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3623A - 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3623A
CN115103623A CN202080096754.5A CN202080096754A CN115103623A CN 115103623 A CN115103623 A CN 115103623A CN 202080096754 A CN202080096754 A CN 202080096754A CN 115103623 A CN115103623 A CN 115103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observation
arrangement state
unit
deter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67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原仁
桥本祐一朗
高桥启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03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3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5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the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 A61B1/12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using wash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70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0Determination of colour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70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090/701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flexible tubular instruments, e.g. endosco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4Color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81Training;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84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包括:观察步骤,根据开闭处理槽(31)的顶盖(11)的动作,观察配置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处理槽(31)内的内窥镜(E)的配置状态,观察部(D1)或观察部(D2)取得观察图像;判定步骤,控制部(D3)基于观察图像,以在由处理槽(31)的规定部位(标识销(33a))定义的规定区域(检测范围(A))内是否包含内窥镜的规定部位(刻度线(E2a)等)为判断基准,判定配置状态是否适当;以及通知部(显示部(23、D5)等)通知判定的结果的步骤。

Description

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判定内窥镜是否相对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reprocess)的处理槽适当地配置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对被检体所使用的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等再生处理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在使用这种内窥镜再生处理器进行再生处理的情况下,内窥镜以卷绕的状态配置在处理槽的内部。在该情况下,只要遵守由操作说明书等指示的内窥镜的设置状态(插入部的卷绕状态等)即可,都能够使药液遍布内窥镜的表面,保证适当的再生处理。因此,为了正确地进行再生处理,要求判定内窥镜再生处理器是否根据适当的内窥镜的配置状态而被使用的技术。
作为用于判定内窥镜的设置状态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23049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清洗装置,该内窥镜清洗装置在槽主体的侧面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内窥镜内窥镜传感器,该内窥镜传感器对内窥镜被收纳配置于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在日本特开2006-230492号公报的技术中,内窥镜检测传感器由一对光学传感器构成,该一对光学传感器具备发出光的发光部和接收来自该发光部的光的受光部。
然而,上述日本特开2006-230492号公报的技术的判定精度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内窥镜是否以适当的配置状态配置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处理槽的判定。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包括:观察步骤,根据开闭处理槽的顶盖的动作来观察配置在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所述处理槽中的内窥镜的配置状态,观察部取得观察图像;判定步骤,至少包含第一判定方法,该第一判定方法由判定部基于所述观察图像,将在由所述处理槽内的规定部位定义的规定范围内是否包含内窥镜的规定部位作为判断基准,判定所述配置状态是否适当;以及通知步骤,通知部通知所述判定的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立体图。
图2是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处理槽中配置有内窥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终端保持部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5是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观察终端的主视图。
图6是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观察终端的后视图。
图7是相对于观察终端装卸自如的读取装置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内窥镜的配置状态判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内窥镜的配置状态判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基于特定颜色的比率的内窥镜的配置状态判定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基于特定部位的配置的内窥镜的配置状态判定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关闭顶盖的中途的状态与观察图像的关系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关闭顶盖的中途的状态与观察图像的关系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将顶盖全闭的状态与观察图像的关系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基于2个标识销设定的评价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存在于评价区域内的内窥镜的特定部位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7涉及第一变形例,是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立体图。
图18涉及第二变形例,是包含神经网络的判定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俯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将内窥镜E配置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处理槽31的状态的说明图。
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是进行被污染的内窥镜E以及内窥镜E的部件或配件等的再生处理的装置。此处所说的再生处理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利用水的漂洗、除去有机物等污垢的清洗、使规定的微生物无效化的消毒、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灭菌、或它们的组合中的任意处理。此外,可以及将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用于作为管状医疗设备的扩张器或内窥镜护套的再生处理。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向下方向表示重力方向,向上方向表示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高低表示沿着重力方向的高度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具有:作为盖的顶盖11,其具有作为透明部的盖板13;再生处理器主体21;以及设置于顶盖11的终端保持部111。终端保持部111保持接收观察波的观察终端D。
在图1、2中,终端保持部111以将观察终端D配置于顶盖11的表面的方式保持观察终端D,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7所示,观察终端D也能够以从顶盖11露出的方式安装于顶盖11的端部。在该情况下,用于保持观察终端D的终端保持部111例如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设置于顶盖11的另一端的端面。
顶盖11以背面与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处理槽31相对的方式配置。顶盖11能够通过以铰链11a为中心的转动来进行处理槽31的开闭。即,顶盖11的一端通过铰链11a与再生处理器主体21连接,另一端以一端为中心转动。当成为关闭状态时,顶盖11覆盖处理槽31。顶盖11具有盖框12、作为透明部的盖板13、气体过滤器14以及手指钩挂部15。也可以在顶盖11上设置陀螺仪传感器,能够向观察终端E发送角速度信息。
盖框12以环绕于顶盖11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盖框12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金属或树脂。盖框12在背面具有以沿着处理槽31的上缘部环绕的方式设置的衬垫12a。当顶盖11成为关闭状态时,衬垫12a与处理槽31的上缘部紧密贴合。
盖板13具有透光性。作为构成盖板13的透光材料,例如可举出树脂或陶瓷等。作为树脂,可以举出具有耐化学性和可见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盖板13设置在盖框12的内侧。盖板13没有特别限定,但也可以在一端侧的鼓出为圆顶状的部位具有盖排气口13a。
气体过滤器14由滤材收纳容器和收纳于滤材收纳容器中的滤材构成,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盖排气口13a。气体过滤器14在上部具有过滤器排气口14a(图2)。气体过滤器14从盖排气口13a取入处理槽31内的气体,将进行了除臭等过滤后的气体从过滤器排气口14a排出。
手指钩挂部15以用户能够钩挂手指的方式连接设置于盖框12的另一端侧。在手指钩挂部15的内侧设置有卡件15a。
再生处理器主体21具有锁定部22、作为通知部的显示部23、操作部24、供水软管连接口25、通信部26、控制部27以及处理槽31。
锁定部22设置在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上部的另一端侧。锁定部22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将卡件15a卡止,或者解除卡件15a的卡止。当锁定部22将卡件15a卡止时,顶盖11在关闭状态下被锁定。也可以通过将锁定部22与脚踏板28连结,从而能够利用脚踏板解除紧固件15a的卡止。
显示部23设置在再生处理器主体21上部的另一端侧的角部。显示部23具有显示面板,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向用户进行各种通知。
操作部24具有指示输入按钮,能够向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进行各种指示输入。
供水软管连接口25经由供水管W与水龙头连接。
通信部26构成为与控制部27连接,能够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观察终端D进行通信。通信部26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网络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控制部27控制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内的各部。控制部27具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能够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控制部27的功能通过读入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
控制部27经由通信部26与观察终端D连接。在从观察终端D输入了表示异常的判定结果时,控制部27向用户通知异常。异常通知可以是显示部23的警告显示,也可以是未图示的扬声器的警告音的输出。另外,在从观察终端D输入了表示异常的判定结果时,控制部27也可以进行控制以停止再生处理。
在此,控制部27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读取装置27a连接。读取装置27a例如在再生处理器主体21上部的另一端侧,隔着处理槽31设置于显示部23的相反侧的角部。
该读取装置27a能够与设置于内窥镜E的镜体连接器E4等上的RFID标签(未图示)之间,使用电波、电磁波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
如图3所示,处理槽31设置在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上部。如图3所示,当使顶盖11成为打开状态时,处理槽31露出于外部。处理槽31具有凹形状,以便能够收纳进行再生处理的内窥镜E、贮存清洗液、消毒液、漂洗液等液体。如图2、3所示,处理槽31具有送气送水连接器32、保持网33、清洗壳体34、水位计35、药液喷嘴36、供水循环喷嘴37、循环口38以及排液口39。
在处理槽31中,清洗管T将再生处理器主体21与内窥镜E连接。清洗管T具有与内窥镜E连接的内窥镜侧连接器T1和与再生处理器主体21连接的处理器侧连接器T2。再生处理器侧连接器T2具有在通液状态下喷出液体的喷出口T3。
内窥镜E例如具有:内窥镜操作部E1;从内窥镜操作部E1向前端侧延伸的具有细长形状的插入部E2;从内窥镜操作部E1延伸的通用缆线E3;以及在通用缆线E3的前端侧延伸设置的镜体连接器E4。内窥镜侧连接器T1与内窥镜操作部E1及镜体连接器E4连接。
送气送水连接器32设置于处理槽31的壁。送气送水连接器32与再生处理器侧连接器T2连接。在图3中,示出了8个送气送水连接器32,但并不限定于8个。送气送水连接器32经由管路与循环口38连接。当控制部27驱动循环泵时,送气送水连接器32将从循环口38取入的液体送到内窥镜E。另外,当控制部27驱动空气压缩机时,送气送水连接器32将从大气取入的空气送到内窥镜E。
保持网33安装于处理槽31的底部。保持网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金属或树脂。保持网33具有:具有表示消毒水位的高度的标记的标识销33a;用于配置内窥镜操作部E1的操作部承受部33b;用于配置镜体连接器E4的镜体连接器承受部33c;以及用于钩挂插入部E2及通用缆线E3的钩33d。用户将内窥镜操作部E1配置于操作部承受部33b,将镜体连接器E4配置于镜体连接器承受部33c,将插入部E2以及通用缆线E3以穿过钩33d的内侧的方式卷绕。用户以使内窥镜E位于比标识销33a的标记靠下方的位置将内窥镜E保持于保持网33,且使得不超过消毒水位。
这样的内窥镜E的设置状态在内窥镜E的使用说明书或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使用说明书等中,按照内窥镜E的每个机型有指示。即,为了进行内窥镜E的适当的再生处理,对各种内窥镜E预先设定有用于将卷绕于保持网33等的各部(特别是插入部E2等)配置成彼此不紧贴的配置状态。
清洗壳体34安装于保持网33的中央部。在清洗壳体34中收纳从内窥镜E卸下的送气送水按钮、吸引按钮或者盖等配件。清洗壳体34的下部与设置于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底部的底部连接器连接。清洗壳体34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从底部连接器进行送气或送水。配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在使用时安装于内窥镜E并在再生处理时从内窥镜E卸下的吸引按钮、送气送水按钮、或者覆盖内窥镜E的前端部的前端盖等。
水位计35确认清洗槽内的液体的水位,并将确认结果输出至控制部27。
药液喷嘴36设置于平台部,所述平台部设置在处理槽31内的周缘部中高出一级的位置。药液喷嘴36与再生处理器主体21内的药液罐连接,通过控制部27的药液泵的驱动将药液罐内的药液向处理槽31喷出。
供水循环喷嘴37设置于平台部。供水循环喷嘴37经由管路与循环口38连接。当控制部27驱动循环泵时,供水循环喷嘴37将从循环口38取入的液体向处理槽31喷出。另外,供水循环喷嘴37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经由供水软管连接口25将从供水管W供给的水向处理槽31排出。
循环口38和排液口39分别设置于处理槽31的底部,安装有网格过滤器(图2)。循环口38取入处理槽31的液体。排液口39与外部排液机构连接,将处理槽31的液体排出到外部。另外,排液口39能够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与药液罐连接。当将排液口39与药液罐连接时,在处理槽31中使用过的药液被回收至药液罐。
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中使用的药液例如是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溶液在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内通过从供水管W供给的水来稀释原液,调制成规定浓度。药液贮存于药液罐,在对内窥镜E进行消毒时,从药液喷嘴36向处理槽31喷出。在用于内窥镜E的消毒之后,药液被回收到药液罐中以便能够用于下次的再生处理。药液的浓度根据所使用的天数和次数而降低。
终端保持部111设置于顶盖11的与背面侧相反的表面侧(图2)。终端保持部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金属或树脂等。终端保持部111构成为能够将观察终端D保持在能够经由盖板13观察处理槽31内的位置。即,终端保持部111配置于顶盖11的外表面。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观察终端D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观察终端D的后视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观察终端D例如是平板型的便携信息终端。观察终端D具有观察部D1、控制部D3以及通知部D5。优选观察终端D具有观察部D2、通信部D4、外部连接连接器D6或陀螺仪传感器D7。
观察部D1设置于观察终端D的前表面。观察部D2设置于观察终端D的后表面。作为观察部D1、D2,能够应用公知的照相机的结构。观察部D1、D2具有由CMOS或CCD等构成的摄像元件,对外部进行拍摄,将拍摄图像作为观察图像P输出到控制部D3。观察部D1、D2也可以具有广角镜头。上述广角镜头可以固定于观察终端D,也可以相对于观察终端D可装卸。
即,作为接收部的观察部D1接收在处理槽31内反射并透过盖板13的光。此处所说的光并不限定于可见光,也可以是远红外线、红外线或紫外线。
控制部D3具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控制观察终端D内的各部的动作。
控制部D3可以根据拍摄图像或动态图像来判定内窥镜配置状态,观察终端D也可以不进行判定而由外部装置进行判定。在由外部装置进行判定的情况下,通过后述的通信部D4或外部连接连接器D6向外部装置输出拍摄图像。作为这里所说的外部装置,可举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再生处理器或云等。
另外,控制部D3或外部装置的判定结果可以输出到观察终端D的显示部D3,也可以输出到外部装置。作为判定结果的输出目的地的外部装置,可举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再生处理器或警报装置。
作为向外部的装置输出的例子,例如,通信部D4与通信部26进行通信,将判定结果向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控制部27输出。控制部27在所输入的判定结果的结果为“不正确的配置”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执行在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显示部23显示警告、或者锁定操作部24而使得不能开始再处理等的程序。
显示部D5在控制部D3的控制下,能够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D5也可以显示判定结果。显示部D5在显示面板上重叠有触摸面板,能够通过触摸操作进行各种指示输入。
外部连接连接器D6将观察终端D与外部装置电连接。作为外部连接连接器D6,例如可举出USB插座。例如,如图7所示,外部连接连接器D6能够将装卸式的RFID读取装置40作为外部装置来连接。
陀螺仪传感器D7由压电元件、硅振子等构成,检测根据观察终端D的姿势的变化等而产生的角速度。而且,陀螺仪传感器D7将检测出的角速度输出到控制部D3。
接下来,说明具有这种结构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中的内窥镜E的配置状态判定方法。该内窥镜E的配置状态判定例如按照图8所示的配置状态判定程序的流程图来执行。在由用户将内窥镜E设置于处理槽31之后,例如由观察终端D的控制部D3执行该配置状态判定程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上述那样由外部的装置执行配置状态判定。换言之,本发明中的判定部可以与观察终端D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
(实施例1)
当程序开始时,观察部取得图像信息(S103,观察步骤)。
在观察步骤之后,控制部D3等判定配置状态的判定部基于图像信息,将如图16所例示的那样在包含处理槽内的规定部位33a的规定范围A内是否包含内窥镜的规定的部位E2a作为指标,判定配置状态是适当还是不适当(S108,判定步骤)。
在图16中,作为处理槽内的规定的部位,例示了保持网的销33a,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在处理槽31内位于固定位置即可,都能够利用。作为处理槽内的规定的部位,例如能够使用保持网的销33a、保持网的钩33d、清洗壳体34、水位计35、药液喷嘴36、未图示的温度计等。
在图16中,用圆形例示了规定范围A,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椭圆、多边形等其他形状,也可以如图15所例示那样是两个图形的重叠部分。另外,规定范围A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种类等内窥镜信息进行变更。关于内窥镜信息的取得方法,在实施例1的变形例1中详细记载。规定范围A只要为1个以上即可,也可以如图16所例示的那样设置于多个部位。
在图16中,作为内窥镜的规定部位E2a,例示了内窥镜的刻度线,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内窥镜前端等构成内窥镜的部件即可,都能够使用。
在判定步骤之后,通知部通知所述判定的结果(S111,通知步骤)。通知部既可以通知“是适当的配置”的情况以及“不是适当的配置”的情况双方,也可以仅通知“不是适当的配置”的情况。在后者的情况下,在判定的结果为“适当的配置”的情况下,再生处理器1允许再处理(S110)。这里所说的许可可以是再生处理器自动地开始再处理,也可以是成为能够通过再生处理器的操作部24进行再处理开始的操作的状态。
作为通知部,只要是能够与判定功能进行通信且具有通知功能的装置即可,都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可以使用设置在再生处理器21中的显示部23或观察终端D的显示部D5。
通知部进行的通知既可以是基于视觉信息的通知,也可以是基于听觉信息的通知,还可以是基于其他方法的通知。
(实施例1的变形例1)
控制部D3可以在取得图像信息(S103,观察步骤)之前,在步骤S101中取得内窥镜E的内窥镜信息,还可以调查是否取得了内窥镜E的内窥镜信息。
在此,例如能够通过由设置于再生处理器主体21中的读取装置27a读取设置于内窥镜E的镜体连接器E4等中的RFID标签来取得内窥镜信息。即,当用户使镜体连接器E4等接近读取装置27a时,控制部27通过读取装置27a取得与内窥镜E相关的信息(内窥镜信息)。控制部27通过通信部26与通信部D4的无线通信,将所取得的内窥镜信息传送到观察终端D。由此,控制部D3取得内窥镜信息。
在图1、2中,在处理槽31的外部配置有读取装置27a,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读取装置27a也可以配置在处理槽31内。
或者,在外部连接连接器D6连接有读取装置40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镜体连接器E4等接近读取装置40,控制部D3也能够直接取得与内窥镜E相关的信息。另外,读取装置也能够预先内置于观察终端D。
或者,通过观察部D1或观察部D2拍摄内窥镜E的特定部位,根据通过图像识别等识别出的形状、识别编号来确定内窥镜E的机型等,由此控制部D3也能够取得内窥镜信息。
或者,控制部D3也能够通过用户手动输入或利用声音输入内窥镜信息来取得内窥镜信息。
或者,控制部D3也能够通过获取在内窥镜诊断时输入到外部装置的病历的信息来获取内窥镜信息。
在步骤S101中,在判定为未取得内窥镜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D3在该状态下待机。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取得了内窥镜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D3进入下一步骤。
(实施例1的变形例2)
也可以从步骤S101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102中,控制部D3调查是否产生了用于开始内窥镜E的配置状态的拍摄的触发。但是,也可以代替实施S102而始终实施拍摄以及判定。
作为该触发,例如能够使用基于在用户使顶盖11从全开状态向关闭方向移动时来自陀螺仪传感器D7的角度等计算出的观察终端D的姿势。
或者,在用户对观察终端D进行了声音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部D3也能够将通过声音识别而识别出的规定的命令作为拍摄开始的触发。
或者,也可以在铰链11a设置每当顶盖11旋转规定角度时接通的开关(未图示),将由该开关产生的接通信号作为拍摄开始的触发。在该情况下,控制部D3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来自设置于铰链11a的开关的信号。
或者,控制部D也能够将用户对设置于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脚踏板28等各种开关类进行了规定的操作作为触发。在该情况下,控制部D3能够通过通信部26与通信部D4的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来接收因用户的操作而在再生处理器主体21侧产生的规定的信号。
或者,控制部D3也能够将用户对显示于观察终端D的显示部D5上的拍摄按钮进行了按压操作作为触发。
在步骤S102中,在判定为未产生拍摄开始的触发的情况下,控制部D3在该状态下待机。另一方面,在步骤S102中,在判定为产生了拍摄开始的触发的情况下,控制部D3进入步骤S103,通过观察部D1或观察部D2对配置在处理槽31内的内窥镜E的配置状态进行拍摄,取得观察图像P(观察步骤)。
(实施例1的变形例3)
在实施例1中,观察图像为1种以上即可,观察终端D也可以拍摄不同种类的多个观察图像。关于多个观察图像P的取得,能够使用各种拍摄方法。
作为拍摄不同种类的多个观察图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进行使用了相互不同的规定波长(第一、第二波长)的光的拍摄。这里所说的波长如上所述不限定于可见光线,也包括远红外线、红外线或紫外线。通过使波长不同,来自被摄体以及被摄体周边的反射量、反射的位置不同,因此通过对比波长不同的观察图像,能够从判定的对象中排除由光晕引起的不良图像。
作为得到不同种类的多个观察图像P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处理槽31内进行拍摄。例如,在将内窥镜E设置于处理槽31后,在从关闭顶盖11前到关闭后为止的期间取得2次以上的观察图像,由此能够得到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到的处理槽31内的图像。例如,利用配置于上述观察终端D或顶盖11的陀螺仪传感器,控制部D3能够在观察终端D根据顶盖11的动作而变化为预先设定的规定角度的每个时机,产生拍摄开始的触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观察终端D或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对用户进行声音引导,以使得关闭顶盖的速度不会变得过快,也可以在铰链11a上搭载避免过快关闭的公知的机构。
例如能够基于图9所示的流程图来实现这样用于得到不同种类的多个观察图像P的处理。此外,在图9中,对与图8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当从步骤S103进入步骤S104时,控制部D3调查在步骤S103中拍摄到的观察图像P是否为最终图像。该最终图像是在顶盖11全闭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参照图1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最终图像是在正对处理槽31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
然后,在步骤S104中判定为本次拍摄的观察图像P不是最终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D3返回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步骤S104中判定为本次拍摄到的观察图像P是最终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D3进入步骤S105。注意,还可以通过在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侧检测铰链11a的状态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观察终端D来判定是否是最终图像。
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从步骤S102到步骤S104的处理,控制部D3在从顶盖11被关闭之前到被关闭之后为止的期间,取得多张(至少2张以上)在不同的条件下拍摄到的观察图像P。
当从步骤S104进入步骤S105时,控制部D3通过对所取得的多个观察图像P进行比较,来进行不良图像的去除,或者选出一个判定用的图像。即,在处理槽31由不锈钢等材料构成的情况下,根据拍摄观察图像P的角度,有时内窥镜E的插入部E2等映入处理槽31的表面,在观察图像P上作为虚像出现。另外,由于室内灯的光等在处理槽中反射,有时在图像中映入光晕,内窥镜像的一部分欠缺。因此,控制部D3通过对从各角度拍摄到的观察图像P进行比较,能够将观察图像P上的不良图像从判定对象中排除。
(实施例1的变形例4)
具体而言,实施例1的步骤S108的处理例如能够按照图11所示的子程序来执行。
即,控制部D3从所取得的多个观察图像P中提取最后取得的图像(S301)。
当提取出图像时,控制部D3在提取出的图像上设定与内窥镜E的种类等对应的1个或2个以上的规定范围A作为评价区域(S302)。
接着,控制部D3如上述实施例中所示,进行规定范围A内的评价(S303)。
其结果,在全部的规定范围A中的评价值均为适当的情况下,控制部D判定为内窥镜E处于适当的配置状态(S307),退出子程序。
另一方面,在至少任意一个规定范围A中的评价值为不适当的情况下,控制部D提取在当前提取的图像的前面1个所取得的图像(S306),返回到步骤S302的处理。
但是,在当前提取的图像是最开始取得的图像的情况下(在S305的判定中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D判定为配置于处理槽31的内窥镜E处于不适当的配置状态,退出子程序。
(实施例2)
除了实施例1所例示的基于特定部位的配置的判定(S108)之外,也可以实施与S108不同的判定方法。
例如,如图9所例示的那样,在步骤S105之后,控制部D3也可以根据观察图像中的特定颜色的比率,进行内窥镜E是否适当地配置于处理槽31内的判定(S106)。
例如按照图10所示的子程序来进行基于该特定颜色的比率的内窥镜的配置状态判定。当子程序开始时,控制部D3提取通过步骤S103的处理取得的观察图像P。
例如,在内窥镜E的插入部E2等为黑色、处理槽31等其他部分的颜色为黑色以外的颜色的情况下,如果将映出了插入部E2和处理槽31的评价区域A内的观察图像P进行2值化(S202),则能够通过将图像中的二种颜色之比作为评价值进行评价而大致掌握在各评价区域A内插入部E2和处理槽31所占的比率。因此,如果分别求出各种内窥镜E(插入部E2)被适当地配置时的二种颜色之比作为阈值,则控制部D3通过各阈值与各评价值的比较,能够评价在各评价区域A内是否适当地配置了内窥镜E(S203)。能够适当选择图像上的内窥镜的颜色以及内窥镜以外的颜色,例如能够进行通过2值化处置将阈值以上显示为黑色、将小于阈值显示为白色这样的设定。
既可以对拍摄到的图像全体实施基于二值化的判定,也可以对图像中的规定范围实施基于二值化的判定。在对规定范围实施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从图像的中心朝向外周对规定范围实施2值化,也可以对从特定的标识起的规定范围的区域实施2值化。
当从步骤S203进入步骤S204时,控制部D3调查评价值是否适当。是否适当的判定方法能够根据内窥镜的种类、2值化的阈值等适当设定。例如,如果内窥镜的颜色的比率为规定的比率以下,则判定为被适当地配置。
并且,在判定为内窥镜的配置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0所例示的那样,控制部D3进入步骤S207,在判断为内窥镜E在处理槽31内进行了适当的配置之后,进行退出子程序的流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S106中判定为内窥镜的配置适当之后执行S108,将S106和S108的结果复合而进行最终判断的流程。
在图8的主程序中,当从步骤S106进入步骤S107时,控制部D3调查在步骤S106中是否判定为在处理槽31内适当地配置有内窥镜E。
然后,控制部D3在通过步骤S106的处理判定为不是适当的配置的情况下,从步骤S107进入步骤S111,在通过再生处理器主体21的显示部23或者观察终端D的显示部D5进行了警告之后,退出程序。
另一方面,控制部D3在通过步骤S106的处理判定为是适当的配置的情况下,从步骤S107进入实施例1所记载的步骤S108。
(实施例3)
在配置状态不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之后,通知部通知用于使配置状态变得适当的信息。
用于使配置状态变得适当的信息可以是基于视觉信息的通知,也可以是基于听觉信息的通知,还可以是基于其他方法的通知。作为基于视觉信息的通知,例如可举出在通知部上表示正确的配置方式的方法、将实际的误配置的部位和正确的配置方式的样本图像并排表示的方法等。作为基于听觉信息的通知,可举出一边向用户引导手的位置一边引导为正确的配置的方法。
(实施例4)
也能够使用包含已学习的神经网络的判定系统50来进行内窥镜E的配置状态的判定。图18示出使用神经网络的判定系统的例子。
该判定系统50例如构建于控制部D3。判定系统50构成为具有变量取得部51、判定参数取得部52以及作为判定部的多个神经网络53。
变量取得部51例如被输入由内窥镜E的种类、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种类、观察终端D的种类、配置了观察终端D时的观察部的位置、观察部的种类、或者配置在处理槽31内的内窥镜E的个数等构成的变量组。另外,不需要将构成该变量组的全部变量输入到变量取得部51,作为输入到变量取得部51的变量,也可以输入从变量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变量。
判定参数取得部52例如生成与输入到变量取得部51的变量相关联的判定参数,并输出到相应的神经网络53。即,判定参数取得部52例如基于变量组来确定1个或2个以上的相应的神经网络53,并对该神经网络53输出判定参数。在此,作为向神经网络53输出的判定参数,例如能够使用基于变量组而在观察图像P上设定的检测范围A的像素数据。
各神经网络53构成为具有:输入层53a,其被输入来自判定参数取得部52的判定参数;中间层53b,其对输入到输入层53a的判定参数进行运算;以及输出层53c,其输出中间层53b的运算结果。
在此,中间层53b构成为具有多个人工神经元的排列。在各人工神经元中,通过预先进行的机器学习等,设定了从输入到输出之间进行的运算的规则、以及用于该运算的多个加权系数等。
并且,当向输入层53a输入了判定参数时,中间层53b通过在各人工神经元中进行运算,例如针对检测范围A,得到一致的概率为90%(即,内窥镜E的配置适当的概率为90%)、或者一致的概率为10%(即,内窥镜E的配置不适当的概率为10%)。然后,由输出层53c输出该运算结果。
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可靠地进行内窥镜E是否以适当的配置状态配置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处理槽31的判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观察终端D的控制部D3中进行第一、第二判定等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设置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1的控制部27等来进行第一、第二判定。
另外,控制部也可以通过由1个或多个处理器、逻辑电路、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等构成的计算机来实现。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构成要素或主体部全体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并执行所记录的程序来实现。例如,处理器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中的至少1个。例如,逻辑电路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以及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的至少1个。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Claims (14)

1.一种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观察步骤,由观察部取得配置在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处理槽内的内窥镜的配置状态的观察图像;
判定步骤,该判定步骤至少包含第一判定方法,该第一判定方法由判定部基于所述观察图像,将在由所述处理槽内的规定部位定义的规定范围内是否包含内窥镜的规定部位作为判断基准,判定所述配置状态是否适当;以及
通知步骤,至少在判定为所述配置状态不适当的情况下,由通知部通知所述判定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槽内的特定部位是保持所述内窥镜的保持网的销,
所述内窥镜的规定部位是插入部的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包括内窥镜信息取得步骤,在该内窥镜信息取得步骤中由内窥镜信息读取部取得内窥镜信息,
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内窥镜信息变更所述规定部位以及所述规定范围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察步骤包括至少两种观察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察步骤包括:
第一观察方法,所述观察部从第一角度观察所述被清洗物的配置状态;以及
第二观察方法,所述观察部从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观察所述被清洗物的配置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内窥镜再生处理器主体,所述盖的一端能够旋转而另一端被固定,
在所述观察步骤中,
在所述盖的表面配置所述观察部,
通过改变所述盖的开闭角度来实施所述第一观察方法和所述第二观察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察步骤包括:
第三观察方法,照射第一波长的光并且所述观察部观察所述被清洗物的配置状态;以及
第四观察方法,照射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并且所述观察部观察所述被清洗物的配置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步骤至少包含与所述第一判定方法不同的第二判定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判定方法是如下的方法:根据所述观察信息计算至少一部分特定颜色的比率,将所述特定颜色的比率与阈值进行比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包括内窥镜信息取得步骤,在该内窥镜信息取得步骤中内窥镜信息读取部取得内窥镜信息,
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内窥镜信息来变更所述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置状态不适当的情况下,
所述通知部通知用于使配置状态变得适当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变量取得部,该变量取得部取得变量,
所述判定部基于与所述变量相关联的判定参数来执行所述判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量是从由所述内窥镜的种类、所述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种类、所述观察部的种类以及配置于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内窥镜的个数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判定参数取得部,该判定参数取得部取得对进行了机器学习后的所述判定部输入的所述判定参数。
CN202080096754.5A 2020-02-18 2020-02-18 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 Pending CN1151036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06308 WO2021166074A1 (ja) 2020-02-18 2020-02-18 内視鏡配置状態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3623A true CN115103623A (zh) 2022-09-23

Family

ID=7739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6754.5A Pending CN115103623A (zh) 2020-02-18 2020-02-18 内窥镜配置状态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2102A1 (zh)
JP (1) JP7423739B2 (zh)
CN (1) CN115103623A (zh)
WO (1) WO20211660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0153A (zh) * 2023-05-04 2023-06-30 字节医云(北京)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rfid内窥镜跟踪建议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86318A4 (en) * 2019-06-20 2023-06-14 Medivators Inc. PORTED ENDOSCOPE STORAGE TRAY AND METHODS OF USE
EP3986317A4 (en) 2019-06-20 2023-06-21 Medivators Inc. ENDOSCOPE STORAGE CART, SYSTEM AND METHODS
EP4110225A4 (en) 2020-02-25 2024-03-13 Medivators Inc STACKABLE ENDOSCOPE TRAY AND METHOD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125Y2 (zh) * 1987-07-04 1992-02-14
JPH10296194A (ja) * 1997-04-25 1998-11-10 Mitsubishi Kakoki Kaisha Ltd ノズル噴射式洗浄装置及びノズル噴射式洗浄方法
JP2002272684A (ja) * 2001-03-16 2002-09-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洗滌装置と洗滌情報付き内視鏡
JP2009066291A (ja) * 2007-09-14 2009-04-02 Fujifilm Corp 内視鏡洗浄システム
JP2011193982A (ja) * 2010-03-18 2011-10-06 Fujifilm Corp 内視鏡リプロセス装置の履歴管理システム
JP5677928B2 (ja) * 2011-11-21 2015-02-25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
JP6128950B2 (ja) * 2013-05-17 2017-05-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保持網、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内視鏡用リプロセス装置
CN108471936B (zh) * 2016-04-25 2020-08-0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
JP6502983B2 (ja) * 2017-03-15 2019-04-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洗浄工程最適化装置及び機械学習装置
WO2019087599A1 (ja) * 2017-10-31 2019-05-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洗浄作業支援装置、内視鏡洗浄作業支援装置の作動方法、及び内視鏡洗浄作業支援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0153A (zh) * 2023-05-04 2023-06-30 字节医云(北京)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rfid内窥镜跟踪建议系统及方法
CN116350153B (zh) * 2023-05-04 2023-09-01 字节医云(北京)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rfid内窥镜跟踪建议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6074A1 (ja) 2021-08-26
JPWO2021166074A1 (zh) 2021-08-26
JP7423739B2 (ja) 2024-01-29
US20220392102A1 (en)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3739B2 (ja) 制御装置、内視鏡の配置状態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33681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 disinfection quality control
US6537207B1 (en) Identification of protective covers for medical imaging devices
WO2006087981A1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管腔画像処理装置、管腔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れら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20513279A5 (zh)
KR20090023478A (ko) 수축 활동의 측정 및 분석을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2137276A (ja) 内視鏡関連業務システム
US11074690B2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visibility of blood vessels in color images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s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WO2020183770A1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セッサ装置、内視鏡システム、医用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08834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US20210076923A1 (en) Endoscope reprocessor
JP5057651B2 (ja) 管腔画像処理装置、管腔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13039224A (ja) 煙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画像撮像装置
TWI764315B (zh) 舌象檢測裝置
US20160210746A1 (en) Organ imaging device
JP7335157B2 (ja) 学習データ作成装置、学習データ作成装置の作動方法及び学習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医療画像認識装置
CN112020321A (zh) 医学成像系统和用于检测其位置的方法
CN112672677A (zh) 有助于体腔检查和诊断的数字设备
JP7386966B2 (ja) 内視鏡汚れ検知装置、制御装置及び内視鏡汚れ検知方法
JP7486385B2 (ja) 内視鏡使用支援システム
WO2023038004A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医療情報処理装置、医療情報処理方法、医療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23218523A1 (ja) 第2の内視鏡システム、第1の内視鏡システム、および内視鏡検査方法
WO2016100776A1 (en) Calibrated medical imag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22044642A1 (ja) 学習装置、学習方法、プログラム、学習済みモデル、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KR20230019527A (ko) 머신러닝 기반의 의료 영상에 대한 반사광 제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