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461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6461A
CN115086461A CN202211014109.1A CN202211014109A CN115086461A CN 115086461 A CN115086461 A CN 115086461A CN 202211014109 A CN202211014109 A CN 202211014109A CN 115086461 A CN115086461 A CN 115086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arm
electronic device
arm
middle frame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41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6461B (zh
Inventor
王许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41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6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6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6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6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keys on side or rear 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与侧键同侧处设置有走线结构,通过走线结构的安装槽安装同轴线,能够实现同轴线的走线,结构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而且,通过走线结构本身形成的凸起实现走线结构与中框的固定连接以实现同轴线走线的结构,占用的侧键的安装空间相对较小,非常适用于侧键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有同轴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侧键的同侧处设置有天线,同轴线设置在侧键的同侧,同轴线连接于天线和主板以传输信号。然而,由于侧键的安装空间有限,不利于同轴线的走线。因此,如何在侧键的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同轴线的走线,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的侧方设置具有安装槽和凸起的走线结构,能够在侧键的安装空间小的结构中实现同轴线的走线,结构稳定,设计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中框;主板、侧键和天线,均设置于所述中框上,所述天线与所述侧键同侧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侧方;走线结构,与所述侧键同侧设置,所述走线结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走线结构外凸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同轴线,与所述侧键同侧设置,所述同轴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同轴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侧键的同侧处设置有走线结构,通过走线结构实现同轴线的走线,避免了安装同轴线时对侧键的FPC或侧键造成损坏,而且保证了走线的稳定;通过走线结构的安装槽实现同轴线的走线,结构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而且,相比于通过其他紧固件固定中框与走线结构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走线结构本身形成的凸起实现走线结构与中框的固定连接,以进而实现同轴线的走线,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非常适用于侧键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因此,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和凸起的走线结构,能够在侧键的安装空间小的结构中实现同轴线的走线,结构稳定,设计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
可选地,所述走线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臂、第二侧臂和底臂,所述底臂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臂和所述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所述第二侧臂和所述底臂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所述安装槽;其中,所述第一侧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外凸形成有所述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侧臂沿着平行于走线结构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凸起外凸设置于第一侧臂的第一部分,意味着凸起能够在垂直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与中框实现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设计,不会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占用中框的额外空间,不会额外增加整机厚度;而且,由于侧键FPC本身安装于同轴线的下方,这种结构设计也不用改变侧键FPC原有的安装设计,对现有结构的改动较少,设计简单且易实现。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可变形;以及,所述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相对所述第一部分朝着远离所述第二侧臂的方向外翻,所述走线结构的顶端是所述走线结构中与所述底臂相对设置的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一翻边,由于第一翻边相对第一部分朝着远离第二侧臂的方向外翻,第一翻边位于安装槽之外的区域,安装槽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空间,通过作用在第一翻边的力使得第一部分变形,这样,第一部分中靠近第一翻边的区域与中框的间距变大,变大的间距便于用户操作以使得凸起脱离于中框,最后,将走线结构从中框上拿取出来就可拆除走线结构。整个拆卸过程的操作非常方便,基本可以不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就可实现走线结构的拆卸,不仅提高了拆卸过程的用户体验,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仅靠凸起与中框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和中框的连接的结构,第一翻边与中框的接触,能够增加走线结构与中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和同轴线的重力作用于中框中与凸起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和走线结构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和中框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部分,每个所述第一部分外凸形成有所述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多个凸起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凸起在不同位置共同实现与中框的固定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走线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臂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限位结构,以将所述同轴线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侧臂形成有与第一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形成为限位结构,能够将同轴线卡设在安装槽内;此外,相比于通过其他额外的紧固件固定同轴线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走线结构中形成安装槽的第一侧臂的第二部分对同轴线进行限位,占据的空间小且结构简单,非常适用于侧键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远离且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底臂且与所述底臂连接,越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侧臂之间的间距越小,以将所述同轴线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越靠近第二部分的第二端,第二部分与第二侧臂之间的间距越小,安装槽的槽宽越小,反之,越靠近第二部分的第一端,第二部分与第二侧臂之间的间距越大,安装槽的槽宽越大。安装槽底部的大尺寸的槽宽便于放置以及安装同轴线,即使同轴线有脱离安装槽的趋势,安装槽的顶部的小尺寸的槽宽能够将同轴线卡设在安装槽内,阻止同轴线从安装槽的顶部滑脱出去,结构设计简单且易实现。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可变形;所述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相对所述第二部分朝着远离所述第二侧臂的方向外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二翻边,由于第二翻边相对第二部分朝着远离第二侧臂的方向外翻,第二翻边位于安装槽之外的区域,安装槽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空间,通过作用在第二翻边的力使得第二部分变形,这样,第二部分中靠近第二翻边的区域与第二侧臂的间距变大,当第二部分与第二侧臂之间的间距大于同轴线的直径时,第二部分不再约束同轴线,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同轴线从安装槽中拿取出来。整个拆卸过程的操作非常方便,基本可以不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就可实现同轴线的拆卸,不仅提高了拆卸过程的用户体验,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仅靠凸起与中框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和中框的连接的结构,第二翻边与中框的接触,能够增加走线结构与中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和同轴线的重力作用于中框中与凸起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和走线结构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和中框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多个第二部分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部分在不同位置共同将同轴线卡设在安装槽,使得同轴线的受力相对均匀,不仅能够避免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同轴线损坏的问题,而且,能够更好地将同轴线卡设在安装槽内,从而提高同轴线走线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第一部分上外凸形成有凸起,凸起和中框相配合以将走线结构固定在中框上,将第一部分的在第一方向的尺寸设计的小,从中框上安装或拆卸走线结构时作用在第一部分的力能够相对小一些,便于走线结构的安装和拆卸,用户体验较好。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第一部分的凸起用于将走线结构固定在中框上,因此,为了便于走线结构的安装或拆卸,凸起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自然地,第一部分的数量也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以及,第二部分用于实现同轴线的固定,通过额外设置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与第二侧臂和底臂形成的空间便于更好地实现同轴线的走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臂外凸形成有所述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合第一侧臂的凸起,第二侧臂也形成有凸起,使得走线结构的两侧均形成有凸起,这样,走线结构的两侧与中框的连接处的受力比较均匀,使得走线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臂可变形;以及,所述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侧臂连接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臂朝着远离所述第一侧臂的方向外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二侧臂连接的第三翻边,由于第三翻边相对第二侧臂朝着远离第一侧臂(或同轴线)的方向外翻,第三翻边位于安装槽之外的区域,安装槽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空间,通过作用在第三翻边的力使得第二侧臂变形,这样,第二侧臂中靠近第三翻边的区域与中框的间距变大,变大的间距便于用户操作以使得凸起脱离于中框,最后,将走线结构从中框上拿取出来就可拆除走线结构。整个拆卸过程的操作非常方便,基本可以不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就可实现走线结构的拆卸,不仅提高了拆卸过程的用户体验,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仅靠凸起与中框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和中框的连接的结构,第三翻边与中框的接触,能够增加走线结构与中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和同轴线的重力作用于中框中与凸起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和走线结构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和中框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臂靠近所述中框的外侧,所述第一侧臂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侧臂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走线结构的高度方向。
目前的电子设备为了追求美观性和良好的手持感,会将电子设备的背面设计为弧面结构,通常是电子设备的外侧区域的高度小于电子设备的中间区域的高度,中框会相应地设计为弧面结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靠近中框的外侧的第一侧臂在第二方向的尺寸设计的小于第二侧臂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弧面结构的设计,以保持电子设备的美观性和良好的手持感。
可选地,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侧臂、所述第二侧臂和所述底臂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以及,所述底臂与所述容纳槽的底槽壁之间具有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的底臂与容纳槽的底槽壁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可以用于容纳与侧键相关的其他部件,以尽可能保持该其他部件原有的安装设计,而且,走线结构与其他部件之间也可以形成间隙,这样,走线结构和同轴线的重力不会作用于其他部件,以避免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害。
可选地,所述走线结构的顶端形成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朝着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方向外翻,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中框连接,所述走线结构的顶端是所述走线结构中与所述底臂相对设置的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相比于仅靠凸起与中框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和中框的连接的结构,走线结构的翻边结构与中框连接,能够增加走线结构与中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和同轴线的重力作用于中框中与凸起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和走线结构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和中框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翻边结构上内凹形成有凹口,所述中框设置有与所述凹口配合的限位凸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翻边结构上的凹口与中框的限位凸块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将走线结构稳定地固定在中框上。
可选地,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侧臂、所述第二侧臂和所述底臂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以及,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中框中位于所述容纳槽以外的区域连接,所述底臂与所述容纳槽的底槽壁之间具有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翻边结构与中框中位于容纳槽以外的区域连接,相比于仅靠凸起与中框配合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走线结构与中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的重力作用于中框中与凸起配合的区域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走线结构的至少部分区域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以及,所述中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凸起配合以将所述走线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框上。
可选地,所述走线结构通过粘性物质与所述中框连接。
可选地,所述走线结构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走线结构,具有薄、轻、强的特点,所以,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下,走线结构的厚度较薄,相比于通过例如压铸方式形成的走线结构,占用的空间更小,且重量轻。此外,通过冲压方式能够相对容易地在走线结构上形成凸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后盖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后盖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走线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2在xz平面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在xz平面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图7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线与走线结构配合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附图标记
1、中框;11、容纳槽;12、限位凸块;21、主板;22、天线;23、侧键;24、侧键FPC;25、侧键小板;26、侧键安装件;27、电池;28、第一小板;3、同轴线;4、走线结构;40、安装槽;41、凸起;42、第一侧臂;421、第一部分;422、第二部分;422a、第一端;422b、第二端;422c、弯折区域;423、第三部分;431、第一翻边;432、第二翻边;45、第二侧臂;46、第三翻边;433、第四翻边;47、底臂;48、凹口;5、粘性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能够通过天线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表或可穿戴设备等设备。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目前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做的越来越薄而且电池的续航能力越来越高,相应地,电池的尺寸更大,使得主板在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主板无法设置更多的天线以为电子设备提供更多的频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将一部分天线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侧方,天线与侧键同侧设置,且通过与侧键同侧设置的同轴线来连接天线和主板。然而,由于侧键的安装空间有限,不利于同轴线的走线,因此,如何在侧键的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同轴线的走线,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与侧键同侧处设置有走线结构,通过走线结构的安装槽安装同轴线,能够实现同轴线的走线,结构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而且,通过走线结构本身形成的凸起实现走线结构与中框的固定连接以实现同轴线走线的结构,占用的侧键的安装空间相对较小,非常适用于侧键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定义了坐标系,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两两垂直,x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y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z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
参考图1和图2,电子设备包括中框1、主板21、电池27、侧键23、天线22(如图1所示,图2未示出)、同轴线3和走线结构4,主板21、电池27、侧键23、天线22、同轴线3和走线结构4均设置于中框1上。示例性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电池27的一侧的第一小板28,第一小板28和主板21沿着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y方向)设置于电池27的两侧。
参考图1和图2,沿着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y方向),侧键23设置于中框1的侧方,天线22与侧键23设置于中框1的侧方且同侧设置。示例性地,电子设备还包括侧键小板25,侧键小板25与侧键23设置于中框1的同侧,天线22与侧键小板25连接。应理解,天线22设置于中框1的侧方,有效利用了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为电子设备提供了更多的频段。
参考图1和图2,同轴线3与侧键23设置于中框1的同侧,位于主板21和天线22之间,同轴线3的两端分别与主板21和天线22连接,即,同轴线3的一端与主板21连接,另一端与天线22连接(如图1所示)。应理解,天线22与侧键小板25连接,同轴线3与侧键小板25连接以实现和天线22的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
参考图1和图2,走线结构4与侧键23设置于中框1的同侧,同轴线3安装于走线结构4上,以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
参考图2和图3,中框1上设置有容纳槽11(如图3所示),走线结构4的至少部分区域容纳于容纳槽11内。走线结构4的至少部分区域包括走线结构4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可参考下文描述)。
参考图4至图6,走线结构4开设有安装槽40,安装槽40沿着走线结构4的长度方向(y方向)设置,同轴线3安装在安装槽40内,以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安装槽40在长度方向(y方向)的两个端部是开放端,同轴线3分别从两个开放端穿出后与主板21和天线22连接。
安装槽40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只要能够将同轴线3安装在其内即可。示例性地,参考图4,安装槽40可以是顶部具有开口的结构,这样,在安装同轴线3的过程中,将同轴线3装入安装槽40后,捋线笔可以通过该开口伸入安装槽40内以将同轴线3捋顺,便于实现同轴线3的安装。
同轴线3与侧键23设置于中框1的同侧,占用了侧键23的安装空间,若仅是将同轴线3直接安装在容纳槽11内,那么,当用捋线笔捋顺同轴线3时,捋线笔容易捅到侧键23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者侧键23(也称为侧键dome),从而损坏电子设备。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走线结构4安装同轴线3,避免了安装时对侧键23的FPC或侧键23造成损坏,而且保证了走线的稳定;此外,通过安装槽40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结构简单且易实现。
参考图4至图6,走线结构4外凸形成有凸起41,凸起41作为走线结构4的部分结构,凸起41自走线结构4的主体的外表面外凸,凸起41位于安装槽40的任一侧。凸起41与中框1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中框1上可以设置有与凸起41配合的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凸起41插入定位结构中以将凸起41固定在中框1上。示例性地,定位结构可以是定位孔或定位槽,定位孔或定位槽与容纳槽11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对凸起41的数量不做任何限定,凸起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凸起41的数量是多个时,多个凸起41间隔设置在走线结构4上,例如,图4中示出了3个凸起41。
应理解,凸起41的数量越多,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连接越稳定,不过,同时也会导致走线结构4的安装或拆卸不便的问题,因此,凸起41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以能够基本保证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固定连接即可。
还应理解,凸起41可以设置在走线结构4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参考图4,走线结构4的一侧的位置简易标注了9个位置,任一个位置都可以设置有凸起41,当有多个凸起41时,任意多个位置可以设置有凸起41,一个位置设置一个凸起41,例如,图4中的①号、⑤号、⑧号位置都可以设置有凸起41。当然,走线结构4的另一侧也可以设置有凸起41。
由于凸起41是走线结构4本身形成的结构,通过走线结构4本身形成的凸起41实现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固定连接,相比于通过其他紧固件固定两个部件的结构,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非常适用于侧键23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侧键23的同侧处设置有走线结构4,通过走线结构4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避免了安装同轴线3时对侧键23的FPC或侧键23造成损坏,而且保证了走线的稳定;通过走线结构4的安装槽40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结构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而且,相比于通过其他紧固件固定中框1与走线结构4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走线结构4本身形成的凸起41实现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固定连接,以进而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非常适用于侧键23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因此,通过设置有安装槽40和凸起41的走线结构4,能够在侧键23的安装空间小的结构中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结构稳定,设计简单且易实现,便捷性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走线结构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胶。不过,由于金属的形变和强度都比较好,因此,可以优选金属作为走线结构4的材质。
在走线结构4的材质是金属的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结构4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
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走线结构4,具有薄、轻、强的特点,所以,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下,走线结构4的厚度较薄,相比于通过例如压铸方式形成的走线结构4,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走线结构4占用的空间更小,且重量轻。此外,通过冲压方式能够相对容易地在走线结构4上形成凸起41。
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结构4可以呈片状结构。结合冲压方式形成的走线结构4,走线结构4的厚度可以很小,占用的空间很小。示例性地,走线结构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mm)且小于或等于0.3mm。例如,走线结构4的厚度可以是0.1mm、0.15mm、0.2mm、0.3mm等。
参考图4,走线结构4包括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臂42、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底臂47连接于第一侧臂42和第二侧臂45,第一侧臂42、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安装槽40,第一方向平行于走线结构4的长度方向。第一侧臂42和第二侧臂45沿着走线结构4的宽度方向(x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臂42和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为安装槽40的槽宽。
如前所述,凸起41可以设置在走线结构4的任意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至图6,第一侧臂42外凸形成有凸起41。示例性地,第一侧臂42包括第一部分421,第一部分421外凸形成有凸起41,具体地,第一部分421的外表面外凸形成为凸起4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侧臂42沿着平行于走线结构4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凸起41外凸设置于第一侧臂42的第一部分421,意味着凸起41能够在垂直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与中框1实现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设计,不会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占用中框1的额外空间,不会额外增加整机厚度;而且,由于侧键FPC本身安装于同轴线3的下方,这种结构设计也不用改变侧键FPC原有的安装设计,对现有结构的改动较少,设计简单且易实现。
在走线结构4包括多个凸起41的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侧臂42包括沿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部分421,每个第一部分421外凸形成有凸起41。例如,图4中示出了3个第一部分421和3个凸起41。
多个凸起41沿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凸起41在不同位置共同实现与中框1的固定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走线结构4的稳定性。
基于第一侧臂42的第一部分421的设计,为了便于实现走线结构4的拆卸,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以下示例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至图6,第一部分421可变形;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一部分421连接的第一翻边431,第一翻边431相对第一部分421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走线结构4的顶端是走线结构4中与底臂47相对设置的一端。第一翻边431位于中框1中位于容纳槽11以外的区域。
也就是说,第一翻边431相对第一部分421弯折,第一翻边431与第一部分421之间形成有夹角。示例性地,该夹角可以是大于60度且小于180度的夹角,图4和图6所示的夹角接近90度。第一翻边431的一端与第一部分42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示例性地,第一翻边431为片状结构。
在走线结构4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实施例中,整个走线结构4的厚度都比较薄,因此,走线结构4易变形,所以,第一部分421自然也易变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21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的可变形的结构。例如,第一部分421可以是由弹性材质制成的。
拆除走线结构4时,将第一翻边431朝着靠近同轴线3的方向按压,由于第一部分421可变形,当外力作用在第一翻边431时能够使得第一部分421变形,变形后的第一部分421,相比于第一部分421中远离第一翻边431的区域,第一部分421中靠近第一翻边431的区域与中框1的间距变大,变大的间距便于用户操作以使得凸起41脱离于中框1,走线结构4不再受到中框1的约束,最后,将走线结构4从中框1上拿取出来就可拆除走线结构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一部分421连接的第一翻边431,由于第一翻边431相对第一部分421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的方向外翻,第一翻边431位于安装槽40之外的区域,安装槽40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空间,通过作用在第一翻边431的力使得第一部分421变形,这样,第一部分421中靠近第一翻边431的区域与中框1的间距变大,变大的间距便于用户操作以使得凸起41脱离于中框1,最后,将走线结构4从中框1上拿取出来就可拆除走线结构4。整个拆卸过程的操作非常方便,基本可以不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就可实现走线结构4的拆卸,不仅提高了拆卸过程的用户体验,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仅靠凸起41与中框1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4和中框1的连接的结构,第一翻边431与中框1的接触,能够增加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4和同轴线3的重力作用于中框1中与凸起41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1和走线结构4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4和中框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431可以搭接在中框1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走线结构4的稳定性,参考图6,第一翻边431可以通过粘性物质5与中框1固定连接。例如,粘性物质5可以是胶水(如背胶)等物质。
在上述第一侧臂42包括多个第一部分421和多个凸起41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参考图4,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多个第一翻边431,多个第一翻边431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多个第一翻边431与多个第一部分421一一对应,每个第一翻边431相对于对应的第一部分421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每个第一部分421上外凸形成有凸起41,因此,每个第一翻边431对应一个凸起41。
通过在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多个第一翻边431,每个第一翻边431相对形成有凸起41的第一部分421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这样,在拆卸走线结构4时,可以通过每个第一翻边431使得对应的第一部分421变形,以使得对应的凸起41脱离与中框1的连接,从而可以更容易地从中框1上拆除走线结构4。
为了防止设置于安装槽40内的同轴线3脱离于安装槽40,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走线结构4上进行相关限位结构的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7和图8,第一侧臂42还包括第二部分422,第二部分422与第一部分421沿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其中,第二部分422形成为限位结构,以将同轴线3卡设于安装槽40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22与第一部分421间隔设置,可以表示第二部分422与第一部分421之间具有空隙(如图4所示),也可以表示第二部分422与第一部分421之间设置有其他结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侧臂42形成有与第一部分421间隔设置的第二部分422,第二部分422形成为限位结构,能够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内;此外,相比于通过其他额外的紧固件固定同轴线3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走线结构4中形成安装槽40的第一侧臂42的第二部分422对同轴线3进行限位,占据的空间小且结构简单,非常适用于侧键23的安装空间小的场景。
第二部分422的结构设计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只要能够将同轴线3卡设于安装槽40内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第二部分422具有第一端422a以及与所述第一端422a远离且相对设置的第二端422b,第一端422a靠近底臂47且与底臂47连接,越靠近第二端422b,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小,以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内。也就是说,自第二部分422的第一端422a向第二端422b延伸的方向上,第二部分422朝着靠近第二侧臂45的方向倾斜。
应理解,越靠近第二端422b,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小,表示的是,越靠近第二端422b,第二部分422整体上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小,或者,表示的是,越靠近第二端422b,第二部分422整体上朝着靠近同轴线3的方向倾斜。第二部分422整体呈斜面结构,第二部分422与底臂47之间形成的夹角是锐角,至于第二部分422的局部区域是何种结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例如,第二部分422在xz平面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弧形形状(例如,s形状),也可以是直线形状(如图8所示)。
越靠近第二端422b,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小,安装槽40的槽宽越小,反之,越靠近第二部分422的第一端422a,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大,安装槽40的槽宽越大。安装槽40的底部的大尺寸的槽宽便于放置以及安装同轴线3,即使同轴线3有脱离安装槽40的趋势,安装槽40的顶部的小尺寸的槽宽能够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内,阻止同轴线3从安装槽40的顶部滑脱出去,结构设计简单且易实现。
可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存在最小间距,这个最小间距小于同轴线3的直径,能够将同轴线3卡在安装槽40内,基本可以保证同轴线3无法从安装槽40的顶部滑脱出去。
上述越靠近第二部分422的第二端422b,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小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部分42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示例中,参考图8,第二部分422在xz截面的形状可以呈直线形状。
也就是说,第二部分422在xz平面的截面形状基本无弯折或者尖角区域。对于这种结构而言,自第二部分422的第一端422a向第二端422b延伸的方向,第二部分422一直朝着靠近第二侧臂45的方向倾斜,第二部分422的第二端422b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最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二部分422在xz截面的形状呈直线形状,对设计以及工艺要求较低,因此,这种结构的设计简单且相对容易成型。而且,这种结构的表面相对比较平整,当同轴线3与安装槽40的槽壁频繁接触时,对同轴线3基本不会造成损坏。
在其他示例中,参考图9,第二部分422也可以形成弯折区域422c,通过弯折区域422c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能够将所述同轴线3卡设于安装槽40内。可以理解,第二部分422在xz平面的截面形状可以呈波浪形状或者s形状。
由于弯折区域422c具有角度,这个角度能够更好地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内。
应理解,虽然图9仅示出了第二部分422的一个弯折区域422c,实际设计中,第二部分422可以形成多个弯折区域422c,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部分422的数量不做任何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侧臂42包括沿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部分422。例如,图4示出了3个第二部分422。每个第二部分422的结构设计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多个第二部分422沿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部分422在不同位置共同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使得同轴线3的受力相对均匀,不仅能够避免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同轴线3损坏的问题,而且,能够更好地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内,从而提高同轴线3走线的稳定性。
结合上述第一侧臂42的多个第一部分421,多个第二部分422和多个第一部分421可以错位设置。基于第一侧臂42的第二部分422的设计,为了便于实现同轴线3的拆卸,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以下示例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8,第二部分422可变形;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二部分422连接的第二翻边432,第二翻边432相对第二部分422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
也就是说,第二翻边432相对第二部分422弯折,第二翻边432与第二部分422之间形成有夹角,示例性地,该夹角可以是大于60度且小于180度的夹角,图4和图8所示的夹角接近90度。第二翻边432的一端与第二部分422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示例性地,第二翻边432为片状结构。
在走线结构4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实施例中,整个走线结构4的厚度都比较薄,在外力作用下基本都是易变形的,所以,第二部分422自然也易变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22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的可变形的结构。例如,第二部分422可以是由弹性材质制成的。
从走线结构4上拆除同轴线3时,将第二翻边432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按压或推拉或拉拽,由于第二部分422可变形,当外力作用在第二翻边432时能够使得第二部分422变形,变形后的第二部分422,第二部分422中靠近第二翻边432的区域与第二侧臂45的间距变大,当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大于同轴线3的直径时,第二部分422不再约束同轴线3,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同轴线3从安装槽40中拿取出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二部分422连接的第二翻边432,由于第二翻边432相对第二部分422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的方向外翻,第二翻边432位于安装槽40之外的区域,安装槽40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空间,通过作用在第二翻边432的力使得第二部分422变形,这样,第二部分422中靠近第二翻边432的区域与第二侧臂45的间距变大,当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大于同轴线3的直径时,第二部分422不再约束同轴线3,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同轴线3从安装槽40中拿取出来。整个拆卸过程的操作非常方便,基本可以不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就可实现同轴线3的拆卸,不仅提高了拆卸过程的用户体验,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仅靠凸起41与中框1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4和中框1的连接的结构,第二翻边432与中框1的接触,能够增加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4和同轴线3的重力作用于中框1中与凸起41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1和走线结构4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4和中框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432可以搭接在中框1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走线结构4的稳定性,参考图8,第二翻边432可以通过粘性物质5与中框1固定连接。例如,粘性物质5可以是胶水(如背胶)等物质。
在上述第一侧臂42包括多个第二部分422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多个第二翻边432,多个第二翻边432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多个第二翻边432与多个第二部分422一一对应,每个第二翻边432相对对应的第二部分422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
通过在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多个第二翻边432,每个第二翻边432相对第二部分422朝着远离第二侧臂45(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这样,从走线结构4上拆除同轴线3时,可以通过每个第二翻边432使得对应的第二部分422变形,以使得第二部分422不再约束同轴线3,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将同轴线3从安装槽40中拿取出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侧臂42还包括第三部分423,第三部分423、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沿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
应理解,第三部分423上不设置凸起41也不用于卡设同轴线3,仅用于同轴线3的走线,第三部分423与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形成安装槽40的一部分空间,第一部分421与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形成安装槽40的另一部分空间,第二部分422与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形成安装槽40的其余空间。
示例性地,第三部分4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例如,图4示出了3个第三部分42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第一部分421的凸起41用于将走线结构4固定在中框1上,因此,为了便于走线结构4的安装或拆卸,凸起41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自然地,第一部分421的数量也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以及,第二部分422用于实现同轴线3的固定,通过额外设置第三部分423,第三部分423与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形成的空间便于更好地实现同轴线3的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对于第三部分423,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三部分423连接的第四翻边433。示例性地,第四翻边43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翻边433可以搭接在中框1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翻边433可以通过粘性物质5与中框1固定连接。关于第一部分421、第二部分422和第三部分423在第一侧臂42的位置分布,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侧臂42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的每个端部可以形成第一部分421或第三部分423,第二部分422位于第一侧臂42的两端之间的任意区域。
由于第一部分421与第三部分423不需要对同轴线3进行卡设限位,这两部分与第二侧臂45之间的槽宽可以大于或等于同轴线3的直径,因此,第一部分421或第三部分423设置于第一侧臂42的端部,便于同轴线3从第一侧臂42的两个端部顺利穿过,将第二部分422设置在第一侧臂42的两端之间的任意区域,以将同轴线3卡设在安装槽40内。
例如,参考图4,走线结构4的一侧的位置简易标注了9个位置,②号、④号、⑦号位置可以设置第二部分422,⑤号和⑧号位置可以设置第一部分421,①号、③号、⑥号、⑨号位置可以设置第三部分4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部分421在第一方向(y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部分422或第三部分423在第一方向(y方向)的尺寸。
由于第一部分421上外凸形成有凸起41,凸起41和中框1配合以将走线结构4固定在中框1上,将第一部分421的在第一方向的尺寸设计的小,从中框1上安装或拆卸走线结构4时作用在第一部分421的力能够相对小一些,便于走线结构4的安装和拆卸,用户体验较好。
上文对第一侧臂42做了详细描述,与第一侧臂42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臂45可以与第一侧臂42做类似设计,也可以做差异性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对于第二侧臂45,为了进一步提高走线结构4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第二侧臂45外凸形成有凸起41,具体地,第二侧臂45的外表面外凸形成为凸起41。示例性地,第二侧臂45的凸起41与第一侧臂42的凸起41可以对称设置。
结合第一侧臂42的凸起41,第二侧臂45也形成有凸起41,使得走线结构4的两侧均形成有凸起41,这样,走线结构4的两侧与中框1的连接处的受力比较均匀,使得走线结构4的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臂45可以包括多个凸起41,多个凸起41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
基于第二侧臂45的凸起41的设计,为了便于实现走线结构4的拆卸,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至图6,第二侧臂45可变形;以及,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二侧臂45连接的第三翻边46,第三翻边46相对第二侧臂45朝着远离第一侧臂42的方向外翻。
也就是说,第三翻边46相对第二侧臂45弯折,第三翻边46与第二侧臂45之间形成有夹角,示例性地,该夹角可以是大于60度且小于180度的夹角,图4和图6所示的夹角接近90度。第三翻边46的一端与第二侧臂4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示例性地,第三翻边46为片状结构。
在走线结构4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实施例中,整个走线结构4的厚度都比较薄,走线结构4易变形,所以,第二侧臂45自然也易变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臂45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的可变形的结构。例如,第二侧臂45可以是由弹性材质制成的。
拆除走线结构4时,将第三翻边46朝着靠近同轴线3的方向按压,由于第二侧臂45可变形,当外力作用在第三翻边46时能够使得第二侧臂45变形,变形后的第二侧臂45,相比于第二侧臂45中远离第三翻边46的区域,第二侧臂45中靠近第三翻边46的区域与中框1的间距变大,变大的间距便于用户操作以使得凸起41脱离于中框1,走线结构4不再受到中框1的约束,最后,将走线结构4从中框1上拿取出来就可拆除走线结构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第二侧臂45连接的第三翻边46,由于第三翻边46相对第二侧臂45朝着远离第一侧臂42(或同轴线3)的方向外翻,第三翻边46位于安装槽40之外的区域,安装槽40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空间,通过作用在第三翻边46的力使得第二侧臂45变形,这样,第二侧臂45中靠近第三翻边46的区域与中框1的间距变大,变大的间距便于用户操作以使得凸起41脱离于中框1,最后,将走线结构4从中框1上拿取出来就可拆除走线结构4。整个拆卸过程的操作非常方便,基本可以不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就可实现走线结构4的拆卸,不仅提高了拆卸过程的用户体验,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仅靠凸起41与中框1的配合以实现走线结构4和中框1的连接的结构,第三翻边46与中框1的接触,能够增加走线结构4与中框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走线结构4和同轴线3的重力作用于中框1中与凸起41配合的区域的压力,使得中框1和走线结构4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走线结构4和中框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翻边46可以搭接在中框1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走线结构4的稳定性,示例性地,参考图6,第三翻边46可以通过粘性物质5与中框1固定连接。例如,粘性物质5可以是胶水(如背胶)等物质。
在上述示例的第二侧臂45的结构中,可以不需要设计类似第二部分422的限位结构,这样,仅需要在走线结构4的一侧实现同轴线3的限位,结构设计相对简单,也便于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侧臂45设计为与第一侧臂42类似的结构时,第二侧臂45可以形成为包括第一部分421、凸起41、第二部分422、第一翻边431以及第二翻边432等的结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臂42与第二侧臂45的在第二方向(z方向)的尺寸可以不同也可以不同,第二方向平行于走线结构4的高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侧臂42靠近中框1的外侧,第一侧臂42在第二方向(z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侧臂45在第二方向(z方向)的尺寸。
目前的电子设备为了追求美观性和良好的手持感,会将电子设备的背面设计为弧面结构,通常是电子设备的外侧区域的高度小于电子设备的中间区域的高度,中框1会相应地设计为弧面结构。因此,通过将靠近中框1的外侧的第一侧臂42在第二方向(z方向)的尺寸设计的小于第二侧臂45在第二方向(z方向)的尺寸,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弧面结构的设计,以保持电子设备的美观性和良好的手持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上文的第一翻边431、第二翻边432、第三翻边46和第四翻边433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结构称为翻边结构。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朝着远离安装槽40的方向外翻。
翻边结构可以与第一侧臂42和第二侧臂45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当翻边结构由第一翻边431、第二翻边432和第四翻边433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时,翻边结构与第一侧臂42连接。当翻边结构由第三翻边46形成时,翻边结构与第二侧臂45连接。当翻边结构由第一翻边431、第二翻边432、第四翻边433中的至少一个和第四翻边433形成时,翻边结构与第一侧臂42和第二侧臂45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翻边结构上内凹形成有凹口48,参考图2和图3,中框1设置有与凹口48配合的限位凸块12。凹口48与限位凸块12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将走线结构4稳定地固定在中框1上。
应理解,凹口48可以设置于翻边结构的任意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在翻边结构包括第一翻边431、第二翻边432和第四翻边433的结构中,凹口48可以设置在任一个翻边上,此处不做任何限定。不过,由于第一部分421在第一方向(y方向)的尺寸较小,一般情况下,对应的第一翻边431在第一方向(y方向)的尺寸也较小,可能不便于形成凹口48,可以将凹口48尽可能设置在第二翻边432或第四翻边433上,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出的凹口48的位置仅为示意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例如,在翻边结构包括第三翻边46的结构中,第三翻边46上也可以设置凹口48。
还应理解,凹口48和限位凸块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第一侧臂42、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容纳于容纳槽11内;以及,底臂47与容纳槽11的底槽壁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可用于容纳与侧键23相关的其他部件,示例性地,参考图6,该空间可用于容纳侧键FPC24和侧键安装件26,侧键安装件26位于侧键FPC24的一侧,用于安装侧键FPC2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底臂47与容纳槽11的底槽壁之间具有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与侧键23相关的其他部件,以尽可能保持该其他部件原有的安装设计,而且,走线结构4与其他部件之间也可以形成间隙,这样,走线结构4和同轴线3的重力不会作用于其他部件,以避免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害。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接触”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各种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示例性地,针对“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柔性连接、滑动连接、一体成型、电连接、接触式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相连,或,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示例性地,针对“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个元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固定连接可以包括机械连接、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其中,机械连接可以包括铆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键销连接、卡扣连接、锁扣连接、插接等方式,粘接可以包括粘合剂粘接以及溶剂粘接等方式。
示例性地,对于“接触”的解释,可以是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两个元件之间的接触,可以理解为在安装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接触,可以存在由于安装误差原因造成的很小的间隙。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 “平行”或“垂直”,可以理解为“近似平行”或“近似垂直”。
还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还应理解,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的至少部分”是指元件的部分或全部。“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1);
主板(21)、侧键(23)和天线(22),均设置于所述中框(1)上,所述天线(22)与所述侧键(23)设置于所述中框(1)的同侧;
走线结构(4),与所述侧键(23)设置于所述中框(1)的同侧,所述走线结构(4)开设有安装槽(40),所述走线结构(4)外凸形成有凸起(41),所述凸起(41)与所述中框(1)固定连接;
同轴线(3),与所述侧键(23)设置于所述中框(1)的同侧,所述同轴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板(21)和所述天线(22)连接,所述同轴线(3)设置于所述安装槽(4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4)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臂(42)、第二侧臂(45)和底臂(47),所述底臂(47)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臂(42)和所述第二侧臂(45),所述第一侧臂(42)、所述第二侧臂(45)和所述底臂(47)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所述安装槽(40),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走线结构(4)的长度方向;其中,所述第一侧臂(42)包括第一部分(421),所述第一部分(421)外凸形成有所述凸起(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421)可变形;以及,所述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部分(421)连接的第一翻边(431),所述第一翻边(431)相对所述第一部分(421)朝着远离所述第二侧臂(45)的方向外翻,所述走线结构(4)的顶端是所述走线结构(4)中与所述底臂(47)相对设置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42)还包括第二部分(422),所述第二部分(422)与所述第一部分(42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部分(422)形成为限位结构,以将所述同轴线(3)卡设在所述安装槽(4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422)具有第一端(422a)以及与所述第一端(422a)远离且相对设置的第二端(422b),所述第一端(422a)靠近所述底臂(47)且与所述底臂(47)连接,越靠近所述第二端(422b),所述第二部分(422)与所述第二侧臂(45)之间的间距越小,以将所述同轴线(3)卡设在所述安装槽(4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422)可变形;所述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部分(422)连接的第二翻边(432),所述第二翻边(432)相对所述第二部分(422)朝着远离所述第二侧臂(45)的方向外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421)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分(422)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42)还包括第三部分(423),所述第三部分(423)、所述第一部分(421)和所述第二部分(422)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臂(45)外凸形成有所述凸起(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臂(45)可变形;以及,所述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侧臂(45)连接的第三翻边(46),所述第三翻边(46)相对所述第二侧臂(45)朝着远离所述第一侧臂(42)的方向外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42)靠近所述中框(1)的外侧,所述第一侧臂(42)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侧臂(45)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走线结构(4)的高度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上设置有容纳槽(11),所述第一侧臂(42)、所述第二侧臂(45)和所述底臂(47)容纳于所述容纳槽(11)内;以及,所述底臂(47)与所述容纳槽(11)的底槽壁之间具有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4)的顶端形成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朝着远离所述安装槽(40)的方向外翻,所述翻边结构与所述中框(1)连接,所述走线结构(4)的顶端是所述走线结构(4)中与所述底臂(47)相对设置的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上内凹形成有凹口(48),所述中框(1)设置有与所述凹口(48)配合的限位凸块(12)。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上设置有容纳槽(11),所述走线结构(4)的至少部分区域容纳于所述容纳槽(11)内;以及,所述中框(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11)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凸起(41)配合以将所述走线结构(4)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框(1)上。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4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部分(421),每个所述第一部分(421)外凸形成有所述凸起(41)。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4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部分(422)。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4)通过粘性物质(5)与所述中框(1)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4)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
CN202211014109.1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86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109.1A CN115086461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109.1A CN115086461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461A true CN115086461A (zh) 2022-09-20
CN115086461B CN115086461B (zh) 2023-01-06

Family

ID=8324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4109.1A Active CN115086461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64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343A (zh) * 2022-10-19 2022-11-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结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593A1 (de) * 2005-03-16 2006-09-20 Hirschmann Multimedia Electronics GmbH Klemmtechnik für den Innenleiter einer Koaxialleitung zum Anschluss an eine Antennendose
CN101662905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576346A (zh) * 2016-01-20 2016-05-11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走线手机断板天线结构
US20170048366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terior metal frame antenna
CN208385601U (zh) * 2018-04-28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538951U (zh) * 2018-07-13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0381623U (zh) * 2019-08-27 2020-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3244068U (zh) * 2020-10-26 2021-05-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WO2021103725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891590A (zh) * 2020-07-01 2022-01-04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中框和移动终端
US20220232114A1 (en) * 2019-05-09 2022-07-21 Honor Device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593A1 (de) * 2005-03-16 2006-09-20 Hirschmann Multimedia Electronics GmbH Klemmtechnik für den Innenleiter einer Koaxialleitung zum Anschluss an eine Antennendose
CN101662905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70048366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terior metal frame antenna
CN105576346A (zh) * 2016-01-20 2016-05-11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走线手机断板天线结构
CN208385601U (zh) * 2018-04-28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538951U (zh) * 2018-07-13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220232114A1 (en) * 2019-05-09 2022-07-21 Honor Device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381623U (zh) * 2019-08-27 2020-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103725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891590A (zh) * 2020-07-01 2022-01-04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中框和移动终端
CN213244068U (zh) * 2020-10-26 2021-05-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 LUO ETAL.: ""Substrate interated coaxial line design for mmWave antenna with multilayer configuration"", 《WILEY ONLINE LIBRARY》 *
狄现芳: "新一代手机设计中的EMI问题", 《科技信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343A (zh) * 2022-10-19 2022-11-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结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461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9750B2 (en) Latch for interface card
EP2876737A1 (en) Connector
US74020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shell
CN115086461B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08166198A (ja) コネクタ
EP1885028A1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
CN207069047U (zh) 天线弹片、具有所述天线弹片的壳体及通信终端
US67968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ircuit board
US20090233497A1 (en) Battery connecting structure
US6239358B1 (en) I/O shield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EP1965469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368835B2 (en) Grounding mechanism for liquid crystal module
JP5325699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集約配線コネクタ
US20120231666A1 (en) Connector
CN216647262U (zh) 服务器机箱
EP2192528A1 (en) Butt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4849019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440107B (zh) 一种空调器
CN21399156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88612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ing assemblies
CN107706564B (zh) 主板、连接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04055944A1 (ja) コネクタ
CN111314524A (zh) 一种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9875208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CN219916335U (zh) 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