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0926A -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0926A
CN114920926A CN202210245608.5A CN202210245608A CN114920926A CN 114920926 A CN114920926 A CN 114920926A CN 202210245608 A CN202210245608 A CN 202210245608A CN 114920926 A CN114920926 A CN 114920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
polyamide resin
based polyamide
unit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5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伟
姜苏俊
曹民
麦杰鸿
杨汇鑫
张传辉
阎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56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0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0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0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5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amines or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8Preparatory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包括如下结构单元:(1)由1,5‑戊二胺单体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形成的5T单元;(2)由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形成的XT单元;所述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选自1,4‑丁二胺、1,6‑己二胺或2‑甲基戊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通过控制5T结构单元与XT结构单元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使制备得到的生物基聚酰胺5TXT树脂的结晶温度Tc和熔点Tm能够满足关系式:Tc/(Tm-Tc)=4.9‑7.0,能够兼具高耐水解性、注塑成型周期短、熔接痕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车用冷却系统管道制件。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芳香族聚酰胺具有高耐热性能、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优异、不易吸湿等优点,在汽车、电子电气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市面上的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主要是PA6T、PA9T、PA10T等。在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下,可循环使用的生物基原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生物基戊二胺制备技术的成熟,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相对于传统的聚酰胺6T树脂等还有成本优势,因此聚酰胺5T树脂是目前耐高温尼龙材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前景广泛的生物基耐高温尼龙树脂。中国专利CN110028665A公开了一种高耐热性、低吸水率半芳香族聚酰胺,包括以下原料:1,5-戊二胺、对苯二甲酸和/或对苯二甲酸衍生物、第三原料:选自含有10到16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第四原料:选自含有4到9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然而,其通过增加脂肪族长碳链的方法,虽然可以降低材料的吸水率,但较长的碳链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度降低,在高温下,水分子更易破坏晶区,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无法满足要求耐水性能较高的汽车冷却管道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在实际研究中发现,聚酰胺5T树脂的结晶速度在影响树脂材料的熔接痕力学性能的同时也会影响树脂的加工性能,结晶速率过慢,刚注塑成型的模制品会出现粘模现象,且大大延长了成型周期不利于大批量工业生产;结晶速度过快,导致模制品的充模汇合处出现缺陷,降低树脂的熔接痕力学性能,严重影响制件的使用。另外,对于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例如汽车冷却液管道等零部件),需要长期接触水、有机物等物质,容易使聚酰胺材料力学性能劣化,导致制件变脆极易损坏或无法使用。可见,研究开发一种耐水解、注塑成型周期短、熔接痕力学性能优异的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树脂,在聚酰胺材料市场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具有很好的耐水解性能,且注塑成型周期短、熔接痕力学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结构单元:
(1)由1,5-戊二胺单体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形成的5T单元;
(2)由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形成的XT单元;
所述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选自1,4-丁二胺、1,6-己二胺或2-甲基戊二胺中的任意一种;
当XT单元中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为1,4-丁二胺时,按摩尔百分比计,5T单元为40-70mol%;4T单元为30-60mol%;
当XT单元中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为1,6-己二胺时,按摩尔百分比计,5T单元为30-80mol%;6T单元为20-70mol%;
当XT单元中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为2-甲基戊二胺时,按摩尔百分比计,5T单元为40-60mol%;M5T单元为40-60mol%。
本发明所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结晶温度和熔点满足以下关系式:Tc /(Tm-Tc)=4.9-7.0,其中,所述Tc为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结晶温度,所述Tm为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熔点。
所述聚酰胺树脂的熔点和结晶温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温度为室温至熔点以上20℃,升温、降温速率均为10℃/min,升温降温两个循环,取第二次升温曲线上熔融峰的峰值对应温度为聚酰胺树脂的熔点,取第二次降温曲线上结晶峰的峰值对应温度为聚酰胺树脂的结晶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对苯二甲酸、1,5-戊二胺、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其他助剂和水加入反应装置中,获得聚酰胺盐水溶液;温度升高至180-240℃,压力升高至0.7-3.0MPa,恒温恒压反应1-3h,期间以0-2kg/h的排水速率将体系中多余水排除,直至固含量达到80%-92%;升温至230-240℃闪蒸出料,造粒,得到预聚物;将预聚物粒料投入转鼓中,逐步升温至转鼓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40-60℃,恒温反应2-4h,制备得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
所述催化剂选自次亚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酯、亚磷酸酯或焦磷酸二氢二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苯甲酸、乙酸、丁酸或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其他助剂选自抗氧剂或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合适的抗氧剂包括1098抗氧剂、168抗氧剂、445抗氧剂、H10抗氧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合适的光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紫外线光稳定剂等。
基于加入原料的总重量,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1-0.5wt%;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加入量为0.1-4wt%;所述其他助剂的加入量为0.02-2wt%;所述水的加入量为10-20wt%。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具体的,适用于车用冷却系统管道制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研究发现,选用戊二胺单体、对苯二甲酸单体与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组合反应,通过控制5T结构单元与XT结构单元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使制备得到的生物基聚酰胺5TXT树脂的结晶温度Tc和熔点Tm能够满足关系式:Tc /(Tm-Tc)=4.9-7.0,其具有特定的分子链结构和结晶状态,表现良好的加工性能(注塑成型周期短、熔接痕力学性能优异),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酰胺5T树脂在注塑成型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粘模”问题或熔接痕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同时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能,特别适用于车用冷却系统管道制件,在汽车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聚合单体原材料和试剂来源于市售产品,工业聚合纯度。
相关性能测试方法:
(1)熔点和结晶温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采用德国NETZSCH 204 F1,扫描温度为室温至熔点以上20℃,升温、降温速率均为10℃/min,升温降温两个循环,取第二次升温曲线上熔融峰的峰值对应温度为聚酰胺树脂的熔点Tm,取第二次降温曲线上结晶峰的峰值对应温度为聚酰胺树脂的结晶温度Tc。
(2)成型周期测试:将聚酰胺树脂至于120℃烘箱中4h,然后使用海天CS-100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注塑同一电子连接器模具;注塑过程模具中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连续注塑同一模具50次,在保证制件完好的前提下,记录充模50个制件用时T,成型周期P=T/50。
(3)熔接痕力学性能测试:将聚酰胺树脂置于120℃烘箱中4h,然后使用东洋CS-100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温度为熔点Tm+10℃,注塑模具为4mm厚的熔接痕拉伸模具,采用两端进胶方式注塑拉伸样条,熔接线汇合位置在拉伸样条的中间,注塑完成后测试拉伸强度,拉伸强度按ISO 527-2-1993方法测定。
(4)耐水解性能测试:将聚酰胺树脂置于120℃烘箱中4h,然后使用东洋CS-100注塑机进行注塑成ISO拉伸测试样条;将拉伸样条置于高温反应釜内,加入水至淹没拉伸样条,将反应釜密封,置于80℃烘箱,恒温1000h。按ISO 527-2-1993方法测定水解前和水解后样条的拉伸强度,并计算强度保持率。
制备PA5T4T:
实施例1: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114.0g、1,4-丁二胺961.1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43.3g。加入反应釜中,获得聚酰胺盐水溶液;温度升高至180℃,压力升高至0.7MPa,恒温恒压反应1h,期间以1.0kg/h的排水速率将体系中多余水排除,直至固含量达到87%;升温至230℃闪蒸出料,造粒,得到预聚物;将预聚物粒料投入转鼓中,逐步升温至转鼓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40-60℃,恒温反应2h,制备得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PA5T4T。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559.6g、1,4-丁二胺576.6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58.5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891.2g、1,4-丁二胺1153.2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38.8g。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2005.2g、1,4-丁二胺192.2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61.7g。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668.4g、1,4-丁二胺1345.5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34.3g。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PA5T4T的结构单元比例(按摩尔百分比计)及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5T结构单元/mol% 50 70 40 90 30
4T结构单元/mol% 50 30 60 10 70
熔点Tm /℃ 318.2 332.7 325.6 350.2 350.8
结晶温度Tc /℃ 276.8 285.4 283.2 315.9 312.5
Tc /(Tm-Tc) 6.7 6.0 6.7 9.2 8.2
熔接痕强度/MPa 67.8 71.2 68.2 51.6 58.1
水解前后拉伸强度保持率/% 62.5% 65.7% 61.5% 50.2% 52.4%
成型周期/s 12.3 12.6 12.2 11.2 11.4
制备PA5T6T:
实施例4: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668.4g、1,6-己二胺1773.6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98.3g。加入反应釜中,获得聚酰胺盐水溶液;温度升高至180℃,压力升高至0.7MPa,恒温恒压反应1h,期间以1.0kg/h的排水速率将体系中多余水排除,直至固含量达到87%;升温至230℃闪蒸出料,造粒,得到预聚物;将预聚物粒料投入转鼓中,逐步升温至转鼓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40-60℃,恒温反应2h,制备得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PA5T6T。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114.0g、1,6-己二胺1266.9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89.1g。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782.4g、1,6-己二胺506.7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75.4g。
对比例3: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2005.3g、1,6-己二胺253.4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70.8g。
对比例4: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222.8g,1,6-己二胺2280.4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907.4g。
表2:实施例4-6和对比例3-4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PA5T6T的结构单元比例(按摩尔百分比计)及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对比例3 对比例4
5T结构单元/mol% 30 50 80 90 10
6T结构单元/mol% 70 50 20 10 90
熔点Tm /℃ 337.0 309.5 338.6 345.2 355.3
结晶温度Tc /℃ 283.0 265.0 288.2 315.9 320.1
Tc /(Tm-Tc) 5.2 6.0 5.7 10.8 9.1
熔接痕强度/MPa 78.7 68.8 74.8 48.7 50.2
水解前后拉伸强度保持率/% 68.3% 66.7% 67.3% 42.3% 49.7%
成型周期/s 12.9 12.3 12.5 10.9 11.0
制备PA5TM5T:
实施例7: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891.2g、2-甲基戊二胺1520.2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93.7g。加入反应釜中,获得聚酰胺盐水溶液;温度升高至180℃,压力升高至0.7MPa,恒温恒压反应1h,期间以1.0kg/h的排水速率将体系中多余水排除,直至固含量达到87%;升温至230℃闪蒸出料,造粒,得到预聚物;将预聚物粒料投入转鼓中,逐步升温至转鼓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40-60℃,恒温反应2h,制备得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PA5TM5T。
实施例8:
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114.0g、2-甲基戊二胺1266.9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89.1g。
实施例9:
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336.8g、2-甲基戊二胺1013.5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84.5g。
对比例5:
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1782.4g、2-甲基戊二胺506.7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75.4g。
对比例6:
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用量:对苯二甲酸3500.0g、1,5-戊二胺668.4g、2-甲基戊二胺1773.6g、次亚磷酸钠5.9g、1098抗氧剂11.9g、苯甲酸51.5g,去离子水898.3g。
表3:实施例8-10和对比例5-6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PA5TM5T的结构单元比例(按摩尔百分比计)及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对比例5 对比例6
5T结构单元/mol% 40 50 60 80 30
M5T结构单元/mol% 60 50 40 20 70
熔点Tm /℃ 312.6 299.5 326.7 329.2 279.2
结晶温度Tc /℃ 260.4 250.0 276.4 288.9 220.1
Tc /(Tm-Tc) 5.0 5.1 5.5 7.2 3.7
熔接痕强度/MPa 74.3 77.9 74.2 47.6 83.4
水解前后拉伸强度保持率/% 66.5% 67.5% 64.9% 49.8% 72.5%
成型周期/s 12.8 13.0 12.7 11.5 16.7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看出,本发明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通过控制5T结构单元与XT结构单元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其结晶温度Tc和熔点Tm能够满足关系式:Tc /(Tm-Tc)=4.9-7.0,具有注塑成型周期短、熔接痕强度高的特点,同时有很好的耐水解性能。

Claims (7)

1.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结构单元:
(1)由1,5-戊二胺单体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形成的5T单元;
(2)由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形成的XT单元;
所述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选自1,4-丁二胺、1,6-己二胺或2-甲基戊二胺中的任意一种;
当XT单元中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为1,4-丁二胺时,按摩尔百分比计,5T单元为40-70mol%;4T单元为30-60mol%;
当XT单元中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为1,6-己二胺时,按摩尔百分比计,5T单元为30-80mol%;6T单元为20-70mol%;
当XT单元中的脂肪族二元胺单体为2-甲基戊二胺时,按摩尔百分比计,5T单元为40-60mol%;M5T单元为40-60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结晶温度和熔点满足以下关系式:Tc /(Tm-Tc)=4.9-7.0,其中,其中,所述Tc为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结晶温度,所述Tm为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熔点。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对苯二甲酸、1,5-戊二胺、碳原子数X≤6的脂肪族二元胺、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其他助剂和水加入反应装置中,获得聚酰胺盐水溶液;温度升高至180-240℃,压力升高至0.7-3.0MPa,恒温恒压反应1-3h,期间以0-2kg/h的排水速率将体系中多余水排除,直至固含量达到80%-92%;升温至230-240℃闪蒸出料,造粒,得到预聚物;将预聚物粒料投入转鼓中,逐步升温至转鼓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40-60℃,恒温反应2-4h,制备得到生物基聚酰胺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次亚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酯、亚磷酸酯或焦磷酸二氢二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苯甲酸、乙酸、丁酸或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其他助剂选自抗氧剂或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加入原料的总重量,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1-0.5wt%;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加入量为0.1-4wt%;所述其他助剂的加入量为0.02-2wt%;所述水的加入量为10-20wt%。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车用冷却系统管道制件。
CN202210245608.5A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920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5608.5A CN114920926A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5608.5A CN114920926A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0926A true CN114920926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05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5608.5A Pending CN114920926A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09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7667A (zh) * 2013-07-31 2013-11-13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2653A (zh) * 2011-08-17 2014-04-16 东丽株式会社 结晶性聚酰胺树脂的制造方法
JP2014133871A (ja) * 2012-12-12 2014-07-24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19776A (zh) * 2012-09-14 2015-05-13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
CN106574047A (zh) * 2014-07-29 2017-04-19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制备聚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中要使用的尼龙盐和制造所述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2653A (zh) * 2011-08-17 2014-04-16 东丽株式会社 结晶性聚酰胺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4619776A (zh) * 2012-09-14 2015-05-13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
JP2014133871A (ja) * 2012-12-12 2014-07-24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87667A (zh) * 2013-07-31 2013-11-13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4047A (zh) * 2014-07-29 2017-04-19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制备聚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中要使用的尼龙盐和制造所述盐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1755B (zh) 一种半芳香尼龙的制备方法
CN101456949B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668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1097832A1 (zh) 一种长碳链半芳香耐高温聚酰胺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1759851B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892A (zh) 一种耐低温多元共聚尼龙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12029090A (zh) 一种耐高温低吸水的聚酰胺共聚物5xt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69176B1 (ko) 반-방향족 폴리아미드
CN113929901A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4196011B (zh) 一种长效抗菌生物基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40174806A1 (en)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emi-aromatic polyamide resin, preparation method,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thereof
CN111040151B (zh) 一种聚酰胺5x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20926A (zh)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450A (zh) 一种耐高温生物基pa10t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269B (zh) 一种快速结晶的聚酰胺5x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7331B (zh) 一种包括聚酰胺56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84285A1 (zh) 一种耐高温半芳香族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成型品
CN112759760B (zh) 一种耐高低温老化增韧聚酰胺5x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008A (zh) 一种尼龙mxd6的合成工艺
CN108503823B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0925A (zh)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EP3424981A1 (en) Polyamide resin and film comprising same
US5290747A (en) Nylon 6 catalyst system
CN116376011A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及其聚合方法和应用
CN115850691B (zh) 一种耐高温、高韧性生物基长链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