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3208A -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 Google Patents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3208A
CN114933208A CN202210704741.2A CN202210704741A CN114933208A CN 114933208 A CN114933208 A CN 114933208A CN 202210704741 A CN202210704741 A CN 202210704741A CN 114933208 A CN114933208 A CN 114933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se
clamping
clamping device
along
hos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47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3208B (zh
Inventor
王国宝
丁鑫
朱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47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3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3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3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54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cores or formers at winding stations; Securing cores or formers to driv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llapsible; with removabl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3Hollow or hose-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50Storage means for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53Adaptations of cores or reels for speci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其中,装夹装置用于装夹水带接头(4),水带接头的侧壁(41)上设有凹槽(42),装夹装置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装夹组件,装夹组件包括:固定件(1),被配置为将装夹组件固定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旋转部件(2),绕第一方向(x)可旋转地安装于固定件(1);和限位部件(3),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与水带接头的侧壁配合,以及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共同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

Description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应急抢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背景技术
大流量供排水作业外接的大口径输送水带主要是DN300口径的PVC软管,常见的使用长度在30m以上,重量大于110kg,水带的敷设和收卷费时费力,操作较为繁琐。为提升水带的敷设效率,市面上出现多种自动化的水带卷收装备,其中典型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夹取水带接头的方式进行卷收作业,卷收完成后可更换水带。
在发明人知晓的现有技术中,水带卷收设备大多需要改装水带接头才能适配,导致其通用性和适用性降低;另外水带卷收设备在装夹水带接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3人以上协同作业才能完成,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能够提高装夹水带接头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装夹装置,用于装夹水带接头,水带接头的侧壁上设有凹槽,装夹装置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装夹组件,装夹组件包括:
固定件,被配置为将装夹组件固定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旋转部件,绕第一方向可旋转地安装于固定件;和
限位部件,与旋转部件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与水带接头的侧壁配合,以及与凹槽沿第一方向弹性配合,共同实现对水带接头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限位;
其中,第一方向与水带卷收轴线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水带接头的轴线方向一致,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限位部件与水带接头的位于凹槽两侧的侧壁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件包括:
底座,其上设有圆弧面,圆弧面与水带接头的侧壁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沿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限位;
销块,设在底座上;和
弹性件,设在底座与销块之间,被配置为向销块提供弹性力,以使销块嵌入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件还包括:
限位件,与旋转部件固定连接,被配置为限制销块在第一方向上沿远离底座方向移动的极限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销块包括:
导向角,设在销块远离底座的表面沿第二方向的边缘,与水带接头的倒角配合,被配置为在装夹水带接头的过程中利用水带接头沿第二方向的运动推动销块在第一方向上向靠近底座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
第一板;和
两个第二板,沿第二方向分别连接在第一板的两端,以形成导向槽,导向槽被配置为对销块沿第一方向的移动提供导向,每个第二板沿第一方向远离固定件的一端均设有圆弧面;
其中,弹性件设在第一板与销块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部件包括:
轴承;和
芯轴,通过轴承绕第一方向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件;
其中,芯轴沿第一方向设在固定件和限位部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输入轴段、装配轴段、支撑轴段和输出轴段;
其中,至少一个装夹组件的输入轴段被配置为实现动力输入,装配轴段与轴承的内环配合,支撑轴段抵靠于轴承的端面且与限位部件固定连接,输出轴段被配置为带动限位部件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装夹装置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包括:
将两个装夹组件各自的固定件沿第一方向间隔且相对安装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使水带接头进入两个装夹组件之间形成的通道;
通过调整限位部件绕第一方向的角度位置,使限位部件与水带接头的侧壁配合;
通过沿第二方向移动水带接头,以使限位部件与凹槽弹性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水带接头的自重使水带接头沿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水带卷收系统,包括:
安装件;
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固定件固定于安装件;和
动力装置,被配置为对装夹装置的至少一个装夹组件提供绕水带卷收轴线旋转的动力,以实现水带卷收。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排水抢险装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或上述实施例的水带卷收系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的装夹装置,能够实现在水带接头的装夹过程中的自适应对正对接,不需要对水带接头进行任何改装,整个过程简单、可靠、省时省力,既能够提高装夹水带接头的工作效率,又能够提高装夹装置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装夹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装夹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公开装夹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本公开装夹装置使用状态下与水带接头相配合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装夹装置使用状态下与水带接头相配合的一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A和图6B分别为本公开装夹装置的销块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装夹装置的底座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和图8B分别为本公开装夹装置的芯轴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件;101、端盖;
2、旋转部件;21、轴承;22、芯轴;221、输入轴段;222、装配轴段;223、支撑轴段;224、输出轴段;
3、限位部件;31、底座;32、销块;33、弹性件;34、限位件;311、第一板;312、第二板;313、圆弧面;314、导向槽;315、第一轴孔;316、第一弹簧孔;317、第一通孔;321、导向角;325、第二轴孔;326、第二弹簧孔;327、第二通孔;
4、水带接头;41、侧壁;42、凹槽;43、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公开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或“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侧壁、安装件、底座等为基准进行定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夹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装夹水带接头4,水带接头4的侧壁41上设有凹槽42,装夹装置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装夹组件,装夹组件包括:
固定件1,被配置为将装夹组件固定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旋转部件2,绕第一方向x可旋转地安装于固定件1;和
限位部件3,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以及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共同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
其中,第一方向x与水带卷收轴线方向一致,第二方向z与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一致,第三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
具体地,固定件1可起到固定装夹组件的作用。具体地,本公开的装夹装置需要固定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才可以使用,例如,卷收系统有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对间隔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可固定在排水抢险车上,两个装夹组件分别通过固定件1固定在安装板上。可选地,固定件1和安装件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固定,例如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
具体地,旋转部件2可通过动力输入进行旋转,也可以自由进行旋转。例如,因为限位部件3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限位部件3可随旋转部件2的旋转而旋转。再例如,在限位部件3与侧壁41相配合的过程中,旋转部件2也可随限位部件3的角度位置不同而对应旋转。
具体地,限位部件3可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y限位,限位部件3可通过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在第三方向y上,水带接头4仅可实现绕与第一方向x一致的中心轴线旋转,而不能实现沿第三方向y平移。
可选地,限位部件3可通过多种方式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主要原理是在装夹装置和水带接头4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将卡合件弹出至凹槽42以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例如,限位部件3可以设置为弹簧复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为类似圆珠笔的棘轮结构。可选地,水带接头4可以是任意通用形状,例如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立方体形,相对应的,限位部件3的形状与水带接头4的形状匹配。
可选地,第一方向x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竖直方向,或者其他任意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方向。例如,在第一方向x是水平方向的情况下,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竖直方向。例如,在第一方向是竖直方向的情况下,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水平方向,考虑到在水带卷收作业中水带自重的影响可能导致水带滑落,可以给低位置处的装夹组件加装承重托盘。
该实施例的装夹装置利用水带接头4自身的结构和具有凹槽42这一特性,相对应地设计限位部件3,可以避免对水带接头4的改装,直接实现对水带接头4的装夹,提高了装夹装置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同时还可以节约装夹时间,提高装夹效率。
该实施例的装夹装置利用限位部件3可随旋转部件2旋转的特点,能够实现水带接头4和限位部件3在第二方向z上的自适应对正,即在装夹水带接头4的开始过程中,如图4A所示,限位部件3可通过自适应旋转更好地实现与侧壁41的配合,从而提高了装夹效率。该实施例的装夹装置利用限位部件3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能够自动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装夹效率。
该实施例的装夹装置能够实现在水带接头4的装夹过程中的自适应对正对接,不需要对水带接头4进行任何改装,整个过程简单、可靠,既能够提高装夹水带接头的工作效率,又能够提高装夹装置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是水平方向,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竖直方向。装夹装置利用限位部件3可随旋转部件2旋转的特点,能够实现水带接头4在自重的作用下和限位部件3沿第二方向z的自适应对正,利用水带接头4的自重使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移动,随后限位部件3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可自动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整个过程单人即可完成,能够简化装夹过程,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装夹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在第二方向z上,限位部件3与水带接头4的位于凹槽42两侧的侧壁41配合。
该实施例的限位部件3通过在第二方向z上与水带接头4的位于凹槽42两侧的侧壁41配合,能够更稳定地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限位,提高装夹水带接头4的稳定性,使后续卷收水带的动作更加安全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限位部件3包括:
底座31,其上设有圆弧面313,圆弧面313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第三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
销块32,设在底座31上;和
弹性件33,设在底座31与销块32之间,被配置为向销块32提供弹性力,以使销块32嵌入凹槽42。
具体地,水带接头4的侧壁41为与圆弧面313相配合的圆弧壁。具体地,底座31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可选地,底座31可以以任意方式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具体地,在与水带接头4配合的过程中,旋转部件2随底座31自由转动可调整圆弧面313的角度位置,从而实现圆弧面313与侧壁41的自适应配合。具体地,限位部件3的圆弧面313对水带接头4在第三方向y上的限位仅限制水带接头4沿第三方向y平移,水带接头4仍可实现绕与第一方向x一致的中心轴线旋转。
可选地,在能够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的前提下,销块32可以嵌入凹槽42任意深度。
可选地,弹性件33可以是弹簧等任意弹性部件。具体地,弹性件33被配置为通过弹性力实现销块32在第一方向x上沿底座31的往复移动,可在装夹装置和水带接头4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使销块32嵌入凹槽42,在此状态下销块32应同时处于底座31和凹槽42的容纳空间。
更具体地,在装夹装置装夹水带接头4的过程中,即水带接头4从图4A所示的第一状态移动至图4B所示的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件33被压缩,在装夹装置和水带接头4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弹性件33通过弹性力复位,从而使销块32自动嵌入凹槽42。
该实施例的限位部件3利用底座31可随旋转部件2旋转的特点,能够实现水带接头4和底座31的圆弧面313在第二方向z上的自适应对正,即在装夹水带接头4的开始过程中,如图4A所示,圆弧面313可通过自适应旋转更好地实现与侧壁41的配合,从而提高装夹效率。该实施例利用弹性件33的复位作用,可实现凹槽42和销块32沿第一方向的自适应对正,能够自动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装夹效率。
该实施例的限位部件3利用水带接头4自身的圆柱形结构和具有凹槽42这一特性,相对应地设计底座31、销块32和弹性件33,其中底座31的圆弧面313与水带接头4的圆弧形侧壁41配合,弹性件33使销块32自动嵌入凹槽42,既避免对水带接头4的改装,直接实现对水带接头4的装夹,提高了装夹装置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同时还可以自适应对正对接,节约装夹时间,提高装夹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是水平方向,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竖直方向。装夹装置利用圆弧面313可随旋转部件2旋转的特点,能够实现水带接头4在自重的作用下和圆弧面313沿第二方向z的自适应对正,利用水带接头4的自重下落能够自动压缩弹性件33和自动实现销块32嵌入凹槽42,整个过程单人即可完成,能够简化装夹过程,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装夹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限位部件3还包括:
限位件34,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被配置为限制销块32在第一方向x上沿远离底座31方向移动的极限行程。
可选地,限位件34可以以任意限位方式设置。例如,限位件34可以是限位垫片和螺钉的组合,通过螺钉和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将限位垫片固定在螺钉头和销块32之间。例如,限位件34也可以是固定在旋转部件2上的挡片结构等。
该实施例通过在限位部件3设置限位件34用于限制销块32的极限滑移行程,能够避免销块32整体弹出底座31或销块32整体进入凹槽42,从而避免仅由弹性件33承受水带卷收过程中的旋转扭矩。限位件34能够保证在装夹装置和水带接头4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销块32同时处于底座31和凹槽42的容纳空间,进而提高装夹装置装夹水带接头4的稳定性,使后续卷收水带的动作更加安全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销块32包括:
导向角321,设在销块32远离底座31的表面沿第二方向z的边缘,与水带接头4的倒角43配合,被配置为在装夹水带接头4的过程中利用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的运动推动销块32在第一方向x上向靠近底座31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导向角321与水带接头4的倒角43配合,将水带接头4在第二方向z上的运动转化为销块32在第一方向x上向靠近底座31方向的运动。
该实施例通过在销块32上设置导向角321,能够利用水带接头4的运动推动销块32弹性滑动,起到压缩弹性件33的作用。同时导向角321还可以与水带接头4的倒角43配合为水带接头4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是水平方向,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竖直方向。通过在销块32上设置导向角321,能够便于水带接头4在自重作用下推动销块32向靠近底座31的方向弹性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底座31包括:
第一板311;和
两个第二板312,沿第二方向z分别连接在第一板311的两端,以形成导向槽314,导向槽314被配置为对销块32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提供导向,每个第二板312沿第一方向x远离固定件1的一端均设有圆弧面313;
其中,弹性件33设在第一板311与销块32之间。
具体地,如图5所示,设在第二板312上的圆弧面用于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具体地,底座31的两个第二板312与销块32的沿第二方向z的两个侧壁配合以实现销块32沿导向槽314的滑移。
具体地,在装夹装置和水带接头4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导向槽314还用于容纳部分销块32,即在配合到位的状态下,销块32的一部分在导向槽314中,另一部分在凹槽42中,以使销块32的沿第二方向z的两个侧壁与底座31的两个第二板312配合承受部分旋转扭矩,进而提高装夹装置装夹水带接头4的稳定性,使后续卷收水带的动作更加安全可靠。
该实施例的底座31上通过设置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以形成导向槽314,可以为销块32沿第一方向x的弹性滑动提供导向。通过在每个第二板312上设置圆弧面313,可以更稳定地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限位,提高装夹水带接头的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弹性件33为弹簧,底座31上设有两个第一弹簧孔316,用于限制弹簧的一端移动,销块32上设有两个第二弹簧孔326,用于限制弹簧的另一端移动,由此限制弹簧的两端以实现弹簧的伸缩动作。可选地,第一弹簧孔316可以为通孔,如图3所示,此时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旋转部件2上,第一弹簧孔316也可以为盲孔,此时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盲孔的孔底,即底座31上。具体地,第二弹簧孔326为盲孔,如图3和图6所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底座31上设有第一轴孔315,销块32上设有第二轴孔325,两个轴孔均用于实现与旋转部件2的固定配合,以实现向限位部件3传递旋转动力或者实现限位部件3带动旋转部件2自由旋转。具体地,第一轴孔315和第二轴孔325还可以为限位件34与旋转部件2的固定连接提供空间,例如,限位件34的螺钉可以穿过两个轴孔与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底座31和旋转部件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底座3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17,用于允许螺栓的螺杆通过,销块32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327,用于在销块32的往复运动中允许螺栓的头部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部件2包括:
轴承21;和
芯轴22,通过轴承21绕第一方向x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件1;
其中,芯轴22沿第一方向x设在固定件1和限位部件3之间。
具体地,轴承21安装于芯轴22与固定件1之间,用于承受水带接头4的自重在回转过程产生的沿第一方向x的压力和绕第一方向x旋转的径向力,并减小回转接触面产生的摩擦阻力。更具体地,芯轴22与轴承21的内环配合以减小摩擦阻力。具体地,轴承21的外环固定在固定件1的安装孔内。可选地,轴承21的外环可以没有位于安装孔外的翻边段,也可以具有位于安装孔外的翻边段,翻边段可以只位于固定件1的一侧,如图3所示,也可以位于固定件1的两侧。
具体地,芯轴22与限位部件3固定连接,用于回转支撑和连接限位部件3,更具体地,芯轴22与限位部件3的底座31固定连接。可选地,底座31可以以任意方式与芯轴22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具体地,芯轴22可被配置为实现旋转动力的输入和随底座31的自由旋转。
具体地,在装夹装置与水带接头4配合到位的状态下,如图4B所示,随着芯轴22绕第一方向x旋转,整个限位部件3同步旋转,同时限位部件3带动水带接头4旋转以完成对水带的卷收作业。
该实施例的旋转部件2通过设置轴承21和芯轴22,能够在旋转部件2与固定件1之间形成滚动摩擦,既能承受水带接头4的自重在回转过程产生的沿第一方向x的压力和绕第一方向x旋转的径向力,又能减小回转接触面产生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装夹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装夹装置还包括端盖101,用于保护轴承21。
具体地,在轴承21与固定件1之间限位不足的情况下,端盖101还可以用于实现旋转部件2相对于固定件1的轴向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芯轴22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连接的输入轴段221、装配轴段222、支撑轴段223和输出轴段224;
其中,至少一个装夹组件的输入轴段221被配置为实现动力输入,装配轴段222与轴承21的内环配合,支撑轴段223抵靠于轴承21的端面且与限位部件3固定连接,输出轴段224被配置为带动限位部件3转动。
具体地,动力输入形式为旋转动力输入以实现对水带的卷收。可选地,输入轴段221可根据动力输入结构的不同采用相对应的不同结构,例如平键、花键等结构。可选地,装夹装置中可以有一个装夹组件的输入轴段221被配置为实现动力输入,如图4和图5所示,也可以两个输入轴段221被配置为实现同时同频的动力输入。
具体地,装配轴段222用于承载芯轴22绕第一方向x旋转的径向力,支撑轴段223用于承载芯轴22沿第一方向x受到的力。具体地,支撑轴段223抵靠于轴承21的外环的翻边段。具体地,如图1至图3和图8所示,支撑轴段223可被配置为与限位部件3的底座31固定连接,例如,支撑轴段223上可设有允许螺栓的螺杆通过的两个通孔。
具体地,输出轴段224可具有限位端面,用于实现芯轴22和限位部件3的同步旋转,相对应的,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轴孔315和第二轴孔325被配置为与输出轴段224的限位端面相配合的限位轴孔。具体地,输出轴段224也可用于与导向槽314一同为销块32的滑移提供导向。
该实施例通过将芯轴22划分为依次连接的四个轴段,输入轴段221实现动力输入,装配轴段222实现与轴承21内环的配合,支撑轴段223抵靠于轴承21的端面,输出轴段224带动限位部件3转动,能够使芯轴22和轴承21配合承载绕第一方向x旋转的径向力和沿第一方向x的压力,同时可为与旋转部件2的固定连接提供便利,进而提高装夹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包括:
将两个装夹组件各自的固定件1沿第一方向x间隔且相对安装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使水带接头4进入两个装夹组件之间形成的通道;
通过调整限位部件3绕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使限位部件3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
通过沿第二方向z移动水带接头4,以使限位部件3与凹槽42弹性配合,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
具体地,可以通过限位部件3在与水带接头4的配合中自适应旋转以调整限位部件3绕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也可以通过人工调整旋转部件2自由旋转以调整限位部件3绕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还可以通过旋转动力输入调整限位部件3绕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
具体地,在限位部件3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完成配合的情况下,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在限位部件3与凹槽42完成弹性配合的情况下,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的限位。
可选地,第一方向x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竖直方向,或者其他任意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方向。例如,在第一方向x是水平方向的情况下,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竖直方向。例如,在第一方向是竖直方向的情况下,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z)为水平方向。
该实施例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不需要对水带接头4进行任何改装,通过调整限位部件3绕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能够实现在水带接头4的装夹过程中的自适应对正对接,整个过程简单、可靠、省时省力,既能够提高装夹水带接头4的工作效率,又能够增加水带接头装夹方法的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水带接头4的自重使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移动。
可选地,第二方向z可以是能够使水带接头4利用自重的任意方向,第二方向z可以是竖直方向,也可以是任意倾斜方向。
该实施例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利用限位部件3可随旋转部件2旋转的特点,能够实现水带接头4在自重的作用下和限位部件3沿第二方向z的自适应对正;利用水带接头4的自重使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移动,限位部件3与凹槽42沿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可自动实现对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限位,整个装夹过程单人即可完成,能够简化装夹过程,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装夹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z为竖直方向,从而最大程度利用水带接头4的自重,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包括:
将两个装夹组件各自的固定件1沿第一方向x间隔且相对安装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使水带接头4进入两个装夹组件之间形成的通道;
通过水带接头4的自重使限位部件3的圆弧面313在与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中自适应旋转以调整限位部件3绕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实现底座31的圆弧面313与水带接头4的圆弧壁自适应对正;
通过水带接头4自重使水带接头4沿第二方向z移动,倒角43与导向角321配合推动销块32在第一方向x上沿导向槽314和输出轴段224向靠近底座31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弹性件33;
使水带接头4继续沿第二方向z移动,在销块32与水带接头4的凹槽42在第一方向x上对正的情况下,销块32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销块32自动嵌入凹槽42,完成对水带接头4的装夹。
可选地,在使水带接头4进入两个装夹组件之间形成的通道时,可调整水带折痕与水带卷收轴线方向相匹配,从而优化水带卷收效果。
该实施例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利用水带接头4的自重和装夹装置的导向功能、自适应对正功能可以实现对水带接头4的快速自适应对正和装夹,提高装夹水带接头的工作效率。
再次,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水带卷收系统,包括:
安装件;
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固定件1固定于安装件;和
动力装置,被配置为对装夹装置的至少一个装夹组件提供绕水带卷收轴线旋转的动力,以实现水带卷收。
可选地,安装件可以固定在排水抢险车上,也可以固定在地面上或其他任意位置。可选地,动力装置可以是马达等任意输出旋转运动的装置。
该实施例的水带卷收系统,通过利用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不需要对水带接头4进行任何改装,能够实现在水带接头4的装夹过程中的自适应对正对接,整个过程简单、可靠、省时省力,能够提高装夹水带接头和卷收水带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加水带卷收系统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另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排水抢险装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或上述实施例的水带卷收系统。
具体地,排水抢险装备可以是如排水抢险车、消防车、高空消防平台等有水带卷收需求的装备。
该实施例的排水抢险装备,通过利用上述实施例的装夹装置,不需要对水带接头4进行任何改装,能够实现在水带接头4的装夹过程中的自适应对正对接,整个过程简单、可靠、省时省力,能够增加排水抢险装备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并且能够在提高装夹水带接头效率的同时提高卷收水带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装夹水带接头(4),所述水带接头(4)的侧壁(41)上设有凹槽(42),所述装夹装置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包括:
固定件(1),被配置为将所述装夹组件固定在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旋转部件(2),绕所述第一方向(x)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1);和
限位部件(3),与所述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被配置为与所述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以及与所述凹槽(42)沿所述第一方向(x)弹性配合,共同实现对所述水带接头(4)沿所述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与水带卷收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方向(z)与所述水带接头(4)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z)上,所述限位部件(3)与所述水带接头(4)的位于所述凹槽(42)两侧的侧壁(4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3)包括:
底座(31),其上设有圆弧面(313),所述圆弧面(313)与所述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实现对所述水带接头(4)沿所述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y)的限位;
销块(32),设在所述底座(31)上;和
弹性件(33),设在所述底座(31)与所述销块(32)之间,被配置为向所述销块(32)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销块(32)嵌入所述凹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3)还包括:
限位件(34),与所述旋转部件(2)固定连接,被配置为限制所述销块(3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沿远离所述底座(31)方向移动的极限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块(32)包括:
导向角(321),设在所述销块(32)远离所述底座(31)的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z)的边缘,与所述水带接头(4)的倒角(43)配合,被配置为在装夹所述水带接头(4)的过程中利用所述水带接头(4)沿所述第二方向(z)的运动推动所述销块(3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向靠近所述底座(31)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包括:
第一板(311);和
两个第二板(312),沿所述第二方向(z)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311)的两端,以形成导向槽(314),所述导向槽(314)被配置为对所述销块(32)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移动提供导向,每个所述第二板(312)沿所述第一方向(x)远离所述固定件(1)的一端均设有所述圆弧面(313);
其中,所述弹性件(33)设在所述第一板(311)与所述销块(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2)包括:
轴承(21);和
芯轴(22),通过所述轴承(21)绕所述第一方向(x)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1);
其中,所述芯轴(22)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在所述固定件(1)和所述限位部件(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连接的输入轴段(221)、装配轴段(222)、支撑轴段(223)和输出轴段(224);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装夹组件的输入轴段(221)被配置为实现动力输入,所述装配轴段(222)与所述轴承(21)的内环配合,所述支撑轴段(223)抵靠于所述轴承(21)的端面且与所述限位部件(3)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段(224)被配置为带动所述限位部件(3)转动。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夹装置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两个所述装夹组件各自的所述固定件(1)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且相对安装在所述卷收系统的安装件上;
使所述水带接头(4)进入两个所述装夹组件之间形成的通道;
通过调整所述限位部件(3)绕所述第一方向(x)的角度位置,使所述限位部件(3)与所述水带接头(4)的侧壁(41)配合;
通过沿所述第二方向(z)移动所述水带接头(4),以使所述限位部件(3)与所述凹槽(42)弹性配合,实现对所述水带接头(4)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z)和所述第三方向(y)的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带接头装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水带接头(4)的自重使所述水带接头(4)沿所述第二方向(z)移动。
11.一种水带卷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夹装置,所述固定件(1)固定于所述安装件;和
动力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装夹装置的至少一个所述装夹组件提供绕水带卷收轴线旋转的动力,以实现水带卷收。
12.一种排水抢险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夹装置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带卷收系统。
CN202210704741.2A 2022-06-21 2022-06-21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Active CN114933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4741.2A CN114933208B (zh) 2022-06-21 2022-06-21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4741.2A CN114933208B (zh) 2022-06-21 2022-06-21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208A true CN114933208A (zh) 2022-08-23
CN114933208B CN114933208B (zh) 2023-07-04

Family

ID=8286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4741.2A Active CN114933208B (zh) 2022-06-21 2022-06-21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3208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0737A (ja) * 1995-05-15 1996-11-26 New Delta Ind Co ホース巻取機
CN101811633A (zh) * 2010-03-25 2010-08-25 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 带有多种阻尼机构的绕管装置
CN103287928A (zh) * 2013-05-07 2013-09-11 浙江路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移动式水带收卷机
CN103721363A (zh) * 2014-01-27 2014-04-16 济南同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消防多媒介快速接头
EP3055243A1 (en) * 2013-10-09 2016-08-17 Rapid Spray Pty Ltd. Motor operated spool
US20180044131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Fred Liu Hose Winding Device
CN108821041A (zh) * 2018-06-28 2018-11-16 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水带铺设及回收设备
US20180353785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Spartan Motors, Inc. Ergonomic hose load platform
CN111099454A (zh) * 2019-12-13 2020-05-05 谢利汉 一种土木工程用高效智能排水系统
CN212024400U (zh) * 2020-02-18 2020-11-27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收卷设备的收卷装置
CN212024396U (zh) * 2020-02-18 2020-11-27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收卷设备
CN113371558A (zh) * 2021-06-09 2021-09-10 长沙迪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收放水带的电动小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00337A (zh) * 2021-10-08 2021-12-1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抢险车用可翻转水带卷盘架及排水抢险车
CN215522380U (zh) * 2021-09-23 2022-01-14 吉林省富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消防工程用消防水带
CN215557926U (zh) * 2021-03-25 2022-01-18 寰易(广东)应急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机器人的水带收卷结构
CN114593292A (zh) * 2020-12-04 2022-06-07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水带自动校正对接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0737A (ja) * 1995-05-15 1996-11-26 New Delta Ind Co ホース巻取機
CN101811633A (zh) * 2010-03-25 2010-08-25 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 带有多种阻尼机构的绕管装置
CN103287928A (zh) * 2013-05-07 2013-09-11 浙江路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移动式水带收卷机
EP3055243A1 (en) * 2013-10-09 2016-08-17 Rapid Spray Pty Ltd. Motor operated spool
CN103721363A (zh) * 2014-01-27 2014-04-16 济南同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消防多媒介快速接头
US20180044131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Fred Liu Hose Winding Device
US20180353785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Spartan Motors, Inc. Ergonomic hose load platform
CN108821041A (zh) * 2018-06-28 2018-11-16 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水带铺设及回收设备
CN111099454A (zh) * 2019-12-13 2020-05-05 谢利汉 一种土木工程用高效智能排水系统
CN212024400U (zh) * 2020-02-18 2020-11-27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收卷设备的收卷装置
CN212024396U (zh) * 2020-02-18 2020-11-27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收卷设备
CN114593292A (zh) * 2020-12-04 2022-06-07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水带自动校正对接装置及系统
CN215557926U (zh) * 2021-03-25 2022-01-18 寰易(广东)应急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机器人的水带收卷结构
CN113371558A (zh) * 2021-06-09 2021-09-10 长沙迪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收放水带的电动小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22380U (zh) * 2021-09-23 2022-01-14 吉林省富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消防工程用消防水带
CN113800337A (zh) * 2021-10-08 2021-12-1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抢险车用可翻转水带卷盘架及排水抢险车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怡然;刘磊;芦金石;高禹;崔志侃;陶学恒;: "消防水带晾晒自动收卷装置", no. 03, pages 106 - 110 *
马伟斌;郭小雄;马超锋;郭勇;金家康;李朋;: "自粘式止水带结构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 中国铁路, no. 11, pages 44 - 4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208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8480B1 (en) Self-aligning pipe gripp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3448514A (zh) 车辆遮阳板
CN114933208A (zh) 装夹装置、装夹方法、水带卷收系统及排水抢险装备
CN111810817B (zh) 办公楼楼道安防摄像头
CN109019378B (zh) 一种电动绞盘
CN210034026U (zh) 一种钢包加揭盖用油缸装置
CN115091184A (zh) 一种标准节螺母安装装置及顶升套架组件
CN116117502B (zh) 一种曲轴盘车装置及连杆螺栓的装配系统
CN221067837U (zh) 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11573141A (zh) 一种用于棒体进行定位的锁紧单元
CN218538854U (zh) 液压卷管装置和工程机械
CN116062132B (zh) 一种深海耐压体装配式铺板结构
CN214029083U (zh) 一种造船用船身翻转装置
CN210996051U (zh) 高压柱塞泵用钢套滚压自紧装置
US11426846B2 (en) Quick-release screwdriver structure
CN116255046B (zh) 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
CN216640655U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钢结构基座
CN219336019U (zh) 一种内撑定位夹具及加工系统
CN215109600U (zh) 节能型风机用高效安装结构
CN214055094U (zh) 安装工具
CN214821078U (zh) 带束鼓叠加瓦块组件及带束鼓系统
CN218799218U (zh) 一种快速自压紧的复材钻孔装置
CN216543142U (zh) 一种钉枪
CN115596388B (zh) 用于井下煤岩层水力压裂封孔器的推进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29751U (zh) 对接装置及使用该对接装置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