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8914A -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8914A
CN114938914A CN202210676037.0A CN202210676037A CN114938914A CN 114938914 A CN114938914 A CN 114938914A CN 202210676037 A CN202210676037 A CN 202210676037A CN 114938914 A CN114938914 A CN 114938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ater
refrigeration
inner po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60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凯锋
廖四清
曾令华
张肃
肖坤
卢耀汕
区永东
阚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60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8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8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并公开了应用上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制冷控制方法应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加热装置、导热环、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导热环设于加热装置的上方,且套设于内锅的外侧,导热环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设有朝向内锅的出水口;水冷组件用于为水流通道提供水流;制冷组件用于为导热环提供冷量。先让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一段时间,通过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过负荷运转。然后,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同时运行,溶液进入内锅和导热环之间形成水膜,可以增强制冷组件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21.11.05”、申请号为“202111303359.2”、申请名称为“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案件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很多烹饪器具都没有制冷功能。一方面,在烹饪完成后如果需要降温的,则需要将食物或饮品放进冰箱,而烹饪后的内锅温度较高,换其他盛装器具又比较麻烦,该场景下需要快速降温冷却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使用预约烹饪功能时,通常预约时间会长达12小时以上,在炎热的夏季,食物放在电饭煲或压力锅容易变质腐败,影响营养价值和口感,甚至不宜食用,该场景下需要冷藏保鲜功能。而具有制冷功能的烹饪器具,换热效果差,制冷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能够增强换热效果,提高制冷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加热装置、导热环、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所述内锅设于所述煲体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煲体内,用于加热所述内锅;所述导热环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锅的外侧,所述导热环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设有朝向所述内锅的出水口;所述水冷组件用于为所述水流通道提供水流;所述制冷组件用于为所述导热环提供冷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所述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获取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用于表征所述内锅的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所述水冷组件启动;
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先让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一段时间,通过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过负荷运转,提高制冷组件可靠性。然后,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同时运行,溶液进入内锅和导热环之间形成水膜,并且填充内锅和导热环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增强制冷组件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用于表征所述水冷组件的水温;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控制所述水冷组件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且维持第一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或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或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内锅、加热装置和导热环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导热环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示出的导热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示出的导热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示出的导热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6示出的导热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系统架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动作时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1、煲体;102、内锅;103、加热装置;104、导热环;105、储液箱;106、水泵;107、供水管道;108、回水管道;109、压缩机;110、冷凝器;111、蒸发器盘管;112、节流装置;113、注水口;114、排水口;115、注水管;116、排水管;117、风机;118、进风口;119、排风口;
201、水流通道;202、进水口;203、出水口;204、集液部;205、汇水口;
501、导流槽;
701、第一流道;702、第二流道;
1101、控制板;1102、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1103、内锅温度传感器;1104、储液箱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烹饪器具是指电饭煲和压力煲等能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的装置。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压力煲又叫压力锅、高压锅,也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炊具。其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
为了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冷藏保鲜的功能,相关技术中,已有一些烹饪器具在煲体中设置有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开始采用的是半导体制冷的方案,半导体制冷是一种固体制冷方式,它是靠空穴和电子在运动中直接传递热量来实现的。半导体制冷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帕尔帖效应。半导体热电偶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N型半导体有多余的电子,有负温差电势。P型半导体电子不足,有正温差电势;当电子从P型穿过结点至N型时,结点的温度降低,其能量必然增加,而且增加的能量相当于结点所消耗的能量。相反,当电子从N型流至P型材料时,结点的温度就会升高。由于半导体制冷没有机械转动部分,无需制冷剂,无噪声,无污染,可靠性高,寿命长,而且可电流反向加热,易于恒温控制等等,目前烹饪器具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技术方案相对较多。
但是半导体制冷的制冷量相对较小,如果将半导体制冷的方案用于电饭煲这些烹饪器具,从高温开始降低温度,降温时间很长,实用性不高。于是,相关技术中,开始出现在电饭煲等烹饪器具中采用容积式制冷的方案。容积式制冷的方案一般采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和单向阀毛细管组件等结构,并使得蒸发器与电饭煲的内锅贴近,以传递冷量。
制冷的工作过程是: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液体送至冷凝器进行放热,再经过膨胀阀(毛细管)降压节流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变成过热蒸气后,再回到压缩机,蒸发器的冷量传递给烹饪器具的内锅,如此往复循环,达到使内锅内的食物降温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采用容积式制冷的方案,具有多个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一方面,蒸发器与电饭煲的内锅接触距离近,而内锅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尤其是线圈电磁加热方式时),高温传递到蒸发器,造成制冷组件出现油品裂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内锅可以装卸,且内锅的侧壁从锅底竖向向上延伸,因此,内锅与蒸发器之间存在气隙,造成换热效果差,制冷效率低。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01、内锅102、加热装置103、导热环104、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
内锅102用于装载食物,并且设置于煲体101内。加热装置103设于煲体101内,用于加热内锅102。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加热装置103位于内锅102的下方,以方便加热内锅102的锅底。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103还可以位于内锅102的侧方,以方便加热内锅102的侧壁;或者加热装置103呈半包围结构,同时加热内锅102的锅底和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装置103可以为电热盘。电热盘是一个内嵌发电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102就放在电热盘上面,通过电热盘通电产生热量后传递给内锅102,电热盘直接对放食物的内锅102加热,其效率高,省时省电。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装置103还可以为电磁线圈,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锅体金属内胆进行环绕立体加热,速度更快,食物加热会更加均匀。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水冷组件包括储液箱105、水泵106和供水管道107,储液箱105、水泵106和供水管道107均设置于煲体101内。水泵106设置在储液箱105中,并用于将储液箱105中的液体输送到供水管道107。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水泵106也可以设置在储液箱105外,同样也能抽取储液箱105中的液体。
另外,导热环104设置于加热装置103的上方,且导热环104套设于内锅102的外侧,导热环104设置有水流通道201,其中,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水流通道201设置有进水口202和出水口203,进水口202位于导热环104的上部,出水口203朝向内锅102的方向设置,从供水管道107流出的液体经过进水口202输送到水流通道201中,并从出水口203流向内锅102的外表面,从而将冷量传递给内锅102,进而冷却内锅102中的食物,起到快速降温冷却的作用。即水冷组件用于为水流通道201提供水流,以通过水冷的方式冷却内锅102。
同时,因为液体直接与内锅102的外表面接触,传热效果得到大幅提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蒸发器与内锅102之间存在气隙而导致的传热不良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水冷组件还包括集液部204,集液部204位于内锅102的下方,用于承接喷液件喷出的液体,防止污染煲体101内的环境,同时,集液部204设置有连通储液箱105的汇水口205。具体地,水冷组件还包括回水管道108,回水管道108的一端连通储液箱105,回水管道108的另一端连通集液部204的汇水口205。
水泵106将储液箱105的液体通过供水管道107输送到导热环104中,液体沿着水流通道201喷向内锅102的外壁面后,向下流动,进入到集液部204中,然后从集液部204的汇水口205流出,并通过回水管道108流回到储液箱105内,完成液体的循环,提高液体的利用率,减少补充液体的次数,更加节能环保。
可以理解的是,集液部204可以是属于加热装置103的一部分,即加热装置103自身形成有一个凹槽形状的部位。集液部204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元件,设置在加热装置103上。当然,加热装置103上设置防水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储液箱105中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无毒害的液体。
制冷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压缩机109、冷凝器110、蒸发器和节流装置112,蒸发器抵接于导热环104,而导热环104套设于内锅102的外侧,从而将制冷组件产生的冷量传递给内锅102,进而冷却内锅102中的食物,起到快速降温冷却的作用,制冷组件持续保持制冷,可以实现食物的冷藏保鲜。即制冷组件用于为导热环104提供冷量,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制冷功能。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包括蒸发器盘管111,导热环104内部的制冷剂通道形成蒸发器盘管111的管道,即蒸发器盘管111设置在导热环104的内部。通过一体式的设计,使得烹饪器具的整体更加方便装配,而且不需要单独制造蒸发器盘管111的管体,整体制造成本更低,与冷媒与导热环104的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更加充分,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还可以设置在导热环104的外侧,与导热环104接触传热。例如,蒸发器盘管111为吹胀式换热器盘管、圆管型换热器盘管、方管型换热器盘管或微通道换热器扁管中的一种,缠绕或者大面积贴合在导热环104的外侧上,实现热量交换。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的组合,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102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109过负荷运转,提高制冷组件可靠性。并且,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形成水膜,填充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增强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储液箱105上还设置有注水口113和排水口114,注水口113连通注水管115,排水口114连通排水管116,注水管115和排水管116伸出烹饪器具外部,注水管115和排水管116上均安装有相应的控制通断的阀门。从而,可以不用将储液箱105拆卸出煲体101,也能够方便地为储液箱105补充液体或排出残留的液体,更加方便用户操作。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117,煲体101设置有进风口118、排风口119和风道,风道设置在煲体101的内部,进风口118设置在煲体101的侧面,排风口119位于冷凝器110的下方,煲体101的风道连通进风口118和排风口119,风机117和冷凝器110设于风道内,并且风机117安装在烹饪器具的下部。进风口118作为冷却空气的入口,让冷却空气能够从进风口118进入到风道内,并沿着风道流动,经过冷凝器110时,带走冷凝器110的热量,加快冷凝器110的换热,并在风机117的带动下,将换热后得到热风从排风口119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排风口119设置在煲体101的侧面,进风口118位于冷凝器110的下方的方案进行替换。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水流通道201呈环状,并且水流通道201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口203,多个出水口203连通水流通道201并沿内锅102的周向设置。例如,出水口203的数量设置为大于等于6个,出水口203布置在内锅102上部1/4高度范围区间内,且多个出水口203围绕内锅102进行圆周方向布置,使得喷出的液体能够冷却内锅102的更多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同时也使得冷却更加均匀。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导热环104的内侧壁设置有导流槽501,导流槽501位于导热环104的靠近内锅102的一侧,并且导流槽501位于出水口203的下方,导流槽501的一端与出水口203连通。即在各出水口203下方,导热环104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开有导流槽501,导流槽501为凹槽状,导流槽501的宽度不大于出水口203宽度或直径,导流槽501深度小于蒸发器盘管111外壁与导热环104内壁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导流槽501,便于液体能由上至下流下,然后在毛细作用下向导流槽501的两侧迁移,从而形成水膜,从而可以增加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形成水膜的面积,进一步减小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的空气间隙,进一步增强换热,提高制冷效率。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方案相比,主要区别点在于,进水口202位于导热环104的下部。水流通道201包括第一流道701和第二流道702,第一流道701为直线段沿上下方向设置,即沿导热环104的轴线方向设置,进水口202位于第一流道701的下端。第二流道702为环形段,沿导热环104的轴向设置,第二流道702设置在导热环104的上部,水流通道201的出水口203与第二流道702连通。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进水口202设置在导热环104的下部,并且使得溶液沿着第一流道701向上流动,并且在第一流道701流动的过程中,溶液经过多圈蒸发器盘管111,使得溶液能够与蒸发器盘管111中的冷媒进行换热,从而使得从出水口203流出的溶液温度更低,与内锅102的外表面接触后加快降温的速率,增强降温的效果。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导热环104的内侧壁设置有导流槽501,导流槽501和第一流道701分别设置在蒸发器盘管111的相对的两侧,导流槽501除了可以使得溶液向导流槽501的两侧迁移,从而形成水膜,从而可以增加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形成水膜的面积,进一步减小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的空气间隙,也可以将蒸发器盘管111的冷量加快传递给内锅102,进一步增强换热,提高制冷效率。
参照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二的方案相比,主要区别点在于,没有设置集液部204的汇水口205和回水管道108,蒸发器给内锅102提供冷量,导热环104上端的出水口203向内锅102外表面喷少量的溶液,内锅102和导热环104之间形成水膜,增强换热效果,提高制冷效率。另外,注水量不应超过内锅102下方的集液部204所能储存的水量。
即,可以通过向内锅102外表面喷少量的溶液,实现部分时间的水冷散热,不一定局限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循环水冷的方案。
参照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方案相比,主要区别点在于,取消了储液箱105、水泵106和回水管道108等部件,供水管道107延伸至烹饪器具的外侧,通过连接外部水源,实现供水。
具体地,进水口202位于导热环104的上部,供水管道107与进水口202连通,并且供水管道107的供水端位于煲体101的外侧,供水管道107的供水端与外部水源连通,供水管道107上连接有水阀。当需要开启水冷组件时,可以打开水阀,溶液直接沿着供水管道107进入到水流通道201,并从出水口203流出,流向内锅102的外表面,从而将冷量传递给内锅102,进而冷却内锅102中的食物,起到快速降温冷却的作用。即水冷组件用于为水流通道201提供水流,以通过水冷的方式冷却内锅102。
通过取消储液箱105、水泵106和回水管道108等部件,可以减少烹饪器具的体积和整体重量,方便用户放置。
参照图1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系统架构图,烹饪器具包括控制板1101、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1102、内锅温度传感器1103、储液箱温度传感器1104、水泵106、压缩机109和风机117等部件,控制板1101与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1102、内锅温度传感器1103、储液箱温度传感器1104、水泵106、压缩机109及风机117实现电连接。
烹饪器具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在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1102输入温度值,或者通过在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1102选择预设的功能,功能程序中自带预设好的温度值,然后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1102将温度设定信号传递和储存在控制板1101中,控制板1101根据内锅温度传感器1103和储液箱温度传感器1104传递的不同温度信号进行比较,然后相应地控制水泵106、压缩机109及风机117开启或关闭。
例如,检测到内锅102温度高于储液箱105的水温5℃以上时,且当前内锅102温度高于内锅102的设定温度,则控制水泵106启动运行。检测到储液箱105的水温低于内锅102温度5℃,则控制水泵106停止运行。若此时内锅102设定温度仍低于当前内锅102温度,则压缩机109、风机117启动,开始制冷运行。
又例如,检测到前内锅102温度高于内锅102的设定温度,则控制水泵106启动运行。水泵106启动运行0~10min后,压缩机109、风机117启动,开始制冷运行。当储液箱105的水温低于内锅102温度10℃以下时,水泵106停止运行。当内锅102温度低于内锅102设定温度0.5-1℃且维持10s以上时,控制压缩机109停止运行,且在压缩机109停机15s以后控制风机117停止运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工作原理,下面请参考图12所示,以一种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烹饪器具的相关部件的工作顺序。其中,图12为烹饪器具的动作时序图,图12中的A表示烹饪结束,水冷组件启动的节点;B表示制冷组件启动,水冷组件断电的节点;C表示制冷结束,压缩机109停机的节点;D风机117停机的节点。
参照图1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A节点之前,加热装置103持续工作,进行食物烹饪的环节,当达到A节点时,烹饪结束,此时内锅102中的食物已经加工完成,并且温度最高,例如100℃,此时水泵106处于高电平,表示水泵106开启,即水冷组件启动,将储液箱105中的液体输送到供水管道107,从供水管道107流出的液体经过进水口202输送到水流通道201中,并从出水口203流向内锅102的外表面,从而将冷量传递给内锅102,进而冷却内锅102中的食物,起到快速降温冷却的作用。
在水泵106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到达B节点,此时,内锅102中的食物降温到一定范围,例如降温至30-70℃,然后控制水泵106转为低电平,即水泵106停止工作,水冷组件处于断电状态。并且,压缩机109和风机117处于高电平,即压缩机109和风机117启动,制冷组件启动,蒸发器抵接于导热环104,而导热环104套设于内锅102的外侧,从而将制冷组件产生的冷量传递给内锅102,进而冷却内锅102中的食物,起到降温冷却的作用。
在制冷组件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到达C节点,此时,内锅102中的食物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例如降温至20℃,然后控制压缩机109转为低电平,即压缩机109停止工作,制冷组件的制冷功能停止,风机117继续运行,进风口118作为冷却空气的入口,让冷却空气能够从进风口118进入到风道内,并沿着风道流动,经过冷凝器110时,带走冷凝器110的热量,加快冷凝器110的换热,并在风机117的带动下,将换热后得到热风从排风口119排出。
在风机117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例如是压缩机109停机15S以后,到达D节点,此时,煲体101内的温度在风机117的带动下,降至可接受的范围内,风机117也转为低电平,即风机117停止工作。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工作时序控制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的工作时序控制方式,下面参照图13至图17,举例说明部分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的结构或部件构成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301、步骤S1302、步骤S1303、步骤S1304、步骤S1305、步骤S1306。
步骤S1301,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内锅的底部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当内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表示内锅中的食物已经加工完成,并且温度最高,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并产生第一信号,即第一信号可以是温度信号。
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内锅中的食物已经加工完成,并且温度最高,加热装置停止运行,然后停机或进入保温模式,是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常用的控制方法。因此,步骤S1301的第一信号也可以是由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加热装置断电一定时间后触发,比如加热装置断电一分钟后,产生第一信号,即第一信号可以是时间信号。
步骤S1302,获取第一温度,第一温度用于表征内锅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内锅处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锅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传送给控制板。
步骤S1303,获取第二温度,第二温度用于表征水冷组件的水温。
可以理解的是,储液箱处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液箱的水温,该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第二温度传送给控制板。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检测水冷组件的其他位置的温度用于表征水冷组件的水温,例如检测供水管道处的温度。
步骤S1304,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且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水冷组件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例如内锅的温度比储液箱的水温高出的温度大于10℃时,表明储液箱的溶液可以帮助内锅快速降温,因为水冷的热传导速度更快,当温差较大时,可以利用储液箱的溶液进行水冷降温。
而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表明内锅的温度还没有达到需要达到的降温的温度,控制水冷组件启动,可以帮助内锅进行降温。
步骤S1305,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控制水冷组件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例如内锅的温度比储液箱的水温高出的温度在3℃以内时,表明储液箱的水温与内锅的温度相差不大,采用储液箱的溶液进行水冷对降低内锅的温度帮助较少,控制水冷组件关闭,结束水冷,可以节约能源。
步骤S1306,当水冷组件关闭,且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制冷组件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冷组件关闭,检测到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表明此时内锅的设定温度仍低于当前内锅的温度,控制压缩机和风机启动,制冷组件启动运行。通过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的组合,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过负荷运转,提高制冷组件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04也可以修改为,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且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启动。对应地,取消步骤S1306。即两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是满足同一个条件一起启动,还是满足不同的条件分开启动。当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一起工作,使得制冷效率极大提升,有利于内锅快速降温。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如图14所示,图14是图13中步骤S1306的后续流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即在步骤S1306后可以执行步骤S1307。
步骤S1307,当第一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且维持第一设定时间,控制制冷组件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表明内锅的温度低于内锅的设定温度,例如内锅温度低于内锅设定温度0.5℃,此时有可能是达到了烹饪器具的降温要求,也有可能是因为温度波动或者检测误差造成的,为了使得控制更加准确,因此,还需要判断能够第一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的情况能否维持第一设定时间,例如维持10s以上,此时可以确定达到了烹饪器具的降温要求,控制制冷组件关闭。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501、步骤S1502、步骤S1503、步骤S1504。
步骤S1501,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内锅的底部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当内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表示内锅中的食物已经加工完成,并且温度最高,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并产生第一信号,即第一信号可以是温度信号。
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内锅中的食物已经加工完成,并且温度最高,加热装置停止运行,然后停机或进入保温模式,是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常用的控制方法。因此,步骤S1301的第一信号也可以是由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加热装置断电一定时间后触发,比如加热装置断电一分钟后,产生第一信号,即第一信号可以是时间信号。
步骤S1502,获取第一温度,第一温度用于表征内锅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内锅处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锅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传送给控制板。
步骤S1503,当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水冷组件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表明内锅的温度还没有达到需要达到的降温的温度,控制水冷组件启动,可以帮助内锅进行降温。
步骤S1504,当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制冷组件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先让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一段时间,例如控制方法应用在图1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时,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10min后,控制制冷组件启动。又例如控制方法应用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时,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10S后,控制制冷组件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先让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一段时间,通过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过负荷运转,提高制冷组件可靠性。然后,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同时运行,溶液进入内锅和导热环之间形成水膜,并且填充内锅和导热环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增强制冷组件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如图16所示,图16是图15中步骤S1504的后续流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即在步骤S1504后可以执行步骤S1505和步骤S1506。
步骤S1505,获取第二温度,第二温度用于表征水冷组件的水温。
可以理解的是,储液箱处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液箱的水温,该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第二温度传送给控制板。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检测水冷组件的其他位置的温度用于表征水冷组件的水温,例如检测供水管道处的温度。
步骤S1506,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控制水冷组件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例如内锅的温度比储液箱的水温高出的温度在3℃以内时,表明储液箱的水温与内锅的温度相差不大,采用储液箱的溶液进行水冷对降低内锅的温度帮助较少,控制水冷组件关闭,结束水冷,可以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如图17所示,图17是图15中步骤S1504的后续流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即在步骤S1504后可以执行步骤S1507。
S1507,当第一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且维持第一设定时间,控制制冷组件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表明内锅的温度低于内锅的设定温度,例如内锅温度低于内锅设定温度0.5℃,此时有可能是达到了烹饪器具的降温要求,也有可能是因为温度波动或者检测误差造成的,为了使得控制更加准确,因此,还需要判断能够第一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的情况能否维持第一设定时间,例如维持10s以上,此时可以确定达到了烹饪器具的降温要求,控制制冷组件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图10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的结构或部件构成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该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内锅中的食物加工完成后,用户手动通过供水管道从煲体的外侧向煲体内注入少量的溶液,(根据不同烹饪器具内最大存储水量进行添加,该最大存储水量可以在说明书中注明)。温度设定与状态显示板将温度设定信号传递和储存在控制板中,控制装置检测内锅设定温度低于当前内锅温度,压缩机、风机启动,开始制冷运行。当内锅温度低于内锅设定温度0.5-1℃且维持10s以上时,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在压缩机停机15s以后风机停止运行。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01至S1306、图14中的方法步骤S1307、图15中的方法步骤S1501至S1504、图16中的方法步骤S1505及S1506、图17中的方法步骤S1507。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由于烹饪器具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空调器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01至S1306、图14中的方法步骤S1307、图15中的方法步骤S1501至S1504、图16中的方法步骤S1505及S1506、图17中的方法步骤S150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加热装置、导热环、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所述内锅设于所述煲体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煲体内,用于加热所述内锅;所述导热环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锅的外侧,所述导热环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设有朝向所述内锅的出水口;所述水冷组件用于为所述水流通道提供水流;所述制冷组件用于为所述导热环提供冷量;所述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所述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获取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用于表征所述内锅的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所述水冷组件启动;
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用于表征所述水冷组件的水温;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控制所述水冷组件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且维持第一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关闭。
4.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
5.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
CN202210676037.0A 2021-11-05 2021-11-05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4938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6037.0A CN114938914A (zh) 2021-11-05 2021-11-05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6037.0A CN114938914A (zh) 2021-11-05 2021-11-05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2111303359.2A CN113827100B (zh) 2021-11-05 2021-11-05 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3359.2A Division CN113827100B (zh) 2021-11-05 2021-11-05 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914A true CN114938914A (zh) 2022-08-26

Family

ID=7897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6037.0A Pending CN114938914A (zh) 2021-11-05 2021-11-05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2210676033.2A Active CN114931315B (zh) 2021-11-05 2021-11-05 烹饪器具
CN202111303359.2A Active CN113827100B (zh) 2021-11-05 2021-11-05 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6033.2A Active CN114931315B (zh) 2021-11-05 2021-11-05 烹饪器具
CN202111303359.2A Active CN113827100B (zh) 2021-11-05 2021-11-05 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49389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010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深圳市虎一科技有限公司 储液箱及烹饪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1803U (zh) * 2010-04-27 2010-11-03 长沙福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车厢内降温的制冷装置
CN203869370U (zh) * 2014-05-09 2014-10-08 深圳市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和保鲜两种模式的水源热泵装置
CN208259543U (zh) * 2017-08-20 2018-12-21 湖南中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蒸柜
CN211533892U (zh) * 2019-09-29 2020-09-2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2968244A (zh) * 2021-02-02 2021-06-15 苏通新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
CN213721372U (zh) * 2020-11-27 2021-07-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3882833U (zh) * 2020-11-27 2021-08-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3331669A (zh) * 2021-06-08 2021-09-0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4548800U (zh) * 2020-11-27 2021-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4548801U (zh) * 2020-11-27 2021-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1678A (en) * 1977-03-21 1981-06-09 Liebert Corporation Liquid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an enclosur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outdoor cooling or pre-conditioning
EP0347821B1 (en) * 1988-06-21 1995-08-30 Daikin Industries, Limite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of liquid cooling system
JP2001095685A (ja) * 1999-09-30 2001-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調理装置
US6571564B2 (en) * 2001-10-23 2003-06-03 Shashank Upadhye Timed container warmer and cooler
JP2007257976A (ja) * 2006-03-23 2007-10-04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1329104B (zh) * 2008-07-14 2011-07-27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方形多孔陶瓷立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CN103912939A (zh) * 2013-01-09 2014-07-0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JP5791662B2 (ja) * 2013-06-14 2015-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圧加熱調理器
CN104534579A (zh) * 2014-12-16 2015-04-22 张家港市铭斯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用恒温恒湿冷却系统
CN205505260U (zh) * 2016-03-16 2016-08-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机房的空调设备
CN106286307A (zh) * 2016-09-23 2017-01-04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高背压式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6948212U (zh) * 2017-03-28 2018-01-30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一种圆弧形的废热能收集、发电和储能装置
CN106911248A (zh) * 2017-04-25 2017-06-30 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冷却散热变频器
CN107425232B (zh) * 2017-05-11 2019-06-25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机组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207266509U (zh) * 2017-10-19 2018-04-20 江苏镇安欣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冷却方式散热装置
DE102018215434A1 (de) * 2018-09-11 2020-03-12 Convotherm-Elektrogeräte Gmbh Gargerät
CN109595876B (zh) * 2018-12-29 2020-07-24 余跃 一种模块化冷量共享设备
GR20190100063A (el) * 2019-02-04 2020-09-16 Θεοδωρος-Αλεξανδρος Αθανασιου Μαριογλου Συσκευη μαγειρεματος με ψυξη και θερμανση προϊοντων σε καψουλα ψησιματος
CN109827383A (zh) * 2019-03-14 2019-05-31 淄博职业学院 家用饮料分级制冷设备
CN110608492B (zh) * 2019-09-16 2023-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冷型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32516B (zh) * 2019-10-30 2021-08-17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对托实验台架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1089440A (zh) * 2019-12-16 2020-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1511464U (zh) * 2020-02-24 2020-09-18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节能饮水装置
CN213461357U (zh) * 2020-07-10 2021-06-15 昆山布勒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电机及包括该排水电机的排水泵
CN212967819U (zh) * 2020-09-01 2021-04-13 青岛创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温度管理控制装置
CN213721400U (zh) * 2020-11-27 2021-07-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44739B (zh) * 2021-04-15 2023-05-16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露点温度冷却的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67557A (zh) * 2021-07-17 2021-09-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温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1803U (zh) * 2010-04-27 2010-11-03 长沙福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车厢内降温的制冷装置
CN203869370U (zh) * 2014-05-09 2014-10-08 深圳市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和保鲜两种模式的水源热泵装置
CN208259543U (zh) * 2017-08-20 2018-12-21 湖南中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蒸柜
CN211533892U (zh) * 2019-09-29 2020-09-2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721372U (zh) * 2020-11-27 2021-07-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3882833U (zh) * 2020-11-27 2021-08-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4548800U (zh) * 2020-11-27 2021-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4548801U (zh) * 2020-11-27 2021-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68244A (zh) * 2021-02-02 2021-06-15 苏通新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
CN113331669A (zh) * 2021-06-08 2021-09-0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7100B (zh) 2022-08-02
CN114931315B (zh) 2024-04-02
CN114931315A (zh) 2022-08-23
CN113827100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3213B (zh) 热泵热水器
US20160123660A1 (en) Electrical cooker inclu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functionality
CN104000474A (zh) 具有保鲜食料功能的智能电煲
US20180156523A1 (en) Defrost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13827100B (zh) 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12838B (zh) 烹饪器具
CN204757440U (zh) 一种制冷装置和制冷电器
CN113331669A (zh) 烹饪器具
US4173993A (en) Domestic appliance system with thermal exchange fluid
CN106052253A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解冻方法
CN214510734U (zh) 烹饪器具
CN203914489U (zh) 具有保鲜食料功能的智能电煲
JP3210928U (ja) 家電廃熱回収装置
CN207096850U (zh) 智能电子煲和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智能电子煲
CN111603038B (zh) 一种蒸烤设备
CN104160228B (zh) 具有蒸发盘的制冷器具
CN109820411B (zh) 厨房电器
CN114305130B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81338B (zh) 烹饪器具
CN113995318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10811326A (zh) 一种冷藏室电子制冷型水吧机
CN215016071U (zh) 烹饪器具
CN104329899B (zh) 半导体冰箱的控制方法
CN217737667U (zh) 制冷杯托及组合电器
CN21698449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