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4501B -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4501B
CN115094501B CN202210899034.3A CN202210899034A CN115094501B CN 115094501 B CN115094501 B CN 115094501B CN 202210899034 A CN202210899034 A CN 202210899034A CN 115094501 B CN115094501 B CN 115094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ection
guide rail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90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4501A (zh
Inventor
郭竹青
邓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xu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xu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xu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xu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90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4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4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4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4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4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6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for articles to be co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10Agitating of electrolytes; Moving of rac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电镀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多个处理单元及导向结构,输送机构用于带动各处理单元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轨及滑动件,第一导轨中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导向槽,滑动件滑动设置于导向槽中,处理单元安装于滑动件上;滑动件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导向块及第二导向块;在滑动件滑动设于导向槽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交替与第一导轨的侧壁上不同深度的位置形成限位配合,以调整滑动件在导向槽中的滑动方位。本申请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使得处理单元在经过第一导轨的圆弧部分时,不会产生方位旋转,使得处理单元的开口不会朝向,进而使得处理单元中的零件不会掉落。

Description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运动导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当需要某个处理单元沿着某个轨迹运动时,不仅输送机构来驱动处理单元运动,同时还需要导向结构来对处理单元的运动进行导向。例如,当通过传动链结构带动处理单元沿跑道型轨迹运动时,需要设置一个跑道型轨道,从而使得处理单元在传动链结构的带动下沿着跑道型轨道运动。
在一些特殊处理单元运输时,例如处理单元上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用于将物料加入处理单元中,或用于物料从处理单元中倒出。如果处理单元沿着跑道型轨道运动时,在经过跑道型轨道的圆弧部分时,处理单元的开口朝向会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掉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镀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在经过跑道型轨道的圆弧部分是开口朝向发生改变导致物料落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轨及滑动件,所述第一导轨中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导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滑动件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导向块及第二导向块;在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交替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侧壁上不同深度的位置形成限位配合,以调整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向槽中的滑动方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向段、第二导向段及第三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及所述第三导向段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导向块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段的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三导向段的第三侧壁形成旋转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二侧壁形成旋转限位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导向块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直角,所述第二导向块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圆弧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直角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圆弧面沿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叠设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段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卡槽及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一直角滑动限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三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导向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导向段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槽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一止挡壁,所述第一止挡壁用于对所述第一直角形成止挡以使所述滑动件旋转第一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导向块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直角,两个所述第一直角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同中心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段的两个第二侧壁上均具有第四圆弧面,两个所述第四圆弧面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的直径相适配;在所述第二导向段中,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第一直角交替与所述第四圆弧面抵接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导向块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二直角,两个所述第二直角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同中心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直角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的直径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的直径相同,两个所述第一直角由两个第一直角面垂直相交形成,两个所述第一直角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切连接;所述第二直角由两个第二直角面垂直相交形成,两个所述第二直角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相切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导向段与所述第三导向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止挡壁,所述第二止挡壁用于对所述第二直角形成止挡以使所述滑动件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导向段的第三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卡槽及第五圆弧面,所述第二直角的第二直角面滑动抵接于第五圆弧面上,所述第一直角滑动限位于第二卡槽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二导轨及第三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三导轨均为直线导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相对两端;所述滑动件能够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和/或所述第三导轨上设有齿条,所述滑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块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以使所述滑动件旋转第三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三导轨背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导轨呈半圆弧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着所述第四导轨滑动;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四导轨的第四侧壁导向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导向块绕着所述第四侧壁旋转。
本申请提供的导向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结构,通过将滑动件设置成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叠层设置,且在滑动件滑动设置于导向槽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交替与第一导轨的侧壁形成限位配合,从而能够总体抵消滑动件由于在不同弧形路段滑动出现的方位改变,滑动件的整体方位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进而使得滑动件上的处理单元的开口不会出现朝下而将物料倒出的情况。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镀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多个处理单元及上述导向结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带动各所述处理单元按照预设轨迹运动,所述处理单元与滑动件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本申请的电镀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镀装置,通过上述导向结构的设置,使得滑动件上的处理单元的开口不会出现朝下而将物料倒出的情况,进而使得电镀装置的加工过程稳定,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镀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滑动件在第一导轨中滑动的各种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及第四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导向结构;1、第一导轨;10、导向槽;11、第一导向段;111、第一侧壁;1111、第一卡槽;1112、第三圆弧面;1113、第一止挡壁;112、第一缺口;12、第二导向段;121、第二侧壁;1211、第四圆弧面;13、第三导向段;131、第三侧壁;1311、第二卡槽;1312、第五圆弧面;132、第二缺口;14、第二止挡壁;2、第二导轨;3、第三导轨;4、第四导轨;41、第四侧壁;5、滑动件;51、第一导向块;511、第一直角;5111、第一直角面;512、第一圆弧面;52、第二导向块;521、第二直角;5211、第二直角面;522、第二圆弧面;53、齿轮;6、齿条;200、输送机构;300、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方面,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镀装置,该电镀装置包括输送机构200、多个处理单元300及导向结构100。输送机构200用于带动各处理单元300依次按预设轨迹运动,例如当输送机构200为链条输送机构时,输送机构200带动各处理单元300沿着跑道型轨迹进行运动。导向结构100用于分别对各处理单元300运动进行导向,以保证各处理单元300平稳地按照预定轨迹预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电镀装置为电镀装置,上述各处理单元300为电镀单元,每个电镀单元内部都能够实现零件的滚镀。当输送机构200带动各电镀单元在电镀液中运动时,能够增加电镀单元内的零件与电镀液的接触概率,进而提高了零件的电镀均匀性。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上述加工单元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零件的清洗或零件的搅拌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单元300具有开口,开口用于向处理单元300中加入零件,或者将加工后的零件从处理单元300中倒出。但是在输送机构200对处理单元300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处理单元300的开口尽量朝上,以防止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掉落。
对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向结构100,下面对导向结构100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及图3,导向结构100包括第一导轨1及滑动件5,第一导轨1中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导向槽10,滑动件5设置设于导向槽10中;滑动件5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导向块51及第二导向块52;在滑动件5滑动设于导向槽10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51和第二导向块52交替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上不同深度的位置形成限位配合,以调整滑动件5在第一导轨1中的滑动方位。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叠层设置,当滑动件5滑动设于导向槽10中时,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位于导向槽10的不同深度位置,也即是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的叠设方向与导向槽10的深度方向相对应,具体是第一导向块51相较于第二导向块52为了导向槽10更深的位置。同样的,在与导向槽10的侧壁配合时,第一导向块51与导向槽10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配合,第二导向块52与导向槽10的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配合。
此外,在滑动件5滑动设于导向槽10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51和第二导向块52交替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形成限位配合,也即是,在滑动件5滑动至不同路段,有可能是通过第一导向块51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形成限位配合,也有可能是通过第二导向块52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形成导向配合。导向槽10呈半圆弧状,则第一导轨1的侧壁也是沿半圆弧状延伸,而滑动件5在滑动过程中,没办法始终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配合,因此将滑动件5分为叠层设置的第一导向块51和第二导向块52,通过第一导向块51和第二导向块52在不同的位置与侧壁配合,最终能够达到滑动件5方位大致不变的目的。本申请通过在不同路段的不同导向配合以总体抵消滑动件5由于在不同路段出现的方位改变。例如,在其中一个路段,通过第一导向块51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相互导向配合使得滑动件5出现顺时针方位偏转,则在另一个路段中,可以通过第二导向块52与第一导轨1的侧壁相互导向配合以使得滑动件5进行逆时针方位偏转,从而使得在整个第一导轨1中滑动后,滑动件5的整体方位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进而使得滑动件5上的处理单元300的开口不会出现朝下而将物料倒出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导轨1包括第一导向段11、第二导向段12及第三导向段13,第一导向段11及第三导向段13对称连接于第二导向段12的相对两端。具体的,请参阅图3,第二导向段12为BC段,第一导向段11及第二导向段12分别为AB段及CD段。
第二导向块52能够分别与第一导向段11的第一侧壁111及第三导向段13的第三侧壁131形成旋转限位配合;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段12的第二侧壁121形成旋转限位配合。具体的,以滑动件5从左至右逆时针在第一导轨1中滑动为例,滑动件5滑入第一导向段11,此时,第二导向块52与第一导向段11的第一侧壁111形成旋转限位配合,以使得滑动件5在第一导向段11中的方位基本保持不变;接着,滑动件5滑入第二导向段12中,在第二导向块52无法与第二导向段12的第二侧壁121配合的时候,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段12的第二侧壁121形成旋转限位配合,以使得滑动件5的方位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而在滑动件5滑动至第三导向段13时,由于第三导向段13的圆弧与第一导向段11的圆弧对称设置,因此可以通过第二导向块52与第三导向段13的第三侧壁131配合,以保持滑动件5方位在经过第一导向段11、第二导向段12及第三导向段13保持方位基本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第一导向块51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直角511,第二导向块52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圆弧面522,至少一个第一直角511与至少一个第二圆弧面522沿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的叠层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导向段11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111上形成有第一卡槽1111及第三圆弧面1112;第一直角511滑动限位于第一卡槽1111中,第三圆弧面1112与第二圆弧面522导向配合。
具体的,第一导向块51的表面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一直角511,第二导向块52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二圆弧面522,两个第一直角511与两个第二圆弧面522沿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的叠层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导向段1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位于外侧的第一侧壁111上形成有第一卡槽1111及第三圆弧面1112,第一卡槽1111位于第三圆弧面1112的底侧;第一导向段11的位于内侧的第一侧壁111通过去除材料形成第一缺口112,也即是第一导向段11靠近内侧没有形成侧壁。
当滑动件5以两个第一直角511分别位于左下角和右上角的方位向下滑动设于第一导向段11时,此时安装于滑动件5上的处理单元300的开口刚好朝上。在滑动件5向下滑动时,位于左下角的第一直角511由于惯性竖直向下卡入外侧第一侧壁111的第一卡槽1111中,第二导向块52中的第二圆弧面522刚好与第三圆弧面1112抵接配合,从而能够避免滑动件5在滑动过程中产生旋转。此外,由于滑动件5向下滑动,因此,滑动件5的着力点在位于外侧的第一侧壁111上,因此可以不设置内侧的第一侧壁111。同时由于第一缺口112的设置,使得位于右上角的第一直角511可以沿着第一缺口112滑动,不会与第一导向段11产生结构干涉。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导向段11的两个第一侧壁111的结构设置成一样的,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直角511及第二圆弧面52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卡槽1111沿第一导向段11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卡槽1111具有靠近第二导向段12的第一止挡壁1113,第一止挡壁1113用于对第一直角511形成止挡以使滑动件5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具体的,第一卡槽1111为开设有第一导向段11的位于外侧的第一侧壁111上的弧形槽,第一卡槽1111贯穿第一侧壁111的内外两侧,第一止挡壁1113为第一卡槽1111的终端侧壁。当滑动件5沿着第一导向段11滑动时,位于左下角的第一直角511沿着第一卡槽1111滑动,直至第一直角511与第一止挡壁1113抵接,由于惯性,第一直角511会因为第一止挡壁1113的止挡而产生逆时针旋转,直至第一直角511从第一卡槽1111中滑出,且第一直角511的一个直角面与第二导向段12的位于外侧的第二侧壁121抵接,滑动件5稳定滑入第二导向段12中。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直角511在第一卡槽1111中滑到最低端时,第一导轨1开始转弯,此时已经无法通过第一直角511与第一卡槽1111之间的限位来保证滑动件5的方向不变。此时需要通过滑动件5的其他位置来与第二导向段12进行配合以实现滑动件5的方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由滑动件5目前的状态无法稳定滑入第二导向段12中,因此,通过第一止挡壁1113的设置,能够将滑动件5推动旋转,以使得滑动件5能够刚好滑入第二导向段12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5,第一导向块51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一直角511,两个第一直角511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圆弧面512,两个第一圆弧面512同中心且对称设置;第二导向段12的两个第二侧壁121上均具有第四圆弧面1211,两个第四圆弧面1211之间的间距与两个第一圆弧面512的直径相适配;在第二导向段12中,第一圆弧面512和第一直角511交替与第四圆弧面1211抵接配合。
具体的,第一直角511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角面5111相交形成,第一直角511的两个第一直角面5111分别与两个第一圆弧面512相切设置,而第一圆弧面512的直径与第二导向段12的内外两个第二侧壁121之间的间距相适配。
第二导向段12具体分为两个部分,如图3所示,分别为BK段及CK段,对于BK段,经由第一止挡壁1113止挡旋转后的滑动件5,其两个第一直角511的相对的两个第一直角面5111分别与两个第四圆弧面1211配合滑动,由于在BK段,滑动件5是沿弧形向下滑动,而第二导向段12的位于下方的第四圆弧面1211对其上的第一直角511具有向上的止挡力,使得该第一直角511的第一直角面5111始终与第四圆弧面1211贴合设置,也即是滑动件5随着第四圆弧面1211的弧形而产生角度旋转,制作滑动至K的位置,第一导向块51刚好滑至两个第一直角511的相对第一直角面5111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滑动件5上的处理单元300的开口恢复到朝上的状态,且第一圆弧面512由于与第一直角511的第一直角面5111相切,因此当滑动件5进入KC段时,由于KC段是弧形向上,使得两段第一圆弧面512与两段第四圆弧面1211进入了圆弧配合导向阶段,而在KC段,由于第一圆弧面512与第四圆弧面1211均为圆弧面,且两个第一直角511均位于第二导向段12的槽中间位置,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导向块51的方位保持不变,也即是处理单元300的开口在KC段始终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二导向块52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二直角521,第二直角521由两个第二直角面5211垂直相交形成,两个第二直角521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第二圆弧面522,两个第二直角面5211分别与两个第二圆弧面522相切连接,两个第二圆弧面522同中心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圆弧面522的直径与两个第一圆弧面512的直径相同;两个第二直角521分别与两个第一圆弧面512沿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的叠层方向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圆弧面522分别与两个第一直角511沿第一导向块51与第二导向块52的叠层方向对应设置。
其中,第一导向段11上,第二导向块52的第二圆弧面522与第一侧壁111上的第三圆弧面1112抵接时,第二导向块52的两个第二直角521刚好沿第一导向段11的延伸方向,也即是两个第二直角521设于第一导向段11的导向槽10中。在第二导向段12上,由于第二侧壁121的高度相对第一侧壁111的高度较矮,第二侧壁121的高度刚好与第一导向块51的厚度相适配,两个第二直角521刚好能够滑动设于两个第二侧壁121的顶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二导向段12与第三导向段1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止挡壁14,第二止挡壁14用于对第二直角521形成止挡以使滑动件5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具体的,请参阅图4,第二导向段12具有第二侧壁121,第三导向段13具有第三侧壁131,第三侧壁131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121的高度,第三侧壁131与第二侧壁121之间形成的台阶即为上述第二止挡壁14。由前述可知,在第二导向段12,第二导向块52的两个第二直角521分别滑动设于两个第二侧壁121的顶侧面上,因此,当第二直角521滑动至第二侧壁121与第三侧壁131连接的第二止挡壁14时,由于惯性,第二导向块52会由于第二止挡壁14的止挡而产生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第二预设角度,直至第二直角521滑入第三导向段13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三导向段13的第三侧壁131上形成有第二卡槽1311及第五圆弧面1312,第二卡槽1311位于第五圆弧面1312的底侧。第二直角521的第二直角面5211抵接滑动于第五圆弧面1312上,第一直角511滑动限位于第二卡槽1311中。
具体的,当第二导向块52顺时针旋转滑入第三导向段13后,第二直角521的第二直角面5211刚好与第三侧壁131上的第五圆弧面1312抵接,由于第三导向段13是向上延伸的弧形,而第二直角521的第二直角面5211位于第五圆弧面1312的上方,因此在CD段上,第二直角521的第二直角面5211始终与第五圆弧面1312贴合,制作滑动至D点,第二直角面5211刚好竖直设置,而此时位于滑动件5上的处理单元300的开口刚好朝上。此外,在第三导向段13中,第一直角511由于部分凸向第三侧壁131,因此第一直角511刚好滑动限位于第二卡槽1311中。
同样的,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滑动件5的作用力完全承载于第三导向段13的位于外侧的第三侧壁131上,因此,第三导向段13的位于内侧的第三侧壁131可以不用设置,而是形成第二缺口132,以便第一导向块51的第一直角511滑动。
此外,在本申请中,虽然滑动件5有多次角度旋转,但是旋转的角度不大,不会对其上处理单元300的开口朝向影响太大,更不会导致物料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6,导向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均为直线导轨,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1的相对两端,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分别与第一导轨1相切连接;滑动件5能够滑动设于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上,第二导轨2或第三导轨3上设有齿条6,滑动件5还包括与第二导向块52连接的齿轮53,齿轮53与齿条6啮合传动以使滑动件5旋转第三预设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在滑动件5的滑动路径上设置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具体是将上料工位设于第二导轨2背离第一导轨1的一端,将下料工位设于第三导轨3背离第一导轨1的一端,因此,滑动件5上的处理单元300,在上料工位时,需要开口朝上,在经过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的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保持开口朝上,而在下料工位时需要将开口朝下,因此可以将齿条6设于第三导轨3靠近下料工位的位置,当滑动件5以处理单元300开口朝上的状态滑动至齿条6的位置后,滑动件5上的齿轮53与齿条6相互啮合,则当滑动件5继续旋转时,齿轮53在齿条6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并带动处理单元300旋转180度,以使得处理单元300的开口朝下,并将物料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6,导向结构100还包括第四导轨4,第四导轨4分别与第二导轨2及第三导轨3背离第一导轨1的一端连接,第四导轨4呈半圆弧状,滑动件5能够沿着第四导轨4滑动;第一导向块51与第四导轨4的第四侧壁41导向配合,以使第一导向块51随着第四侧壁41旋转。
具体的,第四导轨4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41,两个第四侧壁41均呈半圆弧状,两个第四侧壁41之间的间距与两个第一圆弧面512的直径相适配,且两个第四侧壁41的高度与第一导向块51的高度相适配,当第一导向块51在第四导轨4中滑动时,第二导向块52的两个第二直角521分别滑动设于第四侧壁41的顶侧。在第一导向块51在第四导轨4中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51随着第四导轨4旋转180度,从而将处理单元300的开口朝下旋转至开口朝上,然后回到上料工位进行上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轨及滑动件,所述第一导轨中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导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滑动件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导向块及第二导向块;在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交替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侧壁上不同深度的位置形成限位配合,以调整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向槽中的滑动方位;
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向段、第二导向段及第三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及所述第三导向段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导向块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段的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三导向段的第三侧壁形成旋转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二侧壁形成旋转限位配合;
所述第一导向块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直角,所述第二导向块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圆弧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直角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圆弧面沿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叠设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段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卡槽及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一直角滑动限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三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导向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导向段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槽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一止挡壁,所述第一止挡壁用于对所述第一直角形成止挡以使所述滑动件旋转第一预设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直角,两个所述第一直角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同中心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段的两个第二侧壁上均具有第四圆弧面,两个所述第四圆弧面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的直径相适配;在所述第二导向段中,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第一直角交替与所述第四圆弧面抵接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块具有两个沿周向对称设置的第二直角,两个所述第二直角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圆弧面,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同中心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直角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的直径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的直径相同,两个所述第一直角由两个第一直角面垂直相交形成,两个所述第一直角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切连接;所述第二直角由两个第二直角面垂直相交形成,两个所述第二直角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圆弧面相切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段与所述第三导向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止挡壁,所述第二止挡壁用于对所述第二直角形成止挡以使所述滑动件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段的第三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卡槽及第五圆弧面,所述第二直角的第二直角面滑动抵接于第五圆弧面上,所述第一直角滑动限位于第二卡槽中。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二导轨及第三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三导轨均为直线导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相对两端;所述滑动件能够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或所述第三导轨上设有齿条,所述滑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块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以使所述滑动件旋转第三预设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三导轨背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导轨呈半圆弧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着所述第四导轨滑动;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四导轨的第四侧壁导向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导向块绕着所述第四侧壁旋转。
9.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多个处理单元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结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带动各所述处理单元按照预设轨迹运动,所述处理单元与滑动件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CN202210899034.3A 2022-07-28 2022-07-28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Active CN115094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9034.3A CN115094501B (zh) 2022-07-28 2022-07-28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9034.3A CN115094501B (zh) 2022-07-28 2022-07-28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4501A CN115094501A (zh) 2022-09-23
CN115094501B true CN115094501B (zh) 2023-11-10

Family

ID=8330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9034.3A Active CN115094501B (zh) 2022-07-28 2022-07-28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450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5254B1 (ja) * 1999-02-05 2000-03-27 藤本電気商事有限会社 めっき装置およびめっき方法
TW466280B (en) * 1998-09-25 2001-12-01 Kazuo Ohba Continuous plating apparatus
CN107600906A (zh) * 2017-10-19 2018-01-19 佛山市三水区精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链板传送设备
CN207362363U (zh) * 2017-09-14 2018-05-15 孟州市锐鑫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提高电流分布均匀的电镀槽结构
CN108774746A (zh) * 2018-07-20 2018-11-09 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传动结构和电镀设备
CN111197448A (zh) * 2019-08-13 2020-05-26 深圳市鸿凯汽车自动门有限公司 电动滑门系统及移动车辆
CN112144099A (zh) * 2020-09-17 2020-12-29 珠海松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及其传输机构
WO2021226936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深圳市智和创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角转弯导轨装置
CN215925110U (zh) * 2021-01-30 2022-03-01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6280B (en) * 1998-09-25 2001-12-01 Kazuo Ohba Continuous plating apparatus
JP3025254B1 (ja) * 1999-02-05 2000-03-27 藤本電気商事有限会社 めっき装置およびめっき方法
CN207362363U (zh) * 2017-09-14 2018-05-15 孟州市锐鑫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提高电流分布均匀的电镀槽结构
CN107600906A (zh) * 2017-10-19 2018-01-19 佛山市三水区精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链板传送设备
CN108774746A (zh) * 2018-07-20 2018-11-09 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传动结构和电镀设备
CN111197448A (zh) * 2019-08-13 2020-05-26 深圳市鸿凯汽车自动门有限公司 电动滑门系统及移动车辆
WO2021226936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深圳市智和创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角转弯导轨装置
CN112144099A (zh) * 2020-09-17 2020-12-29 珠海松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及其传输机构
CN215925110U (zh) * 2021-01-30 2022-03-01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传送装置及镀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4501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9631B1 (en) Three dimensional (3D) printing by selective rotation of a build platform
CN101783572B (zh) 直线电动机及具备该直线电动机的电子电路零件安装机
CN115094501B (zh) 导向结构及电镀装置
CN107403202B (zh) 发卡机及自动柜员机
CN107143628B (zh) 齿轮齿条传动组件及传动设备
CN113135442A (zh) 定量型化工生产用自动输料机构
CN110950020B (zh) 一种翻舟装置
CN107292355B (zh) 一种具有大容量的智能卡储存装置
WO2023207501A1 (zh) 分拣系统
CN108861500B (zh) 一种输送系统
CN206662181U (zh) 螺母自动送料装置及螺母收口机
US9227795B2 (en) Workpieces separating device
CN210507002U (zh) 轨道机器人以及自由移动的施工机器人
CN214175860U (zh) 一种硅钢片铁芯叠片机构
CN111228787B (zh) 一种自动麻将机
CN204787128U (zh) 驱动机构
JP2018046659A (ja) 搬送装置
CN114684594A (zh) 一种移载机构和移载设备
US11358802B2 (en) Pallet conveying apparatus, component mounter, pallet conveying method
CN106390439B (zh) 全自动麻将机
CN204787105U (zh) 驱动盘
CN105845434A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112692125B (zh) 一种镀锌钢板生产用高效收卷装置
CN220208335U (zh) 一种旋转拨片、具有旋转拨片的托盘及售货装置
CN220543868U (zh) 电池片和焊带的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