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8643A - 具有座椅设备和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具有座椅设备和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8643A
CN114938643A CN202080092071.2A CN202080092071A CN114938643A CN 114938643 A CN114938643 A CN 114938643A CN 202080092071 A CN202080092071 A CN 202080092071A CN 114938643 A CN114938643 A CN 114938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airbag
seat
retaining device
seated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0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8643B (zh
Inventor
F·奥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4938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8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0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bag being integrated in a multi-ba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1),包括具有座垫(3)和靠背(4)的座椅设备(2)以及具有安全气囊(7、8)和约束元件(9、10)的安全气囊装置(6),所述约束元件可通过所述安全气囊(7、8)的填充而张紧。所述约束元件(9、10)具有连接区域(18、25),在该连接区域中约束元件(9、10)与安全气囊(7、8)连接。所述安全气囊(7、8)可通过所述填充从收起位置进入功能位置,在所述功能位置中安全气囊(7、8)为就座乘员(5)的上身提供沿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的碰撞保护。所述约束元件(9、10)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区域(20、21、27、28),在所述另外的连接区域中约束元件(9、10)与车辆座椅(1)的保持装置(11)连接。该保持装置沿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与靠背(4)间隔开。

Description

具有座椅设备和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具有座垫和靠背的座椅设备以及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和至少一个约束元件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的填充而张紧并且具有连接区域,在该连接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可通过所述填充从收起位置进入功能位置。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为车辆座椅的就座乘员的上身提供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的碰撞保护。
背景技术
在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中,安全带通常确保在机动车急剧减速时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中,因为安全带能够耗散相应高的能量,该能量例如出现在快速制动时或基于配备有车辆座椅的机动车撞击障碍物时。此外,安全带始终直接贴靠在就座乘员上。但就就座乘员的活动自由而言,如果可省去座椅安全带则将是符合期望的。
DE 10 2017 131 121 A1描述了一种具有安全气囊模块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该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中。安全气囊包括主腔和稳定元件,在安全气囊的展开和填充状态中,主腔设置在车辆乘员的前面。安全气囊在展开和填充状态中茧状地包围车辆乘员。稳定元件构造为管状安全气囊腔,在填充安全气囊时首先填充稳定元件。由管状安全气囊腔形成的稳定元件在此首先弧形跨过车辆乘员。随后稳定元件围绕构造在靠背上的旋转点向下枢转。稳定元件围绕旋转点的旋转通过主腔的填充触发。此外,通过主腔的填充在车辆乘员的两侧与车辆座椅结构连接的安全气囊的侧面元件被张紧。
在这种乘员保护系统中,需要在管状安全气囊腔填充之后,才对安全气囊的主腔充气。因此,在触发安全气囊时,必须考虑填充稳定元件和随后填充主腔所需的时长,因为只有当安全气囊的主腔被填充并且位于车辆乘员的前面时,主腔才会为车辆乘员或就座乘员提供碰撞保护。因此,安全气囊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其保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车辆座椅,借助该车辆座椅可特别快速地实现对就座乘员的可靠约束。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辆座椅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设备,该座椅设备具有座垫和靠背。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和至少一个约束元件。通过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可张紧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具有连接区域,在该连接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可通过所述填充从收起位置进入功能位置。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为车辆座椅的就座乘员的上身提供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的碰撞保护。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区域。在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与车辆座椅的保持装置连接。该保持装置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与靠背间隔开。
因此,当安全气囊仍处于其收起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已经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位于靠背的前面。因此,仅需要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以张紧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例如在配备有车辆座椅的机动车撞击障碍物的情况下,能量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张紧的约束元件被引入车辆座椅中。通过保持装置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与靠背的间隔,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也位于就座乘员的前面。由此,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配合作用的情况下用作限制装置(Fangeinrichtung),其确保乘员被约束在车辆座椅上。由于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连接到靠背前方的保持装置上,因此可借助车辆座椅特别快速地实现对就座乘员的可靠约束。
如果保持装置与靠背这样间隔开,使得当就座乘员的背部与靠背的前侧接触时,保持装置沿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位于就座乘员的骨盆、上身和头部的前面,这尤其是适用。
当车辆座椅设置在机动车中时,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尤其是可平行于机动车的纵向轴线定向。在此情况下,尤其是在机动车发生正面碰撞或尾部碰撞的情况下,确保了座椅乘客可靠地被约束在车辆座椅中。
例如以紧固带的形式构造的约束元件通过与保持装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区域中连接优选这样定位在就座乘员的前面,使得约束元件在发生事故或碰撞时约束就座乘员。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配合作用优选确保包括这些部件的约束系统在就座乘员的前面封闭。由此确保坐在座椅设备座垫上的就座乘员可被约束系统约束。
在这种车辆座椅中尤其是可省去传统的安全带,该安全带通常设置用于约束车辆座椅的就座乘员。因此尤其是可规定,车辆座椅构造成没有这种安全带的。
作为用于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或安全气袋的填充介质尤其是可使用由气体发生器提供的和/或在高压下储存在储气罐中的气体。
优选保持装置比靠背更靠近座垫的前边缘。以这种方式,可特别可靠地确保,当就座乘员坐在车辆座椅的座椅设备上时,保持装置和因此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的所述另外的连接区域总是位于乘员的骨盆、上身和头部的前面。
优选保持装置在座垫的前边缘区域中固定在座椅设备的支撑结构上。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保持装置的特别可靠的锚定,并且当例如就座乘员的背部没有与靠背的前侧接触,而是就座乘员向前弯曲时,保持装置也位于就座乘员的骨盆、头部和上身的前面。由此,即使在就座乘员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设备上的不同就座位置中,也可实现对座椅设备中的就座乘员的特别可靠的约束。当车辆座椅设置在机动车中时,车辆座椅通过支撑结构牢固地固定在其在机动车中的位置中。
优选保持装置包括框架,该框架在至少部分区域上包围用于就座乘员的进入开口。在此,就座乘员可通过使其上身运动穿过进入开口而进入就座位置,在该就座位置中就座乘员的背部与靠背的前侧接触。通过这种框架,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区域可特别灵活地在其空间布置方面定位。此外,通过设置框架可特别简单地确保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基于安全气囊的填充而张紧的约束元件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中。
可规定,保持装置在包围进入开口或限定进入开口的框架与车辆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区域中构造成封闭的。在此情况下,车辆座椅的座椅设备以半壳的方式构造,就座乘员可坐在其中。但有利的是,通过保持装置尽可能少地限制就座乘员在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上、即朝向侧面的视野。因此,在这种将座椅设备设计为半壳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就座乘员的头部区域中可在保持装置中构造观察窗和/或开口。此外,框架可仅在几个部位处、尤其是仅在一个部位处与靠背连接。
与此相应可规定,车辆座椅具有至少一个支杆,框架通过该支杆与靠背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杆确保框架固定或紧固在车辆座椅纵向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处。这种设计使保持装置特别稳固且可承受负荷。
当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被送入其收起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优选沿保持装置延伸。因为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对就座乘员的干扰特别小。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沿保持装置被铺设并且在此被覆盖物覆盖,该覆盖物在安全气囊装置被触发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随之被填充时尤其是在预定断裂点处被撕开。
优选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容纳空间,以用于至少容纳所述至少一个进入其收起位置中的安全气囊。例如在保持装置上构造有至少一个安全气囊槽,当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处于其收起位置时,安全气囊容纳在其中。因此,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在其收起位置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进入其收起位置的安全气囊不会干扰就座乘员,也不会影响车辆座椅的外观。
优选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构造为带,该带在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连接的连接区域中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的壁的外侧连接。因此,可以特别可靠的方式通过填充安全气囊张紧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此外,这种带特别适合用于例如在发生事故或碰撞时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的座椅设备中。
优选车辆座椅具有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在此,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沿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彼此相对置地借助至少一个相应的约束元件保持在保持装置上。因此,优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元件可通过第一安全气囊的填充而张紧,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约束元件可通过第二安全气囊的填充而张紧。通过设置两个安全气囊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配给相应安全气囊的约束元件可特别简单地实现借助张紧的约束元件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中。
在车辆座椅安装在机动车中时,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优选平行于机动车的车辆横向轴线延伸。
优选至少一个与第一安全气囊连接的第一约束元件在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中与保持装置连接。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约束元件的两个连接区域沿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与保持装置的垂直于横向方向定向的假想中心平面间隔开设置。通过将两个连接区域这样分布在保持装置的在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置的侧面上,可通过第一安全气囊的填充实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约束元件的有利于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中的延伸。
优选至少一个与第二安全气囊连接的第二约束元件在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中与保持装置连接。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约束元件的两个连接区域沿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与保持装置的垂直于横向方向定向的假想中心平面间隔开设置。在第二约束元件方面也有利的是,通过安全气囊的填充可实现第二约束元件在保持装置的沿横向方向彼此相对置的侧面或半部之间的延伸,因为通过将两个连接区域分布在保持装置的彼此相对置的侧面上,可通过填充第二安全气囊实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约束元件的有利于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中的延伸。
优选第一连接区域在车辆座椅的竖直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连接区域之上。以此方式,通过安全气囊的填充可实现与相应安全气囊连接的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从上部第一连接区域开始向下到第二连接区域的倾斜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的这种倾斜延伸可确保在安全气囊装置触发时非常有效地将就座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上。
这尤其是适用于如下情况:在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的功能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约束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约束元件相互交叉,即交叉延伸。
最后,已证明有利的是,第二连接区域设置在保持装置的这样的部位处,在就座乘员的就座位置中该部位被就座乘员的大腿遮盖,在该就座位置中就座乘员的大腿平放在座垫的表面上。这是因为通过第二连接区域与保持装置连接的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的张紧确保就座乘员的大腿被压在一起。这也有利于将就座乘员很好地约束在车辆座椅中。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权利要求书、附图和附图说明得出。上面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下面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能以分别给出的组合使用,而且也能以其它组合或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优选实施例并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以示意图和侧视图示出车辆座椅,在其中约束带和两个安全气囊集成在一个环形框架中,该环形框架在车辆座椅座垫的前边缘区域中固定在车辆座椅的支撑结构上;
图2以示意性前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的两个安全气囊被填充并被送入其功能位置,并且通过安全气囊相应的约束带或限制带被张紧,所述约束带或限制带在就座乘员的上身前方交叉;和
图3以另一示意性侧视图示出处于根据图2的状态中的车辆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图1高度示意性示出机动车的车辆座椅1,其包括具有座垫3和靠背4的座椅设备2。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坐在座垫3上的车辆座椅1的就座乘员5。在图1所示的就座乘员5的就座位置中,就座乘员5的背部与靠背4的前侧36接触。此外,在图1至图3所示的就座乘员5的就座位置中,就座乘员5的两条大腿34平放在座垫3的表面37上。
车辆座椅1包括安全气囊装置6,其中第一安全气囊7和第二安全气囊8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图2示出在安全气囊装置6触发并且因此处于填充状态之后的安全气囊7、8。当安全气囊装置6或机动车的相应传感器检测到机动车非常快速地减速时,例如由于机动车撞击障碍物或在这种撞击之前,安全气囊装置6的安全气囊7、8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被填充介质填充。
安全气囊装置6在当前包括限制带9、10或限制绳形式的约束元件。在此第一限制带9基于第一安全气囊7的填充而被张紧,并且第二限制带10基于第二安全气囊8的填充而被张紧。张紧的限制带9、10根据图2的显示与安全气囊7、8配合作用确保就座乘员5被约束在座椅设备2上。
车辆座椅1在当前具有保持装置11,该保持装置在图1中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保持装置11包括框架12,该框架在当前在座垫3的前边缘13区域中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固定在座椅设备2的支撑结构14上。限制带9、10也固定在框架12上。
由于框架12沿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位于靠背4的前方并且尤其是位于就座乘员5上身15的前方,因此通过安全气囊7的填充和由此引起的限制带9、10的张紧在这样的程度上封闭由框架12围绕或包围的进入开口16,使得就座乘员5不能穿过进入开口16到达车辆座椅1的周围环境17(参见图1)中。
相应的限制带9、10一方面与框架12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相应的安全气囊7、8连接。例如第一限制带9具有连接区域18,在该连接区域中第一限制带9与第一安全气囊7的壁的外侧19连接。第一限制带9具有另外的连接区域20、21,在这些另外的连接区域中第一限制带9与保持装置11的框架12连接,该框架以防护环的方式构造。
在此,第一连接区域20——在其中第一限制带9与框架12连接或固定在框架12上——在车辆座椅1的竖直方向z上设置在第二连接区域21上方。此外,关于车辆座椅1的横向方向y,第一连接区域20根据图1的前视图设置在保持装置11的假想中心平面22右侧。与此相对,下部的第二连接区域21——在其中第一限制带9也与框架12连接或固定在框架12上——设置在框架12的与第一连接区域20相对置的半部中。因此,第一连接区域20和第二连接区域21都与保持装置11的假想中心平面22间隔开。
当第一安全气囊7处于其收起位置时(参见图1),第一安全气囊7设置在容纳空间、如安全气囊槽23中,该安全气囊槽构造在保持装置11中,如框架12中。在此情况下,第一限制带9沿框架12从第一连接区域20延伸到第二连接区域21。在图2中通过双向箭头24表示框架12的一个区段的长度,只要第一安全气囊7尚未触发并且与第一限制带9一样处于其收起位置,则第一限制带9沿该区段延伸或伸展。
但在安全气囊装置6触发并且第一安全气囊7随之填充之后,第一限制带9被张紧,使得它从上部的第一连接区域20倾斜向下延伸到第二连接区域21。由于第一限制带9在此与保持装置11的假想中心平面22交叉,因此就座乘员5可特别好地被约束在座椅设备2中。
以类似于针对第一安全气囊7和第一限制带9所描述的方式,第二限制带10也具有连接区域25,在该连接区域中第二限制带10与第二安全气囊8的壁的外侧26连接。此外,第二限制带10也在另外两个连接区域27、28处与框架12连接或固定在框架12上。在此第二限制带10的第一连接区域27与第一限制带9的第一连接区域20一样沿车辆座椅1的竖直方向z位于第二连接区域28上方,在第二连接区域中第二限制带10固定在框架12上。
此外,关于假想中心平面22,第二限制带10的第一连接区域27位于框架12的第一半部之内。与此相对,第二限制带10的第二连接区域28位于框架12的与该第一半部相对置的第二半部之内。
在图2所示的安全气囊装置6的触发状态中,张紧的第二限制带10从上部第一连接区域27——在其中第二限制带10固定在框架12上——倾斜向右下方延伸到第二连接区域28——在其中第二限制带10也固定在框架12上。在图2中示例性所示的车辆座椅1的变型中,限制带9、10的连接区域20、21、27、28在框架12上的布置因此导致限制带9、10在安全气囊装置6的触发状态中在就座乘员5的上身15前方交叉。
如针对第一安全气囊7所描述的,保持装置11也具有例如第二安全气囊槽29形式的容纳空间,以用于存放第二安全气囊8。安全气囊槽29在此也构造在保持装置11的框架12区域中。
此外,当第二安全气囊8处于其收起位置并因此容纳在安全气囊槽29中时,第二限制带10也沿框架12延伸。在此,第二限制带10从第一连接区域27延伸到第二连接区域28。在图2中相应的另一双向箭头30示出区段的长度,沿该区段第二限制带10在其静止位置或初始位置或收起位置中沿框架12延伸。
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保持装置11的框架12借助至少一个支杆31与座椅设备2的靠背4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杆31用于支撑以防护环的形式构造的框架12。此外,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支杆31可使座椅乘客5在车辆座椅1横向方向y上的视野不受阻碍。
在车辆座椅1的一种变型中,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杆31、靠背4和框架12之间的空间也是封闭的,车辆座椅1可相应地构造成半壳的形式,在该半壳的前缘上安装有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在车辆座椅1的这种设计中有利的是,在半壳的相应侧壁中设有允许观看的开口和/或窗口等,以使就座乘员5可以在车辆座椅1的横向方向y上观看车辆座椅1的周围环境17。
但不仅是在当前示例性示出的车辆座椅1的变型中,而且在半壳形式的车辆座椅1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都用作用于所述至少一个限制带9、10或类似约束元件的定位辅助装置。这些约束元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的填充围住就座乘员5。
由于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在当前例如为限制带9、10与车辆座椅1的保持装置11连接,因此能量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在当前例如通过限制带9、10被引入座椅设备2中。
通过将框架12设置在座垫3的前边缘区域中在当前确保了约束系统——该约束系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例如限制带9、10形式的约束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在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上总是设置在就座乘员5的上身15、骨盆32和头部33的前方。由此,例如在配备有车辆座椅1的机动车撞击障碍物的情况下,可封闭就座乘员5前方的进入开口16。类似地,当车辆座椅1的座椅设备2设计成半壳形式时,可封闭就座乘员5前方的半壳的相应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例如在当前示例性示出的限制带9、10形式的约束元件在此定位于就座乘员5的前方。因此确保了约束系统——其在当前包括两个安全气囊7、8和两个限制带9、10——总是沿纵向方向x在就座乘员5的前方封闭。因此,就座乘员5可被很好地约束在座椅设备2中。
与图2中所示的不同,在车辆座椅1的另一种变型中可规定,相应的限制带9、10的第二连接区域21、28设置在保持装置11的这样的位置上,尤其是框架12的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在图1所示的就座乘员5的就座位置中被就座乘员5的相应大腿34遮盖。
例如图2中右侧的第二连接区域28可设置在就座乘员5的右大腿34下方并且图2中左侧的第二连接区域21可设置在就座乘员5的左大腿34下方。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在安全气囊7、8展开时就座乘员5的腿部35被压在一起。
图3中车辆座椅1的示意性侧视图清楚地示出展开和填充的安全气囊7、8与限制带9、10如何配合作用以确保就座乘员5被约束在车辆座椅1的座椅设备2上。
基于通过安全气囊7与限制带9、10的配合作用提供的约束系统,可在车辆座椅1中规定,该车辆座椅不构造否则常见的安全带。与此相应地,通过车辆座椅1可提供无安全带的约束系统,因为在配备有车辆座椅1的机动车发生可能的事故时,安全气囊7、8的填充和伴随其的限制带9、10的张紧确保就座乘员5被可靠地约束在车辆座椅1的座椅设备2中。
在车辆座椅1于(未详细示出的)机动车中的安装位置中,优选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平行于车辆纵向轴线,车辆座椅1的横向方向y平行于车辆横向轴线并且车辆座椅1的竖直方向z平行于车辆竖直轴线延伸。
但也可规定,车辆座椅1可被送入这样的定向中,在其中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x不平行于机动车的车辆纵向轴线,例如通过将车辆座椅1围绕与竖直方向z重合的轴线旋转到相应的位置中。即使存在这样的定向,优选限制带9、10也与安全气囊7、8配合作用以确保在安全气囊装置6触发后约束就座乘员5。
所述示例示出如何通过本发明提供车辆座椅1作为具有集成紧急约束系统的安全单元。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辆座椅
2 座椅设备
3 座垫
4 靠背
5 就座乘员
6 安全气囊装置
7 安全气囊
8 安全气囊
9 限制带
10 限制带
11 保持装置
12 框架
13 边缘
14 支撑结构
15 上身
16 进入开口
17 周围环境
18 连接区域
19 外侧
20 连接区域
21 连接区域
22 中心平面
23 安全气囊槽
24 双向箭头
25 连接区域
26 外侧
27 连接区域
28 连接区域
29 安全气囊槽
30 双向箭头
31 支杆
32 骨盆
33 头部
34 大腿
35 腿部
36 前侧
37 表面

Claims (13)

1.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1),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具有座垫(3)和靠背(4)的座椅设备(2)以及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和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的安全气囊装置(6),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的填充而张紧,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具有连接区域(18、25),在该连接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能通过所述填充而从收起位置进入功能位置,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为车辆座椅(1)的就座乘员(5)的上身(15)提供沿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的碰撞保护,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区域(20、21、27、28),在所述另外的连接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与车辆座椅(1)的保持装置(11)连接,该保持装置沿车辆座椅(1)的纵向方向(x)与靠背(4)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1)比靠背(4)更靠近座垫(3)的前边缘(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1)在座垫(3)的前边缘(13)的区域中固定在座椅设备(2)的支撑结构(14)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1)包括框架(12),该框架将用于就座乘员(5)的进入开口(16在至少部分区域上包围,就座乘员(5)能通过使其上身(15)运动穿过进入开口(16)而进入就座位置,在该就座位置中就座乘员(5)的背部与靠背(4)的前侧(36)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1)具有至少一个支杆(31),框架(12)通过该支杆与靠背(4)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进入其收起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沿保持装置(11)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1)具有至少一个容纳空间(23、29),以用于至少容纳所述至少一个进入其收起位置中的安全气囊(7、8)。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构造为带,该带在所述至少一个约束元件(9、10)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连接的连接区域(18、25)中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气囊(7、8)的壁的外侧(19、26)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1)具有第一安全气囊(7)和第二安全气囊(8),所述第一安全气囊(7)和第二安全气囊(8)沿车辆座椅(1)的横向方向(y)彼此相对置地借助至少一个相应的约束元件(9、10)保持在保持装置(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与第一安全气囊(7)连接的第一约束元件(9)在第一连接区域(20)和第二连接区域(21)中与保持装置(11)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约束元件(9)的两个连接区域(20、21)沿车辆座椅(1)的横向方向(y)与保持装置(11)的垂直于横向方向(y)定向的假想中心平面(22)间隔开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与第二安全气囊(8)连接的第二约束元件(10)在第一连接区域(27)和第二连接区域(28)中与保持装置(11)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约束元件(10)的两个连接区域(27、28)沿车辆座椅(1)的横向方向(y)与保持装置(11)的垂直于横向方向(y)定向的假想中心平面(22)间隔开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20、27)沿车辆座椅(1)的竖直方向(z)设置在第二连接区域(21、28)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21、28)设置在保持装置(11)的一个部位处,在就座乘员(5)的就座位置中该部位被就座乘员(5)的大腿(34)遮盖,在所述就座位置中就座乘员(5)的大腿(34)平放在座垫(3)的表面(37)上。
CN202080092071.2A 2020-01-10 2020-12-08 具有座椅设备和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Active CN114938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00450.8A DE102020100450B4 (de) 2020-01-10 2020-01-10 Fahrzeugsitz mit einer Sitzanlage und mit einer Airbagvorrichtung
DE102020100450.8 2020-01-10
PCT/EP2020/084991 WO2021139940A1 (de) 2020-01-10 2020-12-08 Fahrzeugsitz mit einer sitzanlage und mit einer airbag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643A true CN114938643A (zh) 2022-08-23
CN114938643B CN114938643B (zh) 2023-12-05

Family

ID=7383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071.2A Active CN114938643B (zh) 2020-01-10 2020-12-08 具有座椅设备和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7407B2 (zh)
CN (1) CN114938643B (zh)
DE (1) DE102020100450B4 (zh)
WO (1) WO2021139940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9625A (ja) * 1995-08-04 1997-02-10 Aprica Kassai Inc 自動車用子供安全シート
FR2927592A1 (fr) * 2008-02-14 2009-08-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ieg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systeme de protection et procede de deploiement de sacs gonflables
CN108297819A (zh) * 2017-01-12 2018-07-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座椅支撑的安全气囊
JP2018161966A (ja) * 2017-03-27 2018-10-18 株式会社Subaru 乗員保護装置
CN109421640A (zh) * 2017-08-25 2019-03-0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总成的约束杆
US20190092264A1 (en) * 2017-09-25 2019-03-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assembly with moveable arms with airbags
US20190106077A1 (en) * 2017-10-09 2019-04-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with restraint system
WO2019121222A1 (de) * 2017-12-22 2019-06-27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s
EP3527440A1 (en) * 2018-02-14 2019-08-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DE102018106459A1 (de) * 2018-03-20 2019-09-2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anordnung
DE202019106282U1 (de) * 2018-11-22 2019-11-27 Hyundai Mobis Co., Ltd. Airbag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S20190389414A1 (en) * 2018-06-26 2019-12-26 Toyoda Gosei Co., Ltd. Seat device
JP2019218013A (ja) * 2018-06-22 2019-12-26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6745A1 (de) * 2014-12-22 2016-06-2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Insassen eines Fahrzeuges
JP6537120B2 (ja) * 2017-03-31 2019-07-03 株式会社Subaru アームレスト
US10513206B2 (en) * 2017-11-21 2019-12-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DE102017131121A1 (de) 2017-12-22 2019-06-27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Fahrzeugsitz sowie Verfahren zum Entfalten eines Gassacks
US10596993B2 (en) * 2018-01-15 2020-03-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anchored airbag tethers
US10926733B2 (en) * 2018-03-12 2021-02-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including inflatable assembly supported by seat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9625A (ja) * 1995-08-04 1997-02-10 Aprica Kassai Inc 自動車用子供安全シート
FR2927592A1 (fr) * 2008-02-14 2009-08-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ieg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systeme de protection et procede de deploiement de sacs gonflables
CN108297819A (zh) * 2017-01-12 2018-07-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座椅支撑的安全气囊
JP2018161966A (ja) * 2017-03-27 2018-10-18 株式会社Subaru 乗員保護装置
CN109421640A (zh) * 2017-08-25 2019-03-0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总成的约束杆
US20190092264A1 (en) * 2017-09-25 2019-03-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assembly with moveable arms with airbags
US20190106077A1 (en) * 2017-10-09 2019-04-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with restraint system
WO2019121222A1 (de) * 2017-12-22 2019-06-27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s
EP3527440A1 (en) * 2018-02-14 2019-08-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CN110154971A (zh) * 2018-02-14 2019-08-2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乘员约束装置
DE102018106459A1 (de) * 2018-03-20 2019-09-2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anordnung
JP2019218013A (ja) * 2018-06-22 2019-12-26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90389414A1 (en) * 2018-06-26 2019-12-26 Toyoda Gosei Co., Ltd. Seat device
DE202019106282U1 (de) * 2018-11-22 2019-11-27 Hyundai Mobis Co., Ltd. Airbag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00450A1 (de) 2021-07-15
DE102020100450B4 (de) 2021-08-05
US20230032966A1 (en) 2023-02-02
CN114938643B (zh) 2023-12-05
WO2021139940A1 (de) 2021-07-15
US11897407B2 (en)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4077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组件
KR102434043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장치
KR101219695B1 (ko) 차량용 루프 에어백장치
US5556128A (en) Safety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occupant
US10363898B2 (en) Air-bag device
US11230250B2 (en) Restraint device for reducing an abrupt sideward movement and/or forward movement of an occupant
US20050236819A1 (en) Safety device
US6511093B2 (en) Head protection system for occupants of motor vehicles
KR101509780B1 (ko) 차량용 사이드에어백 유닛
EP2546111A1 (en) Head Airbag
US5390952A (en) Integral 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KR20110061197A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CA2258998A1 (en) Side impact air bag deployable between a vehicle body and an occupant
JP2001505160A (ja) 乗車中の乗員を保護する装置
US20140084645A1 (en) Child seat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9147426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KR102648736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백 장치, 그리고 에어백 장치용 에어백 쿠션
JP2005519799A (ja) 自動車の後部乗員室内に置かれた乗員拘束システム
US11247633B1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including an inflatable tensioning member for an airbag
CN105799633B (zh) 具有设置在座部内的安全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
KR102569645B1 (ko) 승차인 구속 장치
CN114938643B (zh) 具有座椅设备和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US11590922B2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including external tethering
KR20060016398A (ko) 차량의 시트 벨트구조
US20030030258A1 (en) Arrangement of a vehicle seat in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mak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