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8407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8407A
CN114808407A CN202210442649.3A CN202210442649A CN114808407A CN 114808407 A CN114808407 A CN 114808407A CN 202210442649 A CN202210442649 A CN 202210442649A CN 114808407 A CN114808407 A CN 114808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pace
heat generating
drying chamber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26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8407B (zh
Inventor
崔敬民
郑宽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633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0612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633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5034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63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2288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4426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8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8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8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8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8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3Laundry 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置有出入口;抽屉,具有干燥室,所述抽屉能够通过所述出入口从所述机壳中引出,所述干燥室由底部面、从所述底部面朝向上部延伸的前部面、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设置在面向所述前部面的位置的后部面、以及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连接所述前部面和所述后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形成;供应口,以贯通所述后部面的方式设置;空气供应部,固定在所述后部面且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通过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干燥室内部供应空气;发热板,由导体制成,形成所述底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以及发热体,位于所述底部面和所述发热板之间,在被供应电流时发热。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201910474876.2,申请日:2019年6月3日,发明名称: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的概念包括用于洗涤洗涤对象(衣物等)的装置、用于干燥干燥对象的装置、以及能够执行衣物的洗涤和干燥的装置。
已知一种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机壳;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以提供存放衣物的空间;以及空气供应部,将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滚筒。具有这种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采用以下方法:在旋转滚筒的同时搅拌衣物,并且将加热的空气供应到衣物,从而从衣物去除水分。然而,由于具有这种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在旋转滚筒的同时供应加热的空气,因此存在衣物上残留褶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知一种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干燥室,提供干燥空间;多个架(rack),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安置衣物的空间;以及空气供应部,将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设置有架的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衣物上残留褶皱的问题最小化,但是存在难以确保可以干燥大量衣物的空间的缺点。
可以考虑通过在干燥室内部设置多个架来一次性地干燥大量衣物,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难以将加热的空气均匀地供应到多个架的缺点。即,如果在干燥室内部设置多个架,则可能会存在放置在某个架上的衣物因过度干燥而受损,而放置在其他架上的衣物没有被干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干燥室中设置多个架,能够一次性地干燥大量衣物,并且能够将空气均匀地供应到各个架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能够防止在架的网上形成的热塑性树脂膜暴露于外部或者使上述现象最小化的架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置有出入口;抽屉,设置成能够通过所述出入口从所述机壳中引出,并且包括干燥室,所述干燥室由底部面、从所述底部面朝向上部延伸的前部面、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设置在面向所述前部面的位置的后部面、以及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连接所述前部面和所述后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形成;第一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中;第一通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中,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使所述第一架的上部空间和所述第一架的下部空间连通;第二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中,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第二通气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中,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使所述第二架的上部空间和所述第二架的下部空间连通;供应口,以贯通所述后部面的方式设置;空气供应部,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并且设置在比所述供应口更高的位置处;以及引导件,设置于所述供应口,用于将从所述空气供应部供应的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架和所述第二架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
所述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设置于所述供应口,将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二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引导件,设置于所述供应口,将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架和所述第二架之间的空间。
所述第一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件第一板,沿着所述后部面的宽度方向设置;以及第一引导件第二板,沿着所述后部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
所述第二引导件包括:第二引导件第一板,沿着所述后部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以及第二引导件第二板,沿着所述后部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
所述引导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引导件,设置于所述供应口,将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架的上部空间。
所述第三引导件包括:第三引导件第一板,沿着所述后部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以及第三引导件第二板,沿着所述后部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三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所述第三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三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支撑主体,设置成位于所述第二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的空间,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多个凸起,从所述支撑主体朝向所述底部面凸出,以保持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底部面之间的间隔;以及支撑主体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支撑主体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管道,设置成从所述供应口朝向所述空气供应部向上倾斜,以将从所述空气供应部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所述供应口。
所述空气供应部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包括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面上的第一流入口、以及设置在朝向所述后部面的面并且与所述管道连通的第一排出口;第一叶轮,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利用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流入到所述第一流入口的空气;第二壳体,包括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面上的第二流入口、以及设置在朝向所述后部面的面并且与所述管道连通的第二排出口;第二叶轮,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利用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流入到所述第二流入口的空气;以及加热器,对移动到所述第一流入口的空气以及移动到所述第二流入口的空气中的至少一种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管道相对于所述后部面的倾斜角度可以设定为30度至60度。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背面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机壳的后部面的方式设置;以及机壳盖,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后部面,以遮蔽所述背面贯通孔,并且朝向远离所述机壳后部面的方向凹入弯曲,以提供容纳所述空气供应部的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盖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机壳盖的方式设置,所述加热器可以设置成对流入到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入口中的更靠近所述盖贯通孔的位置处的流入口的空气进行加热。
本发明还包括:投入口,设置在所述抽屉的上部面,使所述干燥室与所述机壳内部连通;以及多个盖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机壳盖的方式设置,所述空气供应部可以将通过所述投入口排出到所述机壳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
从所述干燥室排出并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的空气的量可以设定为大于通过所述盖贯通孔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的空气的量。
从所述干燥室排出并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的空气的量和通过所述盖贯通孔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的空气的量的比例可以设定为6:4。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置有出入口;抽屉,通过所述出入口从所述机壳中引出,并且设置有干燥室;空气供应部,将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内部;以及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所述架包括:网,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使位于所述架的上部的空间和位于所述架的下部的空间彼此连通;网框架,所述网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网框架;架框架,提供供所述网框架结合的空间,并且防止所述网和所述网框架的接合部暴露于外部;以及框架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架框架的方式设置,并且当所述网框架结合于所述架框架时,提供设置所述网的空间。
所述网框架可以通过沿着所述网的边缘供应热塑性树脂的插入注塑(insertinjection molding)的方式与所述网的边缘结合。
所述架框架包括:框架第一主体,形成所述架的下部面;框架第二主体,结合于所述框架第一主体的上部,以形成所述架的上部面;以及容纳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和所述框架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主体,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空间,所述框架贯通孔可以包括:第一主体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框架第一主体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主体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框架第二主体的方式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主体贯通孔连通。
所述容纳部可以包括:第一容纳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下部区域的空间;以及第二容纳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二主体,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上部区域的空间。
所述干燥室包括:底部面;前部面,从所述底部面朝向上部延伸;后部面,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且设置于面向所述前部面的位置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且连接所述前部面和所述后部面,所述空气供应部固定于所述后部面,并且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并且可以设置成通过以贯通所述后部面的方式设置的供应口,将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内部。
本发明可以包括:第一轴,从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凸出;第二轴,从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凸出,并且位于通过所述第一轴的直线上;第一轴紧固部,设置在所述架框架中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面,以提供容纳所述第一轴的空间;第二轴紧固部,设置在所述架框架中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面,以提供容纳所述第二轴的空间;架支撑部,从所述前部面朝向所述后部面凸出,所述架框架的一端支撑于所述架支撑部;绝缘部,设置在所述架框架并且安置于所述架支撑部,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绝缘部插入槽,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的底部面,以提供容纳所述绝缘部的空间;紧固孔,位于所述绝缘部插入槽内部,并且以贯通所述框架第一主体的方式设置;紧固槽,从所述框架第二主体朝向所述紧固孔凸出;紧固部,贯通所述紧固孔并结合到所述紧固槽,从而将所述框架第一主体和所述框架第二主体结合。
所述网框架可以设置成能够从所述架框架中引出。
所述架框架可以包括:前侧框架,形成前部面;后侧框架,形成后部面;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连接所述前侧框架和所述后侧框架;狭缝,以贯通所述前侧框架的方式设置,使所述框架贯通孔与外部连通;框架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所述第一侧面框架和所述第二侧面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以支撑所述网框架。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前侧框架的长度可以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前部面长度。
所述框架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侧面引导件,设置为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空间;以及第二侧面引导件,设置为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第二侧面(面向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面)的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方向的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的深度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宽度,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方向的所述第二侧面引导件的深度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的第二侧面的宽度。
所述框架引导件可以包括:后侧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以提供供所述网框架的后部面插入的空间。
所述后侧引导件可以设置为以贯通所述后侧框架的方式设置的后侧框架贯通孔以及所述后侧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前侧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中的任意一种。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后侧引导件的长度可以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后部面长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置有出入口;抽屉,包括干燥室,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出入口从所述机壳中引出,所述干燥室由底部面、从所述底部面朝向上部延伸的前部面、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设置在面向所述前部面的位置的后部面、以及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连接所述前部面和所述后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形成;供应口,以贯通所述后部面的方式设置;空气供应部,固定于所述后部面并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并且通过所述供应口将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内部;发热板,由导体制成,并且形成所述底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以及发热体,位于所述底部面和所述发热板之间,在供应电流时发热。
所述发热板的面积可以设定为所述底部面面积的80%以上。
所述发热板还可以包括:容纳槽,设置成朝向远离所述底部面的方向凸出,以提供容纳所述发热体的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及网,设置在所述架中,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设置有使所述架的上部空间和所述架的下部空间连通的多个孔,所述供应口可以位于所述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
所述架包括:第一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以及第二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架和所述发热板之间,所述供应口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架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支撑主体,位于所述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多个凸起,从所述支撑主体朝向所述发热板凸出,以保持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发热板之间的间隔;以及支撑主体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支撑主体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引导件,将从所述供应口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引导到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发热板之间的空间。
所述发热体可以包括:第一发热体,从所述后部面朝向所述前部面延伸;第二发热体,从所述后部面朝向所述前部面延伸,并且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发热体隔开的位置处;第三发热体,从所述前部面朝向所述后部面延伸,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之间;第四发热体,从所述前部面朝向所述后部面延伸,并且位于所述第三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之间;第一连接发热体,连接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第二连接发热体,连接所述第三发热体和所述第四发热体;第三连接发热体,连接所述第四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体,贯通所述后部面并且暴露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体,贯通所述后部面并且暴露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
所述供应口包括:第一供应口,将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供应口,将空气供应到所述第四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之间的空间,所述空气供应部可以包括:第一叶轮,将空气排出到所述第一供应口;以及第二叶轮,将空气排出到所述第二供应口。
本发明还包括:网框架,所述网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网框架,所述架可以包括:架框架,所述网框架可引出地固定于架框架;以及框架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架框架的方式设置,并且当所述网框架插入到所述架框架时,提供设置所述网的空间。
所述架框架可以包括:前侧框架,形成前部面;后侧框架,形成后部面;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连接所述前侧框架和所述后侧框架;狭缝,以贯通所述前侧框架的方式设置,使得所述框架贯通孔与外部连通;框架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所述第一侧面框架和所述第二侧面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以支撑所述网框架。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前侧框架的长度可以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前部面长度。
所述框架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侧面引导件,设置为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空间;以及第二侧面引导件,设置为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第二侧面的空间。
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方向的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的深度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宽度,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方向的所述第二侧面引导件的深度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的第二侧面的宽度。
所述框架引导件可以包括:后侧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以提供供所述网框架的后部面插入的空间。
所述后侧引导件可以设置为以贯通所述后侧框架的方式设置的后侧框架贯通孔以及所述后侧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前侧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中的任意一种。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后侧引导件的长度可以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长度。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干燥室中设置多个架,能够一次性地干燥大量衣物,并且能够将空气均匀地供应到各个架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能够防止在架的网上形成的热塑性树脂膜暴露于外部或者使上述现象最小化的架的衣物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和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中提供的空气供应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中提供的架的第一实施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中提供的架的第二实施例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中提供的架的第三实施例的图。
图8和图9是示出本发明中提供的架的第四实施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空气供应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中提供的加热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下面描述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相同的符号在整个说明书中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机壳1;抽屉2,设置成能够从所述机壳1中引出;干燥室211,设置在所述抽屉中,以提供干燥空间;至少一个架7,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以及空气供应部4,将加热的空气(热风)或未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
所述机壳1包括:机壳主体11,提供容纳所述抽屉2的空间;以及出入口131,设置在所述机壳主体的前部面13,以提供所述抽屉2从所述机壳主体11中引出或插入到所述机壳主体11中的通路。当整个所述机壳前部面13设置为开放面时,所述出入口131将是机壳前部面13。然而,当所述出入口131设置为贯通机壳前部面13中的一部分的孔时,在所述出入口131的边缘设置止动件133,所述止动件133用于支撑设置在抽屉2上的面板24。
在所述机壳的后部面14设置有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机壳主体11的机壳盖15,所述机壳盖15可拆卸地结合于机壳主体11,是为了便于接近设置在所述抽屉2的背面或机壳主体11内部的装置。
在所述机壳盖15可以设置有多个盖贯通孔151,所述盖贯通孔151是用于将外部空气供应到所述机壳1内部的机构,所述空气供应部4可以通过所述盖贯通孔151将外部空气供应到干燥室211。
所述抽屉2包括主体21,所述主体21能够通过所述出入口131从所述机壳主体11中引出,所述干燥室211设置在所述主体21中。即,如图2所示,所述干燥室211可以包括:底部面212;前部面213,从所述底部面212朝向上部延伸;后部面214,固定于所述底部面212并设置在面向所述前部面213的位置处;以及第一侧面215和第二侧面216,固定于所述底部面212并连接所述前部面213和后部面214。
在所述干燥室211的上部面设置有投入口211a,衣物通过所述投入口211a出入。所述投入口211a可以设置为干燥室211的开放的上部面,或者可以设置为以贯通干燥室的上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孔。当用户将所述主体21从机壳1中引出时,所述投入口211a暴露于机壳1的外部。
面板24固定于所述主体21,所述面板24可以包括能够遮蔽所述出入口131的面板主体241。即,所述面板主体241可以设置为当所述主体21插入到机壳1中时能够遮蔽所述出入口131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所述主体21插入到机壳1中的状态下,所述面板主体24也位于机壳1的外部,因此,所述面板主体241也可以用作主体21的手柄。
在所述面板主体241可以设置有控制面板244。在所述控制面板244可以设置有输入部244a和显示部244b,所述输入部244a是用于向衣物处理装置100输入控制指令的机构,所述显示部244b是用于显示用户可选控制指令以及所选控制指令的执行过程的机构。
如图3所示,在所述干燥室211内部设置有提供放置衣物的空间的架,所述架可以包括:第一架7(上部架),位于所述干燥室211内部;以及第二架8(下部架),位于所述第一架7和所述底部面212之间。在所述第一架7设置有第一通气部76,使位于第一架的上部的干燥室的空间与位于第一架的下部的干燥室的空间彼此连通,在所述第二架8设置有第二连通部86,使位于所述第二架的上部的干燥室的空间与位于第二架的下部的干燥室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通气部76和第二通气部86可以设置为任何形状、结构和材料,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图3是示出所述通气部76、86设置为具有多个孔(网孔)的网(mesh)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
所述第一通气部76设置在以贯通所述第一架7的方式设置的孔中,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所述第二通气部86设置在贯通第二架8的孔中,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因此,即使干燥室211内部被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分成彼此不同的独立的空间,各个空间之间也可以通过所述通气部76、86彼此连通。第一架7和第二架8可以设置为相同的结构,其具体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可以设置成能够利用设置在干燥室211的第一侧面215和第二侧面216(参照图1)上的轴,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即,所述第一架7可以设置成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215上的第一架第一轴217和设置在第二侧面216上的第一架第二轴(未图示),在干燥室211中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所述第二架8可以设置成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215上的第二架第一轴218(位于第一架第一轴的下部)和设置在第二侧面216上的第二架第二轴(未图示),在干燥室211中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只有在所述第一架7能够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的情况下,用户才能够将衣物放置在第二架8上,只有在第二架8能够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的情况下,用户才能够将衣物放置在底部面212上。
当所述第一架和第二架设置成在干燥室内部旋转时,在所述干燥室的前部面213可以设置有架支撑部25,所述架支撑部25用于支撑各个架的自由端。所述架支撑部25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251,支撑第一架7的自由端;以及第二支撑部255,支撑所述第二架8的自由端。
所述第一支撑部251利用第一支撑部旋转轴253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前部面213,使得当所述第二架8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时,所述第一支撑部251不会干扰第二架8的旋转,并且在所述前部面213可以设置有提供容纳所述第一支撑部251的空间的第一容纳槽213a(或容纳孔)。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架8和底部面212之间的空间还可以设置有间隔件6,使得投入到所述第二架8的下部空间的衣物能够容易地干燥。所述间隔件6是设置成与所述底部面212保持隔开的状态,以提供放置衣物的空间的机构。
所述间隔件6可以设置成包括:支撑主体61,设置成位于所述第二架8和所述底部面212之间的空间,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多个凸起65,从所述支撑主体61朝向所述底部面212凸出,以保持所述支撑主体61与底部面212之间的间隔;以及支撑主体贯通孔611,以贯通所述支撑主体61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所述间隔件6还可以设置有间隔件手柄63,所述间隔件手柄63从支撑主体61朝向底部面212凹入弯曲而形成,从所述支撑主体61的表面到间隔件手柄63的端部的长度可以设置成与从所述支撑主体61的表面到所述凸起65的端部的长度相同。
为了便于将所述间隔件6安装在位于所述第二架8的下部的空间,所述第二支撑部255利用第二支撑部旋转轴257可旋转地结合于前部面213,并且在所述前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容纳槽213b(或容纳孔),第二支撑部255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槽213b中。
放置在所述架7、8和间隔件6上的衣物利用所述空气供应部4供应到干燥室211的热风或未加热空气而干燥,下面将围绕空气供应部4供应热风的情况进行说明。
所述空气供应部4通过以贯通干燥室211的一面的方式设置的供应口214a,将热风供应到干燥室,图3是示出所述供应口214a设置为贯通后部面214的孔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
所述空气供应部4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并且设置在比所述供应口214a更高的位置处,从所述空气供应部4排出的空气可以通过管道47供应到所述供应口214a,所述管道47设置成从所述供应口214a朝向所述空气供应部4向上倾斜。
所述机壳盖15固定于所述机壳后部面14,以遮蔽以贯通所述机壳后部面14的方式设置的后部面贯通孔141,并且设置成朝向远离所述机壳后部面14的方向弯曲,因此,当所述抽屉2插入到机壳1中时,所述机壳盖15将提供容纳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间。
如图4所示,所述空气供应部4包括加热空气的加热部41、42以及将空气供应到干燥室211的风扇431、432、44、45、46。
所述风扇可以包括:壳体,通过所述管道47与所述干燥室211连通;第一叶轮44和第二叶轮45,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电机46,设置有用于旋转所述叶轮的旋转轴461。所述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431,提供容纳第一叶轮44的空间;以及第二壳体432,提供容纳所述第二叶轮45的空间。
所述第一叶轮44和第二叶轮45可以设置为将空气吸入到旋转中心并通过圆周面排出空气的离心叶轮,所述第一壳体431和所述第二壳体432可以设置为能够容纳各个叶轮的圆筒。所述第一壳体431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一流入口431a,设置在朝向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的一面上;以及第一排出口431b,设置在朝向干燥室的后部面214的圆周面上,并且与所述管道47连通,所述第二壳体432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二流入口432a,设置在朝向干燥室的第二侧面216的一面上;以及第二排出口432b,设置在朝向干燥室的后部面214的圆周面上,并且与所述管道47连通。
所述加热部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431、432上的加热部壳体41、以及固定于所述加热部壳体上的加热器42。所述加热部壳体41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431和第二壳体432中的任意一个壳体。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部壳体41可以设置成包括:底座411,结合到所述第二壳体432,以提供固定所述加热器42的空间;以及底座盖412,结合到所述底座,以形成与所述第二流入口432a连通的流路。所述加热器42位于由所述底座411和底座盖412形成的流路内部,因此能够对移动到所述第二流入口432a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底座盖412不仅是用于形成所述流路的机构,而且还是用于防止所述加热器42暴露于外部,以防止水或可燃物质接触于加热器42的机构。然而,为了将空气流畅地供应到所述第二流入口432a,在所述底座盖412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盖狭缝414。所述盖狭缝414以贯通底座盖412的方式设置。此外,当所述底座盖412与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排出口432b干涉时,在所述底座盖412还应当设置有与第二排出口432b连通的盖贯通孔413。所述电机46可以设置为利用一个旋转轴461来旋转两个叶轮44、45的双轴电机(double shaftmotor)。
如图3所示,设置于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第一排出口431a和第二排出口432b位于比多个供应口214a中位于最低位置的供应口214a更高的位置处,所述管道47设置成从所述供应口214a朝向两个排出口431b、432b向上倾斜,这是为了便于将热风供应到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架8和底部面212之间的空间。
随着所述管道47相对于所述后部面214的倾斜角A(从后部面到各个排出口的中心的角度)增加,可以预期供应到所述第二架8和底部面212之间的空间的空气的量增加的效果。然而,随着所述角度A增加,供应到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的空间、以及位于第一架7的上部的空间的空气量减少,因此,会出现为了设置空气供应部4而抽屉的后部面214所需的空间的体积增加的缺点。因此,所述管道47相对于所述后部面214的倾斜角A需要适当地设定。根据实验,只有将所述角度A设定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才能够使上述优点最大化并且缺点最小化。
另一方面,为了将空气均匀地供应到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架8和间隔件6之间的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架7的上部的空间,在所述供应口214a还可以设置有引导件49。
所述引导件49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49a,设置于所述供应口214a,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二架8和所述间隔件6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引导件49b,设置于所述供应口214a,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的空间。
所述第一引导件49a和第二引导件49b可以设置为沿着所述后部面21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设置的一个以上的板(board),图2是示出所述第一引导件49a包括沿着所述后部面214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引导件第一板491、以及沿着所述后部面214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一板491的上部的第一引导件第二板492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
本发明中提供的所述管道47设置成相对于后部面214倾斜,以将从所述空气供应部4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所述供应口214a。因此,为了将空气均匀地供应到所述第二架8和所述底部面212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1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2优选设定为不同的角度。图2是示出朝向所述底部面212向下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1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2的情况的图。
所述第二引导件49b同样可以设置为一个以上的板。图2是示出所述第二引导件49b包括沿着所述后部面21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设置于所述供应口214a的第二引导件第一板493、第二引导件第二板494、第二引导件第三板495、第二引导件第四板496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
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一板493可以位于第一引导件第二板492的上部,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二板494可以位于第二引导件第一板493的上部,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三板495可以位于第二引导件第二板494的上部,第二引导件第四板496位于第二引导件第三板495的上部。
在该情况下,朝向所述第二架8的上部面向下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3,优选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4且小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2。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4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三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5,所述第二引导件第三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5可以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四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6。
使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形成的空间的体积以及位于第一架7上部的空间的体积大于位于第二架8下部的空间的体积有利于放置在第一架7和第二架8上的衣物的干燥。
另一方面,可以将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形成的空间的体积设定为与位于第一架7上部的空间的体积相同(第一架和第二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为与第一架和投入口之间的距离相同)。
由于形成于干燥室的上部面的投入口211a,形成于所述第一架7的上部的衣物支撑空间将从第一架扩展到机壳主体11的上部面。因此,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形成的空间的体积可以设定为大于位于第一架7上部的空间的体积(第一架和第二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为大于第一架和投入口之间的距离)。
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件49b的板493、494、495、496的数量设定为大于设置于第一引导件49a的板491、492的数量是为了将空气均匀地供应到设置成最宽的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之间的整个空间中,以提高干燥效率。
此外,所述引导件49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空气引导到位于所述第一架7的上部的空间的第三引导件49c,所述第三引导件49c同样可以设置为沿着抽屉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设置于所述供应口214a的一个以上的板。图2是示出所述第三引导件49c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四板496的上部的第三引导件第一板497、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引导件第一板497的上部的第三引导件第二板498的情况的图。
在该情况下,朝向所述第一架7的上部面向下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三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7,优选设定为大于第三引导件第二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8。这是因为朝向第一架7上部面供应空气将有利于衣物与热风之间的热交换。所述第三引导件第一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7,优选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第四板的上部面倾斜角度A6。
设置于所述空气供应部的加热器42优选设置成对流入到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流入口431a和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流入口432a中的更靠近所述盖贯通孔151的位置处的流入口的空气进行加热。即,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二流入口432a更靠近盖贯通孔151时,所述加热器42优选设置成对流入到所述第二流入口432a的空气进行加热。
如图3所示,由于本发明中提供的干燥室211在其上部面设置有投入口211a,与衣物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所述投入口211a排出到所述机壳1内部,排出到所述机壳1内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通过出入口131等排出到机壳1的外部,其余空气利用所述空气供应部4再次供应到所述干燥室211。
从所述投入口211a排出的空气是与衣物完成热交换的空气,但是其相比通过盖贯通孔151流入的外部空气具有更大的热能。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空气供应部4将通过所述投入口211a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再次供应到所述干燥室211,因此具有能够节省干燥所需的能量的效果(提供高干燥效率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
为此,从所述干燥室211排出并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气的量,优选设定为大于通过所述盖贯通孔151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气的量。根据实验,当从所述干燥室211排出并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气的量和通过所述盖贯通孔151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气的比例设定为60:40至55:45时,干燥效率是最好的。
从所述干燥室211排出并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气的量和通过所述盖贯通孔151供应到所述空气供应部4的空气的量,能够通过所述投入口211a的面积、所述盖贯通孔151的总面积、所述第一流入口431a的面积、第二流入口432a和供应口214a的面积来进行调节。
在所述干燥室211的前部面213还可以设置有向衣物供应添加剂的添加剂供应部5。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添加剂是指给衣物提供香气或者从衣物上除去异味的物质,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是片状(sheet)芳香剂。所述添加剂供应部5可以包括:安装部51,设置在所述干燥室的前部面213;插入口53,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上部面;连通孔55,贯通所述前部面213,以使所述安装部51与干燥室211连通;以及片状添加剂57,插入到所述安装部51中。
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9对本发明中提供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5所示的第一架7包括:第一架框架F1,设置有框架贯通孔74;以及第一通气部76(第一网),其边缘固定于所述第一架框架F1,并且位于所述框架贯通孔74中。
在所述第一架框架F1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的面(位于-X轴方向的面)设置有第一轴紧固部(未图示),第一架第一轴217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一轴紧固部,在所述第一架框架F1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的第二侧面216的面(位于X轴方向的面)设置有第二轴紧固部78,第一架第二轴(未图示)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轴紧固部78。
所述第一轴紧固部和所述第二轴紧固部78的下端(朝向干燥室的底部面的面)可以设置为开放的狭缝,由此,所述第一架7不仅能够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而且还可以从所述干燥室211分离。因此,用户通过从干燥室211移除所述第一架7,还可以对大体积的干燥对象进行干燥。
此外,在所述第一架框架F1的两侧面还可以设置有弯曲部751、753。所述弯曲部751可以包括:第一弯曲部751,设置在第一架框架F1所提供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211的第一侧面的面;以及第二弯曲部753,设置在第一架框架F1所提供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211的第二侧面的面。
在所述弯曲部751、753中,第一架框架F1的两侧面朝向远离干燥室的两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方向凹入弯曲,使得位于第一架的上部的空间与位于第一架的下部的空间连通。所述弯曲部751、753可以使放置在第一架7上的衣物的一部分垂到第一架7的下部空间,因此对于长度较长的衣物的干燥具有有益效果。不同于图5所示,所述弯曲部也可以仅包括第一弯曲部751和第二弯曲部753中的任意一个弯曲部。
在所述第一架框架F1的上部面还可以设置有手柄724,在所述第一架框架F1的下部面还可以设置有绝缘部79。所述绝缘部79可以设置为诸如橡胶的弹性体。当所述第一架框架F1接触于设置在干燥室211的前部面上的第一支撑部251时,所述绝缘部79吸收冲击,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架框架F1破损并防止噪音。
所述第二架8可以设置为与上述第一架7相同的结构。即,所述第二架8可以包括:第二架框架F2;以及框架贯通孔84(第二架框架贯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架框架,第二通气部86(第二网)位于所述框架贯通孔84中。在所述第二架框架F2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可以分别设置有手柄824(第二架手柄)和绝缘部89(第二架绝缘部)。另外,在所述第二架框架F2的两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二架第一弯曲部851、第二架第二弯曲部853、第二架第一轴紧固部和第二架第二轴紧固部88。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架框架F1可以通过沿着所述第一网76的边缘注塑热塑性树脂的插入注塑的方法与所述第一网76结合,所述第二架框架F2可以通过沿着所述第二网86的边缘注塑热塑性树脂的插入注塑的方法与所述第二网86结合。在该情况下,热塑性树脂可以形成膜FR(film of resin,又称flash),所述膜FR封堵位于网76、86的边缘的网孔。当沿着网76、86的边缘形成膜FR时,不仅难以向放置在各个网76、86上的衣物供应空气,而且还会导致用户怀疑架故障的问题。
图6至图9所示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特征在于,能够防止膜FR形成于网上,或者防止形成于网上的膜FR暴露于外部。
图6所示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特征在于,能够防止膜FR形成于网上,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仅对第一架7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同样包括:第一架框架F1;框架贯通孔74,以贯通所述第一架框架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一通气部76(第一网),设置在所述框架贯通孔中。
所述第一架框架F1由第一架下部框架71和第一架上部框架72结合而形成,所述第一架下部框架71可以设置为形成所述第一架7的下部面的框架第一主体711,所述第一架上部框架72可以设置为结合于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以形成第一架的上部面的框架第二主体721。
在该情况下,所述框架贯通孔74可以包括:第一主体贯通孔741,以贯通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主体贯通孔743,以贯通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的方式设置。当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和框架第二主体721结合时,所述第一主体贯通孔741和所述第二主体贯通孔743形成一个框架贯通孔74。
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设置有多个固定销712a,所述固定销712a是从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朝向框架第二主体721凸出的销。所述固定销712a沿着所述第一主体贯通孔741的边缘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网76利用所述固定销712a固定于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即,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网76中的多个网孔中,位于边缘的孔结合于所述固定销712a时,所述第一网76将固定于框架第一主体711。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设置为使得所述固定销712不暴露于外部的形状。
为了防止所述第一网76下垂,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网支撑部713,所述多个网支撑部713设置成横贯所述第一主体贯通孔741。在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可以设置有手柄724。
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一轴紧固部(未图示),第一架第一轴217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一轴紧固部;以及第二轴紧固部78,第一架第二轴可拆卸地结合于第二轴紧固部78。由于上面已经描述了所述第一轴紧固部和第二轴紧固部78的形状和功能,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然而,不同于图6所示,所述第一轴紧固部和第二轴紧固部78也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的两侧面。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架7同样还可以包括:第一弯曲部751,设置在第一架框架F1所提供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211的第一侧面的面;以及第二弯曲部753,设置在第一架框架F1所提供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211的第二侧面的面。由于上面已经描述了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的功能和形状,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然而,当所述第一架框架F1由下部框架71和上部框架72的结合而形成时,所述第一弯曲部751应当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左侧面和框架第二主体721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弯曲部753应当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右侧面和框架第二主体721的右侧面。
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设置有绝缘部79,所述绝缘部79设置为诸如橡胶的弹性体,从而当所述第一架7安置于第一支撑部251时,能够吸收产生的冲击。为了提供容纳所述绝缘部79的空间,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可以设置有绝缘部插入槽715。所述绝缘部插入槽715可以由朝向干燥室的底部面212的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底部面212的方向凹入弯曲而设置。
上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和框架第二主体721能够利用诸如螺栓的紧固部73彼此结合,为此,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可以设置有紧固孔714,并且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可以包括紧固槽723,所述紧固槽723设置在与所述紧固孔714对应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所述紧固部73贯通所述紧固孔714并固定于所述紧固槽723,从而将两个框架主体711、721结合。
所述紧固孔714可以位于所述绝缘部插入槽715内部。在该情况下,所述绝缘部79能够防止所述紧固部73暴露于第一架7的外部,因此,不仅能够防止紧固部73被腐蚀,而且还能够提升所述第一架7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中,第一架框架F1和第一网76并不是通过插入注塑的方式结合,而是利用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固定销712a固定于第一架框架F1,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网76上形成热塑性树脂膜(Film of thermoplastic resim)。
图7至图9所示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特征在于,能够防止形成在网76、86上的膜FR暴露于外部,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仅对第一架7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所示的第一架7包括:第一架框架F1;框架贯通孔74,以贯通所述第一架框架的方式设置;第一通气部76(第一网),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使位于所述第一架的上部的空间和位于所述第一架的下部的空间彼此连通;以及网框架77,所述第一网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网框架77。所述第一架框架F1不仅可以提供供所述网框架77结合的空间,而且还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网76和所述网框架77的接合部暴露于外部。另一方面,当所述网框架77结合于第一架框架F1时,所述第一网76将位于所述框架贯通孔74中。
所述网框架77通过沿着所述第一网76的边缘供应热塑性树脂的插入注塑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网76结合。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网76和网框架77的接合部将形成膜FR,所述膜FR是由热塑性树脂填充第一网76的孔而形成。
所述第一架框架F1由第一架下部框架71和第一架上部框架72结合而形成,所述第一架下部框架71可以设置为形成所述第一架7的下部面的框架第一主体711,所述第一架上部框架72可以设置为结合于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以形成第一架的上部面的框架第二主体721。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设置有第一主体贯通孔741,在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设置有第二主体贯通孔743,所述框架贯通孔74由所述第一主体贯通孔741和所述第二主体贯通孔743结合而形成。
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和框架第二主体721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主体上设置有容纳部712、722,所述容纳部712、722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77的空间。图7是示出所述容纳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以容纳所述网框架77的下部面的第一容纳部712、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以容纳所述网框架77的上部面的第二容纳部722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
与图6的实施例相同,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设置有容纳绝缘部79的绝缘部插入槽715,所述绝缘部插入槽715可以由朝向干燥室的底部面212的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底部面212的方向凹入弯曲而设置。
所述第一架7还包括:第一紧固孔714,以贯通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方式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绝缘部插入槽715内部;紧固槽723,从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朝向所述紧固孔714凸出;以及紧固部73,贯通所述紧固孔714并结合到所述紧固槽723,从而将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和框架第二主体721结合。
所述网框架77容纳在由所述第一容纳部712和第二容纳部722形成的空间中,并且所述第一网76通过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和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的结合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设置在框架贯通孔74中,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能够防止形成于网框架77和第一网76的接合部的膜FR暴露于第一架框架F1的外部、或者使上述现象最小化。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所述第一网76下垂,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网支撑部713,所述多个网支撑部713设置成横贯第一主体贯通孔741。在所述框架第二主体721的上部面可以设置有手柄724。
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一轴紧固部(未图示),第一架第一轴217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一轴紧固部;以及第二轴紧固部78,第一架第二轴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轴紧固部78。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架7同样还可以包括:第一弯曲部751,设置在第一架框架F1所提供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211的第一侧面的面;以及第二弯曲部753,设置在第一架框架F1所提供的两侧面中朝向干燥室211的第二侧面的面。所述第一弯曲部751应当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左侧面和框架第二主体721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弯曲部753应当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第一主体711的右侧面和框架第二主体721的右侧面。
图8至图9所示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的特征在于,网框架77设置成能够从架框架F1、F2中引出,从而能够使沿着网76、86的边缘形成的膜FR暴露于外部的现象最小化。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和第二架8可以设置为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仅对第一架7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架7包括:第一架框架F1;框架贯通孔74,以贯通所述第一架框架的方式设置;第一通气部76(第一网),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使位于所述第一架的上部的空间和位于所述第一架的下部的空间彼此连通;以及网框架77,所述第一网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网框架77。
所述网框架77包括:网框架主体771,所述第一网76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网框架主体771;以及网框架止动件773,设置在所述网框架主体的前部面。所述网框架主体771可以通过向第一网76的边缘供应热塑性树脂的插入注塑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网76结合。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网76和网框架主体771的接合部将形成膜FR。所述网框架止动件773可以设置成用作所述网框架77的手柄。
所述第一架框架F1可以包括:前侧框架716,形成第一架7的前部面;后侧框架717,形成所述第一架7的后部面;以及第一侧面框架718和第二侧面框架719,连接所述前侧框架716和后侧框架717。
所述前侧框架716、后侧框架717、第一侧面框架718和第二侧面框架719可以沿着所述框架贯通孔74的边缘设置,以使所述框架贯通孔74形成于中心。
在所述前侧框架716可以设置有:狭缝716a,以贯通前侧框架716的方式设置,并且与所述框架贯通孔74连通;以及安置槽716b(参照图9),设置为所述前侧框架716的前部面凹入弯曲的槽,并且所述网框架止动件773安置于所述安置槽716b。
另一方面,在所述后侧框架717、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和所述第二侧面框架719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上还设置有框架引导件,所述网框架主体771支撑于所述框架引导件。所述框架引导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的第一侧面引导件718a、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框架719的第二侧面引导件719a、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717的后侧引导件717a中的至少一个引导件。
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718a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719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所述第二侧面引导件719a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二侧面框架719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
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718a和第二侧面引导件719a设置成从所述狭缝716a的两端朝向所述后侧框架717延伸。因此,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718a将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主体771的一侧面的空间,所述第二侧面引导件719a将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主体771的另一侧面的空间。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77的方向(-Z轴方向)上的所述前侧框架的长度L1,优选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77的方向(-Z轴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前部面长度ML1。
另外,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719的方向(-X轴方向)的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718a的深度,优选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主体771的侧面宽度ML4(网框架第一侧面的宽度),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的方向(X轴方向)的所述第二侧面引导件719a的深度L2,优选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主体771的侧面宽度ML2(网框架第二侧面的宽度)。这是为了使在所述第一网76上形成的膜FR暴露于外部的现象最小化。
所述后侧引导件717a是提供供所述网框架主体771的后部面插入的空间的机构,所述后侧引导件717a可以设置为后侧框架717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前侧框架716的方向(-Z轴方向)凹入弯曲的槽,或者可以设置为以贯通后侧框架717的方式设置的后侧框架贯通孔(参照图9)。
在任何情况下,在插入所述网框架77的方向上的所述后侧引导件的长度L3,都应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主体771的后部面长度ML3。
为了防止所述第一网76下垂,在所述第一架框架F1可以设置有多个网支撑部713,所述多个网支撑部713连接前侧框架716和后侧框架717。
如图9所示,在所述前侧框架716的下部面可以设置有绝缘部插入槽715,绝缘部79固定于所述绝缘部插入槽715,在所述前侧框架716的上部面可以设置有手柄724。
在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和第二侧面框架719分别设置有:第一轴紧固部(未图示),第一架第一轴217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一轴紧固部;以及第二轴紧固部78,第一架第二轴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轴紧固部78。在所述第一侧面框架718设置有朝向远离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的方向(X轴方向)弯曲的第一弯曲部751,在所述第二侧面框架719设置有朝向远离干燥室的第二侧面216的方向(-X轴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753。由于上面已经描述了所述第一轴紧固部、第二轴紧固部78、第一弯曲部751和第二弯曲部753的形状和功能,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0至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同样包括:机壳1;抽屉2,设置成能够从所述机壳1中引出;干燥室211,设置在所述抽屉中,以提供干燥空间;至少一个架7、8,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以及空气供应部3,将加热的空气(热风)或未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干燥室。所述机壳1和所述抽屉2的结构与图1至图3所示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提供的机壳和抽屉的结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图10所示,所述架可以包括:第一架7(上部架),位于所述干燥室211内部;以及第二架8(下部架),位于所述第一架7和所述底部面212之间。所述架7、8的结构与图1至图9所示的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然而,所述第一架7和第二架8可以设置成利用设置在干燥室211的第一侧面215和第二侧面216(参照图1)上的轴,能够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即,所述第一架7可以设置成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215上的第一架第一轴215a和设置在第二侧面216上的第一架第二轴216a(参照图12),在干燥室211中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所述第二架8可以设置成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215上的第二架第一轴215b(位于第一架第一轴的下部)和设置在第二侧面216上的第二架第二轴216b(参照图12),在干燥室211中朝向投入口211a旋转。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供应部3通过以贯通干燥室211的一面的方式设置的供应口214a,将热风供应到干燥室,图10是示出所述供应口214a设置为贯通后部面214的孔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1所示,所述空气供应部3可以包括:壳体31,通过所述供应口214a与干燥室211连通;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电机35,设置有用于旋转所述叶轮的旋转轴351。所述壳体31可以包括:第一壳体311,提供容纳第一叶轮33的空间;以及第二壳体313,提供容纳所述第二叶轮34的空间。
所述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可以设置为将空气吸入到旋转中心并通过圆周面排出空气的离心叶轮,所述第一壳体3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3可以设置为能够容纳各个叶轮的圆筒。
所述第一壳体311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一流入口311a,设置在与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平行的一面上;以及第一排出口311b,设置在朝向干燥室的后部面214的圆周面上,并且与所述供应口214a连通,所述第二壳体313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二流入口313a,设置在与干燥室的第二侧面216平行的一面上;以及第二排出口313b,设置在朝向干燥室的后部面214的圆周面上,并且与所述供应口214a连通。所述电机35可以设置为利用一个旋转轴351来旋转两个叶轮33、34的双轴电机。
如图10所示,在所述干燥室的底部面212设置有加热部9,所述加热部9对通过所述供应口214a供应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部9可以包括:发热板93,由导体(conductor)制成,并且形成所述底部面212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以及发热体91,设置成位于所述底部面212和发热板93之间,并且在供应电流时发热。
所述发热板93可以设置成覆盖整个所述底部面212,也可以设置成覆盖所述底部面212的一部分。图12是示出所述发热板93设置成形成底部面212的一部分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的图。所述发热板93是对从空气供应部3供应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机构,因此所述发热板93的宽度越宽越有利。因此,所述发热板93的面积优选设定为所述底部面面积212的80%以上。
所述发热板93的形状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底部面212的形状对应。图12是示出方形的发热板93作为一个例子的图。在所述发热板93的边缘可以设置有朝向所述底部面212弯曲的弯曲部931,在所述底部面212可以设置有供所述弯曲部931插入的弯曲部容纳槽212b。
所述发热板93还可以包括容纳槽933,所述容纳槽933设置成朝向远离所述底部面212的方向凸出,以提供容纳所述发热体91的空间。所述容纳槽933不仅是用于提供容纳发热体91的空间的机构,而且还是用于增大所述空气供应部4供应的空气与所述发热板93的接触面,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机构。
为了缩短空气的加热时间,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容纳部933的表面积和数量,来将所述发热板93的表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底部面212的面积。
以贯通干燥室的后部面214的方式设置的供应口214a,可以包括:第一供应口2141,与所述第一排出口311b连通;以及第二供应口2143,与所述第二排出口313b连通。
所述第一供应口2141和第二供应口2143设置成位于所述第二架8和发热体91之间的空间。此外,在所述第一供应口2141和第二供应口2143还可以设置有引导件39(参照图10),所述引导件39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第二架8和间隔件6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间隔件6和底部面212之间的空间。
如图12所示,所述发热体91可以包括:第一发热体911和第二发热体912,从干燥室的后部面214朝向前部面213延伸,并且沿着干燥室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彼此隔开;第三发热体913,位于所述第一发热体911和第二发热体912之间,并且从干燥室的前部面213朝向后部面214延伸;以及第四发热体914,位于所述第三发热体913和第二发热体912之间,并且从所述前部面213朝向后部面214延伸。所述第一发热体911和第二发热体912设置成分别包括第一端子911a和第二端子912a,所述第一端子911a和第二端子912a贯通干燥室的后部面214,并且暴露于所述干燥室211的外部。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发热体911和所述第三发热体91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发热体91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发热体915从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朝向第二侧面216延伸,所述第三发热体913和第四发热体914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发热体91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发热体916从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朝向第二侧面216延伸,所述第四发热体914和第二发热体912可以通过第三连接发热体917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发热体917从干燥室的第一侧面215朝向第二侧面216延伸。
为了便于所述发热体91的组装,在所述干燥室的底部面212还可以设置有发热体容纳槽212a,所述发热体91的圆周面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发热体容纳槽212a中。
为了缩短通过所述供应口2141、2143供应的空气由发热板93加热的时间,所述第一供应口2141可以设置成将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一发热体911和第三发热体913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二供应口2143可以设置成将空气供应到所述第四发热体914和第二发热体912之间形成的空间。
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变形而实施,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因此,如果变形的实施例中包含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构成要素,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设置有出入口;
抽屉,具有干燥室,所述抽屉能够通过所述出入口从所述机壳中引出,所述干燥室由底部面、从所述底部面朝向上部延伸的前部面、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设置在面向所述前部面的位置的后部面、以及固定于所述底部面并连接所述前部面和所述后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形成;
供应口,以贯通所述后部面的方式设置;
空气供应部,固定在所述后部面且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通过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干燥室内部供应空气;
发热板,由导体制成,形成所述底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以及
发热体,位于所述底部面和所述发热板之间,在被供应电流时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板的面积被设定为所述底部面的面积的8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板还包括:
容纳槽,设置成朝向远离所述底部面的方向凸出,以提供容纳所述发热体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及
网,设置在所述架中,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设置有使所述架的上部空间和所述架的下部空间连通的多个孔,
所述供应口位于所述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包括:
第一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以及
第二架,设置在所述干燥室内部,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架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所述供应口位于所述第二架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主体,位于所述架和所述底部面之间,以提供支撑衣物的空间;
多个凸起,从所述支撑主体朝向所述发热板凸出,以保持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发热板之间的间隔;以及
支撑主体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支撑主体的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导件,将从所述供应口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引导到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发热板之间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包括:
第一发热体,从所述后部面朝向所述前部面延伸;
第二发热体,从所述后部面朝向所述前部面延伸,并且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发热体隔开的位置处;
第三发热体,从所述前部面朝向所述后部面延伸,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之间;
第四发热体,从所述前部面朝向所述后部面延伸,并且位于所述第三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之间;
第一连接发热体,连接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
第二连接发热体,连接所述第三发热体和所述第四发热体;
第三连接发热体,连接所述第四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
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体,贯通所述后部面并且暴露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以及
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体,贯通所述后部面并且暴露于所述干燥室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口包括:
第一供应口,将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之间的空间;以及
第二供应口,将空气供应到所述第四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之间的空间,
所述空气供应部包括:
第一叶轮,将空气排出到所述第一供应口;以及
第二叶轮,将空气排出到所述第二供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网框架,所述网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网框架,
所述架包括:
架框架,所述网框架可引出地固定于所述架框架;以及
框架贯通孔,以贯通所述架框架的方式设置,并且当所述网框架插入到所述架框架时,提供设置所述网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框架包括:
前侧框架,形成前部面;
后侧框架,形成后部面;
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连接所述前侧框架和所述后侧框架;
狭缝,以贯通所述前侧框架的方式设置,使所述框架贯通孔与外部连通;以及
框架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所述第一侧面框架和所述第二侧面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以支撑所述网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前侧框架的长度被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前部面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引导件包括:
第一侧面引导件,设置为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空间;以及
第二侧面引导件,设置为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以提供容纳所述网框架的第二侧面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引导件的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框架的方向的深度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的第一侧面的宽度,
所述第二侧面引导件的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框架的方向的深度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网框架的第二侧面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引导件包括:
后侧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框架,以提供供所述网框架的后部面插入的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引导件被设置为以贯通所述后侧框架的方式设置的后侧框架贯通孔以及所述后侧框架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前侧框架的方向凹入弯曲的槽中的任意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后侧引导件的长度被设定为大于在插入所述网框架的方向上的所述网框架的长度。
CN202210442649.3A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808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649.3A CN114808407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63395 2018-06-01
KR1020180063395A KR102606122B1 (ko) 2018-06-01 2018-06-01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18-0063397 2018-06-01
KR1020180063397A KR102650343B1 (ko) 2018-06-01 2018-06-01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18-0063396 2018-06-01
KR1020180063396A KR102622880B1 (ko) 2018-06-01 2018-06-01 의류처리장치
CN202210442649.3A CN114808407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CN201910474876.2A CN110552182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4876.2A Division CN110552182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8407A true CN114808407A (zh) 2022-07-29
CN114808407B CN114808407B (zh) 2023-11-28

Family

ID=6668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4876.2A Active CN110552182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210442649.3A Active CN114808407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4876.2A Active CN110552182B (zh) 2018-06-01 2019-06-03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86942B2 (zh)
EP (2) EP3851570B1 (zh)
CN (2) CN110552182B (zh)
AU (1) AU2019279431B2 (zh)
WO (1) WO2019231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93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设备的箱体组件和具有其的衣物护理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0899A (ja) * 1999-10-22 2001-05-08 Sanrei Sha 衣類乾燥システム
CN2594292Y (zh) * 2002-11-16 2003-12-24 沈开宇 免熨自动干衣机
KR20090109949A (ko) * 2008-04-17 2009-10-21 (주)이에프라인 소방용 방화복 등 다목적 건조기
US20110047814A1 (en) * 2009-09-02 2011-03-03 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 Drying drawer and method of drying
KR101321527B1 (ko) * 2013-03-27 2013-10-28 조철휘 열교환기를 활용한 건조기
EP2712953A1 (de) * 2012-10-01 2014-04-02 V-Zug AG Stationäre Halterung für Trockengut in einem Wäschetrockner mit rotierbarer Trockentrommel
GB201403589D0 (en) * 2013-02-28 2014-04-16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20150138016A (ko) * 2014-05-30 2015-1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207277027U (zh) * 2017-05-02 2018-04-27 何施龙 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衣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9900A (ja) * 1988-10-28 1990-05-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乾燥機
JP2001113098A (ja) * 1999-10-21 2001-04-24 Yamamoto Seisakusho:Kk 布団乾燥機
US6910292B2 (en) * 2003-02-06 2005-06-28 Maytag Corporation Clothes drying cabinet with improved air distribution
CN2700375Y (zh) 2004-05-31 2005-05-18 陈亮家 内衣干燥杀菌消毒柜
US7191546B2 (en) * 2004-06-18 2007-03-20 Maruca Robert E Low temperature clothes dryer
US7913419B2 (en) * 2005-12-30 2011-03-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Non-tumble clothes dryer
US20080168675A1 (en) * 2007-01-16 2008-07-17 Hamilton Beach/Proctor-Silex, Inc. Portable Clothes Dryer with Multiple Drying Shelves
EP1959050A1 (en) * 2007-02-16 2008-08-20 Domoplast S.r.l. Method for drying and smoothing clothes and garment items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uch method
US20120055039A1 (en) * 2010-09-08 2012-03-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rying and warming appliance
KR20140058763A (ko) * 2012-11-06 2014-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CN203065849U (zh) 2013-01-08 2013-07-17 郑运婷 幼儿保暖衣柜
US9877502B2 (en) * 2014-03-14 2018-01-30 Weh gu Ha Food dehydrator
KR102348088B1 (ko) * 2017-01-02 2022-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장치
KR101939297B1 (ko) * 2017-06-02 2019-0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207362539U (zh) 2017-10-31 2018-05-15 无锡小天鹅通用电器有限公司 洗衣机底座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0899A (ja) * 1999-10-22 2001-05-08 Sanrei Sha 衣類乾燥システム
CN2594292Y (zh) * 2002-11-16 2003-12-24 沈开宇 免熨自动干衣机
KR20090109949A (ko) * 2008-04-17 2009-10-21 (주)이에프라인 소방용 방화복 등 다목적 건조기
US20110047814A1 (en) * 2009-09-02 2011-03-03 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 Drying drawer and method of drying
EP2712953A1 (de) * 2012-10-01 2014-04-02 V-Zug AG Stationäre Halterung für Trockengut in einem Wäschetrockner mit rotierbarer Trockentrommel
GB201403589D0 (en) * 2013-02-28 2014-04-16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1321527B1 (ko) * 2013-03-27 2013-10-28 조철휘 열교환기를 활용한 건조기
KR20150138016A (ko) * 2014-05-30 2015-1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207277027U (zh) * 2017-05-02 2018-04-27 何施龙 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衣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1570B1 (en) 2024-01-17
EP3575479B1 (en) 2021-04-21
CN110552182A (zh) 2019-12-10
US20190368116A1 (en) 2019-12-05
AU2019279431A1 (en) 2021-01-14
CN110552182B (zh) 2022-05-13
US20220049412A1 (en) 2022-02-17
EP3575479A1 (en) 2019-12-04
AU2019279431B2 (en) 2022-11-17
US11186942B2 (en) 2021-11-30
WO2019231280A1 (en) 2019-12-05
CN114808407B (zh) 2023-11-28
EP3851570A1 (en) 202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9331B1 (en) Clothing drying apparatus
CN11055218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RU252771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одежды с функцией сушки
CN114457553A (zh) 具有密封件的滚筒洗衣机/干衣机的烘干率最大化
JP468557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5058658A (ja) 洗濯機
KR102606122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622880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650343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01116451A (ja) 浴室用乾燥機
CN114672961A (zh) 热风风道结构及应用其的烘干机
JP2001198386A (ja) 洗濯乾燥機
JP6442862B2 (ja) 送風装置
JP2014030473A (ja) 衣類乾燥機
CN107849796B (zh) 衣物干燥装置
WO2024065936A1 (zh) 衣物护理设备
CN217438502U (zh) 热风风道结构及应用其的烘干机
KR20200030387A (ko) 의류 관리기
CN218296611U (zh) 用于加工连接器的热风干燥机
JP7141988B2 (ja) 洗濯乾燥機
WO2024065934A1 (zh) 衣物护理设备
CN117966447A (zh) 烘干装置、方法及衣物处理设备
JP3058665B2 (ja) 衣類乾燥機
KR101507604B1 (ko) 드럼 직분사형 세탁물 건조장치
EP1813711A1 (en) Machine for washing and/or drying laund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