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8186B - 一种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38186B CN114838186B CN202111268358.9A CN202111268358A CN114838186B CN 114838186 B CN114838186 B CN 114838186B CN 202111268358 A CN202111268358 A CN 202111268358A CN 114838186 B CN114838186 B CN 1148381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abutment
- spool
- abutting
- valve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55—Lift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16K1/38—Valve members of conical sha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阀,包括阀座部件和阀芯转子组件,阀芯转子组件包括阀轴组件、阀芯部、第一/二弹性件、抵接部件;阀轴组件阀轴抵接部;阀芯部件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第一阀芯抵接部能够与阀轴抵接部相抵;第一弹性件与阀轴组件相抵,抵接部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抵接部件包括第二抵接部,阀芯部件包括第二阀芯抵接部,第二抵接部能够与第二阀芯抵接部相抵,抵接部件包括第三抵接部,第三抵接部能够与阀轴组件相抵;第二弹性件与阀轴组件相抵,抵接部件包括抵接部件孔部,阀芯部件或第二弹性件穿过抵接部件孔部,阀芯部件包括第三阀芯抵接部,第二弹性件与第三阀芯抵接部相抵,可以减小阀芯与阀口接触瞬间阀芯对阀口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阀。
【背景技术】
见图19,CN109723884A公开了一种电动阀,该电动阀具有导向衬套20,阀轴保持架30,导向衬套20上设置有固定外螺纹部23,阀轴保持架30上设置有可动内螺纹部33,所述固定外螺纹部23和可动内螺纹部33构成该电动阀的螺纹进给机构28。该电动阀的阀体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该电动阀的阀轴10在形成于所述阀轴10的上部小径部11和下部大径部12之间的台阶面13和阀轴保持架30的顶部32的下表面之间,夹着配置于所述阀轴保持架30的顶部32的下表面侧的圆板状的压板61,并以外插于阀轴10的上部小径部11的方式压缩配置有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60,该压缩螺旋弹簧60向使所述阀轴10与所述阀轴保持架30在升降方向(轴线O方向)上远离的方向施力,换言之,压缩螺旋弹簧60总是对所述阀轴10(阀芯14)向下方(闭阀方向)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和线圈,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座部件和阀芯转子组件,所述阀芯转子组件包括阀轴组件、阀芯部、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抵接部件;
所述阀轴组件包括阀轴抵接部;
所述阀芯部件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能够与所述阀轴抵接部相抵;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部与所述阀轴组件相抵,所述抵接部件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抵,所述抵接部件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阀芯部件包括第二阀芯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相抵,所述抵接部件包括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能够与所述阀轴组件相抵;
所述第一弹性件外套于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端部与所述阀轴组件相抵,所述抵接部件包括抵接部件孔部,所述阀芯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穿过所述抵接部件孔部,所述阀芯部件包括第三阀芯抵接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阀芯抵接部相抵;
所述阀座部件包括阀口,所述阀芯部件能够与所述阀口相抵;
当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阀轴组件相抵、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与所述阀轴抵接部相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被所述阀轴组件承载,所述抵接部件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大于所述阀芯部件受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膨胀阀,当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阀轴组件相抵、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与所述阀轴抵接部相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被所述阀轴组件承载,所述抵接部件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大于所述阀芯部件受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可以减小阀芯与阀口接触瞬间阀芯对阀口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阀阀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转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是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阀芯刚好不承载第一弹性件弹力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阀芯头部刚好不接触阀口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电动阀过度开启到螺纹副脱开螺合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二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三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四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五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六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七实施例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八实施例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九实施例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十实施例电动阀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十一实施例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十二实施例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9为背景技术中电动阀的剖视图;
其中,图1-图18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座部件;101阀座;102螺母;103第一接管部;104第二接管部;10a阀口;10b内螺纹部;10c固定止动部;10d第一出入通道;10e第二出入通道;20阀芯转子组件;201阀轴组件;2011阀轴;2012衬套;20121衬套孔部;2013阀轴主体部;2014筒状件;20141筒状件抵接部;201411筒状件通孔部;2015阀轴内壁部;20151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2台阶部;20153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4阀轴抵接部;20155第三阀轴内壁部;2016外缘部;20161第一外缘部;20162第二外缘部;201a外螺纹部;201b可动止动部;201c转子固定部;202阀芯部件;2021阀芯主体部;2022阀芯套;20221阀芯套孔部;202a阀芯头部;202b第一阀芯抵接部;202c第二阀芯抵接部;202d第三阀芯抵接部;202e钢球容纳部;2024钢球;203转子;204第二弹性件;205顶杆;2051顶杆主体部;2052顶杆抵靠部;206抵接部件;206a第一抵接部;206b第二抵接部;206c第三抵接部;2061垫圈部件;20611垫圈孔部;2062抵接架;20621抵接架顶部;20622抵接架侧部;20623抵接架孔部;承载部件207;208第一弹性件;20a弹簧抵接部;30外壳;40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其中,图1是本发明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电动阀阀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转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阀芯刚好不承载第一弹性件弹力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阀芯头部刚好不接触阀口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电动阀过度开启到螺纹副脱开螺合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请具体参考图1至图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电动阀包括阀体和线圈40,线圈40套设于阀体,阀体包括阀芯转子组件20(图3所示)、阀座部件10(图2所示)和外壳30(图1所示)。电动阀的线圈40连接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通电后,向线圈40发出脉冲驱动信号,线圈40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驱动电动阀的阀芯转子组件20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
外壳30的一端呈开口状,外壳30为薄壁件,呈罩壳状,外壳30的下端开口侧与阀座部件10密闭焊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容纳腔室,可以容纳螺母102(会在下面提到)的上半部分以及阀芯转子组件20(会在下面提到)的主体部分。
见图3,阀芯转子组件20包括阀轴组件201,在本实施例中,阀轴组件201包括阀轴2011和衬套2012,衬套2012固定于阀轴2011的大致上端位置,衬套2012包括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衬套孔部20121。阀轴2011设有外螺纹部201a。
见图2,阀座部件10包括螺母102,螺母102的内孔部位设有内螺纹部10b,阀轴2011与螺母102螺纹配合,阀芯转子组件20旋转运动的同时,阀轴2011会沿轴方向发生位移运动,从而可带动阀芯部件202实现阀口10a的开闭动作。
见图1、图2,阀座部件10具有阀口10a,以及第一出入通道10d和第二出入通道10e,阀口10a能够与第一出入通道10d和第二出入通道10e连通,以使流体介质(例如冷媒)通过,此外,阀座部件10的大致中心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在贯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部10b(也可称为固定螺纹部),该内螺纹部10b与阀轴2011的大致下方位置设置的外螺纹部201a(也可称为可动螺纹部)组合构成本电动阀的螺旋进给机构(螺纹副)。
在本实施例中,阀座部件10包括螺母102,螺母102设有贯通孔,在螺母102的贯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部10b,阀座部件10还包括阀座101,螺母102的部分位于该阀座101内,且螺母102与阀座101固定连接(例如采用将连接体作为嵌件与螺母102一体注塑成型,再将连接体与阀座101焊接或者压装的方式固定连接,或者直接将螺母102与阀座101压装固定等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体作为嵌件与螺母102一体注塑成型、连接体与阀座101焊接固定的方式实现螺母102与阀座101的固定连接),阀座101一体加工成型有阀口10a(当然也可以采用阀口10a形成于其他部件,再将该部件与阀座101固定连接的形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阀座101与第一接管部103、第二接管部104固定连接,第一接管部103和第二接管部104作为电动阀流体介质的流入或流出通道,其安装在空调等制冷、制热系统中时,一般用于与系统管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管部103、第二接管部104采用了与阀座101焊接连接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接管部103、第二接管部104,而采用冷媒流体通过的流路直接设置于阀座101,或者,第一接管部103或第二接管部104也可以采用法兰密封连接的方式,例如在该电动阀应用于汽车空调、热泵等需要能够快速维修的场合。在本实施例中以电动阀设置第一接管部103和第二接管部104举例说明。
见图2,结合图1,螺母102凸出于环状基体设置有固定止动部10c,其与设置于阀芯转子组件20的可动止动部201b配合,构成本电动阀的行程下端的止动机构,即当阀芯转子组件20相对于阀座部件10向下作动到一定程度时,可动止动部201b能够与固定止动部10c相抵,以限制阀芯转子组件20相对于阀座部件10的转动,从而限制阀芯转子组件20在轴向方向继续向下作动,从而可以控制阀芯转子组件20向下运动的行程。
请参考图3,阀芯转子组件20还包括转子203和阀芯部件202,转子203在圆周方向带有磁极,阀芯部件202穿设于阀轴2011的中心通孔,此外,阀芯转子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阀轴2011的中心通孔内的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第一弹性件208外套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04,以及第二弹性件204的上端部设置的顶杆205。
顶杆205包括顶杆主体部2051和顶杆抵靠部2052,顶杆抵靠部2052大致为顶杆主体部2051的周向延伸形成的结构。顶杆抵靠部2052位于衬套2012的下方,顶杆主体部2051的部分从衬套孔部20121穿出,其可以与外壳30相抵。顶杆抵靠部2052位于第一弹性件208的内缘,第一弹性件208上端部与衬套2012抵靠,其弹力载荷始终不作用于顶杆205。
第一弹性件208的下端部与抵接部件206(会在下文提到)抵靠,第一弹性件208的上端部与衬套2012抵靠。第二弹性件204的下端部与阀芯部件202抵靠,第二弹性件204的上端部与顶杆205的顶杆抵靠部2052抵靠。
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阀包括弹簧抵接部20a,弹簧抵接部20a大致为阀轴组件201与第一弹性件208的上端部、第二弹性件204的上端部相抵的部分(包括直接相抵或者间接相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08与衬套2012直接相抵,第二弹性件204与衬套2012通过顶杆抵靠部2052间接相抵),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可以直接或间接传递至衬套2012,衬套2012受到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阀轴组件201与第一弹性件208、第二弹性件204相抵,在本实施例中,衬套2012包括弹簧抵接部20a。
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阀轴2011包括上下贯通的孔,该贯通孔的内壁大致形成阀轴内壁部2015,在阀轴2011的轴向方向,阀轴内壁部2015的内径并不是相同的,具体的,阀轴内壁部2015包括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台阶部20152、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阀轴抵接部20154以及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在阀轴2011的轴向方向,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位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的上方、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位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上方,且在阀轴2011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沿该平面的正投影(该正投影为封闭的线或环面)位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沿该平面的正投影(该正投影为封闭的线或环面)外,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沿该平面的正投影(该正投影为封闭的线或环面)位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沿该平面的正投影(该正投影为封闭的线或环面)外,通常为了加工制造方便,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截面都设置为圆形,此时,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的直径大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的直径,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的直径大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在高度方向都是等径的,因此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和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沿该阀轴2011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的正投影为圆。
此外,台阶部20152和阀轴抵接部20154在水平方向具有延伸距离,在阀轴2011的轴向方向,台阶部20152位于阀轴抵接部20154的上方,台阶部20152的外缘与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相交,内缘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相交,阀轴抵接部20154的外缘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相交,内缘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相交,当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和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截面都设置为圆形时,台阶部20152、阀轴抵接部20154沿阀轴2011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的正投影都呈圆环状,在本实施例中,台阶部20152和阀轴抵接部20154为水平方向,当然,台阶部20152和阀轴抵接部20154也可以设置成不完全呈水平的形式,例如,在远离阀轴2011的轴线的方向,阀轴抵接部20154逐渐向上或向下延伸(台阶部20152同理),可以理解,台阶部20152和阀轴抵接部20154仅需要满足在水平方向具有延伸距离即可。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阀轴2011包括外缘部2016,外缘部2016包括第一外缘部20161和第二外缘部20162,第一外缘部20161位于第二外缘部20162的上方,在阀轴2011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第一外缘部20161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外缘部20162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之外,通常,为了加工方便,将第一外缘部20161和第二外缘部20162的截面都设置为圆形,第一外缘部20161所在阀轴2011的部分设置有转子固定部201c,转子203与转子固定部201c可以采用直接或者间接焊接、铆接、磁塑材料注塑连接、胶水粘接等方式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件作为嵌件与磁塑材料注塑连接,再将阀轴2011与连接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转子203与阀轴2011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时,也可以采用将阀轴2011作为嵌件与磁塑材料一体注塑连接的形式。
第二外缘部20162所在的阀轴2011的位置设置有外螺纹部201a,该外螺纹部201a(也称为可动螺纹部),该外螺纹部201a与螺母102的内孔部位设置的内螺纹部10b(也称为固定螺纹部)组合构成本电动阀的螺旋进给机构(螺纹副)。
见图3,本实施例的电动阀包括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可设计成圆柱螺旋弹簧,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位于阀轴组件201内,第一弹性件208的圆柱外径略小于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的直径,第一弹性件208的内缘直径大于第二弹性件204的圆柱外径。第二弹性件204放置在第一弹性件208内,即第二弹性件204嵌套在第一弹性件208的内径孔之中,第一弹性件208外套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04。因为可将第二弹性件204嵌套在第一弹性件208的内径孔之中,本发明结构的电动阀相比背景技术,可有效减小电动阀的高度尺寸,有利于节约电动阀在相关设备中的安装空间。
见图3,本实施例中,阀芯部件202穿设于阀轴2011(阀芯部件202的部分位于阀轴内壁部2015内),此外,阀芯部件202具有阶梯轴状的结构,其包括阀芯头部202a,阀芯头部202a位于阀芯部件202的大致下端位置,阀芯头部202a的尖端形状与电动阀所需的流量调节曲线相关,阀芯部件202还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位于阀芯部件202的大致靠近上端位置,本实施例中,在阀芯部件202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阀芯头部202a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沿该平面的正投影内,本实施例中阀芯头部202a和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的横截面都呈圆形,因此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的直径大于阀芯头部202a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阀芯部件202从上往下的方向插装在阀轴2011的阀轴内壁部2015中,其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能够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其阀芯头部202a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穿出。在阀芯部件202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与阀轴抵接部20154沿该平面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因此,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能够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当然,当阀轴抵接部20154和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之间设置有垫圈等部件使其不直接相抵,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和阀轴抵接部20154的投影关系也可以不满足以上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外缘、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截面形状、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截面形状都呈圆形,且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的直径略小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的直径,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的直径大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直径,阀芯头部202a最大处的直径略小于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直径,此时阀芯部件202能够被支撑在阀轴2011的阀轴抵接部20154之上。
见图3,本申请提供的电动阀还包括抵接部件206,抵接部件206包括第一抵接部206a,第一弹性件208的下端部与第一抵接部206a相抵,抵接部件206还包括第二抵接部206b,第二抵接部206b能够与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下文会提到)相抵,抵接部件206还包括第三抵接部206c,第三抵接部206c能够与阀轴组件201(在本实施例中为台阶部20152)相抵,抵接部件206还包括抵接部件孔部206d,阀芯部件202还包括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第二弹簧204的下端部和阀芯部件202的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能够通过抵接部件孔部206d相抵,第二弹性件204的部分或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的部分位于所述抵接部件孔部(206d)内;例如采用第二弹簧204或者阀针部件202穿过抵接部件孔部206d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阀针部件202穿过抵接部件孔部206d的形式。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件206为垫圈部件2061,垫圈部件2061能够与台阶部20152相抵(在图3中处于全关状态,垫圈部件2061与台阶部20152处于未抵接的状态),具体的,在电动阀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垫圈部件2061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与台阶部20152沿该平面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因此,其垫圈部件2061能够与台阶部20152相抵(当然,当设置有2个或多个垫圈部件2061时,并不一定每个垫圈部件2061与台阶部20152都满足以上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垫圈部件2061的外缘和台阶部20152的内缘都呈圆形,且垫圈部件2061的外径大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的直径,垫圈部件2061的外径略小于第一阀轴内壁部20151的直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垫圈部件2061包括第一抵接部206a(垫圈部件2061与第一弹性件208相抵的部分),垫圈部件2061包括第三抵接部206c(能够与台阶部20152抵接的部分),垫圈部件2061还包括垫圈孔部20611,垫圈孔部20611贯穿垫圈2061的上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件孔部206d为垫圈孔部20611。
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阀芯部件202包括承载部件207和阀芯2023,承载部件207位于阀芯2023的上方,承载部件207与阀芯2023相抵,承载部件207或者第二弹性件204可以穿过垫圈孔部2061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承载部件207穿过垫圈孔部20611的形式)。第二弹性件204与承载部件207相抵,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可以通过承载部件207传递至阀芯2023。
图3中所示的阀芯转子组件20,是电动阀处于全关时的状态(即阀芯转子组件20处于其行程最下端时的状态),结合图1所示,阀芯头部202a抵靠并紧压在阀口10a上,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均处于被压缩状态,也就是说阀芯部件202(承载部件207和阀芯2023)同时受到了两个向下的弹力,第一个向下的弹力来自于第一弹性件208被进一步压缩所产生的弹力,其通过垫圈部件2061、承载部件207传递施加于阀芯2023;第二个向下的弹力来自于第二弹性件204被压缩所产生的弹力,其通过承载部件207传递施加于阀芯2023。上述两个弹力叠加会提供阀芯部件202与阀口10a之间的压紧力,可以提高电动阀全关时抗逆向压差的性能指标。
本发明的电动阀与背景技术的电动阀相比,在第一弹性件208内还增设了第二弹性件204,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可与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进行叠加,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作用在阀芯部件202的弹力,进一步提升电动阀全关时抗逆向压差的能力。
因第一弹性件208与第二弹性件204套装在一起,为了减少两者出现缠绕的可能性,优选的,第二弹性件204与第一弹性件208的螺旋旋向方向相反,可以减少第一弹性件208和第二弹性件204卡在一起的情况。
如图3中的电动阀的状态,承载部件207与垫圈部件2061相抵,垫圈部件2061被承载部件207顶起,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件207包括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与垫圈部件2061相抵的部分),垫圈部件2061包括第二抵接部206b(与承载部件207相抵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阀轴组件201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垫圈部件2061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沿该平面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因此,其垫圈部件2061能够与阀芯部件202(在本实施例中为承载部件207)相抵(当然,当垫圈部件2061和承载部件207之间设置有其他部件使其间接相抵时,可以不满足以上投影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垫圈孔部20611与承载部件207的最外缘处都呈圆形,且垫圈孔部20611的直径小于承载部件207外轮廓的直径,承载部件207外轮廓的直径略小于第二阀轴内壁部20153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阀芯2023的顶部呈球顶状态,承载部件207的中心下侧与阀芯2023配合的部位呈凹球面状,两者顶紧配合时为点接触。此处采用点接触配合,可减小阀芯2023相对于承载部件207转动的摩擦阻力,理论上点接触的摩擦力臂为零,因此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
因此,当电动阀的阀芯头部202a与阀口10a接触后,阀芯2023相对于阀口10a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较少,从而可减少阀芯头部202a与阀口10a之间的转动摩擦,从而减少由于磨损而产生的阀口泄漏问题。
当然,阀芯2023的顶部与承载部件207的接触部位为点接触是理论状态,实际加工过程中难以确保两者的接触部位为点接触,结合实际使用,可采用小接触面接触,优选的,其两者接触面的面积小于7平方毫米。
见图4,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阀芯部件刚好不承载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载荷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图4中的阀芯转子组件20的位置与图1中电动阀全关时的转子位置相比,其阀芯转子组件20向上开启,阀芯头部202a仍然抵触于阀口10a。以图4所示的阀芯转子组件20的位置为临界点,阀芯转子组件20若继续向上开启,则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将通过垫圈部件2061的传递被台阶部20152所承载,承载部件207和阀芯2023将不再受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载荷。此时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仍然通过承载部件207传递给阀芯2023,阀芯2023仍然受到第二弹性件204向下的弹力载荷。图4中所示的阀芯2023受到第二弹性件204向下的弹力作用,其阀芯头部202a抵触于阀口10a,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距离阀轴抵接部20154的距离为h-k,且h-k>0。
见图5,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阀芯头部刚好不接触阀口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图5中的阀芯转子组件20的位置与图4中的阀芯转子组件20的位置相比,其向上开启的高度为h-k,此时阀芯头部202a刚好处于抵接阀口10a的临界状态。阀芯2023受第二弹性件204向下的弹力作用,其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刚好接触到阀轴抵接部20154,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通过垫圈部件2061的传递,被台阶部20152所承载。承载部件207的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与垫圈部件2061的第二抵接部206b距离为h-k,且h-k>0。
图5所示的状态,是阀芯头部202a刚好处于接触阀口10a的临界状态,电动阀在需要频繁开关的过程中,当其阀芯头部202a与阀口10a刚好接触和分离的瞬间,两者密封部位之间的冲击力和磨损是较大的。在其阀芯头部202a刚好接触阀口10a的临界状态时(即图5所示的状态时),其阀芯2023并不受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载荷,只受到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此时垫圈部件2061受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载荷大于阀芯部件202受到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因此本发明电动阀在阀芯2023与阀口10a接触和分离的瞬间,所受到的压紧力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可以减少阀芯2023与阀口10b之间发生的磨损,减少由于磨损而导致阀口10a泄漏的问题。
见图6,是本发明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电动阀的阀芯转子组件20从图5所示的位置开启到图6所示的位置,顶杆主体部2051与外壳30接触,其阀芯2023始终受阀口10a两端压差力、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和其自身重力的作用,其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始终抵触于阀轴抵接部20154,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通过垫圈部件2061的传递被台阶部20152所承载。阀芯转子组件20处于图6所示位置时,阀芯转子组件20开启到了其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最大开度位置,此时阀芯转子组件20上端的顶杆主体部2051的顶端刚好接触到外壳30的顶部内壁。
见图7,是本发明电动阀过度开启到螺纹副脱开螺合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从图6所示的状态开始,若阀芯转子组件20继续向上开启,则会出现过度开启的状态(过度开启:是指阀芯转子组件20向上开启到了超过其规定的上限行程时的状态),随着阀芯转子组件20向上运动,第二弹性件204被向下压缩,在图7中,第二弹性件204相对于图6中的状态被向下压缩的压缩量为m,阀芯转子组件20受到第二弹性件204向下的弹力载荷。若阀芯转子组件20进一步过度开启,阀轴组件201外螺纹部201a会与螺母102的内螺纹部10b脱开螺合(即图7所示的状态),脱开螺合后,阀芯转子组件20将不会再向上运动,若线圈40对阀芯转子组件20向电动阀关闭方向进行驱动,因阀芯转子组件20受到第二弹性件204向下的弹力载荷,阀芯转子组件20作旋转运动时,螺纹副会重新螺合。
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04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是电动阀全关状态时,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可加强阀芯2023与阀口10a的顶紧力,提高了电动阀抗逆向压差的能力;第二是电动阀过度开启时,第二弹性件204向下压紧阀轴组件201,可使过度开启脱开螺合的阀芯转子组件20复位。
结合图1、图4、图5和图6,转子部件20从全关状态到全开状态,从图4开度状态开始向上开启时,或者从图6全开状态向图4状态关闭时,阀芯2023不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载荷。特别是阀芯头部202a与阀口10a密封部开关接触的瞬间,阀芯部件202不受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载荷,可以减少阀针部件202对阀口10a的冲击力,也可减小两者密封部之间相对旋转运动的摩擦力,从而可减少接触部位的磨损,提高电动阀的使用寿命。
见图4,本实施例中能实现上述功能效果的结构特征核心点是:在未设置其他部件使得某两个部件(阀轴组件201与垫圈部件2061、阀芯2023与阀轴组件201)间接相抵的情况下,台阶部20152与阀轴抵接部20154之间的高度h大于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和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之间的高度k,即h>k。见图4、图5、图6中,h>k,实际上就是h-k>0,因电动阀具有一定的开度行程,优选的h-k大于0,且小于0.3mm。
见图8,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二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阀芯2023包括阀芯主体部2021和阀芯套2022,阀芯套2022包括阀芯套孔部20221,阀芯套孔部20221贯穿阀芯套2022的上下表面,阀芯主体部2021的上端穿过该阀芯套孔部20221,阀芯主体部2021和阀芯套2022可以采用压装或焊接或粘结等方式固定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头部202a直径设置的比第三阀轴内壁部20155的直径更大。阀芯主体部2021从下往上插装在阀轴2011的中心通孔之中,再将阀芯套2022从上往下套装并固定于阀芯主体部2021的大致上端位置。
当然,阀芯套孔部20221也可以采用盲孔的形式,即阀芯主体部2021与阀芯套2022固定连接,但是阀芯主体部2021没有从阀芯套孔部20221上方穿出,即,本发明的阀芯套孔部20221不局限于通孔的形式;亦或者阀芯套孔部20221为通孔的形式,但是阀芯主体部2021没有从阀芯套孔部20221上方穿出。
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套2022能够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阀芯套2022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承载部件207能够承载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并将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传递至阀芯2023,承载部件207包括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垫圈部件2061能够被承载部件207支撑并远离台阶部20152,承载部件207包括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
见图9,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三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与同开度状态的图8中的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承载部件207的部分位于阀芯套2022内,在阀芯部件202相对于阀轴组件201上升的过程中,垫圈部件2061被阀芯套2022的上端面支撑顶起,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套2022包括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
见图10,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四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同开度状态的图8中的第二实施例相比,阀芯套2022的结构略有不同,该阀芯套孔部20221的为盲孔结构,且阀芯套2022的顶部呈球面状态,其顶面与承载部件207中心下侧的凹面接触配合。本实施例其他部位的结构方案可与图8中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或相近。
见图11,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五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图5中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阀芯2023顶部的凸起球面变成了凹球面,而承载部件207下侧的凹球面变成了凸起球面,变更后两者配合的功效相同;此外,阀芯2023采用了分体加工两个零部件再将该两个零部件固定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其他部位的结构方案可与图5中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近。
见图12,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六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图11中的第五实施例相比,区别主要在于:阀芯2023的顶部设置了钢球容纳部202e,钢球容纳部202e为设置于阀芯2023顶部的槽,在钢球容纳部202e内设置了一个钢球2024,钢球2024的球面顶部与承载部件207的下端面接触实现点接触。因钢球2024表面更光滑,且其硬度和耐磨性更高,因此可进一步提升电动阀的上述运动接触部位的寿命。本实施例其他部位的结构方案可与图11中的第五实施例相同或相近。
见图13,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七实施例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图4中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区别主要在于,阀芯部件202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具体的,阀芯2023与承载部件207所对应的部位为一体式结构,此时,阀芯部件202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和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
见图14,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八实施例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图13中的第七实施例相比,区别主要在于,阀芯部件202并没有穿过垫圈孔部20611,第二弹性件204穿过垫圈孔部20611与阀芯部件202相抵。
见图15,是本发明电动阀第九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图11中的第五实施例相比,承载部件207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本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承载部件207并没有从垫圈孔部20611穿出,第二弹性件204穿过垫圈孔部20611与承载部件207相抵。
见图16,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十实施例电动阀处于全关状态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在本实施例中,阀轴组件201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具体的,阀轴组件201包括阀轴主体部2013和筒状件2014,阀轴主体部2013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阀轴主体部2013设置有外螺纹部201a,阀轴主体部2013与筒状件2014固定连接,两者固定连接后的中心通孔的大致侧壁区域形成阀轴内壁部2015,在本实施例中,阀轴主体部2013的上端部分伸入至筒状件2014的通孔内,当然,也可以采用阀轴主体部2013不伸入至筒状件2014的通孔内、将阀轴主体部2013固定于筒状件2014的下端的形式。筒状件2014大致呈中空圆筒状,筒状件2014的大致上方设置有筒状件抵接部20141,在筒状件抵接部20141的大致中心位置设置有筒状件通孔部201411,在阀轴组件201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筒状件通孔部201411沿该平面的正投影位于顶杆主体部2051沿该平面的正投影外,且位于顶杆抵靠部2052沿该平面的正投影内,在本实施例中,筒状件通孔部201411的直径大于顶杆主体部2051的直径,小于顶杆抵靠部2052的直径,因此顶杆抵靠部2052能够与筒状件抵接部20141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阀芯2023能够与阀轴主体部2013的上端面相抵,阀轴主体部2013的上端面形成阀轴抵接部20154,第一弹性件208、第二弹性件204被容纳在所述筒状件2014和阀轴主体部2013限定的空间内,筒状件抵接部20141与第一弹性件208相抵,筒状件抵接部20141能够与顶杆抵靠部2052相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筒状件抵接部20141包括弹簧抵接部20a,顶杆主体部2051能够从筒状件通孔部201411穿出与外壳30相抵。
继续参考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抵接部件206包括抵接架2062,抵接架2062能够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具体的,抵接架2062大致呈筒状结构,其包括位于顶部的抵接架顶部20621和大致沿着抵接架顶部20621的周向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的抵接架侧部2062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阀轴内壁部2015没有设置台阶部20152,具体的,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能够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抵接架2062套设于阀芯2023,且抵接架2062的抵接架侧部20622的下端抵接于阀轴抵接部20154(因此阀轴内壁部2015可以不设置台阶部20152,台阶部20152的功能由阀轴抵接部20154实现),本实施例中抵接架2062包括第三抵接部206c(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的部分),此外,抵接架顶部20621与第一弹性件208相抵,本实施例中抵接架2062包括第一抵接部206a。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抵接架2062还包括抵接架孔部20623,抵接架孔部20623贯穿抵接架顶部20621的上下表面,承载部件207的上端穿过抵接架孔部20623,承载部件207的上端穿入第二弹性件204且位于第二弹性件204的通孔内缘,此时抵接部件孔部206d为抵接架孔部20623。
通过以上设置,第二弹性件204欲发生径向偏移时,能够受到承载部件207的限制,可以减少第二弹性件204的径向偏移,第二弹性件204在电动阀内更加稳定,有利于增加电动阀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阀轴抵接部20154到第二抵接部206b的高度为h,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到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距离为k,如图16所示的状态,第二抵接部206b和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处于刚好接触的状态,此时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与阀轴抵接部20154的存在距离h-k。
相对于当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与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时的状态,当阀芯部件202相对于阀轴组件201上升h-k的距离时,抵接架2062的抵接架顶部20621与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接触,抵接架顶部20621包括第二抵接部206b,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与阀轴抵接部20154从相抵的状态变成非相抵的状态,当阀芯部件202相对于阀轴组件201进一步上升时,抵接架2062的第二抵接部206b与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相抵,阀芯部件202受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载荷,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可以通过阀芯2023传递至阀口10a。
当然,对于实施例来说,没有设置台阶部20152,但是对于本申请来说,台阶部20152也是可以设置的,例如可以在阀轴内壁部2015设置台阶部20152,台阶部20152能够与抵接架侧部20622的下端相抵,也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
见图17,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十一实施例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
在本实施例中,与图13中的第七实施例相比,区别主要在于,阀芯部件202设置有阀芯主体部2021和阀芯套2022,阀芯主体部2021与阀芯套202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阀芯主体部2021包括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阀芯套2022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和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阀芯主体部2021穿过垫圈孔部20611,第二弹性件204与阀芯主体部2021相抵。
当然,也可以采用阀芯主体部2021没有穿过垫圈孔部20611,第二弹性件204穿过垫圈孔部20611与阀芯部件202相抵的形式。
见图18,是本发明电动阀第十二实施例电动阀开启到最大开度时的阀体剖视图,以及其局部放大图。与图10中的第四实施例相比,区别主要在于,阀芯部件202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具体的,阀芯套2022与承载部件207所对应的部位为一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套2022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和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其抵接部件206也可以采用抵接架2062的形式,阀轴组件201也可以采用阀轴主体部2013和筒状件2014的形式,本实施例以一种阀芯部件202的结构进行描述,该阀芯部件202与其他部件的形式并不冲突与矛盾。
因此,本发明的阀芯部件202,其阀芯主体部2021、阀芯套2022以及承载部件207可以全部一体加工成型,也可以择二一体加工成型,亦或者三者都为分体加工的形式。
因此,对电动阀的一些零部件进行常规的分隔、整合等改变,但其组装后其几何对应部分的功能基本相同,其仍属于本发明的构思,例如图8中对阀芯部件202结构相对于图7第一实施例中的阀芯部件202结构,其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实质上并未改变其几何对应部位功能,这些做适应性变更组合的结构,也落入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此外,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在第二弹性件204的下端增设垫圈或者垫片、或者在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和阀轴抵接部20154之间设置垫圈、或者在第二弹性件204上端增设垫圈或者垫片、或者在承载部件207和阀芯2023之间增设垫圈或者垫片,以上方式并不影响本申请的核心内容,本申请的两个部件相抵,包括两个部件直接相抵亦或者两个部件通过其他零部件间接相抵。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采用了顶杆205可以与外壳30相抵的形式,当然,也可以在外壳30连接其他部件,顶杆205与该部件可以相抵的形式。
此外,在上述垫圈或者垫片受到旋转摩擦配合的上、下表面,为了进一步减小其相对旋转的摩擦阻力,可以在其表面喷涂或镀覆具有润滑耐磨功能的涂层(例如含有聚四氟乙烯,或者含有石墨,或者含有二硫化钼成分的涂层),从而提高电动阀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本发明的核心构造,在增设减磨垫圈或垫片方面做一些适应性的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关于阀口10a的形成方式和是否设置接管等,本方案提供了多种方案,且在说明书中用了“可以”的标注,因此可以理解,并不能将本申请的“可以”理解为“必须”。
本发明所述的a或b,在a和b并不冲突的情况下,包括a、b和ab三者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名词,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作为基准,为便于描述而引入的;以及部件名称中的“第一”、“第二”等序数词,也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引入的,并不意味着对部件的任何次序作出任何的限定。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动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座部件(10)和阀芯转子组件(20),所述阀芯转子组件(20)包括阀轴组件(201)、阀芯部件(202)、第一弹性件(208)、第二弹性件(204)以及抵接部件(206);
所述阀轴组件(201)包括阀轴抵接部(20154);
所述阀芯部件(202)包括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能够与所述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
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上端部与所述阀轴组件(201)相抵,所述抵接部件(206)包括第一抵接部(206a),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06a)相抵,所述抵接部件(206)包括第二抵接部(206b),所述阀芯部件(202)包括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所述第二抵接部(206b)能够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相抵,所述抵接部件(206)包括第三抵接部(206c),所述第三抵接部(206c)能够与所述阀轴组件(201)相抵;
所述第一弹性件(208)外套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04),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上端部与所述阀轴组件(201)相抵,所述抵接部件(206)包括抵接部件孔部(206d),所述阀芯部件(202)包括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部分或所述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的部分位于所述抵接部件孔部(206d)内;
所述阀座部件(10)包括阀口(10a),所述阀芯部件(202)能够与所述阀口(10a)相抵;
当所述第三抵接部(206c)与所述阀轴组件(201)相抵、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与所述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被所述阀轴组件(201)承载,所述抵接部件(206)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大于所述阀芯部件(202)受到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当第三抵接部(206c)与所述阀轴组件(201)不相抵、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202b)与所述阀轴抵接部(20154)不相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弹力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08)的弹力被所述阀芯部件(202)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206)包括垫圈部件(2061),所述阀轴组件(201)包括阀轴内壁部(2015),所述阀轴内壁部(2015)包括台阶部(20152),所述垫圈部件(206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相抵,所述垫圈部件(2061)包括所述第一抵接部(206a),所述垫圈部件(2061)能够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相抵,所述垫圈部件(2061)包括所述第二抵接部(206b),所述垫圈部件(2061)能够与所述台阶部(20152)相抵,所述垫圈部件(2061)包括所述第三抵接部(206c),所述垫圈部件包括垫圈孔部(20611),所述阀芯部件(202)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穿过所述抵接部件孔部(206d),所述抵接部件孔部(206d)包括所述垫圈孔部(206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206)包括抵接架(2062),所述抵接架(2062)包括抵接架顶部(20621)和抵接架侧部(20622),所述抵接架顶部(2062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相抵,所述抵接架顶部(20621)包括所述第一抵接部(206a),所述抵接架顶部(20621)能够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相抵,所述抵接架顶部(20621)包括所述第二抵接部(206b),所述抵接架侧部(20622)能够与所述阀轴组件(201)相抵,所述抵接架侧部(20622)包括所述第三抵接部(206c),所述抵接架(2062)包括抵接架孔部(20623),所述阀芯部件(202)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穿过所述抵接架孔部(20623),所述抵接部件孔部(206d)包括所述抵接架孔部(2062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组件(201)包括阀轴(2011)和衬套(2012),所述衬套(2012)与所述阀轴(20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上端部与所述衬套(2012)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上端部与所述衬套(2012)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组件(201)包括阀轴本体部(2013)和筒状件(2014),所述阀轴本体部(2013)和所述筒状件(2014)固定连接,所述筒状件(2014)包括筒状件抵接部(20141),所述第一弹性件(208)的上端部与所述筒状件抵接部(20141)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上端部与所述筒状件抵接部(20141)相抵,所述阀轴本体部(2013)包括所述阀轴抵接部(2015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件(202)包括承载部件(207)和阀芯(2023),所述阀芯(2023)能够与所述阀轴抵接部(20154)相抵,所述阀芯(2023)包括所述第一阀芯抵接部(202a),所述承载部件(207)相对与所述阀芯(2023)更靠近所述第二弹性件(204),所述承载部件(207)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穿过所述抵接部件孔部(206d),所述承载部件(207)与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相抵,所述承载部件(207)包括所述第三阀芯抵接部(202d),所述承载部件(207)与所述阀芯(2023)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通过所述承载部件(207)传递至所述阀芯(20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07)能够与所述第二抵接部(206b)相抵,所述承载部件(207)包括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或,所述阀芯(2023)能够与所述第二抵接部(206b)相抵,所述阀芯(2023)包括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202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23)包括阀芯主体部(2021)和阀芯套(2022),所述阀芯套(2022)包括阀芯套孔部(20221),所述阀芯主体部(2021)的部分位于所述阀芯套孔部(20221)内,所述阀芯主体部(2021)与所述阀芯套(202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套孔部(20221)为通孔,所述阀芯主体部(2021)穿过所述阀芯套孔部(20221),所述阀芯主体部(2021)与所述承载部件(207)相抵,或,所述阀芯套孔部(20221)为通孔,所述阀芯主体部(2021)的上端位于所述阀芯套孔部(20221)内,所述阀芯套(2022)与所述承载部件(207)相抵,或,所述阀芯套孔部(20221)为盲孔,所述阀芯套(2022)与所述承载部件(207)相抵。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07)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04)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转子组件(20)还包括钢球(2024),所述阀芯(2023)还包括钢球容纳部(202e),所述钢球容纳部(202e)为设置于所述阀芯(2023)的槽,所述钢球(2024)的部分位于所述钢球容纳部(202e),所述承载部件(207)受到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弹力载荷通过所述钢球(2024)传递至所述阀芯(202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08)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04)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208)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04)的螺旋旋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074247 WO2022161429A1 (zh) | 2021-02-01 | 2022-01-27 | 一种电动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35662 | 2021-02-01 | ||
CN202110135662X | 2021-02-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38186A CN114838186A (zh) | 2022-08-02 |
CN114838186B true CN114838186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256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68358.9A Active CN114838186B (zh) | 2021-02-01 | 2021-10-29 | 一种电动阀 |
CN202111268357.4A Active CN114838185B (zh) | 2021-02-01 | 2021-10-29 | 一种电动阀 |
CN202111307370.6A Active CN114838187B (zh) | 2021-02-01 | 2021-11-05 | 一种电动阀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68357.4A Active CN114838185B (zh) | 2021-02-01 | 2021-10-29 | 一种电动阀 |
CN202111307370.6A Active CN114838187B (zh) | 2021-02-01 | 2021-11-05 | 一种电动阀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14838186B (zh) |
WO (1) | WO202216142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8186B (zh) * | 2021-02-01 | 2023-06-02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470746A (en) * | 1945-10-08 | 1949-05-17 | Bendix Aviat Corp | Valve |
JPH0740136Y2 (ja) * | 1987-07-27 | 1995-09-13 | 株式会社キッツ | プレッシャ−リリ−フ機能を有する電磁弁 |
JPH1130354A (ja) * | 1997-07-14 | 1999-02-02 | Fuji Koki Corp | 電動弁 |
JP2001311477A (ja) * | 2000-04-28 | 2001-11-09 | Nok Corp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US6405743B1 (en) * | 2000-11-03 | 2002-06-18 | Eaton Corporation | Dampening of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
JP4515045B2 (ja) * | 2003-04-02 | 2010-07-28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電動弁 |
US7163188B1 (en) * | 2004-07-30 | 2007-01-16 | Emerson Electric Co. | Solenoid valve for fluid flow |
CN100547272C (zh) * | 2006-08-31 | 2009-10-07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阀 |
CN201902636U (zh) * | 2010-12-24 | 2011-07-20 | 重庆凌达实业有限公司 | 自动真空节气阀 |
CN204025800U (zh) * | 2014-06-26 | 2014-12-17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一种双阻尼直动式水压溢流阀 |
JP6322562B2 (ja) * | 2014-12-19 | 2018-05-09 |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弁 |
JP6721237B2 (ja) * | 2016-06-29 | 2020-07-08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電動弁 |
JP6461872B2 (ja) * | 2016-08-30 | 2019-01-30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電動弁 |
CN108317259B (zh) * | 2017-01-18 | 2020-05-05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膨胀阀 |
CN206786099U (zh) * | 2017-05-31 | 2017-12-22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电动方向控制阀及由其组成的电动方向控制阀组 |
CN110296266B (zh) * | 2018-03-23 | 2021-08-27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209042826U (zh) * | 2018-08-17 | 2019-06-28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111828713A (zh) * | 2019-04-23 | 2020-10-27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210372219U (zh) * | 2019-06-13 | 2020-04-21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210949939U (zh) * | 2019-08-27 | 2020-07-07 | 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阀 |
CN210951999U (zh) * | 2019-08-30 | 2020-07-07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CN211875244U (zh) * | 2020-04-08 | 2020-11-06 |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反冲式电磁阀和电液控制系统 |
CN112178223A (zh) * | 2020-10-16 | 2021-01-05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阀芯组件以及电子膨胀阀 |
CN114838186B (zh) * | 2021-02-01 | 2023-06-02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阀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11268358.9A patent/CN114838186B/zh active Active
- 2021-10-29 CN CN202111268357.4A patent/CN114838185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05 CN CN202111307370.6A patent/CN114838187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1-27 WO PCT/CN2022/074247 patent/WO202216142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38186A (zh) | 2022-08-02 |
CN114838187B (zh) | 2023-06-02 |
CN114838187A (zh) | 2022-08-02 |
CN114838185A (zh) | 2022-08-02 |
CN114838185B (zh) | 2023-07-28 |
WO2022161429A1 (zh) | 2022-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44303U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4838186B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08343749A (zh) | 一种电子膨胀阀 | |
JP7483014B2 (ja) | 電子膨張弁 | |
CN214662107U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212480175U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218992370U (zh) | 控制阀 | |
CN219841044U (zh) | 电子膨胀阀、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113685559A (zh) | 一种电子膨胀阀 | |
CN114838147B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4076208B (zh) | 流量控制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 |
CN115126885A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6412253A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3775771A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09812613B (zh) | 电动阀 | |
CN114838179A (zh) | 一种电动阀 | |
WO2022161426A1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3775767A (zh) | 一种电动阀及电动阀的装配方法 | |
CN221549024U (zh) |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系统 | |
CN220134624U (zh) | 电子膨胀阀 | |
CN219242649U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5681513A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6066581A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115681511A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219529863U (zh) | 电动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