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9565B - 用于车辆的驾驶舱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驾驶舱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9565B
CN114929565B CN202180010236.1A CN202180010236A CN114929565B CN 114929565 B CN114929565 B CN 114929565B CN 202180010236 A CN202180010236 A CN 202180010236A CN 114929565 B CN114929565 B CN 114929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upport
cockpit
region
br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02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9565A (zh
Inventor
M·施维尔
F-J·舒尔特
A·贾马尔埃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2020080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20200805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29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9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9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9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驾驶舱(10),其中,驾驶舱(10)包括具有支架(13)的第一模块(12)和具有支架(36)的第二模块(35)。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沿第一方向(11)布置在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后面,并高于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布置,使得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第一方向(11)作用于第一模块(12)时,至少部分地滑动到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下面。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驾驶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驾驶舱(Cockpit)。
背景技术
原则上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是,在车辆的前部区域中使用驾驶舱,该驾驶舱应在正面冲击的情况下吸收力,以便保护乘客。
如此,例如JP 2012-210 907A描述了一种相应的驾驶舱,该驾驶舱具有变形元件。
EP 3 098 101 A1示出了一种机动车的仪表板,该仪表板如此布置,使得其在冲击的情况下变形。
在具有较短前厢和/或向前伸展的驾驶舱的车辆中,该驾驶舱在正面冲击的情况下被侵入的正面碰撞障碍加载并因此相对较强地受载。在不利的情形下,驾驶舱可在正面冲击的情况下与前排气囊一起被移动到乘客舱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开发一种用于车辆的驾驶舱,使得可减少驾驶舱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移动到乘客舱中的移动。
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的驾驶舱来实现,该驾驶舱包括具有支架的第一模块和具有支架的第二模块,其中,第二模块的支架沿第一方向布置在第一模块的支架后面。此外,第二模块的支架高于第一模块的支架布置。由于第一模块的支架的布置,因此优选地由于整个第一模块的布置,该第一模块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第一方向作用于第一模块时,至少部分地滑动到第二模块的支架下面。
驾驶舱优选地布置在车辆的前面区域、尤其正面区域中。尤其地,驾驶舱布置在挡风玻璃之下。力沿第一方向作用于第一模块的碰撞情况因此是正面碰撞情况。在本专利申请的意义中的碰撞情况尤其应理解为正面冲击。
在碰撞情况下,第一模块的支架至少部分地滑动到第二模块的支架下面。由此,减少驾驶舱到乘客舱中的移动。第一模块的支架的移动(亦即至少部分地移动到第二模块的支架下面的移动)由此来确保:第二模块的支架沿第一方向布置在第一模块的支架后面,并高于第一模块的支架布置。深度或高度尤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来确定。尤其地,第一方向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而第二方向对应于车辆的高度方向。因此,术语“高度”优选地指沿车辆高度方向的延展。
尤其地,第一模块的支架和第二模块的支架沿第一方向直接彼此前后布置。尤其地,第二模块的支架的重心高于第一模块的支架的重心布置。此外,第一模块的支架和第二模块的支架分别具有最高点,其中,第二模块的支架的最高点位于第一模块的支架的最高点之上。
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第一方向作用于第一模块时,第一模块的支架沿第二模块的支架的方向滑动。换言之,正面碰撞障碍沿第二模块的方向被移动。由于第一模块的支架滑动到第二模块的支架下面,可减少驾驶舱移动到乘客舱中的移动,并且必要时还可降低驾驶舱结构的断裂的风险。
尤其地,第二模块的支架至少部分地包围自由空间,其中,第一模块的支架在碰撞情况下滑动到自由空间中。这有助于第一模块的支架可滑动到第二模块的支架下面并因此减少整个驾驶舱的移动。尤其地,第二模块的支架构造为使得自由空间布置在第二模块的支架之下。
第一模块的支架主要有助于第一模块的刚度。支架尤其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成。除了支架之外,第一模块还可具有另外的模块或构件,所述模块或构件与支架经由连接部(例如夹具或焊接部)固定。第二模块也可具有支架以及优选地另外的元件,例如气囊。此外,驾驶舱还可具有模块横梁,该模块横梁容纳驾驶舱的第二模块。
尤其地,第一模块的支架具有理论屈曲部位,使得第一模块的支架在碰撞情况下Z形地折叠在一起。尤其地,第一模块的支架在碰撞情况下如手风琴那样折叠在一起,因此显著地减少了驾驶舱移动到乘客舱中的移动。这通过设置理论屈曲部位来确保,以便第一模块以可预见且可控制的方式变形。因此,第一模块主要用于在相应碰撞情况下吸收力并用于通过变形消散这些力。然而,在此应确保驾驶舱总体上尽可能少地移动到乘客舱中。第一模块的Z形折叠尤其至少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尤其地,第一模块的支架具有至少三个、优选地刚好有三个区域,其中,在各个相邻的区域之间构造有理论屈曲部位。支架尤其一件式地构造。
理论屈曲部位可通过支架的几何构造和/或通过局部的材料削弱部来构造。术语“几何构造”尤其应理解为支架在碰撞情况之前已经具有(即,以预制的形式)成角度的构造,该构造负责使支架在已经成角度的区域处相应地折叠。因此,Z形折叠至少可以由第一模块的几何形状来显示,并且可以确保第一模块在力沿第一方向11作用于第一模块12的冲击情况下相应地“进一步”折叠。
此外,支架沿第二方向的降低的高度可代表几何构造并因此构成理论屈曲部位。
可构造有局部的材料削弱部,该材料削弱部负责使第一模块在相应位置处折叠。
尤其地,第一模块的支架具有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在驾驶舱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纵截面中与第一方向成在5°与15°之间、优选地在7.5°与12.5°之间的角度,尤其成大约10°的角度。
此外,第一模块的支架可具有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相对于第一区域成角度。尤其地,第二区域与第一方向包夹如下角度,该角度介于100°与150°之间、尤其介于120°与130°之间、尤其为大约125°。因此,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包夹如下角度,该角度优选地介于90°与130°之间、尤其介于110°与120°之间。
此外优选地,第一模块的支架具有第三区域,其中,第三区域与第一方向包夹如下角度,该角度介于10°与40°之间、尤其介于20°与30°之间、最优选地为大约25°。因此,第三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包夹90°与110°之间、尤其95°与105°之间的角度。由于第一模块的支架的成角度的构造,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形成理论屈曲部位。
尤其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通过第一模块的接片和第二模块的凹槽的接合相互连接。接片尤其是金属板材接片。接片尤其布置在第一模块的支架处。接片接合到第二模块的凹槽中,所述凹槽尤其布置在第二模块的支架处。因此,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通过定桩(Absteckung)相互连接。在第一模块被推在一起时,第二模块充当相对于第一模块的支座(Gegenlager)。通过将第一模块连结到第二模块处,第一模块被拉到在第二模块下面的自由空间中。
在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中,第一模块的支架此外可具有向下的伸出部。伸出部用作空气引导通道。
第一模块的支架、尤其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除了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伸出部之外,包围高度区域。第二模块的支架同样布置在整个该高度区域中,其中,第二模块的支架从该高度区域中向上延伸出来并因此总体上更高地布置,使得第二模块或其支架可充当支座,并且因此第一模块的支架一方面可以Z形地翻折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可以滑动到在第二模块的支架之下的自由空间中。
用于将第一模块固定在第二模块处的接片尤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模块的支架在碰撞情况下以:使得接片从凹槽中被拉出,并且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的连接松开的方式,折叠在一起。该连接尤其由此来松开:接片由于折叠在一起而从凹槽中被拉出。
尤其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区域在第二端部处过渡到第二区域中。此外,第二区域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二区域在第一端部处过渡到第一区域中并在其第二端部处过渡到第三区域中。由此,第一模块的支架如此折叠在一起:使得第一区域的第二端部竖起。此外,第三区域的第一端部也被向下压,使得接片由此从凹槽中拉出。尤其地,第三区域的第一端部或第二区域的第二端部沿第一区域的第一端部的方向滑动。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驾驶舱的车辆,其中,该车辆具有驾驶舱布置在其中的正面区域。
附图说明
其中示意性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驾驶舱沿着第一方向以及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2示出了在图1的第一模块的支架与第二模块的支架之间的连接区域的详细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驾驶舱的第一模块的支架的透视性视图;
图4示出了对第一模块的支架的区域的透视性视图;以及
图5和图6示出了图1的驾驶舱的第一模块的支架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第一方向作用于第一模块时的折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驾驶舱10沿着第一方向11以及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图。
驾驶舱10具有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35。第一模块12包括支架13,第二模块35具有支架36。此外,第一模块12具有上部14。
支架13已经成被预制有角度,使得其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第一方向11作用于第一模块12时Z形地折叠在一起。支架13具有第一区域15,该第一区域15具有面向第一方向11的第一端部16和第二端部17。此外,支架13有具有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1的第二区域19以及具有第一端部24和第二端部25的第三区域23。
在相应的区域之间构造有理论屈曲部位29。这些理论屈曲部位通过支架13的几何构造来构造。亦即第一区域15与第一方向11包夹第一角度18,而第二区域19与第一方向11包夹第二角度22。第三区域23与第一方向11包夹第三角度26。此外,第一区域15与第二区域19包夹第四角度27,并且第二区域19与第三区域23包夹第五角度28。
支架13的第一区域15具有在图1中向下伸的伸出部30。这同样适用于第三区域23,该第三区域23同样具有相应的伸出部30。除了伸出部30之外,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包围具有上端部32和下端部33的高度区域31。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至少布置在高度区域31的整个高度上并突出超过高度区域31的上端部32,使得该支架36总体上高于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布置。
此外,第二模块35可以包括气囊37和横梁38。
在图2中示出了在图1的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与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之间的连接区域的详细视图。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具有接片34,所述接片34接合到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的凹槽39中。
在图3中示出了驾驶舱10的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的透视性视图。可以清楚地看见伸出部30以及不同的区域,亦即支架13的第一区域15、第二区域19和第三区域23。在此,设置有材料削弱部40,其有助于构造相应的理论屈曲部位。相应的材料削弱部40例如也可以在图4中看见,该图示出了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的区域的透视性视图。
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驾驶舱10的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如何在力沿第一方向11作用于第一模块12的碰撞情况下折叠在一起。亦即在那里可以看见第一区域15的第二端部17如何向上滑动,而如在图6中可以看见第三区域23的第一端部24如何向下滑动。此外,第三区域23的第一端部24和第二区域19的第二端部21各自沿第一区域15的第一端部16的方向滑动。在第一模块12以Z形折叠到充当支座的第二模块35处之后,第一模块12被拉到在第二模块35下面的自由空间41中。
附图标记列表
10 驾驶舱
11 第一方向
12 第一模块
13 支架
14 上部
15 第一区域
16 第一区域的第一端部
17 第一区域的第二端部
18 第一角度
19 第二区域
20 第二区域的第一端部
21 第二区域的第二端部
22 第二角度
23 第三区域
24 第三区域的第一端部
25 第三区域的第二端部
26 第三角度
27 第四角度
28 第五角度
29 理论屈曲部位
30 伸出部
31 高度区域
32 高度区域的上端部
33 高度区域的下端部
34 接片
35 第二模块
36 支架
37 气囊
38 横梁
39 凹槽
40 材料削弱部
41 自由空间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车辆的驾驶舱(10),其中,所述驾驶舱(10)包括具有支架(13)的第一模块(12)和具有支架(36)的第二模块(35),其中,所述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沿第一方向(11)布置在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后面,并高于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布置,使得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所述第一方向(11)作用于所述第一模块(12)时,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至少部分地滑动到所述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至少部分地包围自由空间(41),其中,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在所述碰撞情况下滑动到所述自由空间(41)中,使得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能够滑动到所述第二模块(35)的支架(36)下面,其中,所述第一模块(12)和所述第二模块(35)通过所述第一模块的接片(34)和所述第二模块(35)的凹槽(39)的接合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具有理论屈曲部位(29),使得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在所述碰撞情况下Z形地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具有至少三个区域,其中,在各相邻的区域之间构造有理论屈曲部位(2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驾驶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屈曲部位(29)通过所述支架(13)的几何构造和/或通过局部的材料削弱部(40)来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构造是所述支架(13)的成角度的构造和/或所述支架(13)的降低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片(34)沿第一方向(11)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模块(12)的支架(13)在碰撞情况下有力沿所述第一方向(11)作用于所述第一模块(12)时如此折叠在一起,使得所述接片(34)从所述凹槽(39)中被拉出,并且在所述第一模块(12)与所述第二模块(35)之间的连接松开。
7.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舱(10)。
CN202180010236.1A 2020-01-23 2021-01-18 用于车辆的驾驶舱 Active CN114929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200805.1 2020-01-23
DE102020200805.1A DE102020200805A1 (de) 2020-01-23 2020-01-23 Cockpit für ein Fahrzeug
PCT/EP2021/050958 WO2021148355A1 (de) 2020-01-23 2021-01-18 Cockpit für ein 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9565A CN114929565A (zh) 2022-08-19
CN114929565B true CN114929565B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6494A (en) Securing arrangement for absorbing knee-impact forces
JP4982611B2 (ja) 鉄道車両
US8528964B2 (en) Body structure with a pane cross member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 windshield
CN110901769B (zh) 车辆用柱结构
CN106364318B (zh) 具有仪表板的机动车辆
US20230047814A1 (en) Connecting element for improved crash behaviour in a car to car collision
US11952041B2 (en) Cockpit for a vehicle
KR20080083626A (ko) 안전장치
CN114929565B (zh) 用于车辆的驾驶舱
EP1961626A2 (en) Occupant protective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5651655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
US20230030083A1 (en) Tether clip and pillar coupling structur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14056435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9070941B (zh)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WO2006013993A1 (ja) 自動車の衝撃力吸収装置
CN102378714A (zh) 车身结构体
JP4563868B2 (ja) エアバッグ取付部構造
EP4108554B1 (en) A cab-over engine truck
JP7305500B2 (ja) インナトリム
JP603212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0203165B (zh) 仪表板的构造
JP2024068529A (ja)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2002264848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取付構造
US7461889B1 (en) Collision safety structure
KR100302742B1 (ko) 자동차의대쉬패널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