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3657B -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3657B
CN115073657B CN202210512823.7A CN202210512823A CN115073657B CN 115073657 B CN115073657 B CN 115073657B CN 202210512823 A CN202210512823 A CN 202210512823A CN 115073657 B CN115073657 B CN 115073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ty acid
organogel
resistant
acid
polymer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28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3657A (zh
Inventor
周学昌
何民旺
王海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5128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3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3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3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4Polymerisation in solution
    • C08F2/06Organic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脂肪酸与脂肪酸盐进行混合,得到脂肪酸混合溶剂;将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与脂肪酸混合溶剂进行混合,在紫外光诱导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后,得到有机凝胶;聚合物单体包括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得到的有机凝胶仅由氢键网络交联构成,氢键是一种可逆的弱相互作用,在受到破坏后可自行恢复,因而所得有机凝胶具有很高的能量耗散能力;脂肪酸混合溶剂对凝胶中的聚合物链的溶剂化作用较弱,不影响聚合物链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通过独特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体系设计并利用聚合物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及链的物理纠缠,制备得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

Description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凝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凝胶被认为是一类典型的软材料,可以实现类似生物软组织(肌肉,韧带,软骨和肌腱等)的力学特性,广泛的应用于组织修复,人工肌肉,柔性电子,封装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常见的韧性凝胶由含有大量水的聚合物三维网络结构组成,因而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大于300%)和可调的弹性模量(几千帕至兆帕)。但与天然组织材料相比,常规合成的凝胶的力学性能还较弱,且抗冲击性能较差。此外,凝胶作为抗冲击材料的产品较少。现有技术中,抗冲击凝胶材料制备过程复杂,所需的实验条件要求高。现有的抗冲击凝胶材料其厚度大或是由多层凝胶复合而成,在较薄条件下,抗冲击效果差,且现有的抗冲击凝胶不具有环境适应性能力,受到冲击变形后不易恢复至原状,不可重复使用。这些都限制了抗冲击凝胶材料的应用范围。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凝胶材料抗冲击性较差、受冲击变形后不易恢复至原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将脂肪酸与脂肪酸盐进行混合,得到脂肪酸混合溶剂;
将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与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进行混合,在紫外光诱导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后,得到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
可选地,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所述脂肪酸的质量含量为25%~90%。
可选地,所述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饱和脂肪酸选自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自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脂肪酸盐选自正癸酸钠、月桂酸钠、豆蔻酸钠、软脂酸钠、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聚合物单体占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和聚合物单体质量和的5%~75%,所述光引发剂占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5%。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聚合物单体还包括第二聚合物单体,所述第二聚合物单体选自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占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5%~60%。
可选地,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其中,采用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如上所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在防冲击、缓震、相变储能领域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为凝胶的聚合物单体,聚合后得到的聚合物不含有共价交联结构,聚合物链间只存氢键的相互作用及链的物理纠缠,使得所得有机凝胶仅由氢键网络交联构成,而氢键是一种可逆的弱相互作用,在受到破坏后可自行恢复,因此所得有机凝胶具有很高的能量耗散能力。同时,将由脂肪酸与脂肪酸盐构成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作为凝胶的溶剂相,其与有机凝胶中的聚合物链形成独特的弱相互作用(库伦作用、氢键作用等),从而增加聚合物链间的相互作用(如链间摩擦)。本发明通过独特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体系设计并利用聚合物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链的物理纠缠,制备得到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其弹性模量大于300MPa,延展性大于500%,机械韧性大于30MJ/m3,超过现有多数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其具有超强的抗冲击性,可以抵抗大于200N的冲击力,厚度为0.3-0.6mm的所述高韧性抗冲击凝胶可保护玻璃在被1.1m高处落下的钢球(质量为110g)冲击时不会被冲击碎裂,这是现有其它韧性凝胶所不具备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分别在拉伸速度为10、25、50、100和200mm/min的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测试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三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应力应变测试结果图。
图3中(a)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六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应力应变结果图,图3中(b)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六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模量结果图。
图4为厚度分别为0.6mm、0.3mm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性能测试效果图。
图5中(a)和(b)为玻璃表面未覆盖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测试前后的对比图,(c)和(d)为玻璃表面覆盖实施例5中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测试前后对比图。
图6中(a)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四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应力应变结果图,图6中(b)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四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模量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抗冲击凝胶材料制备过程复杂,所需的实验条件要求高。现有的抗冲击凝胶材料其厚度大或是由多层凝胶复合而成,在较薄条件下,抗冲击效果差,且现有的抗冲击凝胶不具有环境适应性能力,受到冲击变形后不易恢复至原状,不可重复使用。这些都限制了抗冲击凝胶材料的应用范围。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将脂肪酸与脂肪酸盐进行混合,得到脂肪酸混合溶剂;
S2、将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与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进行混合,在紫外光诱导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后,得到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可制备得到高韧性抗冲击的有机凝胶,具体地,以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为凝胶的聚合物单体,聚合后得到的聚合物不含有共价交联结构,聚合物链间只存氢键的相互作用及链的物理纠缠,使得所得有机凝胶仅由氢键网络交联构成,而氢键是一种可逆的弱相互作用,在受到破坏后可自行恢复,因此所得有机凝胶具有很高的能量耗散能力,在受到冲击变形后易恢复至原状,可重复使用。同时,将由脂肪酸与脂肪酸盐构成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作为凝胶的溶剂相,其与有机凝胶中的聚合物链形成独特的弱相互作用(库伦作用、氢键作用等),增加了聚合物链间的相互作用(如链间摩擦),从而提高凝胶韧性和耐冲击性。本发明通过独特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体系设计并利用聚合物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链的物理纠缠,制备得到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其弹性模量大于300MPa,延展性大于500%,机械韧性大于30MJ/m3,超过现有多数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其具有超强的抗冲击性,可以抵抗大于200N的冲击力,厚度为0.3-0.6mm的所述高韧性抗冲击凝胶可保护玻璃在被1.1m高处落下的钢球(质量为110g)冲击时不会被冲击碎裂,这是现有其它韧性凝胶所不具备的。
现有的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乙二醇、丙三醇、二甲亚砜等)具有较大的极性,因此会对聚合物链形成强的溶剂化作用。步骤S1中,脂肪酸混合溶剂与现有的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乙二醇、丙三醇、二甲亚砜等)相比,具有较低的极性,因此对聚合物链的溶剂化作用较弱,其既可以作为聚合物单体和相应聚合物的溶剂,同时又不会对聚合物链形成溶剂化效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所述脂肪酸的质量含量为25%~9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由脂肪酸和脂肪酸盐混合而成,其中所述脂肪酸的质量含量为25%~90%,在该比例下,为分子间形成非共价相互作用提供了极性较低的反应环境,更易于形成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当脂肪酸质量含量较低时,混合溶剂的极性偏大,影响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与此同时,脂肪酸作为一种润滑剂可减轻物体冲击有机凝胶时因摩擦造成的损伤,因此,脂肪酸含量降低,润滑效果也会减弱。由于脂肪酸具有刺激性气味以及腐蚀性等特点,其质量含量也不宜偏高。而脂肪酸盐的加入可以形成低共熔体系,带电的脂肪酸盐可通过库伦作用影响聚合物链的聚集形态,还可作为氢键的受体存在于体系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饱和脂肪酸选自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自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肪酸盐选自正癸酸钠、月桂酸钠、豆蔻酸钠、软脂酸钠、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还可选自其他阳离子脂肪酸盐。
步骤S2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单体还包括第二聚合物单体,所述第二聚合物单体选自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这些第二聚合物单体用于调节聚合物链间氢键交联密度,进而调节聚合物结构中氢键网络的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第一聚合物单体和第二聚合物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共聚得到聚合物,也就是说所得聚合物由两类不同单体共聚而成,其结构包括了氢键单元和非氢键单元,因而可以通过调节两类聚合物单体的组成改变聚合物结构中氢键网络的强度从而来调节聚合物结构特征,使得得到的有机凝胶的弹性模量范围在几千帕到几百兆帕。通过调整聚合物单体在有机凝胶中的含量及调整第一聚合物单体在聚合物单体中的含量可以使得所得有机凝胶由粘弹态转化为类玻璃态,使其具有广泛可调的力学特性。
具体地,通过增加有机凝胶中聚合物单体的含量或增加聚合物单体中第一聚合物单体的含量,可以增加有机凝胶的弹性模量(可大于500MPa),同时减小延展性。相应地,通过减少有机凝胶中聚合物单体的含量或减小聚合物单体中第一聚合物的含量,可以降低有机凝胶的弹性模量(可小于20MPa),同时增加延展性。因此,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单体占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和聚合物单体质量和的5%~75%,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占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5%~60%。该比例有利于制备得到弹性模量和延展性优异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占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5%。该比例可以保证光引发剂能够充分引发聚合物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单体由第一聚合物单体和第二聚合物单体组成,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二聚合物单体选自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在一种实施方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
在一种实施方中,紫外光的功率为0.1~5mW/cm2,波长为365nm,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20min。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其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有机凝胶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将所述有机凝胶贴在玻璃表面可以抵御1.1m高处落下的质量为110g钢球的冲击,使得玻璃不会被击碎;所述有机凝胶所能承受冲击力大于200N。此外,所述有机凝胶由氢键网络交联构成,氢键是一种可逆弱相互作用,在受到破坏后可自行恢复,因此所述有机凝胶具有很高的能量耗散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如上所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在防冲击、缓震、相变储能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可用作阻尼材料。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不仅可应用在防冲击、缓震等领域中,由于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中的脂肪酸溶剂是一类特殊的相变储能材料,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具有相变储能的特点,因此,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还可应用在相变储能领域,可用于热量管理,实现环境热调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将5.67g癸酸与1.83g月桂酸钠混合后,得到7.5g脂肪酸混合溶剂;
将1.125g丙烯酸和1.375g N,N-二甲基丙烯酰胺加入到7.5g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搅拌1小时至完全混匀,之后加入30mg 2-羟基-2-甲基苯丙酮,继续搅拌0.5小时至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液转入模具中,在25W紫外灯(波长为365nm)下照射15min(紫外光功率为1.5mW/cm2),得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
对所得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分别在拉伸速度为10、25、50、100和20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应力应变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相同的应变下,随着拉伸速度的增大,所需要的应力逐渐增大。
实施例2
将5.67g癸酸与1.83g月桂酸钠混合后,得到7.5g脂肪酸混合溶剂;
将1.125g丙烯酸分别与1.375g 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加入到7.5g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搅拌1小时至完全混匀,之后加入30mg 2-羟基-2-甲基苯丙酮,继续搅拌0.5小时至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液转入模具中,在25W紫外灯(波长为365nm)下照射15min(紫外光功率为1.5mW/cm2),得到三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分别记作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
对三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进行应力应变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变下,丙烯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有机凝胶需要最小的应力。
实施例3
将5.67g癸酸与1.83g月桂酸钠混合后,得到7.5g脂肪酸混合溶剂;
将2.5g总单体(总单体由丙烯酸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组成,其中,丙烯酸在总单体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35%、40%、45%、50%、55%)加入到7.5g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搅拌1小时至完全混匀,之后加入30mg 2-羟基-2-甲基苯丙酮,继续搅拌0.5小时至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液转入模具中,在25W紫外灯(波长为365nm)下照射15min(紫外光功率为1.5mW/cm2),得到六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分别记作30%、35%、40%、45%、50%、55%。
对六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进行应力应变测试,应力应变结果和模量结果分别如图3中(a)和(b)所示。结果表明:总单体中随着丙烯酸含量的增加,有机凝胶的模量值逐渐增大。
实施例4
改变模具大小,将实施例3中的丙烯酸占总单体含量45%的混合均匀的混合液放入模具中,制备得到厚度分别为0.6mm、0.3mm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将厚度分别为0.6mm、0.3mm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分别固定在两块亚克力板之间,其上下两部分亚克力板中心均为空心圆,使该部分高韧性抗冲击凝胶置于空气中。将110g钢球置于1.1m高度后自由落体,测得厚度分别为0.6mm、0.3mm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性能,结果如图4中(a)和(b)所示,结果表明:两种厚度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性能良好,在较薄厚度的情况下即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实施例5
将实施例3中的丙烯酸占总单体含量45%的混合均匀的混合液放入模具中,制备得到厚度为0.6mm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将得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覆盖在玻璃表面,将110g钢球置于1.1m后自由落体,测得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性能如图5中(a)-(d)所示。其中,(a)和(b)为玻璃表面未覆盖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测试前后对比图。(c)和(d)为玻璃表面覆盖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抗冲击测试前后对比图。对比两组图片后得到该有机凝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实施例6
将3.78g癸酸与1.22g月桂酸钠混合后,得到5g脂肪酸混合溶剂(相比实施例3,脂肪酸混合溶剂的质量含量减少);
将5g总单体(总单体由丙烯酸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组成,其中,丙烯酸在总单体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35%、40%、45%)加入到5g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搅拌1小时至完全混匀,之后加入30mg 2-羟基-2-甲基苯丙酮,继续搅拌0.5小时至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液转入模具中,在25W紫外灯(波长为365nm)下照射15min(紫外光功率为1.5mW/cm2),得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
对得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分别进行应力应变测试,应力应变结果和模量结果如图6中(a)和(b)所示,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与实施例3中的有机凝胶相比较,脂肪酸混合溶剂的质量含量减少,分子间氢键数目增加,非共价作用增强。结果表明:通过减少脂肪酸混合溶剂的质量含量,可以有效提高高韧性抗冲击凝胶的弹性模量、延展性和机械性能,使得高韧性抗冲的凝胶的弹性模量可以大于300MPa,延展性大于500%,机械韧性大于30MJ/m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将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与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在紫外光诱导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本发明以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为凝胶的聚合物单体,聚合后得到的聚合物不含有共价交联结构,聚合物链间只存氢键的相互作用及链的物理纠缠,使得所得凝胶仅由氢键网络交联构成,而氢键是一种可逆的弱相互作用,在受到破坏后可自行恢复,因此所得凝胶具有很高的能量耗散能力。同时,将由脂肪酸与脂肪酸盐构成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作为凝胶的溶剂相,其对凝胶中的聚合物链的溶剂化作用较弱,不影响聚合物链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通过独特的脂肪酸混合溶剂体系设计并利用聚合物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链的物理纠缠,制备得到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其弹性模量大于500MPa,延展性大于500%,机械韧性大于30MJ/m3,超过现有多数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其具有超强的抗冲击性,可以抵抗大于200N的冲击力,厚度为0.3-0.6mm的所述高韧性抗冲击凝胶可保护玻璃在被1.1m高处落下的钢球(质量为110g)冲击时不会被冲击碎裂,这是现有其它韧性凝胶所不具备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脂肪酸与脂肪酸盐进行混合,得到脂肪酸混合溶剂;
将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与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进行混合,在紫外光诱导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后,得到所述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所述聚合物单体由第二聚合物单体和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的第一聚合物单体组成;
所述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饱和脂肪酸选自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自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脂肪酸盐选自正癸酸钠、月桂酸钠、豆蔻酸钠、软脂酸钠、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聚合物单体选自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中,所述脂肪酸的质量含量为25%~90%;
所述聚合物单体占所述脂肪酸混合溶剂和聚合物单体质量和的5%~75%;
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占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5%~60%。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占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在防冲击、缓震、相变储能领域中的应用。
CN202210512823.7A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5073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2823.7A CN115073657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2823.7A CN115073657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657A CN115073657A (zh) 2022-09-20
CN115073657B true CN115073657B (zh) 2023-08-22

Family

ID=8324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2823.7A Active CN115073657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36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104A (zh) * 2009-09-25 2010-05-19 大连工业大学 三维凝胶网络载体和一种定形相变复合材料
CN104349769A (zh) * 2011-12-05 2015-02-11 因赛普特有限责任公司 医用有机凝胶方法和组合物
JP2016199647A (ja) * 2015-04-08 2016-12-01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高分子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27573A (zh) * 2021-07-23 2021-10-22 苏州双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机械状态的相变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01262A (zh) * 2021-09-18 2021-12-17 中山大学 一种高强度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104A (zh) * 2009-09-25 2010-05-19 大连工业大学 三维凝胶网络载体和一种定形相变复合材料
CN104349769A (zh) * 2011-12-05 2015-02-11 因赛普特有限责任公司 医用有机凝胶方法和组合物
JP2016199647A (ja) * 2015-04-08 2016-12-01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高分子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27573A (zh) * 2021-07-23 2021-10-22 苏州双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机械状态的相变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01262A (zh) * 2021-09-18 2021-12-17 中山大学 一种高强度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657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a et al. Highly tough, anti-fatigue and rapidly self-recoverable hydrogels reinforced with core–shel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latex particles
Kim et al.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and rubber content on fracture toughness in rubber‐modified epoxies
Song et al. Self-healing materials: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Becu‐Longuet et al. Epoxy networks toughened by core–Shell particles: Influence of the particle structure and size on the rhe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ong et al. Study on tough blends of polylactide and acrylic impact modifier
CN114133486B (zh) 一种仿生各向异性杂化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98518B (zh)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纳米微滴的液晶弹性体材料
Ren et al. Highly tough and puncture resistant hydrogels driven by macromolecular microspheres
JP2009298971A (ja) 高分子ゲ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Poly (N, N-dimethylacrylamide-octadecyl acrylate)-clay hydrogels with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hape memory ability
CN115073657B (zh) 一种高韧性抗冲击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04143212A (ja) 高分子複合体、その延伸物及び高分子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Ren et al. Super-tough, ultra-stretchable and strongly compressive hydrogels with core–shell latex particles inducing efficient aggregation of hydrophobic chains
Xiang et al. 3D-printed high-toughness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via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JP2019518854A (ja) ナノゲルによるポリマーネットワーク構造の制御
Zeng et al. Strong and Tough Nanostructured Hydrogels and Organogels Prepared by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JP2009185156A (ja) 高分子ゲ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13309B (zh) 具拉伸誘導增強之雙物理交聯水凝膠、其製備、以及其應用
CN1294155C (zh) 一种分子量梯度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Yu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n-butyl acrylate)-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latex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by radiation-induced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wusu-Adom et al. Photo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Thiol− Acrylate Monomers in Clay Nanocomposites
Wei et al. Imitation proteoglycans improve toughness of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JP6780722B2 (ja) 分散型アクリル共重合体、分散型アクリ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アクリルシート、及びアクリ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1166947A1 (ja) Hipeフォ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48451B (zh) 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