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8059A - 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8059A
CN114848059A CN202210434769.9A CN202210434769A CN114848059A CN 114848059 A CN114848059 A CN 114848059A CN 202210434769 A CN202210434769 A CN 202210434769A CN 114848059 A CN114848059 A CN 114848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ture
suturing device
needle
thread holding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47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湘斌
谭雄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4347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8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8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8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91Sewing machines for surg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管路的管腔内,第一管路的一端穿出第二管路并与缝合部连接,当第一管路在第二管路中转动时,能够带动缝合部转动以调整缝合部的角度;操作部,用于操作缝合部以进行缝合,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出第二管路并与操作部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合装置能够满足一些使用场景下的特殊缝合需求。

Description

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缝合装置已经在外科手术中被广泛使用,其能够经血管到达需要缝合的生物组织处(例如血管、未关闭的卵圆孔等),临床医生能够在体外操作缝合装置以完成体内的缝合。相关技术中的缝合装置在一些特殊的使用场景下难以满足缝合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缝合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的管腔内,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管路并与所述缝合部连接,当所述第一管路在所述第二管路中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缝合部转动以调整所述缝合部的角度;操作部,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以进行缝合,所述操作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远离所述缝合部的一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延伸部和操作部;所述缝合部和所述操作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延伸部的两端,所述操作部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以进行缝合;所述缝合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内腔;缝线和牵引针,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持线件,所述持线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持线件上设置有锁线件,所述缝线能够穿过所述锁线件;所述持线件在展开状态下能够抵持于待缝合组织的一侧,所述牵引针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从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穿过待缝合组织以到达所述持线件,并牵引所述锁线件脱离所述持线件;所述锁线件能够在所述牵引针的牵引下穿过待缝合组织,并在所述牵引针结束牵引后卡锁在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延伸部和操作部,所述缝合部和所述操作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所述操作部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以进行缝合;所述缝合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连接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所述本体形成有内腔;缝线,所述缝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持线件,所述持线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缝线能够穿出所述本体的内腔并连接于所述持线件;管状件,所述管状件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并与所述延伸部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管状件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朝向或背离所述本体运动,所述管状件的管壁中形成有环形腔体;牵引针,所述牵引针设置于所述环形腔体中;在所述持线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牵引针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穿出所述管状件的环形腔体到达所述持线件并牵引所述缝线,使所述缝线能够脱离所述持线件并跟随所述牵引针运动以进行缝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延伸部和操作部,所述缝合部和所述操作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所述操作部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以进行缝合;所述缝合部包括:本体和连杆,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延伸部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本体和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环状间隙;缝线,所述缝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持线件,所述持线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缝线能够穿出所述本体的内腔并连接于所述持线件;牵引针,所述牵引针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内腔中;在所述持线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牵引针能够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下穿出所述延伸部的内腔到达所述持线件并牵引所述缝线,使所述缝线能够脱离所述持线件并跟随所述牵引针运动以进行缝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合装置能够满足一些使用场景下的特殊缝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合部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示部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缝合部示意图;
图6a-图6e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一种缝合过程示意图;
图7a-图7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持线部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9a-图9c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一种缝合过程示意图;
图10a-图10b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一种缝合效果示意图;
图11a-图11c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锁线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针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14a-图14b为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一种缝合过程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缝合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
缝合部10;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第一管路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管路22的管腔内,第一管路21的一端穿出第二管路22并与缝合部10连接,当第一管路21在第二管路22中转动时,能够带动缝合部10转动以调整缝合部10的角度;操作部30,用于操作缝合部10以进行缝合,第一管路21的另一端穿出第二管路22并与操作部30连接。
缝合部10和操作部30可以是本领域中所熟知的任意缝合装置中所使用的缝合部件和操作部件,本申请中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缝合部10和操作部30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管路21的两端,操作部30用于操作缝合部10,通常地,操作部30上设置有多个操作件,这些操作件可以经由传动结构与缝合部10上的部件进行连接,以对其进行操作,这些传动结构可以被收容于第一管路21的管腔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在皮肤开口处经过血管将缝合部10送入患者体内需要缝合的组织处,操作部30则留在患者体外,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部30来对缝合部10进行操作,以完成缝合。
第一管路21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管路22中,其两端分别从第二管路22的两端穿出,即,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套管状的结构。当第一管路21在第二管路22中转动时,能够带动缝合部1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调整缝合部10的角度,以使得缝合时能够穿刺到期望的位置上。
可以理解地,在缝合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将会处于血管中,相关技术中通常仅设置有第一管路21,尽管其能够直接在血管中进行转动,但是将可能会受到较大的转动阻力,并不方便操作者来寻找合适的位置,同时,直接在血管中转动第一管路21将存在损伤血管壁的风险。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1能够在第二管路22中进行转动,第一管路21转动的过程中第二管路22可以保持静止状态,相当于在第一管路21与血管壁之间形成了屏障,使得第一管路21转动的阻力大大减小并且不会有损伤血管壁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路22靠近操作部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固定结构,使第二管路22的这一端部能够被固定于患者的体表处,避免缝合过程中第二管路22发生意外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可参照图1,第二管路22靠近操作部30的一端设置有指示部221,指示部221用于指示第一管路21转动的角度。通过设置指示部221能够使得操作者更加精确地对第一管路21转动的角度来进行把控,进而能够更加精确的对缝合部10进行调整。此外,在一些视野并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指示部221可以使得操作者能够大概估计缝合部10当前的角度以及将要穿刺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指示部221可以呈圆盘状并设置有刻度,第一管路21靠近指示部221的位置设置有指示点211。从而,能够根据指示点211所指向的刻度来更加准确地把握缝合部10当前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点211可以对应于缝合部10上的牵引针穿出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取到缝合部10当前的角度以及能够刺穿的位置。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指示部22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设置,例如,指示部221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第一管路21上可以设置有磁环,霍尔传感器可以借助该磁环来感测第一管路21当前所处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可参照图1,第二管路22设置有锁定件222,锁定件222可操作地抵持于第一管路21,以阻止第一管路21在第二管路22中转动。本实施例中,如果确定了缝合部已经处于合适的角度,则可以操作锁定件222以将第一管路21的位置锁定,防止操作者在操作部30来操作缝合部10进行缝合的过程中,第一管路21发生转动导致缝合部10的角度发生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管路21的外壁可以设置有第一止挡件212,第二管路22的内壁可以设置有第二止挡件223,第二止挡件223能够止挡第一止挡件212,以限制第一管路21能够转动的范围。可以理解地,在对一些组织进行缝合时,第一管路21转动到某些角度时将可能无法刺穿该组织,为此,可以限制第一管路21在这些角度上的转动,以提高位置调整的效率。
第一止挡件212和第二止挡件223可以是朝向第二管路22的管腔凸起的块状结构,或者其他合适形状的凸起,当第一管路21沿某一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止挡件212和第二止挡件223将会彼此阻挡,使得第一管路21无法继续沿着该角度继续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个第二止挡件223,以使得第一管路21只能够在两个第二止挡件223之间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止挡件223可以与第二管路22滑动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调整第二止挡件223在第二管路22中的位置来改变第一管路21可转动的范围,以适应不同术式和术种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212朝向第二止挡件223的一面可以设置成斜面,使得第一止挡件212被转动到第二止挡件223的位置时,不仅被止挡,还能够被第二止挡件223所固定,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止挡件223可以被预先设置在期望角度处,从而,操作者转动第一管路21至无法转动时,就意味着已经转动到了期望的角度,并且,此时第一管路21已经被固定,可以直接开始操作,而无需借助例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锁定件222来进行锁定,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合部10可以被配置成能够进入第二管路22中,第一管路21可以被配置成能够沿第二管路22的轴向运动,使第一管路21和缝合部10能够从第二管路22中移出。
可以理解地,缝合部10每次能够缝合的针数是有限的,如果需要缝合较多的针数,可能需要将缝合部10取出后进行更换,而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1和缝合部10能够从第二管路22中移出,从而,在需要对缝合部10进行更换时,可以直接拉动第一管路21,使缝合部10经由第二管路22到达体外,而第二管路22可以仍然保留在体内,从而,完成缝合部10的更换后可以直接通过第二管路22再次输送到体内,而无需经由导丝进行输送,提高了缝合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1可以与操作部30转动连接,从而,第一管路21转动的过程中操作部30可以不必随之转动,使得操作者能够以较为舒适的姿势握持操作部30来完成各种角度的缝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可参照图1和图2,缝合部10可以包括:本体11,本体11形成有内腔;缝线12和牵引针13,设置于本体11的内腔;持线件14,持线件14与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持线件14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缝线12能够穿出本体11的内腔并连接于持线件14,在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牵引针13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本体11的内腔到达持线件14并牵引缝线12,使缝线12能够脱离持线件14并跟随牵引针13运动以进行缝合。
缝线12的一端可以穿出本体11的内腔并与持线件14进行连接,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缝线12可以经由本体11端部的开口来穿出本体11的内腔,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缝线12也可以经由本体11侧方的开口来穿出本体11的内腔,这样的设置方式取决于缝合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缝合的需要来进行设置,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持线件14的展开状态,图2中示出了持线件14的收缩状态,在收缩状态下,持线件14可以被收容在本体11中,从而,使得本体11能够顺利地在血管以及组织中前进。持线件14可以向着背离本体11的方向相对于本体11进行转动,从而切换成展开状态。持线件14在展开状态下与本体11可以成一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通过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或者,可以通过操作部30来调节持线件14在展开状态下与本体11所成的角度,对此不作限制。
牵引针13穿出本体11的角度可以与持线件14展开状态下与本体11所成的角度相适应,以使得牵引针13能够到达持线件14并能够准确牵引缝线12。同样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操作部30来调节牵引针13穿出本体11的角度。
缝合部10可以包括多个持线件14,也可以仅包括1个持线件14,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缝线12在初始时被连接在持线件14上,这样的连接是可释放的,即,缝线12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离开持线件14。在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牵引针13可以穿出本体11的内腔到达持线件14的位置,并进一步的与持线件14所连接的缝线12建立连接,以牵引缝线12离开持线件14进行运动,例如牵引其穿过需要缝合的组织,从而完成缝合动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建立缝线12与持线件14的连接,以及缝线12与牵引针13的连接,例如,持线件14可以设置有凹槽,缝线12可以被预先卷出一个套索状结构并设置在该凹槽中,凹槽可以配置有限位凸起以保持套索状结构,避免套索状结构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自行从凹槽中脱落。牵引针13的尖端可以形成倒钩状的结构,牵引针13到达持线件14后可以刺入该凹槽,而后倒钩状结构可以勾住套索状结构,以建立牵引针13与缝线12之间的连接,使得牵引针13能够缝线12离开持线件14的凹槽并进行运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其他几种设置方式,将在下文的相关部分处进行详细的描述。
牵引针13的数量通常与持线件14的数量相适应,即,持线件14与牵引针13一一对应,以方便进行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针13也可以对应与多个持线件14,此时,牵引针13可以依次对其所对应的持线件14上的缝线12进行牵引从而完成缝合,但是这将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操作方式以使得牵引针13能够到达不同的持线件14。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可参照图1,缝合部10包括两个持线件14,两个持线件14分别设置于本体11的两侧,这样的实施例中,两个持线件14可以与分别与两根缝线12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在两个不同的组织中分别穿入一根缝线12。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持线件14可以分别与一条缝线12的两端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使用一根缝线12将两个组织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缝合需求来进行设置,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不同的标志,不同的标志可以是指肉眼能够直接区分的两种标志,例如,设置成两种不同的颜色,标记有两个不同的符号等等。可以理解地,缝合效果不仅取决于缝线的位置,还取决于打结的方式,为此,本实施例中在缝线12的两端分别设置不同的标识,从而,操作者能够通过不同的标识来识别该缝线的两端分别是从患者体内组织的哪个部位穿出的,进而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打结。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合部10包括沿本体11的周向设置的更多个持线件14。图5中示出了配置有4个持线件14的实施例(其中一个持线件14在本体11的后方),4个持线件呈现中心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持线件14之间的间隔可以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设置有更多个持线件14的实施例中,例如6个、8个持线件14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排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同样也配置有多根缝线12,其中,每根缝线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称设置的两个持线件14,从而,能够使得这些缝线12在缝合后彼此交叉和压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缝线12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持线件14,从而,能够使得这些缝线12在缝合后彼此之间大致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缝线12的一端可以连接一个持线件14,另一端可以收容于本体11的内腔,从而,能够在组织中穿入与持线件14数量相同的缝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几种方式还可以组合使用以获得更加多样化的缝合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
多根缝线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不同的标志,例如,如果配置有两根缝线,那么这两根缝线12的共4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不同的标志,以使得操作者能够根据需要将这4个端部分成两组进行打结。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线12的中部设置有垫片,该垫片可以被收容在本体11的内腔中,在缝线12穿过组织后,垫片可以被牵拉出本体11的内腔,并覆盖在组织上,以获得更好的缝合效果。
图6a-图6e以卵圆孔的缝合为例展示了缝合装置的一种工作方式,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持线件14和对应的两个牵引针13,缝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持线件14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描述仅用于展示牵引针13和持线件14的工作原理,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工作方式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以下所展示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缝线12穿出本体11的位置、缝线12与持线件14连接的方式、持线件14的数量等来实现不同类型的缝合。
本体11可以在持线件14处于收缩状态时部分地穿过卵圆孔的间隙,使得持线件14处于左心房(图中的LA侧)的位置,而本体11上用于牵引针13穿出的孔处于右心房(图中的RA侧)的位置。而后,参照图6a,处于左心房的两个持线件14可以切换成展开状态,并分别搭持在卵圆孔的上方、下方两个游离缘上,此时,操作者可以借助操作部30来操作牵引针13穿出本体11,并使两个牵引针13分别刺穿卵圆孔上方、下方两个游离缘,而后到达其所对应的持线件14的位置,与持线件14上的缝线12建立连接。
参照图6b,在牵引针13与持线件14上的缝线12建立连接后,操作者可以借助操作部30来将牵引针13收回本体11的内腔,在牵引针13收回的过程中,将会牵引着缝线12也分别穿过卵圆孔上方、下方两个游离缘。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持线件14上所连接的是一条缝线12的两端,而该缝线12的中部被收容在本体11的内腔中,在牵引针13已经收回本体11的内腔后,可以将两个持线件14切换到收缩状态,而后,参照图6c,本体11可以从卵圆孔的间隙中收回,并继续后退经由动脉离开患者体内,此时,在两个游离缘的作用下,缝线12的中部将会受力移出本体11的内腔到达图中示出的位置,使两个游离缘连接。
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在进行缝合之前,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管路21来调整缝合部10的角度以获得更好的缝合效果,参照图6d,在初始状态下,两个持线件14可能分别搭持在A1、A2所示出的位置上,转动第一管路21后,缝合部10随之转动,使得两个持线件14搭持的位置被调整至B1、B2,可以理解地,若在上述初始状态下进行缝合,则缝线12会大致位于A1、A2之间的连线所在的位置,而在调整后进行缝合,则缝线12会大致位于B1、B2之间的连线所在的位置,相较于初始状态而言,调整后的状态下缝线12所在的位置能够使得缝合后的两个游离缘具有更大的重叠面积,再次出现间隙的可能性降低。
进一步的,参照图6e,上述步骤结束后,可以取出缝合部10并安装另一根缝线12,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根缝线12也穿入卵圆孔上方、下方两个游离缘中,使得两根缝线12可以呈现图6e中交叉的效果(两次缝合过程中第一管路21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如上文中所描述的,缝合部10可以设置有4个持线件14,从而,可以一次将两根缝线12穿入两个游离缘中获得图6e中的交叉效果,而无需取出缝合部10重新安装缝线12。
缝线12的端部可以分别设置有不同的标志,仍参照图6e,其中,一根缝线的两端分别标记a和b,另一根缝线的两端分别标记c和d,从而操作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打结方式,例如以a+b、c+d的方式进行打结(将a端与b端打结,c端与d端打结)、a+d、b+c的方式进行打结、a+c、b+d的方式进行打结等等。
由于卵圆孔上方的游离缘与下方的游离缘之间的厚度并不相同,导致其在左、右心房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运动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可能会使得已经打好的结受到不均匀的作用力后出现松脱,卵圆孔重新出现间隙,为此,优选地,以a+c、b+d的方式来进行打结,即,选择从同一个游离缘中穿出的两个端部来进行打结,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具体缝合的过程中,一根缝线的a、b端和另一根缝线的c、d端均在患者的体外,可以将a端和c端打结后,通过牵拉c、d端来将打好的结送入患者体内,而后,将c、d端打结后通过输送装置,例如送结器等送入患者体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方式来完成打结,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a和图7b,持线件14可以具体包括:延伸件141,延伸件1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本体11;固定件142,用于固定缝线12,固定件142与延伸件141远离本体11的一端卡合连接,并且,固定件142能够在牵引针13的牵引作用下脱离延伸件141并跟随牵引针13运动。
固定件142设置在延伸件141远离本体11的一端,具体所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持线件14展开状态时,延伸件141所处的位置以及牵引针13穿出本体11后所到达的位置来确定,使得牵引针13能够在穿出本体11的内腔后到达固定件142所在的位置。
固定件142与延伸件141之间可以采用卡合连接的方式,该连接可以在一个合适的外力的作用下被断开,从而,当牵引针13到达固定件142的位置后,可以与其建立连接,而后在牵引针13收回到本体11内腔的过程中,固定件142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延伸件141断开连接,并跟随牵引针13一同运动至本体11的内腔,从而带动其所连接的缝线12一同运动。
上文中描述了一种牵引针13通过钩取缝线12上的套索状结构来牵引缝线12的实施方式,然而由于缝线12较为容易发生变形和位置移动,直接用牵引针13钩取可能需要较为精细的操作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本实施中的固定件142更为容易被牵引针13所钩取,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42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配合件143,牵引针13可以形成有第二配合件131,第一配合件143和第二配合件131能够配合连接,以使牵引针13能够牵引固定件142运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牵引针13和固定件142上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部件,例如凸起与凹槽等,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在牵引针13和固定件142之间建立连接,提高操作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参照图7a和图7b,第一配合件143可以包括:形成于固定件142的收容槽1431,与收容槽1431连接的弹性件1432和与弹性件1432连接的凸起1433。
具体地,如图7a示出的,固定件142可以呈圆环状结构,容置槽1431可以设置在固定件142的内壁,而凸起1433可以朝向固定件142的中心方向,凸起1433可以具有朝向牵引针13的斜面和背离牵引针13的平台面。
第二配合件131可以是例如圆锥状的结构,或者圆台状的结构,或者是配置有斜面的其他结构,当牵引针13朝向持线件14运动时,第二配合件131的斜面可以抵持于凸起1433的斜面,从而将凸起1433至少部分地压入收容槽1431中,使第二配合件131能够滑过凸起1433。
当第二配合件131完全滑过凸起1433后,凸起1433能够在弹性件1432的作用下从收容槽1431中弹出,从而将第二配合件131锁定在凸起1433的平台面上方。而后,当牵引针13收回时,由于第二配合件131被锁在了凸起1433的平台面上方,将会向凸起1433施加作用力,使得固定件142与延伸件141断开连接并根据牵引针13运动。
本实施例中,只需要直接将牵引针13推动到持线件14的固定件142处,即可直接建立牵引针13与固定件142的连接,而无需额外地操作来调整牵引针13的位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件131可以为牵引针13的针头,例如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二配合件131可以呈圆锥状,其尖端设置的较为锋利,以使其能够作为针头来刺穿组织。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配合件131可以设置在牵引针13的针头下方的位置处。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缝合装置,参照图8,包括:缝合部10、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缝合部10和操作部30分别连接在所述延伸部20的两端,操作部30用于操作缝合部10以进行缝合。
延伸部20用于将缝合部10输送到体内,以使得操作者可以在体外使用操作部30来对缝合部10进行操作,以完成缝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0可以为上文中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管路21。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0可以包括上文中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延伸部20也可以是本领域相关技术中所使用的延伸部,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缝合部10包括:本体11,本体11形成有内腔;缝线12和牵引针13,设置于本体11的内腔;持线件14,持线件14与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持线件14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持线件14上设置有锁线件144,缝线12能够穿过锁线件144;持线件14在展开状态下能够抵持于待缝合组织的一侧,牵引针13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从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穿过待缝合组织以到达持线件14,并牵引锁线件144脱离持线件14;锁线件144能够在牵引针13的牵引下穿过待缝合组织,并在牵引针13结束牵引后卡锁在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
锁线件144可以通过例如卡合、滑动配合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持线件14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设置其连接方式,只需使其能够在牵引针13的牵引下脱离持线件14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缝合部10可以作为上文中所描述的缝合装置的缝合部10的补充或者替代,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缝合部10与上文中所描述的缝合部10进行组合使用,例如,缝合部10中的部分持线件14可以使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式来进行设置,而另一部分持线件14可以使用上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式来进行设置。
图9a-图9c仍以卵圆孔的缝合为例展示了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一种工作方式,以对本实施例中的缝合部10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9a,本体11可以从卵圆孔两个游离缘之间的间隙穿过,而后,持线件14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切换为展开状态,并抵持在卵圆孔的左心房侧(图中LA一侧),而牵引针13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从卵圆孔的右心房侧(图中的RA一侧)穿过卵圆孔的游离缘,而后到达持线件14处,并牵引锁线件144。牵引针13可以通过例如钩合、卡合等方式完成与锁线件144的连接,使其能够被牵引,在锁线件144受到牵引力后将从持线件14上脱离。
参照图9b,牵引针13可以牵引着锁线件144进行移动以使其穿过卵圆孔的游离缘到达卵圆孔的另一侧。而后,参照图9c,可以通过操作牵引针13,使其与锁线件144脱离以结束牵引,持线件14也可以切换到收缩状态,此时,可以拉动缝合部10使其退出卵圆孔的间隙,失去了牵引针13的牵引后的锁线件144将会被留在卵圆孔的右心房侧,而无法重新回到卵圆孔的左心房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锁线件144的结构,只要使其能够在牵引针13的作用下穿过组织,并且在穿过组织后无法自行回到原本的位置而是被卡锁于此即可。下文中将会几种可能的设置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缝线12穿过锁线件144,是指缝线12从锁线件144中经过,但是其两端仍然为游离状态而没有被锁线件144所限制。在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缝合装置以及本申请上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的缝合装置中,缝线12的一端通常会在牵引针的牵引下穿过组织,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缝线12穿过了锁线件144,因此,在锁线件144到达了组织的另一侧后,有部分缝线12将会随着锁线件144到达组织的另一侧(例如与锁线件144相接触的部分缝线)并被卡锁于此,但是缝线12的两端仍然位于组织的一侧,使得缝合装置能够实现的缝合方式得到了扩展。
图10a和图10b中仍以卵圆孔的缝合为例展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缝合装置所获得的缝合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缝合部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持线件14,至少两个持线件14可以沿着本体11的周向设置,其分布方式可以参照上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持线件14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缝线12可以依次穿过多个持线件14上的锁线件14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获得图10a和图10b中的缝合效果,需要使用一根缝线12来依次穿过所有的锁线件144。
图10a和图10b分别展示了组织两侧的缝合效果,其中图10a为缝合过程中持线件14抵持的一侧,图10b为另一侧,虚线的代表着缝线12位于该处组织的背面。如图中所示出的,本实施例中的缝合装置借助锁线件144将部分缝线12送到了组织的另一侧,并通过锁线件144将该部分缝线12保持在组织的另一侧,从而获得了类似于荷包缝合的效果。
可以理解地,除了通过设置合理数量的持线件14来获得图10a和图10b所示出的缝合效果外,也可以通过仅设置了一个持线件14的缝合装置进行多次缝合来获得上述缝合效果,对此不作限制。
图11a-图11c提供了几种锁线件144的具体结构,除了这些结构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a,锁线件144可以包括穿线环1441和牵引环1442,缝线12可以穿过穿线环1441,而牵引环1442与穿线环1441连接,牵引针13可以与牵引环1442配合连接以牵引锁线件144穿过待缝合组织。
可以理解地,牵引针13本身具有穿刺部位,因此穿线环1441和牵引环1442能够在牵引针13的牵引下穿过待缝合组织,而由于穿线环1441和牵引环1442本身均为环状而不具备较为锋利的穿刺部位,因此,即使后续受到缝线12的拉力也难以再次穿过待缝合组织,从而被卡锁在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b,锁线件144还可以包括连接杆1443,穿线环1441和牵引环1442可以分别连接在连接杆1443的两端,设置连接杆1443的好处在于,在牵引针13结束牵引后,当穿线环1441受到来自缝线12的拉力时,连接杆1443会发生转动,使得原本可能处于游离状态的连接杆1443和牵引环1442连接杆1443均抵持在组织上,而无法以相对垂直于组织的角度穿过该组织,起到了更好的卡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c,牵引环1442可以为椭圆状,而穿线环1441可以连接在牵引环1442的中部,例如图11c中示出的穿线环1441位于牵引环1442的内侧并且连接在牵引环1442的长边中间,当然,穿线环1441也可以设置在牵引环1442中部的一个其他的位置上,例如设置在牵引环1442的圆心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牵引环1442设置成椭圆状的好处在于,相较于标准的圆环而言,其有相对较为尖锐的两端,而牵引针13牵引着牵引环1442进行运动时,牵引环1442的尖端将会与待缝合组织大致垂直(可参照图9b),从而能够更加轻松地穿过待缝合组织。而在失去了牵引针13的牵引后,由于穿线环1441设置在牵引环1442的中部,在缝线12的拉力作用下,牵引环1442会发生摆动以抵持在组织上(可参照图9c和图10b),并且较为尖锐的两端将会处于远离之前穿过的位置(此处的组织存在一定的缝隙),进一步的保证了锁线件144能够被卡锁而不会再次穿过组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牵引针13上可以设置有钩状体132,钩状体132能够与牵引环1442钩合,以使得牵引针13能够牵引锁线件144。设置钩状体132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牵引针13较为容易地与牵引环1442建立连接,也能够较为容易地脱离牵引环1442,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中示出的,牵引针13可以形成有刃状的头部,而钩状体132可以形成在该刃状的头部中央,使得钩状体132的两侧(图中的上方和下方)均存在刃状的部分,从而牵引针13能够较为轻松地刺穿组织并且能够在刺穿组织后退回。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方式来设置牵引针13,对此不作限制。
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需要在牵引针13牵引锁线件144穿过组织后,断开牵引针13与锁线件144之间的连接并将牵引针13收回,断开连接的具体操作可以是操作者通过操作部30来向前移动牵引针13,以使得锁线件144脱离牵引针13的钩状体132,然后再将牵引针13收回。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牵引针13能够活动的范围可能较为狭小,导致牵引针13能够向前移动的范围有限,锁线件144难以完全脱离牵引针13,此时,可以操作牵引针13向前移动并再次穿过组织,由于牵引针13向前移动时不会为锁线件144提供牵引力,因此,锁线件144会被组织所阻挡而无法跟随牵引针13再次穿过组织,从而,与牵引针13脱离。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向前移动牵引针13使得锁线件144脱离了牵引针13,在缩回牵引针13的过程中仍可能会使得钩状体132重新与锁线件144连接,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针13被配置成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进行旋转,使钩状体132能够朝向锁线件144或者背离锁线件144,从而,在牵引针13向前移动并与锁线件144脱离后,可以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旋转牵引针13,使得钩状体132背离锁线件144,避免在缩回牵引针13的过程中使得钩状体132重新与锁线件144连接。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传动结构来使得操作部30能够操作牵引针13进行旋转,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再一种缝合装置,参照图13,包括:缝合部10、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操作部30和缝合部10与延伸部20连接,并且,操作部30用于操作缝合部10以完成缝合。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照上文中所描述的任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0可以包括上文中所描述的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0可以为上文中所描述的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管路21。
在本实施例中,缝合部10包括:本体11,本体11连接于延伸部20的一端,本体11形成有内腔;缝线12,缝线12设置于本体11的内腔;持线件14,持线件14与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持线件14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缝线12能够穿出本体11的内腔并连接于持线件14;管状件15,管状件15设置在延伸部20的外侧并与延伸部20滑动连接,以使管状件15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朝向或背离本体11运动,管状件15的管壁中形成有环形腔体151;牵引针13,牵引针13设置于环形腔体151中;在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牵引针13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管状件15的环形腔体到达持线件14并牵引缝线12,使缝线12能够脱离持线件14并跟随牵引针13运动以进行缝合。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本体11、缝线12、牵引针13以及持线件14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文中的任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与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缝合部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缝合部10增设了管状件15,并将牵引针13设置在管状件15的环形腔体151中。可以理解地,在上文中所描述实施例中,由于牵引针13设置在本体11的内腔中,其穿出本体11的内腔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滑动管状件15来使得牵引针13穿出的位置能够灵活地改变,进而获得更好的缝合效果。
管状件15可以为套管状结构,例如,其可以包括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可以形成该环形腔体151,该环形腔体151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部分开放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缝合部10同样可以作为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缝合部10的替代,例如,在如图1中示出的设置了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的实施例中,管状件15可以设置在第一管路21的外侧并与第一管路21滑动连接,此时,管状件15可以位于第二管路22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缝合部10可以与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缝合部10组合使用,例如,缝合部10可以包括多个牵引针13,其中一些牵引针13可以被设置在本体11的内腔中,而另一些牵引针13可以被设置在管状件15的环状腔体151中,管状件15可以进行滑动以避让牵引针13穿出本体11的内腔的位置,以避免管状件15的存在影响到设置在本体11的内腔中的牵引针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针13还被配置成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转动,以改变牵引针13穿出环形腔体151的角度,从而,使得牵引针13的运动更加灵活,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缝合操作,并且,能够确保管状件15的位置发生改变后,牵引针13穿出环形腔体151后仍然能够顺利到达持线件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件15的环形腔体151还可以被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缝合组织,从而,管状件15的滑动除了能够改变牵引针13穿出的位置,还能够带动待缝合组织进行移动,起到递送的作用,使得缝合装置进行更加复杂的缝合操作,例如血管吻合、搭桥等缝合操作。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管状件15与延伸部20之间可以形成有一定的环状间隙,该环状间隙可以被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缝合组织,从而,也能够通过管状件15的滑动对待缝合组织进行递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件15靠近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切割件152,切割件152可以是任何能够对组织进行切割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切割的组织来合理的设置切割件152,对此不作限制。切割件152可以被固定地连接在管状件15靠近本体11的一端,或者,切割件152可以被配置成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进行移动,与牵引针13类似地,其可以被收纳在环形腔体151中,并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从管状件15靠近本体11的一端穿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割件152可以与管状件15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更换不同规格的切割件152或者将切割件152移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在管状件15上设置切割件152,而是单独地设置一个管状切割结构,该管状切割结构可以设置在限位部20与管状件15之间,并能够进行滑动,从而完成切割。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切割结构和管状件15可替换地设置在限位部20的外侧,在缝合结束后,可以取下管状件15并安装管状切割结构来进行后续的切割。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其他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以血管的吻合为例来对本实施例中的缝合装置的一种缝合过程来进行示例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其应用于任何合适的血管吻合场景中,例如股动脉、股静脉等血管的吻合。
参照图14a,是指将两条血管以合适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下将以血管A和血管B来代指该两条血管,可以将血管A设置在管状件15的环形腔体151中,且使得血管A的一端可以穿出环形腔体151并外翻,该步骤可以在体外完成。而后,通过延伸部20将缝合部10送入患者体内,使得本体11穿刺进入血管B,持线件14张开并抵持在血管B内壁中。
而后,参照图14b,操作管状件15向着本体11进行滑动,以将血管A递送到血管B的外壁处,接下来,操作牵引针13穿出环形腔体151,由于血管A进行了外翻,牵引针13将会依次穿过血管A以及血管B的壁到达持线件14,此后可以使牵引线牵拉缝线进行缝合以完成血管的吻合,并且,缝合结束后,血管A与血管B连接的一端仍可以保持外翻的效果,从而避免造成吻合后血管A内的狭窄。
进一步,在缝合结束后,尽管血管已经吻合,但是血管B上仅有一穿刺点(图中本体11穿过的点),而并未与血管A连通,此时,可以通过操作管状件15和/或切割件152,来使得切割件152对血管的吻合缘内侧的血管B进行切割,从而,使得血管B与血管A连通,完成吻合操作。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即使不设置管状件15,也能够完成血管吻合操作,例如,参照图15,本实施例中的缝合装置仍可以包括缝合部10、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操作部30在本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缝合部10也包括如上文中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本体11、缝线12,牵引针13和持线件14,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20也可以为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管路21,其中具体的技术细节均可参照上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与上文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将缝合部10的本体11设计成通过一连杆16与延伸部20进行可拆卸连接,本体11与延伸部20之间可以形成一环状间隙。
牵引针13和血管A可以设置在延伸部20的内腔中,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本体11拆除,将血管A安装在延伸部20的内腔中,并完成外翻,而后,将本体11安装,此时,血管A的外翻部分将会从本体11和延伸部20之间的环状间隙中穿出本体11的内腔,而后,可以参照上文中其他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步骤来完成血管吻合操作,其中,牵引针13可以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延伸部20的内腔到达持线件14进行缝合。
本实施例中无需在延伸部20的外侧设置管状件15,而直接使用延伸部20的内腔来容纳血管A,从而,减小了缝合装置的体积并且简化了结构,更加方便缝合装置的制造。但是相较于设置管状件15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将血管A安装在延伸部20的内腔后,需要安装本体11,此时连杆16需要从该血管A中穿过,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损伤血管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1可以被设置成能够在操作部30的操作下朝向或背离延伸部20进行移动,即,本体11和延伸部20之间可以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完成血管A的递送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直接向前推送延伸部20来完成血管的递送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0的内腔中可以设置切割件,从而完成血管吻合后的切割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发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43)

1.一种缝合装置,包括:
缝合部(10);
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所述第一管路(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22)的管腔内,所述第一管路(21)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管路(22)并与所述缝合部(10)连接,当所述第一管路(21)在所述第二管路(22)中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缝合部(10)转动以调整所述缝合部(10)的角度;
操作部(30),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10)以进行缝合,所述第一管路(21)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管路(22)并与所述操作部(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路(22)靠近所述操作部(30)的一端设置有指示部(221),所述指示部(221)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管路(21)转动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指示部(221)呈圆盘状并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一管路(21)靠近所述指示部(221)的位置设置有指示点(2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路(22)设置有锁定件(222),所述锁定件(222)可操作地抵持于所述第一管路(21),以阻止所述第一管路(21)在所述第二管路(22)中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2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止挡件(212),所述第二管路(22)的内壁形成有第二止挡件(223),所述第二止挡件(223)能够止挡所述第一止挡件(212),以限制所述第一管路(21)能够转动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止挡件(223)与所述第二管路(2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被配置成能够进入所述第二管路(22)中,所述第一管路(21)被配置成能够沿所述第二管路(22)的轴向运动,使所述第一管路(21)和所述缝合部(10)能够从所述第二管路(22)中移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21)与所述操作部(30)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包括:
本体(11),所述本体(11)形成有内腔;
缝线(12)和牵引针(13),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内腔;
持线件(14),所述持线件(14)与所述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14)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缝线(12)能够穿出所述本体(11)的内腔并连接于所述持线件(14),在所述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牵引针(13)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所述本体(11)的内腔到达所述持线件(14)并牵引所述缝线(12),使所述缝线(12)能够脱离所述持线件(14)并跟随所述牵引针(13)运动以进行缝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包括两个所述持线件(14),两个所述持线件(14)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线(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持线件(1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不同的标志。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包括沿所述本体(11)的周向设置的多个所述持线件(1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包括多根所述缝线(12),每根所述缝线(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持线件(1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多根所述缝线(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不同的标志。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线(12)的中部设置有垫片。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持线件(14)包括:
延伸件(141),所述延伸件(1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
固定件(142),用于固定所述缝线(12),所述固定件(142)与所述延伸件(141)远离所述本体(11)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固定件(142)能够在所述牵引针(13)的牵引作用下脱离所述延伸件(141)并跟随所述牵引针(13)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件(142)上设置有第一配合件(143),所述牵引针(13)形成有第二配合件(131),所述第一配合件(143)和所述第二配合件(131)能够配合连接,以使所述牵引针(13)能够牵引所述固定件(142)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件(143)包括:形成于所述固定件(142)的收容槽(1431),与所述收容槽(1431)连接的弹性件(1432)和与所述弹性件(1432)连接的凸起(1433),所述凸起(1433)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配合件(143)的斜面和背离所述第一配合件(143)的平台面;
当所述牵引针(13)朝向所述持线件(14)运动时,所述第二配合件(131)抵持于所述凸起(1433)的斜面以将所述凸起(1433)至少部分地压入所述收容槽(1431)中,使第二配合件(131)能够滑过所述凸起(1433);
当所述第二配合件(131)完全滑过所述凸起(1433)后,所述凸起(1433)能够在所述弹性件(1432)的作用下从所述收容槽(1431)弹出,以将所述第二配合件(131)锁定于所述凸起(1433)的平台面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配合件(131)为所述牵引针(13)的针头。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持线件(14)上设置有锁线件(144),所述缝线(12)能够穿过所述锁线件(144);
所述持线件(14)在展开状态下能够抵持于待缝合组织的一侧,所述牵引针(13)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从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穿过待缝合组织以到达所述持线件(14),并牵引所述锁线件(144)脱离所述持线件(14);
所述锁线件(144)能够在所述牵引针(13)的牵引下穿过待缝合组织,并在所述牵引针(13)结束牵引后卡锁在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锁线件(144)包括:
穿线环(1441),所述缝线(12)能够穿过所述穿线环(1441);以及
牵引环(1442),所述牵引环(1442)与所述穿线环(1441)连接,所述牵引针(13)能够与所述牵引环(1442)配合连接以牵引所述锁线件(144)。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锁线件(144)还包括:
连接杆(1443),所述穿线环(1441)和所述牵引环(1442)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443)的两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环(1442)为椭圆状,所述穿线环(1441)连接在所述牵引环(1442)的中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针(13)上设置有钩状体(132),所述钩状体(132)能够与所述牵引环(1442)钩合,以使所述牵引针(13)能够牵引所述锁线件(144)。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针(13)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旋转,以使所述钩状体(132)朝向或背离所述锁线件(144)。
2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包括:
本体(11),所述本体(11)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21)的一端,所述本体(11)形成有内腔;
缝线(12),所述缝线(12)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内腔;
持线件(14),所述持线件(14)与所述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14)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缝线(12)能够穿出所述本体(11)的内腔并连接于所述持线件(14);
管状件(15),所述管状件(1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21)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管路(21)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管状件(15)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朝向或背离所述本体(11)运动,所述管状件(15)的管壁中形成有环形腔体(151);
牵引针(13),所述牵引针(13)设置于所述环形腔体(151)中;
在所述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牵引针(13)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所述管状件(15)的环形腔体到达所述持线件(14)并牵引所述缝线(12),使所述缝线(12)能够脱离所述持线件(14)并跟随所述牵引针(13)运动以进行缝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针(13)还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转动,以改变所述牵引针(13)穿出所述环形腔体(151)的角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腔体(151)还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缝合组织。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管状件(15)靠近所述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切割件(152)。
31.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10)、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
所述缝合部(10)和所述操作部(30)分别连接在所述延伸部(20)的两端,所述操作部(30)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10)以进行缝合;
所述缝合部(10)包括:
本体(11),所述本体(11)形成有内腔;
缝线(12)和牵引针(13),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内腔;
持线件(14),所述持线件(14)与所述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14)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持线件(14)上设置有锁线件(144),所述缝线(12)能够穿过所述锁线件(144);
所述持线件(14)在展开状态下能够抵持于待缝合组织的一侧,所述牵引针(13)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从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穿过待缝合组织以到达所述持线件(14),并牵引所述锁线件(144)脱离所述持线件(14);
所述锁线件(144)能够在所述牵引针(13)的牵引下穿过待缝合组织,并在所述牵引针(13)结束牵引后卡锁在待缝合组织的另一侧。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部(1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持线件(14),至少两个所述持线件(14)沿所述本体(11)的周向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锁线件(144)包括:
穿线环(1441),所述缝线(12)能够穿过所述穿线环(1441);以及
牵引环(1442),所述牵引环(1442)与所述穿线环(1441)连接,所述牵引针(13)能够与所述牵引环(1442)配合连接以牵引所述锁线件(144)。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锁线件(144)还包括:
连接杆(1443),所述穿线环(1441)和所述牵引环(1442)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443)的两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环(1442)为椭圆状,所述穿线环(1441)连接在所述牵引环(1442)的中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3-35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针(13)上设置有钩状体(132),所述钩状体(132)能够与所述牵引环(1442)钩合,以使所述牵引针(13)能够牵引所述锁线件(144)。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针(13)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旋转,以使所述钩状体(132)朝向或背离所述锁线件(144)。
38.一种缝合装置,包括:缝合部(10)、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所述缝合部(10)和所述操作部(30)连接于所述延伸部(20),所述操作部(30)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10)以进行缝合;
所述缝合部(10)包括:
本体(11),所述本体(11)连接于所述延伸部(20)的一端,所述本体(11)形成有内腔;
缝线(12),所述缝线(12)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内腔;
持线件(14),所述持线件(14)与所述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14)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缝线(12)能够穿出所述本体(11)的内腔并连接于所述持线件(14);
管状件(15),所述管状件(15)设置在所述延伸部(20)的外侧并与所述延伸部(20)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管状件(15)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朝向或背离所述本体(11)运动,所述管状件(15)的管壁中形成有环形腔体(151);
牵引针(13),所述牵引针(13)设置于所述环形腔体(151)中;
在所述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牵引针(13)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所述管状件(15)的环形腔体到达所述持线件(14)并牵引所述缝线(12),使所述缝线(12)能够脱离所述持线件(14)并跟随所述牵引针(13)运动以进行缝合。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牵引针(13)还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转动,以改变所述牵引针(13)穿出所述环形腔体(151)的角度。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腔体(151)还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待缝合组织。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管状件(15)靠近所述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切割件(152)。
42.一种缝合装置,包括:
缝合部(10)、延伸部(20)和操作部(30),所述缝合部(10)和所述操作部(30)连接于所述延伸部(20),所述操作部(30)用于操作所述缝合部(10)以进行缝合;
所述缝合部(10)包括:
本体(11)和连杆(16),所述本体(11)通过所述连杆(16)与所述延伸部(20)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本体(11)和所述延伸部(20)之间形成环状间隙;
缝线(12),所述缝线(12)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内腔;
持线件(14),所述持线件(14)与所述本体(1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持线件(14)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缝线(12)能够穿出所述本体(11)的内腔并连接于所述持线件(14);
牵引针(13),所述牵引针(13)设置于所述延伸部(20)的内腔中;
在所述持线件(1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牵引针(13)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穿出所述延伸部(20)的内腔到达所述持线件(14)并牵引所述缝线(12),使所述缝线(12)能够脱离所述持线件(14)并跟随所述牵引针(13)运动以进行缝合。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本体(11)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操作部(30)的操作下朝向或背离所述延伸部(20)运动。
CN202210434769.9A 2022-04-24 2022-04-24 缝合装置 Pending CN114848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4769.9A CN114848059A (zh) 2022-04-24 2022-04-24 缝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4769.9A CN114848059A (zh) 2022-04-24 2022-04-24 缝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8059A true CN114848059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4769.9A Pending CN114848059A (zh) 2022-04-24 2022-04-24 缝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8059A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665A (zh) * 1998-03-09 2001-04-25 苏图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封闭血管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
CN1561918A (zh) * 2004-04-19 2005-01-12 鸿图医疗器材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缝合结扣
CN102088915A (zh) * 2008-06-06 2011-06-08 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基于缝合线的组织修复
WO2013170081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US20150157316A1 (en) * 2013-12-09 2015-06-11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Laparoscopic fascial closure system
CN205152567U (zh) * 2015-10-30 2016-04-13 沈昌余 缝纫机穿线器
CN209611222U (zh) * 2018-12-04 2019-11-12 何璐 卵圆孔未闭缝合器
CN210433512U (zh) * 2019-06-15 2020-05-01 燕飞 一种关节镜下韧带重建用牵引绕线钳
CN111227889A (zh) * 2020-03-29 2020-06-0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卵圆孔未闭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560200U (zh) * 2019-04-26 2020-09-25 常州华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固定的可调节锁扣装置
CN212234540U (zh) * 2020-01-17 2020-12-29 白晋 一种整形用新型线雕缝合工具
CN213156124U (zh) * 2020-02-29 2021-05-11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缝线锁扣
CN112971883A (zh) * 2021-03-08 2021-06-1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大伤口血管缝合装置
CN213606583U (zh) * 2020-03-11 2021-07-06 郑州壹毫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牵引线及组织牵拉系统
CN214362149U (zh) * 2020-12-18 2021-10-08 苏州市禧乐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穿线装置
CN113853167A (zh) * 2019-11-12 2021-12-28 金基成 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系统
CN113892986A (zh) * 2020-07-06 2022-01-07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弯的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16294159U (zh) * 2021-11-08 2022-04-1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腹壁全层缝合器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665A (zh) * 1998-03-09 2001-04-25 苏图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封闭血管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
CN1561918A (zh) * 2004-04-19 2005-01-12 鸿图医疗器材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缝合结扣
CN102088915A (zh) * 2008-06-06 2011-06-08 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基于缝合线的组织修复
WO2013170081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US20150157316A1 (en) * 2013-12-09 2015-06-11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Laparoscopic fascial closure system
CN205152567U (zh) * 2015-10-30 2016-04-13 沈昌余 缝纫机穿线器
CN209611222U (zh) * 2018-12-04 2019-11-12 何璐 卵圆孔未闭缝合器
CN211560200U (zh) * 2019-04-26 2020-09-25 常州华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固定的可调节锁扣装置
CN210433512U (zh) * 2019-06-15 2020-05-01 燕飞 一种关节镜下韧带重建用牵引绕线钳
CN113853167A (zh) * 2019-11-12 2021-12-28 金基成 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系统
CN212234540U (zh) * 2020-01-17 2020-12-29 白晋 一种整形用新型线雕缝合工具
CN213156124U (zh) * 2020-02-29 2021-05-11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缝线锁扣
CN213606583U (zh) * 2020-03-11 2021-07-06 郑州壹毫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牵引线及组织牵拉系统
CN111227889A (zh) * 2020-03-29 2020-06-0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卵圆孔未闭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92986A (zh) * 2020-07-06 2022-01-07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弯的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14362149U (zh) * 2020-12-18 2021-10-08 苏州市禧乐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穿线装置
CN112971883A (zh) * 2021-03-08 2021-06-1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大伤口血管缝合装置
CN216294159U (zh) * 2021-11-08 2022-04-1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腹壁全层缝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50385A (en) Surgical stab wound closure device and method
US6641592B1 (en) System for wound closure
US672310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turing
US9770239B2 (en) Suture stitche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CN101193598A (zh) 外科手术闭合器具和方法
JP2003524480A (ja) 生理学的な殻構造の穴または穿刺の壁を接合および閉鎖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EP195566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turing
TWI662942B (zh) 用於縫線遞送之系統及方法
CN110799103B (zh) 具有横向针孔口的套管针闭塞器
JPH08506973A (ja) 脈管穿刺部位縫合装置および方法
AU20012538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turing
JP2010172748A (ja) 連接式縫合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3170081A1 (en)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TWI556786B (zh) Laparoscopic surgery of the suture and knotting integr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surgery with the knot composition
US10842482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CN208048754U (zh) 一种缝合器
CN108135594A (zh) 血管闭合装置
US20200375591A1 (en) Device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CN112869803A (zh) 定位器、输送器、勾线杆、隧道式过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4848059A (zh) 缝合装置
WO2023205973A1 (zh) 缝合装置
US2009009382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il Element in a Vascular Environment
US11311285B2 (en) Prosthetic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TWI551261B (zh) An in vitro kno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CN114206230A (zh) 缝合装置及其使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