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6757B -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6757B
CN114946757B CN202210637169.2A CN202210637169A CN114946757B CN 114946757 B CN114946757 B CN 114946757B CN 202210637169 A CN202210637169 A CN 202210637169A CN 114946757 B CN114946757 B CN 114946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g
area
batch
breeding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71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6757A (zh
Inventor
陈效儒
李淑云
张璐
王用黎
陈齐勇
姜德田
向芳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71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6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6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6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包括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所述第一批次的养殖:亲本成蛙在3‑4月进入繁育孵化期,孵化后的蝌蚪养殖至6‑7月发育为成蛙上市;所述第二批次的养殖:亲本成蛙于3月前降温养殖;3月控温进入冬眠期,7‑8月进入繁育孵化期,孵化后的蝌蚪养殖90天后发育为成蛙上市。本发明的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结合养殖系统可以在一年养殖两批次的青蛙,有效提高养殖场的养殖效益;而且本发明中的两批次青蛙的养殖过程能科学结合来使用养殖场的各个功能区,有效提高单位养殖面积的青蛙产量和养殖区的土地面积利用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进一步综合提高养殖户盈利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黑斑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俗称“青蛙”“田鸡”,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具有适应环境能力极强等特性,不仅能在夜晚活动时捕捉害虫,还具有药用价值。同时,黑斑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其脂肪少、糖分低,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尼克酸、肌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有效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并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有保健抗衰老之功效。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傍晚和清晨出来活动。黑斑蛙属于变温动物,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洞穴中,深10~17厘米。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
青蛙是两栖动物,其整个养殖过程复杂,包括冬眠期、繁育期、孵化期、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不同阶段需要单独养殖空间,因此青蛙养殖需要大面积养殖场地。而现有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一年一季高密度围网养殖的方式,当青蛙进入某一个养殖阶段时,其他养殖阶段对应的养殖场地就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养殖空间的浪费;而且目前这种一年一季常规养殖方式养殖的青蛙成蛙数量有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养殖户的整体养殖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青蛙养殖产量较低,无法有效提高养殖户效益,且养殖空间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有效提高养殖场地的利用率,并且增加成蛙产量,从而显著提高养殖场的整体养殖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包括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所述第一批次的养殖:亲本成蛙在3-4月进入繁育孵化期,孵化后的蝌蚪养殖至6-7月发育为成蛙上市;所述第二批次的养殖:亲本成蛙于3月前降温养殖;3月控温进入冬眠期,7-8月进入繁育孵化期,孵化后的蝌蚪养殖90天后发育为成蛙上市。
优选地,所述第二批次中亲本成蛙降温养殖期间的温度控制为15-18℃,湿度保持青蛙体表湿润。
优选地,所述第二批次中亲本成蛙冬眠期间温度控制为7-8℃。
优选地,所述第二批次中亲本成蛙繁育孵化期间逐渐升温至10℃并保持2天,再继续以每天2℃的速度升温至20℃并保持2天适应期后,然后逐渐阶段式调温至与室外温度一致。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批次中孵化后的蝌蚪放养密度为300尾/㎡;所述第二批次中孵化后的蝌蚪放养密度为200尾/㎡。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中孵化后的蝌蚪在养殖期间每天早、中、晚投放三次通威开口乐微粒子饲料;蝌蚪长成幼蛙后,在幼蛙期间每天投放两次通威开口乐9900幼蛙专用饲料;成蛙养殖期间每天投1-2次常规成蛙饲料。
本发明同时提供用于上述养殖模式的一种青蛙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区,所述养殖区外环绕设置有拦网,所述养殖区内设置有亲本成蛙存储区、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成蛙区,所述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成蛙区之间设置有隔离网进行间隔;所述养殖区内设置有进、排水管道,所述进、排水管道联通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成蛙区。
优选地,所述繁育区、幼蛙区和成蛙区均设置成“回”字型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间隔设置多个3-5米宽的滩涂,所述滩涂与养殖池之间设置有环沟。
优选地,所述亲本成蛙存储区内设置有立式的存储柜,所述存储柜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蛙笼,所述蛙笼为抽屉式,所述蛙笼可从存储柜中抽出,所述蛙笼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干草层和泥土层。
优选地,所述存储柜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和光照控制器,用于控制蛙笼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目前常规的青蛙养殖采取一年一季的养殖模式,一般亲本成蛙从头年10月开始正常越冬,进入冬眠期,而当年开春后随温度上升(温度≥10℃以上)青蛙逐渐从泥土中苏醒,开始摄食,并进行正常交配繁殖、孵化、变态发育、养成,至次年7月左右达到捕捞规格,因此一个青蛙养殖场每年只有一批次成蛙上市。
本发明的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根据青蛙的生理特性,通过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来调控青蛙的冬眠时间和苗种孵化时间,调整青蛙的养殖时间节点,使得一年养成两批次青蛙。同时本发明中的两批次青蛙的养殖时间和周期进行了科学结合,两批次青蛙养殖在每个养殖阶段的时间节点没有重合,因此这两批次青蛙养殖时对养殖区中各个功能区(亲本成蛙存储区、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养成区)的使用互不影响,互不冲突。例如当第二批次养殖的青蛙在冬眠期(3-6月)时,第一批次养殖的青蛙已经进入孵化-幼蛙-成蛙养殖阶段,到6月就开始上市,7月底已经售卖完成;而7月份第二批次养殖的青蛙才开始进行孵化,第二批次养殖的青蛙刚好可以使用第一批次青蛙养殖过程中闲置下来的养殖功能区,因此本发明中的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能有效提高养殖区的土地面积利用率,并能降低养殖成本。传统一年一季的养殖模式只能在每年7月左右养成一批青蛙;而本发明的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使得一年中可以有两批次成蛙上市,能够有效提高单位养殖面积的青蛙产量,从而综合提高养殖户盈利水平。尤其是在每年10份上市的第二批次青蛙,由于秋冬季温度低,这一批次的青蛙成蛙可以从10月份售卖到次年3月左右,售卖期长可以极大的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结合养殖系统可以在一年养殖两批次的青蛙,有效提高养殖场的养殖效益;而且本发明中的两批次青蛙的养殖过程能科学结合来使用养殖场的各个功能区,有效提高单位养殖面积的青蛙产量和养殖区的土地面积利用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进一步综合提高养殖户盈利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养殖系统结构图;
图2为亲本成蛙存储区中存储柜的结构图。
图中:1-孵化区,2-排水管道,3-成蛙区,4-亲本存储区,401-存储柜,402-蛙笼,403-泥土层,404-干草层,405-温度湿度控制器,406-光照控制器,5-繁育区,6-幼蛙区,7-拦网,8-养殖区,9-进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青蛙养殖系统
如附图1所示,以10亩为一个建筑单位,建一个中型养殖基地,养殖区8外环绕设置有拦网7,养殖区上方设置有天网,养殖区8内设置有亲本成蛙存储区、繁育区5、孵化区1、幼蛙区6和成蛙区3,繁育区5、孵化区1、幼蛙区6和成蛙区3之间设置有隔离网进行间隔,养殖区8内设置有进水管道9和排水管道2,进水管道9和排水管道2联通繁育区5、孵化区1、幼蛙区6和成蛙区3。
亲本成蛙存储区内设置有立式的存储柜401,存储柜401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蛙笼402,蛙笼402为抽屉式,蛙笼402可从存储柜401中抽出,蛙笼402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干草层404和泥土层403。存储柜401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和光照控制器406,用于控制蛙笼402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繁育区5、幼蛙区6和成蛙区3均设置成“回”字型养殖池,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养殖池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厘米,中间留出3~5米宽的滩涂,供青蛙夏天上岸休息使用。在滩涂上方布置遮阳网,高约80厘米,或种植撒播水稻,主要用于夏天遮阳、防高温。每个蛙池之间用40目以上的网片分割开,高约1米。同时整个养殖场用围网架起网棚,进行封闭式遮盖,避免鸟类捕食青蛙。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养殖场中进行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
第一批次养殖:取亲本成蛙留存于成蛙区的养殖池中,头年10月中下旬亲本成蛙开始正常越冬(钻入泥土中进行冬眠),当年开春后(2-3月)随温度上升(温度≥10℃以上)青蛙逐渐从泥土中苏醒,开始摄食高能量饲料,并进行正常交配繁殖,然后人工采卵孵化(当年3-4月),将孵化后一周的蝌蚪放养至幼蛙区的养殖池中,放养密度为300尾/㎡,蝌蚪进行变态发育,然后养成成蛙,于当年6月上市,7月底前售卖完。
第二批次养殖:头年10月至当年3月对亲本成蛙降温养殖,取亲本成蛙留存于亲本成蛙存储区的蛙笼中,通过温度湿度控制器对蛙笼内环境进行湿度控制,保持青蛙体表湿润,温度控制在15-18℃,降低其活动能力,但可保持低摄食率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求。当年3月将蛙笼温度逐渐降低至7-8℃,蛙笼内的亲本成蛙进入冬眠期。到当年7月初,逐渐升温到10度保持2天后,再继续以每天2℃的速度升温至20℃并保持2天适应期后,然后逐渐阶段式调平亲本成蛙存储区内和区外的温度,同时养殖场内的繁育池和孵化池的温度通过不断补充地下水和遮阴棚控温。将蛙笼中复苏的亲本成蛙投放到繁育区的养殖池中,进行正常交配繁殖;然后人工采卵,将蛙卵转移至孵化区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后的蝌蚪在养殖期间每天早、中、晚投放三次通威开口乐微粒子蝌蚪专用饲料;将孵化后一周的蝌蚪放养至幼蛙区的养殖池中,放养密度为200尾/㎡,在幼蛙期间每天投放两次通威开口乐9900幼蛙专用饲料,直至发育为成蛙;再转至成蛙区的养殖池中进行养殖,成蛙养殖期间每天投1-2次常规成蛙饲料,养成90天至当年10月成蛙达到可上市规格,开始捕捞上市,可持续捕捞至次年3月。
实施例3
构建3个实施例1中的青蛙养殖场,记为养殖场A、养殖场B和养殖场C,在3个养殖场中采用实施例2中一年两批次青蛙养殖模式进行青蛙养殖。
同时在3个传统养殖场中按照传统一年一季青蛙养殖模式进行青蛙养殖。3个传统养殖场记为养殖场a、养殖场b和养殖场c。养殖成品捕捞重量及养殖效益详见表1和表2。
表1养殖成品捕捞重量
Figure BDA0003680833160000061
Figure BDA0003680833160000071
表2养殖场整体效益
Figure BDA0003680833160000072
表1和表2数据显示,养殖场a、b、c采用传统一年一季养殖模式平均每年可捕捞3406斤/亩成蛙,养殖场收益为28956元/亩。本实施例养殖场A、B、C采用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相比传统养殖模式,每年可增加一批次成蛙,即第二批次青蛙养殖可使每年平均增加2860斤/亩的成蛙捕捞量,平均增加31460元/亩的养殖场收益;使得一个养殖场一年整体捕捞量平均达到6173斤/亩,整体收益达到59623元/亩,整体收益相比传统一年一季养殖模式增加了一倍。
综上,本发明中的一年两批次青蛙养殖模式可以在每年6-7月上市第一批次青蛙,在10月-次年3月上市第二批次青蛙,有效提高养殖场的青蛙养殖捕捞量;而且本发明中的第一批次青蛙养殖和第二批次青蛙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能合理分配使用养殖场的各个功能区,避免功能区闲置,有效提高单位养殖面积的青蛙产量和养殖区的土地面积利用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综合提高养殖户盈利水平。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批次的养殖和第二批次的养殖,所述第一批次的养殖:亲本成蛙在3-4月进入繁育孵化期,孵化后的蝌蚪养殖至6-7月发育为成蛙上市;所述第二批次的养殖:亲本成蛙于3月前降温养殖;3月控温进入冬眠期,7-8月进入繁育孵化期,孵化后的蝌蚪养殖90天后发育为成蛙上市;
所述第二批次中亲本成蛙降温养殖期间的温度控制为15-18℃,湿度保持青蛙体表湿润;
所述第二批次中亲本成蛙冬眠期间温度控制为7-8℃;
所述第二批次中亲本成蛙繁育孵化期间逐渐升温至10℃并保持2天,再继续以每天2℃的速度升温至20℃并保持2天适应期后,然后逐渐阶段式调温至与室外温度一致;
在青蛙养殖系统中进行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区,所述养殖区外环绕设置有拦网及天网,所述养殖区内设置有亲本成蛙存储区、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成蛙区,所述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成蛙区之间设置有隔离网进行间隔;所述养殖区内设置有进、排水管道,所述进、排水管道联通繁育区、孵化区、幼蛙区和成蛙区;
所述亲本成蛙存储区内设置有立式的存储柜,所述存储柜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蛙笼,所述蛙笼为抽屉式,所述蛙笼可从存储柜中抽出,所述蛙笼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干草层和泥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批次中孵化后的蝌蚪放养密度为300尾/㎡;所述第二批次中孵化后的蝌蚪放养密度为200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中孵化后的蝌蚪在养殖期间每天早、中、晚投放三次通威开口乐微粒子饲料;蝌蚪长成幼蛙后,在幼蛙期间每天投放两次通威开口乐9900幼蛙专用饲料;成蛙养殖期间每天投1-2次常规成蛙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区、幼蛙区和成蛙区均设置成“回”字型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间隔设置多个3-5米宽的滩涂,所述滩涂与养殖池之间设置有环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柜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和光照控制器,用于控制蛙笼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CN202210637169.2A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Active CN114946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7169.2A CN114946757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7169.2A CN114946757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757A CN114946757A (zh) 2022-08-30
CN114946757B true CN114946757B (zh) 2023-06-20

Family

ID=82960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7169.2A Active CN114946757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青蛙一年两批次养殖模式及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67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97647B1 (ko) * 2007-08-10 2008-01-24 임운섭 북방산 개구리 사육시설 및 사육방법
CN102388835A (zh) * 2011-08-03 2012-03-28 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东北林蛙提早繁育的方法
CN110574731A (zh) * 2019-10-12 2019-12-17 陈伟 一种冬眠池及虎纹蛙错峰增值定点冬眠方法
CN215864267U (zh) * 2021-10-12 2022-02-18 龚熙恩 一种仿生态蛙类鲜活的保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5A (zh) * 1993-03-12 1994-09-21 陈国华 棘胸蛙养殖法
CN1148117C (zh) * 2000-06-27 2004-05-05 崔学发 工厂化自动半自动化养殖林蛙
CN200987325Y (zh) * 2006-11-17 2007-12-12 吴成根 一种沟渠式蛙池
CN102362584A (zh) * 2011-08-25 2012-02-29 栾清杨 水产品活体冬眠控制装置
KR102117363B1 (ko) * 2018-04-12 2020-06-01 농업회사법인주식회사 귀뚜라미와 산개구리 산개구리 동면 및 산란 설비
CN113879706A (zh) * 2021-11-03 2022-01-04 湖南富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蛙类的低温储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97647B1 (ko) * 2007-08-10 2008-01-24 임운섭 북방산 개구리 사육시설 및 사육방법
CN102388835A (zh) * 2011-08-03 2012-03-28 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东北林蛙提早繁育的方法
CN110574731A (zh) * 2019-10-12 2019-12-17 陈伟 一种冬眠池及虎纹蛙错峰增值定点冬眠方法
CN215864267U (zh) * 2021-10-12 2022-02-18 龚熙恩 一种仿生态蛙类鲜活的保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757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8628B (zh)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CN101897309A (zh) 黄鳝、泥鳅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1755581B (zh) 农产品立体种植养殖的方法
CN102008031A (zh) 一种林地放养柴鸡的方法
CN103314914B (zh) 一种青虾、白鲢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12772321B (zh) 一种稻-小龙虾-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方法
CN105918200B (zh) 一种蟹稻共生种养池及其综合调温方法
CN113647349B (zh)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CN103385190A (zh) 一种沙塘鳢、螺蛳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12690184B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1091456A (zh) 一种田螺养殖的方法
CN102578036A (zh) 一种节粮型生态虫草鸡的林下饲养方法
CN103355231A (zh) 一种鳝稻共生养殖方法
CN107173277A (zh) 一种鲟鱼的驯化方法及养殖方法
CN106614181A (zh)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4521876A (zh) 一种桃园养鸡的方法
CN110100765A (zh) 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快速高产繁养方法
CN101773029B (zh) 丝瓜水芹菜螃蟹立体种植养殖的方法
CN107079876A (zh) 一种茶园养鸡方法
CN1262174C (zh) “ 四大家鱼”一龄苗种培育方法
CN105010229B (zh) 一种墨龟的养殖方法
CN113455432A (zh) 一种河蟹小龙虾同池养殖的方法
CN206565104U (zh) 一种黄颡鱼养殖用生态浮床
CN107466622A (zh)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CN111789058A (zh) 标准化规模化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3

Address after: No. 588, Middle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610000, Sichuan

Patentee after: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88,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TONGWE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