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2410U - 维护站 - Google Patents

维护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2410U
CN214712410U CN202022546617.7U CN202022546617U CN214712410U CN 214712410 U CN214712410 U CN 214712410U CN 202022546617 U CN202022546617 U CN 202022546617U CN 214712410 U CN214712410 U CN 214712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tate
maintenance station
dust collecting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66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凯文
殷金
许波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466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241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3987 priority patent/WO202209555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2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2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维护站,包括:集尘件;承载部,设置有用于与吸尘设备的尘盒相连通的出尘口;卡板,一体成型于集尘件或与集尘件固定连接,卡板与承载部可拆卸的连接;卡板的安装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尘件的进口与出尘口对接;在第二状态,集尘件从承载部上卸下或者集尘件的进口与出尘口之间具有气隙;还包括用于识别卡板安装状态的检测装置,在检测装置识别到卡板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在检测装置识别到卡板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本申请提供的维护站,能够降低漏装集尘件或者集尘件未装配到位的情况下误启动吸尘的风险。

Description

维护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维护站。
【背景技术】
智能清洁系统一般包括吸尘设备和用于供吸尘设备停靠的维护站,维护站内设有风机和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件,当吸尘设备返回维护站,通过风机转动产生的风压抽走吸尘设备中尘盒内的灰尘。由于维护站的集尘件的容积远远大于吸尘设备中尘盒的容积,用户不需要频繁清理灰尘,减少用户倾倒灰尘的频次。
目前,传统的维护站只通过机械结构来判断集尘件是否安装,不能判断集尘件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如果集尘件位置安装不正确,出尘口与集尘件进口没有对应起来,灰尘会发生泄漏,这部分灰尘可能会跟随气流直接进入风机内部,造成风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甚至直接烧毁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集尘件是否安装到位的维护站。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维护站,应用于吸尘设备,所述维护站包括:
集尘件,用于存储从吸尘设备中抽吸的灰尘;
承载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吸尘设备的尘盒相连通的出尘口;
卡板,一体成型于所述集尘件或与所述集尘件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承载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卡板的安装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集尘件的进口与所述出尘口对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集尘件从所述承载部上卸下或者所述集尘件的进口与所述出尘口之间具有气隙;还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识别所述卡板的安装状态,在所述检测装置能够识别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检测装置识别到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当所述检测装置识别到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触发所述检测装置的触发部,在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触发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设置于所述卡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设置于所述主体,在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移动至触发所述检测装置的第一位置,在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能够自动离开所述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上盖,所述主体设有开口,所述上盖能够被操作以敞开和封闭所述开口;
在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盖能够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触发部离开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盖不能封闭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用于阻碍所述上盖封闭所述开口的防漏装支架,所述触发部与所述防漏装支架联动设置或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防漏装支架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防漏装支架响应所述集尘件的安装而移动至与所述避让槽配合的避让位置,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上盖能够封闭所述开口;所述防漏装支架响应所述集尘件的拆卸而移动至与所述避让槽错位的限位位置,在所述限位位置,所述防漏装支架用于与所述上盖相抵持以阻挡所述上盖封闭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漏装支架位于所述限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防漏装支架偏离所述避让槽;在所述防漏装支架位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防漏装支架至少部分可容纳于所述避让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配置为接近传感器,当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触发部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接近传感器被触发;或者,所述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卡板联动所述触发部移动至闭合所述微动开关的位置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霍尔元件,所述触发部包括磁铁;或者,所述接近传感器为光电接近开关,所述触发部为形成在卡板上的遮挡部,在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光电接近开关检测所述遮挡部对光束的遮挡和反射的情况下,所述光电接近开关被触发。
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维护站,其通过设置用于识别集尘件卡板安装状态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能够识别卡板是否安装到位,在识别到卡板处于安装到位的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即集尘件进口与维护站出尘口对接,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在识别到卡板未安装到位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避免了集尘件拆下或者位置安装不正确,维护站误启动吸尘后导致灰尘泄漏至维护站造成维护站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尘设备维护站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维护站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维护站装有集尘件的上盖盖合后,维护站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维护站未装集尘件时上盖往盖合方向运动后,维护站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维护站卡板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维护站卡板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护站。该维护站可应用于吸尘设备。其中,吸尘设备内设置存储灰尘的尘盒,当吸尘设备自动返回维护站,维护站能够自动清理吸尘设备尘盒内的灰尘,如此,用户就不需要拆卸吸尘设备倾倒灰尘。在一应用场景中,吸尘设备为自动执行清洁任务的清洁机器人。
维护站包括集尘件,集尘件用于存储从吸尘设备中抽吸的灰尘。集尘件具体可以为尘袋或尘桶等用于容置灰尘垃圾的装置。通常,集尘件容积较大,能够降低用户倾倒垃圾的频次。由于集尘件、吸尘设备均非本申请的重点改进,本文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维护站包括主体10和设置在主体10上的承载部20,承载部 20设置有出尘口24,当吸尘设备停靠至维护站,该出尘口24与吸尘设备的尘盒相连通。集尘件安装至承载部20,集尘件的进口与承载部20的出尘口 24对接,从吸尘设备的尘盒抽吸的灰尘经过出尘口24进入集尘件,被暂时存储在集尘件内。
维护站还包括设置集尘件的卡板40。卡板40可以一体成型于集尘件或与集尘件固定连接,集尘件通过卡板40可拆卸的连接在承载部20上。具体而言,卡板40构造为中部具有开口44(参见图5和图6)的板状,开口44与承载部20的出尘口24相对应匹配,开口44一侧连通集尘件的进口,另一侧连通出尘口24,用于将集尘件的进口与出尘口24紧密对接。关于集尘件的安装位置,卡板4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如图3所示,卡板40紧密贴合承载部20,集尘件的进口与出尘口24对接,卡板40与承载板 20之间不存在气隙。在第二状态,卡板40从承载部20上卸下,也就是说集尘件未安装(请参见图4),或者集尘件的进口与出尘口24之间具有气隙,卡板40未安装到位。可以理解的,在第一状态,集尘件的进口与出尘口24 对接良好,维护站可以正常启动吸尘,但若卡板40处于第二状态,表示集尘件未装配或者集尘件进口与出尘口24之间存在气隙,若此时维护站启动了抽吸工作,灰尘会经过出尘口24或者气隙进入维护站内,污染维护站,使得维护站控制电路板或者风机异常甚至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维护站还包括用于识别卡板40安装状态的检测装置22。其中,检测装置22与维护站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检测装置22能够检测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当检测装置22识别到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当检测装置22识别到卡板40处于第二状态,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检测装置22识别到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检测装置22发出识别信号,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该识别信号,控制启动回路一电路开关闭合,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当检测装置22识别到卡板40处于第二状态,检测装置22不发出识别信号,控制电路板保持启动回路一电路开关断开状态,使得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检测装置22由触发部42触发。触发部42与卡板40 联动设置,当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触发部42触发检测装置22发出识别信号,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该识别信号,控制启动回路一电路开关闭合,维护站才能够启动吸尘工作。请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触发部42设置于卡板 40上,检测装置22设置在承载部20上。触发部42与检测装置22对应匹配设置,当卡板40安装至承载部20上,触发部42靠近承载部20,触发检测装置 22。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串联在维护站的启动回路中,当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微动开关被触发,控制电路板才能接通启动回路,使维护站上电。当卡板处于第二状态,微动开关未被触发,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启动回路不能被接通,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具体而言,触发部42为形成在卡板40上的凸部,检测装置22设置在主体10上,当卡板40贴近承载部20后,凸部触发微动开关42,从而启动回路的控制接通的微动开关闭合,控制电路板可以控制维护站启动吸尘工作。当然,微动开关也可以为信号开关,信号开关具有接通信号和关断信号,信号开关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当微动开关被触发时能够发出接通信号,该接通信号作为识别信号,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该识别信号,控制启动回路接通,维护站启动吸尘工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22配置为接近传感器,当接近传感器与触发部42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接近传感器被触发,发出识别信号。具体而言,接近传感器可以为霍尔元件,触发部42为磁铁。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为光电接近开关,触发部为形成在卡板40上的遮挡部,光电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卡板40遮挡部对光束的遮挡和反射,当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遮挡部遮挡光电接近开关,光电接近开关接收到反射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能够自动控制维护站启动吸尘,相反的,卡板40处于第二状态,光电接近开关未能识别到反射的信号,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
请继续参见图1,维护站主体10上端具有开口18和用于封闭开口18的上盖30,集尘件设置在主体10内。开口18用于方便拆卸和安装集尘件。上盖 30表现为环形、铰接盖的形式,其被设置成可以闭合或者敞开主体10上部的开口18,当上盖30闭合后,维护站内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上盖30 打开后,可通过开口18,拆卸和更换集尘件。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1至图2,主体10还包括集尘件支架11,凸出于集尘件支架11上表面的防漏装支架17。上盖30的内表面设有避让槽34。防漏装支架17响应集尘件的安装而移动至与避让槽34配合的避让位置,在避让位置,上盖30能够转动至封闭开口18的位置,防漏装支架17的顶部容置于该避让槽34内,使得防漏装支架17不干涉上盖30封闭开口18的运动。当集尘件拆卸后,防漏装支架17移动至与避让槽34错位的限位位置,在限位位置,需要关闭上盖30,由于防漏装支架17的顶部与上盖30内壁相抵持,阻挡上盖30进一步封闭开口18,使得上盖30不能转动至封闭开口18的位置。因此,当未装集尘件时,上盖30不能封闭开口18,用户可以通过上盖30是否能闭合来判断集尘件是否装配。
在该实施例中,集尘件支架11的上表面形成供防漏装支架17的顶部凸出的容纳槽(未示出)。具体的,容纳槽呈长椭圆状,防漏装支架17在容纳槽内移动,可移动至位于容纳槽中的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请参见图4,当维护站未装集尘件时,防漏装支架17位于容纳槽的限位位置。此时,防漏装支架17与避让槽34相互错位,防漏装支架17偏离避让槽34,防漏装支架 17与上盖30相抵持以阻挡上盖30封闭开口18,即防漏装支架17干涉上盖30 的盖合运动。请参见图3,当维护站100装有集尘件时,防漏装支架17位于容纳槽的避让位置。此时,防漏装支架17至少部分可容纳于避让槽34,即防漏装支架17不再干涉上盖30的盖合运动,使得上盖30能够封闭开口18。
在该实施例中,防漏装支架17具体包括突出于集尘件支架11上表面的突出部171、与突出部17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推压部173,以及作用于推压部173的弹性件172。其中,突出部171穿过容纳槽延伸至容纳槽的上方,推压部173位于容纳槽的下方。容纳槽对应的下方具有弹性件172的容纳空腔,容纳空腔的一部分设置于推压部173,容纳空腔的另一部分终止于集尘件支架11的侧壁。当弹性件172容纳于容纳空腔时,弹性件172的一端接触推压部173,弹性件172的另一端接触集尘件支架11的侧壁。弹性件172用于向防漏装支架17施加使防漏装支架17倾向限位位置的推力。
当承载部20未装集尘件时,弹性件172处于自由状态,防漏装支架17 处于限位位置。此时,突出部171的位置偏离避让槽34,突出部171干涉上盖30的盖合运动,使得上盖30无法盖合。承载部20包括用于固定卡板40的卡合件,承载部20与卡板40互为公母配合关系。当安装集尘件时,卡板40 推动承载部20,承载部20朝向避让位置方向推动防漏装支架17,从而使得防漏装支架17移动至避让位置。当承载部20装有集尘件时,推压部173由于受卡板40持续的抵推力而推压弹性件172,使得弹性件172转变为压缩状态,防漏装支架17处于避让位置。此时,突出部171的位置与避让槽34的位置相对应,突出部171至少部分可容纳于避让槽34,即突出部171不再干涉上盖 30的盖合运动,使得上盖30可以盖合。
进一步地,突出部171的形状与避让槽34的形状匹配。在该实施例中,突出部171具体可以采用圆柱状结构,相应地,避让槽34为圆形凹槽。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件172具体可以采用弹簧。
本实施例提供的维护站的防漏装支架17能够根据是否装有集尘件的状态而变换位置,再通过上盖30上设置对应的避让槽34,当未装集尘件时,防漏装支架17位于限位位置,限位位置偏离避让槽34,使得上盖30无法盖合,从而有效地提醒工作人员忘装集尘件。当装集尘件后,防漏装支架17 位于避让位置,此时防漏装支架17至少可部分容纳于避让槽34内,使得上盖30可以盖合,从而不影响维护站100的正常使用。如此,上盖30是否能够闭合开口18,能够提醒用户是否装配了集尘件,防止集尘件未装配就启动吸尘。更进一步的,检测装置22能够检测集尘件是否装配到位,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集尘件装配不到位造成灰尘泄露的风险。
图5至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和触发部的设置结构,该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这里仅详细阐述区别部分,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请参见图5和图6,触发部设置于主体10。触发部与防漏装支架17可以联动设置,当防漏装支架17位于避让位置,联动触发部位于第一位置,上盖30能够封闭开口18,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当防漏装支架17位于限位位置,联动触发部离开第一位置,上盖 30不能封闭开口18,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由于防漏装支架17在限位位置能够阻挡上盖30封闭开口18,同时触发部位于第一位置维护站才能启动吸尘,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维护站的误启动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触发部与防漏装支架17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当卡板40处于第一状态,抵推防漏装支架17移动至避让位置,联动触发部移动至触发检测装置22的第一位置,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当卡板40处于第二状态,防漏装支架17在弹性件173的复位作用下自动离开第一位置,联动触发部离开第一位置,从而维护站不能启动抽吸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吸尘设备维护站,通过设置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集尘件是否装配和是否装配到位,在未装配或者未装配到位情况下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因此避免了错误启动导致的灰尘污染维护站。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维护站,应用于吸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站包括:
集尘件,用于存储从所述吸尘设备中抽吸的灰尘;
承载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吸尘设备的尘盒相连通的出尘口;
卡板,一体成型于所述集尘件或与所述集尘件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承载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卡板的安装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集尘件的进口与所述出尘口对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集尘件从所述承载部上卸下或者所述集尘件的进口与所述出尘口之间具有气隙;
检测装置,用于识别所述卡板的安装状态,在所述检测装置识别到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在所述检测装置识别到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维护站不能启动吸尘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触发所述检测装置的触发部,在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触发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维护站能够启动吸尘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设置于所述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设置于主体,在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移动至触发所述检测装置的第一位置,在所述卡板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能够自动离开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上盖,所述主体设有开口,所述上盖能够被操作以敞开和封闭所述开口;
在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盖能够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触发部离开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盖不能封闭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用于阻碍所述上盖封闭所述开口的防漏装支架,所述触发部与所述防漏装支架联动设置或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防漏装支架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防漏装支架响应所述集尘件的安装而移动至与所述避让槽配合的避让位置,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上盖能够封闭所述开口;所述防漏装支架响应所述集尘件的拆卸而移动至与所述避让槽错位的限位位置,在所述限位位置,所述防漏装支架用于与所述上盖相抵持以阻挡所述上盖封闭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漏装支架位于所述限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防漏装支架偏离所述避让槽;在所述防漏装支架位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防漏装支架至少部分可容纳于所述避让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配置为接近传感器,当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触发部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或者,所述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卡板联动所述触发部移动至闭合所述微动开关的位置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维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霍尔元件,所述触发部包括磁铁;或者,所述接近传感器为光电接近开关,所述触发部为形成在卡板上的遮挡部,在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光电接近开关检测所述遮挡部对光束的遮挡和反射的情况下,所述光电接近开关被触发。
CN202022546617.7U 2020-11-06 2020-11-06 维护站 Active CN214712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6617.7U CN214712410U (zh) 2020-11-06 2020-11-06 维护站
PCT/CN2021/113987 WO2022095551A1 (zh) 2020-11-06 2021-08-23 维护站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6617.7U CN214712410U (zh) 2020-11-06 2020-11-06 维护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2410U true CN21471241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7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6617.7U Active CN214712410U (zh) 2020-11-06 2020-11-06 维护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24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371A (zh) * 2022-03-28 2022-06-10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尘袋和合盖检测功能的集尘器
CN114794984A (zh) * 2022-04-18 2022-07-29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CN114601371B (zh) * 2022-03-28 2024-05-14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尘袋和合盖检测功能的集尘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371A (zh) * 2022-03-28 2022-06-10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尘袋和合盖检测功能的集尘器
CN114601371B (zh) * 2022-03-28 2024-05-14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尘袋和合盖检测功能的集尘器
CN114794984A (zh) * 2022-04-18 2022-07-29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CN114794984B (zh) * 2022-04-18 2023-10-17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集尘器的尘袋及合盖检测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2917B2 (en) Cleaning system
JP2002186572A5 (zh)
CN214712410U (zh) 维护站
WO2018227897A1 (zh) 微型烟雾报警器
US11910973B2 (en) Debris collecting base station, cleaning robot and cleaning system
JPS62217932A (ja) 真空掃除機の光学表示・機能監視装置
CN215838757U (zh) 清洁机器人
KR19990011268A (ko) 청소기
CN110876581B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及集尘杯状态检测方法
US5920043A (en) Circuit breaker control device for a vacuum cleaners dust hopper
WO2022095551A1 (zh) 维护站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CN114305231A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4342102U (zh) 一种维护站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CN214342101U (zh) 一种维护站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CN217792807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CN212089407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4712344U (zh) 垃圾回收基站和清洁系统
CN207462020U (zh) 一种智能吸尘器的尘盒检测装置
CN114365980A (zh) 一种尘满检测装置、基站及清洁系统
CN112754348A (zh) 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垃圾回收装置
CN207462016U (zh) 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
JP3831627B2 (ja) 食器洗い機
CN214342103U (zh) 一种维护站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CN219000167U (zh) 一种防漏装过滤组件的吸尘器
CN219699805U (zh) 垃圾回收装置、垃圾回收组件、基站、清洁机器人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