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1831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1831A
CN115071831A CN202210088773.4A CN202210088773A CN115071831A CN 115071831 A CN115071831 A CN 115071831A CN 202210088773 A CN202210088773 A CN 202210088773A CN 115071831 A CN115071831 A CN 115071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ing member
impact absorbing
vehicle body
subfram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87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右京
松浦范和
铃木隼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71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1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15/067Mounting of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60K2015/03375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to improve secur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2015/0634Arrangement of tanks the fuel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vehicl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适用于将燃料罐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吸收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的车身后部结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底板(2);副车架(3),其设置在比底板(2)靠下方的位置;冲击吸收构件(4),其设置在比副车架(3)靠后方的位置,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托架,其将冲击吸收构件(4)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底板(2)的下表面。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与副车架(3)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与副车架(3)之间空出间隔(S)而配置。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车辆的后方且在底板的附近搭载有各种车载部件的车身后部结构。在这些车辆中,提出有用于保护车载部件并同时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的各种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737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具备配置在下边梁的后方的扭力梁、向下方突出的地板底盘以及沿着地板底盘的下表面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中央框架(冲击吸收构件)。后中央框架配置在扭力梁的后方。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后面碰撞初期,通过形成为凹凸状的后中央框架的后部被压溃来吸收冲击能量。在后面碰撞后期,通过后中央框架与扭力梁抵接来吸收冲击能量。由此,能够以短的行程来吸收冲击能量,能够确保乘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已知有以氢气等气体燃料为燃料来行驶的车辆。在这样的车辆中,存在使底板向上方鼓起并将燃料罐配置在该鼓起的部分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燃料罐的下方形成有底板的开口。因此,无法在前后方向上与燃料罐对应的部分处使冲击吸收构件沿着底板的下表面。由此,扭力梁等承受载荷的构件与冲击吸收构件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在后面碰撞时冲击吸收构件成为空走状态,存在车身大幅变形的可能性。而且,由于承受载荷的构件与冲击吸收构件的间隔大,因此冲击吸收构件的后退角度伴随着后面碰撞时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存在冲击吸收构件不再与扭力梁抵接的可能性。
因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在适用于将燃料罐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车辆的情况下,在可靠地吸收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这一方面也存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适用于将燃料罐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吸收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的车身后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底板;副车架,其设置在比所述底板靠车身的上下方向中的下方的位置;冲击吸收构件,其设置在比所述副车架靠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中的后方的位置,且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托架,其将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能够装拆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底板具有地板底盘,所述地板底盘具有供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安装的所述下表面,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第一延伸部,其沿着所述地板底盘的所述下表面;以及第二延伸部,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体形成,且比所述地板底盘向所述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延伸,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以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成为与所述副车架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副车架之间空出间隔而配置。
(2)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而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以跨所述凹部的开口后缘的方式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3)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而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所述托架形成为跨所述凹部的开口后缘的L字状或U字状,所述副车架具有与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对置的被抵接面。
(4)在上述(3)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具有供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母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经由配置在该冲击吸收构件与所述托架之间的间隔件而与所述托架连接。
(5)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而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在所述底板的所述凹部配置有燃料罐。
(6)在上述(5)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副车架在比所述燃料罐靠下方的位置固定于车架。
(7)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主体部,其形成为中空的管状;以及加强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且沿着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8)在上述(7)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前部设置有脆弱部。
(9)在上述(7)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螺栓紧固连结孔,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螺栓插入孔,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
(10)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副车架的后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对置且将所述前后方向作为垂直于面的方向的被抵接面,所述被抵接面在从所述上下方向观察下,以随着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与所述被抵接面对置的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在从所述上下方向观察下,以与所述被抵接面平行的方式倾斜。
(11)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左右一对。
发明效果
根据(1)的方案,冲击吸收构件经由托架能够装拆地安装于位于底板后部的地板底盘的下表面。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沿着底板(地板底盘)的第一延伸部和比地板底盘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由此,能够将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配置在比地板底盘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在例如将燃料罐等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即,即便无法在地板底盘的前方使冲击吸收构件沿着底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朝向前方延伸至前后方向上的期望的位置。
在比冲击吸收构件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副车架。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以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与副车架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与副车架之间空出间隔而配置。由此,即便底板在下表面具有开口的情况下,与使冲击吸收构件沿着底板配置的现有技术相比,也能够将副车架与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以接近的状态配置。由此,能够抑制在后面碰撞时冲击吸收构件成为空走状态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由于形成为使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抵接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在后面碰撞时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的高度位置错动的情况。即,现有技术中使冲击吸收构件与扭力梁抵接,该扭力梁因与悬架之间的关系而容易相对于车身在上下方向上位移,与该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副车架固定于车身,因此同样安装于车身的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的相对位置难以产生错动。由此,能够在后面碰撞时使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可靠地抵接。由此,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稳定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因而,能够提供即便在适用于将燃料罐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吸收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的车身后部结构。
根据(2)的方案,底板具有凹部及开口,冲击吸收构件以跨凹部的开口后缘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由此,能够在将副车架、燃料罐配置于底板的凹部的下方之后从下方安装冲击吸收构件。由于在副车架之后安装冲击吸收构件,因此能够与副车架匹配而将冲击吸收构件配置到期望的位置,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接近副车架。由此,能够在后面碰撞时使副车架与冲击吸收构件可靠地抵接,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3)的方案,托架形成为跨底板的凹部的开口后缘的L字状或U字状。由此,在安装冲击吸收构件时,容易调整托架的倾斜度等。由此,能够容易调整冲击吸收构件相对于底板的安装角度、姿态。副车架在与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对置的位置具有被抵接面。由此,在后面碰撞时能够稳定地使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抵接。由于使用L字状或U字状的托架来安装冲击吸收构件,因此能够以使副车架的被抵接面与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对置的方式安装冲击吸收构件。由此,能够将来自冲击吸收构件的载荷向副车架有效地传递,能够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根据(4)的方案,托架具有螺母部,在冲击吸收构件与托架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通过变更间隔件的个数、大小等,能够容易调整尤其是冲击吸收构件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由此,能够不仅通过托架且还通过间隔件来调整冲击吸收构件的位置,能够从车身的下方容易地安装冲击吸收构件。
根据(5)的方案,底板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在底板的凹部配置有燃料罐。通过在底板设置有凹部,由此能够将燃料罐收容在底板的下方(凹部的内侧)。由于凹部向下方开口,因此能够从车身的下方配置燃料罐。由此,能够提高制造时的作业性。而且,由于能够在该燃料罐的下方配置副车架、冲击吸收构件,因此能够通过副车架及冲击吸收构件来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因而,能够形成为尤其是在将燃料罐配置于具有向上方鼓起的凹部的底板的结构的车辆中适合的车身后部结构。
根据(6)的方案,副车架在比燃料罐靠下方的位置固定于车架。由于副车架固定于车架,因此能够抑制经由底板同样安装于车架的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的错位。由此,在后面碰撞时能够可靠地使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抵接,能够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7)的方案,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管状的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的内部的加强部。加强部沿着冲击吸收构件(主体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将冲击吸收构件这样构成,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将铝合金等金属进行挤压成形而容易地制造冲击吸收构件。由于主体部形成为中空的管状,因此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轻量化。由于加强部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因此能够通过设置加强部来提高冲击吸收构件相对于后面碰撞时的载荷的刚性。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尤其是在以将主体部的内部分隔的方式设置了壁状的加强部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为同时实现了制造性的提高及耐冲击性的提高的合适的结构。
根据(8)的方案,在冲击吸收构件的前部设置有脆弱部。由此,冲击吸收构件的前部与后部相比脆弱。由此,能够在后面碰撞时通过冲击吸收构件的前部压坏来吸收冲击能量。而且,通过抑制与底板连接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后部的变形,由此能够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由此,直至冲击吸收构件与副车架抵接为止,冲击吸收构件的后部能够维持形状,因此能够将传递到冲击吸收构件的后部的冲击能量有效地向副车架传递。因而,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及副车架来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根据(9)的方案,冲击吸收构件具有螺栓紧固连结孔和螺栓插入孔。由于螺栓紧固连结孔设置在冲击吸收构件的上表面,因此能够通过螺栓紧固连结孔将冲击吸收构件紧固连结于托架。由于螺栓插入孔设置在冲击吸收构件的下表面,因此例如在从车身的下方安装冲击吸收构件时,能够将螺栓插入于螺栓插入孔而使螺栓够到上表面的螺栓紧固连结孔。由此,能够提高冲击吸收构件的安装作业性。在后面碰撞时,通过下表面的螺栓插入孔作为脆弱部来发挥功能,由此冲击吸收构件以将螺栓插入孔作为起点而向下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由此,即便在冲击吸收构件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设置在比冲击吸收构件靠上方的位置的燃料罐与冲击吸收构件也不会发生干涉。由此,能够保护燃料罐免受冲击的影响。
根据(10)的方案,副车架在后端部具有被抵接面。被抵接面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与被抵接面对置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与被抵接面平行的方式倾斜。由此,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与副车架的被抵接面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将输入到冲击吸收构件的冲击能量稳定地向副车架传递。由于被抵接面及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倾斜,因此从冲击吸收构件向副车架传递的载荷被向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分配。由此,能够将输入到冲击吸收构件的载荷在车架整体的范围内分散。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并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
根据(11)的方案,冲击吸收构件在车宽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左右一对。由此,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由左右的冲击吸收构件及副车架均匀地分散而传递。而且,能够抑制在后面碰撞时在左右产生偏颇。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放大仰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后部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前部的侧视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安装方法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车身后部结构
2 底板
3 副车架
4 冲击吸收构件
5 托架
10 车架
12 凹部
13 地板底盘
13a (地板底盘的)下表面
14a 开口后缘
16 燃料罐
22 被抵接面
30 主体部
31 加强部
33 脆弱部
34 螺栓紧固连结孔
35 螺栓插入孔
37 (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
41 螺母部
43 间隔件
47 第一延伸部
48 第二延伸部
S 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朝向与具有车身后部结构1的车辆(未图示)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一致。有时将左右方向称作车宽方向。图中的箭头FR指向车身前方,箭头UP指向车身上方,箭头LH指向车身左方。
(车身后部结构)
图1是从下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的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放大仰视图。
如图1所示,车身后部结构1设置于机动车等车辆(未图示)的后部。车辆例如是以天然气、氢气等气体燃料为燃料来行驶的天然气车辆、或者使用通过燃料气体发出的电力来行驶的燃料电池车辆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是在将填充有气体燃料的燃料罐16搭载于地板下的车辆中用于吸收沿着前后方向的冲击能量来保护乘员的后部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适用于例如乘员乘坐的车室与位于比车室靠后方的行李室(均未图示)连续的类型的车辆(例如单厢车等)。换言之,适用于车室与行李室不进行区分且仅由地板来担保地板后部的刚性的车辆。车身后部结构1具备车架10、底板2、副车架3、托架5及冲击吸收构件4。
(车架)
车架10是构成车身的骨架的构件。车架10具有下边梁8和横梁9。
下边梁8在车宽方向上分离而设置有左右一对。一对下边梁8分别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横梁9在一对下边梁8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横梁9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而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9相对于详情后述的底板2的凹部12分别设置在前方及后方。
(底板)
底板2设置在车身的下部,构成车室的地板面。底板2设置在左右一对的下边梁8之间。底板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下边梁8。底板2设置在比横梁9靠上方的位置。
底板2具有凹部12和地板底盘(floor pan)13。
凹部12通过将构成底板2的板构件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由此在从下方观察下以向上方凹陷的方式形成。凹部12以向下方开口的方式形成。换言之,底板2的下表面具有开口14。凹部12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车室与行李室之间的位置。凹部12在从车宽方向观察的侧视观察下,形成为具有上壁12a、前壁12b及后壁12c的矩形形状。在底板2的下方且在凹部12的内侧收容有燃料罐16。
地板底盘13构成底板2的后部。地板底盘13设置在比凹部12靠后方的位置。地板底盘13以与具有凹部12的底板2的前部相比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换言之,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位于比凹部12的开口14(开口面)靠下方的位置。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形成为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凹部12的开口14的后缘部分称作开口后缘14a。开口后缘14a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凹部12的后壁12c对应的部位。
(副车架)
如图1及图2所示,副车架3设置在比底板2及燃料罐16靠下方的位置。副车架3设置于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与底板2的开口14对应的位置。副车架3从下方覆盖底板2的开口14。副车架3具有一对臂17、前侧梁18、后侧梁19及被抵接面22。一对臂17、前侧梁18、后侧梁19及被抵接面22一体形成。
如图2所示,臂17在左右设有一对。臂17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一对臂17以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与前端部及后端部相比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方式平缓地弯曲。一对臂17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固定于车架10。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臂17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托架而安装于下边梁8。由此,将副车架3固定于车架10。
前侧梁18设置在一对臂17之间。前侧梁1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前侧梁18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一对臂17连接。前侧梁18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视观察下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U字状。需要说明的是,前侧梁18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具有闭合截面的框状。
后侧梁19设置在一对臂17之间。后侧梁19与前侧梁18相比向后方离开而设置。后侧梁19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后侧梁19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一对臂17连接。后侧梁19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后侧梁19的前边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置从后方靠向前方的方式倾斜。由此,后侧梁19的沿着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增大。
被抵接面22(也参照图1)与后侧梁19的后端部连接。被抵接面22形成为以前后方向为垂直于面的方向的板状。被抵接面22例如通过将后侧梁19的后端部向垂直方向折弯来形成。被抵接面22在后侧梁19的后边上,在长度方向的整体上设置。被抵接面22具有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的部分(也参照图3)。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抵接面22具有第一倾斜面24和第二倾斜面25。
第一倾斜面24设置在被抵接面22中的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靠左方的位置。第一倾斜面24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中央部)朝向外侧(左方)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
第二倾斜面25设置在被抵接面22中的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靠右方的位置。第二倾斜面25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中央部)朝向外侧(右方)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
在被抵接面22中的第一倾斜面24与第二倾斜面25之间设置有与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倾斜面24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与第二倾斜面2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也可以连续设置。
(托架)
图4是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后部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托架5设置于底板2的下表面。托架5将冲击吸收构件4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底板2(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托架5形成为跨凹部12的开口后缘14a(参照图2)的L字状或U字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5具有前部托架5a及后部托架5b。
前部托架5a以跨凹部12的开口后缘14a的方式形成。前部托架5a通过垂直部51和水平部52而形成为L字状,该垂直部51沿着地板底盘13的前部而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水平部52从垂直部51的下端部朝向后方延伸。前部托架5a的上端部与底板2或地板底盘13连接。在前部托架5a的水平部52设有能够将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母部41。
后部托架5b设置在比前部托架5a靠后方的位置。后部托架5b设置于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后部托架5b通过与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连结的一对凸缘53和从一对凸缘53以向下方凸出的方式连接的鼓出部54而形成为U字状。在鼓出部54设置有能够将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母部41。
(冲击吸收构件)
如图2及图3所示,冲击吸收构件4经由多个托架5(前部托架5a及后部托架5b)而安装于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冲击吸收构件4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比副车架3靠后方的位置。冲击吸收构件4在车宽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左右一对。由于一对冲击吸收构件4左右对称地形成,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左侧的冲击吸收构件4详细进行说明,对右侧的冲击吸收构件4有时会省略重复的部分的说明。
冲击吸收构件4以跨底板2中的凹部12的开口后缘14a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位于比开口后缘14a靠后方的位置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后部作为第一延伸部47。第一延伸部47沿着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设置。位于比开口后缘14a靠前方的位置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作为第二延伸部48。第二延伸部48以比地板底盘13向前方突出的状态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47及第二延伸部48一体形成。由此,在底板2(地板底盘13)上安装有冲击吸收构件4的状态下,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位于比开口后缘14a靠前方的位置。
如图3所示,冲击吸收构件4具有主体部30和加强部31。
主体部30形成为中空的管状。主体部30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主体部30在与长度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剖视观察下,形成为车宽方向比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框状。
加强部31设置在主体部30的内部。加强部31沿着主体部3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31是将主体部3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连接并将主体部30的内部的空间左右分割的一张分隔壁(也参照图6)。主体部30及加强部31例如通过将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挤压成形而一体形成。
如图3所示,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主体部30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螺栓紧固连结孔34。螺栓紧固连结孔34将主体部30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贯通。通过将螺栓插入于螺栓紧固连结孔34,由此将冲击吸收构件4紧固连结固定于托架5(参照图4)。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主体部30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螺栓插入孔35。螺栓插入孔35将通主体部30的下表面沿上下方向贯。螺栓插入孔35设置于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与形成于上表面的螺栓紧固连结孔34重叠的位置。螺栓插入孔35的大小与螺栓紧固连结孔34的大小同等或为其以上。
图5是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主体部30的侧面设置有脆弱部33。脆弱部33设置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脆弱部33是将主体部30的侧面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孔。在从车宽方向观察下,脆弱部33(孔)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状,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脆弱部33分别设置在主体部30中的左右两侧的侧面。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方法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冲击吸收构件4与托架5(参照图4)之间设置有间隔件43。换言之,冲击吸收构件4经由配置在其与托架5之间的间隔件43而与托架5连接。间隔件43能够对冲击吸收构件4相对于底板2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冲击吸收构件4经由托架5安装于底板2的状态(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状态)下,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与副车架3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状态下,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与副车架3的被抵接面22对置。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状态下,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在前后方向上与副车架3的被抵接面22之间空出间隔S而配置。
而且,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状态下,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与被抵接面22平行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左侧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中央部)朝向外侧(左方)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以便与副车架3的第一倾斜面24平行。如图3所示,右侧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中央部)朝向外侧(右方)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以便与副车架3的第二倾斜面25平行。
(车身后部结构的安装步骤)
接着,对构成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1的副车架3、托架5、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步骤进行说明。
在副车架3、托架5、冲击吸收构件4被安装前的状态下,底板2及车架10固定于车身。
在车身后部结构1的安装步骤中,首先,在底板2的凹部12配置并固定燃料罐16。接着,以从下方覆盖开口14的方式将副车架3通过螺栓等紧固连结并安装于底板2的下表面。最后,通过螺栓42等从下方将冲击吸收构件4经由间隔件43紧固连结并安装于托架5。此时,一边以在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S且使冲击吸收构件4的高度与副车架3的高度成为相等的方式进行调整,一边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具体而言,通过改变间隔件43的厚度、个数等,来对冲击吸收构件4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改变托架5的角度等,来对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角度、姿态进行调整。
由此,将车身后部结构1中的各部件安装于车身。
(车身后部结构中的冲击能量的吸收方法)
接着,对在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1中在从具有车身后部结构1的车辆的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的情况下(后面碰撞时)吸收冲击能量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刚向冲击吸收构件4输入了载荷之后(后面碰撞初期),冲击吸收构件4相对于副车架3不接触。之后,随着向冲击吸收构件4输入的载荷增加,冲击吸收构件4向前方移动,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的被抵接面22抵接。若在该状态下载荷进一步增加(后面碰撞中期),则具有脆弱部33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被压坏且同时将冲击能量向副车架3传递。由此,在后面碰撞中期中吸收冲击能量。
若载荷进一步向副车架3输入(后面碰撞后期),则由副车架3的前端部的容易压溃的区域来吸收冲击能量。此时,由于冲击吸收构件4的后部的刚性维持得高,因此从冲击吸收构件4向副车架3可靠地传递载荷来吸收冲击能量。
(作用、效果)
接着,对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冲击吸收构件4经由托架5能够装拆地安装于位于底板2后部的地板底盘13的下表面13a。冲击吸收构件4具有沿着底板2(地板底盘13)的第一延伸部47和比地板底盘13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延伸部48。由此,能够将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配置在比地板底盘13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在例如将燃料罐16等配置于底板2的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即,即便无法在地板底盘13的前方使冲击吸收构件4沿着底板2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4朝向前方延伸至前后方向上的期望的位置。
在比冲击吸收构件4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副车架3。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与副车架3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与副车架3之间空出间隔S而配置。由此,即便底板2在下表面具有开口14的情况下,与使冲击吸收构件4沿着底板2配置的现有技术相比,也能够将副车架3与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接近的状态配置。由此,能够抑制在后面碰撞时冲击吸收构件4成为空走状态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由于形成为使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抵接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在后面碰撞时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的高度位置错动的情况。即,现有技术中使冲击吸收构件4与扭力梁抵接,该扭力梁因与悬架之间的关系而容易相对于车身在上下方向上位移,与该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副车架3被固定于车身,因此,同样安装于车身的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的相对位置难以产生错动。由此,能够在后面碰撞时使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可靠地抵接。由此,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4稳定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因而,能够提供即便在适用于将燃料罐16配置于底板2的下方的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吸收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的车身后部结构1。
底板2具有凹部12及开口14,冲击吸收构件4以跨凹部12的开口后缘14a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由此,能够在将副车架3、燃料罐16配置于底板2的凹部12的下方之后从下方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由于在副车架3之后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因此能够与副车架3匹配而将冲击吸收构件4配置到期望的位置,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接近副车架3。由此,能够在后面碰撞时使副车架3与冲击吸收构件4可靠地抵接,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4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托架5形成为跨底板2的凹部12的开口后缘14a的L字状或U字状。由此,在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时,容易调整托架5的倾斜度等。由此,能够容易调整冲击吸收构件4相对于底板2的安装角度、姿态。副车架3在与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对置的位置具有被抵接面22。由此,在后面碰撞时能够稳定地使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抵接。由于使用L字状或U字状的托架5来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因此能够以使副车架3的被抵接面22与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对置的方式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由此,能够将来自冲击吸收构件4的载荷向副车架3有效地传递,能够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托架5具有螺母部41,在冲击吸收构件4与托架5之间配置有间隔件43。通过变更间隔件43的个数、大小等,从而能够容易调整尤其是冲击吸收构件4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由此,能够不仅通过托架5且还通过间隔件43来调整冲击吸收构件4的位置,能够容易从车身的下方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
底板2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12,在底板2的凹部12配置有燃料罐16。通过在底板2设置有凹部12,由此能够将燃料罐16收容于底板2的下方(凹部12的内侧)。由于凹部12向下方开口,因此能够从车身的下方配置燃料罐16。由此,能够提高制造时的作业性。而且,由于能够在该燃料罐16的下方配置副车架3、冲击吸收构件4,因此能够通过副车架3及冲击吸收构件4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由此,能够形成为尤其是在将燃料罐16配置于具有向上方鼓起的凹部12的底板2的结构的车辆中适合的车身后部结构1。
副车架3在比燃料罐16靠下方的位置固定于车架10。由于副车架3固定于车架10,因此能够抑制经由底板2同样地安装于车架10的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的错位。由此,在后面碰撞时能够可靠地使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抵接,能够吸收冲击能量。
冲击吸收构件4具有管状的主体部30和设置在主体部30的内部的加强部31。加强部31沿着冲击吸收构件4(主体部30)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将冲击吸收构件4这样构成,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将铝合金等金属进行挤压成形而容易地制造冲击吸收构件4。由于主体部30形成为中空的管状,因此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4轻量化。由于加强部31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因此,通过设置加强部31能够提高冲击吸收构件4相对于后面碰撞时的载荷的刚性。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尤其是在以将主体部30的内部分隔的方式设置了壁状的加强部31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为同时实现了制造性的提高及耐冲击性的提高的合适的结构。
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设置有脆弱部33。由此,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与后部相比脆弱。由此,在后面碰撞时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部压坏来吸收冲击能量。而且,通过抑制与底板2连接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后部的变形,由此能够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由此,直至冲击吸收构件4与副车架3抵接为止,冲击吸收构件4的后部能够维持形状,因此能够将传递到冲击吸收构件4的后部的冲击能量有效地向副车架3传递。因而,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4及副车架3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冲击吸收构件4具有螺栓紧固连结孔34和螺栓插入孔35。由于螺栓紧固连结孔34设置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上表面,因此能够通过螺栓紧固连结孔34将冲击吸收构件4紧固连结于托架5。由于螺栓插入孔35设置在冲击吸收构件4的下表面,因此例如在从车身的下方安装冲击吸收构件4时,能够将螺栓插入于螺栓插入孔35而使螺栓够到上表面的螺栓紧固连结孔34。由此,能够提高冲击吸收构件4的安装作业性。在后面碰撞时,通过下表面的螺栓插入孔35作为脆弱部来发挥功能,由此冲击吸收构件4以将螺栓插入孔35作为起点而向下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由此,即便在冲击吸收构件4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设置在比冲击吸收构件4靠上方的位置的燃料罐16与冲击吸收构件4也不会发生干涉。由此,能够保护燃料罐16免受冲击的影响。
副车架3在后端部具有被抵接面22。被抵接面22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与被抵接面22对置的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与被抵接面22平行的方式倾斜。由此,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与副车架3的被抵接面22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将输入到冲击吸收构件4的冲击能量稳定地向副车架3传递。由于被抵接面22及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倾斜,因此从冲击吸收构件4向副车架3传递的载荷被向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分配。由此,能够将输入到冲击吸收构件4的载荷在车架10整体的范围内分散。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并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
冲击吸收构件4在车宽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左右一对。由此,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由左右的冲击吸收构件4及副车架3均匀地分散而传递。而且,能够抑制在后面碰撞时在左右产生偏颇。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被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跨开口后缘14a的前部托架5a形成为L字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前部托架5a也可以以跨开口后缘14a的方式形成为U字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被抵接面22通过将后侧梁19的后端部向垂直方向折弯而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后侧梁19的后端部接合板状的构件来形成被抵接面22。
在不设置间隔件43就能将冲击吸收构件4配置在适当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间隔件43。
副车架3只要相对于车架10固定即可,并不局限于将一对臂17安装于下边梁8的结构。副车架3的臂17也可以与横梁9连接。
冲击吸收构件4的截面形状、脆弱部33的孔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形状。作为脆弱部33,也可以取代孔而设置狭缝、切口、沿着与载荷的传递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筋、凹凸等。
作为冲击吸收构件4的加强部31,也可以取代分隔壁而设置沿着长度方向的筋。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具备:
底板;
副车架,其设置在比所述底板靠车身的上下方向中的下方的位置;
冲击吸收构件,其设置在比所述副车架靠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中的后方的位置,且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托架,其将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能够装拆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所述底板具有地板底盘,所述地板底盘具有供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安装的所述下表面,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
第一延伸部,其沿着所述地板底盘的所述下表面;以及
第二延伸部,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体形成,且比所述地板底盘向所述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延伸,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前端部以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成为与所述副车架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副车架之间空出间隔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而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以跨所述凹部的开口后缘的方式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而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
所述托架形成为跨所述凹部的开口后缘的L字状或U字状,
所述副车架具有与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对置的被抵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托架具有供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母部,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经由配置在该冲击吸收构件与所述托架之间的间隔件而与所述托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底板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形成而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
在所述底板的所述凹部配置有燃料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副车架在比所述燃料罐靠下方的位置固定于车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
主体部,其形成为中空的管状;以及
加强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且沿着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前部设置有脆弱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
螺栓紧固连结孔,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
螺栓插入孔,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副车架的后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对置且将所述前后方向作为垂直于面的方向的被抵接面,
所述被抵接面在从所述上下方向观察下,以随着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置从前方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
与所述被抵接面对置的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在从所述上下方向观察下,以与所述被抵接面平行的方式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左右一对。
CN202210088773.4A 2021-03-15 2022-01-25 车身后部结构 Pending CN115071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1176A JP7192009B2 (ja) 2021-03-15 2021-03-15 車体後部構造
JP2021-041176 2021-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1831A true CN115071831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194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8773.4A Pending CN115071831A (zh) 2021-03-15 2022-01-25 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4326B2 (zh)
JP (1) JP7192009B2 (zh)
CN (1) CN11507183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5117A (zh) * 2004-06-30 2006-01-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02343939A (zh) * 2010-06-28 2012-02-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WO2013088896A1 (ja) * 2011-12-15 2013-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18039315A (ja) * 2016-09-06 2018-03-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0949512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结构
CN111032493A (zh) * 2017-08-29 2020-04-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1611B2 (en) 2004-06-30 2008-02-1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Under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977067B2 (ja) 2007-08-21 2012-07-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BR112014031099A2 (pt) * 2012-06-15 2017-06-27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tura de parte posterior de corpo de veículo
JP2017100692A (ja) 2015-12-04 2017-06-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物品支持構造
JP6888526B2 (ja) 2017-08-02 2021-06-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7059878B2 (ja) 2018-10-03 2022-04-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5117A (zh) * 2004-06-30 2006-01-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02343939A (zh) * 2010-06-28 2012-02-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WO2013088896A1 (ja) * 2011-12-15 2013-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18039315A (ja) * 2016-09-06 2018-03-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1032493A (zh) * 2017-08-29 2020-04-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US20200172167A1 (en) * 2017-08-29 2020-06-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structure
CN110949512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89297A1 (en) 2022-09-15
US11884326B2 (en) 2024-01-30
JP2022141046A (ja) 2022-09-29
JP7192009B2 (ja) 202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962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JP428688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EP1984231B1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CN107922015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10901362B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0304152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3041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2498496B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210000408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1806561A (zh) 车辆的前支撑
CN111746445B (zh) 车体结构
CN112776895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2455542A (zh) 车辆用副车架
KR20210075605A (ko) 전방 차체 보강 구조물
KR101882496B1 (ko) 플로어패널의 보강구조
CN11077487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5071831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14644055A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结构
JP2013111997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3635972A (zh) 电动车辆
US20230311798A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217074543U (zh) 一种门槛加强结构
JP4212756B2 (ja) キヤブオーバ型貨物車両のシヤシフレーム構造
CN109878576B (zh) 车辆前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