由此能够减少来自发动机30的热的影响。另外,由于散热器50被配置在比下车架13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无需考虑散热器50的安装构造来构成主车架3。另外,即使在将散热器50配置在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安装罩构件60来保护散热器50免于受到来自路面的泥的附着、飞石导致的破损等。
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于两轮机动车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应用于所有骑乘式车辆或者骑乘式车辆以外的车辆。

Claims (5)

1.一种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该骑乘式车辆(1)具备水冷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50)仅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50)在比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50)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31)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50)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50)在承受行驶风的前面部(50a)设置有具备通风孔的罩构件(60)。
CN202210198152.1A 2021-03-30 2022-03-02 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Active CN115140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8442 2021-03-30
JP2021058442A JP7389079B2 (ja) 2021-03-30 2021-03-30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223A true CN115140223A (zh) 2022-10-04
CN115140223B CN11514022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340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8152.1A Active CN115140223B (zh) 2021-03-30 2022-03-02 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89079B2 (zh)
CN (1) CN11514022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2013A (ja) * 1997-09-03 1999-03-26 Honda Motor Co Ltd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03170792A (ja) * 2001-12-05 2003-06-17 Hond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取付構造
CN110546061A (zh) * 2017-03-13 2019-12-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10949179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1224B2 (ja) * 1996-07-03 2006-08-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H11187585A (ja) * 1997-12-19 1999-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2次電池充電器および充電方法
JP3992358B2 (ja) * 1998-03-31 2007-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機関を備えた小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4717586B2 (ja) * 2005-10-24 2011-07-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自動二輪車
JP2007131257A (ja) * 2005-11-14 2007-05-3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323514B2 (ja) * 2009-01-29 2013-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ー取付構造
JP6270321B2 (ja) * 2013-02-27 2018-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構造
JP6828474B2 (ja) * 2017-02-02 2021-02-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の冷却構造
JP6849293B2 (ja) * 2018-08-08 2021-03-24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JP6870035B2 (ja) * 2019-07-05 2021-05-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2013A (ja) * 1997-09-03 1999-03-26 Honda Motor Co Ltd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03170792A (ja) * 2001-12-05 2003-06-17 Hond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取付構造
CN110546061A (zh) * 2017-03-13 2019-12-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10949179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89079B2 (ja) 2023-11-29
JP2022155103A (ja) 2022-10-13
CN115140223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8461B2 (en) Cowl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999209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7137408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3154590U (ja) 自動二輪車
US20100223967A1 (en) Steering lock structure for vehicle with saddle
US7584814B2 (en) Motorcycle
EP1642811B1 (en) Wind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in light vehicles
US11059539B2 (en) Stay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US10836451B2 (en) Body frame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US6234531B1 (en) Fuel tank for a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EP2159147B1 (en) Motorcycle with inclination sensor
US9624819B2 (en) Radiato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s
US10988201B2 (en) Motorcycle
CN115140223B (zh) 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JP3570654B2 (ja) 自動2輪車の電装品取付構造
JPH038290B2 (zh)
JP4556687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ガード構造
JP2006182116A (ja) 自動二輪車の操向ハンドルストッパ構造
JP334503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カバ−装置
JP2001071964A (ja) 自動二輪車
JP653973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H08253186A (ja) 自動二輪車の冷却風排風構造
JP487019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JP2023069529A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3305641B1 (en) Straddle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