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9519B -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9519B
CN115029519B CN202210539754.9A CN202210539754A CN115029519B CN 115029519 B CN115029519 B CN 115029519B CN 202210539754 A CN202210539754 A CN 202210539754A CN 115029519 B CN115029519 B CN 115029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water
groove
cover body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97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9519A (zh
Inventor
谭青
王振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ongr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ongr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ongr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ongr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97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9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9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9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9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9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C21D1/32Soft annealing, e.g. spheroidi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属于球化退火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增加材料球化退火的冷却效率,导致其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放置在球化退火炉内部,将其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直至随球化退火炉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材料在球化退火炉内部进行等温放置,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等温后材料继续放置随球化退火炉冷却,冷至500℃左右出炉,此过程中环形罩体可漏出空隙,通过风机加快冷却速率,被风冷后的材料上升至水冷机构内部,对其进行水冷,本发明实现了球化退火装置增加材料球化退火的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化退火技术领域,具体为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以获得类似粒状珠光体的球化组织(因不—定是共析成分,故称为球化组织),从而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淬火做组织准备。球化组织不仅比片状组织有更好的塑性和韧性,而且硬度稍低。在切削加工具有球化组织的工件时,刀具可以避免切割硬而脆的渗碳体,而在软的铁素体中通过,因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钢的切削加工性。
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增加材料球化退火的冷却效率,导致其效率不高,且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在装置内部进行随炉冷却时,不便于利用风冷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冷却,导致随炉冷却的时间较长,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在材料出炉时,通过水冷的方式加快材料的冷却。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增加材料球化退火的冷却效率,导致其效率不高,且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在装置内部进行随炉冷却时,不便于利用风冷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冷却,导致随炉冷却的时间较长,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在材料出炉时,通过水冷的方式加快材料冷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在基台上端的球化退火炉,球化退火炉上端设置有水冷机构,球化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上端的固定盘,炉体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内部设置有环形罩体,固定盘上端设置有密封上盖,且密封上盖覆盖设置在升降组件和环形罩体的正上方位置,环形罩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升温组件,升降组件和炉体内壁间距位置形成冷风腔,炉体内部环形设置有风机,且风机设置多组;
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环形罩体外侧的升降环和设置在升降环下端的承载条,且承载条与炉体内壁相连接,升降环内壁环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且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均设置四组,两组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的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内部活动设置有旋转轴,第二弧形槽内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旋转轴外侧与环形罩体外侧相接触,连接组件内部设置有限定组件,且限定组件设置两组;
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弧形槽内部的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一侧的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活动嵌合在第一连接板内部,第二连接板另一侧设置有连接轴。
进一步地,限定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连接板一侧的构件槽和开设在构件槽外侧的第一竖条槽,构件槽内部设置有伸缩柱,伸缩柱设定为可伸缩,伸缩柱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柱,活动柱一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竖条,固定竖条与第一竖条槽相匹配,活动柱内部螺纹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一端设置有夹持块。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一侧开设有配合槽,配合槽内部开设有限位槽,配合槽一侧开设有第二竖条槽,第二竖条槽与第一竖条槽大小相等,且处于同一轴线上,限位槽内部活动设置有夹持伸缩块,且夹持伸缩块设置两组,限位槽的直径与配合槽和第二竖条槽的直径总和相等。
进一步地,环形罩体包括设置在炉体内壁底端的固定罩体和设置在固定罩体正上方位置的升降罩体,固定罩体内部设置有放置框体,放置框体下端设置有连接底座,固定罩体上端开设有第二环形槽。
进一步地,升降罩体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设置四组,升降罩体下端设置有嵌合环,嵌合环外侧设置有密封环体,嵌合环和密封环体均嵌合在第二环形槽内部,相邻一组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活动设置有连接轴。
进一步地,密封上盖一侧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升降罩体处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放置框体内部设置有透温网,透温网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放置框体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喷洒管,进水喷洒管设置两组,进水喷洒管一端设置有喷水头,且喷水头朝向放置框体内部。
进一步地,连接底座外侧设置有透水网,且透水网设置两组,透水网处于进水喷洒管正下方位置,连接底座内部开设有蓄水腔,蓄水腔内部上端设置有透水网,透水网内部设置有承重柱,且承重柱设置多组,多组所述的承重柱与蓄水腔内壁相连接,蓄水腔内部底端设置有出水腔,且出水腔设置两组,一组所述的出水腔与一组所述的透水网相连通。
进一步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水仓和设置在冷却水仓下端的废液水仓,冷却水仓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伸缩块,第一伸缩块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通过水管与冷却水仓内部相连接,废液水仓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伸缩块,第二伸缩块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通过水管与废液水仓内部相连接,第一伸缩块、第一连接管、第二伸缩块和第二连接管均设置两组,第一连接管与进水喷洒管相匹配,透水网与第二连接管相匹配。
采用球化退火装置制作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入料:将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放置在球化退火炉内部,将其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直至随球化退火炉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
S2:等温放置:材料在球化退火炉内部进行等温放置,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
S3:随炉冷却:等温后材料继续放置随球化退火炉冷却,冷至500℃左右出炉,此过程中环形罩体可漏出空隙,通过风机加快冷却速率;
S4:被风冷后的材料上升至水冷机构内部,对其进行水冷,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将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放置在球化退火炉内部,将其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直至随球化退火炉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材料在球化退火炉内部进行等温放置,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等温后材料继续放置随球化退火炉冷却,冷至500℃左右出炉,此过程中环形罩体可漏出空隙,通过风机加快冷却速率,被风冷后的材料上升至水冷机构内部,对其进行水冷。
2、本发明提供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将材料放置在放置框体内部进行球化退化处理,当需要对其进行风冷时,驱动四组旋转轴和传动轴进行转动,传动轴旋转时会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旋转,在传动轴和旋转轴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升降罩体上升,直至嵌合环与第二环形槽分离,此时升降罩体上端仍嵌合在第一环形槽内部,升降罩体和固定罩体漏出空隙之后,冷风腔内部的空气与固定罩体内部的空气形成流通,通过多组的风机吹风,加快固定罩体内部材料的冷却速率,当不需要升降罩体进行升降时,驱动伸缩柱伸出,带动活动柱移动,因固定竖条和第二竖条槽相匹配,活动柱一端可嵌合在限位槽内部,夹持块会与限位槽内部相挤压,伸缩柱继续伸出,螺纹柱会逐渐隐藏在活动柱内部,此时活动柱会旋转,继而固定竖条被带动旋转,不再与第二竖条槽处于同一轴线上,即限定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间距,最后,夹持伸缩块被驱动伸出,夹持住夹持块。
3、本发明提供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当材料被冷却完毕之后,通过吊装装置使得密封上盖上升,将其放置在一侧,再通过吊装装置吊起放置框体和连接底座,此时材料处于放置框体内部,放置框体和连接底座被吊到水冷机构的内部,驱动第一伸缩块和第二伸缩块伸出,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与进水喷洒管相连接,透水网和第二连接管相连接,冷却水仓内部的冷却水经第一连接管被喷洒头作用后,对放置框体内部的材料进行喷淋式的冷却,且被喷出的水经透水网进入蓄水腔内部,随后经出水腔和第二连接管进入废液水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球化退火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封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球化退火炉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环形罩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放置框体和连接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限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10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连接底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水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台;2、球化退火炉;21、炉体;22、固定盘;23、升降组件;231、升降环;232、承载条;233、第一弧形槽;234、旋转轴;235、第二弧形槽;236、连接组件;2361、传动轴;2362、第一连接板;2363、第二连接板;23631、第三连接板;23632、连接轴;23633、配合槽;23634、限位槽;23635、第二竖条槽;23636、夹持伸缩块;237、限定组件;2371、构件槽;2372、第一竖条槽;2373、伸缩柱;2374、活动柱;2375、固定竖条;2376、螺纹柱;2377、夹持块;24、环形罩体;241、升降罩体;2411、第一固定块;2412、第二固定块;2413、嵌合环;2414、密封环体;242、固定罩体;2421、第二环形槽;243、放置框体;2431、透温网;2432、支撑板;2433、进水喷洒管;244、连接底座;2441、透水网;2442、承重柱;2443、蓄水腔;2444、出水腔;25、密封上盖;251、固定环;252、第一环形槽;26、升温组件;27、风机;28、冷风腔;3、水冷机构;31、冷却水仓;32、废液水仓;33、第一伸缩块;34、第一连接管;35、第二伸缩块;36、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增加材料球化退火的冷却效率,导致其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如图1-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基台1上端的球化退火炉2,球化退火炉2上端设置有水冷机构3,球化退火炉2包括炉体21和设置在炉体21上端的固定盘22,炉体21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23,升降组件23内部设置有环形罩体24,固定盘22上端设置有密封上盖25,且密封上盖25覆盖设置在升降组件23和环形罩体24的正上方位置,环形罩体24内部底端设置有升温组件26,升降组件23和炉体21内壁间距位置形成冷风腔28,炉体21内部环形设置有风机27,且风机27设置多组。
具体的,将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放置在球化退火炉2内部,将其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直至随球化退火炉2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材料在球化退火炉2内部进行等温放置,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等温后材料继续放置随球化退火炉2冷却,冷至500℃左右出炉,此过程中环形罩体24可漏出空隙,通过风机27加快冷却速率,被风冷后的材料上升至水冷机构3内部,对其进行水冷。
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在装置内部进行随炉冷却时,不便于利用风冷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冷却,导致随炉冷却的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如图3-11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升降组件23包括设置在环形罩体24外侧的升降环231和设置在升降环231下端的承载条232,且承载条232与炉体21内壁相连接,升降环231内壁环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233和第二弧形槽235,且第一弧形槽233和第二弧形槽235均设置四组,两组的第一弧形槽233之间设置有一组的第二弧形槽235,第一弧形槽233内部活动设置有旋转轴234,第二弧形槽235内部设置有连接组件236,旋转轴234外侧与环形罩体24外侧相接触,连接组件236内部设置有限定组件237,且限定组件237设置两组,连接组件236包括设置在第二弧形槽235内部的传动轴2361和设置在传动轴2361一侧的第一连接板2362,且第一连接板236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363,第二连接板2363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板23631,第二连接板2363通过第三连接板23631活动嵌合在第一连接板2362内部,第二连接板2363另一侧设置有连接轴23632。
限定组件237包括开设在第一连接板2362一侧的构件槽2371和开设在构件槽2371外侧的第一竖条槽2372,构件槽2371内部设置有伸缩柱2373,伸缩柱2373设定为可伸缩,伸缩柱2373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柱2374,活动柱2374一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竖条2375,固定竖条2375与第一竖条槽2372相匹配,活动柱2374内部螺纹设置有螺纹柱2376,螺纹柱2376一端设置有夹持块2377,第二连接板2363一侧开设有配合槽23633,配合槽2363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3634,配合槽23633一侧开设有第二竖条槽23635,第二竖条槽23635与第一竖条槽2372大小相等,且处于同一轴线上,限位槽23634内部活动设置有夹持伸缩块23636,且夹持伸缩块23636设置两组,限位槽23634的直径与配合槽23633和第二竖条槽23635的直径总和相等,环形罩体24包括设置在炉体21内壁底端的固定罩体242和设置在固定罩体242正上方位置的升降罩体241,固定罩体242内部设置有放置框体243,放置框体243下端设置有连接底座244,固定罩体242上端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421。
升降罩体241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411和第二固定块2412,且第一固定块2411和第二固定块2412设置四组,升降罩体241下端设置有嵌合环2413,嵌合环2413外侧设置有密封环体2414,嵌合环2413和密封环体2414均嵌合在第二环形槽2421内部,相邻一组的第一固定块2411和第二固定块2412之间活动设置有连接轴23632,密封上盖25一侧设置有固定环251,固定环251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52,第一环形槽252与升降罩体241处于同一轴线上,放置框体243内部设置有透温网2431,透温网2431内部设置有支撑板2432,放置框体243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喷洒管2433,进水喷洒管2433设置两组,进水喷洒管2433一端设置有喷水头,且喷水头朝向放置框体243内部。
具体的,将材料放置在放置框体243内部进行球化退化处理,当需要对其进行风冷时,驱动四组旋转轴234和传动轴2361进行转动,传动轴2361旋转时会带动第一连接板2362和第二连接板2363进行旋转,在传动轴2361和旋转轴234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升降罩体241上升,直至嵌合环2413与第二环形槽2421分离,此时升降罩体241上端仍嵌合在第一环形槽252内部,升降罩体241和固定罩体242漏出空隙之后,冷风腔28内部的空气与固定罩体242内部的空气形成流通,通过多组的风机27吹风,加快固定罩体242内部材料的冷却速率,当不需要升降罩体241进行升降时,驱动伸缩柱2373伸出,带动活动柱2374移动,因固定竖条2375和第二竖条槽23635相匹配,活动柱2374一端可嵌合在限位槽23634内部,夹持块2377会与限位槽23634内部相挤压,伸缩柱2373继续伸出,螺纹柱2376会逐渐隐藏在活动柱2374内部,此时活动柱2374会旋转,继而固定竖条2375被带动旋转,不再与第二竖条槽23635处于同一轴线上,即限定了第一连接板2362和第二连接板2363的间距,最后,夹持伸缩块23636被驱动伸出,夹持住夹持块2377。
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不便于在材料出炉时,通过水冷的方式加快材料冷却的技术问题,如图12-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连接底座244外侧设置有透水网2441,且透水网2441设置两组,透水网2441处于进水喷洒管2433正下方位置,连接底座244内部开设有蓄水腔2443,蓄水腔2443内部上端设置有透水网2441,透水网2441内部设置有承重柱2442,且承重柱2442设置多组,多组的承重柱2442与蓄水腔2443内壁相连接,蓄水腔2443内部底端设置有出水腔2444,且出水腔2444设置两组,一组的出水腔2444与一组的透水网2441相连通,水冷机构3包括冷却水仓31和设置在冷却水仓31下端的废液水仓32,冷却水仓31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伸缩块33,第一伸缩块33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4,第一连接管34通过水管与冷却水仓31内部相连接,废液水仓32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伸缩块35,第二伸缩块35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6,第二连接管36通过水管与废液水仓32内部相连接,第一伸缩块33、第一连接管34、第二伸缩块35和第二连接管36均设置两组,第一连接管34与进水喷洒管2433相匹配,透水网2441与第二连接管36相匹配。
具体的,当材料被冷却完毕之后,通过吊装装置使得密封上盖25上升,将其放置在一侧,再通过吊装装置吊起放置框体243和连接底座244,此时材料处于放置框体243内部,放置框体243和连接底座244被吊到水冷机构3的内部,驱动第一伸缩块33和第二伸缩块35伸出,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34与进水喷洒管2433相连接,透水网2441和第二连接管36相连接,冷却水仓31内部的冷却水经第一连接管34被喷洒头作用后,对放置框体243内部的材料进行喷淋式的冷却,且被喷出的水经透水网2441进入蓄水腔2443内部,随后经出水腔2444和第二连接管36进入废液水仓32内部。
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上述实施例,采用球化退火装置制作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入料:将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放置在球化退火炉2内部,将其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直至随球化退火炉2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
步骤二:等温放置:材料在球化退火炉2内部进行等温放置,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
步骤三:随炉冷却:等温后材料继续放置随球化退火炉2冷却,冷至500℃左右出炉,此过程中环形罩体24可漏出空隙,通过风机27加快冷却速率;
步骤四:被风冷后的材料上升至水冷机构3内部,对其进行水冷,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基台(1)上端的球化退火炉(2),其特征在于:球化退火炉(2)上端设置有水冷机构(3),球化退火炉(2)包括炉体(21)和设置在炉体(21)上端的固定盘(22),炉体(21)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23),升降组件(23)内部设置有环形罩体(24),固定盘(22)上端设置有密封上盖(25),且密封上盖(25)覆盖设置在升降组件(23)和环形罩体(24)的正上方位置,环形罩体(24)内部底端设置有升温组件(26),升降组件(23)和炉体(21)内壁间距位置形成冷风腔(28),炉体(21)内部环形设置有风机(27),且风机(27)设置多组;
升降组件(23)包括设置在环形罩体(24)外侧的升降环(231)和设置在升降环(231)下端的承载条(232),且承载条(232)与炉体(21)内壁相连接,升降环(231)内壁环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233)和第二弧形槽(235),且第一弧形槽(233)和第二弧形槽(235)均设置四组,两组所述的第一弧形槽(233)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的第二弧形槽(235),第一弧形槽(233)内部活动设置有旋转轴(234),第二弧形槽(235)内部设置有连接组件(236),旋转轴(234)外侧与环形罩体(24)外侧相接触,连接组件(236)内部设置有限定组件(237),且限定组件(237)设置两组;
连接组件(236)包括设置在第二弧形槽(235)内部的传动轴(2361)和设置在传动轴(2361)一侧的第一连接板(2362),且第一连接板(236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363),第二连接板(2363)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板(23631),第二连接板(2363)通过第三连接板(23631)活动嵌合在第一连接板(2362)内部,第二连接板(2363)另一侧设置有连接轴(236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定组件(237)包括开设在第一连接板(2362)一侧的构件槽(2371)和开设在构件槽(2371)外侧的第一竖条槽(2372),构件槽(2371)内部设置有伸缩柱(2373),伸缩柱(2373)设定为可伸缩,伸缩柱(2373)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柱(2374),活动柱(2374)一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竖条(2375),固定竖条(2375)与第一竖条槽(2372)相匹配,活动柱(2374)内部螺纹设置有螺纹柱(2376),螺纹柱(2376)一端设置有夹持块(23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2363)一侧开设有配合槽(23633),配合槽(2363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3634),配合槽(23633)一侧开设有第二竖条槽(23635),第二竖条槽(23635)与第一竖条槽(2372)大小相等,且处于同一轴线上,限位槽(23634)内部活动设置有夹持伸缩块(23636),且夹持伸缩块(23636)设置两组,限位槽(23634)的直径与配合槽(23633)和第二竖条槽(23635)的直径总和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罩体(24)包括设置在炉体(21)内壁底端的固定罩体(242)和设置在固定罩体(242)正上方位置的升降罩体(241),固定罩体(242)内部设置有放置框体(243),放置框体(243)下端设置有连接底座(244),固定罩体(242)上端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罩体(241)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411)和第二固定块(2412),且第一固定块(2411)和第二固定块(2412)设置四组,升降罩体(241)下端设置有嵌合环(2413),嵌合环(2413)外侧设置有密封环体(2414),嵌合环(2413)和密封环体(2414)均嵌合在第二环形槽(2421)内部,相邻一组所述的第一固定块(2411)和第二固定块(2412)之间活动设置有连接轴(236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上盖(25)一侧设置有固定环(251),固定环(251)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52),第一环形槽(252)与升降罩体(241)处于同一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框体(243)内部设置有透温网(2431),透温网(2431)内部设置有支撑板(2432),放置框体(243)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喷洒管(2433),进水喷洒管(2433)设置两组,进水喷洒管(2433)一端设置有喷水头,且喷水头朝向放置框体(243)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底座(244)外侧设置有透水网(2441),且透水网(2441)设置两组,透水网(2441)处于进水喷洒管(2433)正下方位置,连接底座(244)内部开设有蓄水腔(2443),蓄水腔(2443)内部上端设置有透水网(2441),透水网(2441)内部设置有承重柱(2442),且承重柱(2442)设置多组,多组所述的承重柱(2442)与蓄水腔(2443)内壁相连接,蓄水腔(2443)内部底端设置有出水腔(2444),且出水腔(2444)设置两组,一组所述的出水腔(2444)与一组所述的透水网(244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机构(3)包括冷却水仓(31)和设置在冷却水仓(31)下端的废液水仓(32),冷却水仓(31)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伸缩块(33),第一伸缩块(33)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4),第一连接管(34)通过水管与冷却水仓(31)内部相连接,废液水仓(32)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伸缩块(35),第二伸缩块(35)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6),第二连接管(36)通过水管与废液水仓(32)内部相连接,第一伸缩块(33)、第一连接管(34)、第二伸缩块(35)和第二连接管(36)均设置两组,第一连接管(34)与进水喷洒管(2433)相匹配,透水网(2441)与第二连接管(36)相匹配。
10.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球化退火装置制作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入料:将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放置在球化退火炉(2)内部,将其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直至随球化退火炉(2)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
S2:等温放置:材料在球化退火炉(2)内部进行等温放置,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
S3:随炉冷却:等温后材料继续放置随球化退火炉(2)冷却,冷至500℃左右出炉,此过程中环形罩体(24)可漏出空隙,通过风机(27)加快冷却速率;
S4:被风冷后的材料上升至水冷机构(3)内部,对其进行水冷,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CN202210539754.9A 2022-05-18 2022-05-18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Active CN115029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754.9A CN115029519B (zh) 2022-05-18 2022-05-18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754.9A CN115029519B (zh) 2022-05-18 2022-05-18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9519A CN115029519A (zh) 2022-09-09
CN115029519B true CN115029519B (zh) 2023-01-13

Family

ID=8312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9754.9A Active CN115029519B (zh) 2022-05-18 2022-05-18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9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2951B (zh) * 2023-05-18 2023-10-24 南通瑞升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CN117567011B (zh) * 2024-01-17 2024-03-22 辽宁拓邦鸿基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舟退火装置及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1951A (en) * 1952-09-25 1955-06-15 Wellman Smith Owen Eng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ing metal objects
DE3736674C1 (en) * 1987-10-29 1989-01-26 Didier Eng Method and furnace for heating slabs, ingots, billets, sheets and similar products
CN104694712A (zh) * 2015-03-04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退火炉及退火方法
CN204981987U (zh) * 2015-08-17 2016-01-20 济宁市金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轮淬火工装
CN205590759U (zh) * 2016-03-24 2016-09-21 温州任和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球化效率的球化退火炉
CN107460296A (zh) * 2017-09-21 2017-12-12 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热循环真空退火炉
CN208151437U (zh) * 2018-03-18 2018-11-27 常州市新城光大热处理有限公司 热处理罩式炉
CN109487057A (zh) * 2018-11-27 2019-03-19 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渗碳钢水剂淬火风冷炉
CN209555299U (zh) * 2019-01-26 2019-10-29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运用退火炉均匀炉温的对流吹风式的双炉盖结构
WO2021031772A1 (zh) * 2019-08-19 2021-02-25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道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生产系统
CN113564310A (zh) * 2021-06-30 2021-10-29 昆山溢阳潮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热处理加工用工件快速循环降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8466B2 (en) * 2012-12-28 2017-05-02 Jonathan Y. MELLEN Furnace system with activ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1951A (en) * 1952-09-25 1955-06-15 Wellman Smith Owen Eng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ing metal objects
DE3736674C1 (en) * 1987-10-29 1989-01-26 Didier Eng Method and furnace for heating slabs, ingots, billets, sheets and similar products
CN104694712A (zh) * 2015-03-04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退火炉及退火方法
CN204981987U (zh) * 2015-08-17 2016-01-20 济宁市金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轮淬火工装
CN205590759U (zh) * 2016-03-24 2016-09-21 温州任和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球化效率的球化退火炉
CN107460296A (zh) * 2017-09-21 2017-12-12 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热循环真空退火炉
CN208151437U (zh) * 2018-03-18 2018-11-27 常州市新城光大热处理有限公司 热处理罩式炉
CN109487057A (zh) * 2018-11-27 2019-03-19 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渗碳钢水剂淬火风冷炉
CN209555299U (zh) * 2019-01-26 2019-10-29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运用退火炉均匀炉温的对流吹风式的双炉盖结构
WO2021031772A1 (zh) * 2019-08-19 2021-02-25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道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生产系统
CN113564310A (zh) * 2021-06-30 2021-10-29 昆山溢阳潮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热处理加工用工件快速循环降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9519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29519B (zh) 抗磨双金属层压复合材料的球化退火装置及工艺
CN100366763C (zh) 辊的热处理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1698902B (zh) 整体铸钢支承辊淬火方法
CN107881303A (zh) 钢材球化退火工艺
CN106868267B (zh) 一种d2钢轧辊双频热处理淬火工艺及装置
CN114150116A (zh) 一种罩式退火炉
CN213416942U (zh) 一种齿轮生产用旋转正火加热装置
CN206185240U (zh) 带半封闭冷却水槽的同步切割机用组合开槽片
CN218232511U (zh) 一种车轮轮毂淬火设备
CN212955233U (zh) 一种耐磨材料淬火池
CN218321501U (zh) 一种环件淬火抗变形装置
CN214383783U (zh) 一种铸钢轧辊热处理喷淬机喷嘴安装结构
CN112195324B (zh) 一种摩托车铝合金轮毂脱模后的自动化淬火装置
CN206438043U (zh) 双曲弯钢化玻璃生产用钢化风栅装置
CN1120244C (zh) 包括带支撑辊的可旋转结构的带材导向装置
JPS59118812A (ja) 旋回輪軸受の軌道輪の焼入れ方法
CN114410903A (zh) 一种热轧中板生产用局部淬火装置
CN202099353U (zh) 罩式炉用移动式最终冷却台
CN112646963A (zh) 一种新型轧辊喷淬装置
CN102586564B (zh) 变速箱锥榖的热处理方法
CN109161675A (zh) GCr15SiMn钢制φ76.2mm钢球水基淬火设备及淬火方法
CN202465814U (zh) 双金属带锯氮气喷淬热处理生产线
CN217636803U (zh) 一种用于热处理的快冷平台
CN107674969A (zh) 一种复合退火炉
CN109022683B (zh) 一种刮板输送机链轮链窝的淬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9

Address after: 413000 No. 514, floor 5, comprehensive service building, East New Area, high tech Zone,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Yongr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13, block C, Hengyi Baolian financial center, 1473 Siping Road, Kuiwen District, Weifang, Shandong 261000

Applicant before: Weifang Keh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