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6182A -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6182A
CN115016182A CN202210627077.6A CN202210627077A CN115016182A CN 115016182 A CN115016182 A CN 115016182A CN 202210627077 A CN202210627077 A CN 202210627077A CN 115016182 A CN115016182 A CN 115016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sealing
real
time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70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6182B (zh
Inventor
李志荣
蒋恒亮
张永福
李波
张海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way Chenzhou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way Chenzhou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way Chenzhou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way Chenzhou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70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6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6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6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6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6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涉及LCD装脚封胶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印框位置确定与处理;步骤S2,胶边间隙距离检测与判定;步骤S3,合格胶边间隙封胶与封胶量和封胶速度的调整;步骤S4,封胶胶层厚度检测与判定,完成封胶。本发明通过对印框位置进行设计确定,控制边缘缝隙,阻档胶水渗入,并且在印框位置边加上整齐排列护指,增加框与LCD粘连性,通过对实时间隔距离与胶层厚度的判定,对自动封胶装置的调整,避免了因渗进的胶而把LCD显示器局部撑高,产生外观观察差异,出现不合格产品的情况,该方法不但能够满足客户装针脚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提高产能,也减少了因装针后底色不均采取补救浪费的时间,减少报废品,节省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CD装脚封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背景技术
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与PCB板分不同的连接方式,装针脚连接是其中方式之一,此种连接需要打胶固定针脚,因胶有一定的流动性,胶会渗到封胶边的间隙中,部分产品会因渗进的胶而把LCD显示器局部撑高,撑高的处从外观观察颜色与其他有较明显区别,会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易产生不良品,使生产成本会有所提高。
现在行业封框设计一般都是制定一个固定值,LCD显示器封边胶会有大小不一样间隙,现有的封胶装置是通过自动化的作业,将胶体以均匀的量封涂在装脚产品上,但并不能够防止胶体渗到封胶边的间隙中,造成LCD显示器局部撑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胶体易渗入到封胶边的间隙中,造成LCD显示器局部撑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包括,
步骤S1,印框位置确定与处理,选择装针脚产品,按LCD显示器成品框扩大2.5倍后印框误差在0.2mm范围内的部分为印框位置,并在印框位置边加上粗度为0.15mm、间隔0.65mm排列的护指;
步骤S2,胶边间隙距离检测与判定,利用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装针脚产品封框边与LCD显示器边缘之间的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将实时间隔距离与预设的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进行对比,以确定实时间隔距离是否为合格距离,并将存在不合格距离的装针脚产品移除,不对其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步骤S3,合格胶边间隙封胶与封胶量和封胶速度的调整,通过自动封胶装置对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所述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调整,并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4,封胶胶层厚度检测与判定,通过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任意一封胶完成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并根据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在该位置的实时出胶速度与移动封胶速度计算理论胶层厚度,将实时胶层厚度与理论胶层厚度进行对比,确定间隙封胶是否合格,完成封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预设有第一预设距离H1和第二预设距离H2,其中,H1<H2,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Hs,将实时间隔距离Hs与第一预设距离H1和第二预设距离H2进行对比,
当Hs≤H1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将对胶边间隙进行封胶,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
当H1<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将对胶边间隙进行封胶,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与实时出胶速度进行调整;
当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不合格距离,将该胶边间隙对应的装针脚产品移除,不对其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预设有所述自动封胶装置的初始封胶移动速度Vc与初始出胶速度Lc,当Hs≤H1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调整为Vs,Vs=Vc+Vc[(H1-Hs)/H1],自动封胶装置以初始出胶速度Lc作为实时出胶速度,以封胶移动速度Vs对实时间隔距离为Hs处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当H1<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设定为Ve,Ve=Vc-Vc[(Hs-H1)/Hs],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设定为Le,Le=Lc+Lc[(Hs-H1)/Hs],并根据设定的封胶移动速度Ve对设定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校正调整,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调整为Le’,Le’=Le-Le[(Vc-Ve)/Vc],自动封胶装置以实时出胶速度Le’、以封胶移动速度Ve对实时间隔距离为Hs处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使用的封胶的凝固体积缩减比Aj,通过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任意一封胶完成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Ws,并将该封胶完成位置标记为判定位置,并获取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在判定位置处封胶的封胶移动速度Ve与实时出胶速度Le’,并计算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Fs,Fs=(Le’/Ve),再获取自动封胶装置在判定位置处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Hs,根据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Fs、实时间隔距离Hs和凝固体积缩减比Aj计算理论胶层厚度Wu,Wu=(Fs/Hs)×Aj。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标准胶层厚度差Wz,根据理论胶层厚度Wu与标准胶层厚度差Wz计算第一理论胶层厚度Wu1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Wu2,其中,Wu1=Wu-Wz,Wu2=Wu+Wz,将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判定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Ws与第一理论胶层厚度Wu1和第二理论胶层厚度Wu2进行对比,
当Ws<Wu1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出现渗胶,将根据理论胶层厚度与实时胶层厚度的差值进行判定,以确定在判定位置处的封胶是否合格;
当Wu1≤Ws≤Wu2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封胶合格,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将继续对装针脚产品其余封胶完成位置进行实时胶层厚度的检测;
当Ws>Wu2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出现溢胶,判定位置处封胶合格,将对判定位置处进行检查与清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还预设有最大渗入厚度Wr,当Ws<Wu1时,根据理论胶层厚度Wu与实时胶层厚度Ws计算实时渗入厚度Wt,Wt=Wu-Ws,将实时渗入厚度Wt与最大渗入厚度Wr进行对比,
当Wt≥Wr时,判定装针脚产品存在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区域,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不合格;
当Wt<Wr时,判定实时渗入厚度未达到最大渗入厚度,将根据实时渗入厚度未达到最大渗入厚度的封胶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占比确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低渗入区域合格比Ph,当Wt<Wr时,将所述判定位置标记为待确认区域,直至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将装针脚产品的全部封胶区域检测完成后,计算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实时低渗入区域比Ps,将实时低渗入区域比Ps与低渗入区域合格比Ph进行对比,
当Ps≤Ph时,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合格;
当Ps>Ph时,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不合格,将该装针脚产品封胶移除,并重新进行印框位置确定处理以及封胶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和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均为连续检测作业,在对所述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为判定位置节点处胶层截面的出胶量。
进一步地,在计算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实时低渗入区域比时,先确定全部封胶区域中的各待确认区域,选取实时渗入厚度连续高于最大渗入厚度的区域的封胶长度作为比值分子,选取装针脚产品全部封胶区域的长度作为比值分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步骤S1中对印框位置进行设计确定,控制印框误差,把LCD封边胶与LCD最边缘控制在0.2mm以内,极大程度上阻档了胶水的渗入,并且在印框位置边加上整齐排列护指,增加增加框与LCD粘连性,通过步骤S2对检测的实时间隔距离进行判定,对合格装针脚产品进行间隙封胶,进一步提高了间隙的控制范围精准性,同时在步骤S3中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与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保障了对于合格距离位置封胶的精准控制,再通过步骤S4对封胶完成区域的胶层厚度进行判定,确定封胶是否合格,进一步的控制了胶的渗入情况,避免了因渗进的胶而把LCD显示器局部撑高,撑高的处从外观观察颜色与其他有明显区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情况,不但能够满足客户装针脚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提高产能,也减少了因装针后底色不均采取其他方式补救浪费的时间,减少报废品,节省资源。
尤其,通过在步骤S2中设置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并根据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对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进行判定,以对步骤S1中的设计误差进行校验,同时对于合格距离的胶边间隙,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在不同的区间对封胶参数进行不同的调节,当实时间隔距离较小时,其产生渗胶的可能较小,同时渗胶的程度也较小,因此不对出胶速度进行调整,仅根据实时间隔距离调整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提高了封胶的效率,同样的,在实时间隔距离较大时,在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的同时,对实时出胶速度也进行调节,保障了对胶边间隙的封胶量,避免出现缺胶的情况。
进一步地,当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未超出第一预设距离时,表示为实时间隔距离较小,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初始封胶移动速度调整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封胶的效率,而且在出胶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封胶移动速度越快封胶位置的封胶量越小,对应着越小的实时间隔距离,避免了较小实时间隔距离处胶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封胶的质量。
尤其,当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之间时,表示实时间隔距离虽然合格但是较大,先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根据实时间隔距离进行设定,再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根据实时间隔距离进行设定,由于将封胶移动速度降低的同时将实时出胶速度提高,即使实时间隔距离较大也会出现溢胶的现象,因此根据设定后的封胶移动速度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修正设定,使封胶量在实时间隔距离位置的控制更加精准,避免了出现大量溢胶而造成的装针脚产品封胶不合格。
尤其,对封胶完成的位置进行胶层厚度的检测,并对该位置进行理论胶层厚度的计算,先根据该位置处封胶的封胶移动速度与实时出胶速度,计算单位实际出胶量,单位实际出胶量为该位置胶层截面的理论出胶面积,再通过单位实际出胶量与该位置的实时间隔距离计算出该位置的胶层厚度,由于封胶的胶体会凝固收缩,影响胶层厚度,因此根据凝固体积缩减比进行计算,确保理论胶层厚度的准确性,其中凝固体积缩减比根据胶的类型进行设定,使计算的理论胶层厚度更加精准,提高判定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预设标准胶层厚度差,标准胶层厚度差由工艺要求决定,根据理论胶层厚度与标准胶层厚度差计算第一理论胶层厚度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并对实时胶层厚度进行判定,当实时胶层厚度低于第一理论胶层厚度时,表示胶层较薄,出现了部分胶体渗出胶层范围的情况,因此对理论胶层厚度与实时胶层厚度的差值进行判定,以确定渗胶的程度,当实时胶层厚度在第一理论胶层厚度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之间时,表示实时胶层厚度与理论胶层厚度相差较小,因此判定合格,当实时胶层厚度高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表示实时胶层厚度较厚,由于该情况出现可能性较小,因此先将其判定为合格,再由人工进行检查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控制质量,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进一步地,通过预设最大渗入厚度,可以控制胶的渗入量的合格判定,由于在封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少量的胶体渗入,因此,对实时渗入厚度进行计算,并与预设的最大渗入厚度进行对比,判定装针脚产品能够承受的渗入程度,当全部的封胶区域中存在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时,那么该部分产生LCD显示器局部撑高的风险极高,因此直接将其判定为不合格,避免后续的检测工作,也提高了完成封胶产品的合格率。
进一步地,对产生较低渗入胶体的区域进行占比计算,并与预设的低渗入区域合格比进行对比,确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是否合格,虽然低渗入区域有少量的胶体渗入不能够直接造成LCD显示器局部别胶体撑高而带来的底色不均匀,但在低渗入区域较多时,会对LCD显示器整体的平整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出现LCD显示器外观观察颜色存在较明显差异的情况,因此将实时低渗入区域比高于低渗入区域合格比的装针脚产品的封胶判定为不合格,进一步保障了装针脚产品的封胶质量。
尤其,在对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进行计算时,将结果计算为判定位置节点处胶层截面的出胶量,实际为一个节点的胶层横截面积,不但能对封胶位置进行单位级的精准确定,也便于后续的对胶层厚度的计算,提高了封胶合格判定的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各待确认区域为若干个截面组成的封胶的三维体,因此在计算时将其简化,选择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且连续的区域,利用长度代表该区域的数量关系,在利用长度代表全部封胶区域的数量关系,进行比值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的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比值的同时,提高了判定计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包括,
步骤S1,印框位置确定与处理,选择装针脚产品,按LCD显示器成品框扩大2.5倍后印框误差在0.2mm范围内的部分为印框位置,并在印框位置边加上粗度为0.15mm、间隔0.65mm排列的护指;
步骤S2,胶边间隙距离检测与判定,利用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装针脚产品封框边与LCD显示器边缘之间的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将实时间隔距离与预设的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进行对比,以确定实时间隔距离是否为合格距离,并将存在不合格距离的装针脚产品移除,不对其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步骤S3,合格胶边间隙封胶与封胶量和封胶速度的调整,通过自动封胶装置对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所述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调整,并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4,封胶胶层厚度检测与判定,通过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任意一封胶完成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并根据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在该位置的实时出胶速度与移动封胶速度计算理论胶层厚度,将实时胶层厚度与理论胶层厚度进行对比,确定间隙封胶是否合格,完成封胶。
通过在步骤S1中对印框位置进行设计确定,控制印框误差,把LCD封边胶与LCD最边缘控制在0.2mm以内,极大程度上阻档了胶水的渗入,并且在印框位置边加上整齐排列护指,增加增加框与LCD粘连性,通过步骤S2对检测的实时间隔距离进行判定,对合格装针脚产品进行间隙封胶,进一步提高了间隙的控制范围精准性,同时在步骤S3中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与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保障了对于合格距离位置封胶的精准控制,再通过步骤S4对封胶完成区域的胶层厚度进行判定,确定封胶是否合格,进一步的控制了胶的渗入情况,避免了因渗进的胶而把LCD显示器局部撑高,撑高的处从外观观察颜色与其他有明显区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情况,不但能够满足客户装针脚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提高产能,也减少了因装针后底色不均采取其他方式补救浪费的时间,减少报废品,节省资源。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预设有第一预设距离H1和第二预设距离H2,其中,H1<H2,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Hs,将实时间隔距离Hs与第一预设距离H1和第二预设距离H2进行对比,
当Hs≤H1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将对胶边间隙进行封胶,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
当H1<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将对胶边间隙进行封胶,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与实时出胶速度进行调整;
当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不合格距离,将该胶边间隙对应的装针脚产品移除,不对其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通过在步骤S2中设置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并根据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对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进行判定,以对步骤S1中的设计误差进行校验,同时对于合格距离的胶边间隙,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在不同的区间对封胶参数进行不同的调节,当实时间隔距离较小时,其产生渗胶的可能较小,同时渗胶的程度也较小,因此不对出胶速度进行调整,仅根据实时间隔距离调整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提高了封胶的效率,同样的,在实时间隔距离较大时,在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的同时,对实时出胶速度也进行调节,保障了对胶边间隙的封胶量,避免出现缺胶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预设有所述自动封胶装置的初始封胶移动速度Vc与初始出胶速度Lc,当Hs≤H1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调整为Vs,Vs=Vc+Vc[(H1-Hs)/H1],自动封胶装置以初始出胶速度Lc作为实时出胶速度,以封胶移动速度Vs对实时间隔距离为Hs处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当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未超出第一预设距离时,表示为实时间隔距离较小,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初始封胶移动速度调整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封胶的效率,而且在出胶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封胶移动速度越快封胶位置的封胶量越小,对应着越小的实时间隔距离,避免了较小实时间隔距离处胶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封胶的质量。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当H1<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设定为Ve,Ve=Vc-Vc[(Hs-H1)/Hs],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设定为Le,Le=Lc+Lc[(Hs-H1)/Hs],并根据设定的封胶移动速度Ve对设定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校正调整,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调整为Le’,Le’=Le-Le[(Vc-Ve)/Vc],自动封胶装置以实时出胶速度Le’、以封胶移动速度Ve对实时间隔距离为Hs处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当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之间时,表示实时间隔距离虽然合格但是较大,先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根据实时间隔距离进行设定,再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根据实时间隔距离进行设定,由于将封胶移动速度降低的同时将实时出胶速度提高,即使实时间隔距离较大也会出现溢胶的现象,因此根据设定后的封胶移动速度对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修正设定,使封胶量在实时间隔距离位置的控制更加精准,避免了出现大量溢胶而造成的装针脚产品封胶不合格。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使用的封胶的凝固体积缩减比Aj,通过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任意一封胶完成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Ws,并将该封胶完成位置标记为判定位置,并获取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在判定位置处封胶的封胶移动速度Ve与实时出胶速度Le’,并计算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Fs,Fs=(Le’/Ve),再获取自动封胶装置在判定位置处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Hs,根据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Fs、实时间隔距离Hs和凝固体积缩减比Aj计算理论胶层厚度Wu,Wu=(Fs/Hs)×Aj。
对封胶完成的位置进行胶层厚度的检测,并对该位置进行理论胶层厚度的计算,先根据该位置处封胶的封胶移动速度与实时出胶速度,计算单位实际出胶量,单位实际出胶量为该位置胶层截面的理论出胶面积,再通过单位实际出胶量与该位置的实时间隔距离计算出该位置的胶层厚度,由于封胶的胶体会凝固收缩,影响胶层厚度,因此根据凝固体积缩减比进行计算,确保理论胶层厚度的准确性,其中凝固体积缩减比根据胶的类型进行设定,使计算的理论胶层厚度更加精准,提高判定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标准胶层厚度差Wz,根据理论胶层厚度Wu与标准胶层厚度差Wz计算第一理论胶层厚度Wu1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Wu2,其中,Wu1=Wu-Wz,Wu2=Wu+Wz,将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判定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Ws与第一理论胶层厚度Wu1和第二理论胶层厚度Wu2进行对比,
当Ws<Wu1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出现渗胶,将根据理论胶层厚度与实时胶层厚度的差值进行判定,以确定在判定位置处的封胶是否合格;
当Wu1≤Ws≤Wu2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封胶合格,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将继续对装针脚产品其余封胶完成位置进行实时胶层厚度的检测;
当Ws>Wu2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出现溢胶,判定位置处封胶合格,将对判定位置处进行检查与清胶。
在步骤S4中预设标准胶层厚度差,标准胶层厚度差由工艺要求决定,根据理论胶层厚度与标准胶层厚度差计算第一理论胶层厚度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并对实时胶层厚度进行判定,当实时胶层厚度低于第一理论胶层厚度时,表示胶层较薄,出现了部分胶体渗出胶层范围的情况,因此对理论胶层厚度与实时胶层厚度的差值进行判定,以确定渗胶的程度,当实时胶层厚度在第一理论胶层厚度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之间时,表示实时胶层厚度与理论胶层厚度相差较小,因此判定合格,当实时胶层厚度高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表示实时胶层厚度较厚,由于该情况出现可能性较小,因此先将其判定为合格,再由人工进行检查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控制质量,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还预设有最大渗入厚度Wr,当Ws<Wu1时,根据理论胶层厚度Wu与实时胶层厚度Ws计算实时渗入厚度Wt,Wt=Wu-Ws,将实时渗入厚度Wt与最大渗入厚度Wr进行对比,
当Wt≥Wr时,判定装针脚产品存在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区域,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不合格;
当Wt<Wr时,判定实时渗入厚度未达到最大渗入厚度,将根据实时渗入厚度未达到最大渗入厚度的封胶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占比确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是否合格。
通过预设最大渗入厚度,可以控制胶的渗入量的合格判定,由于在封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少量的胶体渗入,因此,对实时渗入厚度进行计算,并与预设的最大渗入厚度进行对比,判定装针脚产品能够承受的渗入程度,当全部的封胶区域中存在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时,那么该部分产生LCD显示器局部撑高的风险极高,因此直接将其判定为不合格,避免后续的检测工作,也提高了完成封胶产品的合格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低渗入区域合格比Ph,当Wt<Wr时,将所述判定位置标记为待确认区域,直至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将装针脚产品的全部封胶区域检测完成后,计算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实时低渗入区域比Ps,将实时低渗入区域比Ps与低渗入区域合格比Ph进行对比,
当Ps≤Ph时,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合格;
当Ps>Ph时,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不合格,将该装针脚产品封胶移除,并重新进行印框位置确定处理以及封胶操作。
对产生较低渗入胶体的区域进行占比计算,并与预设的低渗入区域合格比进行对比,确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是否合格,虽然低渗入区域有少量的胶体渗入不能够直接造成LCD显示器局部别胶体撑高而带来的底色不均匀,但在低渗入区域较多时,会对LCD显示器整体的平整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出现LCD显示器外观观察颜色存在较明显差异的情况,因此将实时低渗入区域比高于低渗入区域合格比的装针脚产品的封胶判定为不合格,进一步保障了装针脚产品的封胶质量。
具体而言,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和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均为连续检测作业,在对所述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为判定位置节点处胶层截面的出胶量。
在对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进行计算时,将结果计算为判定位置节点处胶层截面的出胶量,实际为一个节点的胶层横截面积,不但能对封胶位置进行单位级的精准确定,也便于后续的对胶层厚度的计算,提高了封胶合格判定的效率。
具体而言,在计算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实时低渗入区域比时,先确定全部封胶区域中的各待确认区域,选取实时渗入厚度连续高于最大渗入厚度的区域的封胶长度作为比值分子,选取装针脚产品全部封胶区域的长度作为比值分母。
由于各待确认区域为若干个截面组成的封胶的三维体,因此在计算时将其简化,选择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且连续的区域,利用长度代表该区域的数量关系,在利用长度代表全部封胶区域的数量关系,进行比值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的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比值的同时,提高了判定计算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印框位置确定与处理,选择装针脚产品,按LCD显示器成品框扩大2.5倍后印框误差在0.2mm范围内的部分为印框位置,并在印框位置边加上粗度为0.15mm、间隔0.65mm排列的护指;
步骤S2,胶边间隙距离检测与判定,利用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装针脚产品封框边与LCD显示器边缘之间的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将实时间隔距离与预设的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进行对比,以确定实时间隔距离是否为合格距离,并将存在不合格距离的装针脚产品移除,不对其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步骤S3,合格胶边间隙封胶与封胶量和封胶速度的调整,通过自动封胶装置对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所述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调整,并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
步骤S4,封胶胶层厚度检测与判定,通过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任意一封胶完成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并根据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在该位置的实时出胶速度与移动封胶速度计算理论胶层厚度,将实时胶层厚度与理论胶层厚度进行对比,确定间隙封胶是否合格,完成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预设有第一预设距离H1和第二预设距离H2,其中,H1<H2,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Hs,将实时间隔距离Hs与第一预设距离H1和第二预设距离H2进行对比,
当Hs≤H1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将对胶边间隙进行封胶,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进行调整;
当H1<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将对胶边间隙进行封胶,并根据实时间隔距离对自动封胶装置的移动封胶速度与实时出胶速度进行调整;
当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不合格距离,将该胶边间隙对应的装针脚产品移除,不对其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预设有所述自动封胶装置的初始封胶移动速度Vc与初始出胶速度Lc,当Hs≤H1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调整为Vs,Vs=Vc+Vc[(H1-Hs)/H1],自动封胶装置以初始出胶速度Lc作为实时出胶速度,以封胶移动速度Vs对实时间隔距离为Hs处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当H1<Hs≤H2时,判定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为合格距离,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封胶移动速度设定为Ve,Ve=Vc-Vc[(Hs-H1)/Hs],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设定为Le,Le=Lc+Lc[(Hs-H1)/Hs],并根据设定的封胶移动速度Ve对设定的实时出胶速度进行校正调整,将自动封胶装置的实时出胶速度调整为Le’,Le’=Le-Le[(Vc-Ve)/Vc],自动封胶装置以实时出胶速度Le’、以封胶移动速度Ve对实时间隔距离为Hs处的胶边间隙进行封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使用的封胶的凝固体积缩减比Aj,通过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任意一封胶完成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Ws,并将该封胶完成位置标记为判定位置,并获取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在判定位置处封胶的封胶移动速度Ve与实时出胶速度Le’,并计算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Fs,Fs=(Le’/Ve),再获取自动封胶装置在判定位置处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检测胶边间隙的实时间隔距离Hs,根据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Fs、实时间隔距离Hs和凝固体积缩减比Aj计算理论胶层厚度Wu,Wu=(Fs/Hs)×Aj。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标准胶层厚度差Wz,根据理论胶层厚度Wu与标准胶层厚度差Wz计算第一理论胶层厚度Wu1与第二理论胶层厚度Wu2,其中,Wu1=Wu-Wz,Wu2=Wu+Wz,将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判定位置的实时胶层厚度Ws与第一理论胶层厚度Wu1和第二理论胶层厚度Wu2进行对比,
当Ws<Wu1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出现渗胶,将根据理论胶层厚度与实时胶层厚度的差值进行判定,以确定在判定位置处的封胶是否合格;
当Wu1≤Ws≤Wu2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封胶合格,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将继续对装针脚产品其余封胶完成位置进行实时胶层厚度的检测;
当Ws>Wu2时,判定在所述判定位置处出现溢胶,判定位置处封胶合格,将对判定位置处进行检查与清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还预设有最大渗入厚度Wr,当Ws<Wu1时,根据理论胶层厚度Wu与实时胶层厚度Ws计算实时渗入厚度Wt,Wt=Wu-Ws,将实时渗入厚度Wt与最大渗入厚度Wr进行对比,
当Wt≥Wr时,判定装针脚产品存在实时渗入厚度高于最大渗入厚度区域,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不合格;
当Wt<Wr时,判定实时渗入厚度未达到最大渗入厚度,将根据实时渗入厚度未达到最大渗入厚度的封胶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占比确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是否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预设有低渗入区域合格比Ph,当Wt<Wr时,将所述判定位置标记为待确认区域,直至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将装针脚产品的全部封胶区域检测完成后,计算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实时低渗入区域比Ps,将实时低渗入区域比Ps与低渗入区域合格比Ph进行对比,
当Ps≤Ph时,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合格;
当Ps>Ph时,判定装针脚产品的封胶不合格,将该装针脚产品封胶移除,并重新进行印框位置确定处理以及封胶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检测装置、所述自动封胶装置和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均为连续检测作业,在对所述判定位置的单位实际出胶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为判定位置节点处胶层截面的出胶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待确认区域占全部封胶区域的实时低渗入区域比时,先确定全部封胶区域中的各待确认区域,选取实时渗入厚度连续高于最大渗入厚度的区域的封胶长度作为比值分子,选取装针脚产品全部封胶区域的长度作为比值分母。
CN202210627077.6A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Active CN115016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7077.6A CN115016182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7077.6A CN115016182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6182A true CN115016182A (zh) 2022-09-06
CN115016182B CN115016182B (zh) 2023-05-02

Family

ID=8307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7077.6A Active CN115016182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618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1993A (ja) * 1999-05-11 2000-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表示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とそれを搭載した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020089635A1 (en) * 1999-01-13 2002-07-11 Yoshiie Matsumoto A device for sealing a liquid crystal injection hole of a liquid crystal cell
CN101504495A (zh) * 2009-03-03 2009-08-12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目检功能的点胶机及点胶方法
CN201859287U (zh) * 2010-10-28 2011-06-08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uv胶收缩致基片变形的支撑装置
CN105651188A (zh) * 2016-01-05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92112A (zh) * 2016-06-20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的框胶粘合力检测装置
CN113522686A (zh) * 2021-07-29 2021-10-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点胶方法以及显示模组的点胶装置
CN113714056A (zh) * 2021-09-27 2021-11-30 平显智能装备(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涂布工艺
CN114049858A (zh) * 2021-10-09 2022-02-15 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型lcd装pin测试pcb设备测试调控方法
WO2022106102A1 (de) * 2020-11-19 2022-05-27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leimen von etiketten für behälter und etikettier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9635A1 (en) * 1999-01-13 2002-07-11 Yoshiie Matsumoto A device for sealing a liquid crystal injection hole of a liquid crystal cell
JP2000321993A (ja) * 1999-05-11 2000-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表示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とそれを搭載した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1504495A (zh) * 2009-03-03 2009-08-12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目检功能的点胶机及点胶方法
CN201859287U (zh) * 2010-10-28 2011-06-08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uv胶收缩致基片变形的支撑装置
CN105651188A (zh) * 2016-01-05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92112A (zh) * 2016-06-20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的框胶粘合力检测装置
WO2022106102A1 (de) * 2020-11-19 2022-05-27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leimen von etiketten für behälter und etikettiermaschine
CN113522686A (zh) * 2021-07-29 2021-10-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点胶方法以及显示模组的点胶装置
CN113714056A (zh) * 2021-09-27 2021-11-30 平显智能装备(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涂布工艺
CN114049858A (zh) * 2021-10-09 2022-02-15 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型lcd装pin测试pcb设备测试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6182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2265B (zh) 甲板面舱盖系统的安装方法
CN103794516B (zh) 一种阶梯阻焊的封装产品制作方法
CN115016182A (zh) 一种装脚产品的封胶方法
JP2005007393A (ja) ペースト塗布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941321A (zh) 一种梁类零部件的冲压模具制作方法
US10773459B2 (en) Three-dimensional shaping method
CA2973456C (en) Three-dimensional shaping method
EP3507520B1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manufacturing braking elements
CN112103370B (zh) 光伏组件装框机及水平度调整方法
CN109016534B (zh) 用于以介质的自调节的施用来连接至少两个构件的方法
CN108943990B (zh) 一种提升复合网版张力及改善网版张力均匀性的工艺方法
CN109203629B (zh) 一种用于双面淋膜复合机的图案套准方法及系统
CN111578821A (zh) 一种齿形检测模具、测量方法、评价标准及修磨方法
CN110282078B (zh) 一种自卸船货舱底部w型分段的精度控制方法
CN115272472B (zh) 一种异形高精度对位系统
CN110057330B (zh) 一种线宽测量方法和线宽测量系统
CN115797271A (zh) 一种点胶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360548A (zh) 液晶喷墨涂布设备及参数调整方法、液晶涂布与检查系统
DE10238299B4 (de) Nassätz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CN112893514A (zh) 卷取机下夹送辊水平度的调整方法及控制器
CN105163572A (zh) 一种压接机上模高度调节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5091839B (zh) 印刷设备稳定性的确定方法
US20120040477A1 (en) Ai epoxy adjustment
CN102812157B (zh) 金属蚀刻方法、金属蚀刻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5484753B (zh) 用于在smt贴片过程中的电子元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24200 Weisan Road, industrial undertaking Park, Yuxi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zhang County,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zhou Hengwe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424200 Weisan Road, industrial undertaking Park, Yuxi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zhang County,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KINGWAY (CHENZHOU) ELECTRON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