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2548A -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2548A
CN114872548A CN202210523652.8A CN202210523652A CN114872548A CN 114872548 A CN114872548 A CN 114872548A CN 202210523652 A CN202210523652 A CN 202210523652A CN 114872548 A CN114872548 A CN 114872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instrument
instrument body
fixedly arranged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3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敏
孙海啸
施建东
李令宇
吴茂沅
刘佳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36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2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2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84Mounting of dashboard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所述仪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仪表框,所述仪表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透明仪表盖,本发明涉及仪表盘技术领域。该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通过连接条、滑动槽、伸缩弹簧以及疲劳预警仪机构的配合,能使疲劳预警仪本体沿着活动槽的轨迹大范围运转,避免采样位置固定,能实时采样到驾驶者的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采样区域变广,通过活动腔、弹性通气软管、第一功能侧板以及透风孔的配合,能利用衔接块沿着滑动槽滑动,挤压和拉伸伸缩弹簧,来实现加速仪表本体和疲劳预警仪本体周围空气的流通,实现仪表盘内部的降温,避免损害疲劳预警仪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表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常见的有燃油指示灯、清洗液指示灯、电子油门指示灯、前后雾灯指示灯及报警灯。不同汽车的仪表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仪表盘的面膜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指示灯或警报灯,例如冷却液液面警报灯、燃油量指示灯、清洗器液面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近光变光指示灯、变速器挡位指示灯、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指示灯、驱动力控制指示灯、安全气囊(SRS)警报灯等。
现有的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位置较为固定,由于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不平整路段整个身体会发生晃动,头部所处位置不固定,难以实时采样到驾驶者的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缺乏使疲劳预警仪本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的结构,采样位置较固定,灵活性较差,并且仪表盘工作较长时间后,内部温度会升高,对疲劳预警仪本体产生影响,缺乏对仪表盘内部降温的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解决了由于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不平整路段整个身体会发生晃动,头部所处位置不固定,难以实时采样到驾驶者的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缺乏使疲劳预警仪本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的结构,采样位置较固定,灵活性较差,并且仪表盘工作较长时间后,内部温度会升高,对疲劳预警仪本体产生影响,缺乏对仪表盘内部降温的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仪表本体,所述仪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仪表框,所述仪表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透明仪表盖,所述透明仪表盖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衔接柱,两个所述衔接柱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仪表本体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仪表本体的外侧一圈与仪表框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活动槽,所述仪表框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所述仪表框的后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仪表框的后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疲劳预警组件,所述疲劳预警组件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靠近驱动轴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连接条的左部前后端之间开通有滑动槽,所述活动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驱动轴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动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机构,所述疲劳预警仪机构包括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衔接块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功能侧板,所述第一功能侧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功能侧板机构,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本体,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包括功能侧板,所述功能侧板的侧表面一圈均匀开设有若干透风孔,所述功能侧板靠近仪表本体的一侧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减摩滚珠,所述衔接块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通气软管,所述活塞和活塞杆的中间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疲劳预警仪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仪表本体的后壁上,所述活塞杆贯穿活动腔的外壁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上下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衔接块滑动在滑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块滑动在对应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功能侧板位于仪表本体的后方,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位于仪表本体的前方,所述减摩滚珠与仪表本体的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与第一功能侧板相同且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衔接块、第一功能侧板、导向杆以及功能侧板的内部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透风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伸缩弹簧套设在弹性通气软管的外部,所述仪表框的后端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仪表本体的前端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显示盘,所述仪表本体的前端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显示盘,所述仪表框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电机室,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室的内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商务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机处于启动状态,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连接条进行转动,疲劳预警仪机构随之转动起来,由于导向杆贯穿活动槽的内部,在活动槽的限位作用下,衔接块会一直沿着滑动槽滑动,同时挤压或者拉伸伸缩弹簧,使疲劳预警仪本体沿着活动槽的轨迹运动,能对驾驶者的五官状态进行全方位识别;
步骤二、由于疲劳预警仪本体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采样实时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当疲劳预警仪本体识别到驾驶者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会启动警报器立即发出警报声,提醒驾驶者注意停车休息;
步骤三、衔接块移动的过程中,当挤压伸缩弹簧时,伸缩弹簧被挤到限定值后会进一步推动活塞杆,进而推动活塞在活动腔内部滑动,将活动腔内部的空气通过通孔挤出,进入弹性通气软管内部,最终通过透风孔和第一功能侧板向外排出,吹向仪表本体的前后端,当拉伸伸缩弹簧时,伸缩弹簧被拉伸到限定值后会进一步拉动活塞杆,进而拉动活塞在活动腔内部滑动,过程中会通过透风孔和第一功能侧板向活动腔内部吸入气体,提高仪表本体周围空气的流动性,进而实现降温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活动腔、活塞、活塞杆、弹性通气软管以及衔接块的内部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通过驱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疲劳预警组件,疲劳预警组件包括连接条,连接条靠近驱动轴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腔,连接条的左部前后端之间开通有滑动槽,活塞杆远离活动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机构,疲劳预警仪机构包括衔接块,衔接块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衔接块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功能侧板,第一功能侧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功能侧板机构,第二功能侧板机构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本体,疲劳预警仪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警报器,通过连接条、滑动槽、伸缩弹簧以及疲劳预警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使疲劳预警仪本体沿着活动槽的轨迹大范围运转,避免采样位置固定,能实时采样到驾驶者的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采样区域变广,灵活性较强。
2、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通过活动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远离驱动轴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活塞杆,衔接块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通气软管,活塞和活塞杆的中间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通过活动腔、弹性通气软管、第一功能侧板以及透风孔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利用衔接块沿着滑动槽滑动,挤压和拉伸伸缩弹簧,来实现加速仪表本体和疲劳预警仪本体周围空气的流通,进而实现仪表盘内部的降温,避免对疲劳预警仪本体造成损害,结构之间相互联动,实用性较强。
3、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通过第二功能侧板机构包括功能侧板,功能侧板的侧表面一圈均匀开设有若干透风孔,功能侧板靠近仪表本体的一侧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减摩滚珠,减摩滚珠与仪表本体的表面相接触,通过第一功能侧板、功能侧板以及减摩滚珠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保证疲劳预警仪本体稳定的沿着活动槽的轨迹运转,同时能减少与仪表本体前后壁之间的摩擦,稳定性强,磨损降低。
4、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通过第二功能侧板机构与第一功能侧板相同且呈前后对称状态,衔接块、第一功能侧板、导向杆以及功能侧板的内部之间处于连通状态,透风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伸缩弹簧套设在弹性通气软管的外部,仪表框的后端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弹性通气软管的特殊性质,在保证通气作用的同时,能避免发生缠绕问题,结构简单但是功能性强大,透风孔内过滤网的设置,避免周围灰尘进入功能侧板内部,保证气体的正常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仪表框的右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承载板的后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疲劳预警组件的后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疲劳预警组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疲劳预警仪机构的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疲劳预警仪机构的右视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透明仪表盖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活塞的右视图。
图中:1、仪表本体;2、仪表框;3、透明仪表盖;4、衔接柱;5、活动槽;6、承载板;7、电机;8、驱动轴;9、疲劳预警组件;91、连接条;92、活动腔;93、滑动槽;94、活塞;95、活塞杆;96、伸缩弹簧;97、疲劳预警仪机构;971、衔接块;972、滑块;973、第一功能侧板;974、导向杆;975、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1、功能侧板;9752、透风孔;9753、减摩滚珠;976、疲劳预警仪本体;98、弹性通气软管;99、限位槽;10、散热孔;11、第一显示盘;12、第二显示盘;13、电机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仪表本体1,仪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仪表框2,仪表框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透明仪表盖3,透明仪表盖3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衔接柱4,两个衔接柱4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仪表本体1前端的左右两侧,仪表本体1的外侧一圈与仪表框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活动槽5,仪表框2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6,仪表框2的后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仪表框2的后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疲劳预警组件9,疲劳预警组件9包括连接条91,连接条91靠近驱动轴8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腔92,连接条91的左部前后端之间开通有滑动槽93,活动腔9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94,活塞94远离驱动轴8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活塞杆95,活塞杆95远离活动腔9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96,伸缩弹簧96远离活塞杆9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机构97,疲劳预警仪机构97包括衔接块971,衔接块971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972,衔接块97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功能侧板973,第一功能侧板973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974,导向杆974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本体976,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包括功能侧板9751,功能侧板9751的侧表面一圈均匀开设有若干透风孔9752,功能侧板9751靠近仪表本体1的一侧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减摩滚珠9753,衔接块971与活塞杆95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通气软管98,活塞94和活塞杆95的中间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疲劳预警仪本体976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警报器,通过连接条91、滑动槽93、伸缩弹簧96以及疲劳预警仪机构97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使疲劳预警仪本体976沿着活动槽5的轨迹大范围运转,避免采样位置固定,能实时采样到驾驶者的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采样区域变广,灵活性较强,驱动轴8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仪表本体1的后壁上,活塞杆95贯穿活动腔92的外壁并延伸至滑动槽93的内部,滑动槽93的上下端均开设有限位槽99,衔接块971滑动在滑动槽93的内部,通过活动腔92、弹性通气软管98、第一功能侧板973以及透风孔975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利用衔接块971沿着滑动槽93滑动,挤压和拉伸伸缩弹簧96,来实现加速仪表本体1和疲劳预警仪本体976周围空气的流通,进而实现仪表盘内部的降温,避免对疲劳预警仪本体976造成损害,结构之间相互联动,实用性较强,滑块972滑动在对应限位槽99的内部,导向杆974贯穿活动槽5的内部,第一功能侧板973位于仪表本体1的后方,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位于仪表本体1的前方,减摩滚珠9753与仪表本体1的表面相接触,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与第一功能侧板973相同且呈前后对称状态,衔接块971、第一功能侧板973、导向杆974以及功能侧板9751的内部之间处于连通状态,通过第一功能侧板973、功能侧板9751以及减摩滚珠9753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保证疲劳预警仪本体976稳定的沿着活动槽5的轨迹运转,同时能减少与仪表本体1前后壁之间的摩擦,稳定性强,磨损降低,透风孔9752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伸缩弹簧96套设在弹性通气软管98的外部,仪表框2的后端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0,仪表本体1的前端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显示盘11,仪表本体1的前端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显示盘12,仪表框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电机室13,电机7位于电机室13的内部,弹性通气软管98的特殊性质,在保证通气作用的同时,能避免发生缠绕问题,结构简单但是功能性强大,透风孔9752内过滤网的设置,避免周围灰尘进入功能侧板9751内部,保证气体的正常流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商务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机7处于启动状态,电机7带动驱动轴8转动,驱动轴8带动连接条91进行转动,疲劳预警仪机构97随之转动起来,由于导向杆974贯穿活动槽5的内部,在活动槽5的限位作用下,衔接块971会一直沿着滑动槽93滑动,同时挤压或者拉伸伸缩弹簧96,使疲劳预警仪本体976沿着活动槽5的轨迹运动,能对驾驶者的五官状态进行全方位识别;
步骤二、由于疲劳预警仪本体976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采样实时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当疲劳预警仪本体976识别到驾驶者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会启动警报器立即发出警报声,提醒驾驶者注意停车休息;
步骤三、衔接块971移动的过程中,当挤压伸缩弹簧96时,伸缩弹簧96被挤到限定值后会进一步推动活塞杆95,进而推动活塞94在活动腔92内部滑动,将活动腔92内部的空气通过通孔挤出,进入弹性通气软管98内部,最终通过透风孔9752和第一功能侧板973向外排出,吹向仪表本体1的前后端,当拉伸伸缩弹簧96时,伸缩弹簧96被拉伸到限定值后会进一步拉动活塞杆95,进而拉动活塞94在活动腔92内部滑动,过程中会通过透风孔9752和第一功能侧板973向活动腔92内部吸入气体,提高仪表本体1周围空气的流动性,进而实现降温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仪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仪表框(2),所述仪表框(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透明仪表盖(3),所述透明仪表盖(3)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衔接柱(4),两个所述衔接柱(4)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仪表本体(1)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仪表本体(1)的外侧一圈与仪表框(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活动槽(5),所述仪表框(2)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6),所述仪表框(2)的后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仪表框(2)的后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疲劳预警组件(9);
所述疲劳预警组件(9)包括连接条(91),所述连接条(91)靠近驱动轴(8)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腔(92),所述连接条(91)的左部前后端之间开通有滑动槽(93),所述活动腔(9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94),所述活塞(94)远离驱动轴(8)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活塞杆(95),所述活塞杆(95)远离活动腔(9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96),所述伸缩弹簧(96)远离活塞杆(9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机构(97);
所述疲劳预警仪机构(97)包括衔接块(971),所述衔接块(971)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972),所述衔接块(97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功能侧板(973),所述第一功能侧板(973)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974),所述导向杆(974)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疲劳预警仪本体(976);
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包括功能侧板(9751),所述功能侧板(9751)的侧表面一圈均匀开设有若干透风孔(9752),所述功能侧板(9751)靠近仪表本体(1)的一侧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减摩滚珠(9753),所述衔接块(971)与活塞杆(95)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通气软管(98),所述活塞(94)和活塞杆(95)的中间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疲劳预警仪本体(976)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警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8)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仪表本体(1)的后壁上,所述活塞杆(95)贯穿活动腔(92)的外壁并延伸至滑动槽(9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93)的上下端均开设有限位槽(99),所述衔接块(971)滑动在滑动槽(9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72)滑动在对应限位槽(99)的内部,所述导向杆(974)贯穿活动槽(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侧板(973)位于仪表本体(1)的后方,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位于仪表本体(1)的前方,所述减摩滚珠(9753)与仪表本体(1)的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侧板机构(975)与第一功能侧板(973)相同且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衔接块(971)、第一功能侧板(973)、导向杆(974)以及功能侧板(9751)的内部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孔(9752)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伸缩弹簧(96)套设在弹性通气软管(98)的外部,所述仪表框(2)的后端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本体(1)的前端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显示盘(11),所述仪表本体(1)的前端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显示盘(12),所述仪表框(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电机室(13),所述电机(7)位于电机室(13)的内部。
9.一种针对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商务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机(7)处于启动状态,电机(7)带动驱动轴(8)转动,驱动轴(8)带动连接条(91)进行转动,疲劳预警仪机构(97)随之转动起来,由于导向杆(974)贯穿活动槽(5)的内部,在活动槽(5)的限位作用下,衔接块(971)会一直沿着滑动槽(93)滑动,同时挤压或者拉伸伸缩弹簧(96),使疲劳预警仪本体(976)沿着活动槽(5)的轨迹运动,能对驾驶者的五官状态进行全方位识别;
步骤二、由于疲劳预警仪本体(976)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采样实时五官状态和眼部轮廓信号,当疲劳预警仪本体(976)识别到驾驶者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会启动警报器立即发出警报声,提醒驾驶者注意停车休息;
步骤三、衔接块(971)移动的过程中,当挤压伸缩弹簧(96)时,伸缩弹簧(96)被挤到限定值后会进一步推动活塞杆(95),进而推动活塞(94)在活动腔(92)内部滑动,将活动腔(92)内部的空气通过通孔挤出,进入弹性通气软管(98)内部,最终通过透风孔(9752)和第一功能侧板(973)向外排出,吹向仪表本体(1)的前后端,当拉伸伸缩弹簧(96)时,伸缩弹簧(96)被拉伸到限定值后会进一步拉动活塞杆(95),进而拉动活塞(94)在活动腔(92)内部滑动,过程中会通过透风孔(9752)和第一功能侧板(973)向活动腔(92)内部吸入气体,提高仪表本体(1)周围空气的流动性,进而实现降温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活动腔(92)、活塞(94)、活塞杆(95)、弹性通气软管(98)以及衔接块(971)的内部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CN202210523652.8A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Pending CN114872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3652.8A CN114872548A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3652.8A CN114872548A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2548A true CN114872548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3652.8A Pending CN114872548A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25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8500A (zh) * 2023-04-18 2023-05-16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汽车仪表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8500A (zh) * 2023-04-18 2023-05-16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汽车仪表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2385554A1 (fr) Ensemble formant tableau de bord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CN114872548A (zh) 一种基于商务车仪表盘的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US5255165A (en) Brake light assembly
CN107082046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刷雨装置
JP2016132353A (ja) 車載用空気清浄機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CN115862420B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器
CN104999996A (zh) 汽车车载空气动力源多功能装置
US1848296A (en) Advertising device
CN211252125U (zh) 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和汽车
CN209517319U (zh) 一种防雾化夜视车载摄像头
CN208021344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系统
CN206610312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人身份认证装置
CN206983849U (zh)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
US6592447B1 (e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interior
CN2787508Y (zh) 汽车智能监控装置
CN206938608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刷雨装置
CN205768972U (zh) 一种预警提醒的车内指示灯
CN108045320A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系统
CN216034141U (zh) 一种新型车窗起雾检测传感器
CN215883329U (zh) 一种可以右舵驾驶的电动四轮车
CN217415620U (zh) 车载眼镜除雾机构及车辆
CN211391111U (zh)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汽车人眼预警系统
CN113060069B (zh) 一种带箱门未关提醒并阻车行驶功能的半挂车
CN219015606U (zh) 一种汽车后尾灯发光检测工作站
CN212447347U (zh) 一种可对汽车底盘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的中控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