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963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9639A
CN115019639A CN202111547810.5A CN202111547810A CN115019639A CN 115019639 A CN115019639 A CN 115019639A CN 202111547810 A CN202111547810 A CN 202111547810A CN 115019639 A CN115019639 A CN 115019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d
electronic device
back plate
ben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78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9639B (zh
Inventor
张垚磊
周国统
路宜霖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78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96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3555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164A1/zh
Priority to EP22834460.2A priority patent/EP422446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501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9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9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柔性显示模组、防护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垫板。壳体包括转动组件和两个支撑体。转动组件设于两个支撑体之间。支撑体与转动组件可转动连接。柔性显示模组覆盖于壳体。柔性显示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具有可弯折区。可弯折区面向转动组件设置。防护板设于背板和壳体之间,背板和防护板中的一者与第一垫板相连。防护板的一部分位于可弯折区和壳体之间。第一连接件连接背板和防护板。第一连接件设于背板的可弯折区的外侧。第一垫板设于背板和防护板之间。第一垫板位于第一连接件面向可弯折区的一侧。第一垫板的至少部分位于可弯折区的外侧。电子设备可以解决柔性显示屏存在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portable equipment,PAD)等电子设备的爆发式增长,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面积大小不同,会使得电子设备的相关功能使用体验不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面积越来越大,但显示屏面积较大时,会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尺寸较大,存在携带不便利的问题。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可以加工制造出柔性显示模组。
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屏和背板。与传统屏幕相比,柔性显示屏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柔性显示屏具有可弯曲、具有柔韧性等特点,从而可以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实现显示面积的灵活变化,同时折叠后的电子设备自身尺寸小,便于携带。柔性显示屏需要使用背板作为衬底,从而背板可以为柔性显示屏提供支撑,也可以保证柔性显示屏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背板包括可弯折区。背板上位于可弯折区两侧的部分受到外力相互靠近运动时,可弯折区可以弯折变形。同时,柔性显示屏与背板同步发生弯折。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在可弯折区存在不平整,从而在息屏状态下观察柔性显示屏时,存在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问题,影响柔性显示屏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解决因柔性显示屏在可弯折区存在不平整而导致柔性显示屏存在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至少包括壳体、柔性显示模组、防护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垫板。壳体至少包括转动组件和两个支撑体。转动组件设置于两个支撑体之间。支撑体与转动组件可转动连接。柔性显示模组覆盖于壳体上。柔性显示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具有可弯折区。背板的可弯折区面向转动组件设置。防护板设置于背板和壳体之间。背板和防护板中的一者与第一垫板相连。防护板的一部分位于背板的可弯折区和壳体之间。第一连接件连接背板和防护板。第一连接件设置于背板的可弯折区的外侧。第一垫板设置于背板和防护板之间。第一垫板位于第一连接件面向可弯折区的一侧。第一垫板的至少部分位于可弯折区的外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背板靠近自身可弯折区的部分不受第一垫板与防护板的约束限制,从而在受到沿厚度方向的作用力时可以相对防护板发生移动,例如可以远离防护板移动以发生翘曲变形。因此,背板的可弯折区在内应力作用下因应力集中而发生隆起形变时,可弯折区的形变可以传递至背板靠近可弯折区的区域,以带动背板靠近可弯折区的区域远离防护板移动并发生翘曲变形,从而背板靠近可弯折区的部分和可弯折区之间可以实现较为平缓、光滑过渡,并且可弯折区的应力得到释放,可以降低可弯折区的变形程度,有利于降低因可弯折区与背板靠近可弯折区的部分的表面之间出现高度差突变而导致柔性显示屏不平整的可能性,降低柔性显示屏出现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与第一垫板相连。背板与第一垫板可接触或自由分离。如果第一垫板设置于背板,由于背板自身厚度较小,因此设置的第一垫板存在补强背板上相应区域的刚度的可能性,使得背板对应第一垫板的区域的变形能力弱于其他区域的变形能力,从而存在背板变形不一致的可能性,影响柔性显示屏的展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垫板固定于防护板上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与第一垫板粘接,使得防护板和第一垫板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第一垫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和第一垫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第一垫板的加工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垫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从而第一垫板绝缘隔离柔性显示模组和防护板,降低防护板和柔性显示模组之间出现通过第一垫板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垫板整体位于可弯折区的外侧。第一垫板整体位于可弯折区的外侧的方式,可以有利于降低背板、第一垫板和防护板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避免出现第一垫板将可弯折区顶起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最大厚度等于第一垫板的最大厚度,从而第一连接件面向背板的表面可以和第一垫板面向背板的表面保持齐平。因此,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垫板均与背板接触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垫板中的任一者不会向背板施加顶升作用力而导致背板发生隆起变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包括通孔。通孔位于背板的可弯折区的外侧。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穿过通孔并且连接背板和壳体。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垫板围设于第二连接件。背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防护板连接于壳体,并且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于壳体,从而有利于提高背板和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垫板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二连接件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为粘接件,使得壳体和背板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壳体和背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壳体和背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壳体和背板的加工难度,提高壳体和背板的结构完整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面向通孔的壁面与通孔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第一连接件和防护板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在向通孔位置注入胶水时,一部分胶水会流到防护板外露的区域上,从而胶水固化后形成的第二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防护板和背板之间。因此,第二连接件可以受到防护板的限位约束,使得第二连接件不易从通孔中脱出并与防护板发生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垫板面向通孔的壁面与通孔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第一垫板和防护板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在向通孔位置注入胶水时,一部分胶水会流到防护板外露的区域上,从而胶水固化后形成的第二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防护板和背板之间。因此,第二连接件可以受到防护板的限位约束,使得第二连接件不易从通孔中脱出并与防护板发生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转动组件中转轴的轴向,两个以上的通孔间隔设置。点胶设备通过对一次出胶量进行控制,使得对每个通孔进行一次点胶即可保证胶水将通孔填满,避免出现因通孔尺寸过大需要多次点胶而导致胶水量不易精准控制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点胶效率,同时降低出现胶水不足未能填满通孔或者胶水过多而发生外溢的可能性。另外,防护板上设置多个通孔的方式,有利于壁免出现因通孔尺寸较大而导致防护板整体刚度偏小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为粘接件,使得防护板和背板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背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和背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背板的加工难度,提高防护板和背板的结构完整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背板的厚度大于防护板的厚度。相对于背板,防护板的刚度较小,从而防护板相对背板易于弯曲变形,有利于降低因防护板难以弯曲而导致防护板对背板弯折过程施加较大阻力,影响背板弯折过程平稳性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背板的材料包含铁、钛、镍、铬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防护板的材料包含铁、钛、镍、铬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弯折区为刚度减弱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连接防护板和壳体,以使防护板不易发生移动,从而防护板和壳体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件为粘接件,使得防护板和壳体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壳体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和壳体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壳体的加工难度,提高防护板和壳体的结构完整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垫板。背板和防护板中的一者与第二垫板相连。第二垫板位于第一垫板背向第一连接件的一侧。第二垫板的至少部分位于可弯折区和防护板之间。第二垫板可以将背板和防护板隔离开,使得在背板弯折时,可弯折区与防护板之间不会直接发生接触,而是可弯折区与防护板分别可以与第二垫板发生接触,从而有利于降低因可弯折区与防护板直接接触时相互撞击或者接触后发生相对滑移而导致可弯折区与防护板产生噪音或者发生结构磨损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垫板的厚度小于第一垫板的厚度,以使第一垫板面向背板的表面高于第二垫板面向背板的表面。由于背板的可弯折区和防护板之间的间距较小,并且背板、第二垫板和防护板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厚度误差,因此当第二垫板的厚度大于可弯折区和防护板之间的间距时,第二垫板会向可弯折区施加顶升作用力而使可弯折区出现隆起。本实施例中,第二垫板的厚度小于第一垫板的厚度的方式,可以有利于降低背板、第二垫板和防护板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避免出现第二垫板将可弯折区顶起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与第二垫板粘接,使得防护板和第二垫板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第二垫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和第二垫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第二垫板的加工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垫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从而第二垫板可以绝缘隔离背板和防护板,降低背板和防护板之间出现通过第二垫板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均与防护板相连。或者,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均与背板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垫板。第三垫板位于防护板和壳体之间。第三垫板可以将壳体和防护板隔离开。壳体与防护板之间不会直接发生接触,而是壳体与防护板分别可以与第三垫板发生接触,从而有利于降低因壳体与防护板直接接触时发生相互撞击或者接触后发生相对滑移而导致壳体与防护板产生噪音或者发生结构磨损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垫板位于第一垫板背向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垫板设置于防护板背向背板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与第三垫板粘接,使得防护板和第三垫板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第三垫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和第三垫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和第三垫板的加工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垫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从而第三垫板绝缘隔离壳体和防护板,降低壳体和防护板之间出现通过第三垫板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护板分别与两个支撑体相连。两个防护板之间形成有缝隙。在电子设备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由于两个防护板之间具有缝隙,因此两个防护板之间不会出现接触,从而降低因两个防护板之间出现相互撞击或相对挤压而导致两个防护板产生异响、噪音或磨损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板的数量为一个。防护板包括可弯折段以及转接段。防护板的可弯折段设置于两个转接段之间。防护板的可弯折段对应背板的可弯折区设置。两个转接段分别与两个支撑体相连。第一连接件连接背板和转接段。第一垫板设置于背板和转接段之间。由于防护板为一个整体结构,因此在电子设备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防护板不易插入壳体上的孔或凹部内,从而可以降低因防护板插入壳体发生卡滞无法移动而导致电子设备不能继续展开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弯折段设置有多个贯穿孔,以此降低可弯折段的刚度,利于可弯折段受到较小的作用力即可折弯变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面向可弯折区的区域上具有孔或凹部,而防护板覆盖孔或凹部。防护板可以补强对背板的可弯折区的防护能力,对可弯折区形成有效防护,降低可弯折区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垫板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板、第一连接件、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板、第三连接件和第三垫板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板、第一连接件、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垫板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子设备;
20、壳体;20a、孔;20b、凹部;21、支撑体;22、转动组件;22a、转轴;
30、柔性显示模组;
31、柔性显示屏;311、第一显示区域;312、第二显示区域;313、第三显示区域;
32、背板;32a、镂空孔;321、可弯折区;322、支撑区;
40、防护板;40a、通孔;40b、凹面;40c、凸面;40d、贯通孔;401、可弯折段;402、转接段;
50、第一连接件;
60、第一垫板;
70、第二连接件;
80、第三连接件;80a、避让孔;
90、第二垫板;
100、第三垫板;
110、缝隙;
120、避让空间;
130、凹槽;
140、凸部;
Y、轴向;
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终端(terminal)等,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以电子设备10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例如,手机可以是包括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手机。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电子设备10半折叠状态的结构。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电子设备10折叠状态的结构。参见图2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20。壳体20至少包括两个支撑体21和转动组件22。两个支撑体21分别位于转动组件22的两侧。转动组件22具有转轴。两个支撑体21分别与转动组件22可转动连接。例如,两个支撑体21可以分别通过焊接或紧固件锁固等方式与转动组件22相连。两个支撑体21分别可以相对转动组件22转动、翻折。两个支撑体21相互靠近并且相互层叠时,电子设备10处于折叠状态。两个支撑体21从层叠状态相互远离并且两个支撑体21转动至无法转动时,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两个支撑体21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为展开过程,而从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为折叠过程。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支撑体21层叠呈现两层结构的状态。示例性地,支撑体21可以包括中框或者后盖。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4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柔性显示模组30。柔性显示模组30覆盖于壳体20上。壳体20可以为柔性显示模组30提供安装基础。
柔性显示模组30包括柔性显示屏31和背板32。柔性显示屏31具有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区域。柔性显示屏31可以具有触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部触碰柔性显示屏31的显示区域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指令。
柔性显示屏31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311、第二显示区域312和第三显示区域313。第一显示区域311可以对应一个支撑体21设置。第二显示区域312可以对应另一个支撑体21设置。第三显示区域313可以对应转动组件22设置。柔性显示屏31自身具有可折弯性能。两个支撑体21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31处于折弯状态。柔性显示屏31的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相互靠近,而第三显示区域313可以折弯成弧形状态。两个支撑体21处于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31处于展开状态,而第一显示区域311、第二显示区域312和第三显示区域313呈现平整状态。因此,电子设备10通过折叠或展开的方式,可以改变自身整体尺寸,同时展开状态下也可以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背板32的结构。参见图4和图5所示,背板32包括可弯折区321和支撑区322。两个支撑区322分别位于可弯折区321的两侧。可弯折区321面向转动组件22设置。沿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Z,可弯折区321与壳体20之间具有让位间隙,降低可弯折区321与壳体20发生位置干涉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Z指的是柔性显示模组30和壳体20的层叠方向。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Z与转动组件22中转轴的轴向Y相互垂直。
背板32在可弯折区321可弯折。背板32在展开状态时,两个支撑区322和可弯折区321相互平齐。背板32在折叠状态时,可弯折区321弯折,而两个支撑区322相互靠近并且相互层叠。示例性地,可弯折区321弯折后可以呈圆弧形。
柔性显示屏31平铺于背板32背向壳体20的表面。柔性显示屏31和背板32可以同步折叠或展开。柔性显示屏31可以连接于背板32的表面,例如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接。第一显示区域311可以对应一个支撑区322设置。第二显示区域312可以对应另一个支撑区322设置。第三显示区域313可以对应可弯折区321设置。
背板3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示例性地,背板32的材料包含铁、钛、镍、铬元素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背板32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钢、不锈钢或钛合金。展开状态下的背板32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沿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Z,柔性显示屏31和背板32各自的厚度较小,使得组装形成的柔性显示模组30的整体厚度较小,从而柔性显示模组30对沿厚度方向Z的作用力比较敏感,即柔性显示模组30受到沿厚度方向Z的作用力时,易于发生变形。示例性地,背板32的厚度取值范围可以但不限于是0.1毫米至0.2毫米。
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为刚度减弱区。两个支撑区322的刚度均大于可弯折区321的刚度,从而有利于两个支撑区322受到翻折作用力时,背板32可以在可弯折区321相对容易地发生弯折。在一些示例中,可弯折区321上可以设置多个镂空孔32a,以此降低可弯折区321的刚度,利于可弯折区321受到较小的作用力即可折弯变形。示例性地,镂空孔32a贯穿背板32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两个支撑区322的厚度均大于可弯折区321的厚度,以此降低可弯折区321的刚度,利于可弯折区321受到较小的作用力即可折弯变形。
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1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6和图7所示,背板32的两个支撑区322上靠近可弯折区321的区域与壳体20相连接,因此,该区域会受到约束,从而难以相对壳体20发生移动。由于可弯折区321的刚度偏小,自身容易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因此在两个支撑区322靠近可弯折区321的区域受到限制后,可弯折区321的形变无法传递至支撑区322,以带动支撑区322相对壳体20发生移动,从而相对于支撑区322,可弯折区321存在出现隆起并且与支撑区322的表面之间出现高度差突变的情况。背板32的这种形变情况会传递到柔性显示屏31的对应区域,使得柔性显示屏31出现不平整,从而在息屏状态下观察打开的柔性显示屏31时,存在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能够解决因柔性显示屏31在可弯折区321存在不平整而导致柔性显示屏31存在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问题,提升柔性显示屏31和电子设备10的使用体验满意度。
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还包括防护板40、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
防护板40设置于背板32和壳体20之间。背板32和壳体20分别与防护板40相连。示例性地,防护板40可以与壳体20的支撑体21相连。或者,防护板40可以与壳体20的转动组件22相连。防护板40的一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和壳体20之间,即防护板40的一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板40的一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内侧指的是沿厚度方向Z,防护板40的该部分的正投影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存在重叠。防护板40的一部分位于可弯折区321的外侧,并且防护板40的该部分与可弯折区40之间具有间距。例如,防护板4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背板32的支撑区322和壳体20之间。背板32的支撑区322可以与防护板4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板40的一部分位于可弯折区321的外侧指的是沿厚度方向Z,防护板40的该部分的正投影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不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可弯折区321的外侧指的是位于可弯折区321沿厚度方向Z的正投影以外的区域。可弯折区321的内侧指的是位于可弯折区321沿厚度方向Z的正投影以内的区域。可弯折区321的外侧与内侧的分界线为可弯折区321沿厚度方向Z的正投影的边缘线。
由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刚度较小,因此可弯折区321的抗冲击能力弱于支撑区322的抗冲击能力,从而可弯折区321受到沿厚度方向Z的作用力时,相对容易变形或损坏。另外,壳体20面向可弯折区321的区域上具有孔20a或凹部20b。例如,支撑体21和转动组件22相连接的位置需要预留的孔20a。或者,支撑体21和转动组件22之间存在高度差而形成的凹部20b。或者,转动组件22自身各个结构之间存在高度差而形成的凹部20b。在整个电子设备10的维度,具有孔20a或凹部20b的区域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可弯折区321的下方防护能力较差,存在可弯折区321受到冲击发生变形或损坏的可能性。本申请设置的防护板40可以覆盖孔20a或凹部20b,补强对可弯折区321的防护能力,从而对可弯折区321形成有效防护,降低可弯折区321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损坏的可能性。
防护板4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示例性地,防护板40的材料包含铁、钛、镍、铬元素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防护板40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钢、不锈钢或钛合金。示例性地,背板32的材料可以与防护板40的材料相同。
第一连接件50连接背板32和防护板40。背板32通过第一连接件50和防护板40实现连接。第一连接件50将背板32和防护板40连接后,第一连接件50对背板32和防护板40施加约束力,使得在第一连接件50处,背板32不易相对防护板40发生移动,例如,背板32受到沿厚度方向Z的作用力时,背板32在第一连接件50处的区域不易远离防护板40移动。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50连接背板32的支撑区322和防护板40。
第一连接件50设置于可弯折区321的外侧,从而沿厚度方向Z,第一连接件50的正投影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不重叠。第一连接件50与可弯折区321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因此,第一连接件50距离可弯折区321相对较远,使得背板32的支撑区322越过第一连接件50的部分位于第一连接件50与可弯折区321之间。
第一垫板60设置于背板32和防护板40之间,从而第一垫板60可以填充背板32和防护板40之间的空间。第一垫板60位于第一连接件50面向可弯折区321的一侧。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与第一垫板60相连,从而第一垫板60固定于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上,而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另一者与第一垫板60未连接,即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另一者与第一垫板60可接触或自由分离。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背板32、第一垫板60和防护板40相互之间可以处于接触状态,从而第一垫板60可以支撑背板32,降低因背板32在第一垫板60的区域出现悬空而朝向壳体20发生凹陷的可能性。电子设备10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在第一垫板60处,背板32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大,从而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会与第一垫板60发生分离,并且分离时不会对第一垫板60产生拉应力。因此,在背板32远离防护板40移动时,背板32和防护板40不会对第一垫板60施加拉应力,降低因第一垫板60承载较大拉应力,与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发生剥离而导致电子设备10产生异响或者背板32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第一垫板60的至少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外侧,从而沿厚度方向Z,第一垫板60上位于可弯折区321外侧的部分的正投影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不重叠。第一垫板60上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外侧的部分设置于第一连接件50和可弯折区321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垫板60上位于可弯折区321的外侧的部分位于背板32的支撑区322的下方,从而可以对支撑区322越过第一连接件50的部分形成支撑。
背板32的支撑区322越过第一连接件50的部分不受第一垫板60与防护板40的约束限制,从而在受到沿厚度方向Z的作用力时可以相对防护板40发生移动,例如可以远离防护板40移动以发生翘曲变形。因此,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在内应力作用下因应力集中而发生隆起形变时,可弯折区321的形变可以传递至支撑区322靠近可弯折区321的区域,以带动支撑区322靠近可弯折区321的区域远离防护板40移动并发生翘曲变形,从而支撑区322和可弯折区321之间可以实现较为平缓、光滑过渡,并且可弯折区321的应力得到释放,可以降低可弯折区321的变形程度,有利于降低因可弯折区321与支撑区322的表面之间出现高度差突变而导致柔性显示屏31不平整的可能性,降低柔性显示屏31出现反射的光影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防护板40与第一垫板60相连,即防护板40与第一垫板60不易分离,而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未连接,即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可自由分离。需要说明的是,自由分离指的是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分离时,背板32不对第一垫板60施加拉应力。第一垫板60具有预定的厚度,因此自身具有一定刚度。如果第一垫板60设置于背板32,由于背板32自身厚度较小,因此设置的第一垫板60存在补强背板32上相应区域的刚度的可能性,使得背板32对应第一垫板60的区域的变形能力弱于其他区域的变形能力,从而存在背板32变形不一致的可能性,影响柔性显示屏31的展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垫板60固定于防护板40上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可接触或自由分离。参见图9所示,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背板32和第一垫板60之间处于接触状态,从而第一垫板60可以对背板32形成支撑。
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处于半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在第一垫板60位置,背板32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大,从而背板32可以与第一垫板60发生部分分离或完全分离。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发生分离时,背板32不会对第一垫板60产生拉应力。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50可以设置于防护板40的边缘区域。第一垫板60和第一连接件50可以彼此接触。第一垫板60面向第一连接件50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件50接触。因此,以第一连接件50面向第一垫板60的表面为基准,然后在防护板40上设置第一垫板60,从而可以有利于提高第一垫板60的位置装配精度。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垫板60和第一连接件50之间可以预留间距,从而第一垫板60和第一连接件50之间形成缓冲空间,在第一垫板60和第一连接件50中的至少一者出现朝向彼此的扩张情况时,可以有利于降低第一垫板60和第一连接件50出现相互挤压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防护板40与第一垫板60粘接,使得防护板40和第一垫板6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第一垫板60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40和第一垫板60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第一垫板60的加工难度。在一些示例中,在防护板40和第一垫板60的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上涂覆胶水,然后将防护板40和第一垫板60进行粘接。胶水固化后,第一垫板60和防护板40牢固连接,两者不易发生分离。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垫板60自身具有一个粘性表面。第一垫板60可以直接粘贴于防护板40面向背板32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发生分离时,背板32不会对第一垫板60产生拉应力,从而第一垫板60与防护板40之间的粘接层不会与防护板40发生剥离并产生异响。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垫板6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从而第一垫板60绝缘隔离柔性显示模组30和防护板40,降低防护板40和柔性显示模组30之间出现通过第一垫板60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第一垫板60自身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在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时,背板32和第一垫板60之间不易出现因两者相互撞击或摩擦而产生噪音,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过程的静音程度,也有利于降低背板32被第一垫板60刮擦而出现划痕的可能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垫板60可以是塑料膜片或塑胶膜片。示例性地,第一垫板6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电子设备1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11所示,第一垫板60整体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外侧,从而沿厚度方向Z,第一垫板60的正投影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不重叠。第一垫板60设置于第一连接件50和可弯折区321之间。由于可弯折区321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较小,而背板32、第一垫板60和防护板40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厚度误差,因此当第一垫板60的厚度大于可弯折区321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时,第一垫板60会向可弯折区321施加顶升作用力而使可弯折区321出现隆起。本实施例中,第一垫板60整体位于可弯折区321的外侧的方式,可以有利于降低背板32、第一垫板60和防护板40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避免出现第一垫板60将可弯折区321顶起的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50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之间的间距取值范围可以但不限于是3毫米至4毫米。第一垫板60背向第一连接件50的侧面可以与可弯折区321的边缘沿厚度方向Z对齐。或者,第一垫板60背向第一连接件50的侧面与可弯折区321的边缘之间预留间距,例如预留的间距取值范围可以但不限于是0.2毫米至1毫米。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连接件50为粘接件,使得防护板40和背板32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背板32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40和背板32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背板32的加工难度,提高防护板40和背板32的结构完整度。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50可以是双面胶带。或者,在防护板40和背板32中的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涂覆胶水,将防护板40和背板32相互粘接。胶水固化后形成第一连接件5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50为绝缘件,从而第一连接件50绝缘隔离背板32和防护板40,降低背板32和防护板40之间出现通过第一连接件50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连接件50的最大厚度等于第一垫板60的最大厚度,从而第一连接件50面向背板32的表面可以和第一垫板60面向背板32的表面保持齐平。因此,在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均与背板32接触时,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中的任一者不会向背板32施加顶升作用力而导致背板32发生隆起变形。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50面向背板32的表面为平面。第一垫板60面向背板32的表面为平面。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均为厚度均匀的结构件。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防护板40、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连接状态的结构。参见图12所示,防护板40包括通孔40a。通孔40a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外侧。沿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Z,通孔40a贯穿防护板40的两个表面。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70。第二连接件70穿过通孔40a并且连接背板32和壳体20。第二连接件70一端与背板32直接相连,另一端与壳体20直接相连。第一连接件50与第一垫板60围设于第二连接件70,即第一连接件50与第一垫板60沿第二连接件70的周向设置。背板32通过第一连接件50和防护板40连接于壳体20,并且通过第二连接件70连接于壳体20,从而有利于提高背板32和壳体2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连接件70为粘接件,使得壳体20和背板32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壳体20和背板32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壳体20和背板32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壳体20和背板32的加工难度,提高壳体20和背板32的结构完整度。
示例性地,然后在通孔40a位置通过点胶的方式注入胶水,再将背板32盖设于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上。胶水固化后形成第二连接件70,从而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70均与背板32实现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50的最大厚度等于第一垫板60的最大厚度,从而在注入胶水的过程中以及背板32盖设于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上时,沿通孔40a的径向,胶水受到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的阻挡,不会流动到背板32和第一垫板60之间,降低背板32与第一垫板60相互粘接的可能性,或者,不会流动到第一连接件50以及第一垫板60的外侧区域上,降低背板32通过外溢的胶水与其他结构实现不必要连接的可能性。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13所示,第一连接件50与第一垫板60避让防护板40的通孔40a设置。第一连接件50与第一垫板60形成避让空间120,从而第一连接件50与第一垫板60不会对通孔40a形成遮挡,避免沿通孔40a的轴向,第一连接件50与第一垫板60对胶水形成阻挡而出现胶水不易注入到通孔40a内的情况。通孔40a的轴向与厚度方向Z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50与第二连接件70相连,从而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70可以形成一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背板32、第一连接件50、第二连接件70以及防护板40的连接结构稳定性,也可以降低第一连接件50与背板32发生分离或者第一连接件50与防护板40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垫板60与第二连接件70相连,从而第一垫板60和第二连接件70可以形成一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一垫板60、第二连接件70以及防护板40的连接结构稳定性,也可以降低第一垫板60与防护板40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均与第二连接件70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50面向通孔40a的壁面与通孔40a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第一连接件50和防护板40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一连接件50不会覆盖防护板40靠近通孔40a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外露。在向通孔40a位置注入胶水时,一部分胶水会流到防护板40外露的区域上,从而胶水固化后形成的第二连接件70的一部分位于防护板40和背板32之间。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垫板60面向通孔40a的壁面与通孔40a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第一垫板60和防护板40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一垫板60不会覆盖防护板40靠近通孔40a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外露。在向通孔40a位置注入胶水时,一部分胶水会流到防护板40外露的区域上,从而胶水固化后形成的第二连接件70的一部分位于防护板40和背板32之间。因此,第二连接件70可以受到防护板40的限位约束,使得第二连接件70不易从通孔40a中脱出并与防护板40发生分离。
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件50面向通孔40a的壁面与通孔40a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并且第一垫板60面向通孔40a的壁面与通孔40a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围合形成的避让空间120与通孔40a的形状相同,而避让空间120的尺寸大于通孔40a的尺寸。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4所示,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均呈具有凹槽130和凸部140的梳齿状。相邻两个通孔40a之间的区域,一部分被第一连接件50的凸部140覆盖,另一部分被第一垫板60的凸部140覆盖。第一连接件50的凹槽130与第一垫板60的凹槽130共同形成避让空间120。
在一些示例中,通孔40a可以但不限于为沿转动组件22中转轴22a的轴向Y延伸的条形孔。通孔40a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
在一些示例中,沿转动组件22中转轴22a的轴向Y,两个以上的通孔40a间隔设置。在使用点胶设备向通孔40a位置注入胶水时,为了避免胶水外溢,点胶设备会对每次的出胶量进行控制。示例性地,每次出胶量控制在0.4克至0.6克,例如,每次出胶量控制在0.5克。在防护板40上设置多个通孔40a的方式,可以使得每个通孔40a的尺寸设计的较小,从而一次点胶的胶水在自由流动后可以将通孔40a填满。点胶设备通过对一次出胶量进行控制,使得对每个通孔40a进行一次点胶即可保证胶水将通孔40a填满,避免出现因通孔40a尺寸过大需要多次点胶而导致胶水量不易精准控制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点胶效率,同时降低出现胶水不足未能填满通孔40a或者胶水过多而发生外溢的可能性。另外,防护板40上设置多个通孔40a的方式,有利于壁免出现因通孔40a尺寸较大而导致防护板40整体刚度偏小的情况。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13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三连接件80。第三连接件80设置于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第三连接件80连接防护板40和壳体20,以使防护板40不易发生移动,从而防护板40和壳体20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示例性地,第三连接件80连接防护板40和壳体20的支撑体21。示例性地,第三连接件8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的下方。第三连接件80越过第一垫板60的部分可以延伸至可弯折区321的下方。在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防护板40上位于第三连接件80面向可弯折区321一侧的部分与壳体20之间具有间距。
在一些示例中,沿厚度方向Z,第一连接件50在防护板40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三连接件80在防护板40上的正投影面积,从而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的连接面积大于防护板40和背板32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大,两者不易发生分离。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1所示,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并排设置,而第三连接件80为无开孔的整体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3所示,防护板40上设置有通孔40a,而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形成避让通孔40a的避让空间120。第三连接件80具有用于避让通孔40a的避让孔80a。防护板40的通孔40a与第三连接件80的避让孔80a相连通。在向通孔40a位置注入胶水以形成第二连接件70时,第二连接件70可以将通孔40a、避让空间120和避让孔80a填满。
示例性地,避让孔80a的尺寸大于通孔40a的尺寸,使得避让孔80a面向通孔40a的壁面与通孔40a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第三连接件80和防护板40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三连接件80不会覆盖防护板40靠近通孔40a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外露。在向通孔40a位置注入胶水时,一部分胶水会流到防护板40外露的区域上,从而胶水固化后形成的第二连接件70的一部分位于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因此,第二连接件70可以受到防护板40的限位约束,使得第二连接件70不易从通孔40a中脱出并与防护板40发生分离。
示例性地,通孔40a的形状与避让孔80a的形状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连接件80为粘接件,使得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40和壳体20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壳体20的加工难度,提高防护板40和壳体20的结构完整度。在一些示例中,第三连接件80可以是双面胶带。或者,可以在防护板40和壳体20中的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涂覆胶水,将防护板40和壳体20相互粘接。胶水固化后形成第三连接件80。在一些示例中,第三连接件80为绝缘件。第三连接件80绝缘隔离防护板40和壳体20,可以降低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出现通过第三连接件80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防护板40、第一连接件50、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连接状态的结构。图16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15和图16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二垫板90。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与第二垫板90相连。第二垫板90位于第一垫板60背向第一连接件50的一侧。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与第二垫板90相连,从而第二垫板90固定于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上,而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另一者与第二垫板90未连接。因此,在背板32远离防护板40移动时,背板32和防护板40不会对第二垫板90施加拉应力,降低因第二垫板90承载较大拉应力,与背板32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发生剥离而导致电子设备10产生异响或者背板32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垫板90的至少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和防护板40之间,即第二垫板90的至少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垫板90的至少部分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内侧指的是沿厚度方向Z,第二垫板90的该部分的正投影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存在重叠。示例性地,第二垫板90整体位于可弯折区321和防护板40之间,即第二垫板90整体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内侧。沿厚度方向Z,第二垫板90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可弯折区321的正投影内。第二垫板90可以将背板32和防护板40隔离开,使得在背板32弯折时,可弯折区321与防护板40之间不会直接发生接触,而是可弯折区321与防护板40分别可以与第二垫板90发生接触,从而有利于降低因可弯折区321与防护板40直接接触时相互撞击或者接触后发生相对滑移而导致可弯折区321与防护板40产生噪音或者发生结构磨损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防护板40与第二垫板90相连,而背板32与第二垫板90未连接。第二垫板90的厚度小于第一垫板60的厚度,从而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背板32与第二垫板90之间具有间距,使得背板32与第二垫板90之间不接触。或者,背板32与第二垫板90相连。第二垫板90的厚度小于第一垫板60的厚度,从而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防护板40与第二垫板90之间具有间距,使得防护板40与第二垫板90之间不接触。
由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较小,并且背板32、第二垫板90和防护板40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厚度误差,因此当第二垫板90的厚度大于可弯折区321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时,第二垫板90会向可弯折区321施加顶升作用力而使可弯折区321出现隆起。本实施例中,第二垫板90的厚度小于第一垫板60的厚度的方式,可以有利于降低背板32、第二垫板90和防护板40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避免出现第二垫板90将可弯折区321顶起的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之间可以具有间距,使得两者之间未接触,从而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之间具有缓冲空间。在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中的至少一者出现朝向彼此的扩张情况时,可以有利于降低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出现相互挤压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垫板90设置于防护板40面向背板32的表面。第二垫板90具有预定的厚度,因此自身具有一定刚度。如果第二垫板90设置于背板32,由于背板32自身厚度较小,因此设置的第二垫板90存在补强背板32上相应区域刚度的可能性,使得背板32对应第二垫板90的区域的变形能力弱于其它区域的变形能力,从而存在背板32变形不一致的可能性,影响柔性显示屏31的展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垫板90固定于防护板40上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板40与第二垫板90粘接,使得防护板40和第二垫板9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第二垫板90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40和第二垫板90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第二垫板90的加工难度。在一些示例中,在防护板40和第二垫板90的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上涂覆胶水,然后将防护板40和第二垫板90进行粘接。胶水固化后,第二垫板90和防护板40牢固连接,两者不易发生分离。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垫板90自身具有一个粘性表面。第二垫板90可以直接粘贴于防护板40面向背板32的表面上。
防护板40与第二垫板90粘接的实施例中,背板32与第二垫板90发生分离时,背板32不会对第二垫板90产生拉应力,从而第二垫板90与防护板40之间的粘接层不会与防护板40发生剥离并产生异响。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垫板9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从而第二垫板90可以绝缘隔离背板32和防护板40,降低背板32和防护板40之间出现通过第二垫板90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第二垫板90自身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背板32与第二垫板90发生接触时,背板32和第二垫板90之间不易出现因两者撞击或摩擦而产生噪音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过程的静音程度,也有利于降低背板32被第二垫板90刮擦而出现划痕的可能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垫板90可以是塑料膜片或塑胶膜片。示例性地,第二垫板9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示例性地,第一垫板60的材料可以与第二垫板90的材料相同。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均与防护板40相连。示例性地,可以采用模具加工方式制造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均与背板40相连。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7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防护板40、第三连接件80和第三垫板连接状态的结构。参见图16和图17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三垫板100。第三垫板100位于防护板40和壳体20之间。沿厚度方向Z,第三垫板100的正投影可以与防护板40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壳体20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与第三垫板100相连。壳体20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与第三垫板100相连,从而第三垫板100固定于壳体20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上,而壳体20和防护板40中的另一者与第三垫板100未连接。因此,在防护板40远离壳体20移动时,壳体20和防护板40不会对第三垫板100施加拉应力,降低因第三垫板100承载较大拉应力,与壳体20和防护板40中的一者发生剥离而导致电子设备10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另外,第三垫板100可以将壳体20和防护板40隔离开。壳体20与防护板40之间不会直接发生接触,而是壳体20与防护板40分别可以与第三垫板100发生接触,从而有利于降低因壳体20与防护板40直接接触时发生相互撞击或者接触后发生相对滑移而导致壳体20与防护板40产生噪音或者发生结构磨损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垫板100的至少部分位于可弯折区321的下方。示例性地,第三垫板100整体位于可弯折区321下方。示例性地,第三垫板100的厚度小于壳体20和防护板40之间的间距。示例性地,第三垫板100的厚度小于第一垫板60的厚度。
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板40与第三垫板100相连,而壳体20与第三垫板100未连接。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壳体20与第三垫板100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壳体20与第三垫板100之间不接触。或者,壳体20与第三垫板100相连。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防护板40与第三垫板100之间具有间距,使得防护板40与第三垫板100之间不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垫板100设置于防护板40背向背板32的表面。防护板40与第三垫板100粘接,使得防护板40和第三垫板100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螺钉、卡扣或铆钉等连接部件,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第三垫板100之间连接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不需要在防护板40和第三垫板100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例如孔,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和第三垫板100的加工难度。示例性地,在防护板40和第三垫板100的至少一者的预定位置上涂覆胶水,然后将防护板40和第三垫板100进行粘接。胶水固化后,第三垫板100和防护板40牢固连接,两者不易发生分离。示例性地,第三垫板100自身具有一个粘性表面。第三垫板100可以直接粘贴于防护板40面向壳体20的表面上。
防护板40与第三垫板100粘接的实施例中,壳体20与第三垫板100发生分离时,壳体20不会对第三垫板100产生拉应力,从而第三垫板100与防护板40之间的粘接层不会与防护板40发生剥离并产生异响。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垫板10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从而第三垫板100绝缘隔离壳体20和防护板40,降低壳体20和防护板40之间出现通过第三垫板100传输电信号的可能性。第三垫板100自身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壳体20与第三垫板100发生接触时,壳体20和第三垫板100之间不易出现因两者撞击或摩擦而产生噪音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过程的静音程度,也有利于降低壳体20被第三垫板100刮擦而出现划痕的可能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垫板100可以是塑料膜片或塑胶膜片。示例性地,第三垫板10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示例性地,第一垫板60的材料、第二垫板90的材料与第三垫板100的材料均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三连接件80。第三连接件80和第三垫板100均位于防护板40的同一侧。第三垫板100位于第三连接件80面向可弯折区321的一侧。示例性地,第三连接件80和第三垫板100之间可以具有间距,使得两者之间未接触,从而第三连接件80和第三垫板100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在第三连接件80和第三垫板100中的至少一者出现朝向彼此的扩张情况时,可以有利于降低第三连接件80和第三垫板100出现相互挤压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防护板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护板40分别与两个支撑体21相连。两个防护板40的排列方向与两个支撑体21的排列方向相同。两个防护板40之间形成有缝隙110,从而两个防护板40之间不接触。每个防护板40可以遮挡壳体20上对应区域设置的孔20a或凹部20b。壳体20上与两个防护板40之间的缝隙110所对应的区域没有孔20a或凹部20b。
参见图16所示,在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背板32与防护板40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两者不接触,并且防护板40与壳体20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两者不接触。
图18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处于半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18所示,电子设备10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发生弯折,同时每个防护板40位于可弯折区321下方的部分靠近壳体20移动,例如靠近转动组件22移动。在防护板40位于可弯折区321下方的部分与壳体20接触后,防护板40开始受到壳体20的限制约束。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继续弯折,而抵接于壳体20的防护板40也开始发生弯曲。在一些情况下,在防护板40抵接于壳体20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继续弯折时,防护板40可以相对壳体20发生滑移。
电子设备10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逐渐展开,同时每个防护板40弯曲的部分也逐渐展开。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继续展开,防护板40与壳体20最终脱离接触状态,并逐渐远离壳体20移动。背板32完全展平后,两个防护板40回复初始位置。由于两个防护板40之间具有缝隙110,因此两个防护板40之间不会出现接触,从而降低因两个防护板40之间出现相互撞击或相对挤压而导致两个防护板40产生异响、噪音或磨损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在防护板40上设置第二垫板90时,防护板40通过第二垫板90抵接于背板32。在防护板40上设置第三垫板100时,防护板40通过第三垫板100抵接于壳体20。
在一些示例中,图19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实施例的防护板40、第一连接件50、第一垫板60和第二垫板90连接状态的结构。参见图19所示,两个防护板40中,一个防护板40面向另一个防护板40的表面可以呈具有凹面40b和凸面40c的不规则面。一个防护板40上的凹面40b和凸面40c分别与另一个防护板40的凸面40c和凹面40b相配合,从而两个防护板40之间形成的缝隙110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示例性地,两个防护板40之间形成的缝隙110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宽度可以出现变化,例如,在一个位置的宽度可以小于另一个位置的宽度。或者,两个防护板40之间形成的缝隙110在任一位置的宽度相同,即缝隙110的宽度无变化。示例性地,一个防护板40背向另一个防护板40的表面呈平整面。
在另一些示例中,两个防护板40中,一个防护板40面向另一个防护板40的表面呈平整面,从而两个防护板40之间形成的缝隙110可以呈沿轴向Y延伸的直线状。两个防护板40之间形成的缝隙110在任一位置的宽度相同,即缝隙110的宽度无变化。示例性地,两个防护板40的结构相同,从而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制造一种结构的防护板40,有利于降低防护板40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在防护板40与壳体20进行装配时,不再需要分拣不同结构的防护板40进行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工作效率。示例性地,一个防护板40背向另一个防护板40的表面呈平整面。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20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实施例的防护板40、第一连接件50和第一垫板60连接状态的结构。图2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处于半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20和图21所示,防护板40的数量为一个。防护板40包括可弯折段401以及转接段402。可弯折段401设置于两个转接段402之间。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对应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设置。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位于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的下方。防护板40的两个转接段402分别与壳体20的两个支撑体21相连。第一连接件50连接背板32和防护板40的转接段402。第一垫板60设置于背板32和防护板40的转接段402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垫板60设置于防护板40的转接段402上。
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为刚度减弱区。两个转接段402的刚度均大于可弯折段401的刚度,从而防护板40可以在可弯折段401相对容易地发生弯折。在一些示例中,两个转接段402的厚度均大于可弯折段401的厚度,以此降低可弯折段401的刚度,利于可弯折段401受到较小的作用力即可折弯变形。在另一些示例中,可弯折段401上可以设置多个贯通孔40d,以此降低可弯折段401的刚度,利于可弯折段401受到较小的作用力即可折弯变形。示例性地,贯通孔40d贯穿防护板40设置。
在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背板32与防护板40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两者不接触,并且防护板40与壳体20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两者不接触。电子设备10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发生弯折,同时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也同步发生弯折。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继续弯折,而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的弯折程度也逐渐变大。在一些情况下,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可以抵接于壳体20。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可以与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发生接触。
电子设备10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逐渐展开,同时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也同步逐渐展开。
由于防护板40为一个整体结构,因此在电子设备10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防护板40不易插入壳体20上的孔20a或凹部20b内,从而可以降低因防护板40插入壳体20发生卡滞无法移动而导致电子设备10不能继续展开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在防护板40上设置第二垫板90时,第二垫板90可以覆盖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在防护板40上设置第三垫板100时,第三垫板100可以覆盖防护板40的可弯折段401。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背板32的厚度大于防护板40的厚度。防护板40的刚度小于背板32的刚度。在背板32从展开状态过渡到折叠状态时,背板32的可弯折区321发生弯折变形,而防护板40也发生弯曲变形。相对于背板32,防护板40的刚度较小,从而防护板40相对背板32易于弯曲变形,有利于降低因防护板40难以弯曲而导致防护板40对背板32弯折过程施加较大阻力,影响背板32弯折过程平稳性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板40的厚度取值范围可以但不限于是0.02毫米至0.05毫米。例如,防护板40的厚度取值范围可以是0.02毫米至0.04毫米
在一些示例中,背板32和防护板40均为厚度均匀的结构件。背板32的材料可以与防护板40的材料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3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壳体,包括转动组件和两个支撑体,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体之间,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转动组件可转动连接;
柔性显示模组,覆盖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具有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面向所述转动组件设置;
防护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背板和所述防护板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垫板相连,所述防护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可弯折区和所述壳体之间;
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背板和所述防护板,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可弯折区的外侧;
第一垫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第一垫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可弯折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垫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一垫板相连,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垫板可接触或自由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一垫板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整体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最大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垫板的最大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外侧,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且连接所述背板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垫板围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垫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粘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通孔的壁面与所述通孔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和/或,所述第一垫板面向所述通孔的壁面与所述通孔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组件中转轴的轴向,两个以上的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粘接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厚度大于所述防护板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材料包含铁、钛、镍、铬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防护板的材料包含铁、钛、镍、铬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为刚度减弱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防护板和所述壳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粘接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垫板,所述背板和所述防护板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垫板相连,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垫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垫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可弯折区和所述防护板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垫板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垫板面向所述背板的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垫板面向所述背板的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二垫板粘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均与所述防护板相连,或者,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垫板,所述第三垫板位于所述防护板和所述壳体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垫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垫板设置于所述防护板背向所述背板的表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三垫板粘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垫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护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体相连,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形成有缝隙。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防护板包括可弯折段以及转接段,所述可弯折段设置于两个所述转接段之间,所述可弯折段对应所述背板的所述可弯折区设置,两个所述转接段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背板和所述转接段,所述第一垫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转接段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段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面向所述可弯折区的区域上具有孔或凹部,所述防护板覆盖所述孔或所述凹部。
CN202111547810.5A 2021-12-16 2021-12-16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19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7810.5A CN115019639B (zh) 2021-12-16 2021-12-16 电子设备
PCT/CN2022/113555 WO2023109164A1 (zh) 2021-12-16 2022-08-19 电子设备
EP22834460.2A EP4224460A4 (en) 2021-12-16 2022-08-19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7810.5A CN115019639B (zh) 2021-12-16 2021-12-1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9639A true CN115019639A (zh) 2022-09-06
CN115019639B CN115019639B (zh) 2024-03-01

Family

ID=83064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7810.5A Active CN115019639B (zh) 2021-12-16 2021-12-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24460A4 (zh)
CN (1) CN115019639B (zh)
WO (1) WO2023109164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5956A1 (zh) * 2017-05-12 2018-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8953864A (zh) * 2017-05-23 2018-12-0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及显示器
CN112349209A (zh) * 2020-12-01 2021-02-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19890A (zh) * 2020-11-09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35263A (zh) * 2019-10-14 2021-04-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2786622A (zh) * 2021-01-12 2021-05-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74711A1 (en) * 2019-12-10 2021-06-10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3067922A (zh) * 2021-03-19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US20210280806A1 (en) * 2020-03-06 2021-09-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3793552A (zh) * 2021-08-26 2021-12-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组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43349A (ko) * 2017-10-18 2019-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영상 표시용 지지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CN108230907B (zh) * 2018-01-03 2020-03-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9859642B (zh) * 2018-12-17 2021-02-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643282B1 (ko) * 2019-01-16 2024-03-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466205A (zh) * 2019-09-06 2021-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屏安装结构
EP3997689B1 (en) * 2019-09-20 2023-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744634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476073U (zh) * 2020-12-01 2021-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5956A1 (zh) * 2017-05-12 2018-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8953864A (zh) * 2017-05-23 2018-12-0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及显示器
CN112735263A (zh) * 2019-10-14 2021-04-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20210174711A1 (en) * 2019-12-10 2021-06-10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20210280806A1 (en) * 2020-03-06 2021-09-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419890A (zh) * 2020-11-09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49209A (zh) * 2020-12-01 2021-02-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86622A (zh) * 2021-01-12 2021-05-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7922A (zh) * 2021-03-19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793552A (zh) * 2021-08-26 2021-12-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组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9164A1 (zh) 2023-06-22
EP4224460A4 (en) 2024-01-10
EP4224460A1 (en) 2023-08-09
CN115019639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84202U (zh) 支撑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EP1882584A1 (en) Removable protection panel mount structure and mounting sheet for use therein
CN108962035B (zh) 柔性显示装置
EP373494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elastic member
EP2804072A1 (en) Dust-proof structure for slide type portable station, and slide type portable station
WO2021169697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510527A (zh)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EP1876621A1 (en) Key sheet and pushbutton switch
JP2010273213A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5053281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4398951B2 (ja) キーシート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1309654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JP4385252B2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lcdの防塵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4777320B2 (ja) 電子機器
KR20210012930A (ko) 접힘 가능한 도전성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90326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019639A (zh) 电子设备
EP3149555B1 (en) Mounting wedge for flexible material
EP2629493B1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5019638A (zh) 支撑组件及终端设备
EP1406426B1 (en) Foldable handy electronic device
JP2000149701A (ja) 押し釦装置及び携帯電話無線機
CN112908759B (zh) 电子设备
WO2003081972A1 (fr) Terminal mob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82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