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5935B -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5935B
CN115135935B CN202080097098.0A CN202080097098A CN115135935B CN 115135935 B CN115135935 B CN 115135935B CN 202080097098 A CN202080097098 A CN 202080097098A CN 115135935 B CN115135935 B CN 115135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top plate
frame
disposed
nonmagnet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70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5935A (zh
Inventor
土田和庆
麻生洋树
下川贵也
高桥谅伍
森下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35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5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56Casing or covers of 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fan gu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46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the same polarity, e.g. consequent 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室外机具备:具有转子和定子的电动机,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和安装于转子铁芯的永久磁铁,永久磁铁构成磁铁磁极,转子铁芯的一部分构成假想磁极,所述定子包围转子;保持电动机的框架;支承框架的支承体;收容有框架及支承体的单元框体;以及配置在支承体与单元框体之间的非磁性体。

Description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室外机具有鼓风机和收容鼓风机的单元框体。鼓风机具有动叶和使动叶旋转的电动机。电动机存在具有庶极式转子的结构,该结构具备由永久磁铁构成的磁铁磁极和由转子铁芯构成的假想磁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8/179025(参照图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庶极式转子中,由于假想磁极不具有永久磁铁,因此从磁铁磁极流出的磁通的一部分容易向轴流动。流动到轴的磁通经由对鼓风机进行支承的支承体而向单元框体流动,可能会向室外机的外部泄漏。
当磁通向室外机的外部泄漏时,可能会对周边设备造成影响。而且,为了满足IATA(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标准,也要求抑制向室外机的外部的磁通泄漏。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抑制向室外机的外部的磁通泄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室外机具备:具有转子和定子的电动机,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和安装于转子铁芯的永久磁铁,永久磁铁构成磁铁磁极,转子铁芯的一部分构成假想磁极,所述定子包围转子;保持电动机的框架;支承框架的支承体;收容有框架及支承体的单元框体,其具有位于框架的上方的顶板、位于框架的下方的底部、以及侧板;以及配置在支承体与顶板之间的非磁性体。在支承体与底部之间、侧板与顶板之间、以及侧板与底部之间中的至少一处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由于在支承体与单元框体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向室外机的外部的磁通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鼓风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表面磁通分布的坐标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中的漏磁通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中的漏磁通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9是将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的上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各实施方式的室外机能够适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室外机的结构>
说明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的纵向剖视图。室外机100构成室内空调机等空气调节装置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室外机100具有:作为外框的单元框体110;配置在单元框体110内的鼓风机5;对鼓风机5进行支承的支承体130;在单元框体110的前表面配置的前面板120;以及在单元框体110的背面配置的热交换器140。
将作为鼓风机5的电动机3(后述)的旋转中心轴的轴线C1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称为“周向”,在图4等中由箭头R1表示。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径向称为“径向”。将与轴向平行的剖面的剖视图称为“纵向剖视图”,将与轴向正交的剖面的剖视图称为“横向剖视图”。
室外机100在此放置于水平面。将水平面设为XY面,将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Y方向与轴向平行,是室外机100的前后方向。
图2是图1所示的线段2-2的室外机100的横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单元框体110具有底板111、顶板112、以及侧板113、114。底板111、顶板112及侧板113、114均由例如金属板形成。金属板的原料例如为铁、不锈钢等。
在由底板111、顶板112、侧板113、114包围的区域配置有鼓风机5等。顶板112覆盖配置鼓风机5等的区域的上部,侧板113、114覆盖该区域的X方向两侧即左右两侧。
前面板120(图1)例如由金属板形成,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111。在前面板120形成有开口部121,未图示的格栅嵌入于开口部121。格栅是将多个铁丝组合成格子状的结构。开口部121是使由鼓风机5产生的气流通过的部分。
支承体130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支柱部131、在支柱部131的下端形成的底座部132、以及从支柱部131的上端开始前后延伸的臂部133。支承体130例如由金属板形成。底座部132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111。
支柱部131具有沿X方向空出间隔地配置的一对柱状部分。在这一对柱状部分的Z方向中央形成有安装板135(图2)。在安装板135如后所述安装鼓风机5的框架41。
如图1所示,臂部133经由后述的非磁性体71、72、73从下方支承顶板112。在臂部133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弯折的固定部136,前面板120的上端部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部136。在臂部133的后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弯折的固定部137,热交换器140的上端部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部137。即,臂部133保持前面板120及热交换器140的各上端部。
单元框体110的背面侧开放,配置热交换器140。热交换器140具有沿X方向排列的在Z方向上长的多个翅片和贯穿这多个翅片的传热管。在沿X方向相邻的翅片之间形成有间隙。翅片例如由铝形成,传热管例如由铜形成。
热交换器140沿着单元框体110的背面在X方向上延伸,进而沿着侧板113在Y方向上延伸。即,热交换器140在从上方观察下具有L字形状。
在热交换器140内流动的制冷剂与通过热交换器140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承体130的X方向的宽度设定为比热交换器140的X方向的宽度窄,以避免妨碍通过热交换器140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2所示,在单元框体110内还配置有压缩机101。压缩机101相对于鼓风机5在X方向上相邻配置,在图2中为在右侧相邻配置。压缩机101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111。压缩机101与热交换器140及室内机201的热交换器205(图12)等一起构成制冷剂回路。
在鼓风机5与压缩机101之间形成有作为分隔构件的分隔板115。分隔板115与侧板113、114平行,且固定于底板111。在分隔板115与侧板113之间配置鼓风机5,在分隔板115与侧板114之间配置压缩机101。
单元框体110的背面侧开放,但是在配置有压缩机101的区域的背面侧配置有背面板122。而且,在分隔板115与侧板114之间配置有对室外机100进行控制的控制板102。
<用于抑制磁通泄漏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用于抑制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支承体130的臂部133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1、72、73。
非磁性体71跨臂部133的前端和前面板120的上端地配置。非磁性体73配置在臂部133的后端。非磁性体72在臂部133中配置于支柱部131的铅垂上方位置。
即,支承体130经由非磁性体71、72、73支承顶板112。在此,非磁性体71、72、73均由例如树脂、更具体而言聚氨酯树脂形成。而且,非磁性体71、72、73可以为海绵状。
非磁性体71、72、73具有抑制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的效果。非磁性体71、72、73的厚度只要为能够发挥抑制磁通泄漏的效果的厚度即可。
在此,非磁性体71、72、73的X方向的宽度与支承体130的X方向的宽度相同。但是,非磁性体71、72、73的X方向的宽度可以比支承体130的X方向的宽度宽,也可以比支承体130的X方向的宽度窄。
如图2所示,在侧板113的上端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4。非磁性体74只要配置在沿着侧板113的上端的Y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
同样,在侧板114的上端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5。非磁性体75只要配置在沿着侧板114的上端的Y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
另外,在分隔板115的上端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6。非磁性体76只要配置在沿着分隔板115的上端的Y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
即,侧板113、114及分隔板115经由非磁性体74、75、76支承顶板112。非磁性体74、75、76与非磁性体71、72、73同样由非磁性材料形成。非磁性材料的具体例子如上所述。
<鼓风机的结构>
图3是表示鼓风机5的纵向剖视图。鼓风机5具备电动机3、收容电动机3的电动机外壳4、在电动机3的轴18上安装的动叶6。电动机3具有转子1和定子2,转子1具有轴18,定子2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1。轴18的中心轴线是上述的轴线C1。在轴线C1的方向上,设有动叶6的一侧为前方。
电动机外壳4具有框架41和轴承支承板42,框架41在前方具有开口部且为有底圆筒状,轴承支承板42安装于框架41的开口部。在框架41的内侧收容定子2。
框架41具有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2的圆筒部41a和在圆筒部41a的后端部形成的壁部41b。壁部41b是在与轴向正交的面内延伸的圆板状的部分。在壁部41b的径向中央形成有保持轴承32的保持部41c。保持部41c具有与轴承32的轴向端面抵接的端面部41d。
另外,腿部43从框架41的后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此,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腿部43。在此,数量为四个的腿部43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但是腿部43的数量及配置是任意的。框架41在腿部43通过螺钉(在图3中由单点划线43a表示)固定于支承体130的安装板135(图2)。
轴承支承板42在轴向上与框架41的壁部41b相向。轴承支承板42是在与轴向正交的面内延伸的圆板状的构件。轴承支承板42通过例如压入而固定于框架41的开口部。
在轴承支承板42的径向中央形成有保持轴承31的环状的保持部42a。保持部42a具有与轴承31的轴向端面抵接的端面部42b。
框架41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但是优选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在通过非磁性材料形成框架41的情况下,例如,优选BMC(块状模塑料)等热固化性树脂。另一方面,轴承支承板42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
转子1的轴18由铁或不锈钢构成。轴18由保持于轴承支承板42的轴承31和保持于框架41的壁部41b的轴承32支承为能够旋转。
轴18沿轴向贯穿轴承支承板42,并向前方突出。在轴18的前端安装有动叶6。
动叶6具有固定于轴18的轮毂61和安装于轮毂61的多个叶片62。轮毂61为圆筒状,其内周面固定于轴18。
在轮毂61的外周面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叶片62。叶片62的数目例如为三片(参照图2),但只要为两片以上即可。当动叶6与轴18一起旋转时,叶片62生成轴向的气流。
动叶6优选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动叶6优选由树脂形成,更具体而言,优选由向聚丙烯(PP)添加了玻璃纤维及云母的材料形成。
<电动机的结构>
图4是表示电动机3的横向剖视图。电动机3如上所述具有转子1和包围转子1的环状的定子2。电动机3也是在转子1埋入有永久磁铁16的永久磁铁埋入型电动机。在定子2与转子1之间设有例如0.4mm的气隙G。
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20和卷绕于定子铁芯20的线圈25。定子铁芯20是将多片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并通过铆紧等固定而成的构件。电磁钢板的板厚例如为0.2mm~0.5mm。
定子铁芯20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轭部21和从轭部21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22。齿2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齿22的数目在此为12,但是没有限定为12。在相邻的齿22之间形成有作为收容线圈25的空间的插槽。
齿22的径向内侧的前端部22a与齿22的其他部分相比周向的宽度宽。齿22的前端部22a隔着上述的气隙G与转子1的外周相向。
在定子铁芯20安装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的绝缘部。线圈25隔着绝缘部卷绕于齿22。线圈25由铜或铝构成。
转子1具有轴18、固定于轴18的转子铁芯10、以及埋入于转子铁芯10的多个永久磁铁16。
图5是表示转子1的转子铁芯10及永久磁铁16的图。转子铁芯10是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构件。转子铁芯10均具有环状的外周10a和内周10b。转子铁芯10是将多个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并通过铆紧等固定而成的构件。电磁钢板的板厚例如为0.2mm~0.5mm。
转子铁芯10具有多个磁铁插入孔11。磁铁插入孔11沿周向等间隔且距轴线C1等距离地配置。磁铁插入孔11的数目在此为5个。
磁铁插入孔11沿着与通过周向中心即极中心的径向的直线(称为磁极中心线)正交的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但是,磁铁插入孔11没有限定为这样的形状,例如可以呈V字状地延伸。
在磁铁插入孔11的周向的两端形成有作为孔部的隔磁槽12。在隔磁槽12与转子铁芯10的外周10a之间形成有薄壁部。为了抑制相邻的磁极间的漏磁通,薄壁部的厚度优选与构成转子铁芯10的电磁钢板的板厚相同。
向各磁铁插入孔11插入永久磁铁16。永久磁铁16为平板状,与轴向正交的剖面形状为矩形形状。永久磁铁16由稀土类磁铁构成。更具体而言,永久磁铁16由包含钕(Nd)、铁(Fe)及硼(B)的钕烧结磁铁构成。
永久磁铁16将相互相同的磁极(例如N极)朝向转子铁芯10的外周10a侧地配置。在转子铁芯10中,在沿周向相邻的永久磁铁之间的区域形成与永久磁铁相反的磁极(例如S极)。
因此,在转子1形成由永久磁铁16构成的五个磁铁磁极P1和由转子铁芯10构成的五个假想磁极P2。将这样的结构称为庶极式。以下,在简称为“磁极”的情况下,包含磁铁磁极P1和假想磁极P2这两方。转子1具有10个磁极。
在庶极式转子1中,与相同极数的非庶极式转子相比,能够使永久磁铁16的数目成为一半。由于高价的永久磁铁16的数目少,因此转子1的制造成本降低。
在此,将转子1的极数设为10,但是极数只要为4以上的偶数即可。而且,在此,在一个磁铁插入孔11配置一个永久磁铁16,但是也可以在一个磁铁插入孔11配置两个以上的永久磁铁16。可以将磁铁磁极P1设为S极,将假想磁极P2设为N极。
转子铁芯10在假想磁极P2具有沿径向长的至少一个狭缝13。狭缝13具有将穿过假想磁极P2的磁通的流动整流为径向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假想磁极P2可以不必形成狭缝13。
转子铁芯10在磁铁插入孔11的径向内侧具有空隙部15。空隙部15为了使磁铁插入孔11的径向内侧的磁通的流动沿周向均匀而设置。空隙部15为沿径向长的狭缝状。但是,空隙部15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狭缝状,也可以为圆形形状或其他的形状。
在转子铁芯10的内周10b嵌合有轴18。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子铁芯10的内周10b与轴18之间可以设置树脂部。
假想磁极P2的周向的宽度W2比永久磁铁16的周向的宽度W1窄。由于从永久磁铁16流出的较多的磁通穿过窄的假想磁极P2,因此假想磁极P2处的磁通密度升高。即,通过缩窄假想磁极P2的宽度W2,能够弥补假想磁极P2不具有永久磁铁引起的磁通密度的下降。
<作用>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1的作用。图6是表示通过磁通密度的实测而求出的转子1的外周的磁通密度分布的坐标图。纵轴为磁通密度[mT],横轴为周向位置,即以轴线C1为中心的角度[度]。而且,在图6中,通过符号P1、P2表示磁铁磁极P1的极中心及假想磁极P2的极中心的位置。
如图6所示,磁通密度在磁铁磁极P1达到正侧的峰值,在假想磁极P2达到负侧的峰值。需要说明的是,磁通密度在磁铁磁极P1的极中心下降且磁通密度在假想磁极P2的极中心上升是因为磁通相对于极中心对称地流动的缘故。
假想磁极P2处的磁通密度的绝对值比磁铁磁极P1处的磁通密度的绝对值小。这是因为假想磁极P2不具有永久磁铁16的缘故。
在庶极式转子1中,假想磁极P2不具有永久磁铁16,因此磁通容易朝向转子铁芯10的中心流动。朝向转子铁芯10的中心流动的磁通流入轴18,成为漏磁通。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中的漏磁通的流动的图。流动到轴18的磁通在支承体130的支柱部131内向上方及下方流动,朝向顶板112及底板111。
由于顶板112向室外机100的外部露出,面积大,因此当磁通流动至顶板112时,可能会给室外机100的周边的设备造成影响。因此,希望避免磁通流动至顶板112。而且,为了满足IATA的标准,也要求避免磁通向面积大的顶板112流动。
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在支承体130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1、72、73。通过这样配置非磁性体71、72、73,能够减少支承体130与顶板112接触的面积。由此,能够抑制磁通从支承体130向顶板112流动。
另外,由于非磁性体71也位于前面板120的上端部与顶板112之间,因此能够抑制磁通从前面板120向顶板112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支承体130最优选不接触顶板112,但是没有限定为这样的结构。即,只要能够减少支承体130与顶板112的接触面积,就能够得到减少从支承体130向顶板112的磁通流动的效果。
另外,可以不必设置非磁性体71、72、73的全部。只要在顶板112与支承体13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非磁性体,就能够得到减少向顶板112的磁通流动的效果。
另外,如图8所示,从支承体130流动到底板111的磁通向侧板113、114及分隔板115流动。流动到侧板113、114及分隔板115的磁通朝向顶板112流动。
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在侧板113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4,在侧板114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5,在分隔板115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6。
通过这样配置非磁性体74、75、76,能够抑制磁通从侧板113、114及分隔板115向顶板112流动。即,能够提高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的抑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必设置非磁性体74、75、76的全部。只要在侧板113与顶板112之间、侧板114与顶板112之间、及分隔板115与顶板112之间中的至少一处配置非磁性体,就能够得到减少向顶板112的磁通流动的效果。
图9是表示室外机100的上部的剖视图。支承体130的臂部133具有作为向从顶板112分离的方向位移的位移部的折弯部138。折弯部138通过例如将构成臂部133的金属板向从顶板112分离的方向折弯而形成。
臂部133的折弯部138距顶板112的距离大。因此,在顶板112向下方变形的情况下,或者臂部133向上方变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顶板112与臂部133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顶板112与臂部133的接触引起的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
折弯部138在此形成于动叶6的上方位置,但是也可以形成于其他位置。而且,可以在臂部133的两个部位以上形成折弯部138。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具备:具有庶极式转子1和定子2的电动机3;保持电动机3的框架41;支承框架41的支承体130;以及包围框架41及支承体130的单元框体110,在支承体130与单元框体110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1、72、73(第一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由此,能够抑制磁通对周边设备的影响,而且,能够满足IATA的标准。
特别是由于非磁性体71、72、73配置在支承体130与顶板112之间,因此能够抑制磁通向面积大的顶板112流动,能够提高磁通泄漏的抑制效果。
另外,由于在侧板113、114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4、75(第二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经由侧板113、114的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
另外,由于在分隔板115与顶板112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76(第三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经由分隔板115的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
另外,由于支承体130的作为顶板相向部的臂部133的至少一部分(折弯部138)向从顶板112分离的方向位移,因此能够抑制顶板112与臂部133的接触,能够抑制该接触引起的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
另外,由于热交换器140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因此能够抑制经由热交换器140的向顶板112的磁通泄漏。
另外,由于保持电动机3的框架41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因此能够抑制从电动机3向支承体130的磁通泄漏,能够提高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漏磁通的抑制效果。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0A。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0A的纵向剖视图。在实施方式2中,除了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非磁性体71、72、73之外,在支承体130、侧板113、114及分隔板115与底板111之间也配置有非磁性体。
在支承体130的底座部132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2。非磁性体82优选具有与底座部132的下表面相同的面积,但是没有限定于此。而且,非磁性体82可以配置在沿着底座部132的下表面的多个部位。非磁性体82抑制磁通从支承体130向底板111流动。
在前面板120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1。非磁性体81只要配置在沿着前面板120的下端的X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非磁性体81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前面板120流动。
在热交换器140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3。非磁性体83只要配置在沿着热交换器140的下端的X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非磁性体83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热交换器140流动。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0A的横向剖视图。如图11所示,在侧板113的下端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4。非磁性体84只要配置在沿着侧板113的下端的Y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非磁性体84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侧板113流动。
同样,在侧板114的下端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5。非磁性体85只要配置在沿着侧板114的下端的Y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非磁性体85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侧板114流动。
另外,在分隔板115的下端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6。非磁性体86只要配置在沿着分隔板115的下端的Y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非磁性体86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分隔板115流动。
另外,在压缩机101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7。非磁性体87优选具有与压缩机101的底面相同的面积,但是没有限定于此。而且,非磁性体87可以配置在沿着压缩机101的底面的多个部位。非磁性体87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压缩机101流动。
此外,在热交换器140的上端与臂部133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8。非磁性体88只要配置在沿着热交换器140的上端的X方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即可。非磁性体88为了与热交换器140的上端和固定部137相接而在YZ剖面中具有L字形状(参照图10)。非磁性体88抑制磁通从热交换器140向臂部133流动。
另外,在电动机外壳4与支承体130的安装板135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9。非磁性体89抑制由转子1产生的磁通经由电动机外壳4向支承体130流入。
非磁性体81~89由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非磁性体71~76同样的材料形成。
此外,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0A具有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非磁性体71~76。非磁性体71~76的结构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但是,非磁性体71为了与顶板112的下表面和固定部136的前端相接而在YZ剖面中具有L字形状(参照图10)。
通过这样配置非磁性体81~89,能够抑制向底板111、顶板112、侧板113、114、前面板120及热交换器140的磁通泄漏。即,能够抑制向室外机100中向外部露出的面的磁通泄漏,能够提高抑制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必设置非磁性体71~76、81~89的全部,只要设置非磁性体81~89中的至少一个,就能够得到降低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的效果。
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0A除了设有非磁性体81~89的情况及非磁性体71的形状之外,与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同样地构成。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实施方式2中,由于在底板111与支承体130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2(第四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磁通从支承体130向底板111流入。因此,能够提高抑制向室外机100A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的效果。
另外,由于在侧板113、114与底板111之间还配置有非磁性体84、85(第五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磁通从底板111向侧板113、114流动。
另外,由于在分隔板115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6(第六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磁通从底板111经由分隔板115向顶板112流动。
另外,由于在压缩机101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7(第七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从底板111向压缩机101的磁通泄漏,由此提高压缩机101的动作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在热交换器140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3(第八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从底板111向热交换器140的磁通泄漏,由此提高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的抑制效果。
另外,由于在前面板120与底板111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1(第九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从底板111向前面板120的磁通泄漏,由此提高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的抑制效果。
另外,由于在电动机外壳4与支承体130之间配置有非磁性体89(第十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由转子1产生的磁通经由电动机外壳4向支承体130流入。
<空气调节装置>
接下来,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室外机100、100A能够适用的空气调节装置。图12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的空气调节装置200的结构的图。空气调节装置200具备室外机100、室内机201、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制冷剂配管207。
室内机201具有室内鼓风机202。室内鼓风机202具有作为例如横流风扇的叶片203、对叶片203进行驱动的电动机204、与叶片203相向配置的热交换器205、以及将上述部件收容的框体206。
室外机100的压缩机101、热交换器140及未图示的减压装置、以及室内机201的热交换器205由制冷剂配管207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
在室外机100中,由于鼓风机5的电动机3的旋转而使动叶6旋转,由此产生的气流通过热交换器140。在制冷运转时,由压缩机101压缩后的制冷剂在由热交换器140(冷凝器)冷凝时放出热量。由该热量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鼓风机5的鼓风从前面板120的开口部121(图1)向室外放出。
在室内机201中,由于室内鼓风机202的电动机204的旋转而使叶片203旋转,向室内送风。在制冷运转时,当制冷剂在热交换器205(蒸发器)中蒸发时被夺走了热量的空气通过室内鼓风机202的送风而向室内送风。
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向室外机100的外部的磁通泄漏,因此能够抑制磁通对周边设备的影响。而且,能够满足IATA的标准。
也可以取代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0而使用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00A(图10、11)。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或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子,2定子,3电动机,4电动机外壳,5鼓风机,6动叶,10转子铁芯,11磁铁插入孔,12隔磁槽,13狭缝,16永久磁铁,18轴,20定子铁芯,21轭部,22齿,25线圈,31、32轴承,41框架,42轴承支承板,43腿部,61轮毂,62叶片,71、72、73、74、75、76非磁性体,81、82、83、84、85、86、87、88、89非磁性体,100、100A室外机,101压缩机,110单元框体,111底板,112顶板,113、114侧板,115分隔板,120前面板,121开口部,130支承体,131支柱部,132底座部,133臂部,135安装板,140热交换器,200空气调节装置,201室内机,202室内鼓风机,207制冷剂配管。

Claims (12)

1.一种室外机,其中,具备: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构成磁铁磁极,所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构成假想磁极,所述定子包围所述转子;
框架,所述框架保持所述电动机;
支承体,所述支承体支承所述框架;
单元框体,所述单元框体收容有所述框架及支承体,具有位于所述框架的上方的顶板、位于所述框架的下方的底部、以及侧板;及
非磁性体,所述非磁性体配置在所述支承体与所述顶板之间,
在所述支承体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底部之间中的至少一处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室外机还具备: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配置在所述单元框体的内侧;及
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配置在所述支承体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在所述分隔构件与所述顶板之间及所述分隔构件与所述底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底部之间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支承体具有与所述顶板相向的顶板相向部,
所述顶板相向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从所述顶板分离的方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在所述单元框体的内侧还具有热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由非磁性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顶板之间及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底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单元框体具有前面板,
在所述前面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及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底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在所述前面板与所述支承体之间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在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承体之间还配置有非磁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框架由非磁性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中,
所述转子具有轴,
所述室外机还具有安装于所述轴的动叶。
12.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中,具有: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及
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于所述室外机的室内机。
CN202080097098.0A 2020-02-26 2020-02-26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15135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07841 WO2021171437A1 (ja) 2020-02-26 2020-02-26 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5935A CN115135935A (zh) 2022-09-30
CN115135935B true CN115135935B (zh) 2024-03-15

Family

ID=7749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7098.0A Active CN115135935B (zh) 2020-02-26 2020-02-26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5941A1 (zh)
EP (2) EP4318901A3 (zh)
JP (1) JPWO2021171437A1 (zh)
CN (1) CN115135935B (zh)
AU (2) AU2020431090B2 (zh)
ES (1) ES2976309T3 (zh)
WO (1) WO202117143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31530A (ja) * 2012-04-27 2013-11-14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機の室外機
CN109417321A (zh) * 2016-07-15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替极型转子、电动机、空调机以及交替极型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0326190A (zh) * 2017-03-03 2019-10-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CN110431734A (zh) * 2017-03-27 2019-1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和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3400A (ja) * 1999-11-26 2001-06-0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530506B2 (ja) * 2001-06-20 2004-05-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ユニット
JP3696150B2 (ja) * 2001-11-09 2005-09-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493686B1 (ko) * 2003-01-13 2005-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컨 실외기의 진동소음 방지구조
JP2004251587A (ja) * 2003-02-21 2004-09-09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20050099352A (ko) * 2004-04-09 200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면 흡토출 방식의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JP2007093048A (ja) * 2005-09-27 2007-04-12 Hitachi Ltd 空調用室外機
KR101575904B1 (ko) * 2009-01-09 2015-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팬모터 장착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2012013390A (ja) * 2010-07-05 2012-01-1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838788B2 (ja) * 2011-12-22 2016-01-06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CN105207438A (zh) * 2015-10-15 2015-12-30 东南大学 一种磁场调制式定转子混合永磁记忆电机
DE112015007074T5 (de) * 2015-10-30 2018-07-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 Rotor, Kompressor und Kühl- und Klimagerät
US10855126B2 (en) * 2015-11-18 2020-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DE112016006772T5 (de) * 2016-04-21 2019-01-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ktromotor und Klimaanlage
US10916989B2 (en) * 2016-08-10 2021-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 compressor, 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CN207094871U (zh) * 2017-08-18 2018-03-13 合肥奕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顶盖
CN208186637U (zh) * 2018-05-04 2018-12-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31530A (ja) * 2012-04-27 2013-11-14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機の室外機
CN109417321A (zh) * 2016-07-15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替极型转子、电动机、空调机以及交替极型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0326190A (zh) * 2017-03-03 2019-10-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CN110431734A (zh) * 2017-03-27 2019-1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和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71437A1 (zh) 2021-09-02
WO2021171437A1 (ja) 2021-09-02
EP4318901A3 (en) 2024-04-03
EP4113021A4 (en) 2023-03-29
EP4318901A2 (en) 2024-02-07
AU2023258330A1 (en) 2023-11-23
AU2020431090B2 (en) 2023-08-03
CN115135935A (zh) 2022-09-30
EP4113021A1 (en) 2023-01-04
ES2976309T3 (es) 2024-07-29
EP4113021B1 (en) 2024-02-28
US20230075941A1 (en) 2023-03-09
AU2020431090A1 (en) 2022-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2516A (zh) 转子、电动机、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CN111903038B (zh) 电动机、压缩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15135935B (zh)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JP6625216B2 (ja) ロータ、電動機、送風機、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23067909A (ja) 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WO2020179788A1 (ja) 電動機、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WO2023286117A1 (ja) モータ、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386965B2 (ja) 電動機、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US11462956B2 (en)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ic motor
EP4113022A1 (en) Out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WO2020213601A1 (ja) モータ、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24201701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185048B2 (ja) 電動機、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0129205A1 (ja) 回転子、電動機、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WO2020129207A1 (ja) 回転子、電動機、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2023071350A (ja) 回転子、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