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6276B -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6276B
CN115046276B CN202210626342.9A CN202210626342A CN115046276B CN 115046276 B CN115046276 B CN 115046276B CN 202210626342 A CN202210626342 A CN 202210626342A CN 115046276 B CN115046276 B CN 115046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ort
channel
valve body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63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6276A (zh
Inventor
迟莽
张勇
曾新成
张幼财
杨林
郑和清
熊军
孟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63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6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6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6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6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6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包括:风机模块;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风机模块连接,构建出风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风机模块均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其中,所述第一气口与风道的侧部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风道的风机出风口连通;以及换风阀体,所述换风阀体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换风阀体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通道。至少两个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连通。在换风阀体活动时,空气可以不经过过滤网而排出室外。本申请旨在解决室内污浊空气会通过净化网再排出室外的重复净化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用户对于空调的功能要求不仅限于制冷、制热,同时也要求室内空气的清新程度。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一般会引入新风功能以提高用户舒适度,并改善用户室内环境。
然而,由于普通的新风空调只能换热循环室内空气,当用户关门窗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风空调针对室内循环导致的空气会变得污浊,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就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因而,需要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内。
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增加了排出污浊空气的功能,但是,现有的新风装置存在室内污浊空气会通过净化网再排出室外重复净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旨在解决室内污浊空气会通过净化网再排出室外的重复净化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的换气装置包括:
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形成有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并限定有用于连通所述风机进风口和风机出风口的第一腔体;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风机模块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端部开口和侧部开口,并形成有连通所述端部开口和侧部开口的第二腔体;所述端部开口与所述风机进风口连通;
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风机模块均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其中,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侧部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通;以及
换风阀体,所述换风阀体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换风阀体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通道;
其中,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滤网正对所述第一气口,所述换风阀体将所述第二壳体形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与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滤网正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换风阀体将所述第二壳体形内部分隔为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其中,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风机模块连接;所述换风阀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所述第一侧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换风风口、第二换风风口、第三换风风口和第四换风风口;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其中,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换风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一换风风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导通,所述第二换风风口正对所述第一气口;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室内环境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换风风口导通,所述第四换风风口正对所述第一气口,所述第一换风风口正对所述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换风风口通过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三换风风口导通,所述第三换风风口与室外环境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连接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换风阀体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其中,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可选地,所述换风阀体还包括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位于所述第三换风风口和第四换风风口之间,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三侧壁活动连接的活动挡板;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挡板延伸至所述换风阀体内并处于遮挡状态,所述活动挡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侧壁和第一侧板,所述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抵接,以使得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将所述换风阀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的空间分为所述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三气口,所述第三气口用于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气口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换风阀体之外,且所述活动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挡板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上还设有第四气口,所述第四气口用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气口通过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周围的支撑肋条,所述支撑肋条连接所述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正对所述第二换风风口。
可选地,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换风阀体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三腔体相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用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四气口导通。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以及如前所述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换气装置能够从室外引入空气至室内。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到第一壳体的第一通道内,然后通过第一气口排出第一壳体,排出的室外空气从第二壳体侧部开口进入到第二腔体,随后通过端部开口和风机进风口进入到风机模块内,随后从风机出风口排出风机模块,排出风机模块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二气口进入第二壳体的第二通道内,排至室内环境。在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时,室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二壳体的第三通道内,然后通过第一气口排出第二壳体,排出的室外空气从第二壳体侧部开口进入到第二腔体,随后通过端部开口和风机进风口进入到风机模块内,随后从风机出风口排出风机模块,排出风机模块的室内空气通过第二气口进入第二壳体的第四通道内,排至室外环境。换风阀体在位置切换时,过滤网与第一气口的相对位置会跟随换风阀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由于过滤网正对所述第一气口,因而室外空气会通过过滤网,达到对室外空气净化的目的,提升引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清洁度。而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由于过滤网正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因而室外空气不会通过过滤网,室外空气可以不会经过过滤网的净化而排出室外。本申请能够解决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净化网再排出室外所存在的重复净化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中换气装置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图1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图1中C-C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图1中B-B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第四气口排气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图1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图1中C-C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图1中B-B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四气口吸气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第一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风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换气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换气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Figure BDA0003677750320000051
Figure BDA000367775032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导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换气装置和空调器。换气装置用于空调器,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清洁度。换气装置可以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其中,换气装置在处于吸气状态时,能够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换气装置在处于排气状态时,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放至室外。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换气装置兼具引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功能。
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虽然换气装置也具有引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功能,但是存在净化网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即新鲜空气在引入室内时会通过净化网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而在污浊空气在排出室外时也会经过净化网。不过,在污浊空气在排出室外时,污浊空气无需经过净化也可以排出室外。
针对污浊空气在排出室外时也会经过净化网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换气装置,其能够在切换空气流道时,同时调节过滤网的位置,使得换气装置在排气状态时,污浊空气在排出室外时不会穿过过滤网,而直接进入换气装置内构建的空气流道排出室外。
具体而言,结合图1和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换气装置10,包括风机模块100、风道壳体200和换风阀体220。
图12所示,所述风机模块形成有风机进风口110b、风机出风口110a,并限定有用于连通所述风机进风口110b和风机出风口110a的第一腔体5-1。图2所示,所述风机模块100形成有风机进风口110b和风机出风口110a;风机模块100将室外空气或者室内空气通过风机进风口110b引入到风机模块100内的第一腔体内,然后再将室外空气或者室内空气通过风机出风口110a排出风机模块100。一般而言,风机模块100内设置有风轮,用于将室外空气或者室内空气从风机进风口110b吸入风机模块100内,然后从风机出风口110a排出风机模块100。
风道壳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10。
所述第一壳体230与所述风机模块100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230具有端部开口230d和侧部开口230a,并形成有连通所述端部开口230d和侧部开口230a的第二腔体S5-2;所述端部开口230d与所述风机进风口110b连通。进入到第二腔体S5-2的室内或者室外空气通过端部开口230d、风机进风口110b吸入到第一腔体S5-1内,因而第一壳体230和风机模块100会形成第五通道S5。
第二壳体210与所述第一壳体230和所述风机模块100均连接。图10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10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其中,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侧部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通。图2所示,所述第一气口210a-1和所述侧部开口230a导通,室外空气或者室内空气可以通过第一气口210a-1排出第二壳体210的内部腔道、然后通过侧部开口230a进入到第一壳体230的第二腔体S5-2内。所述第二气口210a-2和所述风机出风口110a导通,室外空气或者室内空气通过第二气口210a-2排出风机模块100后,又可以进入到第二壳体的内。
图12所示,所述换风阀体220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0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壳体210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通道。所述换风阀体220上设置有过滤网300,仅用于净化引入的室外空气。图2至图9所示,换风阀体2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时,换气装置10能够从室外引入空气至室内。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换气装置10能够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
具体地,图2至图5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滤网300正对所述第一气口210a-1,所述换风阀体220将所述第二壳体210分隔为第一通道S1和第二通道S2,所述第一通道S1与所述第一气口210a-1导通,所述第二通道S2与所述第二气口210a-2导通;其中,所述第一通道S1与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二通道S2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在从室外引入室外空气时,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到第二壳体210的第一通道S1内,然后通过第一气口210a-1排出第二壳体210的第一通道S1内,排出的室外空气通过侧部开口230a进入到第二腔体S5-2内,然后从端部开口230d排出第二腔体S5-2,随后从风机进风口110b进入到风机模块100的第一腔体S5-1内,排出风机模块100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二气口210a-2进入第二壳体的第二通道S2内,排至室内环境。
如图6至图9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滤网300正对所述第二壳体210的内壁,所述换风阀体220将所述第二壳体210形成隔开的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所述第三通道S3与所述第一气口210a-1导通,所述第四通道S4与所述第二气口210a-2导通。其中,所述第三通道S3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所述第四通道S4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在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时,室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二壳体的第三通道S3内,然后通过第一气口210a-1排出第二壳体210,排出的室内空气从侧部开口230a进入到第一壳体230的第二腔体S5-2内,随后从端部开口230d排出第二腔体S5-2随后从风机进风口110b进入到风机模块100的第一腔体S5-1内,排出风机模块100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二气口210a-2进入第二壳体210的第四通道S4内,排至室外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换风阀体220在在位置切换时,过滤网300与第一气口210a-1的相对位置会跟随换风阀体220的位置发生改变。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时,由于过滤网300正对所述第一气口210a-1,因而室外空气会通过过滤网300,达到对室外空气净化的目的,提升引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清洁度。而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由于过滤网300正对所述第二壳体210的内壁,因而室外空气不会通过过滤网300,室外空气可以不经过过滤网300的净化而排出室外。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壳体210限定有腔室。换风阀体220可活动地置于腔室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换风阀体220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换风阀体220在第一位置时,可以和第二壳体210的腔室限定出隔开的第一通道S1和第二通道S2;换风阀体220在第二位置时,可以和第二壳体210的腔室限定出隔开的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也即:换风阀体220在第二壳体210腔室内的位置切换时,换风阀体220和第二壳体210腔室限定出的通道也会切换,换气装置10能够切换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术语“正对”可以理解为: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气口在过滤网上具有正投影。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过滤网位于第二壳体的正投影位置与第一气口的位置不重合。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换风阀体220在第一位置时,隔开的第一通道S1和第二通道S2在第二壳体210内彼此不连通,而是通过风机模块100内的流道导通。换风阀体220在第二位置时,隔开的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在第二壳体210内也是彼此不连通,而仅仅依靠风机模块100内的第一腔体S5-1以及第二壳体内的第二腔体S5-2形成的第五通道导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10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10包括第一侧壁210a,所述第一侧壁210a与所述风机模块100连接;所述第一气口210a-1和所述第二气口210a-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210a上。在实施例中,第一气口210a-1和第二气口210a-2位于同一侧壁上,能够在第一侧壁210a与风机模块100连接时,分别接入设于风机模块100同一侧的风机出风口110a和第一壳体230的侧部开口230a,能够有利于高效地将第二壳体210与风机模块100和第一壳体230进行装配。具体地,第一气口210a-1与侧部开口230a密封导通;第二气口210a-2与风机出风口110a密封导通。比如,第一气口210a-1与侧部开口230a之间可以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第二气口210a-2与风机出风口110a可以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
图11所示,所述换风阀体220包括第一侧板220a,所述第一侧板220a与所述第一侧壁210a接触;所述第一侧板220a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换风风口220a-1、第二换风风口220a-2、第三换风风口220a-3和第四换风风口220a-4。所述过滤网300与所述第一侧板220a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220a-2。
其中,图2至图5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换风风口220a-1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一换风风口220a-1通过所述第一通道S1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220a-2导通,所述第二换风风口220a-2正对所述第一气口210a-1;在从室外引入空气至室内时,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换风风口220a-1进入到第二壳体210内的第一通道S1内,然后通过第二换风风口220a-2上的过滤网300,排出第二壳体210,通过第一气口210a-1进入到第一壳体230的第二腔体S5-2内,通过风机模块100的风机出风口110a排至第二壳体210的第二通道S2内,排至室内环境。
图6至图9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室内环境通过所述第三通道S3与所述第四换风风口220a-4导通,所述第四换风风口220a-4正对所述第一气口210a-1,所述第一换风风口220a-1正对所述第二气口210a-2,所述第一换风风口220a-1通过所述第四通道S4与所述第三换风风口220a-3导通,所述第三换风风口220a-3与室外环境导通。在将室内污浊空气从室内排放至室外时,室内空气进入到第二壳体210的第三通道S3内,室内空气经过第四换风风口220a-4和第一气口210a-1排放至第一壳体230的第二腔体S5-2内,然后将室内空气通过风机出风口110a、第一换风风口220a-1排放至第二壳体210的第四通道S4内,空气在第四通道S4内流动至第三换风风口220a-3,经过第三换风风口220a-3排放至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侧板220a与所述第一侧壁210a接触。换风阀体220在第一位置时,空气进入到第一通道S1和第二通道S2时,不会从第一换风风口220a-1、第二换风风口220a-2、第三换风风口220a-3和第四换风风口220a-4漏风的情况。而换风阀体220在第一位置时,空气进入到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时,不会从第一换风风口220a-1、第二换风风口220a-2、第三换风风口220a-3和第四换风风口220a-4漏风的情况。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3和图4所示,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10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210a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210b、与所述第一侧壁210a和所述第二侧壁210b均连接的第三侧壁210c和第四侧壁210d,所述第三侧壁210c第四侧壁210d相对设置。第一侧壁210a、第二侧壁210b、第三侧壁210c和第四侧壁210d用于围合形成第二壳体210的密闭腔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0还可以具有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即换风可以为六面体壳体。当然,在一些还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0a、第二侧壁210b、第三侧壁210c、第四侧壁210d、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可以根据美观的需求,设置为不同形状,在此不赘述。
换风阀体220活动地置于第二壳体210的腔室内。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换风阀体220包括第二侧板220b,所述第二侧板220b与所述第一侧板220a交叉设置。比如,若第一侧板220a和第二侧板220b均为平板时,第一侧板220a和第二侧板220b的法向是不平行的。比如,第一侧板220a和第二侧板220b垂直设置。又或者,第二侧板220b的厚度方向与第一侧板220a的厚度方向不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板220b远离所述第一侧壁210a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10b抵接,进而第二侧板220b用于将第二壳体210的腔室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使得在换风阀体220的位置切换时,第二侧板220b的运动,以与第二壳体210形成不同的通道。
具体地,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侧壁210a、所述第二侧壁210b、所述第三侧壁210c和所述第二侧板220b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S2。第二通道S2占据了第二壳体210的位于换风阀体220外的一部分腔室。所述第一侧板220a、所述第二侧壁210b、所述第四侧壁210d和所述第二侧板220b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道S1。第一通道S1占据了第二壳体210的位于换风阀体220内的另一部分腔室。也即:第一通道S1和第二通道S2位于第二侧板220b的两侧,比如,在如图3中所示,第二通道S2位于第二侧板220b的左侧,第一通道S1位于第一侧板220a的右侧。当然,在不同的视角下,第二通道S2位于第二侧板220b的上侧,第一通道S1位于第一侧板220a的下侧;或者,在不同的另一视角下,第二通道S2位于第二侧板220b的前侧,第一通道S1位于第一侧板220a的后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11所示,所述换风阀体220还包括第三侧板220c,所述第三侧板220c与所述第一侧板220a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220c位于所述第三换风风口220a-3和第四换风风口220a-4之间,所述第三侧板220c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20a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10b抵接,用于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将第三换风风口220a-3和第四换风风口220a-4置于不同的通道内,以实现将室内空气排放至室外的目的。
进一步地,图12所示,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三侧壁210c活动连接的活动挡板400,图6至图8所示,活动挡板400用于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在第二壳体210内阻隔,使得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在第二壳体210内彼此不导通,而仅仅通过第五通道S5导通。
具体地,图6至图8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挡板400延伸至所述换风阀体220内并处于遮挡状态,所述活动挡板40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侧壁210b和第一侧板220a,所述活动挡板400远离所述第三侧壁210c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220c抵接,以使得所述活动挡板400与所述第三侧板220c将所述换风阀体220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的空间分为所述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活动挡板400和第三侧板220c的两侧分别为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具体地,在如图7中所示,活动挡板400和第三侧板220c的上表面与第二侧板220b、第一侧板220a、第二壳体210围合限定出第四通道S4,活动挡板400和第三侧板220c的下表面与第二侧板220b、第二壳体210围合限定出第三通道S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图11所示,第二壳体210还包括第四侧板220f,第四侧板220f与第二侧板220b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一侧板220a的两端,且第三侧板220c与第四侧板220f连接。活动挡板400和第三侧板220c的上表面与第一侧板220a、第二侧板220b、第四侧板220f、第二壳体210围合限定出第四通道S4;活动挡板400和第三侧板220c的下表面、第一侧板220a、第二侧板220b、第四侧板220f、第二壳体210围合限定出第四通道S4。
进一步地,图6至图8所示,第一换风风口220a-1、第三换风风口220a-3与第四通道S4导通,即第一换风风口220a-1、第三换风风口220a-3位于第三侧板220c的同一侧;第四换风风口220a-4位于第三侧板220c的另一侧。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风风口220a-2与第四换风风口220a-4位于第三侧板220c的同侧,但是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换风风口220a-2正对第一侧壁210a,空气无法从第二换风风口220a-2流通,进而不会通过过滤网300,部分通过过滤网300的污浊空气将过滤网300上的颗粒物吹落而带动出换气装置10,具有一定的对过滤网300清洁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图12所示,活动挡板400是转动连接于第三侧壁210c上的。活动挡板400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转动。一般情况下,第三侧壁210c的外表面设置有电机,第三侧壁210c上开孔,电机输出轴穿过开孔进入到第二壳体210内,活动挡板400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启动时,活动挡板400转动。在需要从室内排出污浊空气至室外时,电机带动活动挡板400转动至遮挡状态,使得所述活动挡板40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侧壁210b和第一侧板220a,所述活动挡板400远离所述第三侧壁210c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220c抵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5或图9所示,所述第二侧壁210b上设有第三气口210b-1,所述第三气口210b-1用于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第三气口210b-1可以构造为栅格形式。
图6至图8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气口210b-1通过所述第三通道S3与所述第一气口210a-1导通;室内空气通过第三气口210b-1进入到第二壳体210的第三通道S3内,随后经过第四换风风口220a-4、第一气口210a-1排放至第一壳体230的第二腔体S5-2,风机模块100的第一腔体S5-1内,风机模块100从室内环境中吸风,完成将室内空气吸入风机模块100。
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挡板400位于所述换风阀体220之外,且所述活动挡板400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挡板400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壁210b,所述第三气口210b-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S2与所述第二气口210a-2导通。室外空气通过第二气口210a-2进入到第二通道S2内,活动挡板400处于打开状态,第二气口210a-2和第三气口210b-1基于第二通道S2连通,室外空气通过第二通道S2朝向第三气口210b-1流动,而将室外空气排放至室内,完成风机模块100将室外空气吹向室内。
在实施例中,电机启动时,活动挡板400转动。在需要将室外空气吹向室内时,电机带动活动挡板400转动至打开状态,使得所述活动挡板400的侧面接触第二侧壁210b,使得第二气口210a-2和第三气口210b-1之间的通道导通,进而形成第二通道S2。该侧面的两端在活动挡板400处于遮挡状态时,分别抵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10所示,所述第二侧壁210b上还设有第四气口210a-3,所述第四气口210a-3用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即,第四气口210a-3用于第二壳体210从室外环境引入空气或者用于第二壳体210将室内空气排放至室外环境。具体而言,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四气口210a-3通过所述第一通道S1与所述第一气口210a-1导通;即:室外空气从第四气口210a-3进入到第二壳体210的第一通道S1内,然后通过第一气口210a-1排放至第五通道S5内,完成风机模块100从室外环境吸入室外空气的目的。在所述换风阀体2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气口210a-3通过所述第四通道S4与所述第二气口210a-2导通,室内空气从风机模块100排出,通过第二气口210a-2进入到第四通道S4内,然后由第四气口210a-3排放至室外,完成换气装置10将室内污浊空气排放至室外环境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口210a-1、第二气口210a-2和第四气口210a-3间隔设置于第一侧壁210a上,第三气口210b-1设置于第二侧壁210b上。在实施例中,换风阀体220可移动设置于第二壳体210内,第二气口210a-2和第四气口210a-3在换风阀体220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气口210a-1和第四气口210a-3的间隔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12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20a上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220a-2周围的支撑肋条220d,所述支撑肋条220d连接所述过滤网300,以用于支撑所述过滤网300。所述过滤网300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220a上,正对所述第二换风风口220a-2,使得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时,室外空气能够在经过过滤网300净化后再从第二换风风口220a-2排出第一通道S1,而经过风机模块100和第二通道S2排放至室内环境。
一般情况下,支撑肋条220d与第一侧板220a可以一体形成,或者支撑肋条220d与第一侧板220a焊接、螺纹连接或者铆接。支撑肋条220d与过滤网300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比如支撑肋条220d的表面可以设置卡槽,过滤网300卡入卡槽内,有支撑肋条220d支撑过滤网300,使得过滤网300能够跟随换风阀体220运动。或者,过滤网300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支撑肋条220d上。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网300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第一侧板220a上,由第一侧板220a支撑,并且覆盖于第二换风风口220a-2上。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挡板400在处于遮挡状态时,活动挡板400的远离第二侧壁210b的端部也可以抵接在支撑肋条220d上,以使得第三通道S3和第四通道S4彼此在第二壳体210内彼此不导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3、图7和12所示,所述换气装置1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壳体210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换风阀体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轮500,所述换风阀体220上设置有齿条220e,所述齿轮500与所述齿条220e啮合。齿轮500转动时,基于齿条220e和齿轮500的啮合,换风阀体220在齿条220e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第二壳体210的第五侧壁上,电机驱动齿轮500转动,进而带动换风阀体220移动。一般而言,电机为可以实现正转或者反转的电机。
在实施例中,当齿轮500位于齿条220e的第一端部时,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当齿轮500位于齿条220e的第二端部时,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
在实施例中,齿条220e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与换风阀体220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机模块100包括:风轮(未示出)、风机壳体110。一般情况下,风轮为离心式风轮。在一些实施例中,风轮也可以为轴流式风轮。
图4、图8、图12所示,所述风机壳体110形成有第一腔体S5-1和与所述第一腔体S5-1相通的所述风机出风口110a和风机进风口110b,所述风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S5-1内。一般而言,风机壳体110为蜗壳状,具有第一腔体S5-1,用于形成风机模块100的内部风道。风轮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腔体S5-1内。在风轮启动时,能够将第二腔体S5-2的空气从端部开口230d、风机进风口110b吸入至第一腔体S5-1内,然后风机带动空气至风机出风口110a,而排出风机模块100。具体而言,风机壳体110设有安装腔,用于安装带动风轮旋转的电机,由于风轮和驱动电机的风轮不是本申请的改进和重点,因而不进行赘述。
图2、图6、图12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30内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230的内部分隔为第二腔体S5-2以及第三腔体S6。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230的内壁连接,从而件将壳体分隔为第二腔体S5-2以及第三腔体S6。所述第一壳体230形成有与所述第三腔体S6相通的第一风口230b和第二风口230c,所述第二风口230c用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第二风口230c外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一般埋设于建筑物内,以建立室内和室外的导通通道。第一风口230b和侧部开口230a形成于第一壳体的同一侧,并且与风机出风口110a均位于同一侧。第二壳体210位于第一壳体和风机模块的同一侧。
所述风机壳体110与所述第一壳体230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体S5-1和所述第二腔体S5-2形成第五通道S5;所述风机壳体110和所述第一壳体230均与所述第二壳体210连接,所述第一风口230b与所述第二壳体210的第四气口210a-3导通。一般而言,风机壳体110和第一壳体230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件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且两者的接合端面上可以设置密封条,保证第五通道S5是封闭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230也是连接的,其中第一风口230b与第四气口210a-3密封导通,比如第一风口230b和第四气口210a-3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结合图2至图5、图10和图11所示,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一位置时,风轮旋转,室外环境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口230c进入到第三腔体S6内,由第一风口230b、第一换风风口220a-1、第四气口210a-3进入到第一通道S1内,然后经过过滤网300净化后、通过第二换风风口220a-2、第一气口210a-1、侧部开口230a将室外空气吸入到第一壳体的第二腔体S5-2内,通过端部开口230d、风机进风口110b进入到第一腔体S5-1内,然后由风机出风口110a排出风机模块100,随后室外空气第二气口210a-2排入至第二壳体210的第二通道S2内,经过第三气口210b-1排放至室内环境。
结合图6至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换风阀体220处于第二位置时,风轮旋转,室内污浊空气经过第三气口210b-1进入到第三通道S3内,风机模块100将污浊空气从第四换风风口220a-4、第一气口210a-1、侧部开口230a吸入第五通道S5内,然后由风机出风口110a排出风机模块100,随后室外污浊空气通过第二气口210a-2、第一换风风口220a-1进入到第四通道S4内,通过第三换风风口220a-3、第四气口210a-3、第一风口230b、第三腔体S6、第二风口230c排出至室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和换气装置10。其中,所述换气装置10采用了前述实施例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因而所述空调器具有前述实施例的一部分优势或者全部优势,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具体地,所述换气装置10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器,也可以为立式空调器。换气装置10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件螺接、焊接、卡接、铆接中的至少一种与空调本体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形成有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并限定有用于连通所述风机进风口和风机出风口的第一腔体;
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风机模块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端部开口和侧部开口,并形成有连通所述端部开口和侧部开口的第二腔体;所述端部开口与所述风机进风口连通;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风机模块均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其中,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侧部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通;以及
换风阀体,所述换风阀体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换风阀体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通道;
其中,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换气装置能够从室外引入空气至室内;其中,所述过滤网正对所述第一气口,所述换风阀体将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与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二通道与室内环境导通;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换气装置能够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其中,所述过滤网正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换风阀体将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其中,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风机模块连接;
所述换风阀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所述第一侧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换风风口、第二换风风口、第三换风风口和第四换风风口;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
其中,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换风风口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一换风风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导通,所述第二换风风口正对所述第一气口;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室内环境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换风风口导通,所述第四换风风口正对所述第一气口,所述第一换风风口正对所述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换风风口通过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三换风风口导通,所述第三换风风口与室外环境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连接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换风阀体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
其中,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风阀体还包括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位于所述第三换风风口和第四换风风口之间,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三侧壁活动连接的活动挡板;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挡板延伸至所述换风阀体内并处于遮挡状态,所述活动挡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侧壁和第一侧板,所述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抵接,以使得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将所述换风阀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的空间分为所述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三气口,所述第三气口用于与所述室内环境导通;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气口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换风阀体之外,且所述活动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挡板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还设有第四气口,所述第四气口用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口导通;
在所述换风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气口通过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口导通。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换风风口周围的支撑肋条,所述支撑肋条连接所述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正对所述第二换风风口。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换风阀体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三腔体相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用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导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四气口导通。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本体,以及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
CN202210626342.9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5046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6342.9A CN115046276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6342.9A CN115046276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6276A CN115046276A (zh) 2022-09-13
CN115046276B true CN115046276B (zh) 2023-06-23

Family

ID=8315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6342.9A Active CN115046276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627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207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装置
CN103307690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2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3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5115040A (zh) * 2015-09-16 2015-12-02 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自循环新风换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33556A (zh) * 2015-10-31 2016-02-17 谭文胜 一种可内循环净化空气的全热新风交换器
CN107289573A (zh) * 2017-08-16 2017-10-24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断桥铝合金窗智能过滤换气装置
CN110779095A (zh) * 2019-11-01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过滤机构的空调
CN210951559U (zh) * 2019-08-12 2020-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
CN213713289U (zh) * 2020-09-15 2021-07-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210107240A (ko) * 2020-02-23 2021-09-01 연규문 공기청정 환기시스템
CN216409129U (zh) * 2021-07-14 2022-04-2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4484669A (zh) * 2022-01-27 2022-05-13 赫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控制净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9566B1 (ko) * 2004-05-21 2005-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207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装置
CN103307690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2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3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5115040A (zh) * 2015-09-16 2015-12-02 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自循环新风换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33556A (zh) * 2015-10-31 2016-02-17 谭文胜 一种可内循环净化空气的全热新风交换器
CN107289573A (zh) * 2017-08-16 2017-10-24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断桥铝合金窗智能过滤换气装置
CN210951559U (zh) * 2019-08-12 2020-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
CN110779095A (zh) * 2019-11-01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过滤机构的空调
KR20210107240A (ko) * 2020-02-23 2021-09-01 연규문 공기청정 환기시스템
CN213713289U (zh) * 2020-09-15 2021-07-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409129U (zh) * 2021-07-14 2022-04-2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4484669A (zh) * 2022-01-27 2022-05-13 赫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控制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6276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0017497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20040010899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100715337B1 (ko) 패키지형 에어컨의 송풍 구조
KR20180082250A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CN21339560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JP459977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050014293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5046276B (zh) 一种换气装置及空调器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KR20050031568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H062888A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KR101198577B1 (ko) 외기도입장치의 개폐구조
KR20060083016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547686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060020591A (ko) 스탠드형 에어컨의 공기청정기 구조
KR102584604B1 (ko) 원심 송풍기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215675717U (zh)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厨房空调系统
CN220669596U (zh) 风管机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437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8681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511491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070077642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실내기
KR20080010979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외기도입장치
KR100484936B1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