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4362A - 一种消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54362A CN115054362A CN202210900583.8A CN202210900583A CN115054362A CN 115054362 A CN115054362 A CN 115054362A CN 202210900583 A CN202210900583 A CN 202210900583A CN 115054362 A CN115054362 A CN 1150543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lation
- conductive
- conductive portion
- atrial appendage
- left at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679 ab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8
- 210000005248 left atrial appendag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4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9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464 ad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107 myocard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3492 pulmonary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06010003658 Atrial Fibrill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20 electro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5246 lef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000 nickel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5077 saccu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170 cell membra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837 hear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165 myocard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12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WAIPAZQMEIHHTJ-UHFFFAOYSA-N [Cr].[Co] Chemical class [Cr].[Co] WAIPAZQMEIHHT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03119 arrhyth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39 cover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003 hear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HLXZNVUGXRDIFK-UHFFFAOYSA-N nickel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Ti].[Ti].[Ti].[Ti].[Ti].[Ti].[Ti].[Ti].[Ti].[Ti].[Ni].[Ni].[Ni].[Ni].[Ni].[Ni].[Ni].[Ni].[Ni].[Ni].[Ni].[Ni].[Ni].[Ni] HLXZNVUGXRDI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9441 perflouroethylene 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530 polyetherether ket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3 Perfluoroalkoxy alk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98 ablation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793 arrhythm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08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ulse sequ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133760 Acoelorraph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662 Atrial flutt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7559 Cardiac failure congestiv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8039 Cardiac perfor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8479 Chest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6370 Congestive cardiomyopat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46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0059 Dyspn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3975 Dyspnoea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4498 Embolic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1814 Escha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280 Heart fail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557 Palpitat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228 Pericardial Eff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8046 Post procedural complic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965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ZEWFHLRYVTOIW-UHFFFAOYSA-N [Ti].[Ni] Chemical compound [Ti].[Ni] HZEWFHLRYVTOI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40 apopt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07 apopto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10 comprom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173 dizzi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5 electric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333 escha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038 ethylene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46 feath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21 heart beat frequ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632 homeosta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34 intra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4 irr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8 laser ab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91 myocardi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074 necrotic cell dea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11301 perfluoro alkoxyl alk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66 phys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2 poly(p-xyl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4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89 tectorial membra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620 vena cava superi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345—Vascular system
- A61B2018/00351—Hear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613—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964—Features of pro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消融系统,所述消融系统包括支撑体以及消融件,至少部分所述消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消融件包括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构成回路传输脉冲消融能量,且二者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中预期消融深度较大的,平均电流密度更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消融系统。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房颤动通常增加了获得许多潜在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血栓栓塞性中风,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的房颤症状如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疲劳和头晕也会影响生活质量。与正常人相比,患有房颤的人平均发病率增加了五倍,死亡率增加了两倍。
组织消融是通常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心房颤动。为了治疗心律失常,可以利用消融导管进行消融使病灶处组织变性坏死,从而阻断异常电信号的传导,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现有的消融导管大部分是基于热消融,如射频消融、激光消融、微波消融、热物质消融等。
然而,基于热消融原理的消融装置通过发热对组织进行消融,在消融的过程中对消融装置中消融电极贴壁性要求较高,在消融电极贴壁不良的情况下,消融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融系统,包括支撑体以及消融件,至少部分所述消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消融件包括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构成回路传输脉冲消融能量,且二者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中预期消融深度较大的,平均电流密度更大。
现有的消融系统中,用于传输脉冲能量的构成回路的两个导电部表面平均电流密度接近,当需要增大其中一个导电部平均电流密度,以增大该导电部的消融范围以及消融深度的情况下,一般会采用提高两个导电部整体消融能量的方式(比如提高脉冲电压的方式)以提高其中一导电部的平均电流密度。
然而,提高两个导电部整体消融能量的方式势必会引起两个导电部总电流升高,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同步升高,对患者机体刺激较大。
本申请提供的消融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消融系统,可以通过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的相互配合,向目标组织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对目标组织实现脉冲消融。
本申请消融系统采用脉冲消融的方式,利用脉冲电场使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电击穿(不可逆电穿孔),使细胞凋亡从而实现非热效应消融细胞,所以不受热沉效应影响脉冲消融治疗时间短,施加一组脉冲序列的治疗时间不到1分钟,全程消融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且由于不同组织对脉冲电场的反应阈值存在差异,为消融心肌而不干扰其他临近组织提供了可能,从而可避免误伤肺静脉临近的组织。另外,相较于其他能量,脉冲消融不需要热传导来对深层组织消融,所有分布在一定电场强度之上的目标组织细胞均会发生电穿孔,降低了消融时对消融件贴靠目标组织壁的贴靠压力的要求。因此即使消融器械在消融过程中没有完全地贴合目标组织壁,也不影响其消融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消融系统中,构成回路的不同导电部的表面平均电流密度不同,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中,预期消融深度较大的,平均电流密度更大,便于根据消融系统的不同目标组织的差异,不同导电部设置的具体位置,以及预期消融深度将构成回路的两个导电部中的一个导电部的平均电流密度设置相对较大,另一个导电部的平均电路密度设置的相对较小,使得平均电流密度较大的导电部的获得相对较大的消融范围,较深的消融深度,从而改善消融效果,实现完整的电隔离,避免构成回路用于传输脉冲消融能量的一对导电部由于表面平均电流密度相同,消融范围大小以及消融深度相近,在不同导电部贴壁条件不同,目标组织中不同位置深度也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导致部分目标组织能够实现消融透壁,部分目标组织的消融透壁难度较大,在采用提高整体消融能量以保证目标组织均能达到透壁消融的消融策略后,对患者机体刺激较大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设置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十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第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为本申请第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图15A中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不显示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5C为基于本申请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另一变更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D为为图15C中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不显示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件的消融区间隔分布示意图;
图17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件的消融区部分重叠分布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第十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第十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第十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第十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第二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A为本申请第二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B为图23A中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不显示覆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第二十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第二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第二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第二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第二十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A为本申请第二十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B为基于本申请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变更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C为图29B中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不显示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第二十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第二十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第三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第三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第三十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第三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5所示消融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申请第三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申请第三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申请第三十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申请第三十七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申请第三十八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申请第三十九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申请第四十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本申请第四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申请第四十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图45所示消融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7为本申请第四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8为本申请第四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9A为本申请第四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9B为图49A中的锚定部不显示覆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9C基于第四十五实施方式的变更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9D为基于图49C的变更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9E为图49D中的锚定部不显示覆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0为本申请第四十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本申请第四十七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本申请第四十八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3为本申请第四十九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4为本申请第五十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5为本申请第五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申请第五十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7为本申请第五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8为本申请第五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9为本申请第五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定义释义:
左心耳口部:从左心房进入左心耳的位置。
近端和远端: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在不违背本申请技术原理的情况下,以下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可以相互适用。
近侧和远侧:沿着生物体内输送医疗器械的通道,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或其中部件的朝向操作者的一侧称为近侧,将远离操作者的一侧称为远侧在不违背本申请技术原理的情况下,以下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可以相互适用。
轴向和径向:“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绝缘处理:在某部件的表面形成绝缘层,从而使部件该部分绝缘。具体地,绝缘处理的方式有:在需进行绝缘处理的位置设置绝缘涂层材料,涂层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派瑞林涂层、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涂层、PI(Polyimide,聚酰亚胺)涂层;或者,在需进行绝缘处理的位置覆盖覆膜,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FEP(Fluorinated-ethylene-propylene,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ETFE(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PFA(Polyfluoroalkoxy,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硅胶。或者,在需进行绝缘处理的位置穿套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FEP、PU、ETFE、PFA、PTFE、PEEK、硅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需要绝缘处理的部分进行上述至少一种绝缘处理的方案,也可以使用以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相同或者不同的绝缘处理方式的组合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系统,采用经皮穿刺的方式,通过输送器将消融装置输送到目标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输送至心脏特定的位置对肺静脉,左心耳,或者合并有典型心房扑动、非肺静脉起源的触发灶(如上腔静脉、冠脉静脉窦口等位置)进行消融,达到电隔离的效果。可以理解,消融组织区域不限定位于心脏,也可以位于其他机体组织,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系统可以是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用于封堵与消融组织的器械,或者是不用植入体内的消融导管,其仅用于对目标组织进行消融,即可以是只用于消融组织的消融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系统包括支撑体、输送器及消融件。输送器的远端与支撑体连接,用于将支撑体输送至目标组织。
消融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支撑体,消融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均设于支撑体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中的一个设于支撑体上,相应地,未设置于支撑体上的导电部可以设置于输送器,或者相对于支撑体以及输送器独立设置,即未设置于支撑体的导电部并未设置于输送器,比如为设置于患者体表的体外导电部,比如设置于体外的金属板。
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均电连接外部脉冲消融源,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用于向目标组织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以实现组织消融。
支撑体采用径向可收缩和扩张的骨架或者是球囊,骨架可通过编织或切割工艺制作并形成多个网孔,球囊内用于填充介质,以调节径向尺寸。以下以骨架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与输送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以及电消融作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包括支撑体以及设置于支撑体上的第一导电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可通过编织或切割工艺制作并形成多个网孔的骨架。第二导电部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的支撑体,或设置于输送器,或者第二导电部独立于支撑体以及输送器设置,即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支撑体以及输送器之外,比如第二导电部为用于在消融过程中贴附于患者体表的体外导电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通过输送器电连接至外部脉冲消融仪。目标组织为心肌组织中的左心耳。
骨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密封部110以及锚定部120,密封部110用于封堵左心耳的开口,锚定部120用于固定于左心耳组织壁。密封部110以及锚定部120均为径向可伸缩的可膨胀结构,密封部110以及锚定部120中的任意一个部分可以采用编织工艺或切割工艺制造。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110设于锚定部120的近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锚定部设于密封部的周向边缘。
具体地,密封部110包括第一骨架111,锚定部包括第二骨架121,第一骨架111与第二骨架121相互连接;密封部110设置有用于传输消融能量的消融件,具体为消融件中的第一导电部150。
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为单盘结构,即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中的密封部110与锚定部120位于同一盘面中,密封部110与锚定部120的周向边缘区域的骨架,用于贴靠左心耳组织。
密封部110设置于锚定部120的近侧,密封部110的近端面用于释放在左心耳口部,第一骨架111周向边缘区域用于贴靠左心耳口部以及左心耳内腔组织壁,特别是第一骨架111中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用于贴靠左心耳内腔组织壁。可选地,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内侧或外侧设置有用于阻挡血栓流出的至少一层覆膜,避免左心耳内部的血栓流出至左心房。锚定部120用于释放于左心耳内腔中,锚定部120中第二骨架周向侧壁用于对左心耳内壁产生径向支撑力并固定于左心耳内腔中。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骨架包括其表面设置有若干锚刺129,锚刺129相对于骨架向周向辐射翘起,使得锚定部120释放后,锚刺129能够结合在左心耳内腔组织中,提高锚定部120的锚定能力。
如图1所示,锚定部120为远端开口结构,或称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为杯状结构。
密封部110中设置有用于传输消融能量的第一导电部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50的至少部分能够用于采集组织生理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111中的至少部分作为第一导电部150,更具体地,第一骨架111中的全部作为第一导电部150,第一导电部150用于传输消融能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50还能用于采集组织生理信号,比如心脏电生理信号,从而实现消融前与消融后的信号标测。
左心耳口部组织相对于左心耳内腔组织,表面平滑形状规则,便于密封部110贴靠,密封部110中的全部第一骨架作为第一导电部,对左心耳口部的组织进行消融,有利于提高第一导电部150的贴壁性能,便于对左心耳口部组织进行消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111中的部分作为第一导电部150。具体地,第一骨架111包括边缘区域与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相较于边缘区域距离密封部110的中心轴线较近,中心轴线穿过中心区域,密封部110中径向尺寸最大部分位于周向边缘区域中,第一导电部150设置在密封部110的周向边缘区域,以便于第一导电部150能够与左心耳组织贴靠或者距离较近。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111上径向尺寸最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50。
在第一骨架111的边缘区域中设置第一导电部150,或者进一步地在第一骨架111上径向尺寸最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50,从而将消融能量释放的面积减小,将消融能量集中在放电面积较小的第一导电部150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消融深度。
具体地,密封部110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超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比如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材料。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为一体结构。图1中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采用镍钛合金管激光切割而成,可以理解的是,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还可以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其他金属材料制作,或者采用切割工艺以外的其他工艺制作而成,比如编织工艺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锚定部120中的第二骨架121表面进行绝缘处理,绝缘处理的具体方式请参考前文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110设置有用于对组织进行消融的第一导电部150,即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可以利用第一导电部150对组织进行消融。
如图1所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包括设置于第一骨架111的第一导电连接件130,第一导电连接件130用于电连接在第一导电部150与外部消融能量源之间,外部消融信号源可以为脉冲消融仪,脉冲消融仪用于输出脉冲消融电能,以供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进行消融操作。
采用脉冲消融的方式,利用脉冲电场使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电击穿(不可逆电穿孔),使细胞凋亡从而实现非热效应消融细胞,所以不受热沉效应影响。脉冲消融治疗时间短,施加一组脉冲序列的治疗时间不到1分钟,全程消融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且由于不同组织对脉冲电场的反应阈值存在差异,为消融心肌而不干扰其他临近组织提供了可能,从而可避免误伤肺静脉临近的组织。另外,相较于其他能量,脉冲消融不需要热传导来对深层组织消融,所有分布在一定电场强度之上的目标组织细胞均会发生电穿孔,降低了消融时对消融件贴靠目标组织壁的贴靠压力的要求。因此即使消融器械在消融过程中没有完全地贴合目标组织内壁,也不影响其消融效果。
第一导电连接件130设置于密封部110的近端,优选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从而传输电能,比如可以采用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材料。优选地,第一骨架111的近端收束于第一导电连接件130,第一导电连接件130还用于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远端机械连接第一导电连接部130,并且实现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30的电连接,输送装置的近端用于与外部消融能量源之间保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以外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电部150配合使用的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用于传输消融能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至少部分能够用于采集组织生理信号。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电隔离,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可以用于向左心耳组织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以实现组织消融。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两者的区别在于极性不同,在消融过程中呈一种极性的导电部为第一导电部,呈另一种极性的导电部为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支撑体上。
该第二导电部可以设置于输送装置上,如设于输送装置中用于连接第一导电连接部130的导管上,也可以设置于输送装置中的活动部件(比如消融导管)上,该活动部件可以相对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发生相对移动,活动部件用于从输送装置的远端释放出来,第一导电部150与第二导电部之间形成用于对左心耳组织进行消融的消融电场。第二导电部可以释放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的近侧,内腔或远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和输送装置独立设置,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中的第一导电部150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以及输送器以外的第二导电部配合使用,比如第二导电部为在消融过程中贴附于患者体表的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可以通过输送器或者是其他电缆连接至外部脉冲消融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密封部110设置第一骨架111作为第一导电部150的基础上,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在锚定部120设置有第二导电部,该第二导电部可以是锚定部120的部分或全部第二骨架,第一导电部150与第二导电部之间绝缘连接。
更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单盘式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中,第一骨架111中的至少部分作为第一导电部150,第二骨架121中的至少部分作为第二导电部,第一骨架111与第二骨架121之间绝缘连接,比如第一骨架111与第二骨架121的连接处采用绝缘材料连接,比如采用绝缘胶粘接连接,第一骨架111的远端及/或第二骨架121的近端采用绝缘材料制造,或者第一骨架111的远端及/或第二骨架121的近端之间采用绝缘材料制造的连接件连接。
在锚定部120设置有第二导电部的实施方式中,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还设置有第二导电连接部,第二导电连接部用于与第二导电部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部130与第二导电连接部电隔离,以传输极性不同的消融电能。具体地,第一导电连接部130与第二导电连接部之间绝缘连接,比如采用绝缘材料设置于两者之间。第二导电连接部与第二导电部之间可以采用第二导线实现电连接。
在锚定部120设置有第二导电部,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未设置第二导电连接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至输送装置,消融结束后,第二导线与输送装置脱离,或者第二导线与第二导电部脱离,或者切断第二导线的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电部与输送装置的连接方式,可以适用于第一导电部150与输送装置的连接方式中,在这里不做赘述。
左心耳口部组织相对于左心耳内腔中的组织,表面平滑形状规则,便于密封部110贴靠,密封部110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骨架111作为第一导电部150,对左心耳口部的组织进行消融,有利于提高第一导电部150的贴壁性能,便于对左心耳口部组织进行消融。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第一骨架111中包括多根密封一杆112,每根密封一杆112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多根密封一杆112的近端结合在第一导电连接部130,可以理解的是,多根密封一杆112的近端不限于结合在第一导电连接部130,还可以结合于其他的部件。多根密封一杆112以第一导电连接部130为中心向四周朝向不同方向延伸,多根密封一杆112的远端相互间隔,使得第一骨架111形成具有网孔的镂空结构。
第二骨架121从第一骨架111的多个间隔的密封一杆112端部延伸而成,第二骨架121包括锚定一杆122以及锚定二杆123。锚定一杆122连接在密封一杆121与锚定二杆123之间,每根密封一杆112的远端连接两根不同的锚定一杆122,连接同一密封一杆112的两根锚定一杆122延伸方向不同,相邻的两根密封一杆112连接的4根锚定一杆122中,连接不同的密封一杆112的相邻的两根锚定一杆122的中间段之间相互靠拢连接,并在相互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锚刺129。连接同一根密封一杆112的2根锚定一杆122的远端相互连接,并连接一锚定二杆123的近端,锚定二杆123的远端向远端延伸,相邻的锚定二杆123相互间隔设置,即各锚定二杆123的远端未连接或靠拢在一起,从而形成锚定部120远端开口的结构,即第二骨架121的远端及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远端为开口的结构。
多根锚定一杆122在锚定部120形成了多个网孔,便于提高锚定部120的径向变形能力,以及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
锚刺129从近端向远端延伸,锚刺129的固定端与锚定一杆122连接,锚刺129的自由端相对于锚定一杆122沿径向向四周翘起,便于与左心耳内部组织结合在一起。
第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20,密封部210与锚定部220相互连接。
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260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的骨架,第二导电部260用于传输消融能量;第二导电部260设于锚定部220上;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两者形成电隔离,第一导电部250和第二导电部260用于向左心耳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第一导电部250及/或第二导电部260中的至少部分能够用于采集组织生理信号。
具体地,第二导电部260为额外设置于锚定部220表面的至少一个电极件。第二导电部260的材质由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导电材料制成,比如铂、铱、金、银等可用于介入治疗的医用金属。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260中电极件的数量为一个,具体电极件为圆环电极。
圆环电极为条状或丝状电极,比如电极丝或者电极片,沿着锚定部220周向延伸,环绕锚定部220至少一周。圆环电极呈环状,比如呈圆环状,椭圆环状,或者不规则环状,以便形成环形的消融带。
如图2所示,圆环电极设置于垂直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中心轴线的平面内,即圆环电极的各个部分位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上相同的轴向位置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圆环电极设置于相对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的中心轴线倾斜的平面内。
如图2所示,第二导电部260设置于锚定部220的远侧部分,与第一导电部250共同作用以对组织进行消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221整体表面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221中未与第二导电部260接触的部分进行绝缘处理,与第二导电部260接触的部分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221中与第二导电部260接触的部分进行绝缘处理,未与第二导电部260接触的部分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或选择性的进行绝缘处理。
两个导电部用于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时,两个导电部之间产生用于对目标组织进行消融的消融电场。每个导电部的消融区为,该导电部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目标组织阈值强度的区域,位于该消融区中的目标组织能够被消融。具体地,第一导电部250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目标组织阈值场强的区域为第一消融区,第二导电部260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目标组织阈值场强的区域为第二消融区。
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用于对心肌组织中的左心耳进行消融,当用于对左心耳进行脉冲消融的电场强度低于心肌组织阈值场强时,消融电场不能对左心耳进行消融,左心耳无生理效应。当用于对左心耳进行脉冲消融的电场强度高于心肌组织阈值消融场强时,脉冲击穿细胞膜形成纳米级不可逆电穿孔,破坏细胞内环境稳态,从而导致左心耳细胞坏死或凋亡。
左心耳要达到完全电隔离时,组织消融需要完全透壁,即组织的内壁与外壁均发生不可逆电穿孔。在此电场强度下,脉冲消融能量作用在目标组织的细胞膜上,细胞形成不可逆电穿孔的孔隙,从而破坏细胞内外环境稳态,达到电隔离效果,进而保证位于目标组织两侧的左心耳与左心房之间不能传递电生理信号,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高透壁性要求覆盖左心耳内壁与外壁的电场强度需大于心肌阈值场强。一般地,左心耳壁厚一般为3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消融过程中,消融件在距离其表面3mm的位置处,其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场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产生的电场强度设置为大于400V/cm,从而保证对于不同患者的左心耳组织能够实现透壁消融。
距离消融件越近的位置电场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组织越容易被消融。覆盖左心耳外壁的电场强度为400 V/cm以上的情况下,消融件表面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左心耳外壁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400V/cm。
而作用在心肌组织细胞上电场强度的高低,与脉冲电压范围、消融件的放电面积以及导电部之间距离的大小有关系。
在第一消融部设置于支撑体,第二消融部设置于支撑体或输送器实施方式中,消融件(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采用的脉冲电压范围为500V~4000V,第一导电部250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第二导电部260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导电部具有多个电极件时,放电面积的取值范围是指该导电部所有电极件放电面积的总和。第一导电部250和第二导电部260表面距离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mm~45mm。
第一导电部250和第二导电部260都设置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的骨架上,两个导电部传输脉极性不同的冲消融电能,第一导电部250和第二导电部260间隔地设置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骨架轴向上的不同位置,电压范围为500V~4000V。若电压过低,两个导电部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过低,消融区过小,无法透壁消融,则会达不到消融效果。若电压过高,则对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以及输送器的绝缘性能要求较高,对于现有的绝缘工艺以及材料,很难达到耐压值的需求。并且,电压过高,特别是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以及输送器的绝缘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消融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相互电性耦合,产生电火花、组织焦痂,甚至造成心脏穿孔导致心包积液等对人体有害的结果。
两导电部具体可采用点状、杆状、线状或片状等多种形式。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两导电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导电部的放电面积。
在两导电部之间的电压差不变的情况下,两导电部之间的距离大小直接影响两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强度。导电部放电面积的大小能够改变导电部周围的电流密度,进一步影响电场效果。
在电流一定时,若消融件的放电面积过大,则电流密度过小,导电部表面形成的电场强度过低,消融区深度较浅,左心耳外壁位置的电场强度难以达到心肌阈值强度,难以形成消融透壁,消融成功率较低。若放电面积过小,电流密度过高,导电部容易与其他部件之间电耦合,产生电火花,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中的部件容易因过热而被熔化或发生燃烧,绝缘材料遭到损坏,且导电部贴壁性不能保证。
脉冲电压在500V~4000V的范围内,消融件的放电面积在15 mm2~4700mm2范围内,两个导电部间的距离取值范围在1mm~45mm,有利于在左心耳外壁处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场强,比如在消融过程中,消融件在距离其表面3mm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400V/cm,有利于消融区能够覆盖到左心耳外壁,从而在左心耳组织处形成透壁消融。
上述参数适用于导电部的各种形式,比如形成于骨架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是各种形式的电极。
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用于构成回路传输脉冲消融能量,且二者极性相反,优选地,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中预期消融深度较大的一个,平均电流密度更大。
消融系统中,构成回路的不同导电部的表面平均电流密度不同,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中预期消融深度较大的一个,平均电流密度更大,便于根据不同的目标组织的差异,不同导电部设置的具体位置,以及预期消融深度,将构成回路的两个导电部中的一个导电部的平均电流密度设置相对较大,另一个导电部的平均电路密度设置的相对较小,使得平均电流密度较大的导电部的获得相对较大的消融范围,较深的消融深度,从而改善消融效果,实现完整的电隔离,避免构成回路用于传输脉冲消融能量的一对导电部由于表面平均电流密度相同,消融范围大小以及消融深度相近,在不同导电部贴壁条件不同,目标组织中不同位置深度也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导致部分目标组织能够实现消融透壁,部分目标组织的消融透壁难度较大,在采用提高消融能量以保证目标组织均能达到透壁消融的消融策略后,对患者机体刺激较大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在轴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导电部250设置于第二导电部260的近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可以在周向上间隔设置,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200中,除了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之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的导电部,即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200中的导电部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在消融过程中,所述第二导电部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
将构成回路的两个导电部中的设置于远侧的第二导电部电流密度设置较大,形成较大的消融范围,较深的消融深度,特别适用于心脏组织的消融,比如对心内组织消融,比如心内的口部消融(肺静脉,左心耳等组织的消融),或者是心内的局灶消融。
在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200中,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均用于对目标组织上形成消融区,第二导电部26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250贴壁条件较差。
消融系统中的不同导电部用于在消融过程中靠近目标组织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导电部贴靠组织的条件不一,有的导电部贴靠组织条件较好,比如能够贴紧目标组织,则其比较容易形成较大的消融范围,较深的消融深度;有的导电部贴靠条件较差,比如由于导电部设置的位置、目标组织的位置,以及不同患者结构的差异,造成消融过程中导电部悬空,距离目标组织较远,无法对目标组织进行消融或者消融范围以及深度较小,消融效果很差。
贴壁条件相对较差的导电部的预期消融深度较大,从而减小或避免贴壁条件不好对其消融深度的影响。将贴壁条件相对较差的导电部平均电流密度设置相对较大,使其能够形成较大的消融范围,较深的消融深度,有利于实现完整的电隔离,将贴壁条件较好的导电部设置平均电流密度相对较小,在贴壁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消融深度,有利于保证两个导电部的消融深度以及较好的消融效果。
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用于释放并封堵在左心耳口部,密封部210用于释放并密封在左心耳口部位置,锚定部220连接于密封部210的远侧,用于释放并固定于左心耳口部内侧,第二导电部260用于对左心耳口部内侧组织进行消融。
研究发现,左心耳口部组织相对于左心耳口部内侧组织表面光滑,形状规则。移行于左心耳窦道腔内的心脏梳状肌造成了左心耳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左心耳内部肌束粗大并多呈羽毛状棕榈叶样分布,这点在左心耳上部及下部表面尤其明显,而位于左心耳肌束间的腔壁其余结构极为纤薄。
锚定部220固定于其周缘接触的至少部分梳状肌表面,第二导电部260设置于锚定部220的周缘用于对左心耳口部内侧的组织进行消融,能够被释放并贴近梳状肌,但是难以靠近周缘全部梳状肌表面以及肌束之间的组织,通过提高第二导电部260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导电部260的消融深度与消融范围,有利于在第二导电部260周围的粗大肌束以及肌束之间的纤薄组织形成透壁消融。
第二导电部260的放电面积小于第一导电部250的放电面积,从而在不改变两导电部整体消融能量的情况下,提高第二导电部260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
优选地,第一导电部250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第二导电部260的放电面积为15mm2~500mm2。
第一导电部250的导电部分表面积相对较大,第二导电部260的导电部分表面积相对较小。第一导电部面250积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第一导电部250能够选择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多个离散的电极件,圆弧电极,点状电极,杆状电极,环绕支撑体外壁至少一圈延伸的电极等多种电极形式,或者第一导电部250为支撑体部分金属骨架的方案,支撑体可以为编织工艺或切割工艺制成。另外,在该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一导电部250的面积能够便于对目标组织进行消融,避免第一导电部250面积过小,电流密度过大,且能量过度集中于此处,形成电火花,另外,消融范围过小,消融区减小在导电部数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完整的消融带;也避免了第一导电部面积过大,造成第一导电部250平均电流密度过低,消融范围过小,消融深度过低的情况出现。
第二导电部260在上述范围内,避免由于面积过小,电流密度过大,形成电火花,且能量过度集中于此处,导致第一导电部250能量分布过小,无法透壁,消融区减小。第二导电部260采用上述范围可以明显改善第二导电部的消融深度,并保证两导电部的消融深度与消融范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50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第二导电部260的放电面积为15mm2~300mm2。优选地,第一导电部250和第二导电部260间的距离可进一步限定为3mm~22mm。在此范围内,能够便于两个导电部的消融区部分重叠,即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部分重叠。两个消融区至少部分区域具有重合的部分,从而使得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叠加后形成的消融区的尺寸更大。消融区部分重叠时,两个导电部的消融能量集中在一起,能对一个相对较大区段中的组织进行消融,便于在厚度不均匀的左心耳组织中形成透壁消融,并降低在骨架释放位置偏差对消融效果的影响。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在骨架的轴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消融区与所述第二消融区形成于消融系统轴向上的不同位置。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释放至左心耳口部后,密封部210以及锚定部220周向一圈可能具有与组织贴靠不紧密的位置,若一导电部设置于该位置上,并且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不重叠,或者完全重叠的情况下,左心耳位置的消融区的区域范围较小,则导电部对应的消融区覆盖到左心耳组织外壁的可能性会降低;在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至少部分重叠的情况下,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部分重叠形成一个覆盖区域较大的轴向长度较长的消融区,即两个消融区具有重叠的部分,两个消融区连续,则可通过部分重叠后覆盖区域范围较大的消融区覆盖至左心耳组织外壁,便于集中消融能量进行透壁消融。当两个消融电场部分重叠后,消融区周向上为外凸的形式,以便于在消融区重叠的位置进行透壁消融。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在骨架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情况下,或者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以任意位置关系间隔(比如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支撑体,第二导电部设置于输送器,或者第二导电部独立于支撑体以及输送器设置,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的方向相互平行或不平行)设置的情况下,若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部分重叠,都是便于形成覆盖区域范围更大的消融区,便于形成透壁的消融。
优选地,鉴于左心耳口部厚度均匀形状规则,部分重叠后的第一消融区以及第二消融区形成的覆盖区域范围较大的消融区,能够覆盖左心耳口部内壁以及外壁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脉冲电压范围、消融件的放电面积以及导电部之间距离超出上述限定范围时,比如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可通过增大电压范围、减小两个导电部距离的方式,使得两个消融区部分重叠,进而实现透壁消融。
自然状态,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不受外力下的状态,即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并未受到输送器相关部件的束缚的以及组织的束缚作用。
如图2所示,在自然状态下,第二导电部260的近端设置于第一导电部250远端的远侧。即第一导电部250的远端与第二导电部260的近端在轴向上错开,从而增大两个导电部之间的距离,避免两个导电部在进行消融的过程中,贴靠目标组织壁的条件相近,当其中一个导电部贴靠组织壁条件较差(比如悬空),由于两个导电部轴向上设置位置彼此比较靠近,从而导致另外一个导电部贴靠组织壁条件也不佳的情况出现,进而改善了两个导电部的贴壁条件,保证消融件的消融效果。
优选地,第一导电部250与第二导电部260表面距离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mm~18mm。在两个导电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mm~18mm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两个导电部之间的间隔较大,消融过程中两个导电部的贴壁条件具有差异,在其中一个贴壁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对另外一个导电部贴壁条件的影响较小,同时保证了两导电部之间的距离不至于过大,保证了消融件的形成的电场强度与消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各种技术方案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其他各个实施方式中,在此不做赘述。
第三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3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320,密封部310与锚定部3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00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60设置于第二骨架321的近侧部分;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60设置于第二骨架321的远侧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321整体表面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321中未与第二导电部360接触的部分进行绝缘处理,与第二导电部360接触的部分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
第四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4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4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4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420,密封部410与锚定部4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4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400的第一导电部450包括间隔设置在密封部410表面的多个电极件,每个电极件为点状电极。每个点状电极设置于不同的密封一杆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密封一杆上的点状电极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比如,至少一个密封一杆上并未设置点状电极,或者一个密封一杆上设置多个点状电极。
每个点状电极,呈点状,比如直线或曲线围成的颗粒状电极。每个点状电极的截面呈圆形、椭圆形、环形、矩形、梯形、其他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450中的多个点状电极用于传输相同的消融电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点状电极为用于传输参数不同的消融电能,比如极性不同的消融电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点状电极用于传输的消融电能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对多个点状电极进行分组,同一组中的点状电极用于传输参数相同的消融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450与第一骨架411之间绝缘,相应地,第一骨架411表面进行绝缘处理,或者第一导电部450中的多个电极件接触第一骨架411的一侧表面绝缘。
第五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5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520,密封部510与锚定部5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400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的第一导电部550中的多个电极件均为杆状电极。
具体地,每个杆状电极均呈杆状,或者说长条状,杆状电极的两端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状电极的两端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的周向上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状电极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的轴线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50中的多个杆状电极用于传输相同的消融电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杆状电极为用于传输参数不同的消融电能,比如极性不同的消融电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杆状电极用于传输的消融电能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对多个杆状电极进行分组,同一组中的杆状电极用于传输相同的消融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50与第一骨架511之间绝缘,相应地,第一骨架511表面进行绝缘处理,或者第一导电部550中的多个电极件接触第一骨架511的一侧表面绝缘。
第六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6A,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6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620,密封部610与锚定部6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500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的第一导电部650中的多个电极件均为圆弧电极。
具体地,每个圆弧电极呈一段圆弧的形状沿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周向延伸,圆弧电极占据的弧长小于360度,多个圆弧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骨架611周向表面上。
如图6A所示,多个圆弧电极围成一环状,便于形成环形消融带。圆弧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不同圆弧电极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的周向上占据的圆周角不重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圆弧电极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的周向上占据的圆周角至少部分重叠。
如图6A所示,不同圆弧电极位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的相同轴向位置上。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圆弧电极位于不同的轴向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650中的多个圆弧电极用于传输相同的消融电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圆弧电极为用于传输参数不同的消融电能,比如极性不同的消融电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圆弧电极用于传输的消融电能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对多个圆弧电极进行分组,同一组中的杆状电极用于传输相同的消融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650与第一骨架611之间绝缘,相应地,第一骨架611表面进行绝缘处理,或者第一导电部650中的多个电极件接触第一骨架611的一侧表面绝缘。
请参阅图6B,图6B为图6A所示的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600中支撑体表面设置覆膜69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包括设置于骨架外表面设置有覆膜690,从而避免左心耳内的血栓通过支撑体的网格流入左心房。设置于支撑体近侧的密封部610用于封堵左心耳,覆膜690至少覆盖密封部610,可以理解的是,覆膜690的远端可以延伸至锚定部620表面。支撑体表面设置覆膜690,用于避免支撑体直接接触组织,增大了支撑体与组织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支撑体的骨架以及金属材料对组织的刺激,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覆膜690还用于保持骨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骨架过度形变,提高了支撑体植入后锚固的稳定性。如图6B所示,覆膜690的远端并未延伸至锚刺的位置,锚刺可以顺利刺入左心耳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覆膜690覆盖到锚刺,锚刺的自由端可以刺穿覆膜而显露于覆膜690的表面,从而利于支撑体锚定。
在变更实施方式中,支撑体的外侧表面与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侧表面设置有覆膜690。
覆膜690设置于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均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覆膜690也是覆膜,用于实现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之间的绝缘,避免第一导电部650释放消融能量的过程中,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之间短路,即第一导电部650释放的消融能量传输至支撑体。为提高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之间的绝缘性能,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之间还可以增加采用至少一种其他的绝缘方式,比如在支撑体表面镀设绝缘涂层,支撑体骨架表面套设绝缘套管,加厚覆膜,至少部分支撑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等方案。
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650与支撑体之间的绝缘可以采用设置覆膜以外的本申请提及的其他方式实现。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覆膜690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以实现阻流、绝缘、保持结构稳定性、减小对组织刺激等作用中的至少一个作用,在此不做赘述。
第七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7,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7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720,密封部710与锚定部7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600的主要区别在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的第一导电部750中包括电极件的数量为一个,电极形式为圆环电极,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
可以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中设置与第一导电部750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二导电部,或者将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输送装置,或者第二导电部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和输送装置独立设置,都是被允许的,具体请参阅第一实施方式。
第八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8,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8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820,密封部810与锚定部8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与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的主要区别在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的锚定部820远端为封闭结构,并且第二导电部860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的骨架上,具体设置于锚定部820,第二导电部860为设置于锚定部820表面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形式为圆环电极。
本实施方式中,锚定部820的远端是封闭的,即锚定二杆823的远端结合在一起,以封闭锚定部820的远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锚定部820的远端还设置有用于收束锚定二杆823端部的连接件。
具体第二导电部860设置于锚定部820上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第一导电部850与第二导电部860之间形成的电场用于对左心耳口部组织进行消融。具体第一导电部850与第二导电部860的圆环电极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以采用第六实施方式中的阻流以及绝缘方式,比如,采用覆膜实现阻流,并实现第一导电部850与密封部810之间的绝缘,以及第二导电部860与锚定部820之间的绝缘等作用。
第九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9,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9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9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9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920,密封部910与锚定部9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900与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900骨架的第一导电部950与第二导电部960为点状电极的形式,具体点状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第二导电部960相对于第二导电部860靠近支撑体的近端设置。
第十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0,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0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020,密封部1010与锚定部10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0与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800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0中的第一导电部1050与第二导电部1060均设置于密封部1010。
在密封部1010上,第一导电部1050与第二导电部1060设置的轴向位置不同,第一导电部1050设置于第二导电部1060的远侧。第一导电部1050与第二导电部1060均为圆环电极的形式,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参阅前述实施方式。
由于第一导电部1050设置在密封部1010的边缘区域,较佳地,密封部1010的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050,相应地,第二导电部106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第一导电部1050的近侧或远侧。
第十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1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1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1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120,密封部1110与锚定部11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100与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0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100骨架上的第一导电部1150与第二导电部1160的均为点状电极的形式,具体点状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
第十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2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220,密封部1210与锚定部12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与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700的主要区别在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中的密封部1210以及锚定部1220的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采用编织工艺制成。密封部1210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的近端部分,锚定部1220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中的远端部分,锚定部1220包括主体1222以及可设置于主体1222的远端的加强圈1223,加强圈1223沿着主体周向设置。
加强圈1223固定在主体1222的外周表面,加强圈1223靠近主体1222的部分与主体1222连接。加强圈1223中沿径向远离主体1222的部分,沿着径向向远离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轴线的方向凸伸,即加强圈1223凸设在主体1222远端的外围。加强圈1223用于释放在左心耳内部,接触并抵顶左心耳组织,提高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的锚定性能。
加强圈1223为沿周向相互连接的多个环形支撑圈,多个环形支撑圈在周向上排列一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环形支撑圈围绕形成完整的环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环形支撑圈为曲线结构,并未围成一完整的环形,相邻的环形支撑圈的端部连接得到加强圈1223。
密封部1210与主体1222可以采用一体编织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采用一体编织而成。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250为设置于密封部1210表面的电极件,具体电极形式为圆环电极,关于圆环电极的说明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260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比如,第二导电部1260为至少部分第二骨架12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260为加强圈123中的至少部分骨架。第一导电部1250与第二导电部1260相互作用,便于在左心耳口部形成环形消融带。具体第二导电部1260的其他设置方式请参考第七与第一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圈1223设置于密封部1210,凸设于密封部1210周向一圈,用于封堵在左心耳口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250可为加强圈1223中的至少部分骨架,使得便于在左心耳口部形成环形消融带。
第十三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3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320,密封部1310与锚定部13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与第十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2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1360为设置于锚定部1320表面的电极件,更具体地,电极件为圆环电极的形式,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
加强圈1323的径向上的一端与主体1322连接,加强圈1323的径向上的另外一端是自由端,相对于主体沿着的径向向外侧凸伸。第二导电部1360设置于加强圈1323的自由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360设置于加强圈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以便于第二导电部1360接触组织。加强圈1323的多个环形支撑圈的中部连通为一通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360穿设于加强圈1323形成的通道中。
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包括容纳部1330。容纳部133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1350及/或第二导电部1360邻近支撑体的轴线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133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1350及第二导电部1360邻近支撑体的轴线设置,使得容纳部1330的周向外壁的外侧形成有用于容纳左心耳组织的容纳空间。
第一导电部1350上的任意一点与第二导电部1360上的任意一点之间最短的连线为一条特征电场线E。特征电场线E呈直线形,起始于第一导电部1350与第二导电部1360中的一个,终止于第一导电部1350与第二导电部1360中的另一个。特征电场线E附近分布的电场强度,相对于电场中其他位置的电场线更为密集,电场强度更大,该位置的电场强度更容易大于目标组织阈值场强,因此,特征电场线E穿过的组织容易被消融,消融效果较佳。
如图13所示,第一导电部1350和第二导电部1360设于容纳空间相对的两侧,在消融过程中,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穿过支撑体外侧的区域,即穿过骨架远离其轴线一侧的区域,具体为穿过骨架的容纳部1330外侧形成的容纳空间。这样便于特征电场线E穿过位于容纳空间的组织。
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一导电部1350与第二导电部1360之间的主体1322用于贴靠左心耳组织壁部分的径向尺寸从近端至远端(由密封部向锚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而第二导电部1360设置在加强圈1323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第二导电部136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导电部1350的径向尺寸,或者第二导电部1360的径向尺寸与第一导电部1350的径向尺寸相近。这样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的骨架在第一导电部1350与第二导电部1360之间的部分为容纳部1330,容纳部1330外壁的外侧形成用于容纳左心耳组织的容纳空间。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植入左心耳,容纳部1330的外壁至少部分用于贴靠左心耳组织。
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采用编织方式制成,第一导电部1350与第二导电部1360之间的容纳部1330沿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300周向环绕设置,第一导电部1350和第二导电部1360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从而便于左心耳周向一圈组织容纳至容纳部1330中,第一导电部1350与第二导电部1360对容纳部1330中的组织进行消融,在左心耳形成连续的环形消融带。
可以理解地,容纳部1330的形成不限于采用本申请中多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骨架结构,也可以是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的载体之间具有向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轴线方向凹陷的其它结构,使得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之间的载体形成上述容纳空间,即该用于容纳目标组织的容纳部,可以设置于支撑体以及输送器,或者形成于支撑体与输送器之间。
第十四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4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420,密封部1410与锚定部14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的主要区别在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为双盘式结构,密封部1410呈盘状,锚定部1420呈盘状,密封部1410与锚定部1420之间通过连接件1491绝缘连接。连接件1491中的至少部分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使密封部1410与锚定部1420之间实现绝缘连接。
具体地,密封部1410中的第一骨架1411由编织工艺制成,从图14的角度看,密封部1410的远端面呈锥形,可以理解的是,密封部1410的近端面呈平面状或者呈锥形或是其他形状。
锚定部1420中的第二骨架1421由激光切割管材得到。第二骨架1421包括依次连接的锚定一杆1422,锚定二杆1423,锚定三杆1424,以及锚定四杆1425。
锚定一杆1422的近端连接连接件1491,锚定一杆1422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锚定一杆1422远离连接件1491的一端连接两个锚定二杆1423的端部,每个锚定二杆1423的一端与一对应锚定一杆1422连接,相邻锚定二杆1423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与对应一锚定三杆1424连接。锚定二杆1423用于形成锚定部1420的远端面,锚定三杆1424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设置于锚定一杆1422的外围,用于贴靠左心耳内壁。锚定三杆1424的近端连接锚定四杆1425,锚定四杆1425的一端与锚定三杆1424连接,锚定四杆142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向轴线的方向延伸,并向远端延伸。
第一导电部1450设置于密封部1410,第一导电部1450为密封部1410中的第一骨架1411中的至少部分骨架,比如全部第一骨架1411或者是部分第一骨架1411。图14中第一导电部1450为密封部1410中的周向边缘区域,至少设置于密封部1410中的周向边缘区域中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另外,第一导电部1450至少设置于密封部1410周向边缘区域中朝向锚定部1420的区域,其用于贴靠左心耳口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450设置于密封部1410周向边缘区域中朝向锚定部1420的区域,以及密封部1410背向锚定部1420的至少部分区域(近端面的至少部分区域)。
可选地,锚定部1420可以采用至少部分第二骨架1421作为第二导电部1460,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形成的脉冲消融电场用于消融组织。
在脉冲消融电场中,电场线是由第一导电部1450指向第二导电部1460的,或者由第二导电部1460指向第一导电部1450,沿着电场线的方向,距离第一导电部1450或第二导电部1460越近的位置,电场线越密集,消融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形成透壁的消融带。
由于左心耳口部的组织贴靠第一导电部1450,并且电场线指向锚定部1420上设置的第二导电部1460,或者从第二导电部1460指向第一导电部1450,因此,绝大部分电场线会穿过左心耳口部的组织,左心耳口部的组织处的电场线较密集,电场强度较高,容易形成透壁消融带,具有大于心肌损伤阈值场强的电场穿过左心耳口部组织,消融成功率较高。
另一方面,第一导电部1450上的任意一点与第二导电部1460上任意一点之间最短的连线,为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的一条特征电场线E,特征电场线E附近的区域电场强度相对电场中的其他位置的强度较高,是电场能量较为集中的区域。
由于图14中为骨架在未受到外力而膨胀的自然状态下的视图,密封部1410的径向尺寸大于左心耳口部,便于密封部1410朝向锚定部1420一侧表面中径向尺寸较大的边缘区域,贴靠在左心耳口部位置中靠近或者是朝向左心房的一侧组织上。左心耳口部组织夹设在密封部1410与锚定部1420之间。
如图14所示,密封部1410的远端面呈锥形,且径向尺寸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第一导电部1450为第一骨架1411的至少边缘部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的骨架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的容纳部1430,容纳部1430具体为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相互朝向并贴近的部分。容纳部1430外壁的外侧形成用于容纳左心耳组织的容纳空间。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植入左心耳,容纳部1430的外壁至少部分用于贴靠左心耳组织。
优选地,第二导电部1460中至少一个部分相对于第一导电部1450距离支撑体的轴线更近,使得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远侧部分(靠近第二导电部1360的部分)向靠近支撑体轴线的方向倾斜,导电部均设置于支撑体的周缘,这样便于容纳部1430容纳更多的左心耳组织,能减小特征电场线E在容纳空间中穿过组织的难度,便于穿过容纳空间的特征电场线E穿过较多的待消融组织,保证消融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1410的径向尺寸大于锚定部1420的径向尺寸,即,第一导电部145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1460的径向尺寸,便于更多经过第一导电部1450的特征电场线E的远侧部分向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的轴线方向倾斜,从而更多经过第一导电部1450的特征电场线穿过收纳空间,穿过左心耳口部的深处组织,便于在左心耳口部组织的一定厚度范围内,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的电场阈值,从而在左心耳口部形成透壁消融。
自然状态下,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径向尺寸差值在3-15mm之间。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用于贴近目标组织,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的径向尺寸差值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的至少部分特征电场线的远侧向轴线方向倾斜,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在对开口形组织进行效果的过程中,便于特征电场线穿过较多的待消融组织,保证消融效果,避免两导电部之间径向尺寸差距过大,导致两导电部之间的距离过远,电场强度降低太多的问题出现。
定义,第一特征点,为第一导电部1450周缘径向尺寸最大处的点;第二特征点,为第二导电部1460周缘径向尺寸最大处的点;特征平面,为经过支撑体的轴线以及第一特征点的平面。
自然状态下,在特征平面中,选定的第一特征点与至少一第二特征点之间的特征电场线中长度最短的一个,在特征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体轴线x之间夹角之间的角度s为0°-70°。
第一特征点为第一导电部1450的周缘的径向尺寸最大处的一点,第一特征点可以是第一导电部1450周缘的径向尺寸最大处的多个点中的任意一点,选定的第一特征点为第一导电部的周缘的径向尺寸最大处的确定的一点,在第一导电部周缘径向尺寸最大处呈环形线状的实施方式中,选定的第一特征点可以是该环形线状中的任意一个点。
第二特征点为所述第二导电部1460的周缘的径向尺寸最大处的一点,第二特征点可以是第二导电部1460周缘的径向尺寸最大处的多个点中的任意一点,在第二导电部周缘径向尺寸最大处呈环形线状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特征点可以是该环形线状中的任意一个点。
第二特征点的数量为至少一个,选定第一特征点与每个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能够得到一条特征电场线,选定的第一特征点与多个第二特征点之间能够得到与二特征点一一对应的多条特征电场线。在这些特征电场线中,存在一个长度最短的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特征电场线,比如,这条最短的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特征电场线为图14中所示的特征电场线E。图14中所示的特征电场线E的起点为第二特征点,终点为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最短的特征电场E是径向上距离支撑体轴线x最远的特征电场线,相对于其他特征电场线,更容易穿过支撑体外侧的容纳空间,代表了两个导电部向支撑体之外辐射电场的能力。
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长度最短的一条/多条特征电场线E,相对于其他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特征电场线E,其周围电场线分布相对更密集,消融能量相对更集中,可以认为经过第一特征点的长度最短的特征电场线对应的目标组织区域的消融效果较佳,起到主要的消融作用。
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最短的特征电场线E投影在特征平面上,与支撑体轴线x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的角度s。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平面经过轴线x以及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特征点可能不在特征平面中,该经过选定的第一特征点的最短的特征电场线需要向特征平面投影。这个倾斜的角度s,代表了第一导电部1450与第二导电部1460在两者间距一定的情况下,第二导电部146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1450的径向尺寸的收缩程度,优选地,该角度s为0°-70°,其控制了该角度不至于过大,保证了两导电部之间的距离不至于过大,保证了消融电场强度。
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若第二导电部设置于密封部110的远侧,比如设置在锚定部120、或者设置于输送器、或者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00和输送器独立设置,第一导电部120与第二导电部附近的左心耳组织的消融效果较佳,特别是接触第一导电部120与第二导电部的组织。在特征电场线穿过左心耳组织表面,或者穿过左心耳组织深处的位置的情况下,均会保证较大的消融厚度,能够保证消融透壁。由于左心耳口部组织厚度相对较为均匀,形状规则,便于在该处消融,透壁的难度较低。
以上技术效果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即采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相关技术特征能够推导得出上述技术效果,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不做赘述。
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骨架1421上额外设置电极件作为第二导电部1460,或者,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以外设置第二导电部,比如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的输送器,或者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和输送器独立设置。
如图14所示,第一导电部1450设于骨架的近侧部分,第二导电部1460设于第一导电部1450的远侧。两导电部在骨架的位置其径向尺寸可设置为不同或者相同。优选地,如图14所示,第一导电部145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1460的径向尺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骨架1411上径向尺寸最大的周向边缘区域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450,如在第一骨架1411近侧径向尺寸最大的周向边缘区域设置圆环电极,由于第一导电部1450的径向尺寸设置为大于第二导电部1460的径向尺寸,便于特征电场线E穿过口部组织。
第十五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A与图15B,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5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520,密封部1510与锚定部15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与第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1560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第二导电部1560为设置在锚定部1520表面的电极件。锚定部1520表面设置有覆膜1590,该覆膜1590用于实现锚定部1520与第二导电部1560之间的绝缘。可以理解的是,锚定部152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提供的其他绝缘方式,比如设置绝缘涂层、套设绝缘套管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锚定部1520与第二导电部1460之间采用至少两种相同或不同的绝缘方式,比如在锚定部1520与第二导电部1560之间设置有覆膜的基础上,锚定部1520的第二骨架1521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或者设置有绝缘套管。可以理解的是,覆膜1590还具有阻流的作用。
第二导电部1560可以设置为波浪电极。
具体的,波浪电极在周向以及轴向上延伸,形成预设的电极图案,比如图4所示,波浪电极在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周向上延伸的同时,还在轴向上交替地向近端或远端延伸,从而在锚定部1520的侧壁上沿波浪形轨迹在周向上延伸,从而扩展了第二导电部1560在轴向上的占用空间,增大了消融范围,并且便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400的装载与释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550、第二导电部1560满足前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参数,比如在消融过程中,在距离第一导电部1550以及第二导电部1560在距离各自表面3mm的位置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400V/c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融系统3300用于对于左心耳10以外的心脏组织进行消融,比如肺静脉厚度一般为2mm,保证在消融过程中,距离消融件表面2mm的位置处,其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场强,比如大于400V/cm,从而便于实现透壁消融。
在消融件设置于支撑体及/或输送器的实施方式中,消融件(第一导电部1550、第二导电部1560)采用的脉冲电压范围为500V~4000V,第一导电部1550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第二导电部1560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在第二导电部1560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大于第一导电部1550的情况下,第二导电部1560的放电面积可以参考前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15mm2~500mm2,导电部具有多个电极件时,放电面积的取值范围是指该导电部所有放电面积(电极件或骨架)的总和。第一导电部1550和第二导电部1560表面距离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mm~45mm。优选地,第一导电部1550和第二导电部1560间的距离可进一步限定为3mm~22mm。在此范围内,能够便于两个导电部的消融区部分重叠。为避免两导电部之间贴壁条件相近,即要保证两导电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两导电部表面距离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mm~18mm。
如图15B所示,第二导电部1560为波浪形电极,具有波峰与波谷,其中第二导电部1560的波峰为第二导电部远离密封部的顶点,第二导电部1560的波谷为第二导电部邻近密封部的顶点。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560的波峰与波谷对应锚定部1520的锚定三杆1524设置,第二导电部1560的波峰与波谷可以固定设置于覆膜1590,或者穿过覆膜1590,固定与锚定三杆1524,锚定三杆1524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锚定三杆1524的连接部(比如通孔)。
本实施方式中,锚刺1529穿过覆膜1590显露于覆膜1590外侧。锚刺1529设置于锚定三杆1524,具体每个锚定三杆1524上设置有一个锚刺1529。锚刺1529设置于第二导电部1560的近侧,该位置处的锚定三杆1524的径向尺寸较大,有利于保证锚定部1520的锚定性能。
请参阅图15C与图15D,在基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变更实施方式中,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C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导电部1560C与锚定三杆1524C的相对位置不同,第二导电部1560与锚刺1529C的相对位置不同。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560C的波峰以及波谷与锚定三杆1524C错开设置,即第二导电部1560C的波峰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锚定三杆1524C之间,第二导电部1560C的波谷也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锚定三杆1524C之间。第二导电部1560C可以通过其波峰、波谷、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部分固定于覆膜1590C,或者穿过覆膜1590C固定于锚定三杆1524C。较佳地,第二导电部1560C在波峰、波谷的位置固定于覆膜1590C,从而提高第二导电部1560C与锚定部1520C之间的绝缘性能。
图16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件的消融区间隔分布的电场示意图,图17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件的消融区部分重叠分布的电场示意图。图16中第一导电部1550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强度的区域为第一消融区1551,第二导电部1560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强度的区域为第二消融区1561。图16与图17均为在脉冲频率范围为500Hz~3MHz的条件下,消融区对应电场强度大于等于400V/cm时的分布示意图。图17中的消融件采用图15A对应的第十五实施方式中的消融件,消融件包括第一导电部1550与第二导电部1560,第一导电部1550为密封部1510的至少部分骨架,第二导电部1560为设置于锚定部1520的波浪形电极件。从图16中可以看出,两导电部间的消融区不相交叠加,而是各自形成一个等值曲面。图16对应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封堵在左心耳口部进行消融时,两导电部形成的消融区并未重叠,两个消融区中间间隔的区域处其电场强度过低,会导致该处不能进行完全电隔离。在轴向上,第一消融区1551的尺寸相对于图17所示的两个消融区部分重叠后形成消融区(图17中虚线外部轮廓限定的区域)的尺寸较小,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植入左心耳口部位置时,由于密封部或锚定部释放角度与位置的原因,容易导致密封部与锚定部形成的消融区无法透壁。比如密封部相对于口部可能会有一定角度的偏斜,即密封部与左心耳口部一圈存在贴合不严密的位置,第一消融区1551可能覆盖到左心耳口部组织中(内壁与外壁之间),并未完全覆盖到左心耳口部外壁,难以达到口部位置的透壁消融,进而没有良好的消融效果。或者锚定部释放于左心耳内部的角度过于偏斜,导致第二导电部1560的部分悬空,不能完全贴壁,消融效果较差。
采用图17所示的消融区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消融件,在轴向上的尺寸大于单独任意一个消融区的轴向尺寸,这样便于将两个消融区的能量集中起来对一个部位进行消融,提高待消融区域的消融成功率。也就是说,即使在装置植入至左心耳口部后,即使密封部1510或者锚定部1520的周向边缘区域存在部分位置贴靠性不佳的问题,由于消融件在轴向上具有尺寸较大的消融区,相对于两个分离的轴向尺寸较小的消融区,更容易在密封部1510的周围形成透壁消融。
采用消融区部分重叠的方式,在轴向上具有近端部分与远端部分,即使近端部分由于贴壁性不佳,其外缘难以覆盖到左心耳外壁,远端部分可能覆盖到左心耳外壁,从而降低由于密封部释放后的贴壁条件对消融效果的影响,提高消融的成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1550设置于密封部1510,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部分重叠后形成的消融区分布于左心耳口部位置以及靠近口部的左心耳内壁,以便对左心耳口部附近进行消融。左心耳口部组织相对于左心耳内部组织,表面平滑,形状规则,第一导电部1550比较容易贴壁,厚度相对均匀,第二导电部1560相较于第一导电部1550的平均电流密度较大,消融深度较大,从而第一导电部1550与第二导电部1560在口部附近均能得到较好的消融效果,消融区便于在口部附近形成连续的透壁消融。
由于左心耳壁厚一般在3mm,重叠的两个消融区的边界与导电部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大,超过左心耳壁厚,因此可以实现透壁消融。
第十六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6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6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6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620,密封部1610与锚定部16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600与第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电部1650为设置于密封部1610表面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形式圆环电极,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
第十七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7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7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7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720,密封部1710与锚定部17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700与第十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4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电部1750为设置于密封部1710表面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具体形式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点状电极,具体点状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第二导电部可以设置于锚定部1720的骨架,或者并未设置于骨架,第二导电部可以设置于骨架以外的部件上。
第十八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0,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8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8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8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820,密封部1810与锚定部18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800与第十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7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1860设置于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800,具体是设置于锚定部1820,第二导电部1860是位于锚定部1820表面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点状电极,具体点状电极的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
第十九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1,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9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9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19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1920,密封部1910与锚定部19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900与第十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800的主要区别在于,锚定部1920表面设置的第二导电部1960为波浪电极,具体波浪形电极的结构形式参考上述实施方式。
第二十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2,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0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020,密封部2010与锚定部20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000与第十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6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2060为锚定部2020中第二骨架2021中的至少部分。
第二十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A与图23B,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1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120,密封部2110与锚定部2120相互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23B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沿着轴线方向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与第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部2110与锚定部2120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从图23中的角度看,密封部2110沿轴线的截面呈梯形,第一骨架2111包括朝向锚定部2120的远端盘面,背离锚定部2120的近端盘面,以及连接在远端盘面与近端盘面之间的腰部2113。近端盘面与远端盘面大概呈平面状,腰部连接在近端盘面与远端盘面之间,腰部呈锥筒状。
第一导电部21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至少部分第一骨架2111,第一导电部2150至少设置密封部2110的径向尺寸较大的边缘区域中,比如在腰部2113,较佳的,设置于密封部2110周向上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如图23所示,还可将第一导电部2150设置于腰部2113以及近端盘面(图中虚线框中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150设置于腰部2113,至少部分近端盘面以及至少部分远端盘面。第一骨架2111中不用于作为第一导电部2150的部分表面做绝缘处理,该绝缘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设置覆膜,套设绝缘套管,镀设绝缘涂层,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优选地,密封部2110的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避免第一导电部2150与锚定部2120之间相互短路,提高第一导电部2150与第二导电部2160之间的绝缘性能。
密封部2110近端的连接件2130可以用于与输送装置机械连接并实现导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导电部部2150通过连接件2130电连接至外部脉冲信号源。
第二导电部2160设置于锚定部2120,具体为波浪电极。第二骨架2121与第二导电部2160之间设置有覆膜2190,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2121表面可以镀设绝缘涂层,或者套设绝缘套管以实现绝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骨架2121与第二导电部2160之间采用至少两种相同或不同的绝缘方式进行绝缘。
密封部2110与锚定部2120之间连接有连接件219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191至少部分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用于实现第一导电部2110与第二导电部2120之间的绝缘连接。优选地,连接件2191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用于电连接在第二导电部2160与输送装置之间。
锚定部2120与锚定部2020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相邻的两个锚定四杆2125的远离锚定三杆212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提高锚定部2120的力学性能,避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在径向形变的过程锚定四杆2125相互钩挂,提高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的可靠性。
在利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进行消融的过程中,可以与标测导管配合使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标测导管能够采集目标组织处的电生理信号,还具有向目标组织释放消融能量的作用。
第二十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4,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2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2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2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220,密封部2210与锚定部22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200与第二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电部2250为设置在密封部2110的径向尺寸最大处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形式为圆环电极。第二导电部2260为设置于锚定部2220表面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具体形式为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点状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根锚定三杆2224上间隔设置有2个点状电极,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每根锚定三杆2224上设置点状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中一些锚定三杆2224的表面可以不设置点状电极。
第二十三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5,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3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3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3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320,密封部2310与锚定部23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300与第二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部2310以及锚定部2320的具体结构与第二十一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2310以及锚定部2320均由编织工艺制成。
密封部2310中的第一骨架2311为双层盘面结构,包括朝向锚定部2320的远端盘面,以及背离锚定部2320的近端盘面。近端盘面大概呈平面状,远端盘面呈部分球面状,近端盘面与远端盘面之间平缓过渡连接。第一导电部2350为第一骨架2311中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密封部2310中的径向尺寸较大的边缘区域中。
锚定部2320中第二骨架2321呈双层盘面结构,大概呈筒状,第二骨架2321侧壁的远侧径向尺寸小于近侧径向尺寸。第二导电部2360为设置于锚定部2320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形式为波浪电极。
第二十四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6,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4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4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4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420,密封部2410与锚定部24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400与第二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3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电部2450为设置于密封部2410中第一骨架2411表面的电极件,具体电极的形式为圆环电极,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参考上述实施方式。
第二十五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7,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5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5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5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520,密封部2510与锚定部25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500与第二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300的主要区别在于,锚定部2520的结构以及第二导电部2560的结构与第二十三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锚定部2520为切割工艺制造。锚定部2520为双层盘结构,近端与远端封闭。第二骨架2521包括从远端至近端依次连接的锚定一杆2522,锚定二杆2523以及锚定三杆2524。
锚定一杆2522,锚定二杆2523以及锚定三杆2524均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每根锚定一杆2522的近端连接两根不同的锚定二杆2523,连接同一锚定一杆2522的两根锚定二杆2523延伸方向不同,相邻的两根锚定一杆2522连接的4根锚定二杆2523中,连接不同的锚定一杆2522的相邻的两根锚定二杆2523的中间段之间相互靠拢连接。连接同一根锚定一杆2522的2根锚定二杆2523的远端相互连接,并连接锚定三杆2524的近端,多根锚定三杆2524的远端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锚定部120两端封闭结构。
多根锚定二杆2523在锚定部2520形成了多个网孔,便于提高锚定部2520的径向变形能力,以及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导电部2560为设置于锚定部2520中第二骨架2521表面的电极件,具体电极的形式为圆环电极,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参考上述实施方式。
第二十六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8,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6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6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6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620,密封部2610与锚定部26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600与第二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5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2660的结构与第二十三实施方式不同。
第二导电部2660为设置于锚定部2620中第二骨架2621表面的电极件,具体电极的形式为相互间隔设置于第二骨架2621表面的多个点状电极,具体点状电极的说明请参考上述实施方式。
第二十七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9A,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7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7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7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720,密封部2710与锚定部27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700与第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1500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部2710的结构与以及第一导电部2750的结构第十五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密封部2710中的第一骨架2711中包括多根密封一杆,每根密封一杆的两端均设置于密封部2710的中心轴线处。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上投影,即从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看,或者从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看,每根密封一杆围成大概环形的支撑环,本实施方式中该环形为扇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环形可以为圆环形,椭圆环形,部分环形,或其他不规则环形等。多根密封一杆围成的多个支撑环在周向上排布得到第一骨架2711。
如图29A所示,相邻的支撑环在周向上相互搭接,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上投影,即从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看,或者从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看,相邻支撑环占据的圆心角有重叠的部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支撑环占据的圆心角不重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支撑环之间还间隔圆心角设置。
如图29A所示,每根密封一杆的两端所在的轴向上的位置不同,即每根密封一杆的两端在轴向上错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根密封一杆的两端所在的轴向上的位置相同。
第一导电部2750为密封部2710中第一骨架2711中的全部或部分骨架,具体第一导电部2750为第一骨架2711中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包括径向尺寸最大位置的第一骨架2711,本实施方式中,图29A中两个虚线环之间的部分为密封部2710的周缘,第一导电部2750设置于图29A中两个虚线环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750设置于第一骨架2711中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即环绕在第一骨架2711周向边缘的一圈骨架。
第二导电部2760为设置于锚定部2720表面的波浪电极,第二导电部2760的波谷与波峰均对应锚定部2720的锚定三杆设置。
优选地,第二导电部2760与锚定部2720的第二骨架之间具有绝缘设计,比如第二导电部2760与锚定部2720的第二骨架之间设置有覆膜,第二骨架表面可以镀设有绝缘涂层,套设绝缘套管等。
锚定部2720表面设置有锚刺2129,锚刺设置于第二导电部2760近侧。
请参阅图29B至图29C,图29B至图29C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700B为基于图29A中消融装置2700的变更实施方式。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700B中第二导电部2760B与锚定部2720B的第二骨架之间设置有覆膜2791B,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电部2760B与锚定部2720B的第二骨架之间可以采用以下绝缘设计的至少一种,比如第二导电部2760B与锚定部2720B的第二骨架之间设置有覆膜2791B,第二骨架表面可以镀设有绝缘涂层、套设绝缘套管,或者锚定部2720B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等。
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十七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2760B为设置于锚定部2720B表面的波浪电极,第二导电部2760B的波谷与波峰均与锚定部2720B的锚定三杆2724B错开设置,即第二导电部2760B的波峰与波谷均设置于相邻两个锚定三杆2724B之间的位置。第二导电部2760B可以通过波峰,波谷,波峰固定于覆膜279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2760B可以通过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部分固定于覆膜2791B,并可以进一步固定于锚定三杆2724B。
锚定部2720B表面设置有锚刺2129B,锚刺2129B设置于第二导电部2760B的远侧,从而有利于降低消融过程中锚刺2129B放电的风险。具体地,每根锚定三杆2724B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锚刺2129B。
第二十八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0,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8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8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8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820,密封部2810与锚定部28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800与第二十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7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电部2850的结构与第二十七实施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850为设置于密封部2810周向径向尺寸最大位置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形式为圆环电极,具体圆环电极的说明请见前述实施方式。
第二十九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1,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9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9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29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2920,密封部2910与锚定部29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900与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锚定部2920为双盘式结构。
具体地,密封部2910以及锚定部2920可以均由编织丝编织而成。
密封部2910呈圆柱形或锥形,径向尺寸大于左心耳开口。如图所示,第一导电部2950为圆环电极,设置在密封部2910径向尺寸最大处,还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2950还可设置边缘区域中的其他位置。
锚定部2920包括在轴向上间隔设置的锚定一部2922与锚定二部2923,锚定一部2922与锚定二部2923均由编织丝编织而成,呈圆柱形或锥形。锚定一部2922与锚定二部292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9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924具有柔性,及/或具有弹性。
第二导电部2960为设置于锚定一部2922径向尺寸较大处的电极件,具体为电极件为圆环电极,具体圆环电极说明请参考前述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2960可以设置于锚定二部2923,或者密封部2910的径向尺寸较大的位置,或者设置于连接件2924。
第三十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2,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0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0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30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3020,密封部3010与锚定部30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000与第二十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电部3050以及第二导电部3060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050为密封部3010中的至少部分第一骨架,优选为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优选地,包括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
第二导电部3060为锚定部3020中的至少部分骨架,优选为锚定二部3023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优选地,包括锚定二部3023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第二导电部3060还可以设置于锚定一部3022,或者设置于密封部3010,或者设置于连接件3024。
第三十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3,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31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3120,密封部3110与锚定部31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与第三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部3110与锚定部3120的结构,以及第一导电部3150以及第二导电部3160的结构。
密封部3110与锚定部3120可以均由编织工艺制成。密封部3110为双层网盘状,密封部3110的直径大于左心耳口部的直径。
锚定部3120包括锚定一部3122以及锚定二部3123,锚定一部3122以及锚定二部3123可以为单层网盘或多层网盘状,锚定一部3122设置于锚定二部3123的近侧。
密封部3110与锚定一部3122之间连接有连接件3124与连接件3125。连接件3124与连接件3125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连接件3124沿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的轴向设置,连接件312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在周向上围绕连接件3124设置。
连接件3124可以为螺旋结构,连接件3124允许具有可变的长度,这使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能够用于具有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尺寸的左心耳。连接件3124可弯曲,因此允许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具有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方向,这也使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能够用于具有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尺寸的左心耳。连接件3124具有基本上不变的或不变的横截面。
连接件3125包括基本上非弹性或完全非弹性的材料,使得连接件3125防止连接件3124延长超过预定长度。由于连接件3125防止连接件3124延长超过预定长度,因此连接件3125防止连接件3124在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载入左心耳中或在左心耳中取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期间过度拉伸。连接件3124周围可以设置两个连接件3125或更多个连接件3125。
第一导电部3150为密封部3110中的至少部分第一骨架3111,优选为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优选地,包括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
第二导电部3160为锚定二部3123中的至少部分第二骨架,优选为锚定二部3123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优选地,包括锚定二部3123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160为锚定一部3122中的至少部分第二骨架,或者设置于连接件3124及/或连接件3125。
连接件3124与连接件3125可以作为导电连接件用于传输电能。
第三十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4,本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为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200,用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与消融,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200包括设置于近端的密封部3210以及设置于远端的锚定部3220,密封部3210与锚定部3220相互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200与第三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310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导电部3260的结构。
第二导电部3260为锚定一部3222表面设置的电极件,电极件的形式为圆环电极。第二导电部3260优选设置于锚定一部3222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优选地,设置于锚定一部3222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260为锚定二部3222表面设置的电极件,优选设置于锚定二部3223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优选地,设置于锚定二部3223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
第三十三实施方式
图35为第三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3300的结构示意图,图36为第三十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3300植入至左心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阅图35、图36,消融系统3300包括支撑体3310、输送器3320和消融件3330。支撑体3310用于植入至目标组织,如左心耳开口处、肺静脉开口处等需要进行消融操作的位置。输送器3320用于将支撑体3310输送至目标组织,如左心耳开口处或其它目标组织,目标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是心肌组织。消融件3330用于对目标组织壁进行电消融。
支撑体3310采用单盘式结构,整体呈柱状。支撑体3310为通过编织和/或切割工艺制成的镂空网格结构。支撑体3310包括相连接的密封部3311和锚定部3312。支撑体3310释放至左心耳10后,密封部3311位于左心耳口部远侧。锚定部3312的远侧形成开口。
锚定部3312的外壁面上设有锚刺3313,锚刺3313用于在左心耳内壁上锚定。锚刺3313沿锚定部3312外壁面一周均匀设置多个,根据锚刺3313的结构可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锚刺3313可以直接固定在锚定部3312上,具体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锚刺3313也可以通过钢套与锚定部3312固定连接在一起。锚刺3313与锚定部331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即锚刺3313由锚定部3312直接延伸形成。
消融件3330包括第一导电部3331和第二导电部3332。第一导电部3331和第二导电部3332用于向目标组织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以实现组织消融。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3331设置于支撑体3310,第一导电部3331通过输送器3320电连接外部脉冲消融源,第二导电部3332设置于输送器3320,第二导电部3332能够相对于支撑体3310移动,用于释放于支撑体3310的近端。具体地,支撑体3310的侧壁呈弧形,支撑体3310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用于在径向上抵顶在左心耳内壁组织上,贴壁性较佳。在支撑体3310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一导电部3331,这样便于第一导电部3331贴壁,保证消融效果。支撑体3310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位于其近端与远端之间,且靠近近端的位置,支撑体3310植入至左心耳10后,第一导电部3331位于左心耳10内部。由于支撑体3310采用单盘结构,且支撑体3310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位于支撑体3310的近端与远端之间,便于支撑体3310植入并固定于左心耳内腔。在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不同轴向位置上的侧壁的径向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3331及/或第二导电部3332中的至少部分能够用于采集组织生理信号,即消融件3330具有消融和标测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331中的部分组件可以仅用于标测,不具有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331中的部分组件用于标测,部分组件具有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331的至少部分组件分时用于标测以及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332中的部分组件可以仅用于标测,不具有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332的部分组件用于标测,部分组件具有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332的至少部分组件分时用于标测以及消融作用。
输送器3320包括内鞘管3321和消融导管3323。内鞘管3321与支撑体3310连接。输送器3320包括套接于内鞘管3321外的外鞘管3322,外鞘管3322与内鞘管3321之间可相对移动,内鞘管3321的远端与支撑体3310连接,消融导管3323的近端连接于外鞘管3322的远端。完成消融后,消融导管3323可回收于套装于外鞘管3322外的外导管(图未示)中。消融导管3323用于释放在密封部3311近侧。消融导管3323上设置有第二导电部3332。具体地,消融导管3323包括设置于外鞘管远侧的多根支撑杆3324,多根支撑杆3324在支撑体3310近端释放后呈伞状,构成伞状架体。
具体地,消融导管3323包括多根围绕其轴线向四周辐射状设置的支撑杆3324,多根支撑杆3324的近端结合在外鞘管3322的远端,支撑杆3324被释放后,每根支撑杆3324呈向支撑体3310方向凸出的弧线形。每根支撑杆3324远离其近端的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用于向近端延伸。第二导电部3332设置于支撑杆3324上。
第二导电部3332可以为支撑杆3324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是设置于支撑杆3324上的电极件。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杆3324周向的末端均设置有电极件,第二导电部3332的径向尺寸较大,且大于第一导电部3331的径向尺寸,便于特征电场线E穿过口部组织。可以理解地,支撑杆3324上的电极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也可以在一些支撑杆3324上不设置电极件。
由于第二导电部3332设置在消融导管径向尺寸较大的周向边缘区域,从而便于第二导电部3332容易在释放后贴靠至左心耳口部的近侧组织。支撑体3310径向尺寸最大的位置位于其近端与远端之间,这样将支撑体3310植入左心耳时,支撑体3310的密封部用于植入至左心耳口部远侧,支撑体3310的密封部不会遮盖左心耳口部,避免支撑体3310与伞状架体相互干涉。在自然状态下(未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是在消融过程中,第二导电部3332的围成环形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导电部3331的围成环形结构的径向尺寸,即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中,位于近侧的导电部的围成环形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位于远侧的导电部的围成环形结构的径向尺寸,使得特征电场线E的远侧向支撑体轴线的方向倾斜,方便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之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穿过容纳部外侧的左心耳组织,保证消融效果。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是支撑体3310与支撑杆3324相互朝向并靠近的部分。
可以理解地,第一导电部3331与第二导电部3332可以是设置于支撑体3310或者支撑杆3324上的各种形式的电极,如点状电极、杆状电极、圆弧电极、圆环电极、波浪电极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导电部3331也可以是支撑体3310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导电部3332可以为支撑杆3324的至少一部分,比如支撑体3310为导电金属材料通过编织以及/或者切割工艺制成的镂空网格结构。第一导电部3331为支撑体331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为支撑体3310的全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融导管3323的支撑杆3324由导电金属材料通过编织以及/或者切割工艺制成;第二导电部3332为支撑杆3324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为支撑杆3324的全部。
第一导电部3331与第二导电部3332中电极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如图33所示,支撑体33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部3331,具体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密封部3311和锚定部3312,优选地,两个第一导电部3331用于传输极性相反的脉冲消融能量,并构成消融回路。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导电部3331可以均设置于密封部3311或均设置于锚定部3312。第一导电部3331的多个电极之间可以间隔设置或互相接触,第二导电部3332的多个电极之间可以相互间隔设置或者相互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部的第二导电部3332用于标测。
本申请提供的消融系统3300,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通过第一导电部3331,于第二导电部3332相互配合,实现对目标组织脉冲消融。
以下以消融系统3300为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即用于对左心耳10进行封堵与消融。
左心耳封堵消融系统包括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以及输送器3320。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包括支撑体3310,以及消融件3330中的第一导电部3331。支撑体3310连接至输送器3320,第一导电部3331通过输送器3320连接脉冲消融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331通过输送器3320经线缆连接至脉冲消融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体3310上的设置有覆膜,覆膜用于阻挡左心耳中的血栓流出至左心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331和第二导电部3332均设置在支撑体3310上,该两个导电部用于传输参数相同或不同的消融电能,比如用于传输极性不同的消融电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3310设置有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设置于输送器3320,比如设置于支撑体3310近端的输送器3320的消融导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二导电部的消融导管用于在支撑体3310的远侧释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独立于支撑体3310、输送器3320设置,用于在消融过程中贴附于生物体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满足前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参数,比如在消融过程中,在距离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部在距离各自表面3mm的位置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400V/c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融系统3300用于对于左心耳10以外的心脏组织进行消融,比如肺静脉厚度一般为2mm,保证在消融过程中,距离消融件3330表面2mm的位置处,其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场强,比如大于400V/cm,从而便于实现透壁消融。
在消融件3300设置于支撑体3310及/或输送器的实施方式中,消融件3330(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采用的脉冲电压范围为500V~4000V,第一导电部3331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第二导电部3332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导电部具有多个电极件时,放电面积的取值范围是指该导电部所有放电面积(电极件或骨架)的总和。第一导电部3331和第二导电部3332表面距离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mm~45mm。优选地,第一导电部3331和第二导电部3332间的距离可进一步限定为3mm~22mm。在此范围内,能够便于两个导电部的消融区部分重叠。消融系统用于对心肌组织进行消融,第一导电部3331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强度的区域为第一消融区第二导电部3332周围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心肌阈值强度的区域为第二消融区。在轴向上两个消融区部分重叠后形成消融区的尺寸较大。
图35中的支撑体3310上设有两个第一导电部33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择其一使用。
在频率范围为500Hz~3MHz,电压范围为500V~4000V的条件下,消融区对应电场强度大于等于400V/cm的电场分布区域时,消融区围绕导电部表面设置,两个消融区在轴向上部分重叠形成的消融区,在轴向上的尺寸大于单独任意一个消融区的轴向尺寸,这样便于将两个消融区的能量集中起来对一个部位进行消融,提高待消融区域的消融成功率。也就是说,即使在装置植入至左心耳口部11后,密封部3311的周向边缘区域存在部分位置贴靠性不佳的问题,由于消融件3330在轴向上具有尺寸较大的消融区,相对于两个分离的轴向尺寸较小的消融区,更容易在密封部3311的周围形成透壁消融。
采用消融区部分重叠的方式,在轴向上具有近端部分与远端部分,即使近端部分由于贴壁性不佳,其外缘难以覆盖到左心耳外壁,远端部分可能覆盖到左心耳外壁,从而降低由于密封部3311释放后的贴壁条件对封堵消融系统3300的消融效果的影响,提高系统消融的成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3331设置于密封部3311,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部分重叠后形成的消融区分布于左心耳口部11,以便对左心耳口部11进行消融。左心耳口部组织相对于左心耳内部组织,表面平滑,形状规则,第一导电部3331比较容易贴壁,厚度相对均匀,消融区便于在口部形成连续的透壁消融。
由于左心耳壁厚一般在3mm,重叠的两个消融区的边界与导电部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大,超过左心耳壁厚,因此可以实现透壁消融。
结合参阅图35、图36,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300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利用输送器3320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输送左心耳开口处进行释放以对左心耳开口封堵。具体地,将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释放到左心耳10之后,内鞘管3321保持与封堵消融装置连接,释放出第二导电部3332(消融导管3323);待第二导电部3332贴近左心耳口部近侧组织时,固定消融导管3323的位置,同时开启脉冲消融源;第一导电部3331与第二导电部3332在脉冲能源作用下,形成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穿过口部组织,便于在口部进行透壁消融。破坏细胞内外环境稳态,达到电隔离效果,保证位于消融组织两侧的左心耳10与左心房12之间不能传递电生理信号,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消融完成后释放连接钢缆。
步骤B:撤回消融导管3323,完成手术。
步骤C:消融导管3323单独进行消融作用。具体地,在DSA造影或者超声引导下,将消融导管3323定位到左心耳口部11,将第二导电部3332贴近左心耳口部近侧组织,固定消融导管3323的位置,同时脉冲消融源开启,第二导电部3332的电极间用于传输极性不同的脉冲消融能量。第二导电部3332的多个电极围成环形,便于在左心耳10内,左心耳口部11以及左心耳口部近侧、肺静脉以及心房中形成透壁的环形消融带。
步骤C可以在步骤A之前,和/或在步骤A与步骤B之间实施,可以根据需要对消融导管3323与封堵消融装置的释放顺序进行调整,二者的释放顺序没有相互制约关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C可省略。
第三十四实施方式
图37为本申请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4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400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3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三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三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3423包括外鞘管3422以及设置于外鞘管3422远端的多根支撑杆。第一导电部3431设于支撑体3410近侧的外周壁上。第二导电部3432设于多根支撑杆上,第二导电部3432可以为多根支撑杆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多根支撑杆的全部或者是设置在多根支撑杆上的电极件。
多根支撑杆中的每个支撑杆围成一个支撑环,多个支撑环在周向上依次设置。每个支撑环在垂直于支撑体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环形,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环形为扇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环形可以为圆环形,椭圆环形,部分环形,或者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环形。相邻的支撑环在在垂直于支撑体轴线的平面上上的投影具有重叠的部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邻支撑环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或者重合的部分更小,或者更大。
支撑杆的两端在轴向上的位置不重合,即在轴向上错开,从而增大每个支撑环的支撑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环的两端在轴向上的位置相同,可以连接在一起,或者是间隔设置。
支撑环的边缘部分能够较佳的贴靠组织壁,保证消融与标测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3410采用单盘或多盘结构,第二导电部3432设置于输送器3420。第二导电部3432能够相对于支撑体3410移动,第二导电部3432用于释放于支撑体3410的近端,第一导电部邻近设置于支撑体3410的近端。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3432之间的距离调节的较近,输送器3420远侧的消融导管与密封部上的第一导电部配合效果好。
第三十五实施方式
图38为本申请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5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500与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2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四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3523为包括设于外鞘管3522远端的网盘结构,该网盘结构可采用编织或者切割工艺制成。如图38所示,网盘结构为双层网盘,即在网盘结构的轴线方向(图中上下方向)上网盘结构包括两层编织网,两层编织网在周向边缘相互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盘结构为单层网盘,即在网盘结构的轴线方向(图中上下方向)上网盘结构仅仅包括单层编织网。
第二导电部3532设置在编织网盘上。第一导电部3531设于支撑体3510近侧的外周壁上。第二导电部3532可以是网盘结构的部分,或者是网盘结构的全部,这样整个编织网盘可以作为一电极向组织传输消融能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3532可以是设置于网盘结构的电极。
第三十六实施方式
图39为本申请第三十六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6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600与图35中的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3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3623为内鞘管3632,内鞘管3622的远端与支撑体3610可拆卸连接。内鞘管3632呈杆状或管状,第二导电部3632设置在内鞘管3632的外周侧壁上。第二导电部3632可以是电极或者是内鞘管3632中导电件裸露的一部分。第一导电部3631设于支撑体3610近侧的外周壁上。
第三十七实施方式
图40为本申请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7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700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1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3723包括外鞘管3722以及设置于外鞘管3722远端的球形网格结构。第二导电部3732为设置于球形网格结构的周向边缘区域至少一波浪电极,以便于在消融过程中第二导电部3732贴紧组织。球形网格结构可以采用编织或切割工艺制成,球形网格结构可径向伸缩和膨胀。未受到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球形网格结构可以为圆球、椭球等规则或不规则的球形。第一导电部3731设于支撑体3710近侧的外周壁上。
输送器3720采用双层鞘管,内鞘管3721穿设于外鞘管3722中,并可以作为输送导管与支撑体连接。球形网格结构的远端与内鞘管3721的远端连接。当球形网格结构执行消融功能之前,可通过内外鞘管调节球形网格结构以及第二导电部3732的直径。具体可通过固定内鞘管3721,向远端推进外鞘管3722,和/或牵拉内鞘管3721的方式进行调节。球形网格结构被压缩,从而增大第二导电部3732的径向尺寸,并使其边缘贴靠在左心耳口部外侧组织。消融结束后,通过内外鞘管的调节增大球形网格结构的轴向长度,直至球形网格结构能够收束以便于输送。
可以理解地,未受到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球形网格结构可以为圆球、椭球、柱状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封闭结构。
第三十八实施方式
图41为本申请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8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800与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7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3823为设于输送器3820上的球囊。球囊内部填充介质后,在左心耳口部外侧膨胀开,球囊充盈后的形态为盘状,第二导电部3832设置在充盈后的球囊的外周边缘,消融完成后将球囊回收至输送器中。支撑体3810靠近近侧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第一导电部3831。
第三十九实施方式
图42为本申请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9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3900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3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3920包括外鞘管3921以及设置在外鞘管3921远端的环体3923,第二导电部3932设于环体3923上。环体3923围绕外鞘管3921的轴线方向盘绕呈平面环形或立体环形,环体3923外绕外鞘管3921轴线环绕至少一圈,可以为多圈。第二导电部3932包括多个沿环体392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部分,比如沿环体3923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件。第二导电部3932可以是环体392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间隔设置的,也可以是连续设置的。支撑体3910靠近近侧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第一导电部3931。
第四十实施方式
图43为本申请第四十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0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000与图35提供的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3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4023包括内鞘管4021、外鞘管4022以及多根支撑杆4024。内鞘管4021穿设于外鞘管4022中。各支撑杆4024的远端结合在一起,且连接在内鞘管4021远端,各支撑杆4024的近端结合在一起,连接于外鞘管4022远端。支撑杆4024呈螺旋状,便于装载与释放时的形变。并且消融过程中,通过牵拉输送器4020的内鞘管4021,及/或向远端推送外鞘管4022,改变支撑杆4024的径向尺寸。即在轴向上压缩支撑杆4024,支撑杆4024径向上尺寸扩大,螺旋形的支撑杆4024在口部容易适应组织形态,在发生形变后贴靠组织,并不会对组织产生较大的压迫力。螺旋形的支撑杆4024上设置的第二导电部4032用于对组织进行消融。支撑体4010靠近近端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第一导电部4031。
各支撑杆4024在径向尺寸压缩到一定程度后,螺旋形的支撑杆4024之间在轴向上容易相互层叠,形成用于贴靠口部外侧(近侧)组织的结构,即形成稳定的盘面结构。每根支撑杆4024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导电部4032中的多个电极件。优选地,第二导电部4032至少设置在支撑杆4024处于轴向尺寸压缩状态下,径向尺寸较大的区域中,以便于在口部外侧的边缘区域对组织进行消融。完成消融后,各支撑杆4024可回收于外鞘管4022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杆4024也可以没有螺旋角度。
第四十一实施方式
图44为本申请第四十一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100与第四十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0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支撑体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4110呈单盘柱状结构,可以采用编织或切割工艺制成。支撑体4110近侧的外周设有第一导电部4131,第一导电部4131为圆环电极。第二导电部4132设在输送器4120上,第一导电部4131与第二导电部4132相互配合进行消融。
第四十二实施方式
图45为本申请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6为消融系统对左心耳组织进行消融作用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200与图35中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33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十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支撑体的结构及输送器的设置方式不一样。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消融系统4200的支撑体4210以及第一导电部4231结构,与图23A以及图23B提供的左心耳封堵消融装置2100提供的支撑体以及第一导电部2150一致。
结合参考图45、图46,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4232设置于输送器,第二导电部4323能够相对于支撑体4210移动,用于释放于支撑体4210的远端侧。支撑体4210为双盘结构。支撑体4210结构与图21以及图22所示结构相似。支撑体4210包括密封部4211和锚定部4212,两者通过连接件4217连接并实现电隔离。支撑体4210内围成的空间中,沿轴线方向形成有通道。消融导管4223远端穿过该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4212的远侧。
密封部4211呈梯形,包括朝向锚定部4212的远端盘面4218、背离锚定部4212的近端盘面4219,以及在远端盘面4218与近端盘面4219之间的腰部4220。近端盘面4219与远端盘面4218大致呈平面状,腰部4220连接在近端盘面4219与远端盘面4218之间,腰部4220呈锥筒状。
第一导电部4231至少设置在密封部4211径向尺寸较大的边缘区域中,比如设置在腰部4220。优选地,第一导电部4231设置于密封部4211周向上径向尺寸最大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第一导电部4231设置在腰部4220以及近端盘面4219(图中虚线框部分),或者设置于腰部4220、近端盘面4219以及至少一部分远端盘面4218。第一导电部4231为密封部4211中的部分第一骨架。密封部4211中不作为第一导电部4231的其余部分的表面可做绝缘处理。
具体地,密封部4211与图23A以及图23B中密封部2110的结构一致,与图21以及图22中提供的密封部的主要区别在于,网格形式。密封部4211的近侧部分与远侧部分的网格大小不同,具体密封部4211的近侧部分的网格较小,数量多,密封部4211的远侧部分的网格较大,数量少。密封部4211中的小网格的第一骨架用于作为第一导电部,密封部4211中的大网格的第一骨架表面做绝缘处理。具体地,小网格部分采用密网编织的工艺形成,大网格部分为小网格部分中的多股编织丝呈束延伸得到,每束编织丝中的多股编织丝之间相互固定。大网格部分中的第一骨架相互之间不存在能够相互摩擦的交叉点,或者相对于小网格区域能够相互摩擦的交叉点密度较低,比如两束编织丝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摩擦,便于在大网格区域中的第一骨架上进行绝缘处理。可以理解的是,密封部421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绝缘方式,或增设其他的绝缘方式,比如设绝缘套管,设置覆膜等方式。
锚定部4212结构与图21以及图22中相同呈盘状。锚定部4212包括多根锚定杆,锚定杆包括依次连接的锚定一杆4213、锚定二杆4214、锚定三杆4215以及锚定四杆4216。锚定一杆4213的近端与绝缘连接件连接,锚定一杆4213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相邻的两个锚定二杆4214远离锚定三杆4215的一端相连接。锚定三杆4215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且位于锚定部4212的外周侧,用于贴靠左心耳内壁。锚定四杆4216远离锚定三杆4215的一端向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向远端延伸。相邻的两个锚定四杆4216的远离锚定三杆4215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能提高锚定部4212的力学性能,避免相邻的锚定四杆4216在锚定部4212径向形变的过程中相互钩挂,提高支撑体4210的可靠性。每个锚定三杆4215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点状电极。
消融导管4223的结构与图35中提供的消融导管,同样采用伞状架体。消融导管4223包括多根围绕其轴线向四周辐射状设置的支撑杆4224,每个支撑杆4224周向的末端均设置电极件,这样在伞状架体周向末端形成第二导电部4232。
本实施方式中的消融导管4223与图35中的消融导管的区别在于,消融导管4223用于释放在支撑体4210的远侧。
具体地,结合参阅图45、图46,通过输送器4240将支撑体4210输送至左心耳开口处,密封部4211的腰部4220贴靠在左心耳开口处,腰部4220上的第一导电部4231贴靠在左心耳近侧组织,锚定三杆4215贴靠左心耳内壁。开启脉冲消融源,第一导电部4231和第二导电部4232之间的特征电场线E穿过口部组织,便于在口部进行透壁消融。完成消融后释放支撑体4210,撤回消融导管4223。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223远端穿过支撑体421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4212的远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体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输送器上的第二导电部的释放位置,可以根据支撑体的具体结构适应性地改变,如支撑体的锚定部呈杯状,且远端开口,第二导电部可释放于支撑体的远端侧,具体第二导电部可释放于锚定部内、支撑体的远端或超过支撑体的远端。
第四十三实施方式
图47为本申请第四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3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300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200相似,两者支撑体结构以及消融导管的设置方式相同,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4323的结构与图37对应的第三十四实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相同,第二导电部4332设于支撑环上,其支撑环的结构不再赘述。与第三十四实施例消融系统2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323远端穿过支撑体430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4312的远侧。第三十四实施例的消融导管释放于密封部的近侧。
第四十四实施方式
图48为本申请第四十四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4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400与图45对应的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2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4423的结构与图38对应的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消融导管3523的结构相同,消融导管4423同样采用网盘结构,第二导电部4432设置在网盘结构上。第一导电部4431设置在密封部4411上。与第三十五实施方式消融系统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423远端穿过支撑体441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4412的远侧。第三十五实施方式的消融导管释放于密封部的近侧。
第四十五实施方式
图49A与图49B为本申请第四十五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5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500的锚定部4512表面设置有覆膜4590,覆膜4590用于实现阻流作用,以及第二导电部4532与锚定部4512之间的绝缘作用。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500与图45对应的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0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在输送状态下,消融导管4523呈直线状收容于输送器的外层导管中,消融导管4523从外层导管中释放出来后,消融导管4523远离支撑体4510的一端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弯曲延伸,可盘绕呈环形(图52中消融导管4823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融导管4523从外层导管中释放出来后也呈直线状,第二导电部4532设置在输送导管的侧壁上。第一导电部4531设置在密封部4511上。第二导电部4532可以是电极或者是输送导管中导电件裸露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锚定部4512设置有第三导电部,用于向组织释放脉冲消融能量。在图49A至图49B中,第三导电部可以是设置于锚定部4512表面的电极件,或者是锚定部4512中的部分第二骨架。
第一导电部4531、第二导电部4532以及第三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对组织释放脉冲消融能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4531、第二导电部4532以及第三导电部全部均用于释放脉冲消融能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4531与第三导电部用于释放脉冲消融能量,即第一导电部4531与第三导电部用于传输极性相反的脉冲消融能量,并用于构成消融回路。第二导电部4532用于采集目标组织的电生理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4531、第二导电部4532以及第三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分时进行消融与标测。
请参阅图49C,图49C为基于图49A中第四十五实施方式的变更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4500C与第四十五实施方式中的消融系统4500的区别在于,锚定部4512C表面设置有第三导电部4533C,第三导电部4533C具体为波浪电极。第三导电部4533C的波峰与波谷对应锚定部4512C中的锚定三杆设置。
锚定部4512C表面设置有锚刺4519C,锚刺4519C设置于第三导电部4533C远侧,避免第一导电部4531C与第三导电部4533C同时放电进行消融的过程中锚刺4519C产生火花。
请参阅图49D与图49E,图49D与图49D提供的消融系统4500D为基于图49C中的消融系统4500C的变更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消融系统4500D与消融系统4500C的区别在于,第三导电部4533D的波峰与波谷与锚定部4512D的锚定三杆4513D错开设置,第三导电部4533D可以通过波峰与波谷连接至覆膜4590D,从而避免第三导电部4533D的波峰与波谷连接于覆膜4590D的位置形成穿孔,第三导电部4533D与锚定部4512通过该穿孔相互短路,从而提高第三导电部4533D与锚定部4512D之间的绝缘性能。
第四十六实施方式
图50为本申请第四十六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6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600与图45对应的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2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4631设置在密封部4611上。消融导管4623为球形网格结构,第二导电部4632设置于球形网格结构的周向边缘区域。球形网格结构与图40对应的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球形网格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与第三十七实施方式消融系统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623远端穿过支撑体461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的远侧。第三十七实施方式的消融导管释放于密封部的近侧。
第四十七实施方式
图51为本申请第四十七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7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700与图45对应的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10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4723为球囊,与图41对应的第三十八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导管结构相似。球囊内部填充介质后,在左心耳口部外侧膨胀开。球囊充盈后的形态为盘状,第二导电部4732设置在充盈后的球囊的外周边缘,消融完成后将球囊回收至外鞘管中。第一导电部4731设置在密封部4711上。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723远端穿过支撑体471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4712的远侧。第三十八实施方式的消融导管释放于密封部的近侧。
第四十八实施方式
图52为本申请第四十八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8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800与图45对应的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2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消融导管4823为环体,与图42对应的第三十九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导管结构相似。第二导电部4832设于环体上,第一导电部4831设于密封部4811上。第二导电部4832包括多个沿环体轴向间隔设置的部分,比如沿环体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件。第二导电部4832可以是环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间隔设置的,也可以是连续设置的。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823远端穿过支撑体481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4812的远侧。第三十九实施方式的消融导管释放于密封部的近侧。
第四十九实施方式
图53为本申请第四十九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9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4900与图45对应的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2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支撑体的结构及第一导电部的设置方式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4910为双盘结构。第二导电部4932设置于输送器,第二导电部4932能够相对于支撑体4910移动,用于释放于支撑体4910的远端侧。第一导电部4931邻近设置于支撑体4910的近端。支撑体4910包括密封部4911和锚定部4912,两者通过连接件4913连接并实现绝缘连接。密封部4911采用轴向长度较短的圆盘状结构。锚定部4912呈杯状,其远端开口。锚定部4912可采用金属丝编织制成,或者通过切割管材制成。锚定部4912的金属丝的远端沿径向向内收束于连接件4913处。第一导电部4931设置于锚定部4912外周侧的表面。第一导电部4931为圆环电极。
本实施例的消融导管4923与第四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导管4223的结构相同,消融导管4923同样采用伞状架体,消融导管4923包括多根围绕其轴线向四周辐射状设置的支撑杆4924,每个支撑杆4924周向的末端均设置电极件,这样在伞状架体周向末端形成第二导电部4932。由于锚定部4912远侧呈敞口状,消融导管4923可以释放于锚定部4912的内部。
第五十实施方式
图54为本申请第五十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50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的结构与图53对应的第四十九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4900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四十九七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四十九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消融导管的结构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5032设置于输送器,第二导电部5032能够相对于支撑体5023移动,用于释放于支撑体5023内部。支撑体5032的锚定部5012呈杯状,且远端开口,第二导电,5032可释放于锚定部5012内。消融导管5023为球囊。球囊内部填充介质后,在左心耳口部外侧膨胀开,球囊充盈后的形态为盘状。支撑体5010包括相连接的密封部5011和锚定部5012。第一导电部5031为固定于锚定部5012外周壁上的圆形电极。第二导电部5032设置在充盈后的球囊的外周边缘,消融完成后将球囊回收至外鞘管5022中。由于锚定部5012远侧呈敞口状,球囊能释放于锚定部5012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结构不同的支撑体5010,其锚定部5012远端开口的情况,比如锚定部5012呈柱状、杯状,对应的消融导管5023可以释放于锚定部5012的内部。在第四十九实施方式和第五十实施方式中,其消融导管5023可以释放于对应的锚定部5012的内部。第二导电部5032可以扩大径向尺寸,通过穿过锚定部5012的网格接触组织,或者不需要进行扩大径向尺寸的形变,通过接触血液对左心耳组织进行消融。
第五十一实施方式
图55为本申请第五十一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5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5110为双盘结构,第一导电部5131和第二导电部5132均设置在支撑体5110上。
支撑体5110包括密封部5111和锚定部5112,密封部5111包括第一骨架5113,锚定部5112包括第二骨架5117。锚定部5112的第二骨架5117采用金属丝编织制成,且编织成的第二骨架5117为内外双层。具体地,金属丝沿锚定部5112的近端向远端扩散延伸,形成第二骨架5117的内层,然后从远端向近端翻折绕回,编织形成第二骨架5117的外层。
第二导电部设置于锚定部5112的第二骨架5117,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为设置于第二骨架5117上的第二电极件,第二电极件作为第二导电部5132。第二骨架5117中,未与第二电极件连接的其余部分的表面绝缘,即锚定部5112可以设置为仅第二骨架5117中未与第二电极件对应的部分的表面绝缘。
优选地,第二导电部5132采用圆环电极,即第二电极件为圆环电极,圆环电极固定在锚定部5112周向外壁面上。锚定部5112设置为第二骨架5117整体的表面均绝缘,圆环电极为额外设置的电极。具体可通过在第二骨架5117上设置覆膜实现第二骨架5117的表面绝缘。第二骨架5117中与第二电极件对应的部分为第二骨架5117与第二电极件接触的部分,相应地,第二骨架5117中未与第二电极件对应的部分即为第二骨架5117中未与第二电极件接触的部分。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件也可以设置为沿周向弯折延伸的结构,例如锯齿状、波浪形等。
具体地,第一骨架5113为金属丝编织成型的结构。密封部5111包括背向锚定部5112的盘面5114、朝向锚定部5112的盘底5115以及连接在盘面5114与盘底5115之间的腰部5116。其中,盘面5114的直径大于盘底5115的直径,且盘面5114的直径略大于左心耳的内径。支撑体5110植入左心耳后,盘面5114压住左心耳开口处,盘底5115塞入左心耳内。盘底5115的直径与左心耳内径大致一致。第一电极件设置在密封部5111的腰部5116处,作为第一导电部5131,从而与左心耳口部贴合。
同时,本实施例示出的支撑体5110中,密封部5111上的第一导电部5131为第一骨架5113的一部分,锚定部5112上的第二导电部5132为设置在第二骨架上的第二电极件。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具体选择骨架或者额外设置电极件的方式。
第五十二实施方式
图56为本申请第五十二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52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5200的支撑体5210的结构与图55对应的第五十一实施方式的支撑体5110的结构相似,相同部分请参考上述关于第五十一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五十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第二导电部设置的位置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5210上沿轴线间隔地设置两个第一导电部5231,分别设置在密封部5211和锚定部5212上。密封部5211上设置的第一导电部5231为至少部分第一骨架,锚定部5212上的第一导电部5231为固定在外壁面的圆环电极。第二导电部5232设置在输送器5220上。
输送器5220包括输送导管,第二导电部5232为设于输送导管上的网盘结构,与图38对应的第三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导管结构相似。优选地,第二导电部5232可以是网盘的全部,这样整个编织网盘可以作为一电极向组织传输消融能量。本实施例的输送导管远端穿过支撑体5210轴向的通道,并且能释放于锚定部5212的远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锚定部做绝缘处理。比如,在锚定部的支撑骨架上设置绝缘涂层,或者设置绝缘套管,或者锚定部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对锚定部做绝缘处理,可避免锚定部与第二导电部相互接触导电,避免导致第二导电部放电面积增大的问题出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消融成功率。
第五十三实施方式
图57为本申请第五十三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53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消融系统5300是用于对心脏中的肺静脉、心房、左心耳,或者心脏以外待消融组织进行消融。支撑体为径向可伸缩和扩张的骨架,输送器为输送导管。消融系统5300包括设于远端的支撑体5310和设于近端的输送导管5320。支撑体5310连接于输送导管5320的远端,用于沿着输送路径将支撑体5310输送至待消融组织的附近,进行释放,并实现组织消融。支撑体5310能够通过输送导管5320调节径向尺寸,进而实现径向的收缩和扩张。具体可通过对输送导管5320的外鞘管5322和内鞘管5321进行调节,使两者相对移动,来实现支撑体5310径向尺寸的调节,如向近侧牵拉内鞘管5321及/或向远侧推送外鞘管5322,使外鞘管5322和内鞘管532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采用具有变径结构的支撑体5310,即支撑体5310扩张时形成大径端和小径端,大径端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小径端的最大径向尺寸,大径端靠近近端设置,小径端靠近远端设置。大径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小径端的轴向长度。支撑体5310在大径端与小径端的连接处形成容纳部5330,容纳部533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5331及/或第二导电部5332邻近支撑体5310的轴线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533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5331及第二导电部5332邻近支撑体5310的轴线设置,即在支撑体5310上形成凹陷区域,容纳部5330外壁的外侧形成用于容纳待消融组织的容纳空间,这样便于特征电场线E穿过位于容纳空间的组织。优选地,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相对于支撑体5310轴线倾斜,这样支撑体5310的容纳部5330便于容纳更多的组织,能减小特征电场线E在容纳空间中穿过组织的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331设于大径端的远侧,第二导电部5332设于小径端的近侧,第一导电部533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5332的径向尺寸,即位于近侧的导电部形成环形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位于远侧的导电部形成环形结构的径向尺寸,这样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相对于支撑体5310的轴线倾斜,便于特征电场线穿过容纳空间中的组织。
可以理解地,支撑体5310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变径结构,如近端和远端的径向最大尺寸相等,近端和远端之间形成有容纳部,第一导电部5331的径向尺寸与第二导电部5332的径向尺寸不相等,这样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也相对于支撑体5310的轴线倾斜,便于特征电场线穿过容纳空间中的组织。
如图57所示,容纳部5330相对于第一导电部5331及第二导电部5332邻近支撑体5310的轴线设置,穿过容纳空间的电场线较为密集,电场强度越大,位于容纳空间的组织更容易被消融;第一导电部5331和第二导电部5332设于容纳空间相对的两侧,第一导电部533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5332的径向尺寸,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E相对于支撑体5310的轴线倾斜。
具体地,支撑体5310包括沿支撑体5310轴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杆5311,支撑杆5311的数量具体可以是4根、6根、8根或更多。各支撑杆5311的远端相接在一起,近端相接在一起。每根支撑杆5311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弧形段5312、第二弧形段5313和第三弧形段5314。支撑体5310扩张时,第一弧形段5312和第三弧形段5314均朝远离骨架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曲,第二弧形5313段朝靠近骨架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曲,使得支撑体5310在第二弧形段5313处形成容纳部5330;第一弧形段531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三弧形段5314的径向尺寸,第一弧形段5312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三弧形段5314的轴向尺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弧形段5312的轴向尺寸不大于第三弧形段5314的轴向尺寸。
第一导电部5331设置于第一弧形段5312与第二弧形段5313的连接处,第二导电部5332设置于第二弧形段5313与第三弧形段5314的连接处。即第一导电部5331位于容纳部5330的近侧,第二导电部5332位于容纳部5330的远侧。支撑体5310扩张时,第一导电部533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5332的径向尺寸。输送导管5320将支撑体5310输送至目标区域,容纳部5330贴靠在肺静脉或者左心耳口部,特征电场线E可穿过组织。
如图57所示,每个支撑杆5311在轴向上的不同位置套有两个环状电极,这样在支撑体5310上形成围绕轴向两圈间隔的电极,第一导电部5313包括围绕轴向一圈间隔的多个电极,第二导电部包括围绕轴向的另一圈间隔的多个电极。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5330两侧的导电部在轴向上间隔设置。容纳部5330延伸方向也可以介于周向和轴向之间,或者是不规则的。两侧的导电部设置在容纳部5330相对的两侧,从而使得特征电场线E穿过支撑体5310外部的区域,进而在消融过程中容易穿过组织,形成透壁消融。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5310也可以替换为球囊,如采用切割或编织工艺制成的球囊,球囊在径向上可收缩和扩张。球囊中填充有介质,通过对内部介质的抽放来调节球囊的径向尺寸。
第五十四实施方式
图58为本申请第五十四实施方式的消融系统54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5431和第二导电部5432均设置在支撑体5410上,即第一导电部5431和第二导电部5432沿轴向间隔地设置在支撑体5410上。支撑体5410呈近端大、远端小的结构,即支撑体5410近端的径向尺寸大于远端的径向尺寸。骨架在第一导电部5431和第二导电部543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容纳部。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支撑体,其形成的容纳部及外侧对应的容纳空间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与锚定部之间形成的容纳部。
具体地,第一导电部5431设于支撑体5410的近侧,具体设置于密封部,第二导电部5432位于第一导电部5431的远侧,具体设置于锚定部,两者在支撑体5410的位置其径向尺寸不同,第一导电部543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5432的径向尺寸。支撑体5410输送至左心耳开口时,第一导电部5431与第二导电部5432之间的特征电场线E容易穿过支撑体5410中容纳部外侧的区域,两导电部之间的支撑体5410用于贴靠组织,消融过程中便于特征电场线穿过组织。
支撑体5410包括相接的密封部5411和锚定部5412,锚定部5412上设有锚刺5413。当去掉锚刺5413后,可以作为消融导管对肺静脉以及左心耳等区域进行消融操作。可以理解地,第一导电部5431中的部分组件可以仅用于标测,不具有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431中的部分组件用于标测,部分组件具有消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431的至少部分组件分时用于标测以及消融作用。
具体地,支撑体5410包括骨架5414。骨架5414可以具有用于阻挡血栓的阻隔件,阻隔件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不做限定,为清楚起见,图58中并未示出阻隔件。骨架5414包括第一骨架5415、第二骨架5416以及绝缘件5417。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通过绝缘件5417连接。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分别用于向目标组织区域传输极性不同的消融能量。
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均可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金属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可以采用镍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以及可降解金属材料,优选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镍钛丝制成。绝缘部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由编织工艺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骨架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其中之一采用编织工艺制成,其中之另一采用切割工艺形成。
骨架5414的制作过程为:分别利用导电管材切割制作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绝缘件5417通过熔融连接、插接连接及卡接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连接在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
如图58所示,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在轴向上分隔设置,绝缘件5417围绕支撑体5410的轴线围成环形的绝缘区域。消融件5430包括设置于第一骨架5415的第一导电部5431以及设置于第二骨架5416的第二导电部543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431为第一骨架5415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导电部5432为第二骨架5416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骨架5415上第一导电部5431以外的区域表面做绝缘处理,第二骨架5416上第二导电部5432以外的区域表面做绝缘处理,即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均通过部分支撑杆表面对目标组织区域进行消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均为切割制成,形成有多个网孔,绝缘件5417连接在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呈直杆状。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绝缘件5417中的每个支撑杆呈弧线形、折线形、环形,或者绝缘件5417在轴向上占据的尺寸较图58较大。绝缘件5417中的多根支撑杆相互连接形成网孔,即不限定绝缘件5417的具体形式。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编织获得。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431与第二导电部5432均为骨架的一部分,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431与第二导电部5432中的至少一个是额外设置于骨架(第一骨架5415或第二骨架5416)上的消融电极,消融电极与对应骨架之间可以保持电连接,或者是与骨架绝缘通过导线连接至外部消融信号源。
如图58所示,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在轴向上间隔。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在周向上间隔设置,比如第一骨架5415设置于支撑体5410周向上的第一角度范围内,第二骨架5416设置于支撑体5410周向上的第二角度范围内,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通过绝缘件5417连接。
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骨架5415与第二骨架5416之间在周向以及轴向上间隔。
由于密封部5411用于覆盖左心耳开口,更容易覆盖左心耳开口处周向一圈,因此第一导电部5431设置于密封部5411有利于在左心耳口部形成完整的环形消融区域,提高消融效果。优选地,第一导电部5431设置于密封部5411的周向边缘区域。第一导电部5431可设置在密封部5411的近侧边缘,中间段的边缘,以及远侧边缘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部5431优选设置在密封部5411上能够贴靠左心耳口部一圈的区域设置。在密封部5411上的各个位置,与密封部5411轴线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周向边缘区域是指密封部5411上,与密封部5411轴线的距离最大的20%的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周向边缘区域是指密封部5411上,与密封部5411轴线的距离最大的10%的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周向边缘区域是指密封部5411上,与密封部5411轴线的距离最大的5%的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周向边缘区域是指密封部5411上,与密封部5411轴线的距离最大的3%的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具体边缘区域的认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这里不做限定。
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5431与第二导电部5432中的至少一个为消融电极。第一导电部5431与第二导电部5432中,可设置更多的消融电极,不同的消融电极之间间隔设置,不限定不同消融电极各自的设置位置。
请参阅图59,图59为本申请第五十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5500的结构示意图。消融系统5500为具体为消融导管,可以用于对心内组织或心脏以外待消融组织进行消融。消融系统5500包括支撑体5510和输送器5520,支撑体5510连接于输送器5320的远端,输送器5520在图59中仅示出了连接支撑体5510的导管部分。
基于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消融系统5500与图58提供的消融系统的区别在于,支撑体5510,第一导电部5531以及第二导电部5532的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体5510大致呈球体,支撑体5510可以呈球形、椭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形状。支撑体5510包括近侧部分与远侧部分,其近侧部分用于连接输送器5520,远侧部分相对于近侧部分远离输送器5520设置。支撑体5510的远侧部分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部5532,支撑体5510的近侧部分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部5531。
第一导电部5531与第二导电部55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采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提供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电极件的形式实现。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支撑体的骨架的导电部分作为第一导电部5531与第二导电部5532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体5510的近侧部分通过编织或切割工艺形成网格结构,该网格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其中至少部分导电网格用于作为第一导电部55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体5510的远侧部分设置的第二导电部5532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件,电极件可以选择点状电极、杆状电极、圆弧电极、波浪电极等形式。
第一导电部5531与第二导电部5532用于构成消融回路,用于传输极性相反的脉冲信号,两者之间相互绝缘。支撑体5510远侧部分的结构与近侧部分的结构相同,均为相同的网格结构。或者,支撑体5510在近侧部分设置有图59所示的网格结构,支撑体5510的远侧部分设置有其他形式的支撑结构,比如密度不同、网格形状不同的其他网格结构,或者呈网篮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5532与支撑体5510之间相互绝缘,具体绝缘方式请参考签署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体5510的近侧部分与远侧部分之间通过绝缘件连接。
在采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消融系统5500进行消融的过程中,支撑体5510的远侧部分用于贴靠目标组织壁,需要利用第二导电部5532贴靠目标组织壁并进行消融,第二导电部5532的贴壁条件优于第一导电部5531,第二导电部5532相较于第一导电部5531的预期消融深度较大,因此设置第二导电部5532的放电面积小于第一导电部5531,从而实现第二导电部5532平均电流密度更大,从而扩展第二导电部5532的消融范围与消融深度。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电部5531与第二导电部5532可以采用前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参数,在这里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在不违背本发明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可以相互适用。比如,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将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的具体形式在利用骨架导电、或额外设置点状电极、杆状电极、圆弧电极、圆环电极、波浪电极等形式之间的变换,或者将第二导电部的具体设置位置更换为密封部,锚定部,连接件,输送器,或支撑体以及输送装置以外的位置,或者在支撑体上设置更多个上述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或者将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密封部、锚定部、消融导管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消融系统,都属于本申请的发明内容。以上各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场强度、电压、平均电流密度、距离、面积等参数,并且均可以采用第一消融区与第二消融区部分重叠的技术方案。以上各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体均可以设置用于容纳组织的并设置于两个导电部之间的容纳部,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穿过容纳部外侧的容纳空间,以及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的远端朝向支撑体轴线倾斜。朝向支撑体轴线倾斜,是指该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与支撑体轴线之间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在如上述实施方式对应附图所示,该穿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条特征电场线在特征平面上的投影,与支撑体轴线之间能够形成两个夹角,两个夹角度数相加为180度,其中较小的一个夹角为锐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系统包括支撑体以及消融件,至少部分所述消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消融件包括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构成回路传输脉冲消融能量,且二者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中预期消融深度较大的,平均电流密度更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在轴向上间隔,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近侧,在消融过程中,所述第二导电部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表面的平均电流密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均用于对目标组织上形成消融区,所述第一导电部的贴壁条件优于所述第二导电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放电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放电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放电面积为15mm2~4700mm2,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放电面积为15mm2~500mm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金属材质的骨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一导电部为至少部分所述金属材质的骨架,所述第二导电部为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的至少一电极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件为杆状电极、点状电极、圆弧电极、绕环所述支撑体外周延伸至少一圈的条状或丝状电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导电部的近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远端的远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表面距离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mm~18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上的任意取一点,与第二导电部上任意一点之间的直线,为一条特征电场线,至少一条所述特征电场线穿过所述支撑体外壁外侧的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容纳部,在径向上,所述容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或所述第二导电部邻近所述支撑体的轴线设置,所述容纳部周向外壁的外侧形成有用于容纳待消融组织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部的外壁至少部分用于贴靠待消融组织,所述容纳部沿所述支撑体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的两侧,在消融过程中,至少一条所述特征电场线穿过所述容纳空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导电部的径向尺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自然状态下,在特征平面中,选定的第一特征点与至少一第二特征点之间的特征电场线中长度最短的一个,在特征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体轴线之间夹角之间的角度为0°-70°,
所述第一特征点,为所述第一导电部周缘径向尺寸最大处的点;
所述第二特征点,为所述第二导电部周缘径向尺寸最大处的点;
所述特征平面,为经过所述支撑体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的平面。
14.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组织为左心耳,所述消融系统用于对左心耳实现封堵与消融,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近侧的周向边缘区域,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远侧的周向边缘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组织为左心耳,所述支撑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密封部和锚定部,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锚定部的近侧,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密封部的周向边缘区域,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锚定部的周向边缘区域,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对左心耳口部内侧组织进行消融,所述密封部与锚定部通过连接件进行绝缘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包括第二骨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骨架外表面的覆膜,所述第二骨架表面镀设有绝缘涂层。
17.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系统包括支撑体以及输送器,所述输送器的远端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用于将所述支撑体输送至目标组织,所述第一导电部设于所述支撑体上;
所述第二导电部设于所述输送器,所述第二导电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移动,用于释放于所述支撑体的近端侧或远端侧;或者
所述第二导电部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和所述输送器独立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或所述第二导电部中的至少部分能够用于采集组织生理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00583.8A CN115054362A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消融系统 |
PCT/CN2023/107785 WO2024022152A1 (zh) | 2022-07-28 | 2023-07-17 | 消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00583.8A CN115054362A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消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54362A true CN115054362A (zh) | 2022-09-16 |
Family
ID=83205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00583.8A Pending CN115054362A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消融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54362A (zh) |
WO (1) | WO202402215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22152A1 (zh) * | 2022-07-28 | 2024-02-01 |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消融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61065B2 (en) * | 2008-07-10 | 2013-01-29 | HS West Investements, LLC |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an ablation mode and a coagulation mode |
ES2366845B1 (es) * | 2010-12-15 | 2012-10-08 |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 Sistema para la prevención electroquímica de la diseminación tumoral en trayectos de aguja y método para usar el sistema. |
CN107157571B (zh) * | 2016-03-07 | 2019-12-03 |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极间放电消融装置 |
CN111166463A (zh) * | 2018-11-09 | 2020-05-19 |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改进消融方式的房间隔造口装置及房间隔造口系统 |
CN110123445B (zh) * | 2019-06-06 | 2024-01-12 | 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频高压电路分时复用控制装置及多电极射频消融系统 |
CN114375181A (zh) * | 2019-06-28 | 2022-04-19 | 帕斯帕特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向细丝装置递送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
CN112998838A (zh) * | 2019-12-19 | 2021-06-22 | 杭州诺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封堵消融装置 |
CN113616317A (zh) * | 2021-09-01 | 2021-11-09 | 上海安钛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电极组件、消融导管及消融系统 |
CN113974823B (zh) * | 2021-12-23 | 2022-04-19 |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消融装置 |
CN217338817U (zh) * | 2022-03-29 | 2022-09-02 | 上海安钛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消融装置及其系统 |
CN115054362A (zh) * | 2022-07-28 | 2022-09-16 |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消融系统 |
-
2022
- 2022-07-28 CN CN202210900583.8A patent/CN115054362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7-17 WO PCT/CN2023/107785 patent/WO2024022152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22152A1 (zh) * | 2022-07-28 | 2024-02-01 |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消融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22152A1 (zh) | 2024-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261704A1 (en)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trial shunts | |
US6923808B2 (en) | Probes having helical and loop shaped inflatable therapeutic elements | |
US20220110679A1 (en) | Atrial septostomy device | |
WO2022171142A1 (zh) | 消融导管、消融装置及消融系统 | |
CN215129380U (zh) | 左心耳封堵装置 | |
CN113974823B (zh) | 消融装置 | |
CN212346704U (zh) | 改进的左心耳封堵装置 | |
CN212165884U (zh) | 封堵消融装置 | |
CN111166463A (zh) | 改进消融方式的房间隔造口装置及房间隔造口系统 | |
WO2024022152A1 (zh) | 消融系统 | |
CN114191071A (zh) | 消融装置 | |
CN113576647A (zh) | 消融封堵装置 | |
CN111150483A (zh) | 消融封堵装置 | |
WO2023125866A1 (zh) | 消融封堵系统 | |
CN212630879U (zh) | 消融封堵装置 | |
CN111329576A (zh) | 消融封堵装置、消融封堵输送装置及消融封堵系统 | |
US2023022578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ear spines and spine retention hub for improved tissue contact and current delivery | |
CN110811810A (zh) | 左心耳消融封堵装置 | |
WO2022171148A1 (zh) | 封堵消融系统 | |
JP2023106347A (ja) | 改善された組織接触及び電流送達のための球形バスケットを形成する三脚型スパイ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WO2022135424A1 (zh) | 左心耳消融装置及控制方法 | |
WO2022171141A1 (zh) | 消融系统 | |
CN212346621U (zh) | 左心耳消融封堵装置 | |
WO2022063137A1 (zh) | 左心耳封堵装置 | |
CN210472261U (zh) | 消融封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