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8290A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8290A
CN114868290A CN202080088582.7A CN202080088582A CN114868290A CN 114868290 A CN114868290 A CN 114868290A CN 202080088582 A CN202080088582 A CN 202080088582A CN 114868290 A CN114868290 A CN 114868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ttery
solid electrolyte
mass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85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尾贤治
杉本裕太
大岛龙也
长岭健太
宫崎晃畅
西山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68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8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H01M4/662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8Solid electrolytes inorganic
    • H01M2300/008Hal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电池(1000)具备:第一电极层(10)、第二电极层(11)以及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12)。电池(1000)满足(A)、(B)、(C)、或(D):(A)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B)选自集电体层(101)及电极引线(13)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C)选自集电体层(101)及外包装体(1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D)选自集电体层(101)、电极引线(13)及外包装体(1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及正极集电体的正极及电池。正极集电体中使用了铝粉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14621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热稳定性提高的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一方式中的电池具备:
第一电极层、
第二电极层以及
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集电体层及复合材料层,
所述复合材料层包含活性物质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
选自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
所述M为选自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池满足以下的(A)、(B)、(C)、或(D):
(A)所述集电体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B)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与所述集电体层连接的电极引线,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电极引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C)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D)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与所述集电体层连接的电极引线和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选自所述集电体层、所述电极引线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发明效果
本申请提供热稳定性提高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池2000的截面的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电池3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电池4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电池5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电池6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电池7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Li3YBr2Cl4热分解而产生的氯化氢及溴化氢的产生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第一方式的电池具备: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集电体层及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包含活性物质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选自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所述M为选自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池满足以下的(A)、(B)、(C)、或(D):
(A)所述集电体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B)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与所述集电体层连接的电极引线,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电极引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C)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D)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与所述集电体层连接的电极引线和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选自所述集电体层、所述电极引线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第一方式的电池可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二方式中,例如第一方式的电池中,所述电池满足所述(A),所述集电体层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
根据第二方式的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三方式中,例如第一方式的电极中,所述电池满足所述(B),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电极引线中的至少所述一个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
根据第三方式的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四方式中,例如第一方式的电池中,所述电池满足所述(C),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所述一个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
根据第四方式的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五方式中,例如第一方式的电池中,所述电池满足所述(D),选自所述集电体层、所述电极引线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所述一个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
根据第五方式的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六方式中,例如第二~第五方式中任一项的电池中,所述集电体层还可以包含铝作为主成分。
本申请的第七方式中,例如第六方式的电极中,所述集电体层还可以进一步包含除铝以外的元素。
本申请的第八方式的电池具备: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包含活性物质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选自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所述M为选自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第八方式的电池可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九方式中,例如第八方式的电池中,所述外包装体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
根据第九方式的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十方式中,例如第一个~第九方式的任一项的电池中,所述外包装体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可以面向选自所述电解质层及所述第一电极层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十方式的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的截面的示意图。电池1000具备第一电极层10、第二电极层11、及配置在第一电极层10与第二电极层1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12。
第一电极层10包含集电体层101及复合材料层102。第二电极层11包含集电体层111及复合材料层112。以下,集电体层101及复合材料层102分别记载为第一集电体层1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102。另外,集电体层111及复合材料层112分别记载为第二集电体层1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第一复合材料层102包含活性物质102a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第二复合材料层112也可以包含活性物质及固体电解质材料。
选自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M为选自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电池1000进一步具备与第一集电体层101连接的电极引线13a和将第一电极层10、第二电极层11及电解质层12覆盖的外包装体14。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与第二集电体层111连接的电极引线13b。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101、电极引线13a及外包装体1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第二集电体层1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可提高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101、电极引线13a及外包装体1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二集电体层1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
本申请中,“半金属元素”为B、Si、Ge、As、Sb及Te。
另外,本申请中,“金属元素”是
(i)除氢之外的周期表1族~12族中包含的全部元素、及
(ii)除B、Si、Ge、As、Sb、Te、C、N、P、O、S及Se之外的周期表13族~16族中包含的全部元素。
即,本申请中,“半金属元素”及“金属元素”是在形成了卤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时可变成阳离子的元素群。
以下,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包含Li、M及X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即,电池1000中,选自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含含Li、M及X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此外,本申请中,“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是指包含卤元素且不含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另外,本申请中,不含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是指用不含硫元素的组成式表示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因此,极微量的硫成分、例如硫为0.1质量%以下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包含在不含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氧作为除卤元素以外的阴离子。
在以下的电池1000的说明中,对在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电极引线13a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及外包装体1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电极层]
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10包含第一集电体层1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第一复合材料层102配置在第一集电体层101上。第一电极层10为正极层或负极层。以下,详细地说明第一集电体层1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一集电体层>
如“背景技术”栏中记载的那样,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活性物质及正极集电体的电极以及电池。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中,正极集电体使用铝粉末。即,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活性物质及铝集电体。根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可以通过该构成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然而,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确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池的热稳定性的详细情况。
本发明人等研究了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池。其结果是,本发明人等发现了:在电池含铜时,通过由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热分解产生了的卤化氢,电池所含的铜发生腐蚀而电阻增大,因此产生电池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的话,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热分解,产生氯化氢或溴化氢等具有强腐蚀性的气体。认为该腐蚀性气体将难以制作钝化膜的铜腐蚀是电池的热稳定性下降的原因。此外,认为这种现象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及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那样的难以产生腐蚀性气体的材料、或者难以热分解的材料中不会发生。即,认为上述那样的问题是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特有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基于上述发现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了:通过使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池中使用的集电体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即便在电池具有卤化物固体电解质与集电体共存的构成时,也可以抑制集电体的电传导率的减少。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在第一复合材料层102及/或电解质层12中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由此,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通过抑制由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产生的气体与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反应、抑制第一集电体层101的电阻增大,可以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
这里,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是指在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表面中的接触于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部分。即,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表面中的接触于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部分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另外,第一集电体层101的整个表面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50质量%。另外,第一集电体层101的整体还可以满足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此外,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在第一集电体层101的上述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时,可以进一步良好地抑制上述反应(即,卤化氢与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反应),因此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另外,第一集电体层101的整个表面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一集电体层101的整体也可以满足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
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0质量%。即,上述区域中也可以不含铜。通过不含铜,抑制卤化氢与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反应,因此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第一集电体层101含铜时,第一集电体层101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0.03质量%以上。例如,集电体层含少量的铜时,集电体层的机械强度提高,因此电池的稳定性提高。
第一集电体层101中使用的材料只要具有电传导性即可。第一集电体层101的材料的例子为金属、半金属、或作为它们混合物的合金。
第一集电体层101中使用的材料的例子为碳(C)、硅(Si)、铋(Bi)、锑(Sb)、铅(Pb)、锡(Sn)、铁(Fe)、铬(Cr)、锌(Zn)、钽(Ta)、镍(Ni)、钴(Co)、镉(Cd)、锰(Mn)、锆(Zr)、钛(Ti)、铝(Al)、铍(Be)、钍(Th)、镁(Mg)、钠(Na)、钙(Ca)、锶(Sr)、钡(Ba)、钾(K)、铷(Rb)、铯(Cs)、锂(Li)、钒(V)、钨(W)、铜(Cu)、银(Ag)、金(Au)、或铂(Pt)。第一集电体层101优选含有选自碳(C)、铁(Fe)、镍(Ni)及铝(Al)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集电体层101还可以含有上述金属的合金。
第一集电体层101含铁时,第一集电体层101中的铁的含有率也可以为50质量%以下,还可以为1.5质量%以下。以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与铁相接触的状态反复进行了充放电、即氧化还原反应时,存在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发生铁的腐蚀的情况。而且,由此,存在发生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减少及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阻增大、电极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然而,例如第一集电体层101中的铁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特别是1.5质量%以下时,即便是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与集电体组合的构成,也能够抑制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的减少,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电极的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101还可以含有铝作为主成分。这里,“第一集电体层101含有铝作为主成分”是指第一集电体层101中的铝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铝是具有高电传导性的轻量的金属。因此,具备含有铝作为主成分的第一集电体层101的电池1000可以提高重量能量密度。含有铝作为主成分的第一集电体层101还可以进一步包含除铝以外的元素。第一集电体层101还可以含有选自碳(C)、硅(Si)、铋(Bi)、锑(Sb)、铅(Pb)、锡(Sn)、铁(Fe)、铬(Cr)、锌(Zn)、钽(Ta)、镍(Ni)、钴(Co)、镉(Cd)、锰(Mn)、锆(Zr)、钛(Ti)、铍(Be)、钍(Th)、镁(Mg)、钠(Na)、钙(Ca)、锶(Sr)、钡(Ba)、钾(K)、铷(Rb)、铯(Cs)、锂(Li)、钒(V)、钨(W)、铜(Cu)、银(Ag)、金(Au)及铂(Pt)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集电体层101还可以含有铝合金。铝合金是轻量且高强度的。因此,具备含有铝合金的第一集电体层101的电池1000可以实现兼顾高重量能量密度及高耐久性的电池。铝合金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示例Al-Cu合金、Al-Mn合金、Al-Mn-Cu合金、或Al-Fe-Cu合金等。
另外,第一集电体层101还可以是混合有具有电传导性的材料的高分子材料。
第一集电体层101例如表面的材料与内部的材料可以互相不同。此时,表面的材料中的与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接触的部分的材料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例如可以小于3.5质量%。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表面的材料的整体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表面及内部的整体还可以由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的材料构成。
第一集电体层101具有表面的材料与内部的材料互相不同的构成时,第一集电体层101例如可以通过利用镀覆或溅射等用表面的材料将构成第一集电体层101内部的材料的表面包覆来制作。另外,通过凹版涂布机或模涂布机等,表面的材料的溶液或表面的材料的分散液被涂布在构成第一集电体层101内部的材料的表面上,从而也可制作第一集电体层101。
第一集电体层101考虑到污染等也可以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范围内包含除上述材料以外的其他元素或成分。例如,也可以在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不可避免的氧化覆膜等。即,第一集电体层101的表面还可以包含不可避免的氧化物等。
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形状并无限定,为了提高与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密合性,也可以使用表面的粗糙度大的材料。
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厚度可以是0.1μm~1mm。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厚度为0.1μm以上时,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强度提高,因此抑制第一集电体层101的破损。另外,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厚度为1mm以下时,第一电极层10的电阻减少、电池1000在高功率下的工作变得容易。即,当适当地调整第一集电体层101的厚度时,可以确保电池1000的稳定的制造,并且以高功率使电池1000工作。
第一集电体层101中的铜含有率例如可以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型X射线光谱法(SEM-EDX)来求出。当在SEM-EDX的测定困难时,也可以使用例如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XPS)来求出铜含有率。
[第一复合材料层]
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包含活性物质102a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如上所述,选自电解质层12所含的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所含的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这里,详细地说明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包含Li、M及X的例子。
<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
如上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例如还可以包含含Li、M及X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通过包含含Li、M及X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离子传导率进一步提高,因此第一电极层10的离子传导率可以进一步提高。由此,电池1000的充放电效率提高。另外,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通过包含含Li、M及X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另外,由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含硫,因此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可以抑制硫化氢气体的发生。以下,将含Li、M及X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记载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例如,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由下述组成式(1)表示的材料。
LiαMβXγ…式(1)
这里,上述的组成式(1)中,α、β及γ均为大于0的值。γ例如可以是4或6等。
通过以上的构成,由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提高,因此第一电极层10的离子传导率可以提高。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充放电效率。
上述组成式(1)中,元素M还可以包含Y(=钇)。即,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含Y作为金属元素。
含Y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可以由下述的组成式(2)表示。
LiaMebYcX6…式(2)
这里,a、b及c还可以满足a+mb+3c=6及c>0。元素Me是选自除Li及Y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m表示元素Me的价数。此外,元素Me含多种元素时,mb成为各元素的组成比乘以该元素的价数而得到的值的合计。例如,Me在含元素Me1和元素Me2时,当元素Me1的组成比为b1、元素Me1的价数为m1,元素Me2的组成比为b2、元素Me2的价数为m2时,成为mb=m1b1+m2b2。上述组成式(2)中,元素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元素Me例如可以为选自Mg、Ca、Sr、Ba、Zn、Sc、Al、Ga、Bi、Zr、Hf、Ti、Sn、Ta、Gd及Nb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以下的材料。通过以下的材料,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进一步提高,因此第一电极层10的离子传导性可以进一步提高。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充放电效率。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1)表示的材料。
Li6-3dYdX6…式(A1)
这里,组成式(A1)中,元素X为选自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另外,组成式(A1)中,d满足0<d<2。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2)表示的材料。
Li3YX6…式(A2)
这里,组成式(A2)中,元素X为选自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3)表示的材料。
Li3-3δY1+δCl6…式(A3)
这里,组成式(A3)中,δ满足0<δ≤0.15。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4)表示的材料。
Li3-3δY1+δBr6…式(A4)
这里,组成式(A4)中,δ满足0<δ≤0.25。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5)表示的材料。
Li3-3δ+aY1+δ-aMeaCl6-x-yBrxIy…式(A5)
这里,组成式(A5)中,元素Me为选自Mg、Ca、Sr、Ba及Zn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上述组成式(A5)满足
-1<δ<2、
0<a<3、
0<(3-3δ+a)、
0<(1+δ-a)、
0≤x≤6、
0≤y≤6及
(x+y)≤6。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6)表示的材料。
Li3-3δY1+δ-aMeaCl6-x-yBrxIy…式(A6)
这里,上述组成式(A6)中,元素Me为选自Al、Sc、Ga及Bi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上述组成式(A6)满足
-1<δ<1、
0<a<2、
0<(1+δ-a)、
0≤x≤6、
0≤y≤6及
(x+y)≤6。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7)表示的材料。
Li3-3δ-aY1+δ-aMeaCl6-x-yBrxIy…式(A7)
这里,上述组成式(A7)中,元素Me为选自Zr、Hf及Ti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上述组成式(A7)满足
-1<δ<1、
0<a<1.5、
0<(3-3δ-a)、
0<(1+δ-a)、
0≤x≤6、
0≤y≤6及
(x+y)≤6。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由以下的组成式(A8)表示的材料。
Li3-3δ-2aY1+δ-aMeaCl6-x-yBrxIy…式(A8)
这里,上述组成式(A8)中,元素Me为选自Ta及Nb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上述组成式(A8)满足
-1<δ<1、
0<a<1.2、
0<(3-3δ-2a)、
0<(1+δ-a)、
0≤x≤6、
0≤y≤6及
(x+y)≤6。
作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Li3YX6、Li2MgX4、Li2FeX4、Li(Al、Ga、In)X4、Li3(Al、Ga、In)X6等。这里,在这些材料中,元素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本申请中,将式中的元素表示为“(Al、Ga、In)”时,该表述表示选自括号内的元素群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即,“(Al、Ga、In)”与“选自Al、Ga及In中的至少一种”同义。为其他元素时,也同样。
另外,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针状、球状、椭圆球状等。例如,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形状还可以是粒子状。
接下来,对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这里,对上述组成式(1)所示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示例。
首先,根据目标的组成,准备多种例如二元系卤化物的原料粉。二元系卤化物是指由包含卤元素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例如,在制作Li3YCl6时,以3:1的摩尔比准备原料粉LiCl和原料粉YCl3。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可以确定组成式(1)中的“M”及“X”的元素种类。另外,通过调整原料粉的种类、原料粉的配合比及合成工艺,可以调整组成式(1)中的“α”、“β”及“γ”的值。
将原料粉混合及粉碎之后,使用机械化学碾磨的方法,使原料粉彼此反应。或者,还可以在将原料粉混合及粉碎之后,在真空中或不活泼性气氛中进行烧结。烧成条件例如只要在100℃~550℃的范围内进行1小时以上的烧成即可。通过这些方法,获得上述组成式(1)所示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此外,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晶相的构成(即晶体结构)可以通过原料粉彼此的反应方法及反应条件来进行调整或确定。
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除了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之外,还可包含选自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及配位氢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还可以包含选自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及配位氢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等中的至少一个,来代替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本申请中,“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是指含氧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这里,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硫及卤元素以外的阴离子作为除氧以外的阴离子。
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可以使用Li2S-P2S5、Li2S-SiS2、Li2S-B2S3、Li2S-GeS2、Li3.25Ge0.25P0.75S4及Li10GeP2S12等。另外,还可以在这些中添加LiX、Li2O、MOq及/或LipMOq等。这里,“LiX”中的元素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另外,“MOq”及“LipMOq”中的元素M为选自P、Si、Ge、B、Al、Ga、In、Fe及Zn中的至少一种。另外,“MOq”及“LipMOq”中的p及q均为自然数。
作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以LiTi2(PO4)3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材料、(LaLi)TiO3系的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材料、以Li14ZnGe4O16、Li4SiO4、LiGeO4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材料、以Li7La3Zr2O12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材料、Li3PO4及其N置换体、以LiBO2、Li3BO3等Li-B-O化合物为基体、并添加有Li2SO4、Li2CO3等的玻璃、以及玻璃陶瓷等。
作为高分子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以使用高分子化合物与锂盐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还可以具有环氧乙烷结构。具有环氧乙烷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大量含锂盐。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离子传导率。作为锂盐,可以使用LiPF6、LiBF4、LiSbF6、LiAsF6、LiSO3CF3、LiN(SO2F)2、LiN(SO2CF3)2、LiN(SO2C2F5)2、LiN(SO2CF3)(SO2C4F9)、LiC(SO2CF3)3等。锂盐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还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配位氢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以使用LiBH4-LiI、LiBH4-P2S5等。
<活性物质>
活性物质102a为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是具有对金属离子(例如锂离子)进行嵌入且脱嵌的特性的材料。正极活性物质的例子为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氟化物、聚阴离子材料、氟化聚阴离子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氧硫化物、或过渡金属氧氮化物等。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例子为Li(Ni、Co、Al)O2、Li(Ni、Co、Mn)O2、或LiCoO2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使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时,可以降低电池1000的制造成本,可以提高平均放电电压。
另外,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可以使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正极活性物质还可以是Li(Ni、Co、Mn)O2
负极活性物质例如是具有对金属离子(例如锂离子)进行嵌入且脱嵌的特性的材料。负极活性物质的例子为金属材料、碳材料、氧化物、氮化物、锡化合物或硅化合物等。金属材料可以是单质的金属,还可以是合金。金属材料的例子为锂金属或锂合金等。碳材料的例子为天然石墨、焦炭、部分石墨化碳、碳纤维、球状碳、人造石墨、或非晶质碳等。通过使用硅(Si)、锡(Sn)、硅化合物、或锡化合物等,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容量密度。
<第一复合材料层>
第一复合材料层102例如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根据该构成,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内部的离子传导性变高、能够进行在高功率下的工作。
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所含的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形状为粒子状(例如球状)时,该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中值粒径也可以为100μm以下。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中值粒径为100μm以下时,活性物质102a和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在第一复合材料层102中可以良好地分散。由此,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提高。
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所含的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中值粒径还可以小于活性物质102a的中值粒径。由此,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和活性物质102a可以良好地分散。
活性物质102a的中值粒径可以为0.1μm~100μm。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为0.1μm以上时,在第一复合材料层102中,活性物质102a和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可以良好地分散。其结果是,电池1000的充放电特性提高。活性物质102a的中值粒径为100μm以下时,活性物质内的锂扩散速度提高。因此,电池1000能够以高功率进行工作。
这里,中值粒径是指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下的累积体积成为50%的粒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以下的其他材料也同样。
将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所含的活性物质102a与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体积分率设为“v1:100-v1”时,可以满足30≤v1≤95。这里,v1表示将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所含的活性物质102a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总体积设为100时的活性物质102a的体积分率。满足30≤v1时,容易确保足够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满足v1≤95时,电池1000的高功率下的工作变得更容易。
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厚度也可以为10μm~500μm。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厚度为10μm以上时,容易确保足够的电池的能量密度。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厚度为500μm以下时,电池1000的高功率下的工作变得更容易。
活性物质102a为了减少与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界面电阻,还可以被包覆材料包覆。作为包覆材料,可以使用电子传导性低的材料。作为包覆材料,可以使用氧化物材料及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等。
作为包覆材料中使用的氧化物材料,例如可以使用SiO2、Al2O3、TiO2、B2O3、Nb2O5、WO3及ZrO2等。
作为包覆材料中使用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可以使用LiNbO3等Li-Nb-O化合物、LiBO2及Li3BO3等Li-B-O化合物、LiAlO2等Li-Al-O化合物、Li4SiO4等Li-Si-O化合物、Li2SO4等Li-S-O化合物、Li4Ti5O12等Li-Ti-O化合物、Li2ZrO3等Li-Zr-O化合物、Li2MoO3等Li-Mo-O化合物、LiV2O5等Li-V-O化合物、Li2WO4等Li-W-O化合物等。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高、高电位稳定性高。因此,通过使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包覆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另外,第一复合材料层102可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且可以使用上述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包覆活性物质102a的包覆材料。
作为第一电极层10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将包含构成第一复合材料层102的活性物质102a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的分散体涂覆在第一集电体层101上的方法。作为分散体,可以使用在溶剂中分散有活性物质102a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而成的浆料。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不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反应的溶剂、例如甲苯那样的芳香族系溶剂。涂覆方法的例子为模涂法、凹版涂布法、刮刀法、棒涂法、喷涂法、或静电涂覆法。
[第二电极层]
第二电极层11包含第二集电体层1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112。第二复合材料层112配置于第二集电体层111上。第一电极层10为正极层时,第二电极层11为负极层。第一电极层10为负极层时,第二电极层11为正极层。第二集电体层1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112的构成及材料中可以分别适用在第一集电体层1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102中说明过的构成及材料。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第二集电体层111与第一集电体层101同样,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也可以小于3.5质量%。由此,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然而,第二集电体层111也可以不包含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的区域。
另外,第二复合材料层112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固体电解质材料,且作为包覆活性物质的包覆材料,还可以使用上述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电解质层]
电解质层12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选自电解质层12所含的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第一复合材料层102所含的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可作为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使用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由于与可作为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102b使用的卤化固体电解质材料说明过的材料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电解质层12所含的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中除了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之外,例如还可以使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及配位氢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等。
此外,电解质层12可以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主成分。即,电解质层12还可以以例如相对于电解质层12的整体的质量比例计包含70%以上(70质量%以上)的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
根据以上的构成,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充放电特性。
此外,电解质层12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作为主成分,且还可以进一步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或合成固体电解质材料时使用的起始原料、副产物及分解产物等。
另外,电解质层12除了不可避免混入的杂质之外,还可以以相对于电解质层12整体的质量比例计包含100%(100质量%)的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
根据以上的构成,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充放电特性。
此外,电解质层12还可以包含作为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列举过的材料中的两种以上。例如,电解质层12还可以包含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电解质层12的厚度可以为1μm~300μm。电解质层12的厚度为1μm以上时,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11发生短路的可能性会变低。另外,当电解质层12的厚度为300μm以下时,高功率下的工作变得容易。即,适当地调整电解质层12的厚度时,可以确保电池1000的充分的安全性,且能够使电池1000以高功率工作。
电解质层12所含的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形状并无限定。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形状例如可以为针状、球状、椭圆球状等。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形状例如可以为粒子状。
[电极引线]
电极引线13可以用于将电流从电池1000取出至外部电路。电极引线13例如由连接于第一电极层10的第一集电体层101的电极引线13a及连接于第二电极层11的第二集电体层111的电极引线13a构成。
本发明人等对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热分解而产生的卤化氢气体与电极引线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使电池1000中使用的电极引线13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即便在电池1000具有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电极引线共存的构成时,也可以抑制上述反应所导致的电极引线的电传导率的减少及机械强度的降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电极引线13中,至少连接于第一电极层10的第一集电体层101的电极引线13a只要满足上述铜含有率即可。这里,电极引线13a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是指在电极引线13a的表面中,接触于第一集电体层101的部分及接触于外包装体14的部分。即,电极引线13a的表面中,接触于第一集电体层101的部分及接触于外包装体14的部分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另外,电极引线13a的整个表面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另外,电极引线13a的整体还可以满足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连接于第二电极层11的第二集电体层111的电极引线13b也可以满足上述铜含有率。此时,电极引线1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电极引线13a的情况相同。
如上所述,电池1000中,电极引线13a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另外,电极引线1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由此,电池1000通过抑制卤化物固体电解质热分解而产生的卤化氢气体与电极引线13的反应性、抑制电阻增大,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稳定性。
此外,电极引线13a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另外,电极引线1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此时,可以更好地抑制电极引线13所含的铜与由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产生的卤化氢的反应,进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
电极引线13中使用的材料只要具有电传导性即可,例如可举出金属、半金属、或作为它们混合物的合金。
电极引线13中使用的材料的例子优选为碳(C)、硅(Si)、铋(Bi)、锑(Sb)、铅(Pb)、锡(Sn)、铁(Fe)、铬(Cr)、锌(Zn)、钽(Ta)、镍(Ni)、钴(Co)、镉(Cd)、锰(Mn)、锆(Zr)、钛(Ti)、铝(Al)、铍(Be)、钍(Th)、镁(Mg)、钠(Na)、钙(Ca)、锶(Sr)、钡(Ba)、钾(K)、铷(Rb)、铯(Cs)、锂(Li)、钒(V)、钨(W)、铜(Cu)、银(Ag)、金(Au)、或铂(Pt)。电极引线13优选含有选自碳(C)、铁(Fe)、镍(Ni)及铝(Al)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引线13还可以含有上述金属的合金。
电极引线13含铁时,电极引线13中的铁的含有率可以为50质量%以下,也可以为1.5质量%以下。以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与铁相接触的状态反复进行充放电、即氧化还原反应时,存在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发生铁的腐蚀的情况。而且,由此,存在发生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的减少及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阻增大、电极的稳定性降低的情况。然而,例如当电极引线13中的铁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特别是1.5质量%以下时,即便是电极引线13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相接触的构成时,也抑制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的减少,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电极的稳定性。
电极引线13还可以含有铝作为主成分。这里,“电极引线13含有铝作为主成分”是指电极引线13中的铝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铝是具有高电传导性的轻量的金属。因此,具备含有铝作为主成分的电极引线13的电池1000可以提高重量能量密度。含有铝作为主成分的电极引线13还可以进一步含有除铝以外的元素。
电极引线13还可以含有铝合金。铝合金是轻量且高强度的。因此,具备含有铝合金的电极引线13的电池1000可以实现兼顾了高重量能量密度及高耐久性的电池。铝合金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示例Al-Cu合金、Al-Mn合金、Al-Mn-Cu合金、或Al-Fe-Cu合金等。
另外,电极引线13还可以是混合有具有电传导性的材料的高分子材料。
电极引线13例如表面的材料和内部的材料可以互相不同。此时,电极引线13a中,表面的材料中,与第一集电体层101相接的部分的材料及与外包装体14相接的部分的材料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50质量%,例如可以小于3.5质量%。电极引线13的表面的材料中可以使用上述电极引线13的材料例,还可以用上述材料例将电极引线13的内部的材料包覆。
此外,电极引线13a及电极引线13b还可以使用互相不同的材料形成。
电极引线13中的铜含有率例如可以用SEM-EDX求出。利用SEM-EDX的测定困难时,也可以使用XPS求出铜含有率。
[外包装体]
通过具备外包装体14,抑制水或含水分的气体等从外部侵入。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热分解而产生的卤化氢与外包装体14的反应通过使电池1000中使用的外包装体1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来抑制。因此,即便是电池1000具有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与外包装体14共存的构成时,通过使外包装体1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也可以抑制因热导致的外包装体14的机械强度的下降。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中,外包装体1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由此,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抑制由基于电池1000的充放电的放热所产生的卤化气体导致的外包装体14的机械强度下降,提高电池1000的安全性。其结果是,电池1000可以提高热稳定性。
此外,外包装体1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3.5质量%。此时,可以更好地抑制外包装体14所含的铜与由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产生的卤化氢的反应,进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
外包装体1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是面向选自电解质层12及第一电极层10中的至少一个的部分。即,在由外包装体14的面向电解质层12的部分、面向第一电极层10的部分及面向电解质层12和第一电极层10这两者的部分所构成的区域中,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根据该构成,可以更高效地抑制外包装体14所含的铜与由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产生的卤化氢的反应,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热稳定性。另外,外包装体14的整个表面中的铜含有率还可以小于50质量%。另外,外包装体14的整体还可以满足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外包装体14只要是在内部能够密封电池主体部的部件即可,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外包装体14还可以是具有由能够提高气密性的金属箔形成的金属箔层和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热熔融粘合层的防湿性多层膜。通过上述金属箔层,可以抑制气体向电池主体部的透过,通过上述热熔融粘合层,可以制成强度优异的电池。
外包装体14中使用的金属箔材料的例子例如可举出金属、半金属、或作为它们混合物的合金。
外包装体14中使用的金属箔材料的例子为碳(C)、硅(Si)、铋(Bi)、锑(Sb)、铅(Pb)、锡(Sn)、铁(Fe)、铬(Cr)、锌(Zn)、钽(Ta)、镍(Ni)、钴(Co)、镉(Cd)、锰(Mn)、锆(Zr)、钛(Ti)、铝(Al)、铍(Be)、钍(Th)、镁(Mg)、钠(Na)、钙(Ca)、锶(Sr)、钡(Ba)、钾(K)、铷(Rb)、铯(Cs)、锂(Li)、钒(V)、钨(W)、铜(Cu)、银(Ag)、金(Au)、或铂(Pt)。外包装体14优选含有选自碳(C)、铁(Fe)、镍(Ni)及铝(Al)中的至少一个。外包装体14还可以含有上述金属的合金。
外包装体14含铁时,外包装体14中的铁的含有率可以为50质量%以下,也可以为1.5质量%以下。在以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与铁相接触的状态下,反复进行充放电、即氧化还原反应时,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有时会发生铁的腐蚀。而且,由此,有时会发生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的减少及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阻增大、电极的稳定性降低。然而,例如在外包装体14中的铁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特别是1.5质量%以下时,即便是外包装体14为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相接触的构成,也可以抑制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的减少,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电极的稳定性。
外包装体14中使用的金属箔材料可以含有铝作为主成分。这里,“外包装体14中使用的金属箔材料含有铝作为主成分”是指外包装体14中使用的金属箔材料中的铝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铝是具有高电传导性的轻量的金属。因此,具备含有铝作为主成分的外包装体14的电池1000可以提高重量能量密度。含有铝作为主成分的外包装体14还可以进一步含有除铝以外的元素。
外包装体14中使用的金属箔材料还可以含有铝合金。铝合金是轻量且高强度的。因此,具备含有铝合金的外包装体14的电池1000可以实现兼顾了高重量能量密度及高耐久性的电池。铝合金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示例Al-Cu合金、Al-Mn合金、Al-Mn-Cu合金、或Al-Fe-Cu合金等。
外包装体14中可以使用高分子材料。作为高分子材料,优选热塑性树脂。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尼龙等聚酰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环氧树脂、或聚乙烯及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
外包装体14例如表面的材料与内部的材料可以互相不同。此时,表面的材料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例如可以小于3.5质量%。外包装体14的表面的材料可以使用上述外包装体14的材料例,还可以用上述材料例将外包装体14的内部的材料包覆。
外包装体14中的铜含有率例如可以用SEM-EDX求出。利用SEM-EDX的测定困难时,可以使用XPS求出铜含有率。
电池1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2。适当地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说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池2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电池2000具备第一电极层20、第二电极层21及配置于第一电极层20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22。
第一电极层20包含集电体层201及复合材料层202。第二电极层21包含集电体层211及复合材料层212。以下,集电体层201及复合材料层202分别记载为第一集电体层2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202。另外,集电体层211及复合材料层212分别记载为第二集电体层2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212。
电池2000进一步具备与第一集电体层201连接的电极引线23a。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与第二集电体层211连接的电极引线23b。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201及电极引线23a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第二集电体层2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电极引线2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提高电池2000的热稳定性。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201及电极引线23a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二集电体层2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也可以小于3.5质量%。电极引线2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可以为4.5质量%以下,也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2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20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集电体层101。
第一复合材料层20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二集电体层21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集电体层111。
第二复合材料层21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电解质层2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解质层12。
电极引线23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极引线13。
电池2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方式3)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3。适当地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2重复的说明。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电池3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电池3000具备第一电极层30、第二电极层31及配置于第一电极层30与第二电极层3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32。
第一电极层30包含集电体层301及复合材料层302。第二电极层31包含集电体层311及复合材料层312。以下,集电体层301及复合材料层302分别记载为第一集电体层3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302。另外,集电体层311及复合材料层312分别记载为第二集电体层3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312。
第一集电体层3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第二集电体层3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提高电池3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3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二集电体层3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3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30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集电体层101。
第一复合材料层30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二集电体层31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集电体层111。
第二复合材料层31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电解质层3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解质层12。
电池3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方式4)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4。适当地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3重复的说明。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电池4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电池4000具备第一电极层40、第二电极层41及配置于第一电极层40与第二电极层4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42。
第一电极层40包含集电体层401及复合材料层402。第二电极层41包含集电体层411及复合材料层412。以下,集电体层401及复合材料层402分别记载为第一集电体层4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402。另外,集电体层411及复合材料层412分别记载为第二集电体层4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412。
电池4000进一步具备将第一电极层40、第二电极层41及电解质层42覆盖的外包装体44。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401及外包装体4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第二集电体层4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4000的热稳定性。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401及外包装体4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二集电体层4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4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40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集电体层101。
作为第一复合材料层402,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二集电体层41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集电体层111。
第二复合材料层41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作为电解质层42,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解质层12。
作为外包装体44,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外包装体14。
电池4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方式5)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5。适当地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4重复的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电池5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电池5000具备第一电极层50、第二电极层51及配置于第一电极层50与第二电极层5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52。
第一电极层50包含集电体层501及复合材料层502。第二电极层51包含集电体层511及复合材料层512。以下,集电体层501及复合材料层502分别记载为第一集电体层5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502。另外,集电体层511及复合材料层512分别记载为第二集电体层5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512。
电池5000进一步具备与第一集电体层501连接的电极引线53a。电极引线53a与第一集电体层501相连,即与第一集电体层501一体地形成。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与第二集电体层511连接的电极引线53b。电极引线53b与第一集电体层511相连,即与第一集电体层511一体地形成。
电池5000进一步具备将第一电极层50、第二电极层51及电解质层2覆盖的外包装体54。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501、电极引线53a及外包装体5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第二集电体层5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电极引线5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可以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5000的热稳定性。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501、电极引线53a及外包装体5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二集电体层5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电极引线5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2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50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集电体层101。
第一复合材料层50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二集电体层51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集电体层111。
第二复合材料层51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电解质层5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解质层12。
电极引线53中可以使用在实施例1中说明过的电极引线13。
外包装体54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外包装体14。
电池5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实施方式5中的电池5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方式6)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6。适当地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5重复的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电池6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电池6000具备第一电极层60、第二电极层61及配置于第一电极层60与第二电极层6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62。
第一电极层60包含集电体层601及复合材料层602。第二电极层61包含集电体层611及复合材料层612。以下,集电体层601及复合材料层602分别记载为第一集电体层601及第一复合材料层602。另外,集电体层611及复合材料层612分别记载为第二集电体层611及第二复合材料层612。
电池6000进一步具备与第一集电体层601连接的电极引线63a。电极引线63a与第一集电体层601相连,即与第一集电体层601一体地形成。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与第二集电体层611连接的电极引线63b。电极引线63b与第一集电体层611相连,即与第一集电体层611一体地形成。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601及电极引线63a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第二集电体层6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电极引线6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6000的热稳定性。
选自第一集电体层601及电极引线63a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第二集电体层2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电极引线63b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6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集电体层60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集电体层101。
第一复合材料层60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二集电体层611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集电体层111。
第二复合材料层61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电解质层6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解质层12。
电极引线63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极引线13。
电池6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实施方式6中的电池6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方式7)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7。适当地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1~6重复的说明。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电池7000的截面的示意图。
电池7000具备第一电极层70、第二电极层71及配置于第一电极层70与第二电极层71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72。
第一电极层70包含复合材料层702。第二电极层71包含复合材料层712。以下,复合材料层702记载为第一复合材料层702。另外,复合材料层712记载为第二复合材料层712。
电池7000进一步具备将第一电极层70、第二电极层71及电解质层2覆盖的外包装体74。
外包装体7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7000的热稳定性。
外包装体7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也可以为4.5质量%以下,还可以小于3.5质量%。
上述区域中,通过铜含有率为4.5质量%以下或小于3.5质量%,进一步提高电池7000的热稳定性。
第一复合材料层70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一复合材料层102。
第二复合材料层71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第二复合材料层112。
电解质层72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电解质层12。
外包装体74中可以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外包装体14。
电池7000的形状例如可举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薄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
电池7000例如为硬币型电池时,外包装体74可以由硬币型壳体和封口板构成。此时,硬币型壳体与第一复合材料层702或第二复合材料层712相接地配置。封口板与第二复合材料层712或第一复合材料层702相接地配置。即,当电池7000为硬币型电池时,外包装体74可作为集电体发挥功能。
实施方式7中的电池7000例如可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分别准备正极形成用的材料、电解质层形成用的材料、负极形成用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依次配置有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的层叠体。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详细情况。此外,本申请的电池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氩手套箱内,作为原料粉末,以YCl3:LiCl:LiBr=1:1:2的摩尔比称量了YCl3、LiCl和LiBr。之后,将这些原料粉末混合,使用电炉对所获得的混合物在520℃下进行烧成处理2小时,获得了作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Li3YBr2Cl4(以下记载为“LYBC”)。
[评价样品的制作]
将在内侧具备作为绝缘体的聚酰亚胺膜的不锈钢(铜含有率:小于0.01质量%)制的外筒用作外包装体。在上述外包装体之中依次层叠了打孔成Φ9.2mm的集电体铝合金A1085、LYBC100mg及集电体铝合金A1085。以720MPa的压力对所获得的层叠体进行加压,从而获得了评价样品。
接下来,在样品的上下附设了不锈钢引线(铜含有率:小于0.01质量%)作为电极引线。
接下来,使用绝缘性苯酚,将外包装体内部与外部气氛阻断及密封。
最后,利用4根螺栓从上下束缚电化学电池,从而对电池施加了150Mpa的表面压力。
通过以上的工序,制作了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中,集电体中的铜含有率为0.03质量%。
<实施例2>
评价样品的制作中,使用了铝合金A3003(铜含有率:0.05质量%)作为集电体。除此之外的项目利用与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2的评价样品。
<实施例3>
评价样品的制作中,使用了铝合金A8021(铜含有率:0.05质量%~0.20质量%)作为集电体。除此之外的项目利用与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3的评价样品。
<实施例4>
评价样品的制作中,使用铝合金A2017(铜含有率:3.5质量%~4.5质量%)作为集电体。除此之外的项目利用与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4的评价样品。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评价>
[质量分析]
在每分钟80mL的He气体气流下,以每分钟10℃的速度将上述卤化物固体电解质从25℃升温到300℃,进行了所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分析。读取了在加热时由LYBC产生的氯化氢(HCl)及溴化氢(HBr)的产生量。图8是表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Li3YBr2Cl4热分解而产生的氯化氢及溴化氢的产生量的图。
<评价样品的评价>
[交流阻抗测定]
使用上述实施例1~4的评价样品,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了交流阻抗测定。
将评价样品配置在25℃的恒温槽中。
对于开路电压,以交流振幅10mV、1MHz~0.01Hz的频率范围测定阻抗,将该值作为热处理前的电阻值。
将所述评价样品配置在了100℃或200℃的恒温槽中1小时。
之后,将所述评价样品配置在了25℃的恒温槽中。
对于开路电压,以交流振幅10mV、1MHz~0.01Hz的频率范围测定了阻抗。
分别对于上述实施例1~4的评价样品由交流阻抗特性分析读取电阻值,使用以下的式(3)算出了在100℃及200℃热处理前后的电阻值的变化的比例。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中。
(热处理后的电阻值-热处理前的电阻值)÷热处理前的电阻值×100…式(3)
[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
取出上述的交流阻抗测定实施后的实施例1~4的评价样品,利用乙醇进行了清洗。
对于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利用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实施了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相接触了的面的集电体表面及其深度方向的元素分析。将结果示于表2中。
表1
Figure BDA0003702024720000331
表2
深度(nm) Al Cl Cu Br Y
最表面 22 1 <1 1 <1
1 37 <1 <1 <1 <1
3 46 <1 <1 <1 <1
5 59 <1 <1 <1 <1
10 75 <1 <1 <1 <1
20 87 <1 <1 <1 <1
30 92 <1 <1 <1 <1
50 97 <1 <1 <1 <1
70 99 <1 <1 <1 <1
100 100 <1 <1 <1 <1
<研究>
由图8所示的LYBC的质量分析的结果可知,在70℃~300℃的升温时产生了HCl及HBr。通过所产生的卤化氢气体与集电体、电极引线及/或外包装体进行反应,引起集电体、电极引线及/或外包装体的电传导性的降低、机械强度的降低。
由表1所示的实施例1~4的结果可知,在接触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集电体层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的评价样品的情况下,在100℃热处理后电阻降低。由此确认了集电体层的铜含有率优选小于50质量%。另外,就200℃热处理后的电阻的变化率而言,实施例4的A2017的电解铜为正值,与此相对,电极集电体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时是负值。自100℃热处理后起,200℃热处理后的电阻的变化率降低。认为其是因为,在热处理时进行固体电解质的烧结,晶界电阻降低。通过如上述那样地使用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的集电体,确认了电池的热稳定性提高。
在表2所示的实施例1的A1085集电体的表面、深度分析中,未检测到上述的Cl及Br。
由此结果确认了,在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的集电体的情况下,难以劣化。
通过以上确认了,通过本申请的电池,电池的热稳定性提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申请的电池例如可作为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利用。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具备:
第一电极层、
第二电极层、以及
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集电体层及复合材料层,
所述复合材料层包含活性物质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
选自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
所述M为选自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池满足以下的(A)、(B)、(C)、或(D):
(A)所述集电体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B)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与所述集电体层连接的电极引线,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电极引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C)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D)所述电池进一步具备与所述集电体层连接的电极引线和将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选自所述集电体层、所述电极引线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电池满足所述(A),
所述集电体层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电池满足所述(B),
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电极引线中的至少所述一个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电池满足所述(C),
选自所述集电体层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所述一个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电池满足所述(D),
选自所述集电体层、所述电极引线及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所述一个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集电体层包含铝作为主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集电体层进一步包含除铝以外的元素。
8.一种电池,其具备:
第一电极层、
第二电极层、
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解质层、以及
将所述第一电极层将所述第二电极层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的外包装体,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复合材料层,
所述复合材料层包含活性物质及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
选自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材料及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包含Li、M及X,
所述M为选自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X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外包装体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50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外包装体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中的铜含有率小于3.5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外包装体的至少所述一部分区域面向选自所述电解质层及所述第一电极层中的至少一个。
CN202080088582.7A 2019-12-27 2020-12-23 电池 Pending CN1148682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9698 2019-12-27
JP2019-239698 2019-12-27
PCT/JP2020/048308 WO2021132407A1 (ja) 2019-12-27 2020-12-23 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8290A true CN114868290A (zh) 2022-08-05

Family

ID=76574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8582.7A Pending CN114868290A (zh) 2019-12-27 2020-12-23 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8869A1 (zh)
EP (1) EP4084122A4 (zh)
JP (1) JPWO2021132407A1 (zh)
CN (1) CN114868290A (zh)
WO (1) WO2021132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3282156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WO2023282157A1 (ja) * 2021-07-09 2023-01-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5817B (zh) * 2016-02-19 2021-01-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EP3745499A4 (en) * 2018-01-26 2021-03-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BATTERY
WO2019146294A1 (ja) * 2018-01-26 2019-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JP7316564B6 (ja) * 2018-01-26 2024-0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4122A1 (en) 2022-11-02
EP4084122A4 (en) 2024-02-28
WO2021132407A1 (ja) 2021-07-01
JPWO2021132407A1 (zh) 2021-07-01
US20220328869A1 (en)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0015B2 (en) All-solid-stat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9146308A1 (ja) 電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CN101707247B (zh) 阳极和电池
JPWO2019146236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JPWO2019135322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CN114207896B (zh) 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层以及固体电解质电池
EP4174022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battery
JP2008501214A (ja) スズベースの負極材料を備えたバッテリ
US20220328869A1 (en) Battery
JP7486092B2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WO2021157361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WO2022019098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US20210218054A1 (en) Battery
US20240120524A1 (en)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EP4145559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battery
EP3905405A1 (en) Battery
WO2021220927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EP3905406A1 (en) Battery
JP2021163522A (ja) 固体電解質、固体電解質層および固体電解質電池
WO2020230396A1 (ja) 電池
WO2020261757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JP7008420B2 (ja) 複合固体電解質、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全固体電池
WO2021132406A1 (ja) 電極および電池
WO2021132405A1 (ja) 電極および電池
EP4047687B1 (en) Material for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layer, all-solid-state rechargeable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charging method of the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