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989A -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 Google Patents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989A
CN115111989A CN202210692864.9A CN202210692864A CN115111989A CN 115111989 A CN115111989 A CN 115111989A CN 202210692864 A CN202210692864 A CN 202210692864A CN 115111989 A CN115111989 A CN 115111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uckle
steering knuckle
detection
rod arm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28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丰
李丹
门梅
秦新山
林泽刚
罗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Chongqing Qingling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Chongqing Qingling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Chongqing Qingling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28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4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perpendicular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锻件尺寸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用于检测带拉杆臂的转向节锻件尺寸,所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包括: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及检测机构。本方案将待检测的转向节放置在支撑机构上,通过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将待检测的转向节固定,并通过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以及第三检测部对转向节进行检测。本方案可实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关键控制尺寸的一次性检测,可大大提高转向节的检测效率,避免因人工检测出现的误差和错误。并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同时减少检测的人工投入,降低检测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锻件尺寸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其中,立式锻造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结构相对较复杂,关键尺寸对该产品的最终加工质量影响很大,是转向节锻件需重点控制的尺寸。关键尺寸包括:拉杆臂位置尺寸,在锻造和热处理过程中极易引起变形,导致加工后拉杆球头端面加工黑皮或锥孔壁厚超下限,工件报废;转向节主轴长度尺寸,过长会影响加工效率,过短则会产生加工黑皮,导致工件报废;转向节主轴与制动器定位止口的垂直度,该尺寸超差会直接影响机加定位,使羊角及拉杆臂产生机加黑皮,导致产品加工不合格。现有的检测方式均依靠人工使用高度尺以及游标卡尺来进行,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且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低并且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用于检测带拉杆臂的转向节锻件尺寸,所述拉杆臂前端设置有拉杆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包括:
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待检测的转向节,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支撑杆;
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转向节拉杆臂内侧基准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Y轴方向的第一定位部、用于与转向节制动器定位止口的端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Z轴方向的第二定位部以及用于与转向节主轴周侧相抵以定位转向节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转向节拉杆臂水平位移尺寸和竖直位移尺寸的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转向节主轴垂直度的第二检测部以及用于检测转向节主轴长度的第三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检测部与第三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台阶孔,所述转向节制动器定位止口设置在所述台阶孔内,并且所述转向节制动器定位止口的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内孔端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Z轴方向。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基准面板、第二基准面板以及4个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与第二基准面板之间,所述台阶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上,所述第二检测部、第三定位部及第三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准面板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上。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边缘至其中心点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度逐渐变窄的V型槽,所述V型槽贯穿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竖直方向,所述V型槽与所述台阶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所述第一百分表的测头与所述转向节拉杆球头的最高点沿Z轴方向相抵以检测转向节拉杆臂竖直位移尺寸,所述第二百分表的测头与所述转向节拉杆球头的侧面沿Y轴方向相抵以检测转向节拉杆臂水平位移尺寸。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之中任意一个上,处于不同安装位上的所述支撑杆之间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连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处于不同安装位上的所述第二百分表之间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连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处于不同安装位上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连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两个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V形夹,所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还包括水平滑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通过所述水平滑动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转向节主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之间,并且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的开口内侧分别与所述转向节主轴周侧相抵以定位转向节X轴方向与Y轴方向。
可选地,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导轨以及两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V形夹,两个所述第二V形夹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两个第三百分表,两个所述第三百分表一一对应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V形夹上,两个所述第三百分表的测头分别与所述转向节主轴周侧相抵以检测转向节主轴垂直度。
可选地,所述转向节综合检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动机构进行水平滑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握把与两个连接杆,所述握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握把的不同端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检测部包括杠杆、重力检测杆及导向杆,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杠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向节主轴端部相抵,所述重力检测杆的第一端沿Z轴方向贯通所述支撑机构,并且所述重力检测杆的第一端上设置有极限标尺,沿所述导向杆的宽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重力检测杆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导向杆内,并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垂直相抵在所述通槽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将待检测的转向节放置在支撑机构上,通过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将待检测的转向节固定,并通过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以及第三检测部对转向节进行检测。本方案可实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关键控制尺寸的一次性检测,可大大提高转向节的检测效率,避免因人工检测出现的误差和错误。并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同时减少检测的人工投入,降低检测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架在第一安装位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架在第一安装位时用于转向节检测的应用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支架在第二安装位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架在第二安装位时用于转向节检测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架在第一安装位时的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节拉杆臂水平位移尺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节拉杆臂竖直位移尺寸与主轴尺寸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第一百分表;2-第二百分表;3-第二定位部;4-第一V形夹;5-第二V形夹;6-第三百分表;7-杠杆;8-极限标尺;9-重力检测杆;10-导向杆;11-支撑杆;12-导轨;13-滑块;14-支架;15-握把;16-连接杆;17-第一基准面板;18-第二基准面板;19-立柱;20-转向节;21-第一定位部;22-高度尺寸检测头;23-第一安装位;24-第二安装位;201-制动器定位止口;202-油封;203-内轴承颈;204-外轴承颈;205-短臂;206-法兰盘;207-拉杆臂;208-拉杆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用于检测带拉杆臂的转向节锻件,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为立式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以下将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简称为转向节20。拉杆臂207前端设置有拉杆球头208,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包括:用于支撑待检测转向节20的支撑机构、用于将转向节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转向节尺寸的检测机构。转向节20包括制动器定位止口201、法兰盘206、油封202、内轴承颈203、外轴承颈204、短臂205、拉杆球头208以及拉杆臂207。转向节20的主轴包括油封202、内轴承颈203、外轴承颈204。
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部21、第二定位部3以及第三定位部,第一定位部21、第二定位部3以及第三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第一定位部21水平设置,其左端与转向节20的拉杆臂207内侧基准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20的Y轴方向。第二定位部3的顶端与转向节20的制动器定位止口201底端相抵以定位转向节20的Z轴方向。第三定位部滑动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第三定位部的内侧与转向节20主轴的油封202相抵以定位转向节20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
如图6和图7所示,检测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以及第三检测部,第二检测部滑动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转向节20拉杆臂207的位置尺寸,位置尺寸包括水平位移尺寸M和竖直位移尺寸H。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转向节20主轴的垂直度N,垂直度N为转向节20主轴相对于制动器定位止口201的垂直度。第三检测部用于检测转向节20的主轴长度L。主轴长度包括从制动器定位止口201的底端至外轴承颈204底端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定位部21的定位端形状为半球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二定位部3包括开设在支撑机构上的台阶孔,转向节20的制动器定位止口201设置在台阶孔内,并且制动器定位止口201的底端面与台阶孔的内孔的顶端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20的Z轴方向,台阶孔的内孔为台阶孔内直径较小的孔。台阶孔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也避免检具整体臃肿。并且台阶孔的结构与制动器定位止口201的底部结构契合,方便定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百分表1、第二百分表2,支撑杆11包括设置在底部的T形杆、中部的L形杆及顶部的横杆,T形杆的左底端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右顶端上,L形杆的底端设置在T形杆的右顶端上,横杆的一端设置在L形杆的顶端上。第二百分表2水平穿设在L形杆的上部,第二百分表2的测头贯穿L形杆,第二百分表2的测头朝向与横杆同向,并且第二百分表2的测头与转向节20的拉杆球头208内侧相抵,第二百分表2用于检测转向节20拉杆臂207的水平位移尺寸M。第一百分表1竖直穿设在横杆的中部上,第一百分表1的测头朝下设置贯穿横杆,并且第一百分表1的测头与高度尺寸检测头22的顶部相抵,第一定位部21水平穿设并贯穿在T形杆的左顶端上。高度尺寸检测头22水平设置,其一端设置在L形杆的上部,另一端设置在横杆的底端上。高度尺寸检测头22的底部设置有朝下的凸起,凸起的顶部与拉杆球头208的顶部相抵,第一百分表1与高度尺寸检测头22相配合用于检测转向节20拉杆臂207的竖直位移尺寸H。由于百分表的测头为圆形,直径较小,也即测头的横截面积较小,不易找出拉杆球头208的最高点。高度尺寸检测头22较宽,并且厚度也比较大,相对而言更易准确地找出拉杆球头208的最高点,从而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三定位部包括两个第一V形夹4,两个第一V形夹4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开口相对设置。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还包括水平滑动机构,水平滑动机构用于使第三定位部与第二检测部可在支撑机构上滑动。水平滑动机构包括导轨12以及两组相对设置的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块13、支架14以及第二V形夹5。两个第一V形夹4与两个支架14一一对应,并且第一V形夹4设置在两个支架14上。导轨12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滑块13滑动设置在导轨12上,支架14设置在滑块13上,第二V形夹5设置在支架14上,第一V形夹4设置在第二V形夹5的上方。两个第二V形夹5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两者的开口相对设置。导轨12的长度小于等于支撑机构从左端到右端的距离,导轨12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滑止块,滑止块用于避免滑块13滑出导轨12。转向节20的主轴设置在两个第一V形夹4的开口之间,两个第一V形夹4可相向或相背滑动以夹持和释放转向节20的主轴,两个第一V形夹4的开口内侧分别与转向节20的油封202外周侧相抵以定位转向节20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
第二检测部包括两个第三百分表6,其测头与转向节20的外轴承颈204周侧相抵以检测转向节20的主轴垂直度N。两个第三百分表6与两个第二V形夹5一一对应,并且第三百分表6水平穿设并贯穿在第二V形夹5上。由于第一V形夹4与第二V形夹5均设置在支架14上,支架14滑动时,第一V形夹4与第二V形夹5同步滑动。当两个第一V形夹4的开口内侧分别与转向节20的油封202外周侧相抵时,定位转向节20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此时观察第二V形夹5上的第三百分表6的读数,以检测转向节20的主轴垂直度N。第一V形夹4能够在支撑机构上滑动,使其能够夹持不同尺寸的主轴,使得转向节锻件综合检具能够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功能性更强。两个第三百分表6的设置能够检测转向节20主轴的不同方向,以使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水平滑动机构进行水平滑动。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握把15与水平设置的两个连接杆16,握把15包括转动部与握持部,沿握持部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握持的螺纹。支撑机构上设置凸块,凸块的底部设置贯通的方形孔,凸块跨设在导轨12上,凸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机构上。
转动部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凸块顶部,转动部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连接杆16的左端转动连接,转动部的右端与位于左侧的连接杆16的右端转动连接。右侧连接杆16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右侧支架14上,左侧连接杆16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左侧支架14上。通过水平转动握把15的握持部,即可驱动两个支架14与滑块13在导轨12上水平滑动,从而实现两个第二V形夹5和两个第一V形夹4的夹持与分离动作,方便调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三检测部包括杠杆7、重力检测杆9以及导向杆10,导向杆10的横截面形状可包括但不限于圆形、矩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杠杆7的支点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导向杆10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并且沿导向杆10的宽度方向开设贯通的通槽。重力检测杆9的底端沿导向杆10的长度方向穿设过导向杆10的顶端,重力检测杆9与导向杆10间隙配合。重力检测杆9的底端面与杠杆7的左端顶部垂直相抵在通槽内,杠杆7的左端可在通槽内上下摆动,杠杆7的右端顶部与外轴承颈204的底端面相抵。重力检测杆9的顶端上设置有极限标尺8。外轴承颈204的底端面挤压到杠杆7的右端顶部后,杠杆7的左端翘起并挤压重力检测杆9的底端,使得重力检测杆9向上移动,极限标尺8上有刻度,刻度为主轴尺寸控制的上限,极限标尺8的顶端面为主轴尺寸控制的下限。当支撑机构顶面在极限标尺8的刻度与顶端面之间时,说明主轴长度L处于正常范围内;如果极限标尺8的顶端面低于支撑机构顶面,或极限标尺8的刻度高于支撑机构顶面时,主轴长度L不合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基准面板17、第二基准面板18以及4个立柱19,4个立柱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准面板17的底部和第二基准面板18的顶部连接。第一基准面板17设置在第二基准面板18的上方,立柱19用于连接第一基准面板17与第二基准面板18。第一基准面板17为长方体板,沿第一基准面板17的左侧边缘至其中心点设置V型槽,V型槽在水平方向上从边缘至第一基准面板17的中心点宽度依次减小,并且V型槽的右侧与台阶孔连通,V型槽贯穿第一基准面板17的竖直方向。V型槽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基准面板17将其底部的零件遮挡,从而更清楚的观察到第一基准面板17下方的测量情况;为了不影响转向节20放置在第一基准面板17上的稳定性,故V型槽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基准面板17横截面积的四分之一。并且转向节20的重量较大,可从V形槽将转向节20放置到第一基准面板17上,便于移动和放置转向节20。第二基准面板18也为长方体板,并且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大于第一基准面板17,以提高支撑机构整体的稳定性。第一定位部21通过支撑杆11设置在第一基准面板17上,第二定位部3设置在第一基准面板17的顶面中部。第三定位部可设置在第一基准面板17的底部,也可滑动设置在第二基准面板18上。第一检测部通过支撑杆11设置在第一基准面板17上,第二检测部设置在第二基准面板18上,第三检测部设置在第二基准面板18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汽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转向节20,两个转向节20互相对称,在只设置一个安装位的情况下,只能对其中一个转向节20的拉杆臂尺寸进行检测,如果需检测另外一个转向节20,则需要另设一个综合检具,增加使用成本。因此第一基准面板17的右侧边缘上设置两个安装位:位于左端的第一安装位23与位于右端的第二安装位24,第一安装位23与第二安装位24沿第一基准面板17的右侧边中垂线对称设置。支撑杆11可设置在第一安装位23上,也可设置在第二安装位24上。处于不同安装位的支撑杆11之间沿第一基准面板17的右侧边中垂线对称设置,处于不同安装位的第二百分表2之间沿第一基准面板17的右侧边中垂线对称设置,处于不同安装位的第一定位部21之间沿第一基准面板17的右侧边中垂线对称设置。当支撑杆11设置在第一安装位23上时,第二百分表2的测头朝向左侧设置,检测位于汽车左侧的转向节20;第一定位部21的定位端朝向左侧设置,定位位于汽车左侧的转向节20。当支撑杆11设置在第二安装位24上时,第二百分表2的测头朝向右侧设置,检测右侧的转向节20;第一定位部21的定位端朝向右侧设置,定位位于汽车右侧的转向节20。第一安装位23与第二安装位24的设置降低使用成本,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并且方便两个转向节20的检测。
上述的X轴、Y轴及Z轴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轴,Z轴为竖直方向,Y轴为朝向左右的水平方向,X轴为分别垂直于Y轴与Z轴的水平方向。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将待检测的转向节放置在支撑机构上,通过第一定位部21、第二定位部3以及第三定位部将待检测的转向节20固定,并通过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以及第三检测部对转向节20进行检测。本方案可实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关键控制尺寸的一次性检测,可大大提高转向节20的检测效率,避免因人工检测出现的误差和错误。并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同时减少检测的人工投入,降低检测的人工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用于检测带拉杆臂的转向节锻件尺寸,所述拉杆臂前端设置有拉杆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包括:
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待检测的转向节,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支撑杆;
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转向节拉杆臂内侧基准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Y轴方向的第一定位部、用于与转向节制动器定位止口的端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Z轴方向的第二定位部以及用于与转向节主轴周侧相抵以定位转向节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转向节拉杆臂水平位移尺寸和竖直位移尺寸的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转向节主轴垂直度的第二检测部以及用于检测转向节主轴长度的第三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检测部与第三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台阶孔,所述转向节制动器定位止口设置在所述台阶孔内,并且所述转向节制动器定位止口的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内孔端面相抵以定位转向节Z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基准面板、第二基准面板以及4个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与第二基准面板之间,所述台阶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上,所述第二检测部、第三定位部及第三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准面板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边缘至其中心点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度逐渐变窄的V型槽,所述V型槽贯穿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竖直方向,所述V型槽与所述台阶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所述第一百分表的测头与所述转向节拉杆球头的最高点沿Z轴方向相抵以检测转向节拉杆臂竖直位移尺寸,所述第二百分表的测头与所述转向节拉杆球头的侧面沿Y轴方向相抵以检测转向节拉杆臂水平位移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之中任意一个上,处于不同安装位上的所述支撑杆之间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连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处于不同安装位上的所述第二百分表之间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连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处于不同安装位上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连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两个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V形夹,所述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还包括水平滑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通过所述水平滑动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转向节主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之间,并且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的开口内侧分别与所述转向节主轴周侧相抵以定位转向节X轴方向与Y轴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导轨以及两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V形夹,两个所述第二V形夹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V形夹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两个第三百分表,两个所述第三百分表一一对应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V形夹上,两个所述第三百分表的测头分别与所述转向节主轴周侧相抵以检测转向节主轴垂直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综合检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动机构进行水平滑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握把与两个连接杆,所述握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握把的不同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部包括杠杆、重力检测杆及导向杆,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杠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向节主轴端部相抵,所述重力检测杆的第一端沿Z轴方向贯通所述支撑机构,并且所述重力检测杆的第一端上设置有极限标尺,沿所述导向杆的宽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重力检测杆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导向杆内,并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垂直相抵在所述通槽内。
CN202210692864.9A 2022-06-17 2022-06-17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Pending CN115111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2864.9A CN115111989A (zh) 2022-06-17 2022-06-17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2864.9A CN115111989A (zh) 2022-06-17 2022-06-17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989A true CN115111989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8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2864.9A Pending CN115111989A (zh) 2022-06-17 2022-06-17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9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5260B1 (ko) * 2023-03-09 2023-07-13 우창기계(주) 스티어링 엑슬용 조향 너클 검사방법
KR102555261B1 (ko) * 2023-03-09 2023-07-13 우창기계(주) 스티어링 허브용 조향 너클 검사지그시스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5260B1 (ko) * 2023-03-09 2023-07-13 우창기계(주) 스티어링 엑슬용 조향 너클 검사방법
KR102555261B1 (ko) * 2023-03-09 2023-07-13 우창기계(주) 스티어링 허브용 조향 너클 검사지그시스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11989A (zh) 带拉杆臂转向节锻件的综合检具
CN102200424B (zh) 十字轴垂直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8775842B (zh) 一种汽车轮毂动平衡检测工装
CN102419261B (zh) 在广域视场空间延拓的汽车车轮定位仪三自由度标定系统
CN203037244U (zh) 一种车架检测工装
CN111207656A (zh) Rv减速器摆线轮齿廓的快速计量装置与计量方法
CN101241047A (zh) 便携型数显式汽车悬架间隙试验台的检定装置
CN107726972A (zh) 一种汽车前轴中心线加工量综合检具
CN202133346U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安装孔检测装置
CN202501810U (zh) 移动式千分表表座
CN201575916U (zh) 自动回位的汽车检测台车轮减阻转角盘
CN110823046A (zh) 应用于摆臂总成球头位置度定量检测机构及方法
KR200497631Y1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너클 벤치 시험용 툴
CN206552053U (zh) 一种用于钢轨表面状态检测的实验装置
CN201575921U (zh) 汽车故障诊断试验台车轮万向转盘
CN212482402U (zh) 一种汽车前轴综合检具
CN112197666B (zh)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钣金件运载辅助夹具的柔性检具
CN205332965U (zh) 万向节球道中心高量具
CN204630511U (zh) 一种燃油管孔位置综合检具
CN114905431A (zh) 一种白车身减震塔定位装置、定位方法及检测方法
CN201034535Y (zh) 钢管管端壁厚通止规
CN209263842U (zh) 一种汽车中通道检具
CN109539930B (zh) 一种扭力梁检具装置
CN209131541U (zh)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总成检具
CN111207999A (zh) 铸造钢球硬度检测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