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7877A - 修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修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7877A
CN115107877A CN202210257230.0A CN202210257230A CN115107877A CN 115107877 A CN115107877 A CN 115107877A CN 202210257230 A CN202210257230 A CN 202210257230A CN 115107877 A CN115107877 A CN 115107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tructural part
bearing structural
bearing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72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7877B (zh
Inventor
T·戈特弗里德克雷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Ing HCF Porsche AG
Original Assignee
Dr Ing HCF Porsch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Ing HCF Porsche AG filed Critical Dr Ing HCF Porsche AG
Publication of CN115107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7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1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02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a foamable synthetic material or metal being added in situ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8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light alloys, e.g. extru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车身(2)的承载结构零件(4)进行修理的方法,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具有修理区(9),在该修理区中,在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损伤(8),并且该承载结构零件(4)至少在修理区(9)中具有肋结构(10),该肋结构在承载结构零件(4)上形成腔室(11),这些腔室(11)在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开口。在修理区(9)中的承载结构零件(4)有损伤(8)的情况下,肋结构(10)用于加强件(12)的附接,该加强件使修理区(9)中的承载结构零件(4)加强。

Description

修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身的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进行修理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至少一个被配置用于或适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承载结构零件,或者该车辆具有至少一个已经通过该方法修理的承载结构零件。
背景技术
特别是在客运机动车辆的情况下,车身具有承载结构零件,这些承载结构零件的突出之处在于高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能够在车辆操作期间适应以及传递力和力矩。迄今为止,这种承载结构零件通常使用大量成形的板材金属零件来构造。这具有的缺点是必须制造、操纵相对大量的单个零件并使其相互连接。为此所需的费用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必须遵守的容差方面的费用相对较大。因此,在现代车辆中,存在将承载结构零件制造为铸造金属部件的趋势,这通过现代铸造方法成为可能,现代铸造方法使得可以制造甚至具有小壁厚的铸造部件。这里特别感兴趣的是所谓的大型铸造部件,这些大型铸造部件结合了多个纵向构件和横向构件,例如在车辆的前桥或后桥区域中。
在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的情况下,在车辆的碰撞情况下会出现问题,在该情况下,在铸造金属部件内会出现损伤、特别是裂纹。由于这些铸造金属部件的薄壁结构,如果不同时发生例如由于变形而产生的相邻区域的弱化,就不能对裂纹进行焊接。因此,通过更换承载结构零件来对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被损坏的车身进行修理。由于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的高度集成,这涉及极高的费用。相比之下,在承载结构零件由大量成形的板材金属零件组装而成的情况下,为了修理承载结构零件,最终仅需要更换少量成形的板材金属零件。
DE 100 60 784 A1已经披露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端模块,其中,为了经济修理,该后端模块具有后端中心件,该后端中心件具有通过变形元件拧到两个纵向构件上的挠曲保险杠构件。
DE 10 2018 219 987 A1已经披露了另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端模块,其中,所述后端模块具有保险杠加强件,该保险杠加强件被拧到机动车辆的车身壳体上。
EP 2 091 786 B1披露了一种机动车辆的保险杠构件,该保险杠构件具有减震阻尼器,其中,该减震阻尼器具有多个加强肋并且填充有泡沫铝。
DE 198 13 548 A1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该前端结构被焊接到机动车辆车身壳体的两个纵向构件上,其中,在修理操作期间,焊接的连接部被切断,并且替换零件被拧上。
US 2018/0 244 225 A1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该前端结构通过可更换的支架紧固到机动车辆车身壳体的两个纵向构件上,由此简化了在前端结构损伤的情况下的修理。
DE 10 2008 027 168 A1披露了一种用于对机动车辆车身壳体的中空构件进行修理的方法,其中,受损区域被切断,两个连接零件插入到构件的空腔中并且紧固到该构件,其中,连接零件进一步从空腔中突出,同样中空的替换元件被推到连接零件的突出区段上,并且替换元件被焊接到构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手解决了指定用于对车身的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进行修理的改进方法的问题,该方法的突出之处特别在于可以廉价地实施修理。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所述方法的承载结构零件和配备有所述承载结构零件的机动车辆基于在承载结构零件中限定修理区的总体构思,在该修理区中,在承载结构零件过载的情况下,承载结构零件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增大。所述类型的修理区可以通过测试和通过结合典型的误用力(比如在例如碰撞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误用力)计算来确定。此外还提出,承载结构零件至少在修理区配备有肋结构,该肋结构在承载结构零件上形成腔室,这些腔室在承载结构零件的纵向侧处开口。这种形成开口腔室的肋结构在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的情况下可以特别容易地实现。这些腔室例如在铸造模芯的取出方向上是开口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修理方法的背景下,在修理区中承载结构零件有损伤的情况下,肋结构现在可以用于加强件的附接,其中,加强件使修理区中的承载结构零件加强。这里,可以使用预制加强件,因为承载结构零件已经适于或准备好用于在修理区中附接这种加强件。因此,承载结构零件的有效修理是可能的,而不需要为此目的将承载结构零件从车身的其余部分完全拆卸下来。因此,对于车辆的修理,基本上满足相应的承载结构零件暴露到使得修理区中的肋结构可接近的程度。
承载结构零件例如可以是位于车辆前端区域或后端区域中的侧向纵向构件,并且可以用于支撑常规纵向构件,该常规纵向构件支撑保险杠。此外,承载结构零件可以优选地是车身的车身壳体结构的组成部分。特别地,铸造金属部件可以是大型铸造零件,该大型铸造零件具有多个纵向构件区段和多个横向构件区段,并且例如在车辆的后端或前端形成车身壳体结构。
承载结构零件的损伤可能是材料弱化、特别是裂纹。
根据第一实施例,加强件可以是插入零件或者可以由插入零件形成。这里,插入零件在其前侧被配置为肋结构的负形式,并且相应地具有与肋结构互补的槽缝结构。为了加强修理区,所述插入零件现在可以插入到承载结构零件中,使得肋结构的肋接合到槽缝结构的槽缝中。同时,插入零件的区域中的腔室因此至少部分地被插入零件填充。这通过插入其中的插入零件使得肋结构并且因此承载结构零件显著地加固。插入零件最终固定地连接到承载结构零件。这种连接可以例如通过粘合剂、铆钉、螺钉、焊接或铜焊来实施。
插入零件可以是金属零件,例如铸造零件或铣削零件。同样,插入零件可以是塑料零件,特别是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优选地由玻璃纤维增强或碳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根据独立的第二实施例,修理区中的肋结构可以具有多个圆顶,这些圆顶具有以孔图案布置的螺钉孔。加强件现在可以具有板或由板形成,其中,该板具有根据孔图案布置的多个通道孔。现在可以通过螺钉将板紧固到修理区中的承载结构零件,其中,相应的螺钉接合穿过这些通道孔中的一个通道孔并且被拧入圆顶的这些螺钉孔中的一个螺钉孔中。在此第二实施例中,承载结构零件因此在修理区中被准备用于根据需要对板进行后续安装,这通过板的附接简化了承载结构零件的修理。如果圆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铸造型芯的取出方向延伸,则可以在承载结构零件的铸造期间容易地实现集成到肋结构中的圆顶。
圆顶的螺钉孔可以被配置为在修理操作之前是无螺纹的,其中,螺纹成形螺钉被用于板的螺纹附接。可以在承载结构零件的铸造期间特别容易地实现无螺纹螺钉孔。此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也可以通过根据螺钉孔的孔图案为插入零件配备通道开口来组合,其中,槽缝结构可以考虑圆顶。
根据独立的第三实施例,加强件可以具有结构泡沫或者由结构泡沫形成。结构泡沫被注射到修理区中的腔室中,使得结构泡沫填充腔室并且使肋结构加固。硬化的结构泡沫产生显著的加固,并且因此修理区内的肋结构稳定,这产生了承载结构零件的期望的加强。结构泡沫可以是塑料泡沫或金属泡沫。此第三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也可以通过使腔室在板被附接之前或被附接之后填充结构泡沫来组合。
在第三实施例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盖元件可以紧固到承载结构零件,该盖元件至少在修理区中盖住在承载结构零件的纵向侧处的腔室,并且该盖元件具有布置在修理区中的泡沫引入开口。相应地,在盖元件已经紧固到承载结构零件之后,结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引入开口注射到腔室中。这简化了连贯的结构泡沫块的形成,该结构泡沫块填充了具有损伤的区域中的多个腔室,并且因此实现了具有损伤的区域中的承载结构零件的期望的加固。盖元件可以是塑料零件。然而,盖元件优选地是金属零件、特别是成形的板材金属零件。特别地,盖零件可以是第二实施例的板,为此目的,该板配备有泡沫引入开口。盖元件可以有利地通过螺钉而紧固到承载结构零件。这里可以使用螺纹成形螺钉。螺钉位置可以一体形成在承载结构零件上,这些螺钉位置适合于螺钉的附接。这里,这样的螺钉位置可以位于肋结构的内部和外部。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在承载结构零件上,可以将分区元件各自插入到损伤的两侧的肋结构中。这有利地在注射结构泡沫之前、特别是在盖元件(其在适用的情况下使用)被附接之前进行。具有损伤的区域在肋结构内由分区元件界定,使得仅此区域内的腔室被填充泡沫。
可以有利地提供,在分区元件已经被附接之后并且在通过注射施加结构泡沫之前,上述盖元件被安装在承载结构零件上,使得盖元件盖住分区元件。当结构泡沫通过位于分区元件之间的泡沫引入开口注射时,结构泡沫仅能在由承载结构零件、分区元件和盖元件界定的空间中传播。因此,在具有损伤的区域中实现了特别有效的加固。
为了加固的目的,盖元件可以具有多个卷边。可以有利地对卷边进行设置,以限定分区元件的预定位置,使得当盖元件被附接时,分区元件各自以强制锁定的方式接合到这样的卷边中。
分区元件可以具有与肋结构互补的构型,以便分区元件可以容易地插入肋结构中。例如,相应的分区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槽缝,肋结构的肋可以接合到该槽缝中。
在所有实施例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如果损伤是由一个或多个裂纹形成的,则在相应的加强件被附接之前对相应的裂纹进行焊接。
在同样可以在所有实施例中实现的替代性改进中,提出了在加强件被附接之前,承载结构零件的具有损伤的端部区段在修理区内的预定分型面处与承载结构零件的其余部分切断,并且被同样具有肋结构的替换零件替换。分型面被定位在承载结构零件的纵向方向上,使得在碰撞的情况下的损伤很可能位于分型面与承载结构零件的与所述分型面相邻的纵向端之间。由于分型面是预先确定的,因此在受损的端部区段已经被切断之后,所需的替换零件可以被精确地限定并且相应地储存并且容易地安装。
替换零件可以有利地沿着分型面焊接到承载结构零件的其余部分,其中,相应的加强件随后被另外附接。
肋结构被布置在替换零件上,使得该替换零件无缝地与承载结构零件的其余部分的肋结构邻接,从而形成匹配的连续过渡部。如果根据第二实施例使用具有螺钉开口的圆顶,则替换零件也配备有这种圆顶。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其优选地为客运机动车辆)包括车身,该车身具有至少一个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所述承载结构零件具有修理区,在该修理区中,在承载结构零件过载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结构零件的损伤。承载结构零件至少在此修理区中具有肋结构,该肋结构在承载结构零件上形成腔室,这些腔室在承载结构零件的纵向侧处开口。承载结构零件现在可以在非修理的状态下,根据上述方法准备对相应的结构零件进行修理。相应地,为了在修理区中修理承载结构零件,可以附接加强件,这加强了承载结构零件。相比之下,在已修理状态下,承载结构零件可能已经根据上述方法被修理。因此,承载结构零件已经通过附接相应的加强件而得到加强。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重要特征和优点将从下文、从附图中以及从基于附图的相关附图描述中显现。
总体上,本发明在此提供下述1和10的技术方案,下述2-9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1.一种用于对车身(2)的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4)进行修理的方法,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具有修理区(9),在该修理区中,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会出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损伤(8),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至少在该修理区(9)中具有肋结构(10),该肋结构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上形成腔室(11),这些腔室(11)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开口,
在该方法中,在该修理区(9)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有损伤(8)的情况下,该肋结构(10)用于加强件(12)的附接,该加强件使该修理区(9)中的该承载结构零件(4)加强。
2.如前述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加强件(12)具有插入零件(13)或由该插入零件形成,其中该插入零件(13)在其前侧具有槽缝结构(14),该槽缝结构与该肋结构(10)互补,
-为了加强该修理区(9),该插入零件(13)被插入该承载结构零件(4)中,使得该肋结构(10)的肋(16)接合到该槽缝结构(14)的槽缝(15)中,并且使得该插入零件(13)的区域中的这些腔室(11)至少部分地被该插入零件(13)填充,
-该插入零件(13)固定地连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
3.如前述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修理区(9)中的该肋结构(10)具有多个带有螺钉孔(18)的圆顶(17),这些螺钉孔以孔图案布置,
-该加强件(12)具有板(19)或由该板形成,该板具有根据该孔图案布置的多个通道孔(20),
-该板(19)通过螺钉(21)在该修理区(9)中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其中相应的螺钉(21)接合穿过这些通道孔(20)中的一个通道孔并且被拧入这些螺钉孔(18)中的一个螺钉孔中。
4.如前述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这些螺钉孔(18)在修理操作之前是无螺纹的,并且这些螺钉(21)被配置为螺纹成形螺钉。
5.如前述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加强件(12)具有结构泡沫(28)或由该结构泡沫形成,其中该结构泡沫(28)被注射到该修理区(9)中的这些腔室(11)中,使得该结构泡沫(28)填充这些腔室(11)并且使该肋结构(10)加固。
6.如前述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盖元件(30)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该盖元件至少在该修理区(9)中盖住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的这些腔室(11),并且该盖元件在该修理区(9)中具有泡沫引入开口(32),
-在该盖元件(30)已经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之后,该结构泡沫(28)通过该泡沫引入开口(32)注射到这些腔室(11)中。
7.如前述6中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盖元件(30)附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之前,将分区元件(29)各自被插入到该损伤(8)的两侧的该肋结构(10)中,
-在该盖元件(30)已经附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之后,这些分区元件(29)被该盖元件(30)盖住,
-在注射该结构泡沫(28)期间,这些分区元件(29)限制该结构泡沫(28)在该修理区(9)内的传播。
8.如前述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如果该损伤(8)是由一个或多个裂纹形成的,则在该加强件(12)被附接之前对相应的裂纹进行焊接。
9.如前述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加强件(12)被附接之前,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具有该损伤(8)的端部区段(24)在该修理区(9)内的预定分型面(22)处与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其余部分切断,并且被替换零件(26)替换,
-该替换零件(26)沿着该分型面(22)焊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其余部分上,
-随后该加强件(12)被附接。
10.一种车辆(1)、特别是客运机动车辆,
具有车身(2),该车身具有至少一个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4),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具有修理区(9),在该修理区中,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会出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损伤(8),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至少在该修理区(9)中具有肋结构(10),该肋结构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上形成腔室(11),这些腔室(11)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开口,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准备根据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修理,使得在该修理区(9)中使该承载结构零件(4)加强的加强件(12)是可附接的,或者该承载结构零件已经根据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修理,使得该承载结构零件(4)已经通过附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上的加强件(12)在该修理区(9)中得到加强。
不言自明的是,上述这些特征以及仍有待在以下进行讨论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对应说明的组合的形式来使用、而且还能够以其他组合的形式或单独地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上文提到的且下文将提到的并且单独指定的上级单元的组成部分(例如装置、设备或布置的组成部分)可以形成所述单元的单独结构零件或部件,或者可以是所述单元的组成区域或区段,即使附图中展示了不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展示了本发明的多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更详细地讨论,其中相同的或相似的或功能上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这些附图中,在各自情况下示意性地,
图1示出了在承载结构零件的区域中部分地开口的车身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修理区中承载结构零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3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中具有修理区的承载结构零件的区段的高度简化的等距视图,
图4示出了插入零件的等距视图,
图5示出了插入零件在其被插入承载结构零件中之前的等距视图,
图6示出了插入零件在其已经被插入承载结构零件中之后的等距视图,
图7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修理区的区域中的承载结构零件的高度简化的等距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承载结构零件在移除端部区段期间的等距视图,
图9示出了图7的承载结构零件在替换零件的附接期间的等距视图,
图10示出了图7的承载结构零件在板被安装之前的等距视图,
图11示出了图7的承载结构零件在板已经被安装之后的等距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在分区元件的附接期间如图1所示的等距视图,
图13示出了在盖元件的附接期间如图12所示的视图,
图14示出了在结构泡沫的引入期间如图13所示的视图,
图15示出了如图14所示的在结构泡沫的引入之后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仅初步示出的机动车辆1(优选地可以是客运机动车辆)具有车身2,该车身在此仅在后端区域示出。在图1中,车身2部分地开口,使得内在隐藏的车身壳体结构3至少部分地可见。车身2特别地在车身壳体结构3中具有至少一个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4。在这里所示的示例中,承载结构零件4可以在后端车身壳体结构3中形成纵向构件。特别地,承载结构零件4可以是形成车身壳体承载结构的大型铸造零件,该铸造零件包括多个纵向构件区段和多个横向构件区段。在所示的示例中,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构件或纵向构件区段(在此示出)可以例如在后桥的区域中形成从底板结构5到位于较高水平处的纵向构件6的过渡部,后端保险杠(在此未示出)可以紧固到该纵向构件。所述纵向构件6可以以常规方式形成为成形的板材金属零件,并且被插入承载结构零件4中并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在碰撞情况下,后端力7可以根据箭头经由后端保险杠和纵向构件6传递到承载结构零件4,这些力可能导致承载结构零件4中的损伤8(图2、图3、图7和图12所指示的)。由于承载结构零件4被设计为铸造金属部件,并且在此可以特别由轻金属合金制造、优选地由氧化铝合金制造,因此不能容易地对其进行修理。特别地,不能容易地对以材料弱化形式或裂纹形式出现的损伤进行焊接,因为相关的热量引入可能与变形相关,并且有时还与结构变化相关,这可能使在这种焊缝两侧的承载结构零件4显著地弱化。铸造承载结构零件4的壁厚越小,这就越适用。
为了使修理更容易,根据图1至图3和图5至图12的承载结构零件4具有修理区9,在该修理区中,在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优先地出现承载结构零件4的损伤8。例如,在常规纵向构件6与承载结构零件4之间的过渡部处,刚度可能存在阶跃变化。必须预期的是,在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将优先地在这种刚度阶跃变化的区域中出现损伤8。承载结构零件4现在至少在修理区9中装备有肋结构10,该肋结构在承载结构零件4上形成腔室11,腔室11在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开口。在图1至图3和图5至图15中,所讨论的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面向观察者。在车辆1中,相应地,所述纵向侧优选地面向车辆的外侧,由此该纵向侧易于接近以便进行修理工作。例如,仅需要移除镶板零件,例如挡泥板。
如果在承载结构零件4中出现损伤8,则可以对承载结构零件4进行修理,因为在修理区9中,肋结构10被用于图4至图6、图10、图11和图14中所示的加强件12的附接。然后,此加强件12在修理区9中(也就是说在损伤8两侧的肋结构10内)使结构零件4加强或加固。下面将呈现此加强件12的特定构型的三个实施例,特别地,图3至图6中的第一实施例、图7至图11中的第二实施例、以及图12至图15中的第三实施例。这三个实施例可以有利地替代性地使用,尽管也可以如上面进一步描述的那样相互组合。
根据第一实施例,根据图3至图6的加强件12可以具有插入零件13或者由插入零件13形成。在图4中,在其面向观察者的前侧,插入零件13具有槽缝结构14,该槽缝结构与肋结构10互补,并且因此被配置为肋结构10的负形式。相应地,所述槽缝结构14具有槽缝15,如果插入零件13被插入承载结构零件4中,则肋结构10的肋16可以接合到槽缝中。
根据图5和图6,相应地,为了加强修理区9,可以将插入零件13定位成其前侧面向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并且将该插入零件插入承载结构零件4中。图5示出了插入零件13被插入之前的状态,而图6示出了插入零件13已经插入到承载结构零件4中。为此目的,肋16接合到槽缝15中,其中,插入零件13至少部分地填充腔室11。这使得肋结构10并且因此其承载结构零件4的强制锁定、强化加固。此外,插入零件13可以固定地连接到承载结构零件4。这可以使用在此未示出的连接技术来执行,比如粘合剂粘结、铆钉、螺钉、焊接或铜焊。可以可选地在插入零件13被插入之前对损伤8进行焊接。
根据第二实施例,根据图7至图11,肋结构10可以在修理区9中具有多个圆顶17,每个圆顶具有螺钉孔18。带有其螺钉孔18的圆顶17有利地具有与肋结构10的肋16相同的脱模方向,使得所述圆顶可以容易地集成到肋结构10中。如果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位于纵向侧平面中,则脱模方向垂直于所述纵向侧平面延伸。相应地,圆顶17和螺钉孔18同样垂直于所述纵向侧平面延伸。
在此第二解决方案中,加强件12具有板19或者由所述板19形成。板19具有多个通道孔20,这些通道孔以与圆顶17的螺钉孔18的孔图案相同的孔图案布置。根据图10和图11,板19因此可以通过螺钉21紧固到修理区9中的承载结构零件4。这里,相应的螺钉21在各自情况下都接合穿过通道孔20中的一个通道孔并且被拧入螺钉孔18中的一个螺钉孔中。为此目的,可以在螺钉孔18中切削出对应的螺纹。可以有利地将螺钉21设计成螺纹成形螺钉,使得当螺钉21被拧入时,螺纹自动地形成在螺钉孔18中。
图7至图11还示出了有利的改进,该改进可以可选地用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并且基本上也可以用于第三实施例,尽管这里仅结合第二实施例对其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
根据图7,由虚线表示的分型面22可以限定在修理区9内的承载结构零件4上,该分型面沿着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方向定位在承载结构零件4上,使得损伤8很可能位于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端23与所述分型面22之间。所述纵向端23有利地是承载结构零件4的与分型面22相邻的纵向端。这里,分型面22位于修理区9内和肋结构10内。
为了修理承载结构零件4,根据图4,承载结构零件4的具有损伤8的端部区段24现在可以沿着分型面22与承载结构零件4的其余部分切断。受损端部区段24的移除在图8中由箭头25指示。根据图9,移除的端部区段24被替换为替换零件26,该替换零件根据箭头27附接到剩余的未损坏的承载结构零件4。替换零件26同样具有肋结构10,并且被成形为使得该替换零件可以几乎无缝地或者无需过渡部地附接到剩余的承载结构零件4。在替换零件26附接到承载结构零件4的其余部分之后,两个部件沿着分型面22彼此焊接。这里,分型面22可以特别地以目标方式定位,使得在沿着分型面22的焊接操作期间,焊接对象出现变形的可能最小。
在替换零件26已经焊接到剩余的承载结构零件4之后,承载结构零件4再次是完整的,但是被焊缝弱化。为了补偿这种弱化,然后根据这里提出的实施例来附接加强件12。相应地,在图7至图11的示例中,板19被拧上。
根据第三实施例,根据图12至图15,可以提供由合适的结构泡沫28(此处未展示)形成的加强件12或具有这样的结构泡沫28。硬化塑料泡沫或金属泡沫在这里特别合适。为此目的,结构泡沫28被注射到修理区9内的一些或全部腔室11中,使得结构泡沫28填充所讨论的腔室11,并且因此使肋结构10加固。根据图12,可选地,在注射结构泡沫28之前,可以通过分区元件29来限制结构泡沫28的传播,为此目的,分区元件被插入到损伤8的两侧的肋结构10中。在这里所示的示例中,承载结构零件4在其纵向方向上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截面轮廓。要填充泡沫的区域在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方向上由分区元件29界定,而结构泡沫28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横向传播由承载结构零件4的轮廓界定,但腔室11开口的纵向侧除外。为了使要填充泡沫的区域也能够在此纵向侧处被界定,根据图13至图15,可选地可以使用盖元件30,该盖元件被紧固到承载结构零件4,使得至少在修理区9中,腔室11在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被盖住。这里,盖元件30还盖住可以设置的分区元件29。根据图13至图15,盖元件30可以具有多个卷边31,这些卷边一方面使盖元件30加固,另一方面被定位在盖元件30的面向肋结构10的一侧,使得分区元件29可以接合在其中。以此方式,分区元件29在肋结构10内的定位可以通过盖元件30的卷边31来指定。同时,通过分区元件29与盖元件30之间的这种强制锁定接合,以有效方式对可以填充泡沫的区域进行界定。
在修理区9内,盖元件30具有泡沫引入开口32,根据图14,结构泡沫28可以通过泡沫引入肋开口、特别地通过注射被引入肋结构10中,其中,结构泡沫28的传播由分区元件29、盖元件30和承载结构零件4界定到损伤8两侧的区域。
盖元件30可以例如通过螺钉33紧固到承载结构零件4和/或承载结构零件4的周边。分区元件29和盖元件30可以是塑料零件或金属零件、特别是成形的板材金属零件。
根据图15,在肋结构10已经在具有损伤8的区域中填充泡沫之后,泡沫引入开口32可以通过封闭元件34封闭,该封闭元件例如可以是塑料塞。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车身(2)的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4)进行修理的方法,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具有修理区(9),在该修理区中,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会出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损伤(8),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至少在该修理区(9)中具有肋结构(10),该肋结构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上形成腔室(11),这些腔室(11)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开口,
在该方法中,在该修理区(9)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有损伤(8)的情况下,该肋结构(10)用于加强件(12)的附接,该加强件使该修理区(9)中的该承载结构零件(4)加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加强件(12)具有插入零件(13)或由该插入零件形成,其中该插入零件(13)在其前侧具有槽缝结构(14),该槽缝结构与该肋结构(10)互补,
-为了加强该修理区(9),该插入零件(13)被插入该承载结构零件(4)中,使得该肋结构(10)的肋(16)接合到该槽缝结构(14)的槽缝(15)中,并且使得该插入零件(13)的区域中的这些腔室(11)至少部分地被该插入零件(13)填充,
-该插入零件(13)固定地连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修理区(9)中的该肋结构(10)具有多个带有螺钉孔(18)的圆顶(17),这些螺钉孔以孔图案布置,
-该加强件(12)具有板(19)或由该板形成,该板具有根据该孔图案布置的多个通道孔(20),
-该板(19)通过螺钉(21)在该修理区(9)中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其中相应的螺钉(21)接合穿过这些通道孔(20)中的一个通道孔并且被拧入这些螺钉孔(18)中的一个螺钉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这些螺钉孔(18)在修理操作之前是无螺纹的,并且这些螺钉(21)被配置为螺纹成形螺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加强件(12)具有结构泡沫(28)或由该结构泡沫形成,其中该结构泡沫(28)被注射到该修理区(9)中的这些腔室(11)中,使得该结构泡沫(28)填充这些腔室(11)并且使该肋结构(10)加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盖元件(30)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该盖元件至少在该修理区(9)中盖住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的这些腔室(11),并且该盖元件在该修理区(9)中具有泡沫引入开口(32),
-在该盖元件(30)已经紧固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之后,该结构泡沫(28)通过该泡沫引入开口(32)注射到这些腔室(11)中。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盖元件(30)附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之前,将分区元件(29)各自被插入到该损伤(8)的两侧的该肋结构(10)中,
-在该盖元件(30)已经附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之后,这些分区元件(29)被该盖元件(30)盖住,
-在注射该结构泡沫(28)期间,这些分区元件(29)限制该结构泡沫(28)在该修理区(9)内的传播。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如果该损伤(8)是由一个或多个裂纹形成的,则在该加强件(12)被附接之前对相应的裂纹进行焊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加强件(12)被附接之前,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具有该损伤(8)的端部区段(24)在该修理区(9)内的预定分型面(22)处与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其余部分切断,并且被替换零件(26)替换,
-该替换零件(26)沿着该分型面(22)焊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其余部分上,
-随后该加强件(12)被附接。
10.一种车辆(1)、特别是客运机动车辆,
具有车身(2),该车身具有至少一个作为铸造金属部件制造的承载结构零件(4),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具有修理区(9),在该修理区中,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过载的情况下会出现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损伤(8),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至少在该修理区(9)中具有肋结构(10),该肋结构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上形成腔室(11),这些腔室(11)在该承载结构零件(4)的纵向侧处开口,
其中该承载结构零件(4)准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修理,使得在该修理区(9)中使该承载结构零件(4)加强的加强件(12)是可附接的,或者该承载结构零件已经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修理,使得该承载结构零件(4)已经通过附接到该承载结构零件上的加强件(12)在该修理区(9)中得到加强。
CN202210257230.0A 2021-03-19 2022-03-16 修理方法 Active CN115107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06754.5 2021-03-19
DE102021106754.5A DE102021106754B3 (de) 2021-03-19 2021-03-19 Reparaturverfahr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877A true CN115107877A (zh) 2022-09-27
CN115107877B CN115107877B (zh) 2025-02-07

Family

ID=7930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7230.0A Active CN115107877B (zh) 2021-03-19 2022-03-16 修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7877B (zh)
DE (1) DE102021106754B3 (zh)
GB (1) GB26071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97583B2 (en) * 2022-04-26 2024-09-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in-situ repair of an ultra-large single-piece casting
US12097555B2 (en) * 2022-05-03 2024-09-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pair ultra-large casting
DE102022125386B4 (de) * 2022-09-30 2025-02-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eines Bolzenelements an einem Träger für eine Kraftwagenkarosseri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3906A1 (de) * 1996-08-22 1998-02-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fahren zur Reparatur einer Fahrzeugstruktur
US20030184121A1 (en) * 2002-04-30 2003-10-02 L&L Products, Inc. Reinforcement system utilizing a hollow carrier
DE10349204A1 (de) * 2003-10-23 2005-06-02 Daimlerchrysler Ag Reparaturteil für eine Tragstruktur
DE102008027168A1 (de) * 2008-06-06 2009-12-10 Daimler Ag Verbindungsanordnung von zwei Profilbauteilen
DE102009011022A1 (de) * 2009-02-28 2010-09-02 Daimler Ag Verbind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Träger einer Karosserie eines Kraftwagens
DE102009035320A1 (de) * 2009-07-30 2011-02-03 Audi Ag Radhausrohbau für einen Rohbau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CN102481954A (zh) * 2008-11-07 2012-05-30 泽菲罗斯公司 混合加强件结构
US20170166258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Hyundai Motor Company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7860271U (zh) * 2018-02-05 2018-09-14 九江泰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13548A1 (de) 1998-03-27 1999-09-30 Opel Adam Ag Quertraver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060784B4 (de) 2000-12-07 2006-03-16 Ise Innomotive Systems Europe Gmbh Heckmodul für Personenkraftfahrzeuge
FR2908716B1 (fr) 2006-11-20 2009-07-0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module de face avant muni d'un tel dispositif
DE102011120125A1 (de) * 2011-12-03 2013-06-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Klebverbindung zwischen einer aus Leichtmetallguss hergestellten B-Säulenverstärkungsteil und einem Wandelement
JP6186341B2 (ja) 2014-11-28 2017-08-23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205930899U (zh) * 2016-08-10 2017-02-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CN107215397A (zh) * 2017-07-14 2017-09-29 苏州恒源盛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仪表板横梁总成
JP6943164B2 (ja) 2017-12-08 2021-09-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パリンフォース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3906A1 (de) * 1996-08-22 1998-02-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fahren zur Reparatur einer Fahrzeugstruktur
US20030184121A1 (en) * 2002-04-30 2003-10-02 L&L Products, Inc. Reinforcement system utilizing a hollow carrier
DE10349204A1 (de) * 2003-10-23 2005-06-02 Daimlerchrysler Ag Reparaturteil für eine Tragstruktur
DE102008027168A1 (de) * 2008-06-06 2009-12-10 Daimler Ag Verbindungsanordnung von zwei Profilbauteilen
CN102481954A (zh) * 2008-11-07 2012-05-30 泽菲罗斯公司 混合加强件结构
DE102009011022A1 (de) * 2009-02-28 2010-09-02 Daimler Ag Verbind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Träger einer Karosserie eines Kraftwagens
DE102009035320A1 (de) * 2009-07-30 2011-02-03 Audi Ag Radhausrohbau für einen Rohbau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US20170166258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Hyundai Motor Company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7860271U (zh) * 2018-02-05 2018-09-14 九江泰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607163A (en) 2022-11-30
GB202203828D0 (en) 2022-05-04
CN115107877B (zh) 2025-02-07
GB2607163B (en) 2024-09-11
DE102021106754B3 (de)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07877A (zh) 修理方法
US9643651B2 (en) Casting, hollow inter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vehicular frame members, and vehicular frame assembly including hollow interconnecting member
RU241437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остав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US8668250B2 (en) Side structure of a vehicle
US20130076069A1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Chassis Frame and a Vehicle Body
US8002339B2 (en) Side sill of a vehicle body
CN1299945C (zh) 汽车车厢前部的组合结构
US20180001525A1 (en) Joining structure
JP2001071935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3950473A (zh) 可选择分离的挡泥板支架系统
US20120104803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composite body structure
EP1183177A1 (en) Symmetrical dash reinforcement
US20190118868A1 (en) Sill component for the sill of a vehicle body
CA2653844A1 (en) Bottom middle part of a vehicle body
US20190143918A1 (en) Multipart apron for a vehicle
JP2020519522A (ja) 車体構造に組付けるためのストレージビン
EP1174331B1 (en) Vehicle body
JP2009511316A (ja) 少なくとも2つのプレハブモジュールから組み立てられる自動車車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0584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an automobile structure and an automobile structure made by the method
JP2006240415A (ja) 車体のフロアパネル
US7540558B2 (en) Door pillar for a supporting structure
US7654002B2 (en) Side member for a vehicle
JP2002046538A (ja) ステ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8258363U (zh) 一种门槛梁、门槛总成和车辆
US20230356293A1 (en) Repair ultra-large cas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