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1367A -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1367A
CN114951367A CN202210754339.5A CN202210754339A CN114951367A CN 114951367 A CN114951367 A CN 114951367A CN 202210754339 A CN202210754339 A CN 202210754339A CN 114951367 A CN114951367 A CN 114951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arc
press
die
steel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43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喜祥
李玉杨
岳明
刘皓
石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Xia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Xia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Xia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Xia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43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1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1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1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21D22/06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having relatively-movable di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81Workpiece sup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具有多个上压头部,各上压头部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座以及压头,压头浮动地安装到第一安装座,压头的下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冲压面,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为凸出状,下模组件设置在上模组件的下方,下模组件具有多个下压头部,各下压头部分别具有第二安装座以及支撑头,支撑头浮动地安装到第二安装座上,支撑头的上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支撑面,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形成为凹入状。该模具能够减少冲压模具对板材的表面所造成的压痕、褶皱。

Description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重量轻、强度高,在飞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美国波音787、欧洲空客800等大型飞机中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使用量已占到50%左右。复合材料零件一般需要在模具上成型,再在专门的设备中进行高温固化定型。考虑到材料的热胀冷缩,为保证复合材料零件的质量,一般选取与复合材料相近的热膨胀系统的材料作为成型模具。
INVAR钢作为一种热膨胀系数极低(10-6)的特种金属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制件模具型板材料。考虑到模具的高精度以及模具板热均匀性,一般选用15mm或19mm的INVAR钢厚板作为模具型板,先进行塑性加工预成型,再焊接到专用胎架上,进行曲面精加工。为保证模具板的热均匀性,同时减少数控机床的精加工量,要求INVAR钢模具型板预成形精度控制在±1mm左右。这就对INVAR钢厚板的曲面成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型的板材通常需要在模具上成形。现有技术当中,存在采用整体模具对INVAR钢板材进行冲压从而形成曲面状的压力机。然而,在板材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使用整体模具冲压成形,其设计成本高、且制造周期长。因此,有采用可重构模具(即可变模具)进行冲压成形的压力机。然而,现有的可重构的冲压模具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容易造成板材表面的压痕和起皱现象,这可能会影响板材表面质量、成形精度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冲压模具,能够减少冲压模具对板材的表面所造成的压痕、褶皱。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具有多个上压头部,各上压头部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座以及压头,压头浮动地安装到第一安装座,压头的下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冲压面,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为凸出状,下模组件设置在上模组件的下方,下模组件具有多个下压头部,各下压头部分别具有第二安装座以及支撑头,支撑头浮动地安装到第二安装座上,支撑头的上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支撑面,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形成为凹入状。
上模组件包括上基座,上模组件通过上基座可拆卸地安装到压力机的上部并与压力机的动力系统连接,动力系统驱动上基座沿上下方向进给,各上压头部分别设置在上基座上,各上压头部的压头距离上基座的距离,从上基座的中间开始,朝边缘逐渐变小,使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凸出状的圆弧面或者球面,凸出状的圆弧面或者球面的半径根据所要冲压的板材的半径以及形状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上压头部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在上基座上。
进一步的,多个上压头部呈圆形阵列地分布在上基座上。
进一步的,各上压头部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可调节地安装在上基座上。
进一步的,上模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可调节的第一调节部,上压头部分别安装到第一调节部上。
下模组件包括下基座,下模组件通过下基座可拆卸地安装到压力机的下部的工作台上,各下压头部则分别安装到下基座上,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距离下基座的距离,从下基座的中间开始,朝边缘逐渐变大,使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形成为中部凹入的凹入状,各下压头部在下基座的分布方式根据上压头部在上基座的分布来调整。
进一步的,下模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可调节的第二调节部,下压头部分别安装到第二调节部。
进一步的,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所形成的凹入状的部分的长度F1和宽度W1,分别大于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的凸出状的部分的长度F2和宽度W2。
进一步的,各下压头部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可调节地安装在下基座上。
上压头部的压头和下压头部的支撑头错位分布。上压头部的压头以其边缘沿左右方向处在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左右方向的一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下压头部的支撑头错位。
第一安装座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部,第一弧形部朝向第一安装座的中部凹入,第一弧形部整体上呈凹入的球面状,压头的上部则设置有第二弧形部,第二弧形部朝向压头的上部凸出,第二弧形部呈凸出的球面状,第二弧形部的球面的半径和第一弧形部的球面的半径相同,第二弧形部部分可以容纳在第一弧形部内,并沿着第一弧形部的内表面而滑动,各上压头部还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弹簧,第一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座,另一端连接压头,使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相互可浮动地抵接,在第一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一容置槽,在压头内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置槽内,第二连接弹簧12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置槽内,第一连接弹簧在第一容置槽以及第二容置槽内拉住压头和第一安装座,使压头的第二弧形部始终保持抵接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弧形部。
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第三弧形部,支撑头的下部设置有第四弧形部,各下压头部还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弹簧,第二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座,另一端连接支撑头,以使第三弧形部和第四弧形部相互可浮动地抵接。
每个压头下部的冲压面的形状可以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
每个支撑头的支撑面的形状可以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减少冲压模具对板材的表面所造成的压痕、褶皱。由于上模组件的上压头部的压头可浮动且下模组件的支撑头也可浮动,因此压头和支撑头能够根据板材的变形而自适应地变形,而不会沿着板材的表面滑动。此外,由于压头的冲压面以及支撑头的支撑面呈平面状,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能够实现压头和支撑头分别与板材线/面接触或者面/面接触,因此压头和支撑头与板材的接触位置不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从而抑制板材的表面的压痕、褶皱的产生。通过使上压头部和下压头部错位地分布,能够使压头的冲压面和板材的接触位置,相对于支撑头的支撑面和板材的接触位置错位,在对板材进行折弯的时候,能够避免受力集中。并且,相互错位的压头和支撑头之间相互制约,使得压头和支撑头仅按照板材被折弯的曲面形状而旋转,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褶皱的产生。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冲压模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冲压模具的上压头部和下压头部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上压头部和下压头部的冲压状态的要部示意图。
图4是冲压模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具有本发明的冲压模具的压力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编号说明:100、冲压模具;101、上模组件;102、下模组件;103、上压头部;104、第一安装座;105、压头;106、冲压面;107、下压头部;108、第二安装座;109、支撑头;110、支撑面;111、上基座;112、下基座;113、第一调节部;114、第二调节部;115、第一弧形部;116、第二弧形部;117、第一连接弹簧;118、第一容置槽;119、第二容置槽;120、第三弧形部;121、第四弧形部;122、第二连接弹簧;200、压力机;201、动力系统;202、冲压液压缸;203、工作台;300、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100之前,首先对作为冲压模具100的冲压对象物的板材300进行说明。作为冲压对象物的板材300可以是例如公知的金属材料等。作为这些金属材料可列举例如:INVAR钢、Q235A、#45钢、不锈钢等。例如,INVAR钢由于其重量轻、强度高,在飞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由这些材料所加工成的零件,一般需要在冲压模具100上冲压成形。然而,已知的一些冲压模具中,冲压时压头与板材300的接触属于点/面接触,容易造成板材300表面的压痕和起皱现象,进而影响板材300的表面质量与成形精度。
图1是冲压模具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冲压模具100 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和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的分布示意图,在图 2中,以实线表示支撑头109,以虚线表示压头105。图3是图1的上压头部103 和下压头部107的冲压状态的要部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3,对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100,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减少冲压模具100对板材300的表面所造成的压痕、褶皱。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100,包括:上模组件101以及下模组件102。上模组件 101具有多个上压头部103。各上压头部103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座104以及压头105。压头105浮动地安装到第一安装座104。压头105的下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冲压面106。并且,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整体形成为凸出状。下模组件102设置在上模组件101的下方。下模组件102具有多个下压头部107。各下压头部107分别具有:第二安装座108以及支撑头109。支撑头109浮动地安装到第二安装座108。支撑头109的上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支撑面110。并且,各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整体形成为凹入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100,能够减少冲压模具100对板材300的表面所造成的压痕、褶皱。具体来说,在现有的用于冲压板材300的冲压模具中,通常使用固定的半球状的上压头(未图示)以及下压头(未图示)对板材300 进行冲压,由于板材300由平面状被冲压成曲面状,而压头105又被固定,因此,在板材300被压头105折弯的同时,压头105会沿着板材300滑动,这会导致在板材300的表面造成压痕、褶皱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模组件101 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可浮动且下模组件102的支撑头109也可浮动,因此压头105和支撑头109能够根据板材300的变形而自适应地变形,而不会沿着板材300的表面滑动。此外,由于压头105的冲压面106以及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呈平面状,在对板材300进行冲压时,能够实现压头105和支撑头 109分别与板材300线/面接触或者面/面接触,因此压头105和支撑头109与板材300的接触位置不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从而抑制板材300的表面的压痕、褶皱的产生。
以下分别对上模组件101和下模组件102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模组件 101和下模组件10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在此主要以上模组件101为例进行说明,必要的时候对下模组件102进行说明。
继续参照图1并辅助参照图4,上模组件101可以包括上基座111,上模组件101通过上基座111可拆卸地安装到压力机200的上部并与压力机200的动力系统201连接。例如,上基座111与压力机200的冲压液压缸202连接,通过冲压液压缸202的驱动而沿上下方向可进给。各上压头部103分别设置在上基座111上,并且,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距离上基座111的距离,从上基座111的中间开始,朝边缘逐渐变小,由此使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整体形成为凸出状。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所形成的凸出状大致为圆弧状或者球面状,凸出状的圆弧或者球面的半径等根据所要冲压的板材300的半径以及形状等进行设置。例如,多个上压头部103可以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由此,能够冲压出呈圆弧状的板材300形状。此外,多个上压头部103也可以呈圆形阵列地分布。具体来说,上压头部103可以整体沿多个同心且直径不同的圆形状的轨迹进行分布,由此,能够冲压出呈大致球形状的板材300形状。
此外,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整体只要能够形成的凸出状,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的形状和面积并不特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地,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整体所形成的凸出状的部分的半径,冲压面106的形状例如可以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在冲压面106的形状大致呈正方形的情况下,冲压面106的边长例如为70mm以下。此外,为了增加冲压面106的承受能力,冲压面106的边长例如为40mm以上。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整体所形成的凸出状的部分的半径,各压头105沿左右方向或者前后方向的相互之间的间隙,例如为10mm以下,此外,为了防止不同的压头105 相互之间磕碰或者碰撞,各压头相互之间的间隙例如为2mm以上。
进一步地,各上压头部103可以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可调节地安装在上基座111上。例如,上基座111上可以开设有调节用的T型槽(未图示),各上压头部103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到T型槽。由此,能够根据所要冲压的板材300的曲面,来对各上压头部103的相互之间的间隙进行微调整,从而提高冲压的精度。
进一步地,上模虽然说明了冲压面106呈平面状,但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冲压面106的平面主要是相对于作为上模组件101所整体形状的凸出状而言的,实际上,为了使不同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之间能够相互圆滑过渡,冲压面 106的四周边缘的位置可以进行倒角。
同样地,下模组件102也可以包括下基座112,下模组件102通过下基座 112可拆卸地安装到压力机200的下部的工作台203上。各下压头部107则分别安装到下基座112上。并且,各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距离下基座112 的距离,从下基座112的中间开始,朝边缘逐渐变大,由此使各下压头部107 的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整体形成为中部凹入的凹入状。各下压头部107在下基座112的分布方式可以根据上压头部103在上基座111的分布来调整。例如,在多个上压头部103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的情况下,多个下压头部107也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在多个上压头部103呈圆形阵列地分布的情况下,多个下压头部107也呈圆形阵列地分布。
同样地,各下压头部107也可以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可调节地安装在下基座112上。例如,下基座112上可以开设有调节用的T型槽(未图示),各下压头部107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到T型槽。由此,能够根据所要冲压的板材300的曲面,来对各下压头部107的相互之间的间隙进行微调整,从而提高冲压的精度。
继续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抑制板材300的表面的压痕、褶皱的产生,上压头部103和下压头部107分别错位地分布。具体来说,以上压头部103及下压头部107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上压头部103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与此对应,下压头部107也沿左右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但是,从左右方向来看,上压头部103和下压头部107并非沿上下方向对称地设置,而是一个上压头部103沿左右方向处在两个下压头部107之间。同样地,如果以下压头部107进行说明,也是一个下压头部107沿左右方向处在两个上压头部103之间。由此,上压头部103和下压头部107分别错位地分布。通过使上压头部103和下压头部107错位地分布,能够使压头105的冲压面106和板材300的接触位置,相对于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和板材300的接触位置错位,在对板材300进行折弯的时候,能够避免受力集中。并且,相互错位的压头105和支撑头109之间相互制约,使得压头105和支撑头109仅按照板材300被折弯的曲面形状而旋转,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褶皱的产生。此外,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只要和下压头部107 的支撑头109错位分布即可,所错位的程度并不特别限定,但是从受力平衡的角度来看,优选地,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以其边缘沿左右方向大致处在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的左右方向的一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下压头部 107的支撑头109错位。
继续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板材300的冲压精度,各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整体所形成的凹入状的部分的长度 F1和宽度W1,分别大于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整体形成的凸出状的部分的长度F2和宽度W2。具体来说,以上压头部103及下压头部107 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下压头部107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数量可以比上压头部103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数量多(例如多一个),从而使凹入状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凸出状的部分的长度。在压头105对板材300进行冲压的过程中,避免板材300的下部悬空的同时,确保板材300沿着由各支撑面110 整体所形成的凹入状的部分而顺畅地变形。同样地,下压头部107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数量也可以比上压头部103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数量多(例如多一个),从而使凹入状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凸出状的部分的宽度。
图4是冲压模具1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照图4,如上所述,各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所形成的凸出状大致为圆弧状或者球面状,凸出状的圆弧或者球面的半径等根据所要冲压的板材300的半径以及形状等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冲压模具100的通用性以及精度,上模组件101的上压头部103可以设置为沿上下方向可调节。例如,上模组件 101还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可调节的第一调节部113,上压头部103分别安装到第一调节部113。具体来说,作为第一调节部113可以选择沿上下方向驱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到上基座111上,上压头部103则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由此,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冲压面106与上基座111沿上下方向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凸出状的部分的半径等。此外,虽然说明了选择液压缸作为第一调节部113的驱动动力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第一调节部113也可以选择例如螺杆调节结构,这些螺杆调节可以通过电机进行驱动而沿上下方向进给。电机通过例如带传动机构或者链传动机构和螺杆调节机构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来自压力机200的作用力仅作用于螺杆调节结构上,而不会作用到电机上。或者,第一调节部113页可以选择例如调节楔块。
同样地,下模组件102也可以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可调节的第二调节部114,下压头部107分别安装到第二调节部114。同样地,第二调节部114也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驱动的液压缸。由此,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与下基座112沿上下方向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凹入状的部分的半径等。
继续参照图3,以下对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浮动结构以及下压头部 107的支撑头109的浮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上压头部103的压头105的浮动结构和下压头部107的支撑头109的浮动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在此主要以上压头部103进行说明,必要的说明说明下压头部10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座104整体上呈例如柱状,第一安装座104 的上端部例如连接到第一调节部113的液压缸(或者,在不具备第一调节部113 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安装到上基座111)。第一安装座104的下端部例如设置有第一弧形部115。第一弧形部115朝向第一安装座104的中部凹入。第一弧形部115例如整体上可以大致呈凹入的球面状。压头105的下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冲压面106。压头105的上部则设置有第二弧形部116,第二弧形部116朝向压头105的上部凸出,第二弧形部116例如大致呈凸出的球面状。并且,第二弧形部116的球面的半径和第一弧形部115的球面的半径相同,由此,第二弧形部116的至少部分可以容纳在第一弧形部115内,并沿着第一弧形部115的内表面而滑动。为了使压头105的第二弧形部116始终抵接第一安装座104的第一弧形部115,各上压头部103还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弹簧117,第一连接弹簧 117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座104,另一端连接压头105,以使第一弧形部115和第二弧形部116相互可浮动地抵接。第一连接弹簧117的类型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择拉簧。为了可靠地连接第一安装座104和压头105,在第一安装座104内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18,在压头105内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19,第一连接弹簧117的一端例如通过焊接等的公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一容置槽118内,第二连接弹簧122的另一端也通过例如焊接等的公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二容置槽119内。第一连接弹簧117在第一容置槽118以及第二容置槽119内拉住压头105和第一安装座104,由此能够使压头105的第二弧形部116始终保持抵接第一安装座104的第一弧形部115。
同样地,对于下压头部107的浮动结构,也可以是例如,第二安装座108 设置有第三弧形部120,支撑头109的下部设置有第四弧形部121;各下压头部 107还分别具有:第二连接弹簧122,第二连接弹簧122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座 108,另一端连接支撑头109,以使第三弧形部120和第四弧形部121相互可浮动地抵接。由此,能够使支撑头109的第四弧形部121始终保持抵接第二安装座108的第三弧形部120。同样地,支撑头109的支撑面110的形状也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
图5是具有冲压模具100的压力机200的示意图。参照图5,并辅助参照图1,上面各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100,可以安装到例如用于冲压的框架式的压力机200上。作为压力机200的主体结构例如可以是现有的冲压机结构,作为冲压模具100的上模组件101可以安装到压力机200的动力系统201上,作为冲压模具100的下模组件102则可以安装到压力机200的工作台203上。作为这种压力机200,由于能够搭载上面各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100,因此能够减少冲压模具100对板材300的表面所造成的压痕、褶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以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具有多个上压头部,各上压头部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座以及压头,压头浮动地安装到第一安装座,压头的下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冲压面,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为凸出状,下模组件设置在上模组件的下方,下模组件具有多个下压头部,各下压头部分别具有第二安装座以及支撑头,支撑头浮动地安装到第二安装座上,支撑头的上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支撑面,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形成为凹入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基座,上模组件通过上基座可拆卸地安装到压力机的上部并与压力机的动力系统连接,动力系统驱动上基座沿上下方向进给,各上压头部分别设置在上基座上,各上压头部的压头距离上基座的距离,从上基座的中间开始,朝边缘逐渐变小,使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凸出状的圆弧面或者球面,凸出状的圆弧面或者球面的半径根据所要冲压的板材的半径以及形状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上压头部呈矩形阵列状地分布在上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上压头部呈圆形阵列地分布在上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上压头部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可调节地安装在上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可调节的第一调节部,上压头部分别安装到第一调节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基座,下模组件通过下基座可拆卸地安装到压力机的下部的工作台上,各下压头部则分别安装到下基座上,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距离下基座的距离,从下基座的中间开始,朝边缘逐渐变大,使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形成为中部凹入的凹入状,各下压头部在下基座的分布方式根据上压头部在上基座的分布来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可调节的第二调节部,下压头部分别安装到第二调节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支撑面整体所形成的凹入状的部分的长度F1和宽度W1,分别大于各上压头部的压头的冲压面整体形成的凸出状的部分的长度F2和宽度W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下压头部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可调节地安装在下基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部的压头和下压头部的支撑头错位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部的压头以其边缘沿左右方向处在下压头部的支撑头的左右方向的一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下压头部的支撑头错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部,第一弧形部朝向第一安装座的中部凹入,第一弧形部整体上呈凹入的球面状,压头的上部则设置有第二弧形部,第二弧形部朝向压头的上部凸出,第二弧形部呈凸出的球面状,第二弧形部的球面的半径和第一弧形部的球面的半径相同,第二弧形部部分可以容纳在第一弧形部内,并沿着第一弧形部的内表面而滑动,各上压头部还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弹簧,第一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座,另一端连接压头,使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相互可浮动地抵接,在第一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一容置槽,在压头内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置槽内,第二连接弹簧12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置槽内,第一连接弹簧在第一容置槽以及第二容置槽内拉住压头和第一安装座,使压头的第二弧形部始终保持抵接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弧形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第三弧形部,支撑头的下部设置有第四弧形部,各下压头部还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弹簧,第二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座,另一端连接支撑头,以使第三弧形部和第四弧形部相互可浮动地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压头下部的冲压面的形状可以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撑头的支撑面的形状可以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
CN202210754339.5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Pending CN114951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4339.5A CN114951367A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4339.5A CN114951367A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1367A true CN114951367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6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4339.5A Pending CN114951367A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13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4566A (zh) * 2022-12-02 2022-12-30 江苏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橱柜板的成型加工装置
CN117548545A (zh) * 2024-01-12 2024-02-13 德阳华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燕尾槽冲压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4566A (zh) * 2022-12-02 2022-12-30 江苏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橱柜板的成型加工装置
CN117548545A (zh) * 2024-01-12 2024-02-13 德阳华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燕尾槽冲压模具
CN117548545B (zh) * 2024-01-12 2024-04-02 德阳华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燕尾槽冲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51367A (zh) 一种invar钢基体复材成型工装型板成型模具
CN108393398B (zh) 用于冲压机的模具组件
CN110234445B (zh) 模具和使用该模具的加工方法
CN210188133U (zh) 一种用于双曲面铝合金型材压弯模具
CN217370082U (zh) 一种设有缓冲机构的无痕折弯精密模具
CN216965978U (zh) 一种用在管翅式换热器上的翅片冲加热孔装置
CN212495163U (zh) 一种便携式自冲铆接机预定位装置
CN201720294U (zh) 双曲面折弯机构
CN212495133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锻造固定装置
CN21423781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08230579U (zh) 一种棒料的弯曲工装
CN218361638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辅助结构
CN218424948U (zh) 一种折弯中心上压刀结构
CN217571771U (zh) 一种五轴加工中心用高刚性滑座滑枕结构
CN217141781U (zh) 一种板材整形装置
CN215148465U (zh) 一种钣金件夹紧装置
CN211757915U (zh) 一种平板、槽钢通用型数控冲孔机
CN218015251U (zh) 一种汽车门加强板连续冲压模具
CN218555228U (zh) 一种盘工件冲压折弯模具
CN217572792U (zh) 一种活动工作台的导向结构
CN219856166U (zh) 一种液压机的x型导轨结构
CN219112674U (zh) 摇臂二次冲压定型模具
CN213162584U (zh) 一种多角度折弯机
CN202877377U (zh) 一种用于车架纵梁的拼装成形模具
CN216540406U (zh) 一种通用平板落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