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4984A -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 Google Patents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4984A
CN114794984A CN202210404803.8A CN202210404803A CN114794984A CN 114794984 A CN114794984 A CN 114794984A CN 202210404803 A CN202210404803 A CN 202210404803A CN 114794984 A CN114794984 A CN 114794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ag
movable rod
dust
cover clo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48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4984B (zh
Inventor
黄德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48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4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4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4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02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包括集尘器主体、上盖、传感器、合盖活动杆、尘袋活动杆、尘袋固定架;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集尘器主体的开口处;所述上盖的开合运动带动所述合盖活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上盖打开时,所述合盖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合盖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尘袋固定架用于固定尘袋;所述尘袋的装卸运动带动所述尘袋活动杆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尘袋卸下时,所述尘袋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尘袋装入时,所述尘袋活动杆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合盖活动杆和所述尘袋活动杆的位置。

Description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集尘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集尘器配合扫地机使用。集尘器中配备有风机,能够将扫地机内的垃圾转移到自身之中。但是如果集尘器的上盖没有合上,就启动集尘器的风机,这将产生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尘袋没有安装到集尘器中,就启动集尘器,这将使扫地机中的垃圾直接排到集尘器中,造成集尘器的损坏。所以需要对集尘器的上盖是否闭合以及尘袋是否安装做检测。但现有的集尘器只做了尘袋检测而没有做合盖检测,可能造成集尘器获得的信息不够充足判断不够准确,或者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进行合盖检测和尘袋检测,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以解决集尘器需要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进行合盖检测和尘袋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包括集尘器主体、上盖、传感器、合盖活动杆、尘袋活动杆、尘袋固定架;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集尘器主体的开口处;所述上盖的开合运动带动所述合盖活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上盖打开时,所述合盖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合盖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尘袋固定架用于固定尘袋;所述尘袋的装卸运动带动所述尘袋活动杆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尘袋卸下时,所述尘袋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尘袋装入时,所述尘袋活动杆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合盖活动杆和所述尘袋活动杆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发射信号,所述信号沿固定路线传播到所述接收端,所述接收端接收信号,所述尘袋活动杆和所述合盖活动杆均能够穿过或远离所述固定路线。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发射端发射光信号,所述接收端接收光信号;所述尘袋活动杆与所述合盖活动杆均为不透光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合盖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尘袋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当所述合盖活动杆和所述尘袋活动杆同时位于设定位置时,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所述接收端接收。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合盖活动杆连接;所述上盖靠近所述集尘器主体的一面设置有上盖凸台;其中,当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上盖凸台挤压推动所述合盖活动杆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当上盖打开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带动所述合盖活动杆移回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尘袋活动杆连接;所述尘袋活动杆穿过所述尘袋固定架,所述尘袋活动杆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尘袋固定架固定尘袋的一面;其中,当尘袋固定到所述尘袋固定架时,所述尘袋挤压推动所述尘袋活动杆由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当尘袋从所述尘袋固定架上卸下时,第二复位件带动所述尘袋活动杆移回所述第三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合盖活动杆靠近所述上盖的位置;其中,当所述合盖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尘袋活动杆靠近所述尘袋活动杆与所述尘袋接触的一端;其中,当所述尘袋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合盖活动杆远离所述上盖的位置;其中,当所述合盖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尘袋活动杆远离所述尘袋活动杆与所述尘袋接触的一端;其中,当所述尘袋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集尘器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合盖活动杆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集尘器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尘袋活动杆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传感器固定架;所述传感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尘袋固定板背对所述尘袋的一面,所述尘袋固定架对应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上盖凸台所在位置设置;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架上;所述传感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合盖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或远离所述传感器,所述尘袋活动杆穿过第二开口靠近或远离所述传感器。
有益效果:
能够对集尘器的上盖是否闭合以及尘袋是否安装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的信号传递给集尘器的控制系统,这样就可避免安全隐患以及集尘器损坏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一个传感器同时进行合盖检测和尘袋检测,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的上盖闭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的集尘器主体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的活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的尘袋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的尘袋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尘器主体;2、上盖;21、上盖凸台;3、合盖活动杆;31、第一通孔;4、尘袋活动杆;41第二通孔;5、传感器;51、发射端;52、接收端;6、尘袋板;61、尘袋板凸台;7、尘袋固定架;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包括集尘器主体1、上盖2、传感器5、合盖活动杆3、尘袋活动杆4、尘袋固定架7;上盖2设置于集尘器主体1的开口处;上盖2的开合运动带动合盖活动杆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上盖2打开时,合盖活动杆3位于第一位置,上盖2闭合时,合盖活动杆3位于第二位置;尘袋固定架7用于固定尘袋;尘袋的装卸运动带动尘袋活动杆4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尘袋卸下时,尘袋活动杆4位于第三位置,尘袋装入时,尘袋活动杆4位于第四位置;传感器5用于检测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集尘器是配合扫地机进行使用的装置,集尘器的垃圾收纳空间比扫地机大得多。当扫地机完成一次清扫工作之后,会自动移动到集尘器所在位置,通过集尘器主体1内设置的风机将扫地机此次清扫的垃圾转移到集尘器中。而尘袋装载在集尘器中,用来储存扫地机中转移的垃圾,尘袋可以从集尘器主体1中拆卸下来。当装满垃圾之后,将尘袋从集尘器主体1中卸下扔掉。如果在未装载尘袋的情况下直接启动集尘器,垃圾会直接被收集到集尘器主体1中,垃圾会粘到集尘器内的风机和电子设备上,造成集尘器的损坏,所以需要对集尘器主体1内是否已安装尘袋进行检测。同时集尘器的上盖2也能够打开或者闭合,如果集尘器主体1的开口处于敞开状态,人手能够伸进去,这时集尘器正在工作,这将造成安全事故,所以也需要对上盖2是否闭合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集尘器,由集尘器的控制系统根据信号做出判断,控制集尘器上电子设备的输出。
上盖2的打开与闭合会产生运动,尘袋的装载与卸下也会产生运动,所以将这两种运动作为触发传感器5的触发点。在集尘器主体1内,设置有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如果使用两个传感器5分别对上盖2的开合和尘袋的装卸进行检测,造价比较高,所以使用机械结构将上盖2的运动和尘袋的运动转化为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的运动,然后传感器5检测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的运动,等同于传感器5能够检测到上盖2的开合运动和尘袋的装卸运动。当上盖2闭合时会带动合盖活动杆3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尘袋装入集尘器主体1时会带动尘袋活动杆4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传感器5检测到合盖活动杆3移动到第二位置且尘袋活动杆4也移动到第四位置,则能够检测到上盖2闭合且尘袋装入,完成对上盖2闭合并且尘袋装入的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5包括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发射端51发射信号,信号沿固定路线传播到接收端52,接收端52接收信号,尘袋活动杆4和合盖活动杆3均能够穿过或远离固定路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闭合上盖2并且装入尘袋的运动转化为了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的某一位置,此位置设置为了触发标志,传感器5需要检测到这一触发标志。传感器5设置有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发射端51发射信号,发射的信号可以为光信号、声波信号等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传感器5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发射端51发射的信号为光信号,光信号在空气中沿固定路线传播,光信号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运动时所处的不同位置能够遮挡或者远离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路线。当光信号传播路线被遮挡住时,接收端52接收不到光信号,传感器5不会被触发;当光信号传播路线未被遮挡住时,接收端52接收到光信号,传感器5正常触发。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感器5可以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发射端51发射的超声波信号沿固定路线传播,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碰到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就立即返回来,接收端52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这样就能计算出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当上盖2的开合运动和尘袋的装卸运动带动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运动到不同位置时,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到传感器的距离也发生变化,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位置数据之后,将这一数据传输给集尘器的控制系统。
通过在传感器5设置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可使传感器5准确检测到上盖2是否闭合以及尘袋是否装入。
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5为光电传感器;发射端51发射光信号,接收端52接收光信号;尘袋活动杆4与合盖活动杆3均为不透光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传感器5上设置了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接收端52设置有光敏元件,光敏元件的电阻和输出电压将随接收到的光子的能量而成比例变化,于是在电路负载上就能得到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电信号,然后光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集尘器,由集尘器的控制系统根据信号做出判断,控制集尘器上电子设备的输出。
光电传感器的触发分为两种情况:
1、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光信号时,光电传感器被触发。而接收端不能正常接收光信号时,光电传感器不会被触发。
2、当接收端不能正常接收光信号时,光电传感器会被触发。而接收端正常接收光信号时,光电传感器不会被触发。
在第一种情况中,第一位置被设置为合盖活动杆3位于遮挡光信号传播的位置,第二位置被设置为合盖活动杆3远离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路线的位置;第三位置被设置为尘袋活动杆4位于遮挡光信号传播的位置,第四位置被设置为合尘袋活动杆4远离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路线的位置。现在列举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的位置变化。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分为四种位置状态。第一:当上盖2被打开且尘袋被拆下时,合盖活动杆3位于能够遮挡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尘袋活动杆4同样位于能够遮挡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传感器5的接收端52接收不到信号,传感器5不会被触发;第二:当上盖2被打开、尘袋被装入时,合盖活动杆3位于能够遮挡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尘袋活动杆4位于不影响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接收端52依然接收不到信号,传感器5不会被触发;第三:当上盖2被合上、尘袋被卸下,合盖活动杆3位于不影响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尘袋活动杆4位于能够遮挡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接收端52仍然接收不到信号,传感器5不会被触发;第四:当上盖2被合上、尘袋被装入,合盖活动杆3位于不影响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尘袋活动杆4位于不影响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位置,接收端52接收到发射端51发射的信号,传感器5被触发。
在第二种情况中,第一位置被设置为合盖活动杆3远离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路线的位置,第二位置被设置为合盖活动杆3位于遮挡光信号传播的位置;第三位置被设置为尘袋活动杆4远离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路线的位置,第四位置被设置为合尘袋活动杆4位于遮挡光信号传播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合盖活动杆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尘袋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1;其中,当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同时位于设定位置时,光信号穿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被接收端52接收。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位置为合盖活动杆3移动到第一通孔3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的位置,且尘袋活动杆4移动到第二通孔4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的位置。由于光在空气中不会沿直线传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且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活动的距离较小,为保证光电传感器的准确性,所以在合盖活动杆3上设置了第一通孔31,在尘袋活动杆4上设置了第二通孔41。当发射端51发射的光信号穿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时,光信号能够正常传播,被接收端52接收。当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被带动遮住光信号的传播时,光信号在上下左右以及发射端51前方的传播都被阻挡了,接收端52将完全不能接收到这一光信号。如果没有设置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遮挡光信号的传播,则需要两支杆运动尽可能长的距离,才能完全遮挡住光信号在空气中的折射传播。通过设置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只需要将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远离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的连线位置,就可完全遮挡住光信号的传播,确保接收端52不会接收到这一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与合盖活动杆3连接;上盖2靠近集尘器主体1的一面设置有上盖凸台21;其中,当上盖2闭合时,上盖凸台21挤压推动合盖活动杆3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上盖2打开时,第一复位件带动合盖活动杆3移回所述第一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合盖活动杆3设置在与上盖凸台21相对应的位置,当上盖2被人力扣合在集尘器主体1上时,上盖凸台21也被带动着向集尘器主体1的开口处靠近,然后上盖凸台21接触到合盖活动杆3,上盖凸台21将继续向靠近集尘器主体1的开口方向运动,所以上盖凸台21将推动合盖活动杆3运动,上盖2闭合的运动由此带动了合盖活动杆3的运动。当上盖2被打开时,第一复位件会带动合盖活动杆3恢复原位。第一复位件可以是弹性件。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与尘袋活动杆4连接;尘袋活动杆4穿过尘袋固定架7,尘袋活动杆4的部分结构凸出于尘袋固定架7固定尘袋的一面;其中,当尘袋固定到尘袋固定架7时,尘袋挤压推动尘袋活动杆4由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当尘袋从尘袋固定架7上卸下时,第二复位件带动尘袋活动杆4移回第三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集尘器主体1内设置有尘袋固定架7,需要装入尘袋时,使用者将尘袋安装在尘袋固定架7的一固定位置上,尘袋活动杆4就在这个位置上穿过尘袋固定架7,并且凸出于尘袋固定架7。当尘袋通过人力靠近尘袋固定架7上的安装位置,从而推动尘袋活动杆4沿着其穿过尘袋固定架7的方向运动,由此尘袋装入的运动带动了尘袋活动杆4的运动。尘袋固定架7不仅固定了尘袋,还对尘袋活动杆4起到了限位作用。当尘袋从尘袋固定架上卸下时,第二复位件带动尘袋活动杆4恢复原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设置在合盖活动杆3靠近上盖2的位置;其中,当合盖活动杆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通孔3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光信号穿过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设置在尘袋活动杆4靠近尘袋活动杆4与尘袋接触的一端;其中,当尘袋活动杆4移动到第四位置时,第二通孔4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光信号穿过第二通孔41。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盖2向下闭合的同时推动合盖活动杆3向下移动,而第一通31孔设置在合盖活动杆3较靠上方的位置。上盖2打开,合盖活动杆3位于第一位置,合盖活动杆3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遮挡住了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52的路线,此时第一通孔3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的上方;上盖2闭合,合盖活动杆3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合盖活动杆3依然在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但第一通孔31移动到了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合盖活动杆3不再遮挡光信号的传播。
尘袋挤压推动尘袋活动杆4,而第二通孔41设置在尘袋活动杆4靠近尘袋的位置。尘袋卸下时,尘袋活动杆4位于第三位置,尘袋活动杆4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遮挡住了光信号传播到接收端的路线,此时第二通孔41位于远离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的位置;尘袋装入,尘袋活动杆4移动到第四位置,尘袋活动杆4依然在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但第二通孔移动到了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尘袋活动杆4不再遮挡光信号的传播。
当尘袋卸下上盖2打开时,接收端无法接收光信号。当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同时移动到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接收端52就从无法接收光信号的状态变成了能够接收光信号的状态,当接收端52接收到光信号之后,传感器5的输出电位就出现了变化,传感器5就能检测出尘袋已装入,上盖2已闭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设置在合盖活动杆3远离上盖2的位置;其中,当合盖活动杆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通孔3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光信号穿过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设置在尘袋活动杆4远离尘袋活动杆4与尘袋接触的一端;其中,当尘袋活动杆4移动到第三位置时,第二通孔4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光信号穿过第二通孔41。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盖2向下闭合的同时推动合盖活动杆3向下移动,而第一通孔31设置在合盖活动杆3较靠下方的位置。上盖2打开,合盖活动杆3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通孔3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的中间,合盖活动杆3不遮挡光信号的传播;上盖2闭合,合盖活动杆3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合盖活动杆3依然在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但第一通孔31移动到了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下方,合盖活动杆3遮挡了光信号的传播。
尘袋挤压推动尘袋活动杆4,而第二通孔41设置在尘袋活动杆4靠近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的位置。尘袋卸下时,尘袋活动杆4位于第三位置,此时第二通孔4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尘袋活动杆4不影响接收端52接收光信号;尘袋装入,尘袋活动杆4移动到第四位置,尘袋活动杆4依然在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但第二通孔41远离了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尘袋活动杆4遮挡了光信号的传播。
当尘袋卸下上盖2打开时,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位于发射端51和接收端52之间,接收端52能够接收光信号,当尘袋装上上盖2闭合,接收端52就从能够接收光信号的状态变成了不能接收光信号的状态,当接收端52无法接收到光信号之后,传感器5的输出电位就出现了变化,传感器5检测出尘袋已装入,上盖2已闭合。
在一实例中,第一复位件8为第一弹簧,第一复位件8一端与集尘器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合盖活动杆3连接;第二复位件9为第二弹簧,第二复位件9一端与集尘器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尘袋活动杆4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8和第二复位件3均被设置为弹簧,使得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易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固定架;传感器固定架设置在尘袋固定架背对尘袋的一面,尘袋固定架7对应上盖2闭合时上盖凸台21所在位置设置;传感器5设置在传感器固定架上;传感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合盖活动杆3穿过第一开口靠近或远离传感器5,尘袋活动杆4穿过第二开口靠近或远离传感器5。
在上述实施例中,尘袋固定架7对应上盖2闭合时上盖凸台21所在位置设置,即设置在集尘器主体1的侧壁处,当上盖2闭合时,上盖凸台21对着尘袋固定架7。另外传感器5设置在尘袋固定架7背面,这样一来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分别能够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插入到接收端51和发射端52之间。而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也对合盖活动杆3和尘袋活动杆4进行了限位,提供一定的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器主体、上盖、传感器、合盖活动杆、尘袋活动杆、尘袋固定架;
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集尘器主体的开口处;
所述上盖的开合运动带动所述合盖活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上盖打开时,所述合盖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合盖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尘袋固定架用于固定尘袋;所述尘袋的装卸运动带动所述尘袋活动杆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尘袋卸下时,所述尘袋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尘袋装入时,所述尘袋活动杆位于所述第四位置;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合盖活动杆和所述尘袋活动杆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发射信号,所述信号沿固定路线传播到所述接收端,所述接收端接收信号,所述尘袋活动杆和所述合盖活动杆均能够穿过或远离所述固定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所述发射端发射光信号,所述接收端接收光信号;
所述尘袋活动杆与所述合盖活动杆均为不透光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尘袋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其中,当所述合盖活动杆和所述尘袋活动杆同时位于设定位置时,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所述接收端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合盖活动杆连接;
所述上盖靠近所述集尘器主体的一面设置有上盖凸台;
其中,当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上盖凸台挤压推动所述合盖活动杆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当上盖打开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带动所述合盖活动杆移回所述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尘袋活动杆连接;
所述尘袋活动杆穿过所述尘袋固定架,所述尘袋活动杆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尘袋固定架固定尘袋的一面;
其中,当尘袋固定到所述尘袋固定架时,所述尘袋挤压推动所述尘袋活动杆由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当尘袋从所述尘袋固定架上卸下时,第二复位件带动所述尘袋活动杆移回所述第三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合盖活动杆靠近所述上盖的位置;
其中,当所述合盖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尘袋活动杆靠近所述尘袋活动杆与所述尘袋接触的一端;
其中,当所述尘袋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合盖活动杆远离所述上盖的位置;
其中,当所述合盖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尘袋活动杆远离所述尘袋活动杆与所述尘袋接触的一端;
其中,当所述尘袋活动杆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所述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集尘器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合盖活动杆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集尘器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尘袋活动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固定架;
所述传感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尘袋固定架背对所述尘袋的一面,所述尘袋固定架对应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上盖凸台所在位置设置;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架上;
所述传感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合盖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或远离所述传感器,所述尘袋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或远离所述传感器。
CN202210404803.8A 2022-04-18 2022-04-18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Active CN114794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4803.8A CN114794984B (zh) 2022-04-18 2022-04-18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4803.8A CN114794984B (zh) 2022-04-18 2022-04-18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4984A true CN114794984A (zh) 2022-07-29
CN114794984B CN114794984B (zh) 2023-10-17

Family

ID=8253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4803.8A Active CN114794984B (zh) 2022-04-18 2022-04-18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498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28568Y1 (ko) * 2003-06-30 2003-09-29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먼지봉투의 존재유무를 자동적으로 감지하여 동작하는진공 청소기
JP2004337495A (ja) * 2003-05-19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16042898A (ja) * 2014-08-20 2016-04-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CN112515588A (zh) * 2020-10-30 2021-03-19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指示系统、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112641388A (zh) * 2020-12-30 2021-04-13 苏州三六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拖地组件、扫地机器人以及无水调节方法
US11006797B1 (en) * 2020-01-09 2021-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ation
CN112890678A (zh) * 2021-03-30 2021-06-04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4712410U (zh) * 2020-11-06 2021-11-16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维护站
CN113679315A (zh) * 2021-09-30 2021-11-23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129104A (zh) * 2021-12-31 2022-03-04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305231A (zh) * 2022-01-11 2022-04-12 上海禅睿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7495A (ja) * 2003-05-19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KR200328568Y1 (ko) * 2003-06-30 2003-09-29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먼지봉투의 존재유무를 자동적으로 감지하여 동작하는진공 청소기
JP2016042898A (ja) * 2014-08-20 2016-04-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US11006797B1 (en) * 2020-01-09 2021-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ation
CN112515588A (zh) * 2020-10-30 2021-03-19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指示系统、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214712410U (zh) * 2020-11-06 2021-11-16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维护站
CN112641388A (zh) * 2020-12-30 2021-04-13 苏州三六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拖地组件、扫地机器人以及无水调节方法
CN112890678A (zh) * 2021-03-30 2021-06-04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3679315A (zh) * 2021-09-30 2021-11-23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129104A (zh) * 2021-12-31 2022-03-04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305231A (zh) * 2022-01-11 2022-04-12 上海禅睿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4984B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2153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crosstalk measurement and cancellation in optical proximity sensors
KR101103910B1 (ko) 로봇청소기용 먼지감지센서 구조
CN106052862A (zh) 用于飞行时间(tof)收发机的自动校正技术
US9612330B2 (en) Proximity sensor including a photon emitter, a photon receiver and an opaque structure
TW200808223A (en) Drive unit for displaceable furniture parts
US20200150679A1 (en) Obstacle touching detecting device of swimming pool cleaner
CN114794984A (zh)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CN207380242U (zh) 一种红外led光源测距的光电传感器
CN212060606U (zh) 一种试管检测装置
CN105890641A (zh) 一种光电传感器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TW201426212A (zh) 檢測廢碳粉罐狀態的檢測裝置以及列印裝置
JP2016045161A (ja) 付着物検知機能付き測距装置
CN113363923B (zh)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CN103674837B (zh) 光学检测仪触发装置及具有该触发装置的光学检测仪
CN215120182U (zh) 充电座
RU2692830C1 (ru) Приемник лазерных импульсов
CN217565914U (zh) 滚刷检测结构
CN211085482U (zh) 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
CN108639615B (zh) 一种垃圾分类箱防夹手系统
RU2686406C1 (ru) Приемник лазер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CN209296528U (zh) 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02975256U (zh) 探片器
CN219456495U (zh) 一种新型激光测距仪
CN109752379B (zh) 光学器件及其检测方法、摄像装置、飞行装置
RU2688904C1 (ru) Приемник оптических сигнал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