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5026A -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5026A
CN114795026A CN202210306734.7A CN202210306734A CN114795026A CN 114795026 A CN114795026 A CN 114795026A CN 202210306734 A CN202210306734 A CN 202210306734A CN 114795026 A CN114795026 A CN 114795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rigger
base station
micro switch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6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晁福
周春锋
刘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6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5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5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50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8336 priority patent/WO202317930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02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equipment
    • A47L11/4005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or cells; Electric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充电基站包括:塔部和基座,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于塔部内的直立臂,第二充电元件能够与第一充电元件接触;直立臂包括:支撑件,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发件,可活动地设于容纳槽内,推动件能够抵接至触发件,并推动触发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微动开关,与触发件连接;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第一充电元件与第二充电元件不导通;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充电元件与第二充电元件导通。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清洁设备在充电过程中与充电设备发生打火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机性能的提升,市场上相当数量的电器设备进入无线时代。具体地,该无线电器设备包括至少一用电设备(清洁设备)和至少一充电设备(充电基站)。该用电设备可独立作业,待该用电设备电量过低或者没有电量时,会利用该充电设备进行电能源的补充。
相关技术中,用电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充电时间变长、或者无法充电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用电设备在充电时会和充电设备产生打火现象,该打火现象会使得充电设备的充电接触片表面瞬间放电氧化变黑;而长时间的打火现象则会导致充电接触片表面的氧化面积变大,从而导致充电接触片与用电设备的导电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进而造成用电设备在补充电能源时充电时间变长、或者造成用电设备无法进行充电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其可以有效解决清洁设备在充电过程中与充电设备发生打火的问题。
为此,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用于向清洁设备提供电能,清洁设备包括第一充电元件和推动件,充电基站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的塔部,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置于塔部内的直立臂,第二充电元件能够与第一充电元件接触;
直立臂包括:支撑件,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内,推动件能够抵接至触发件,并推动触发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
微动开关,与触发件连接,且微动开关与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第一充电元件与第二充电元件不导通;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充电元件与第二充电元件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触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第一段朝向推动件设置;
微动开关包括悬臂伸出的活动件,活动件远离微动开关的自由端抵接至第二段时,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活动件的自由端抵接至第一段时,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段朝向活动件凸出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段朝远离活动件的方向凹陷,以在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之间形成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段朝向活动件凸出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直立臂还包括弹性件,容纳槽远离微动开关的一侧形成有阻挡部,弹性件设置于触发件的第一段与阻挡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容纳槽沿水平方向延伸,微动开关设置于触发件的上方,活动件朝向触发件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容纳槽倾斜设置,微动开关和触发件平行设置、且微动开关位于触发件远离清洁设备的一侧,活动件朝向触发件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容纳槽倾斜设置,微动开关与触发件呈角度设置、且微动开关位于触发件远离清洁设备的一侧,活动件朝向触发件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活动件从第一电极悬臂伸出,活动件的自由端与第二电极接触时,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的塔部,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置于塔部内的直立臂,直立臂包括:
支撑件,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内,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
微动开关,与触发件连接,且微动开关与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清洁设备,包括第一充电元件和推动件;
充电基站,充电基站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的塔部,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置于塔部内的直立臂,第二充电元件能够与第一充电元件接触;
直立臂包括:支撑件,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内,推动件能够抵接至触发件,并推动触发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微动开关,与触发件连接,且微动开关与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
推动件推动充电基站的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充电元件与第二充电元件不导通;推动件推动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充电元件与第二充电元件导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充电基站的具体结构,以解决传统充电装置对清洁设备充电导通时产生打火现象、而造成充电装置的第二充电元件氧化面积变大、从而使得充电装置与清洁设备之间的电导通接触面积变小的问题。具体地,将该充电基站设置为一种至少集成塔部和基座的组合构件,该塔部至少集成有第二充电元件和直立臂,该直立臂设置于塔部的内部。且该直立臂设置为一种至少集成支撑件、触发件及微动开关的组合构件,其中,该支撑件至少具有为其他零部件提供支撑力的效果,该触发件与该微动开关联动设置在支撑件上、以通过该触发件的运动实现微动开关的电连接或电断开,从而通过直立臂实现充电基站内部电路的导通或断开,进而实现充电基站的充电作业或者非充电作业。具体来说,当清洁设备需要充电时,将其放置于充电基站处,该清洁设备的第一充电元件与充电基站的第二充电元件的电导通过程,至少需经由“触发件—微动开关”构成的复合联动件调控后,方可实现此二者之间的电导通;此设计使得清洁设备的第一充电元件不会直接与充电基站的第二充电元件直接电导通、产生打火现象,从而规避了该充电基站的第二充电元件因长时间承受打火现象而使得其第二充电元件的表面氧化面积变大、并造成该第二充电元件与第一充电元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的发生,如此,有利于提高充电基站对清洁设备充电的灵敏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减短清洁设备的充电时间、规避清洁设备在充电基站上无法充电的情况发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的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的剖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充电基站;
100、塔部;110、第二充电元件;120、直立臂;121、支撑件;1211、容纳槽;1212、阻挡部;122、触发件;1221、第一段;1222、第二段;1223、第三段;123、微动开关;1231、活动件;124、弹性件;
200、基座;
20、清洁设备;21、第一充电元件;22、推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10的剖视图,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1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 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120的剖视图,图5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触发件12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123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方面,参见图1至图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用于向清洁设备20提供电能,清洁设备20包括第一充电元件21和推动件22,充电基站10包括:塔部100和基座200,塔部100连接于基座200。
塔部100包括第二充电元件110和设置于塔部100内的直立臂120,第二充电元件110能够与第一充电元件21接触。
直立臂120包括:支撑件121、触发件122及微动开关123。
具体来说,支撑件121,具有容纳槽1211,容纳槽1211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触发件122,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1211内,推动件22能够抵接至触发件122、并推动触发件1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
微动开关123,与触发件122连接,且微动开关123与第二充电元件110电连接;触发件122 位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123处于断开状态,第一充电元件21与第二充电元件110不导通;触发件122位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123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充电元件21与第二充电元件110 导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优化设计充电基站10的具体结构,以解决传统充电装置对清洁设备20 充电导通时产生打火现象、而造成充电装置的充电接触片(第二充电元件110)氧化面积变大、从而使得充电基站10与清洁设备20之间的电导通接触面积变小的问题。
具体来说,该充电基站10包括塔部100和基座200,塔部100设置在基座200上并自基座沿竖直方向延伸。清洁设备10放置于充电基站10时,清洁设备20置于基座200内以便于对清洁设备进行自清洁,同时清洁设备20抵接于塔部100,以使清洁设备20的第一充电元件21与塔部100的第二充电元件110电连接,利用充电基站10对清洁设备20进行充电。第二充电元件110 位于塔部100的顶端,以便更好地与清洁设备20的第一充电元件21电连接。
在该塔部100至少集成了一第一充电元件110和一直立臂120。其中,该直立臂120为至少集成了支撑件121、触发件122及微动开关123的组合构件。该支撑件121至少具有为其他零部件提供支撑力的效果,该触发件122与该微动开关123联动设置在支撑件121上,以通过该触发件122的运动实现微动开关123的电连接或电断开,从而通过直立臂120实现充电基站10的内部电路的电连接或电断开,进而实现充电基站10与清洁设备20之间的接触导通,以给清洁设备20充电,或者实现充电基站10与清洁设备20的接触不导通,以断开给清洁设备20充电。
具体来说,当清洁设备20需要充电时,将其放置于充电基站10上,该清洁设备20的第一充电元件21(充电接触片)电导通充电基站10的第二充电元件110(充电接触片)的过程,至少需经由“触发件122—微动开关123”构成的复合联动件调控后,方可实现此二者之间的电导通;此设计使得清洁设备20的第一充电元件21(充电接触片)不会与充电基站10的第二充电元件110(充电接触片)直接接触电导通、产生打火现象,从而规避了该充电基站10的第二充电元件110因长时间承受打火现象而使得其第二充电元件110的表面氧化面积变大、并造成该第二充电元件110与清洁设备20的第一充电元件21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的发生,如此,有利于提高充电基站10对清洁设备20充电的灵敏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减短清洁设备20的充电时间、规避清洁设备20在充电基站10上无法充电的情况发发生。
具体来说,为实现对直立臂120的保护,将该直立臂120容置于塔部100内,如此,以隔绝外界环境对直立臂120的损坏/刮伤。
具体来说,为实现对触发件122的收纳,在支撑件121上开设了容纳槽1211,该触发件122 容置于容纳槽1211内、并可活动。例如但不限于,触发件122为触发杆。同时,将该微动开关123与触发件122连接,以通过触发件122的运动带动微动开关123的电连接或者电断开,从而实现微动开关123与第二充电元件110之间的电连接或电断开,进而实现具有该直立臂120 的充电基站10的内部电路的电连接或电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该微动开关123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紧固在支撑件121上,如此,以保持该微动开关123的稳固性,防止微动开关123掉落、无法正常作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微动开关123还可以通过卡扣等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支撑件121上,只要保证微动开关 123不会从支撑件121上脱落即可。需要说明,本实施例并不局限微动开关123与支撑件121 的具体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触发件122与微动开关123联动作用的触发方式。在该触发方式中,微动开关123的一端抵接在触发件122上、并可在触发件122的带动下闭合或张开。具体来说,在触发件122处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123被带动张开,此时,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触发件122处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123被带动闭合,此时,微动开关123处于导通状态。可以理解,在该种触发方式中,该触发件1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做线性运动,以带动微动开关123处于张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做曲线运动。触发件122做线性运动以触发微动开关123,一方面可以防止塔部100的触发件122在竖直方向上被用户或其它物体误触发,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触发件122和微动开关123之间相对运动的稳定性,延迟使用寿命。
由上,本实施例充分利用塔部100的内部空间,以在塔部100内增设一直立臂120,有利于推进充电基站10的小型化设置;并且,该直立臂120提供一种由“触发件122—微动开关123”共同构成的联动调控机制,该调控机制可防止清洁设备20在充电基站10上充电时发生打火现象,提高充电基站10的使用寿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提高对不同清洁设备20的适应性,该充电基站10还集成有设置于塔部100内部的其他功能模块,诸如自清洁等模块等,如此,以使整个充电基站10的功能更齐全。
参见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触发件1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 及第三段1223,第一段1221朝向推动件22设置;
微动开关123包括悬臂伸出的活动件1231,活动件1231远离微动开关123的自由端抵接至第二段1222时,微动开关123处于断开状态,活动件1231的自由端抵接至第一段1221时,微动开关123处于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中,对触发件122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具体地,设置了至少包括第一段 1221、第二段1222及第三段1223的三段式组合构件,该第一段1221用于直接承受外界挤压力 /抵推力(可以来自清洁设备20的推动件22,也可以人为推动)、并在该挤压力/抵推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段1222和第三段1223沿该力的方向运动。该第二段1222用于连接第一段1221 和第三段1223,并在第一段1221和第三段1223之间形成凸起或凹陷,以与活动件1231配合作用。该第三段1223用于限制活动件1231掉出触发件122,在第二位置时,第三段1223给予活动件1231沿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抵推力,如此,以限制该活动件1231在超过第二位置后继续同向运动时,接触塔部100内部的其他零部件,给活动件1231造成不可逆的机械损害/损坏。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触发件122在容纳槽1211内同向运动时,其会经过容纳槽1211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此,充电导通过程,触发件122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活动件1231在触发件122的带动下转动,并电连通微动开关123,完成微动开关123的电连接作业;断电过程,触发件122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活动件1231在触发件122 的带动下逆向转动、并断开微动开关123的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为方便加工,将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及第三段1223一体成型,如此,可节省后续装配连接的工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及第三段 1223还可单独进行加工,后续通过粘胶或者焊接等工艺进行连接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段1221朝向活动件1231凸出设置。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的具体设置进行优化。具体地,将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呈高低错落设置,以在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的连接处形成凸阶/台阶,如此,在触发件12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活动件1231闭合、并导通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应当理解的是,该活动件1231的闭合方向为垂直触发件122的运动方向。
可选地,该第一段1221与第二段1222可设置为Z字形,也即第一段1221与第二段1222垂直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段1221与第二段1222可设置为平滑连接的形式,也即在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的朝向活动件1231的一侧形成光滑凹面,如此,以减少活动件 1231在触发件122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段1222朝远离活动件1231的方向凹陷,以在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及第三段1223之间形成凹槽。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及第三段1223的具体设置进行优化。具体地,将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及第三段1223高低错落设置,以在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 的连接处形成凸阶/台阶、在第二段1222和第三段1223的连接处形成止凸/台阶,如此,在触发件12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活动件1231闭合、并导通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
并且,并在触发件122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同向运动时,可使活动件1231抵接在第三段 1223、并受到一沿其自身延伸方向的抵推力,从而避免活动件1231掉出触发件122与其他零部件接触、造成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段1222朝向活动件1231凸出设置。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的具体设置进行优化。具体地,将第二段1222凸出设置,以在第二段1222处形成凸阶/凸包,如此,在触发件122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活动件1231抵接第二段1222,使得活动件1231在垂直触发件122的运动方向上闭合、并导通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
例如但不限于,该第二段1222与第一段1221/第三段1223平滑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段1222与第一段1221或第三段1223的连接处呈直角。
参见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段1221具有抵接斜面,抵接斜面位于第一段1221远离第二段1222的一侧、且抵接斜面朝向活动件1231设置。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段1221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具体地,在第一段1221上设置了抵接斜面,并在该抵推斜面上完成外界抵推力的分散。
该地接斜面朝向活动件1231设置,如此,当清洁设备20安放到充电基站10上时,第一充电元件21接触第二充电元件110、推动件22抵接至第一段1221的抵接斜面上,在清洁设备20 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抵推触发件122在容纳槽1211内运动,此时,抵接斜面受到一垂直抵接斜面的且向下的抵推力,该抵推力在抵接斜面上被分散、形成一水平分力和一竖直向下的分力,该水平分力即为实际推动触发件122沿容纳槽1211运动的力。应当理解,该水平分力大于触发件122在容纳槽1211内运动受到的摩擦力。
由上,该抵接斜面的设置不仅方便加工,还使得对触发件122的施力更为便捷、省力,有利于提高“触发件122-微动开关123”构成的开关组合件的灵敏性,减少响应时间。
应当理解,该外界抵推力可由清洁设备20的推动件22给予第一段1221的抵推斜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外界抵推力还可由其他构件或人为触发。
参见图2和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直立臂120还包括弹性件124,容纳槽1211 远离微动开关123的一侧形成有阻挡部1212,弹性件124设置于触发件122的第一段1221与阻挡部1212之间。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由“触发件122-微动开关123”构成的开关组合件进行优化设置。具体地,在触发件122和支撑件121之间设置了弹性件124,以给触发件122提供一弹性力,如此,在第二位置时,取走/拿走清洁设备20后,该触发件122会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至第一位置处,方便下一清洁设备20的使用。具体来说,在支撑件上设置了一阻挡部1212,该阻挡部1212和触发件122的第一段1221对应间隔设置,如此,以将弹性件124安装于第一段1221 和阻挡部1212之间。
例如但不限于,该弹性件124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弹性件124还可为软胶弹性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段1221背离活动件1231的一侧设有限位沉槽和第一限位凸块,第一限位凸块设置于限位沉槽的底部、并朝靠近第二段1222的方向延伸,阻挡部1212 上设有与限位沉槽对应的第二限位凸块,弹性件124的一端插入限位沉槽内、并套设在第一限位凸块外,弹性件124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限位凸块。
本实施例中,对弹性件124与触发件122、支撑件121的具体连接方式进行优化。具体来说,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之间存在一定弹性距离,供弹性件124自身延展。该限位沉槽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弹性件124与触发件122的连接紧固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需进一步加强该弹性件124与支撑件121的连接紧固性,也可在第二凸块对应位置处设置一沉槽,以防止弹性件124从第二凸块处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211沿水平方向延伸,微动开关123设置于触发件122 的上方,活动件1231朝向触发件122设置。
本实施例中,对触发件122和微动开关123的运动方式进行优化设置。具体来说,将容纳槽1211水平设置,如此,以利用活动件1231自身重力,使其抵接在触发件122上、并持续保持该状态,从而可通过触发件122的线性运动带动该活动件1231的转动。此时,触发件122的运动方向与活动件1231的闭合方向垂直,即此二者呈90°。
需要解释的是,水平方向指的是:该充电基站10作业时,与地面平行的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211倾斜设置,微动开关123和触发件122平行设置、且微动开关123位于触发件122远离清洁设备20的一侧,活动件1231朝向触发件122设置。
本实施例中,对触发件122和微动开关123的运动方式进行优化设置。具体地,将容纳槽 1211倾斜设置,同时,将微动开关123倾斜设置(主要考虑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的连接线设置方向)、使其与触发件122保持平行,如此,利用该活动件1231的位置特点,将其部分重力转化为推动活动件1231朝靠近微动开关123的另一电极运动的抵推力,有利于减缓触发件 122为活动件1231提供抵推力的压力,提高触发件122的响应速度、以及触发件122作用于活动件1231的灵敏性。此时,触发件122的运动方向与活动件1231的闭合方向垂直,即此二者呈90°。
需要解释的是,将容纳槽1211倾斜设置指的是:充电基站10作业时,该容纳槽1211的延伸方向所在平面与地面呈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211倾斜设置,微动开关123与触发件122呈角度设置、且微动开关123位于触发件122远离清洁设备20的一侧,活动件1231朝向触发件122设置。
本实施例中,对触发件122和微动开关123的运动方式进行优化设置。具体地,将容纳槽 1211倾斜设置,同时,将微动开关123竖直设置(主要考虑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使其与触发件122呈一定角度,如此,将触发件122的一端直接抵接在活动件1231上,利用触发件122自身的位置特点,可将触发件122受到的沿其自身轴向的力全部作用于活动件1231上、给活动件1231提供抵推力,有利于提高活动件1231的闭合速度。此时,触发件122的运动方向与活动件1231的闭合方向呈锐角,即此二者小于90°。
需要解释的是,将微动开关123竖直设置指的是:充电基站10作业时,将微动开关123 (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之间的连接线)与地面垂直设置。
参见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123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充电元件110电连接,活动件1231从第一电极悬臂伸出,活动件1231的自由端与第二电极接触时,微动开关123处于导通状态。
活动件1231包括顺次连接的直部和弯部,直部的远离弯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电极,弯部抵接于触发件122;或者,
活动件1231包括直部,直部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第一电极,直部的另一端抵接于触发件 122。
本实施例中,对活动件1231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具体地,将该活动件1231设置为直部和弯部构成的组合构件。例如但不限于,该直部为直杆,该弯部为弯钩。该弯钩连接在直杆的一端,该直杆的远离弯钩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一电极上,该弯钩可活动抵接在触发件122上。应当理解,为减少摩擦力,该弯钩的开口端背向触发件122设置,如此,以减少弯钩在触发件122上往复运动给触发件122造成机械损坏/磨损。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直部还可以为直条片状结构,该弯部还可以为弯曲的片状结构。
当然,该活动件123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在另一实施例中,将该活动件1231 设置为直部和球部构成的组合构件。例如但不限于,该直部为直杆,该球部为球形珠,该球形珠连接在直杆的一端,该直杆的远离球形珠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一电极上,该球形珠可活动抵接在触发件122上。应当理解,该球形珠为弧形曲面,如此,可减少活动件1231运动时对触发件122的划伤/损坏等。
在又一实施例中,将该活动件1231设置为只包含直部的构件。例如但不限于,该直部为直杆,该直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一电极上,该直杆的另一端抵接在触发件122上。该种设计方式使得活动件1231的结构简单、易加工,但是在活动件1231运动时会给触发件122造成不同程度的划伤/损坏。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基站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10的剖视图。
第二方面,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包括:塔部100和基座200,塔部100设于基座200。
塔部100包括第二充电元件110和设置于塔部100内部的直立臂120,直立臂120包括支撑件121、触发件122及微动开关123。
支撑件121具有容纳槽1211,容纳槽1211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触发件122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1211内,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
微动开关123与触发件122连接,且微动开关123与第二充电元件110电连接,触发件122 位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123处于断开状态;触发件122位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123处于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解决传统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产生的打火现象给充电装置造成损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充电基站10。该充电基站10在塔部100内增设一直立臂120,拟通过该直立臂120实现对塔部100的两充电片的电连接的调控。具体来说,该直立臂120为至少集成了支撑件121、触发件122及微动开关123的组合构件。该支撑件121至少具有为其他零部件提供支撑力的效果,该触发件122与该微动开关123联动设置在支撑件121上、以通过该触发件122的运动实现微动开关123的电连接或电断开,从而通过直立臂120实现充电基站 10的内部电路的电连接或电断开,进而实现充电基站10与清洁设备20之间的接触导通、以给清洁设备20充电,或者实现充电基站10与清洁设备20的接触不导通、以断开给清洁设备20 充电。
由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10可有效防止充电基站10的打火现象,提高充电基站10 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立臂的剖视图。
第三方面,参见图7和图8,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立臂,包括:
支撑件121,设有容纳槽1211,所述容纳槽1211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发件12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211内;以及
微动开关123,与触发件122连接,触发件122位于第一位置时,微动开关123处于断开状态,触发件122位于第二位置时,微动开关123处于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优化设计一种直立臂120,以适用于具有内部电路的装置,该直立臂120可调控该装置的内部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具体来说,该直立臂120至少为集成了支撑件 121、触发件122及微动开关123的组合构件。其中,该支撑件121至少具有为其他零部件提供支撑力的效果,该触发件122与该微动开关123联动设置在支撑件121上、以通过该触发件122 的运动实现微动开关123的电导通或电断开,从而实现装置内部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具体来说,为实现对触发件122的收纳,在支撑件121上开设了容纳槽1211,该触发件122 容置于容纳槽1211内、并可活动。例如但不限于,触发件122为触发杆。为实现微动开关123 与触发件122的联动,将活动件1231的一端连接在触发件122上,如此,以通过触发件122的运动带动该活动件1231转动、并使活动件1231导通或断开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从而改变微动开关123的两电极之间的通电状态,进而实现具有该直立臂120的装置的内部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该微动开关123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紧固在支撑件121上,如此,以保持该微动开关123的稳固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微动开关123还可以通过卡扣等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支撑件121上,只要保证微动开关123组价不从支撑件121上脱落即可。需要说明,本实施例并不局限微动开关123与支撑件121的具体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触发件122与微动开关123联动作用的触发方式。在该触发方式中,将微动开关123的部分结构设置为包括活动件1231、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组合构件。其中,该活动件1231的一端可转动电连接在第一电极上,该活动件1231的另一端与触发件122连接。如此,可通过驱动触发件122以实现活动件1231与第二电极的导通或断开。可以理解,在该种触发方式中,该触发件122通过在容纳槽1211内做线性运动、以带动活动件 1231做曲线运动。
参见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21包括支撑盒体和安装板,支撑盒体垂直设置于安装板;
容纳槽1211开设置于支撑盒体,微动开关123连接于支撑盒体内。
本实施例中,对支撑件121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具体来说,将支撑件121设置为至少包括支撑盒体和安装板的组合构件。其中,该支撑盒体至少具有支撑效果、以及用于收纳触发件122/微动开关123等效果。安装板至少具有给支撑盒体提供安装位、以及方案支撑件 121与塔部100的其他零部件连接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盒体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且第一壳体1具有敞口端,第二壳体2盖合于第一壳体1的敞口端、以形成容置腔室;
容纳槽1211开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敞口端,微动开关123设置于容置腔室内。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第四方面,参见图9至图11,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清洁设备20,包括第一充电元件21和推动件22;
充电基站10,包括:塔部100和基座200,塔部100设于基座200。
塔部100包括第二充电元件110和设置于塔部100内的直立臂120,第二充电元件110和第一充电元件21接触;
直立臂120包括:支撑件121,具有容纳槽1211,容纳槽1211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发件122,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1211内,推动件22能够抵接至触发件122,并推动触发件1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微动开关123,与触发件122连接,且微动开关123与第二充电元件110电连接;
推动件22推动充电基站10的触发件12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充电元件21与第二充电元件110不导通;推动件22推动触发件12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充电元件21与第二充电元件110 导通。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至少包括一清洁设备20和一充电基站10。该充电基站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清洁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充电元件110与触发件12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充电元件21与推动件2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对配套使用的清洁设备20和充电基站10的一些参数进行优化。具体地,为确保清洁设备20的第一充电元件21与充电基站10的第二充电元件110接触、以确保充电打火现象发生在微动开关123处,将第一充电元件21与推动件2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第二充电元件110与触发件122之间的距离。例如但不限于,该第二充电元件110设置在充电基站10的顶部,该触发件122设置在充电基站10的底部,对应地,该第一充电元件21设置在清洁设备20的顶部,该推动件22设置在清洁设备20的底部。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一
一种充电基站10包括塔部100和基座200。该塔部100包括第二充电元件110和设置于塔部 100内的直立臂120。该直立臂120具体包括支撑件121、触发杆、弹簧及微动开关123。该支撑件121包括安装板和由后壳和透明前壳装配形成的支撑盒,该支撑盒垂直连接于该安装板上,其中,后壳和透明前壳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室。例如但不限于,该透明前壳为亚克力材质制备。在平行安装板的方向上,支撑盒开设了一水平容纳槽1211,该容纳槽1211贯穿支撑盒,触发杆可活动设置于该容纳槽1211内。该弹簧设置在容纳槽1211的下方、且弹簧的一端套设在触发杆的限位凸外,另一端嵌套于支撑盒的限位凹槽内,如此,以实现触发杆和支撑盒的弹性连接。该微动开关123设置在容纳槽1211的上方。具体来说,该微动开关123包括金属导杆、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通过一电线连接在充电基站10的充电接触片一极,该第二电极通过另一电线连接在充电基站10的充电接触片的另一极,该金属导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第一电极,该金属导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触发杆上,如此,以通过触发杆的运动、带动该金属导杆绕第一电极转动,从而让该金属导杆的另一端抵接至第二电极上,实现微动开关123的电导通,进而实现充电基站10的内部电路的电导通。
当将该直立臂120应用于充电基站10上时,可通过上述直立臂120对该塔部100的内部电路的导通和断开进行调控,以调节直立臂120的微动开关123的电导通和电断开,而实现对充电装置内部电路的电导通和电断开,从而实现该充电装置的充电功能和断电功能,如此,可规避待充电装置置于充电基站10上充电时,待充电装置的充电接触片直接与充电基站10的充电接触片电导通产生打火现象、而造成充电基站10的充电接触片损坏/损毁等情况的发生。
应用场景二
参见图9,该清洁设备20为洗地机,该充电基站10为洗地机塔部。具体地,该洗地机包括机身组件、万向头及地刷组件,该地刷组件通过万向头连接于机身组件的底端。该洗地机塔部包括塔部100和直立臂120,该直立臂120设置于塔部100的内部,以调控塔部100内部电路的电导通和电断开。
可选地,该机身组件包括机身本体、机体下装饰盖、机身充电组件,该机身充电组件连接紧固在机身本体的后盖上、并通过机体下装饰盖盖合,然后通过螺丝/螺栓锁紧,如此,以将机身充电组件设置在机身组件的内部,防止外界环境对该机身充电组件的损坏。应当理解,该机体下装饰盖朝向地刷组件设置。
进一步地,该机身充电组件包括外壳体、第一充电接触片(即第一充电元件21)及第一充电接触片支架,该第一充电接触片与第一充电接触片支架包胶固定后、在设置在外壳体内;该第一充电接触片朝向地刷组件设置。该外壳体具有敞口端,该外壳体敞口端盖合在机身本体的后盖上、并在外壳体和后盖之间形成密闭腔室。该第一充电接触片与第一充电接触片支架设置在该密闭腔室内。应当理解,在机体下装饰盖处设置有露出口,以露出该第一充电接触片,如此,方便该第一充电接触片与洗地机塔部的电导通。
可选地,该地刷组件包括地刷本体和地刷下盖(即推动件22),该地刷下盖通过螺丝/ 螺钉固定在地刷本体的底部。
可选地,该塔部10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充电接触片(即第二充电元件110),该第二充电接触片与第一充电接触片配套使用。该塔部100的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活动孔,直立臂120 设置于塔部100的内部、且直立臂120的容纳槽1211与塔部100上的活动孔对应设置并连通、以形成容纳槽1211,触发件122可活动设置于容纳槽1211。微动开关123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在第二充电接触片的两端。微动开关123的活动件1231一端可转动电连接于第一电极,另一端与触发件122连接;并且,该活动件1231可在触发件122的带动下运动、以与第二电极导通或者断开,从而实现洗地机塔部内部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参见图10和图11,洗地机的充电作业:首先,将洗地机放到塔部100上进行充电(洗地机从上往下放置),该机身组件的第一充电接触片先与该洗地机塔部的第二充电接触片,地刷组件的地刷下盖并未与触发件122接触,此时,触发件122位于第一位置处,活动件1231未与第二电极导通,微动开关123尚未实现塔部100内部电路的导通,该洗地机塔部不能对洗地机进行充电;然后,继续下放洗地机,将该洗地机继续下放约10mm左右,该机身组件的第一充电接触片与该洗地机塔部的第二接触片充分电导通,该地刷组件的地刷下盖与触发件 122抵接、并推动该触发件122在容纳槽1211内运动,此时,触发件122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处,活动件1231与第二电极导通,微动开关123闭合、实现塔部100内部电路的导通,该洗地机塔部开始对洗地机进行充电作业。
洗地机完成充电作业后:直接从洗地机塔部上取出洗地机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洗地机与洗地机塔部的电导通,并不是在第一充电接触片接触第二充电接触片时实现的,而是通过增设一“触发件122-微动开关123”来进行调控、使得第一充电接触片与第二充电接触片之间的电导通发生在微动开关123的活动件1231与第二电极电导通时,如此,可规避第一充电接触片和第二充电接触片直接电导通,同时规避洗地机和洗地机塔部导通时产生的打火现象导致第二充电接触片氧化面积变大、第二充电接触片与第一充电接触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的问题,有利于减短洗地机的充电时间、减少洗地机无法在洗地机塔部上进行充电的不利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充电基站,用于向清洁设备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设备包括第一充电元件和推动件,
所述充电基站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的塔部,所述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置于塔部内的直立臂,所述第二充电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充电元件接触;
所述直立臂包括:支撑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推动件能够抵接至所述触发件,并推动所述触发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
微动开关,与所述触发件连接,且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充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不导通;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充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推动件设置;
所述微动开关包括悬臂伸出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微动开关的自由端抵接至所述第二段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所述活动件的所述自由端抵接至所述第一段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所述导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活动件凸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朝远离所述活动件的方向凹陷,以在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及所述第三段之间形成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活动件凸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臂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容纳槽远离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形成有阻挡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触发件的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阻挡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触发件的上方,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触发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倾斜设置,所述微动开关和所述触发件平行设置、且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清洁设备的一侧,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触发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倾斜设置,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触发件呈角度设置、且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清洁设备的一侧,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触发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所述活动件从所述第一电极悬臂伸出,所述活动件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11.一种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的塔部,所述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置于所述塔部内的直立臂,所述直立臂包括:
支撑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
微动开关,与所述触发件连接,且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12.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设备,包括第一充电元件和推动件;
充电基站,所述充电基站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的塔部,所述塔部包括第二充电元件和设置于塔部内的直立臂,所述第二充电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充电元件接触;
所述直立臂包括:支撑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推动件能够抵接至所述触发件,并推动所述触发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线性运动;以及微动开关,与所述触发件连接,且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电连接;
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充电基站的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充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不导通;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充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充电元件导通。
CN202210306734.7A 2022-03-20 2022-03-25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Pending CN114795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6734.7A CN114795026A (zh) 2022-03-25 2022-03-25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PCT/CN2023/078336 WO2023179309A1 (zh) 2022-03-20 2023-02-27 清洁系统、充电组件、清洁设备及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6734.7A CN114795026A (zh) 2022-03-25 2022-03-25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5026A true CN114795026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6734.7A Pending CN114795026A (zh) 2022-03-20 2022-03-25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50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7815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清洁设备和基站
WO2023179309A1 (zh) * 2022-03-20 2023-09-2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充电组件、清洁设备及托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95442A (ko) * 2003-05-09 2004-11-15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충전장치를 갖는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US20170324259A1 (en) * 2016-05-03 2017-11-09 Lg Electronics Inc. Charging device
CN111463840A (zh) * 2019-01-22 2020-07-2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收纳盒、手持吸尘器设备
CN213129352U (zh) * 2020-06-11 2021-05-07 深圳乐动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2826365A (zh) * 2016-05-09 2021-05-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吸尘器保持器
CN213551544U (zh) * 2020-09-23 2021-06-29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充电功能的自清洁座及清洁组件
CN215424446U (zh) * 2020-12-10 2022-01-0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的基座及清洁系统
CN113925412A (zh) * 2021-10-31 2022-01-14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以及机器系统
CN217827727U (zh) * 2022-03-25 2022-11-1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基站及清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95442A (ko) * 2003-05-09 2004-11-15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충전장치를 갖는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US20170324259A1 (en) * 2016-05-03 2017-11-09 Lg Electronics Inc. Charging device
CN112826365A (zh) * 2016-05-09 2021-05-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吸尘器保持器
CN111463840A (zh) * 2019-01-22 2020-07-2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收纳盒、手持吸尘器设备
CN213129352U (zh) * 2020-06-11 2021-05-07 深圳乐动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3551544U (zh) * 2020-09-23 2021-06-29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充电功能的自清洁座及清洁组件
CN215424446U (zh) * 2020-12-10 2022-01-0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的基座及清洁系统
CN113925412A (zh) * 2021-10-31 2022-01-14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以及机器系统
CN217827727U (zh) * 2022-03-25 2022-11-1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基站及清洁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309A1 (zh) * 2022-03-20 2023-09-2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充电组件、清洁设备及托盘
CN114847815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清洁设备和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95026A (zh) 充电基站、直立臂及清洁系统
CN217827727U (zh) 充电基站及清洁系统
CN108321910B (zh) 一种防水电池与座充的连接结构
CN110932462B (zh) 一种具有防抖和防冲程功能的电动推杆
CN214965096U (zh) 一种具有弹性充电装置的清洗基站
CN213304426U (zh) 充电座、停靠站及清洁系统
CN114629188A (zh) 充电装置及清洁系统
JP3672021B2 (ja) コードレス工具
CN215378529U (zh) 充电桩、移动设备和空调器
JP3169388U (ja) 節電スイッチ充電器構造
CN218338387U (zh) 充电座以及清洁系统
CN112234694B (zh) 一种可不断电更换电池的电子设备
CN214253058U (zh) 电子设备
CN219998596U (zh) 一种具有推拉式插脚的充电器
CN219720590U (zh) 一种地刷及清洁设备
CN114246506B (zh) 充电装置及清洁装置
CN218866948U (zh) 交直流两用微动开关
CN214965121U (zh) 一种清洁装置
JP3458061B2 (ja) 充電器
CN212695096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4640158B (zh) 一种便携式户外储能电源
CN215265978U (zh) 一种防触电电力开关
CN214797940U (zh) 一种充电式遥控器
CN217642830U (zh) 一种吸尘器收纳充电架
CN210156274U (zh) 一种自发电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