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3466A -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3466A
CN115013466A CN202210453740.5A CN202210453740A CN115013466A CN 115013466 A CN115013466 A CN 115013466A CN 202210453740 A CN202210453740 A CN 202210453740A CN 115013466 A CN115013466 A CN 115013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cylinder
sleeve
piston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37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建龙
温涛
杜满胜
郑勇
龚安平
刘原
周贤苏
熊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37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34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3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34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 F16F9/36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functioning as guide only, e.g. bushing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器及汽车,所述减振器包括工作缸及活塞杆,工作缸内填充液压油,工作缸的内部设置导向器、套筒及缓冲机构,导向器的一端连接工作缸的顶壁,导向器的另一端连接套筒,套筒上设置泄油部,活塞杆外套接缓冲机构,当活塞杆复位移动时,缓冲机构抵接套筒的内壁,以使液压油与泄油部之间具有液压阻力。通过设置泄油部,当缓冲机构抵接套筒的内壁,对套筒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使液压油通过泄油部排出套筒,液压油与泄油部之间形成液压阻力,进而对缓冲机构产生阻力,形成缓冲,通过软缓冲的方式替代缓冲橡胶直接与工作缸的内壁进行硬接触缓冲,可减缓对工作缸的冲击,减小减振器复位缓冲时产生的异响,提升整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生活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及运输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需求。
减振器作为汽车中必不可少的构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减振器,主要功能是吸收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并逐渐扩散到大气中,进而保证驾驶车辆的平稳和舒适性。
传统的减振器中,其复位缓冲结构一般由活塞和缓冲橡胶组成,车辆行驶在较大起伏的路面上时,依靠缓冲橡胶在复位时形成限位结构,其在减振器内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异响,影响整车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缓冲橡胶与工作缸内壁的硬接触进行复位缓冲,导致减振器内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异响,影响整车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减振器,包括工作缸及活塞杆,所述工作缸内填充液压油,所述活塞杆插接于所述工作缸内,所述工作缸的内部设置导向器、套筒及缓冲机构,所述导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缸的顶壁,所述导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环绕所述活塞杆设置,且所述套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套筒上设置泄油部,所述活塞杆外套接所述缓冲机构,当所述活塞杆自所述工作缸的底部向所述工作缸的顶部方向复位移动时,所述缓冲机构抵接所述套筒的内壁,以使所述液压油与所述泄油部之间具有液压阻力。
上述减振器,通过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泄油部,当所述活塞杆进行复位移动时,所述缓冲机构随着所述活塞杆复位,并进入所述间隔空间内,所述缓冲机构抵接所述套筒的内壁,封闭所述套筒朝向所述工作缸底部的一端,进而对所述套筒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使所述液压油通过所述泄油部排出所述套筒,此时,所述液压油与所述泄油部之间形成液压阻力,进而对所述缓冲机构产生阻力,形成缓冲,通过软缓冲的方式替代缓冲橡胶直接与工作缸的内壁进行硬接触缓冲,可减缓对所述工作缸的冲击,减小减振器复位缓冲时产生的异响,提升整车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部包括泄油孔组,所述套筒相对的侧壁开设所述卸油孔组,所述卸油孔组包括若干个卸油孔,若干个所述卸油孔自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方向间隔均匀排布。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卸油孔的直径自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自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橡胶块、支撑垫圈、缓冲活塞、活塞垫圈及异形锁紧螺母,所述缓冲橡胶块可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滑动,通过拧紧所述异形锁紧螺母,以将所述缓冲机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活塞上开设泄油槽,所述泄油槽环绕所述缓冲活塞设置,且所述泄油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活塞的外侧壁设置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多槽阀片,所述多槽阀片位于所述缓冲活塞与所述支撑垫圈之间,所述多槽阀片上开设若干个通行槽,若干个所述通行槽连通所述泄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阀片垫圈、压力阀片、调整垫圈组、高低差活塞及六角头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高低差活塞包括外圈及内圈,所述外圈的高度高于所述内圈的高度,所述调整垫圈组盖设于所述内圈上。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振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振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高低差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工作缸 10 活塞杆 20
导向器 30 套筒 40
间隔空间 50 缓冲机构 60
缓冲橡胶块 610 支撑垫圈 620
缓冲活塞 630 活塞垫圈 640
异形锁紧螺母 650 多槽阀片 660
通行槽 661 活塞组件 70
阀片垫圈 710 压力阀片 720
调整垫圈组 730 高低差活塞 740
外圈 741 内圈 742
六角头螺母 750 泄油孔 41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10及活塞杆20,所述工作缸10内填充液压油,所述活塞杆20插接于所述工作缸10内,当车架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所述活塞杆20沿所述工作缸10的轴向上下移动,所述液压油随之于所述工作缸10内运动,进而缓冲减振。
所述工作缸10的内部设置导向器30、套筒40及缓冲机构60,所述导向器30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缸10的顶壁,且所述导向器30自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方向延伸,并垂直于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所述导向器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40,所述套筒40环绕所述活塞杆20设置,可以理解地,所述导向器30用于引导所述活塞杆20沿轴向运动,避免所述活塞杆20的位置发生偏移或斜向运动,进而损坏所述工作缸10。所述套筒40与所述活塞杆2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50,通过设置所述间隔空间50,在所述活塞杆20沿轴向往复运动时,可避免其运动过程中触碰所述套筒40,所述套筒40划伤所述活塞杆20的情况。
所述套筒40上设置泄油部,所述活塞杆20外套接所述缓冲机构60,打昂所述活塞杆20自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向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方向复位移动时,所述缓冲机构60抵接所述套筒40的内壁,以使所述液压油与所述泄油部之间具有液压阻力。在所述缓冲机构60随所述活塞杆20复位,并进入所述间隔空间50时,所述缓冲机构60抵接所述套筒40的内壁,封闭所述套筒40朝向所述工作缸10底部的一端,进而对所述套筒40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使所述液压油通过所述泄油部排出所述套筒40,此时,所述液压油与所述泄油部之间形成液压阻力,进而对所述缓冲机构60的复位过程产生阻力,形成缓冲,通过软缓冲的方式替代缓冲橡胶直接与工作缸10的内壁进行硬接触缓冲,可减缓对所述工作缸10的冲击,减小减振器复位缓冲时产生的异响,提升整车的舒适性。
具体地,所述泄油部包括泄油孔410组,所述套筒40相对的侧壁开设所述泄油孔410组,所述泄油孔410组包括若干个泄油孔410,优选地,所述泄油孔410组包括4个所述泄油孔410,若干个所述泄油孔410自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方向间隔均匀排布,可以理解地,根据实际工况需求,所述套筒40上可设置若干组所述泄油孔410组,若干组所述泄油孔410组环绕所述套筒40的轴向设置,且所述泄油孔410贯穿所述套筒40。通过沿所述套筒40轴向设置的若干个所述泄油孔410,在所述缓冲机构60进入所述间隔空间50后,所述液压油经挤压从所述泄油孔410排出所述套筒40,因所述泄油孔410的面积有限,所述液压油的泄油面积有限,所述套筒40内的所述液压油无法及时排出,使所述套筒40内的所述液压油的压力升高,形成液压阻力,进而对所述缓冲机构60产生阻力,形成缓冲。可以理解地,随着所述活塞杆20的复位过程进行,所述缓冲机构60沿所述活塞杆20的轴向逐渐穿过所述泄油孔410,进而使得泄油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套筒40内产生的液压阻力逐渐增大,复位行程越长,产生的液压阻力越大,缓冲力越强。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泄油孔410的直径自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方向逐渐增大,即,若干个所述泄油孔410的直径随复位路径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在所述活塞杆20的复位过程中,可进一步减小所述套筒40内的泄油面积,产生更好的缓冲效果。
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缓冲机构60包括缓冲橡胶块610、支撑垫圈620、缓冲活塞630、活塞垫圈640及异形锁紧螺母650,所述缓冲橡胶块610、所述支撑垫圈620、所述缓冲活塞630、所述活塞垫圈640及所述异形锁紧螺母650自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方向依次设置,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所述异形锁紧螺母650螺接所述活塞杆20,以将所述缓冲机构60固定于所述活塞杆20上,所述支撑垫圈620及所述活塞垫圈640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杆20上,以协助完成整体结构的固定。所述缓冲橡胶块610可沿所述活塞杆20的轴向滑动,可以理解地,所述缓冲橡胶块610位于所述工作岗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垫圈620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缓冲橡胶块610,同样可在所述活塞杆20复位移动时,进行缓冲支撑,进一步的提升缓冲减振效果。
所述缓冲活塞630上开设泄油槽,所述泄油槽环绕所述缓冲活塞630设置,且所述泄油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活塞杆20的轴向平行,即所述泄油槽自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方向开槽,且所述泄油槽贯穿所述缓冲活塞630。可以理解地,通过在所述缓冲活塞630上开设所述泄油槽,在所述缓冲机构60进入所述间隔空间50后,所述泄油槽同步起到泄油作用,所述泄油液通过所述泄油孔410及所述泄油槽同步泄油,所述泄油槽可分担所述泄油孔410的泄油压力,避免所述套筒40内因压力过大,造成所述套筒40形变,进而导致所述减振器损坏。优选地,所述缓冲活塞630的外侧壁设置橡胶层,通过所述橡胶层与所述套筒40的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可进一步减小异响,降低噪音,且可避免所述液压油从所述缓冲活塞630与所述套筒40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内流出,影响所述泄油槽与所述泄油孔410的泄油效果。
所述缓冲机构60还包括多槽阀片660,所述多槽阀片660位于所述缓冲活塞630与所述支撑垫圈620之间,可以理解地,所述多槽阀片660盖设于所述缓冲垫圈朝向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的一面,即所述多槽阀片660盖设于所述泄油槽朝向所述工作缸10的顶部的一端,所述多槽阀片660上开设若干个通行槽661,若干个所述通行槽661环绕所述活塞杆20间隔均匀分布,且若干个所述通行槽661连通所述泄油槽。通过设置所述多槽阀片660,可通过调节所述通行槽661的开槽数量和开槽大小,以限制所述泄油槽的泄油速度,进而实现轻便调节所述液压油进行液压缓冲的初始阻力,同时,可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辆进行精准配对,提升通用性。
请参阅图3及图5,所述活塞杆20朝向所述工作缸10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活塞组件70,所述活塞组件70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阀片垫圈710、压力阀片720、调整垫圈组730、高低差活塞740及六角头螺母750,通过拧紧所述六角头螺母750,可将所述活塞组件70固定于所述活塞杆20上。所述高低差活塞740包括外圈741及内圈742,所述外圈741的高度高于所述内圈742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外圈741的高度比所述内圈742的高度高0.3~0.5mm,所述调整垫圈组730由若干个不同厚度的调整垫圈堆叠而成,所述调整垫圈组730盖设于所述内圈742上,通过拧紧所述六角头螺母750,所述高低差活塞740通过所述调整垫圈组730挤压所述压力阀片720,进而使所述压力阀片720形成不同的预压力,进而保证在所述减振器匹配调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稳定理想的低速段阻尼力值,极大的提高了减振器的匹配效率。相较于传统的通过三爪弹簧片的结构进行减振器的匹配调整,可更好的适配所述工作缸10内有限的空间,且可按需要调整整体结构的刚度,灵活性更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含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减振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包括工作缸及活塞杆,所述工作缸内填充液压油,所述活塞杆插接于所述工作缸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的内部设置导向器、套筒及缓冲机构,所述导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缸的顶壁,所述导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环绕所述活塞杆设置,且所述套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套筒上设置泄油部,所述活塞杆外套接所述缓冲机构,当所述活塞杆自所述工作缸的底部向所述工作缸的顶部方向复位移动时,所述缓冲机构抵接所述套筒的内壁,以使所述液压油与所述泄油部之间具有液压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部包括泄油孔组,所述套筒相对的侧壁开设所述卸油孔组,所述卸油孔组包括若干个卸油孔,若干个所述卸油孔自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方向间隔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卸油孔的直径自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自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橡胶块、支撑垫圈、缓冲活塞、活塞垫圈及异形锁紧螺母,所述缓冲橡胶块可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滑动,通过拧紧所述异形锁紧螺母,以将所述缓冲机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活塞上开设泄油槽,所述泄油槽环绕所述缓冲活塞设置,且所述泄油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活塞的外侧壁设置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多槽阀片,所述多槽阀片位于所述缓冲活塞与所述支撑垫圈之间,所述多槽阀片上开设若干个通行槽,若干个所述通行槽连通所述泄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阀片垫圈、压力阀片、调整垫圈组、高低差活塞及六角头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高低差活塞包括外圈及内圈,所述外圈的高度高于所述内圈的高度,所述调整垫圈组盖设于所述内圈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CN202210453740.5A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Pending CN1150134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3740.5A CN115013466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3740.5A CN115013466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3466A true CN115013466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6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3740.5A Pending CN115013466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346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4265A (zh) * 2013-02-12 2015-11-18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在行程结束时的缓冲装置
CN204852152U (zh) * 2015-07-24 2015-12-09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液压阻尼器
EP3121479A1 (de) * 2015-07-06 2017-01-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Teleskop-schwingungsdämpfer mit hydraulischem endanschlag
CN106907421A (zh) * 2016-04-29 2017-06-30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具有液压止挡装置的液压阻尼器
CN107208726A (zh) * 2015-02-03 2017-09-26 天纳克汽车营运公司 用于减振器的次级阻尼组件
CN207145513U (zh) * 2017-09-05 2018-03-27 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双塔型阀片结构复原阀组件的减震器
CN112855829A (zh) * 2021-01-21 2021-05-28 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的复原液压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CN215171777U (zh) * 2021-01-07 2021-12-1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减振器和汽车
CN113931961A (zh) * 2021-09-09 2022-01-14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压自适应阻尼调节减震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4265A (zh) * 2013-02-12 2015-11-18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在行程结束时的缓冲装置
CN107208726A (zh) * 2015-02-03 2017-09-26 天纳克汽车营运公司 用于减振器的次级阻尼组件
EP3121479A1 (de) * 2015-07-06 2017-01-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Teleskop-schwingungsdämpfer mit hydraulischem endanschlag
CN204852152U (zh) * 2015-07-24 2015-12-09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液压阻尼器
CN106907421A (zh) * 2016-04-29 2017-06-30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具有液压止挡装置的液压阻尼器
CN207145513U (zh) * 2017-09-05 2018-03-27 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双塔型阀片结构复原阀组件的减震器
CN215171777U (zh) * 2021-01-07 2021-12-1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减振器和汽车
CN112855829A (zh) * 2021-01-21 2021-05-28 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的复原液压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CN113931961A (zh) * 2021-09-09 2022-01-14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压自适应阻尼调节减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8783B1 (ko) 차량 현가장치의 스트러트 인슐레이터 어셈블리
CN109866568B (zh)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CN211693321U (zh) 一种橡胶减震衬套结构
CN115013466A (zh)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CN203442039U (zh) 一种新型弹簧减震器
CN204572902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2955172U (zh) 减震器
CN214698976U (zh) 一种减震效果较强的汽车用减震器
CN214305005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防摩擦异响结构
CN212272903U (zh) 一种空气储能减震器
CN209800608U (zh) 一种汽车单筒减震器
CN204415120U (zh) 一种汽车的动力总成液压悬置
CN211166307U (zh) 一种滑柱弹簧上安装及减震装置、滑柱总成及汽车
CN210484509U (zh) 曲轴系及具有该曲轴系的车辆
CN21013296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3431088U (zh) 汽车减震器橡胶支架
CN201517581U (zh) 冲击吸收器
CN213017410U (zh) 一种农用车减震器钢管
CN113833799B (zh) 一种汽车用减振器
CN219827563U (zh) 一种带阻尼阀的减振器结构
CN214617644U (zh) 一种防止上安装点撞击异响的后减震器
CN210337485U (zh) 一种线轴桥用复合空气悬架
CN214742983U (zh) 一种套筒式减震器
CN219263065U (zh) 一种电动车后叉液压阻尼减震器
CN103032502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隔振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