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3463B -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3463B
CN115133463B CN202210915499.3A CN202210915499A CN115133463B CN 115133463 B CN115133463 B CN 115133463B CN 202210915499 A CN202210915499 A CN 202210915499A CN 115133463 B CN115133463 B CN 115133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urnover
wire
wir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54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3463A (zh
Inventor
曹先锋
贾广鹏
刘波祖
郭昀静
程利军
潘洪洋
马继勇
申舒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54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3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3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3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车辆线束布线操作繁琐、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包括环形导轨、移动机构、翻转机构、升降机构以及布线机构,移动机构沿环形导轨周向滑动连接,升降机构连接于移动机构和翻转机构之间,用于带动翻转机构上下移动,布线机构固定连接于翻转机构下方,通过翻转机构带动布线机构转动,而且布线机构上滑动连接有夹紧RGV小车和顺线夹紧RGV小车,夹紧RGV小车上设置有夹紧机构,顺线夹紧RGV小车上设置有顺线夹紧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翻转机构和布线机构沿环形导轨移动,将现布线操作中各工位连接,而且RGV小车上的夹紧机构和顺线夹紧机构可方便的对线束实现夹紧和顺线操作,有效提高布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底盘线和顶棚线等线束在加工中心加工后,需要工人将半成品线束手动布置到线束布线板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出现了腕关节腱鞘炎及膝关节损伤等各类职业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当前有很多方案都采用机器人布线的方式去实现,但是使用机器人布线的效率较低,不同线束产品的兼容性较低,布线质量的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接加工中心,实现自动上线、自动布线、自动加工及自动放线的产线规划设计,满足当前线束加工的要求,提高线束加工自动化率,减少由于技术缺陷导致的工人健康问题的产生,实现线束的自动化加工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沿自身周向分布的轨道槽,并且环形导轨上依次设置有上线工位、布线工位、加工工位以及放线工位;
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支架、滚动轮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滚动轮连接于移动支架上方,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滚动轮沿环形导轨的轨道槽滑动;
翻转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下方;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之间,用于带动翻转机构沿移动机构上下移动;
布线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布线板,所述布线板与翻转机构固定相连,通过翻转机构带动布线板转动,布线板外侧面设置有沿布线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中间导轨、上导轨以及下导轨,所述中间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夹紧RGV小车,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顺线夹紧RGV小车,所述夹紧RGV小车上设置有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转动连接的用于夹紧线束的夹紧机构,所述顺线夹紧RGV小车上设置有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转动连接的用于对线束顺线并夹紧的顺线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轴,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移动支架上方,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与滚动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支架、翻转气缸、翻转板组成,所述翻转支架连接于移动支架下方,所述翻转气缸缸体固定连接于翻转支架下部,翻转气缸与翻转支架在水平面上呈前后倾斜一定夹角设置,所述翻转板一侧面与翻转气缸活塞杆端部和翻转支架下端均铰接相连,另一侧面与布线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支架上部设置有定位销,布线板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销穿过的通孔,翻转气缸带动翻转板和布线板向环形导轨一侧转动后,定位销穿过定位板上通孔,对布线板转动角度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翻转支架上固定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活塞杆一端与定位销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定位销伸缩。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由升降支架、升降气缸组成,所述升降气缸缸体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顺线夹紧RGV小车由第二RGV小车、滑台、滑板、夹紧机构以及顺线夹紧机构组成,所述滑台通过旋转机构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与于RGV小车转动相连,所述滑板平行于布线板所在平面与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紧机构和顺线夹紧机构夹分别通过旋转机构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转动连接于滑板两端,顺线机构由顺线支架、顺线杆、夹紧杆以及用于带动顺线杆和夹紧杆对线束进行顺线和夹紧的第二驱动机构组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杠,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顺线支架,所述丝杠沿垂直于滑板方向分布,丝杠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顺线支架转动相连,所述顺线杆和夹紧杆均设置有两组,两组顺线杆上设置有用于和线束配合的顺线槽,顺线杆或夹紧杆通过丝杠螺母固定相连,并且两组顺线杆或者两组夹紧杆所连接的两组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为气缸夹爪,所述气缸夹爪通过旋转机构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与RGV小车转动相连,并且气缸夹爪的两夹爪相对分布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与夹爪内侧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电机、同轴固定连接于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二轴承以及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二从动齿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轴承内圈同轴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翻转机构和布线机构沿着环形导轨移动,从而将布线各个工位连接起来,避免了各个工位的离散布置,提高了加工效率,使用翻转机构和布线结构的结合,可以解决柔韧性线束的布线问题,避免线束由于重力原因,与布线机构干涉,影响布线机构的运动;
2、夹紧RGV小车上设置夹紧机构,顺线夹紧RGV小车上设置夹紧机构和顺线夹紧机构,在线束布线过程中通过移动RGV小车以及控制夹紧机构和顺线夹紧机构可以方便对线束的顺线以及夹紧,从而快速完成线束布线操作;
3、利用RGV小车进行线束装配行业,通过夹紧RGV小车和顺线夹紧RGV小车的使用,可以适应多品种线束的自动布线要求,提高布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3为环形导轨与移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布线板水平状态下的移动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翻转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布线板翻转状态下的移动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翻转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移动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翻转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第一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布线机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9为布线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夹紧RGV小车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顺线夹紧机构RGV小车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顺线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环形导轨,101-上线工位,102-布线工位,103-加工工位,104-放线工位;
2-移动机构,201-移动支架,202-滚动轮,203-固定支架,204-第一驱动电机,205-第一主动齿轮,206-第一从动齿轮,207-从动轴,208-第一轴承;
3-翻转机构,301-翻转支架,302-翻转气缸,303-翻转板,304-定位销,305-定位板,306-翻转杆;
4-布线机构,401-布线板,402-导轨,403-夹紧RGV小车,4031-第一RGV小车,4032-夹紧机构,4033-端盖,4034-橡胶垫板;
404-顺线夹紧RGV小车,4041-第二RGV小车,4042-滑台,4043-滑板,
4044-顺线夹紧机构,40441-顺线支架,40442-顺线杆,40443-夹紧杆,40444-第二驱动电机,40445-丝杠,40446-盖板,40447-滑槽;
405-旋转机构,4051-旋转电机,4052-第二主动轮,4053-第二从动轮,4054-旋转轴,4055-第二轴承,4056-滚珠;
406-防护板,4061-移动槽;
5-升降机构,501-升降气缸,502-升降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如图1-9所示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包括环形导轨1、移动机构2、翻转机构3、布线机构4,环形导轨1呈跑道形状,侧面设置有环形轨道,在环形导轨1上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上线工位101、布线工位102、加工工位103以及放线工位104。
移动机构2如图3、图6、图7所示,包括移动支架201、滚动轮202以及用于带动滚动轮202沿环形导轨1滑槽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四组移动滚轮202两两对称分布在环形导轨1滑槽的两侧,并且同侧的两移动滚轮202之间通过T型支架固定连接于移动支架201上方,移动滚轮202与T型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由固定支架203、第一驱动电机204、第一主动齿轮205、第一从动齿轮206以及从动轴207,固定支架203固定连接于移动支架201上方,第一驱动电机204与固定支架203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205与第一从动齿轮206分别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204动力输出轴、从动轴207,且第一主动齿轮205与第一从动齿轮206之间啮合相连,第一驱动电机204动力输出轴和从动轴207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208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203上,并且从动轴207与滚动轮202之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04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滚动轮202沿着环形导轨1滑槽滑动。
翻转机构3如图3-6所示,包括翻转支架301、翻转气缸302、翻转板303、定位销304以及定位板305,翻转支架301下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翻转杆306,翻转气缸302缸体与翻转杆306之间固定相连,翻转气缸302通过翻转杆306固定连接在翻转支架301下部的通孔内,翻转气缸302与翻转支架301之间呈向后倾斜一定角度的夹角分布,翻转气缸302活塞杆一端与翻转板303铰接相连,翻转板303与布线板401平行分布并且二者固定连接,以图3所示的竖直平面为基准,图4中布线板401处于90°位置,翻转气缸302可带动布线板401向环形导轨1一侧转动至如图5所示的-20°位置,另外,在图4视图方向上,翻转支架301的上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定位销304,翻转支架301内部还设置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活塞杆与定位销304固定连接,可带动定位销304左右移动,布线板40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板305,定位板305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销304穿过的通孔,当布线板401转动至图5所示位置时,定位气缸动作带动定位销304穿过定位板305上的通孔,从而将布线板401位置进行固定。
升降机构5如图6所示,包括升降气缸501和升降导轨502,升降气缸501缸体固定连接于移动支架201下方,升降气缸501活塞杆上下滑动连接于翻转支架301,升降导轨502上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支架201下方,下端则上下滑动连接于翻转支架301内部,通过升降机构5带动翻转机构3上下移动。
布线机构4如图8-13所示,包括布线板401、夹紧RGV小车403、顺线夹紧RGV小车404,布线板401一侧面与翻转板303平行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上设置有上、中、下三组导轨402,导轨402沿布线板401长度方向分布,夹紧RGV小车滑动连接在中间导轨402上,而顺线夹紧RGV小车则滑动连接在上部导轨402和下部导轨402上。
夹紧RGV小车403如图10所示,包括第一RGV小车4031、夹紧机构4032,夹紧机构4032通过旋转机构405转动连接在第一RGV小车4031上方,旋转机构405位于第一RGV小车4031的凹槽内,盖板4033位于第一RGV小车4031和夹紧机构4032之间,并且盖板4033与所述凹槽配合,夹紧机构4032采用气缸夹爪,气缸夹爪的相对分布的两内侧面上转动连接有橡胶垫板4034。
所述旋转机构405如图12所示,由旋转电机4051、第二主动齿轮4052、第二从动齿轮4053、旋转轴4054以及第二轴承4055组成,第二主动齿轮4052和第二从动齿轮4053分别与旋转电机4051动力输出轴和旋转轴4054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主动齿轮4052和第二从动齿轮4053啮合相连,旋转轴4054与第二轴承4055内圈同轴固定连接,旋转轴4054一端与气缸夹爪的缸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珠4056,旋转电机4051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旋转轴4054转动,进而带动气缸夹爪转动。
在图10所示的夹紧RGV小车403结构中,第二轴承4055固定连接在第一RGV小车4031上的所述凹槽内,并且滚珠4056固定在第二轴承4055靠近所述凹槽一端,设置滚珠4056可以避免由于第二轴承4055发生轴向位移时从动齿轮组与第一RGV小车4031凹槽发生硬接触。
顺线夹紧RGV小车404如图11、图13所示,包括第二RGV小车4041、滑台4042、滑板4043、夹紧机构4032以及顺线夹紧机构4044,第二RGV小车4041沿布线板401上方和下方位置的导轨402滑动连接,在图11所示视图方向上,滑台4042通过旋转机构405转动连接于第二RGV小车4041上方,旋转机构405与第二RGV小车4041配合关系与第一RGV小车相同,旋转机构405中的旋转轴4052与滑台4042下方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滑台4042沿第二RGV小车转动,滑板4043左右滑动连接于滑台4042上方,滑板4043和滑台4042直接通过导轨导槽配合滑动连接,另外,所述夹紧机构4032和顺线夹紧机构4044分别通过旋转机构405 4转动连接于滑板043上方左右两侧,转动轴线沿垂直于滑板4043分布,而且,与第一RGV小车4031和第二RGV小车4041相似,滑板4043上方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旋转机构的凹槽。
顺线夹紧机构4044如图13所示,由顺线支架40441、顺线杆40442、夹紧杆40443、第二驱动电机40444、丝杠40445以及盖板40446组成,顺线支架40441与旋转机构405的旋转轴4052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40444设置有四组,均固定连接在顺线支架40441内部上端,第二驱动电机40444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杠40445,顺线杆40442和夹紧杆40443均设置有两根,两根顺线杆40442分别与两丝杠40445上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两顺线杆40442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40444转向相反,并且两顺线杆4044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束的顺线槽,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0444可带动两组顺线杆40442沿丝杠40445相对移动,线束置于线束槽中,两夹紧杆40443分别与另外两丝杠40445上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且两夹紧杆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40444转向也相反。
另外,在布线机构4上还设置有防护板406,所述防护板406设置于布线板401远离翻转板303一侧,防护板406上设置有移动槽4061,在工作状态下,夹紧RGV小车403和顺线夹紧RGV小车404上的主体部分位于防护板406的外侧,即第一RGV小车4031和第二RGV小车4041位于防护板406与布线板401之间,旋转机构5的旋转轴4054从移动槽4061伸出防护板406外侧,旋转轴4054可沿着移动槽4061滑动,设置防护板406防止工作时灰尘进入导轨402与RGV小车之间,造成卡死现象,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线:在初始状态下,移动机构2位于上线工位101处,翻转气缸302动作带动布线机构4向后方转动至45°位置,通过机械手将线束从夹紧RGV小车403和顺线夹紧RGV小车上的夹紧机构4031中的橡胶垫板4034之间穿过并夹紧,各RGV小车处于如图8所示状态,完成上线操作。
布线:线束初始夹点夹紧后,移动机构2带动翻转机构3和布线机构4移动至环形轨道1的布线工位102处,翻转气缸302带动布线机构4转动至如图5所示的90°位置,此时,移动机构2通过升降机构5带动翻转机构3和布线机构4上升至线束与地面无接触位置,夹紧初始夹点的RGV小车首先运动到预设的指定位置,顺线夹紧RGV小车404上的旋转机构5转动,带动顺线夹紧机构4044转动合适的位置和角度,调整好位置后,将线束放置在顺线杆40442之间的顺线槽内,顺线夹紧RGV小车404沿预定线路进行顺线操作,到达指定位置后夹紧杆40443动作将线束夹紧,完成一个节点的顺线,往复操作,最后完成整个线束的布线动作,形成如图9所示的布线状态。
加工:移动机构2带动翻转机构3和布线机构4移动至加工工位103,同时,翻转机构3带动布线机构4从图4的90°位置状态翻转至如图5所示的-20°位置状态,位于翻转支架301内部的定位气缸带动定位销304动作,定位销304穿过定位板305上的通孔,从而将布线机构4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布线机构发生翻转,然后升降机构5的升降气缸501动作,带动翻转机构3和布线机构4上升至合适位置,确保布线正确后,进行点缠、密缠等操作。
放线:线束完成加工操作后,定位气缸带动定位销304动作,取消定位销304对布线机构4的定位,移动机构2带动翻转机构3和布线机构4移动至放线工位104,同时翻转气缸302动作,带动布线机构4由图5所示的-20°转动至图4所示的90°位置,顺线夹紧RGV小车404中的第二驱动电机40444动作,带动夹紧杆40443和顺线杆40442打开,释放线束,夹紧RGV小车403上的气缸夹爪松开,线束落入料盒,完成对线束的布线加工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沿自身周向分布的轨道槽,并且环形导轨上依次设置有上线工位、布线工位、加工工位以及放线工位;
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支架、滚动轮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滚动轮连接于移动支架上方,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滚动轮沿环形导轨的轨道槽滑动;
翻转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下方;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之间,用于带动翻转机构沿移动机构上下移动;
布线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布线板,所述布线板与翻转机构固定相连,通过翻转机构带动布线板转动,布线板外侧面设置有沿布线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中间导轨、上导轨以及下导轨,所述中间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夹紧RGV小车,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顺线夹紧RGV小车,所述夹紧RGV小车上设置有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转动连接的用于夹紧线束的夹紧机构,所述顺线夹紧RGV小车上设置有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转动连接的用于对线束顺线并夹紧的顺线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轴,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移动支架上方,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与滚动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支架、翻转气缸、翻转板组成,所述翻转支架连接于移动支架下方,所述翻转气缸缸体固定连接于翻转支架下部,翻转气缸与翻转支架在水平面上呈前后倾斜夹角设置,所述翻转板一侧面与翻转气缸活塞杆端部和翻转支架下端均铰接相连,另一侧面与布线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上部设置有定位销,布线板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销穿过的通孔,翻转气缸带动翻转板和布线板向环形导轨一侧转动后,定位销穿过定位板上通孔,对布线板转动角度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上固定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活塞杆一端与定位销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定位销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由升降支架、升降气缸组成,所述升降气缸缸体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线夹紧RGV小车由第二RGV小车、滑台、滑板、夹紧机构以及顺线夹紧机构组成,所述滑台通过旋转机构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与于RGV小车转动相连,所述滑板平行于布线板所在平面与滑台滑动连接,所述夹紧机构和顺线夹紧机构夹分别通过旋转机构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转动连接于滑板两端,顺线夹紧机构由顺线支架、顺线杆、夹紧杆以及用于带动顺线杆和夹紧杆对线束进行顺线和夹紧的第二驱动机构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杠,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顺线支架,所述丝杠沿垂直于滑板方向分布,丝杠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顺线支架转动相连,所述顺线杆和夹紧杆均设置有两组,两组顺线杆上设置有用于和线束配合的顺线槽,顺线杆或夹紧杆通过丝杠螺母固定相连,并且两组顺线杆或者两组夹紧杆所连接的两组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为气缸夹爪,所述气缸夹爪通过旋转机构沿垂直于布线板方向与RGV小车转动相连,并且气缸夹爪的两夹爪相对分布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与夹爪内侧面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电机、同轴固定连接于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二轴承以及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二从动齿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轴承内圈同轴固定相连。
CN202210915499.3A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Active CN115133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499.3A CN11513346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499.3A CN11513346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463A CN115133463A (zh) 2022-09-30
CN115133463B true CN115133463B (zh) 2024-02-09

Family

ID=8338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5499.3A Active CN11513346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346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690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制造工艺流程
CN102390677A (zh) * 2011-08-03 2012-03-28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随行升降功能的滑板输送系统
CN105826796A (zh) * 2015-01-22 2016-08-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布设装置
CN106057366A (zh) * 2015-04-09 2016-10-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和布线夹具
CN106239172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北京金雨科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装配系统
CN110508722A (zh) * 2019-09-04 2019-11-29 赵青山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线缆定长剪切机械
CN111055073A (zh) * 2020-01-08 2020-04-24 丁童 一种汽车大梁的自动焊接设备
CN210404568U (zh) * 2019-10-22 2020-04-24 江门市永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布线治具及其线束生产线
CN112582857A (zh) * 2020-12-14 2021-03-30 深圳市晖飏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全自动一体机
CN113118730A (zh) * 2021-05-13 2021-07-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自动装配的机构及方法
CN216625149U (zh) * 2021-09-02 2022-05-27 芜湖博康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布线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6928B2 (en) * 2015-06-30 2018-05-01 Fca Us Llc Track assembly for sliding vehicle door
KR101876067B1 (ko) * 2016-10-10 2018-07-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선루프 배선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690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制造工艺流程
CN102390677A (zh) * 2011-08-03 2012-03-28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随行升降功能的滑板输送系统
CN105826796A (zh) * 2015-01-22 2016-08-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布设装置
CN106057366A (zh) * 2015-04-09 2016-10-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和布线夹具
CN106239172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北京金雨科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装配系统
CN110508722A (zh) * 2019-09-04 2019-11-29 赵青山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线缆定长剪切机械
CN210404568U (zh) * 2019-10-22 2020-04-24 江门市永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布线治具及其线束生产线
CN111055073A (zh) * 2020-01-08 2020-04-24 丁童 一种汽车大梁的自动焊接设备
CN112582857A (zh) * 2020-12-14 2021-03-30 深圳市晖飏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全自动一体机
CN113118730A (zh) * 2021-05-13 2021-07-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自动装配的机构及方法
CN216625149U (zh) * 2021-09-02 2022-05-27 芜湖博康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布线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载电子设备机柜布线工艺设计;曹永新, 田波;电子工艺技术;第24卷(第06期);第266-26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463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0026A (zh) 钢结构焊接设备
CN113664416B (zh) 一种钢结构件自动焊接机及焊接方法
CN214265627U (zh) 一种基于防滑抓紧技术的机械手夹机构
CN105014270A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
CN211638737U (zh) 钢结构焊接设备
CN116511835A (zh) 筒体自动加工系统、筒体加工方法以及筒体自动加工工艺
CN216097274U (zh) 一种钢结构件焊接用翻转装置
CN115133463B (zh) 一种汽车线束快速布线机构
CN113941750A (zh) 一种连接线生产用连续焊接装置
CN210099312U (zh) 罐体装配装置
CN204893247U (zh) 一种用于定向管焊接的支撑装置
CN108515417B (zh) 盘状零件表面擦拭机
CN116175596A (zh) 用于船舶表面处理的移动式加工机器人装置
CN213163805U (zh) 一种立式角焊小车
CN109703983B (zh) 一种eps总成自动检测流水线及其检测方法
JP2606786B2 (ja) 自動回転位置決め治具
CN219819653U (zh) 一种用于固定机械手线管的旋转治具
CN215787668U (zh) 一种高效智能化焊接机械臂
CN211841545U (zh) 一种光学曲线磨床的夹具
CN2206987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轴管的夹具
CN212825382U (zh) 一种双通道机床上下料夹持机械手
CN218926791U (zh) 一种滚轮式管道焊接工装
CN219503782U (zh) 清根机器人
CN220073883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
CN213673450U (zh) 自动流水线机械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ao Xianfeng

Inventor after: Jia Guangpeng

Inventor after: Liu Bozu

Inventor after: Guo Yunjing

Inventor after: Cheng Lijun

Inventor after: Pan Hongyang

Inventor after: Ma Jiyong

Inventor after: Shen Shuqi

Inventor before: Liu Bozu

Inventor before: Jia Guangpeng

Inventor before: Cao Xianfeng

Inventor before: Guo Yunji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Lijun

Inventor before: Pan Hongyang

Inventor before: Ma Jiyong

Inventor before: Shen Shuq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