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7071A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7071A
CN114927071A CN202210610292.5A CN202210610292A CN114927071A CN 114927071 A CN114927071 A CN 114927071A CN 202210610292 A CN202210610292 A CN 202210610292A CN 114927071 A CN114927071 A CN 114927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02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7071B (zh
Inventor
黄军
陈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02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7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7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7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复合泡棉层和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和复合泡棉层均位于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显示面板至少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背离复合泡棉层的一侧;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位于驱动电路层背离衬底的一侧;柔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引脚,驱动电路层包括多条信号线,第一引脚与信号线电连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本发明不仅可以进一步缩小边框,还可以有效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提升产品良率和制程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具有轻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大、色域宽、亮度高、功耗低及可制备柔性屏等诸多优异特性,引起了科研界和产业界极大的兴趣,逐渐成为继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s,LCD)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全面屏已经成为电子产品的潮流,即无边框OLED显示器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无边框或超窄边框OLED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焊盘部弯折(PAD bending)技术成为决定良率的关键之一,焊盘部弯折工艺是指利用弯折的柔性基材和/或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将柔性OLED面板的焊盘绑定区进行弯折,并贴附于面板的背面,使背面的电路与正面的线路电连接,以减少面板的边框区的宽度,提升有效显示区域的占比。该方案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边框,但是由于该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中还是需要余留出用于弯折(Bending)的区域,且还会因弯折半径及弯折区域封胶厚度的限制,使得边框缩小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进一步缩小边框,若为了进一步缩小边框而弯折过度还可能造成产品良率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并且该方案中增加了弯折工艺,制作过程也较复杂,不利于提升制程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不仅可以进一步缩小边框,还可以有效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提升产品良率和制程效率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产品边框受限于弯折半径和弯折区的封胶厚度而无法进一步缩小,若为了缩小边框而弯折过度还可能造成产品良率得不到保证,且制程工艺比较复杂,不利于提高制程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复合泡棉层和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和复合泡棉层均位于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显示面板至少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背离复合泡棉层的一侧;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位于驱动电路层背离衬底的一侧;柔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引脚,驱动电路层包括多条信号线,第一引脚与信号线电连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示面板,显示模组至少包括位于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的复合泡棉层,将复合泡棉层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其本身的出光面的一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显示面板。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面板本身出光面的一侧,即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表面上没有柔性电路板的结构。柔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引脚,第一引脚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层的信号线电连接,从而实现位于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柔性电路板为显示面板提供驱动信号,实现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本发明将柔性电路板的设置位置完全避开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显示区的屏占比,避免柔性电路板占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任意区域。由于本发明将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其本身出光面的一侧,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部弯折技术,本发明在显示模组的制程过程中,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的电连接无需弯折工艺,仅需在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制作柔性电路板,并使得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连接完成信号的传输即可,有利于降低制程难度,提高制程效率。并且由于本发明中的显示模组的边框位置无需预留柔性电路板的弯折区域,因此可以进一步缩小显示模组的边框,有利于更有效的实现超窄边框或者更接近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制程过程中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制程过程中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制程过程中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P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P区域的另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P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包括:显示面板00、复合泡棉层01和柔性电路板02,柔性电路板02和复合泡棉层01均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一侧;
显示面板00至少包括:
衬底10;
驱动电路层20,驱动电路层20位于衬底10背离复合泡棉层01的一侧;
显示功能层30,显示功能层30位于驱动电路层20背离衬底10的一侧;
柔性电路板02包括多个第一引脚021,驱动电路层20包括多条信号线201,第一引脚021与信号线201电连接。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包括的显示面板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显示模组000至少还包括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一侧的复合泡棉层0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指的是显示面板00发光且显示所需画面的一侧表面。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泡棉层01可以为SCF(Super Clean Foam,超净泡沫)结构,将复合泡棉层01设置于显示面板00的背离其本身的出光面00E的一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显示面板0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复合泡棉层01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选的,复合泡棉层01可以为至少包括堆叠设置的粘结层、泡棉层、聚酰亚胺层的多层复合的膜层结构(图中未示意),粘结层可以与显示面板00的背离出光面00E的一侧表面粘合,粘结层的材料可为网格胶,网格胶具有贴合排气的作用,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可以避免影响显示模组000的柔性设计,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粘结层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胶层。泡棉层可以为泡棉材料,泡棉材料既能起到缓冲作用,也能起到遮光作用。聚酰亚胺层能够起到补强作用,增加复合泡棉层01整体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泡棉层01也可以不包括聚酰亚胺层,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代替制作,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复合泡棉层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02(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可选的,柔性电路板02上可以绑定有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驱动芯片可以通过绑定电连接在柔性电路板02上实现两者之间信号的传输,即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可以采用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技术来绑定驱动芯片。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02设置于显示面板00的背离显示面板00本身出光面00E的一侧(由于柔性电路板02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一侧,因此图2中的柔性电路板02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以表示在显示面板00的出光面00E一侧是看不到该柔性电路板02的),即在显示面板00的出光面00E一侧的表面上没有柔性电路板02的结构。本实施例将柔性电路板02的设置位置完全避开显示面板00的出光面00E一侧,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显示区AA的屏占比(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可以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的范围内),避免柔性电路板02占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任意区域。由于本实施例将柔性电路板02设置于显示面板00的背离其本身出光面00E的一侧,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部弯折(PAD bending)技术,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的制程过程中,柔性电路板02与显示面板00的电连接无需弯折工艺,仅需在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一侧制作柔性电路板02,并使得柔性电路板02与显示面板00电连接完成信号的传输即可,有利于降低制程难度,提高制程效率。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000的边框位置无需预留柔性电路板02的弯折区域,因此可以进一步缩小显示模组000的边框,有利于更有效的得到超窄边框或者更接近全面屏效果的显示模组000。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00至少包括衬底10(图中未填充),衬底10可以作为承载基板使用,用于设置显示面板000的其他膜层结构。可选的,衬底10可以为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等材料的透明衬底、半透明衬底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不作限定。衬底10可以与复合泡棉层01粘合固定。并且由于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02位于显示面板00的背离其出光面00E的一侧,因此显示面板00的衬底10和复合泡棉层01之间可以去除背板结构(BackPlate,BP),有利于模组厚度的减薄,还可以节省成本。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还包括位于衬底10背离复合泡棉层01一侧的驱动电路层20,可选的,驱动电路层20可以包括多个金属层和绝缘层,驱动电路层20的多个金属层可以用于设置薄膜晶体管T(薄膜晶体管用于在导通状态下将像素电路的驱动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00中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结构如阳极等)、信号走线(可以用于为像素电路提供驱动电压信号等)、电容器件等,即驱动电路层20的多个金属层制作的结构可以用于形成为显示面板00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如像素电路等。驱动电路层20背离衬底10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功能层30,显示面板0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显示功能层30可以包括阳极层301、有机发光材料层302、阴极层303等,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有机材料发光层进行区域限定的像素定义层304,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02包括多个第一引脚021,显示面板00的驱动电路层20可以通过金属层或者透明金属层制作多条信号线201,本实施例设置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与显示面板00的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从而实现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与显示面板00之间的信号传输,从而通过柔性电路板02为显示面板00提供驱动信号,实现显示模组000的正常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设置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与显示面板00内部的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对于第一引脚021与信号线201的具体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通过在驱动电路层20与柔性电路板02之间的膜层(具体驱动电路层20与柔性电路板02之间包括的膜层结构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设置)上设置通孔,并在通孔内填充导电材料以使得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与显示面板00内部的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结构实现电连接,可以一个第一引脚021对应一条信号线201,或者还可以一个第一引脚021对应多条信号线201,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对应关系,仅需满足能够实现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与显示面板00内部的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中的显示面板00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膜层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结构,如图3所示,图3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功能层30背离衬底10一侧的薄膜封装层40、位于薄膜封装层40背离衬底10一侧的触控功能层、圆偏光片(图中未示意)及保护盖板03等,薄膜封装层40可以用于隔绝水和氧,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进入到下方膜层中,从而对显示面板00的元器件造成损坏,触控层用于实现显示模组000的触控功能,圆偏光片用于减少外部入射光线的反射,保护盖板03用于对显示模组000整体进行保护,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薄膜封装层可以包括无机、有机和无机的多层堆叠结构,本实施例对显示面板的结构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图4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包括显示区AA和绑定区BA,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分离设置,绑定区BA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方向Z上,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位于复合泡棉层01背离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的一侧;
绑定区BA包括多个导电焊盘BA1,导电焊盘BA1与第一引脚021贴合电连接;
复合泡棉层01包括多个第一过孔01K,第一过孔01K贯穿复合泡棉层01,第一过孔01K内填充有第一导电部501;衬底10包括多个第二过孔10K,第二过孔10K贯穿衬底10,第二过孔10K内填充有第二导电部502;
导电焊盘BA1通过第一导电部501和第二导电部502与信号线201电连接。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中的显示面板00可以包括显示区AA和绑定区BA,并且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分离设置,可选的,在显示面板000的制程工艺中,可以先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同时制作,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图5是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制程过程中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制程过程中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制程过程中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即在同一个整面衬底结构上依次制作显示面板00的显示区AA和绑定区BA的膜层结构,然后将图5示意的包括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沿切割线M切割,使得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分离设置,即图5示意的整体结构变为图6示意的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分离的结构。然后如图7所示,再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叠置在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的背离其出光面00E的一侧,使得绑定区BA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本实施例最终形成的结构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方向Z上,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位于复合泡棉层01背离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的一侧。显示面板00的绑定区BA包括多个导电焊盘BA1,导电焊盘BA1与第一引脚021贴合电连接,即在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叠置在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的背离其出光面00E的一侧之后,显示面板00的绑定区BA范围内的多个导电焊盘BA1与同样设置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通过贴合接触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02与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的绑定。并且本实施例在显示面板00与柔性电路板01之间的复合泡棉层01上开设多个第一过孔01K,第一过孔01K贯穿复合泡棉层01,第一过孔01K内填充有第一导电部501,在显示面板00内部的衬底10上开设多个第二过孔10K,第二过孔10K贯穿衬底10,第二过孔10K内填充有第二导电部502,使得绑定区BA的导电焊盘BA1通过穿过复合泡棉层01和衬底10的第一导电部501和第二导电部502实现与驱动电路层20中信号线201的电连接效果,由于绑定区BA范围内的多个导电焊盘BA1与同样设置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通过贴合接触实现电连接,进而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柔性电路板02也同样实现了与显示面板00中的信号线201之间的电连接,从而通过柔性电路板02为显示面板00提供驱动信号,实现显示模组000的正常显示。本实施例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分离设置,使得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显示面板00的出光面00E一侧不包括绑定区BA,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一侧,且显示面板000绑定区BA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可以更有效的里面绑定区BA占用的显示面板00的边框空间,因此可以保证实现柔性电路板02与显示面板00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缩小显示模组000的整个边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超窄边框的效果。
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00在制程过程中需要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沿切割线M切割,使得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与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分离设置,因此在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叠置于显示面板00背离其出光面00E的一侧之后,无需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对弯折区的挤压测试工序(挤压测试指的是现有技术中通过弯折工艺将部分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的显示面板弯折至显示面板背光面之后,需要测试面板在其弯折形态下的强度的工序,由于弯折区的走线很可能因多次挤压测试而引起断线,因此很可能会在挤压测试中导致走线失效),本实施例将原本一体化的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和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切割成两部分,并且通过在膜层开孔实现驱动信号线201与柔性电路板02的电连接效果,可以省去挤压测试工序,不仅有利于提高制程效率,还可以避开驱动电路层20中走线断开失效的风险,有利于保证产品良率。
可选的,如图1和图8所示,图8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当本实施例中的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导电焊盘BA1与显示面板00中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时,为了避免开设的贯穿复合泡棉层01的第一过孔01K和贯穿衬底10的第二过孔10K过深,影响制程效率,可以通过在导电焊盘BA1与信号线201之间的膜层中增设一些第一金属部J1(第一金属部J1可以与显示面板的金属膜层同工艺同材料设置),该第一金属部J1与填充于第一过孔01K内的第一导电部501可以形成T型结构,第一金属部J1与填充于第二过孔10K内的第二导电部502也可以形成T型结构,使得第一过孔01K和第二过孔10K可以分为多个子孔,每个子孔的深度可以避免过深,有利于保证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导电焊盘BA1与显示面板00中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之间的电连接效果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导电焊盘BA1与显示面板00中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的工艺制程,可以通过在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和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00未被切割分离时,通过预先对需要开设第一过孔01K和第二过孔10K的位置进行标识(未附图示意),然后进行第一导电部501和第二导电部502的制作,以及对于过孔深度过深的位置预先在显示膜层制作时同步制作第一金属部J1,使得第一过孔01K由多个子孔形成,第二过孔10K由多个子孔形成,在将绑定区BA的显示面板00叠置于显示面板00背离其出光面00E的一侧之后,仅需使得填充有第一导电部501的第一过孔01K和填充有第二导电部502的第二过孔10K对位接触并压合即可实现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导电焊盘BA1与显示面板00中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对于制程工艺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制程工艺实现导电焊盘BA1与信号线201的电连接效果,仅需满足两者电连接性能稳定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9,图9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中,显示面板00包括显示区AA和绑定区BA,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方向X上,绑定区BA位于显示区AA的一侧;绑定区BA包括多个导电焊盘BA1;复合泡棉层01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与绑定区BA不交叠;
复合泡棉层01包括斜面01A,斜面01A与复合泡棉层01朝向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B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
柔性电路板02包括第一区02A、第二区02B和第三区02C,多个第一引脚021位于第一区02A;第一引脚021与绑定区BA的导电焊盘BA1贴合电连接,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与斜面01A贴合固定,第三区02C的柔性电路板02与复合泡棉层01背离显示面板00的一侧表面01C贴合固定。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中的显示面板00可以包括显示区AA和绑定区BA,并且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方向X上,绑定区BA位于显示区AA的一侧,绑定区BA包括多个导电焊盘BA1,可选的,绑定区BA可以位于显示面板00的非显示区的靠近边缘位置的区域范围内。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复合泡棉层01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与绑定区BA不交叠,即复合泡棉层01在整面贴合于显示面板00的背光面后,需要对绑定区BA范围内的部分做镂空处理,以使得复合泡棉层01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的正投影与绑定区BA不交叠,该复合泡棉层01的镂空位置可以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02,即该复合泡棉层01的镂空区域可以为导电焊盘BA1所在的区域。
本实施例设置复合泡棉层01包括斜面01A,斜面01A与复合泡棉层01朝向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B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通过斜面01A的设置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02绑定时具有一个坡度,能够使得柔性电路板02更好的弯折固定于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上,避免复合泡棉层01的镂空位置的侧面为垂直面时,柔性电路板02绑定时弯折过多引起断裂。柔性电路板02具体的绑定结构为,柔性电路板02包括第一区02A、第二区02B和第三区02C,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区02A、第二区02B和第三区02C仅是对柔性电路板02不同区域的命名,多个第一引脚021位于第一区02A,第一引脚021与绑定区BA的导电焊盘BA1贴合电连接,即在复合泡棉层01的镂空位置露出显示面板00的绑定区BA的导电焊盘BA1,第一区02A的柔性电路板02在该镂空位置通过第一引脚021与导电焊盘BA1一一对应贴合接触电连接。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与斜面01A贴合固定,即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可以沿着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倾斜弯折,斜面01A与复合泡棉层01朝向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B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可以使得第一区02A的柔性电路板02和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之间的弯折处角度为钝角,避免弯折过度引起的柔性电路板02中线路的断裂。然后第三区02C的柔性电路板02继续与复合泡棉层01背离显示面板00的一侧表面01C贴合固定,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02与显示面板00具有绑定连接的区域,柔性电路板02与复合泡棉层01也有贴合固定的区域,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柔性电路板02在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绑定牢固性。并且由于柔性电路板02无需弯折至显示面板00的背面,有利于降低制程难度,提高制程效率,且柔性电路板02无需占用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空间,因此可以进一步缩小显示模组000的边框,有利于更有效的实现超窄边框或者更接近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与复合泡棉层01朝向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B形成的夹角为α,40°≤α≤50°。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与复合泡棉层01朝向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B形成的锐角夹角α的角度范围可以在40°到50°之间,进一步可选的,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与复合泡棉层01朝向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B形成的锐角夹角α为45°,从而可以避免夹角α的角度过小时,使得斜面01A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方向X上的距离过长,进而造成复合泡棉层01被斜切镂空的部分过多,影响复合泡棉层01对显示面板00的保护效果,可以避免夹角α的角度过大时,柔性电路板02贴合至斜面01A上容易引起柔性电路板02弯折过度,因此还可以保证柔性电路板02的绑定效果,避免出现因弯折过度造成的断线风险。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9和图10,图10是图9中P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个导电焊盘BA1位于衬底10背离驱动电路层20的一侧,绑定区BA的驱动电路层20包括多个第三过孔20K,信号线201通过第三过孔20K与导电焊盘BA1电连接。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中,由于将柔性电路板02设置于复合泡棉层01的背离显示面板00的一侧,因此在显示面板00的出光面00E一侧可以无需设置导电焊盘BA1,将多个导电焊盘BA1设置于衬底10背离驱动电路层20的一侧,从而有利于缩小导电焊盘BA1与柔性电路板02之间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方向上的距离,绑定区BA的驱动电路层20可以开设多个第三过孔20K,第三过孔20K可以贯穿包括多个膜层的驱动电路层20,并且衬底10也可以开设贯穿衬底10的第二过孔10K,从而可以使得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如数据线、扫描线、触控信号线等)可以通过第三过孔20K和第二过孔10K与位于衬底10背离显示面板00一侧的导电焊盘BA1电连接。本实施例的多个导电焊盘BA1位于衬底10背离驱动电路层20的一侧,可以降低柔性电路板02的绑定难度,由于衬底10背离显示面板00的一侧直接露出导电焊盘BA1,因此在柔性电路板01绑定至显示面板00的背光面时,可以直接贴附使得绑定区BA的导电焊盘BA1与柔性电路板02上的第一引脚021直接接触贴合电连接,有利于提高制程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位于背离显示面板00出光面00E一侧的导电焊盘BA1与显示面板00中驱动电路层20的信号线201电连接的工艺制程,可以通过在驱动电路层20开设第三过孔20K实现,具体实施时为了避免第三过孔20K贯穿的多个膜层过深,可以在制作各个膜层的显示结构时同步制作第二金属部J2,如图10所示,使得第三过孔20K由多个子孔形成,或者还可以通过其他制程工艺实现导电焊盘BA1与信号线201的电连接,本实施例对于制程工艺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仅需满足导电焊盘BA1与信号线201两者电连接性能稳定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9和图11,图11是图9中P区域的另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上涂覆有防水胶层60,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通过防水胶层60与斜面01A固定。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柔性电路板02与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固定时,由于斜面01A具有一定的坡度,因此可以在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上涂覆有防水胶层60,防水胶层60可以为UV防水胶,不仅可以增强对显示模组000的保护效果,例如防水和抗腐蚀能力,还可以避免流动性好的胶水涂覆时在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上发生流动引起局部缺胶,进而影响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与斜面01A的固定效果。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通过防水胶层60与斜面01A固定,不仅可以利用防水胶层60的粘性使得第二区02B的柔性电路板02与复合泡棉层01的斜面01A固定,还可以在斜面01A上保持防水胶层60的整面性,避免胶水流动导致局部缺胶影响固定效果,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柔性电路板02与复合泡棉层01的稳固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区02C的柔性电路板02也可以通过防水胶层与复合泡棉层01背离显示面板00一侧的表面01C固定贴合,本实施例的防水胶层60也可以替换为其他流动性差的防水胶材料,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9和图12、图13,图12是图9中P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02包括第一基底020和位于第一基底020上的多个金属导电层0201;
柔性电路板02至少包括第一子部02D和第二子部02E,第一子部02D位于第二区02B与第一区02A的相接位置处;和/或,第一子部02D位于第二区02B与第三区02C相接位置处;
第一子部02D包括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为A,第二子部02E包括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为B,A<B,A和B均为正整数。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柔性电路板02一般包括多个膜层堆叠设置的结构,其中第一基底020作为承载柔性电路板02的其余膜层的基底使用,柔性电路板02至少还包括位于第一基底020上的多个金属导电层0201,多个金属导电层0201用于制作柔性电路板02中的内部走线,使得柔性电路板02的引脚之间相互具有电连接关系。可选的,多个金属导电层0201还可以设置有绝缘覆盖层,柔性电路板02还可以具有作为保护层使用的绝缘胶层,进一步可选的,绝缘胶层和第一基底020的制作材料可以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柔性电路板02至少包括第一基底020和位于第一基底020上的多个金属导电层0201即可。由于柔性电路板02本身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且柔性电路板02的整体厚度较薄,因此每个金属导电层0201中制作的走线也比较细,而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02绑定固定在复合泡棉层01上时需要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折。因此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在柔性电路板02弯折时造成金属导电层0201断线的风险,设置柔性电路板02至少包括第一子部02D和第二子部02E,其中第一子部02D位于第二区02B与第一区02A的相接位置处,或者第一子部02D位于第二区02B与第三区02C相接位置处,或者第一子部02D既位于第二区02B与第一区02A的相接位置处,也位于第二区02B与第三区02C相接位置处,即第一子部02D为柔性电路板02在绑定固定后需要弯折的部分区域,其余平面的无需弯折的区域均为柔性电路板02的第二子部02E。本实施例设置第一子部02D包括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A小于第二子部02E包括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B,如第一子部02D包括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为三层时,第二子部02E包括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即为两层或者一层,从而可以通过减少柔性电路板02在绑定固定后弯折区域的金属导电层0201的数量,不仅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02的第一子部02D的厚度减薄,避免弯折处厚度较厚硬度过大出现难以弯折的问题,还可以用以提升柔性电路板02的第一子部02D的弯折性能,有利于降低柔性电路板02弯折时内部走线断裂的风险。
可选的,柔性电路板02在绑定固定后需要弯折的部分区域为第一子部02D所在的区域,第一子部02D可以仅包括一个金属导电层0201,从而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02的弯折区域仅用单层走线,通过设置在柔性电路板02需要弯折的位置仅包括单个金属导电层0201,可以进一步减薄柔性电路板02的第一子部02D的厚度,进一步提升弯折性能的同时,降低柔性电路板02的贴合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子部02D仅包括一个金属导电层0201时,其余位置的第二子部02E可以在靠近第一子部02D的位置通过过孔换线与第一子部02D中的单个金属导电层0201电连接,本实施例对于柔性电路板02内部走线层的设置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电路板线路层的结构进行理解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9、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02的至少第一子部02D中第一基底020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柔性材料。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柔性电路板02可以采用分段式的结构设计,具体为柔性电路板02的至少第一子部02D对应的第一基底020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柔性材料,可选的,柔性电路板02的其余部分如第二子部02E对应的第一基底020的制作材料为其他柔性材料,或者整个柔性电路板02的整面第一基底020的制作材料均为透明柔性材料,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等柔性透明材料,不仅可以使得第一子部02D更易弯折,还可以更清楚的直观的观测到柔性电路板02内部的线路在弯折后是否有断裂等损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02还可以包括位于金属导电层0201背离第一基底020一侧的绝缘胶层(图中未示意),绝缘胶层可以起到保护整个柔性电路板02的作用,可选的,绝缘胶层和第一基底020的制作材料可以相同,可以均为柔性透明材料。因此当第一基底020和绝缘胶层的制作材料均为柔性透明材料时,柔性电路板02绑定至复合泡棉层01上,既可以设置第一基底020与复合泡棉层01贴合固定,也可以设置绝缘胶层与复合泡棉层01贴合固定,方便柔性电路板02绑定且均能够直观的观测到柔性电路板02内部的线路在弯折后是否有断裂等损伤。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4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000还包括驱动芯片70,驱动芯片70绑定设置于柔性电路板02背离显示面板00的一侧。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的柔性电路板02上可以绑定有驱动芯片70(Integrated Circuit,IC),驱动芯片70可以通过绑定电连接在柔性电路板02上实现两者之间信号的传输,即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可以采用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技术来绑定驱动芯片70。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02设置于显示面板00的背离显示面板00本身出光面00E的一侧,驱动芯片70绑定设置于柔性电路板02背离显示面板00的一侧,可选的,驱动芯片70可以与第三区02C的柔性电路板02绑定电连接,以实现驱动芯片70与柔性电路板02之间信号的传输,并通过柔性电路板02将驱动芯片70提供的驱动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00,实现显示面板00的正常显示功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图16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示面板,显示模组至少包括位于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的复合泡棉层,将复合泡棉层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其本身的出光面的一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显示面板。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面板本身出光面的一侧,即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表面上没有柔性电路板的结构。柔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引脚,第一引脚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层的信号线电连接,从而实现位于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柔性电路板为显示面板提供驱动信号,实现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本发明将柔性电路板的设置位置完全避开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显示区的屏占比,避免柔性电路板占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任意区域。由于本发明将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其本身出光面的一侧,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焊盘部弯折技术,本发明在显示模组的制程过程中,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的电连接无需弯折工艺,仅需在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制作柔性电路板,并使得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连接完成信号的传输即可,有利于降低制程难度,提高制程效率。并且由于本发明中的显示模组的边框位置无需预留柔性电路板的弯折区域,因此可以进一步缩小显示模组的边框,有利于更有效的实现超窄边框或者更接近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复合泡棉层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复合泡棉层均位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背离所述复合泡棉层的一侧;
显示功能层,所述显示功能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引脚,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显示面板分离设置,所述绑定区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绑定区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复合泡棉层背离所述显示区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导电焊盘,所述导电焊盘与所述第一引脚贴合电连接;
所述复合泡棉层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复合泡棉层,所述第一过孔内填充有第一导电部;所述衬底包括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衬底,所述第二过孔内填充有第二导电部;
所述导电焊盘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导电焊盘;所述复合泡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绑定区不交叠;
所述复合泡棉层包括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复合泡棉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多个所述第一引脚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绑定区的所述导电焊盘贴合电连接,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斜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三区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复合泡棉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贴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导电焊盘位于所述衬底背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所述绑定区的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三过孔,所述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导电焊盘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与所述复合泡棉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形成的夹角为α,40°≤α≤5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上涂覆有防水胶层,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防水胶层与所述斜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多个金属导电层;
所述柔性电路板至少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一区的相接位置处;和/或,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三区相接位置处;
所述第一子部包括的所述金属导电层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子部包括的所述金属导电层的数量为B,A<B,A和B均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包括一个所述金属导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中所述第一基底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柔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绑定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10610292.5A 2022-05-31 2022-05-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927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0292.5A CN114927071B (zh) 2022-05-31 2022-05-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0292.5A CN114927071B (zh) 2022-05-31 2022-05-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7071A true CN114927071A (zh) 2022-08-19
CN114927071B CN114927071B (zh) 2023-06-27

Family

ID=8281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0292.5A Active CN114927071B (zh) 2022-05-31 2022-05-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70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4611A (zh) * 2022-09-23 2022-11-01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408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14886A (zh) * 2012-08-08 2013-0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50301391A1 (en) * 2012-12-26 2015-10-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arrow bez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6816100A (zh) * 2017-04-06 2017-06-09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柔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8133669A (zh) * 2018-01-24 2018-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绑定方法、显示装置
US20180197935A1 (en) * 2017-12-20 2018-07-12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N207781088U (zh) * 2018-01-24 2018-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装置
CN109659331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90318689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718577A (zh) * 2019-10-23 2020-01-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80526A (zh) * 2019-11-22 2020-03-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86495A (zh) * 2020-09-15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469193A (zh) * 2020-12-21 2021-03-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3221779A (zh) * 2021-05-19 2021-08-06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408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14886A (zh) * 2012-08-08 2013-0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50301391A1 (en) * 2012-12-26 2015-10-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arrow bez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6816100A (zh) * 2017-04-06 2017-06-09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柔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659331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197935A1 (en) * 2017-12-20 2018-07-12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N207781088U (zh) * 2018-01-24 2018-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装置
CN108133669A (zh) * 2018-01-24 2018-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绑定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318689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718577A (zh) * 2019-10-23 2020-01-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80526A (zh) * 2019-11-22 2020-03-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86495A (zh) * 2020-09-15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469193A (zh) * 2020-12-21 2021-03-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3221779A (zh) * 2021-05-19 2021-08-06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4611A (zh) * 2022-09-23 2022-11-01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
CN115274611B (zh) * 2022-09-23 2023-01-24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7071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0239B2 (en) Foldable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8122497B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柔性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051549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725265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6961672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含むウィンドウ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
CN11143040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55541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6174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54972A (zh)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US10403647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43187A1 (en) Display module
US10527895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357096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屏
JP5086662B2 (ja) 表示装置
CN11492707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24004955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9734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08009038A (ja) 液晶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4694518B (zh) 拼接显示屏
CN101382676B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6351640U (zh) 一种lcm模组
CN11173942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2040458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9248970U (zh) 一种全反射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112328110B (zh) 触控组件、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