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208U -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208U
CN219875208U CN202320951397.7U CN202320951397U CN219875208U CN 219875208 U CN219875208 U CN 219875208U CN 202320951397 U CN202320951397 U CN 202320951397U CN 219875208 U CN219875208 U CN 219875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hole
assembl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13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垲捷
刘翼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13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装置在其壳体上设置装配孔,在装配孔的孔壁设置第一限位部,并在其垫板上设置弹性连接件,在弹性连接件上设置第二限位部,可通过将弹性连接件穿设于装配孔中,利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将垫板与壳体连接固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区域,从而电路板可以设置于容纳区域内以实现固定;该连接方式装配简单、便捷,能够减少组装时间,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和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用到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装置越来越普及,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基本设施。
在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通过螺丝来固定的,组装起来并不方便,需要较长的组装时间,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螺丝固定PCB需要较长的组装时间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
垫板,所述垫板包括穿设于所述装配孔内的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将所述弹性连接件限位于所述装配孔内,用以将所述垫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垫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容纳区域;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
多个弹性部,多个所述弹性部围绕所述弹性连接件的轴线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弹性部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性部围绕所述弹性连接件的轴线均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设有沿着其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避让孔,所述弹性连接件被构造成能够向所述避让孔内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弹性连接件;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设置于所述避让孔内,用以阻碍所述弹性连接件向所述避让孔内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设置于所述装配孔的端部,且与所述装配孔的孔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用于向所述装配孔内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设置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端部,且位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板还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与所述弹性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弹性连接件向着所述板体一侧凸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环绕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外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贯通孔沿着所述弹性连接件的轴线的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和所述弹性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包括:
车身,以及,
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装配孔,装配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垫板,垫板包括穿设于装配孔内的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配合将弹性连接件限位于装配孔内,用以将垫板与壳体连接,垫板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区域;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容纳区域内。该无线充电装置在其壳体上设置装配孔,在装配孔的孔壁设置第一限位部,并在其垫板上设置弹性连接件,在弹性连接件上设置第二限位部,可通过将弹性连接件穿设于装配孔中,利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将垫板与壳体连接固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区域,从而电路板可以设置于容纳区域内以实现固定;由于弹性连接件为弹性构件,在受力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并具备从形变状态恢复的能力,因而在装配时,弹性连接件可在受到挤压产生收缩形变的状态插入到装配孔内,并在装配孔内恢复形状实现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进而实现垫板与壳体的连接,将电路板固定;该连接方式装配简单、便捷,能够减少组装时间,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和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包括:车身以及上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车身。可以理解的是,该汽车可以具有上述无线充电装置的所有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无线充电装置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部分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壳体;110-装配孔;111-第一限位部;120-第一导向斜面;200-垫板;210-弹性连接件;211-第二限位部;212-弹性部;213-间隙;214-避让孔;215-第二导向斜面;216-连接部;220-板体;221-贯通孔;300-电路板;400-插入部;500-容纳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申请人注意到,螺丝紧固是目前无线充电装置中固定电路板比较常见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一般是自壳体的下部拧入螺丝将电路板连同线圈垫板一并紧固在壳体上,这就要求生产线上设置紧固螺丝的专用设备,且需要大量的螺丝消耗,特别是对于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生产,投入更多的设备和更多的材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大,且生产流程增多,组装时间更长,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旨在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者。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图2示意了图1中无线充电装置的零件爆炸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00、垫板200和电路板300。
其中,壳体100为该无线充电装置中垫板200、电路板300以及其他部件的承载、固定构件,壳体100能够与垫板200连接,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电路板300的容纳区域500,从而可以将电路板300容置于该容纳区域500内,实现对电路板300的固定。垫板200在该无线充电装置中用于和壳体100连接,以将电路板300固定在其与壳体100之间形成的容纳区域5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垫板200也可以作为充电线圈(图中未予示出)的底板,用于承载充电线圈。电路板300则为该无线充电装置的重要电子部件,是各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其设置于垫板200和壳体100之间形成的容纳区域500内,以通过垫板200和壳体100进行固定。
具体的,请一并结合图6、图7、图8和图9,图6示意了无线充电装置的侧视结构,图7示意了沿图6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8示意了图7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图9示意了图7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00设有装配孔110,装配孔110用于实现壳体100与垫板200的连接,装配孔110的孔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1,第一限位部111用于避免垫板200从装配孔110中脱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垫板200包括穿设于装配孔110内的弹性连接件210,需要说明的是,弹性连接件210为具有弹性的连接部件,由于其具有弹性,使得其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当弹性连接件210受到挤压力时会产生收缩的弹性形变,使得其沿垂直于自身轴线OO’的方向的最大尺寸D减小,直至该最大尺寸小于或者等于装配孔110的最小孔径d,从而能够在弹性形变的状态下插入至装配孔110中。
弹性连接件210设有第二限位部211,第二限位部211与第一限位部111配合将弹性连接件210限位于装配孔110内,用以将垫板200与壳体100连接,从而能够将电路板300收容固定于垫板200和壳体100之间形成的容纳区域500内。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孔110在其第一限位部111处的孔径为其最小孔径d,在第一限位部111远离垫板200一侧,装配孔110的孔径变大。当将弹性连接件210插入装配孔110中,随着第二限位部211移动到第一限位部111一侧,并进入装配孔110孔径较大的位置,由于弹性连接件210的弹性形变恢复力,使得弹性连接件210沿垂直于轴线OO’方向的最大尺寸D变大,并大于装配孔110在第一限位部111处的最小孔径d。进而,当弹性连接件210向着脱离装配孔11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部111可对第二限位部211施加与弹性连接件210脱离装配孔110的方向相反的力,对第二限位部211进行限位,以阻挡弹性连接件210,避免其从装配孔110中脱离。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211不限于是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限位结构。例如,第一限位部111可以为形成于装配孔110孔壁上的凸起,第二限位部211为形成于弹性连接件210外周面上的凹槽,当弹性连接件210穿设于装配孔110内时,通过凸起和凹槽之间的配合实现限位,进而避免弹性连接件210从装配孔110内脱离。又例如,第一限位部111可以为形成于装配孔110孔壁上的凹槽,第二限位部211为形成于弹性连接件210外周面上的凸起,当弹性连接件210穿设于装配孔110内时,通过凸起和凹槽之间的配合实现限位,进而避免弹性连接件210从装配孔110内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该无线充电装置在其壳体100上设置装配孔110,在装配孔110的孔壁设置第一限位部111,并在其垫板200上设置弹性连接件210,在弹性连接件210上设置第二限位部211,可通过将弹性连接件210穿设于装配孔110中,利用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211配合,将垫板200与壳体100连接固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区域500,从而电路板300可以设置于容纳区域500内以实现固定;由于弹性连接件210为弹性构件,在受力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并具备从形变状态恢复的能力,因而在装配时,弹性连接件210可在受挤压收缩形变的状态插入到装配孔110内,并在装配孔110内恢复形状实现第二限位部211与第一限位部111的配合,进而实现垫板200与壳体100的连接,将电路板300固定。该连接方式装配简单、便捷,能够减少组装时间,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减少拧螺丝设备和螺丝的材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可以采用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而成,可以利用材料本身受力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特性。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构造使之具备弹性形变的能力。
具体的,请一并结合图3、图4和图5,图3示意了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图4示意了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部分零件的爆炸结构,图5示意了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包括多个弹性部212,多个弹性部212围绕弹性连接件210的轴线OO’间隔设置,相邻弹性部212之间具有间隙213;其中,第二限位部211设置于弹性部212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具有围绕其轴线OO’间隔排布的多个弹性部212,通过将弹性部212间隔设置,并在相邻弹性部之间形成间隙213,使得弹性部212在受到挤压时有足够的形变空间(即间隙213),从而能够使弹性连接件210具备弹性形变的能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弹性,方便于插入至装配孔110中。在装配孔110中,位于弹性部212上的第二限位部211能够与第一限位部111配合,以将弹性连接件210限位于装配孔110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还可以包括连接部216,该连接部216的一端连接于垫板200的板体220上,另一端与弹性部212连接;或者,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连接部216,直接将弹性连接件210的各个弹性部212的一端连接在垫板200的板体220上。通过将弹性部212的一端固定(即固定于板体220或着固定于连接部216的一端),挤压各弹性部212即可使其产生向内侧的弹性形变,相邻弹性部212之间的间隙213为其预留了形变的空间。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弹性部212围绕弹性连接件210的轴线均匀设置。也就是说,弹性连接件210的多个弹性部212相互之间是对称且均匀设置的。当将弹性连接件210插入至装配孔110之中时,弹性连接件210能够在各个方向上产生大致相同的弹性形变,使其收缩变形更加均匀,更加容易插入至装配孔110内,使装配更加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设有沿着其轴线OO’的方向延伸的避让孔214,弹性连接件210被构造成能够向避让孔214内弹性形变。通过设置避让孔214,为弹性连接件210预留出形变的空间,有助于提升弹性连接件210的弹性形变能力,进而使装配更容易,提升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弹性连接件210包括上述的多个弹性部212时,相邻弹性部212之间的间隙与避让孔214连通,使得弹性形变更加容易,从而进一步提升弹性连接件210的弹性形变能力,有利于促进安装效率的提升。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孔214沿着轴线OO’的方向贯穿弹性连接件210;该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插入部400,插入部400设置于避让孔214内,用以阻碍弹性连接件210向避让孔214内弹性形变。即可以通过将插入部400插入至避让孔214内,避免弹性连接件210向避让孔214内弹性形变,进而可以避免弹性连接件210从装配孔110中误脱离,使装配更加牢固,提升装配质量。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20,第一导向斜面120设置于装配孔110的端部,且与装配孔110的孔壁相连接;第一导向斜面120用于向装配孔110内导向。从而,在将弹性连接件210插入装配孔110内时,可以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20进行导向,使弹性连接件210能够更加精准的插入至装配孔110内,提升装配的效率。
具体的,第一导向斜面120可以为形成于壳体100上且位于装配孔110的进口端的倒锥面,第一导向斜面120沿着弹性连接件210插入装配孔110的方向其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从而形成能够向装配孔110导向的斜面。
请再次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10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15,第二导向斜面215设置于弹性连接件210的端部,且位于弹性连接件210的外周。通过设置第二导向斜面215,能够在将弹性连接件210插入装配孔110内时,实现对方向的引导,使得弹性连接件210能够更加精准的插入装配孔110内,提升装配的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垫板200还包括板体220,板体220与弹性连接件210相连接,且弹性连接件210向着板体220一侧凸出设置。从而凸出设置的弹性连接件210可以顺利的插入至壳体100的装配孔110之中,并且当弹性连接件210插入至装配孔110之中时,板体220能够与壳体100共同夹持住电路板300,提升电路板300安装的稳定性。
请再次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220设有贯通孔221,贯通孔221环绕弹性连接件210设置;与此同时,第二限位部211设于弹性连接件210的外周,且第二限位部211与贯通孔221沿着弹性连接件210的轴线OO’的方向相对设置。通过设置贯通孔221有助于采用模具加工时顺利加工出第二限位部211,并顺利的从贯通孔221中取出模具,使加工更加简单,提升加工的便捷性,并提升良品率。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220和弹性连接件210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弹性连接件210和板体220一体成型,采用同一材料,减少加工工序和材料消耗,提升结构的整体性,保障结构的强度。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以及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车身。可以理解的是,该汽车可以具有上述无线充电装置的所有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装配孔(110),所述装配孔(110)的孔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1);
垫板(200),所述垫板(200)包括穿设于所述装配孔(110)内的弹性连接件(210),所述弹性连接件(210)设有第二限位部(211),所述第二限位部(21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1)配合将所述弹性连接件(210)限位于所述装配孔(110)内,用以将所述垫板(20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垫板(200)和所述壳体(100)之间形成容纳区域(500);
电路板(300),所述电路板(300)设置于所述容纳区域(5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包括:
多个弹性部(212),多个所述弹性部(212)围绕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的轴线(OO’)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弹性部(212)之间具有间隙(213);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211)设置于所述弹性部(2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部(212)围绕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的轴线(OO’)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设有沿着其轴线(OO’)的方向延伸的避让孔(214),所述弹性连接件(210)被构造成能够向所述避让孔(214)内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214)沿着所述轴线(OO’)的方向贯穿所述弹性连接件(210);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插入部(400),所述插入部(400)设置于所述避让孔(214)内,用以阻碍所述弹性连接件(210)向所述避让孔(214)内弹性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20),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0)设置于所述装配孔(110)的端部,且与所述装配孔(110)的孔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0)用于向所述装配孔(110)内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15),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15)设置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的端部,且位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00)还包括:
板体(220),所述板体(220)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相连接,且所述弹性连接件(210)向着所述板体(220)一侧凸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20)设有贯通孔(221),所述贯通孔(221)环绕所述弹性连接件(210)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部(211)设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的外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211)与所述贯通孔(221)沿着所述弹性连接件(210)的轴线(OO’)的方向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20)和所述弹性连接件(210)为一体式结构。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以及,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
CN202320951397.7U 2023-04-24 2023-04-24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9875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1397.7U CN219875208U (zh) 2023-04-24 2023-04-24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1397.7U CN219875208U (zh) 2023-04-24 2023-04-24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208U true CN21987520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1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1397.7U Active CN219875208U (zh) 2023-04-24 2023-04-24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8962B2 (en) Battery connector structure including a positioning plate with projection for improved electrical contact reliability
US7819696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having prolonged latches to provide reliable retaining force to positioning the camera module mounted therein
CN110277702B (zh) 电子设备
CN219875208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汽车
US8746573B2 (en) Smart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113097760B (zh) 连接器组装结构
CN115086461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7008242B2 (en) Conductive clip
CN112636043B (zh) 弹性免焊表贴射频模块、射频接触件以及集成化插座
CN219321552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其输出极支座组件
CN217062690U (zh) 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325916U (zh) 固定组件、电路板模组及终端
EP1385233A1 (en) Pressure contact connector of cell phone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connector
CN220873898U (zh) 一种线材组件及拓展坞
CN219644398U (zh) 降噪工装
CN219247067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3602068U (zh) 车规级混合型线对板防水连接器、车载控制器及车辆
CN218217945U (zh) 电子装置
CN214313737U (zh) 电连接器
CN219758490U (zh) 车载雷达组件
CN213184676U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5851064U (zh) 一种ecu壳体、ecu及ecu总成结构
CN216850424U (zh) 触点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186260U (zh) 摄像头端子结构
CN216852753U (zh) 一种半导体模块及半导体模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