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9161A -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9161A
CN114859161A CN202210548889.1A CN202210548889A CN114859161A CN 114859161 A CN114859161 A CN 114859161A CN 202210548889 A CN202210548889 A CN 202210548889A CN 114859161 A CN114859161 A CN 114859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vehicl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88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吕顺顺
范彬
张泽
王强
刘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88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9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6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road vehicles, e.g. automobiles or trucks
    • G01R31/007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road vehicles, e.g. automobiles or trucks using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85Means for monitoring, testing or servicing the air-condition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的车辆总线数据,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在该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可视化,以实现电子设备通过车辆总线数据重复获取车辆运行车载空调功能过程中执行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车辆所处环境的情况,从而通过预设的条件和目标分别限定测试工况和目标运行状态以进行对应功能的测试,不仅缩短了数据采集的时间,还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车载空调功能的测试和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载空调所能实现的功能和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样化,该功能也越来越智能。在研究人员根据用户提出的新需求进行对应车载空调功能开发时,需要在多种应用场景下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以测试该功能运行的稳定性。
但是,测试人员仅能在车辆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过程中对该功能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在运行结束后仅能对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导致该测试过程未能充分利用所有相关的测试数据,以使测试人员对未记录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再次运行该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增加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试和开发车载空调功能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车载空调测试数据利用率低导致的车载空调功能开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车辆参数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
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
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根据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生成可视化指令,并将可视化指令发送至显示装置,可视化指令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从已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车辆中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根据不同的、预设的空调测试条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确定对应不同的、处于预设工况的车辆总线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设的空调测试目标确定车辆运行该待测试功能的情况,获得空调测试结果,以实现电子设备按照预设参数可至少一次地获取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对车辆运行该车载空调功能情况的复现,并进行对应地分析,节省了用户针对相同测试条件和测试目标对车辆的重复运行情况,提高了车载空调测试数据利用率,提高了车载空调功能开发效率。
可选地,当测试车载空调的调温系统的功能时,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其中,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包括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
相对地,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其中,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包括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
可选地,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一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驻车状态的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时,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预设电能阈值,驻车空调调节模式激活后,依次接收到空调激活请求和空调目标温度,并运行驻车空调的自动调节功能;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二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小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可选地,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调温系统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空调压缩机出口温度和人机交互单元显示的前后排温度确定调温系统执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状态,以获得第一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二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可选地,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三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四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或者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且驻车空调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可选地,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和持续加热的时间获得第三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停止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四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在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未激活状态,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五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车辆在未接收到空调控制激活信号时,处于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的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和预调节信号,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和预调节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六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可选地,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五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的过热保护功能使能状态激活后,车辆根据通信单元接收到过热保护打开信号后激活过热保护功能;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六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使用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二预设电能阈值,且空调模式调整功能和空调目标温度调整功能激活。
可选地,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且接收到锁车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及车辆使用模式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七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处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驾驶模式的车辆的油箱余量大于预设油量阈值时,根据车辆待行驶里程和对应的空调风扇运行状态、方向盘加热状态、座椅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八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可选地,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七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驾驶模式或者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在空调模式处于激活状态时,激活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八调温测试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车辆依次获取上电信号和空调冷却请求信号后,激活压缩机运行请求接收功能,并控制压缩机和空调风扇处于运行状态。
可选地,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时,根据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九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压缩机及空调风扇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座舱温度确定座舱降温状态,以获得第十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可选地,当测试车载空调的香氛系统的功能时,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其中,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包括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
相对地,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在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其中,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包括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
可选地,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获得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处于驾驶模式或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运行香氛系统的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若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获得激活提神功能时的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可选地,在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根据输入单元或通信单元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香氛名称、香氛浓度、香氛类型和香氛通道余量确定香氛系统使用状态,以获得第一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获得的香氛名称、香氛浓度数据、香氛类型、香氛通道余量和驾驶员疲劳信号的激活状态确定香氛系统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调整香氛使用的状态,以获得第二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执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不同系统及运行该功能不同的工况,确定的不同测试条件,根据测试条件及关联参数对应的数据限定对应的测试时间范围后,针对各测试时间范围,对至少一种测试目标进行测试,不仅节省了电子设备重复设定测试条件的过程,还实现了对同一测试过程的重复测试与分析,提高了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总线数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对车载空调功能的测试效率和开发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根据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生成可视化指令,并将可视化指令发送至显示装置,可视化指令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其中,车辆参数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以实现电子设备可通过车辆总线数据重新获取车辆运行车载空调功能过程中执行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车辆所处环境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空调测试条件限定不同的测试工况对应的测试时间范围,在该测试时间范围中,根据不同测试目标确定车辆运行空调的目标功能时的实际状态,以获得对应的测试结果,不仅缩短了数据采集的时间,还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车载空调功能的测试和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载空调所能实现的功能和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样化,该功能也越来越智能。在研究人员根据用户提出的新需求进行对应车载空调功能开发时,需要在多种应用场景下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以测试该功能运行的稳定性。
但是,测试人员仅能在车辆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过程中对该功能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在运行结束后仅能对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导致该测试过程未能充分利用所有相关的测试数据,以使测试人员对未记录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再次运行该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增加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试和开发车载空调功能的效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车载空调测试数据利用率低导致的车载空调功能开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构思是:电子设备从已运行车载空调功能的车辆中获得车辆总线数据,通过预设的空调测试条件和相关数据确定车辆处于不同车况下的时间范围,在各车况对应的时间范围中,通过预设的空调测试目标确定车辆运行车载空调功能的状态并获得对应的测试结果,以实现对处于同一时段内的总线数据的重复利用,降低了针对同一车况的数据采集次数,提高防碰撞功能测试和开发的效率。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包括车辆10、电子设备11和显示装置12,电子设备11和显示装置12连接,更具体地,该连接包括电连接和通信连接。
车辆10中安装有车载空调,该空调中包括调温单元和香氛单元,调温单元中安装有调温系统,香氛单元中安装有香氛系统,上述两种系统联合实现车内空气环境的调节。在车辆10使用过程中,车载空调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车辆运行状态和所处环境状态,控制调温单元和/或香氛单元对车内空气进行调节,包括温度调节和气味调节。在车载空调及车辆内关联的装置进行运行的过程中,车辆10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与上述车载空调及关联装置通过车辆总线以总线数据的形式进行数据和/或指令的交互,以保证车辆能够正常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
在电子设备11对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进行测试时,从已运行该功能的车辆10中获取车辆总线数据,该车辆总线数据包含车辆运行该待测试功能中产生的总线数据。电子设备11根据预设的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目标从上述获得的车辆总线数据中筛选出关联的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电子设备11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和空调测试条件确定车辆10满足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运行所需的工况时对应的时间范围,并在该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中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和空调测试目标确定车辆10在预设工况中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情况。电子设备11对至少一辆车辆运行至少一种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时产生的车辆总线数据进行测试,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电子设备11根据上述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发送至显示装置12以进行显示,其中,显示装置12不仅显示空调功能测试结果中的统计数据,还可显示根据该统计数据生成的统计图和/或统计表。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包括:
S201、电子设备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
车辆总线数据是测试车辆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时车辆总线上传输并储存在车辆内部中的总线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总线数据的格式包括:mdf格式、dat格式、blf格式。该总线数据包括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与对应的车辆参数呈映射关系。其中,车辆参数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
更具体地,空调测试条件参数为与车辆运行工况关联的参数,即电子设备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车辆在运行车载空调功能所处的工况。空调测试目标参数为车辆运行空调待测试功能时,表示该功能运行情况的相关参数。
S202、电子设备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
空调测试条件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该参数需要满足的数据量或数据范围。空调测试条件为车辆运行在预设工况时该工况相关参数需要满足对应的预设数据量或数据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测试条件中包括至少一个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各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及其对应的待满足数据组成一个空调测试子条件,即车辆测试条件中包括至少一个空调测试子条件。电子设备在测试过程中,根据各子条件中的参数分别从步骤S201中获得的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对应的实际数据,并根据该参数对应的待满足数据,确定实际数据符合待满足数据限定的数据值或数据范围时的时间点和/或时间段。电子设备统计上述时间点和/或时间段,获得满足该空调测试子条件的总时间范围。电子设备在获得分别满足各空调测试子条件的时间范围后,筛选出同时满足所有子条件的目标时间点和/或目标时间段,将该目标时间点和/或目标时间段进行整理,获得总目标时间范围,并将该总目标时间范围确定为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
S203、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电子设备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其中,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是从步骤S202中获得的。
空调测试目标包括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和该参数需要满足的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包括目标数据点和/或目标时间范围。在车辆的总线数据中,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实际数据满足目标数据时,表示该车辆在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时成功实现了预设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测试目标包括至少一个空调测试子目标,各空调测试子目标中包含一个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和该参数待满足的目标数据。电子设备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数据中分别获得的各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实际数据,并将该实际数据与对应的目标数据进行比较,获得各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实际数据满足目标数据时的原始时间点和/或原始时间范围。电子设备统计所有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原始时间点和/或原始时间范围,获得车辆总线数据中满足所有子目标的时间点和/或时间范围。电子设备根据该时间点和/或时间范围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车辆在预设工况下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运行情况,以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S204、电子设备根据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生成可视化指令,并将可视化指令发送至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从步骤S203中获得的空调功能测试结果中获取该结果的统计学特征,并根据该统计学特征生成可视化指令,以使显示装置对该统计学特征进行多样化显示。更具体地,显示装置通过统计学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任意一项进行显示,以保障多样性地可视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从已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车辆中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根据不同的、预设的空调测试条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确定对应不同的、处于预设工况的车辆总线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设的空调测试目标确定车辆运行该待测试功能的情况,获得空调测试结果,以实现电子设备按照预设参数可至少一次地获取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对车辆运行该车载空调功能情况的复现,并进行对应地分析,节省了用户针对相同测试条件和测试目标对车辆的重复运行情况,提高了车载空调测试数据利用率,提高了车载空调功能开发效率。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包括:
S301、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
其中,车辆参数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
车辆总线数据以及从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取的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均已在步骤S201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后,按照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对该数据进行离散化,获得多个连续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总线数据,该总线数据包括各连续时间点处车辆参数对应的离散数据。
S302、判断车载空调中待测试功能对应的执行系统。
其中,车载空调包括调温单元和香氛单元,调温单元对应的执行系统为调温系统,香氛单元对应的执行系统为香氛系统。
当车载空调中运行该待测试功能的执行系统为调温系统时,进入步骤S303;当车载空调中运行该待测试功能的执行系统为香氛系统时,进入步骤S305。
S303、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
当执行该待测试功能的执行系统为调温系统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限定运行工况的条件为调温系统测试条件。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从调温测试条件参数映射表中获得与该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对应的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电子设备利用该条件参数从步骤S301中获得的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中筛选出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中的参数的关联数据。其中,调温测试条件参数映射表表示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与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间的映射关系。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利用逻辑条件映射表处理各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使该各条件转化为对应的逻辑表达式,该逻辑表达式包括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各参数对应的标识和各参数需要满足的状态或数据对应的标识。当参数对应的标识等于该参数需要满足的状态或数据时,该逻辑表达式为真。在一实施例中,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包括至少一个子条件,电子设备分别将各子条件转化为对应的逻辑表达式,并分别获得各逻辑表达式为真时的原始时间范围。电子设备统计上述各原始时间范围,获得满足所有子条件的时间范围,并将该时间范围确定为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一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驻车状态的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时,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预设电能阈值,驻车空调调节模式激活后,依次接收到空调激活请求和空调目标温度,并运行驻车空调的自动调节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为纯电动车或者油电混动车,该车辆运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的工况条件为处于停车状态的车辆在为车辆供电电池的电量较为充足时,将车辆的使用模式调整为用户使用模式后,激活驻车空调调节模式,以使车辆在驻车过程中仍允许对空调的使用,再根据接收到的空调激活请求激活空调,在接收到预设的空调目标温度后激活该空调的自动调节功能,使该空调将车内温度调整至上述空调目标温度。根据车辆总线数据,电子设备将车辆均满足上述条件的最早的时间点确定为起始时间点,将该起始时间点后仍满足上述条件对应的运行状态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二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小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池供能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调节使用模式为用户使用模式,车辆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但车辆仍允许车辆使用空调,并在空调使用过程中允许电池为该空调供能。在空调使用过程中,激活该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当空调在上述条件下持续运行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以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将该起始时间点后仍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三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池功能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调节使用模式为用户使用模式,电池的剩余电量充足的情况下运行驻车空调,并在空调使用过程中允许电池为空调供能,当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且该空调已持续运行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以超出预设时间阈值的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将该起始时间点后仍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四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或者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且驻车空调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池功能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调节该车辆的使用模式为用户使用模式或者驾驶模式,汽车电池的剩余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允许该车辆运行驻车空调,并在驻车空调运行过程中控制汽车电池为驻车空调供能。当驻车空调处于运行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电子设备以超出预设时间阈值的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将该起始时间点后仍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五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的过热保护功能使能状态激活后,车辆根据通信单元接收到过热保护打开信号后激活过热保护功能。
其中,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到的过热保护打开信号是可对车辆无线控制的终端向该车辆发送的过热保护打开信号。在一实施例中,可对车辆无线控制的终端为安装有车辆对应的应用程序的终端,该终端与车辆无线连接,并通过该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发送控制信息以控制车辆执行对应的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对车辆无线控制的终端为具有红外发射器的遥控器,相对地,车辆上安装有红外接收装置以作为通信单元,车辆根据红外接收装置接收的、遥控器发送的红外控制信号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在接收到过热保护功能使能激活信号后,激活对应的过热保护功能使能状态,在此基础上,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到过热保护打开信号,并据此激活对应的车辆的过热保护功能。电子设备根据处于上述条件下的车辆总线数据,将过热保护功能使能状态处于激活状态、车辆的过热保护功能处于激活状态对应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六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使用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二预设电能阈值,且空调模式调整功能和空调目标温度调整功能激活。
在该技术方案中,油电混动车在使用驾驶模式的过程中,当车辆电池的剩余容量不足时仍使用空调并控制电池为空调功能。在空调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总线数据确定空调模式调整功能和空调目标温度调整功能均处于激活状态,以使该空调可根据车况和接收的指令调整使用模式和待实现的空调目标温度。电子设备根据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均满足上述限定条件的时间范围为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七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驾驶模式或者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在空调模式处于激活状态时,激活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处于驾驶模式或用户使用模式时,激活车辆的空调模式,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激活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以上述两种功能开始处于激活状态的时间点为初始时间点,将该起始时间点后仍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八调温测试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车辆依次获取上电信号和空调冷却请求信号后,激活压缩机运行请求接收功能,并控制压缩机和空调风扇处于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根据上电信号启动车辆,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接收空调冷却请求信号,以运行调温系统为车辆降温散热,在散热前激活压缩机运行请求接收功能,以通过运行压缩机进行热量置换,并通过运行的空调风扇将冷风排出以实现车辆散热。电子设备将满足上述条件下的车辆总线数据对应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
S304、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其中,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是从步骤S303获得的。
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包括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及该参数待满足的目标数据,当车辆数据总线中,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对应的目标数据时,电子设备确定车辆正确执行了调温系统的待测试功能。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从调温测试目标参数映射表中获得与该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对应的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电子设备利用该条件参数从步骤S301中获得的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中筛选出调温系统测试目标中的参数的关联数据。其中,调温测试目标参数映射表表示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与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间的映射关系。
电子设备利用逻辑条件映射表处理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将其转化为对应的逻辑表达式,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总线数据中,根据各逻辑表达式中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逻辑表达式是否为真的情况,并据此获得逻辑表达式全部为真的、满足测试目标的离散时间点和逻辑表达式为假、不满足测试目标的离散时间点。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两种离散时间点,获得测试车辆在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下实现调温系统测试目标的数据的分布情况,以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调温系统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空调压缩机出口温度和人机交互单元显示的前后排温度确定调温系统执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状态,以获得第一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车辆控制调温系统运行,当车辆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进行对应操作时,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储存在总线数据中的座舱温度、空调压缩机出口温度和人机交互单元显示的前后排温度,确定调温系统进行温度调节的情况,更具体地,确定车辆通过运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情况。电子设备对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以获得第一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在一实施例中,车辆接收到的功能控制信号为加热信号,由于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不运行,对应地,座舱温度、空调压缩机出口温度和人机交互单元显示的前后排温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范围处于预设变化范围内。
在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二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二调温的是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当安装在车辆上的温度传感器监测到该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调温系统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控制车辆运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以调节车辆后座舱温度。电子设备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情况,测试处于低温环境下的车辆,其电池处于低电量时后运行车辆加热功能的情况。电子设备根据该情况生成第二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和持续加热的时间获得第三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处于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环境温度下的车辆,在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时,调温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功能控制信号启动该系统的功能设置接收功能,并在该功能启动后,根据接收的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对应调整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以及当该功能开始运行时,获得该功能运行过程中持续加热的时间。在一实施例中,调温系统应当在接收到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后控制该功能持续运行预设时长后停止加热。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根据总线数据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持续变化的时间确定该功能持续运行的时间。电子设备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和持续加热的时间确定该工况下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情况,以获得第三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停止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四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当车辆所处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即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调温系统,车辆根据接收到的功能控制信号,启动该系统的功能设置接收功能,并在该功能启动后,根据接收的车载后运行控制停止信号,调整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在一实施例中,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应从运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电子设备根据该功能的调整情况,获得第四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未激活状态,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五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未激活状态时,即使车辆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亦无法运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接受到上述两种控制信号后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五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车辆在未接收到空调控制激活信号时,处于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的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和预调节信号,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和预调节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六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时,即车辆可接收并在总线数据中储存对调温系统的控制信号,但该信号无法控制空调执行对应的操作。此时,车辆接收到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和预调节功能,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两种功能的运行情况,获得第六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且接收到锁车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及车辆使用模式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七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停车后,该车辆接受到锁车信号,车门上锁,车辆在运行过热保护功能的过程中调节座舱温度。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总线数据中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座舱温度、该温度持续的时间及车内温度调整的过程中车辆使用模式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七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在一实施例中,车辆应在运行过热保护功能的过程中,该座舱温度应持续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当上述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车辆使用状态应调整为禁止状态。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持续时间阈值为24小时。
在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处于PHEV驾驶模式的车辆的油箱余量大于预设油量阈值时,根据车辆待行驶里程和对应的空调风扇运行状态、方向盘加热状态、座椅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八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六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处于PHEV驾驶模式,且该车辆的油箱余量充足的情况下,根据调温装置的控制信号确定该装置的运行状态,即根据空调风扇的控制信号确定该风扇的运行状态,根据方向盘加热的控制信号确定该方向盘的加热状态,根据座椅加热的控制信号确定该座椅的加热状态。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三种调温装置的运行状态的调整状态确定对应的车辆的待驾驶里程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该变化状态获得第八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其中,待驾驶里程表示车辆根据当前剩余电量、剩余油量和当前车辆的耗能状态计算得出的车辆还能驾驶的里程。
在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时,根据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九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当车辆接收到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时,根据位置传感器确定对应空调叶片的横纵坐标,并根据横纵坐标确定叶片的摆风方向。更具体地,当车辆接收到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车辆调整驾驶员侧空调叶片左右摆风的激活状态,并在该功能激活后,根据叶片的位置确定该叶片的实际摆风方向;当车辆接收到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车辆调整乘客侧空调叶片左右摆风的激活状态,并在该功能激活后,根据叶片的位置确定该叶片的实际摆风方向。相似地,上述叶片的上下摆风的测试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两种叶片根据摆风方向请求激活的摆风状态的情况,及对应叶片的摆风位置获得第九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压缩机及空调风扇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座舱温度确定座舱降温状态,以获得第十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时,车辆根据该温度对应调整压缩机和空调风扇的运行状态,并在该运行状态下获得环境温度和座舱温度。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两种温度的变化情况和压缩机、空调风扇的运行状态调整情况,确定车辆是否跟随车辆所处温度进行调温系统进行对应的自适应调整,并据此获得第十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当电子设备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后,进入步骤S307以进行可视化。
S305、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
当执行该待测试功能的执行系统为香氛系统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限定运行工况的条件为香氛系统测试条件。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从香氛测试条件参数映射表中获得与该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对应的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电子设备利用该条件参数从步骤S301中获得的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中筛选出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中的参数的关联数据。其中,香氛测试条件参数映射表表示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与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间的映射关系。
电子设备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的过程与步骤S303中的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的获取过程相同,均是将该条件转化为逻辑表达式,在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该逻辑表达式关联的实际数据,以确定该逻辑表达式的真或假,电子设备将逻辑表达式为真的数据对应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若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获得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处于驾驶模式或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运行香氛系统的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车辆将使用模式调整为驾驶模式或用户使用模式时,且将香氛系统转换为运行状态的最早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将该起始时间点后仍满足该实施例中各条件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若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获得激活提神功能时的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中,确定提神功能的状态,并将该功能处于激活状态的时间范围确定为第二香氛调整测试时间范围。
S306、在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其中,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是从步骤S305获得的。
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包括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及该参数待满足的目标数据,当车辆数据总线中,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对应的目标数据时,电子设备确定车辆正确执行了香氛系统的待测试功能。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从香氛测试目标参数映射表中获得与该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对应的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电子设备利用该条件参数从步骤S301中获得的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中筛选出香氛系统测试目标中的参数的关联数据。其中,香氛测试目标参数映射表表示案例标识和执行系统与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间的映射关系。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利用逻辑条件映射表处理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将其转化为对应的逻辑表达式,在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总线数据中,根据各逻辑表达式中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逻辑表达式是否为真的情况,并据此获得逻辑表达式全部为真的、满足测试目标的离散时间点和逻辑表达式为假、不满足测试目标的离散时间点。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两种离散时间点,获得测试车辆在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下实现香氛系统测试目标的数据的分布情况,以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根据输入单元或通信单元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香氛名称、香氛浓度、香氛类型和香氛通道余量确定香氛系统使用状态,以获得第一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其中,该香氛浓度设置请求包括目标香氛浓度设置请求、香氛浓度响应激活请求和香氛类型设置请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在接受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可按照该请求中的香氛类型设置请求对应调整车辆正在使用的香氛,按照香氛浓度响应激活请求激活车辆对香氛浓度的监测功能,按照目标香氛浓度设置请求对应调整车辆使用香氛的目标浓度。电子设备根据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在接收上述请求后使用香氛的标识数据和香氛浓度设置请求中各参数对应的实际数据。电子设备根据请求中的数据和实际数据确定香氛系统对请求的响应情况,并根据该响应情况获得第一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其中,该请求包括从车辆的输入单元获取的请求或者从通信单元接收的请求。其中,通信单元接收请求的过程已在步骤S303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车辆的输入单元为车机的控制屏。
在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获得的香氛名称、香氛浓度数据、香氛类型、香氛通道余量和驾驶员疲劳信号的激活状态确定香氛系统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调整香氛使用的状态,以获得第二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对应的车辆总线数据,确定车辆在确定驾驶员正在疲劳驾驶时,激活驾驶员疲劳信号,香氛系统根据上述激活的驾驶员疲劳信号对应调整香氛的使用情况,以实现对应的提神作用。其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驾驶员疲劳信号与在该情况下使用的香氛系统的状态呈对应关系。电子设备根据香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获得第二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当电子设备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后,进入步骤S306以进行可视化。
S307、根据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生成可视化指令,并将可视化指令发送至显示装置。
其中,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包括步骤S304中的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和/或步骤S306中的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更具体地,电子设备将该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的过程已在步骤S204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根据执行待测试的车载空调功能的不同系统及运行该功能不同的工况,确定的不同测试条件,根据测试条件及关联参数对应的数据限定对应的测试时间范围后,针对各测试时间范围,对至少一种测试目标进行测试,不仅节省了电子设备重复设定测试条件的过程,还实现了对同一测试过程的重复测试与分析,提高了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总线数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对车载空调功能的测试效率和开发效率。
如图4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装置400,该装置400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从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车辆参数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
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
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生成可视化指令,并将可视化指令发送至显示装置,可视化指令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其中,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包括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
在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其中,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包括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一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驻车状态的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时,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预设电能阈值,驻车空调调节模式激活后,依次接收到空调激活请求和空调目标温度,并运行驻车空调的自动调节功能;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二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小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调温系统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空调压缩机出口温度和人机交互单元显示的前后排温度确定调温系统执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状态,以获得第一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二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三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四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或者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且驻车空调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和持续加热的时间获得第三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停止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四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未激活状态,且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五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车辆在未接收到空调控制激活信号时,处于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的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和预调节信号,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和预调节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六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五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的过热保护功能使能状态激活后,车辆根据通信单元接收到过热保护打开信号后激活过热保护功能;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六调温测试条件包括车辆使用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二预设电能阈值,且空调模式调整功能和空调目标温度调整功能激活。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且接收到锁车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及车辆使用模式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七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处于PHEV驾驶模式的车辆的油箱余量大于预设油量阈值时,根据车辆待行驶里程和对应的空调风扇运行状态、方向盘加热状态、座椅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八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七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驾驶模式或者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在空调模式处于激活状态时,激活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
若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第八调温测试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车辆依次获取上电信号和空调冷却请求信号后,激活压缩机运行请求接收功能,并控制压缩机和空调风扇处于运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时,根据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九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压缩机及空调风扇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座舱温度确定座舱降温状态,以获得第十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其中,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包括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
在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其中,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包括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获得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处于驾驶模式或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运行香氛系统的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若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获得激活提神功能时的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根据输入单元或通信单元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香氛名称、香氛浓度、香氛类型和香氛通道余量确定香氛系统使用状态,以获得第一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在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车辆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获得的香氛名称、香氛浓度数据、香氛类型、香氛通道余量和驾驶员疲劳信号的激活状态确定香氛系统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调整香氛使用的状态,以获得第二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如图5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电子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
其中,存储器501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502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上述存储器501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502集成在一起。当存储器501独立设置时,该服务器500还包括总线,用于连接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总线数据,并从所述车辆总线数据中获得车载空调使用过程中车辆参数对应的数据,所述车辆参数包括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和空调测试目标参数;
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所述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
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所述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空调功能测试结果生成可视化指令,并将所述可视化指令发送至显示装置,所述可视化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空调功能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试车载空调的调温系统的功能时,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所述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其中,所述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包括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
相对地,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所述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在所述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包括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一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驻车状态的所述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时,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预设电能阈值,驻车空调调节模式激活后,依次接收到空调激活请求和空调目标温度,并运行驻车空调的自动调节功能;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二调温测试条件包括所述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所述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小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所述驻车空调耗能时,所述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第一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调温系统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空调压缩机出口温度和人机交互单元显示的前后排温度确定所述调温系统执行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状态,以获得第一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二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所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所述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二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三调温测试条件包括所述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驻车空调耗能时,所述驻车空调的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四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四调温测试条件包括所述车辆运行用户使用模式或者驾驶模式,所述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一预设电能阈值且允许所述驻车空调耗能时,且所述驻车空调运行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所述车辆的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和持续加热的时间获得第三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三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停止信号时,根据所述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四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所述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未激活状态,且所述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功能控制信号和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时,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五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四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所述驻车空调的控制信号接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车辆在未接收到空调控制激活信号时,处于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的调温系统依次接收到车载后运行控制启动信号和预调节信号,根据后运行座舱加热功能和预调节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六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五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五调温测试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过热保护功能使能状态激活后,所述车辆根据通信单元接收到过热保护打开信号后激活过热保护功能;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六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六调温测试条件包括所述车辆使用驾驶模式,汽车电池剩余容量大于第二预设电能阈值,且空调模式调整功能和空调目标温度调整功能激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第五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且接收到锁车信号时,根据座舱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及车辆使用模式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七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六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处于PHEV驾驶模式的所述车辆的油箱余量大于预设油量阈值时,根据车辆待行驶里程和对应的空调风扇运行状态、方向盘加热状态、座椅加热功能的运行状态获得第八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和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七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七调温测试条件包括处于驾驶模式或者用户使用模式的所述车辆在空调模式处于激活状态时,激活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请求接收功能;
若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为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调温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所述第八调温测试条件时的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所述第八调温测试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车辆依次获取上电信号和空调冷却请求信号后,激活压缩机运行请求接收功能,并控制压缩机和空调风扇处于运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调温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和调温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调温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第七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请求时,根据驾驶员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和乘客侧空调叶片摆风方向的调整状态,获得第九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八调温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空调风扇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座舱温度确定座舱降温状态,以获得第十调温系统测试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试车载空调的香氛系统的功能时,根据空调测试条件和所述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确定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其中,所述空调测试条件参数包括所述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
相对地,在空调功能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空调测试目标和所述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功能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在所述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空调测试目标参数包括所述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和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具体包括:
若所述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获得所述香氛系统测试条件参数对应的数据满足处于驾驶模式或用户使用模式的车辆运行香氛系统的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若所述香氛系统测试条件为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条件时,在所述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获得激活提神功能时的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香氛系统测试时间范围内,根据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和香氛系统测试目标参数对应的数据,获得香氛系统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车辆根据输入单元或通信单元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香氛名称、香氛浓度、香氛类型和香氛通道余量确定香氛系统使用状态,以获得第一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二香氛调节测试时间范围内,当所述车辆接收到香氛浓度设置请求时,在激活香氛浓度响应功能后,根据获得的香氛名称、香氛浓度数据、香氛类型、香氛通道余量和驾驶员疲劳信号的激活状态确定香氛系统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调整香氛使用的状态,以获得第二香氛系统测试结果。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
CN202210548889.1A 2022-05-20 2022-05-20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859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8889.1A CN114859161A (zh) 2022-05-20 2022-05-20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8889.1A CN114859161A (zh) 2022-05-20 2022-05-20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161A true CN114859161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8889.1A Pending CN114859161A (zh) 2022-05-20 2022-05-20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91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6355U (zh) 以远程启动操作控制车辆气候控制系统的系统
CN105346354B (zh) 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4037917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CN104417313A (zh) 空调器面板半导体器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空调器系统
CN103112331A (zh) 车辆的内部通风系统和方法
US11613232B2 (en) Defrosting control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defrosting control program, and vehicle control module
US201502838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modes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CN102818331A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的显示设备及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CN114407735A (zh) 汽车座舱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5270296A (zh) 车辆学习界面
CN107458175B (zh) 一种空调信息的显示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7813677A (zh) 一种自动空调hvac总成装置
CN106184074B (zh) 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电子控制单元、系统和车辆
CN114859161A (zh) 车载空调功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70887B (zh)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14393977B (zh)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作业机械
CN108032703A (zh) 一种客车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002795A (zh)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12208298B (zh) 一种车辆冷风控制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959232B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204845629U (zh) 一种车载舒适设备
CN109398024A (zh) 车辆空调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895842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机
CN112721785A (zh) 电动冷藏车驾驶室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584312A (zh) 车辆的双式空气调节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