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05C -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05C
CN1147905C CNB011024976A CN01102497A CN1147905C CN 1147905 C CN1147905 C CN 1147905C CN B011024976 A CNB011024976 A CN B011024976A CN 01102497 A CN01102497 A CN 01102497A CN 1147905 C CN1147905 C CN 114790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n
heavy caliber
small
cutting a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24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2575A (zh
Inventor
野泽崇浩
浅山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616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5047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645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6437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2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70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 H01J29/72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along one straight line or along two perpendicular straight lines
    • H01J29/76Deflecting by magnetic fields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36Manufacture of magnetic deflecting devices for cathode-ray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09/00Apparatus and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e of discharge tubes
    • H01J2209/236Manufacture of magnetic deflecting devices
    • H01J2209/2363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09/00Apparatus and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e of discharge tubes
    • H01J2209/236Manufacture of magnetic deflecting devices
    • H01J2209/2363Coils
    • H01J2209/2366Machines therefor, e.g. winding, forming, welding,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70Electron beam control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2229/703Electron beam control outside the vessel by magnetic fields
    • H01J2229/7032Conductor design and distribution
    • H01J2229/7033W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rmation Of Various Coating Films On Cathode Ray Tubes And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使用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也能改善反转三重体的偏转线圈。在水平偏转线圈(2)的侧面部(2C)上,在从水平偏转线圈(2)的长度中的大口径侧凸缘(2B)起20~35%的范围内,在从X轴起10~25°的范围内,形成通过分割销(5031),(5033)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开口(2CO1),(2CO3),在55~70%的范围内,在从X轴起25~40°的范围内,通过分割销(5032),(5034)而形成三角形的开口(2CO2),(2CO4)。

Description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制偏转线圈使用的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以及一种偏转线圈。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三枪一字排列型彩色显像管的图象显示装置中,作为用于使从三个电子枪所发出的三条电子束很好地集中(会聚)在屏幕表面(画面)上的方法之一,具有使用自会聚方式的偏转线圈的方法。自会聚方式的偏转线圈一般由上下一对的鞍形水平偏转线圈和左右一对的鞍形垂直偏转线圈所构成,这是一种可达到良好的会聚特性的结构。
实际上,在大部分三枪一字排列型彩色显像管中,当适当地校正画面上的光栅畸变时,产生图1所示的不会聚。图1中的实线表示R(红)的横线的辉线,虚线表示B(蓝)的横线的辉线,X表示画面的水平方向。即,在画面垂直方向的端部区域中,在第一、第三象限中,R经过B向上方偏移,在第二、第四象限中,R经过B向下方偏移。而且,在画面垂直方向的中间区域中,在第一、第三象限中,R经过B向下方偏移,在第二、第四象限中,R经过B向上方偏移。把该端部区域的图形称为反交叉,把中间区域的图形称为正交叉,通常,把这样在端部区域和中间区域中交叉图形反转的不会聚称为反转三重体(トリレンマ)。
作为改善该反转三重体的装置,如日本专利第2967683号所示的那样,在垂直偏转线圈上设置中间抽头来与二极管开关电路进行组合的方法和把与水平偏转线圈相连接的饱和电抗器与二极管开关电路进行组合的方法等已经实用化了。
而且,偏转线圈中的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随水平偏转线圈、垂直偏转线圈(以下统称为偏转线圈)的电线的位置和分布而受到较大的影响。这样,对于一般是批量生产的偏转线圈,在形成其线圈的电线绕制过程中时,通过被称为分割销的销来限制电线的位置,把线圈分割成多个部分,通过调整各个部分的位置和匝数来得到所希望的特性。
随着近年来的显示装置的高精细化,对于偏转线圈的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与此对应,为了提高基本性能和设计自由度,要求更多的分割的部分,以便于能够细致地设定电线(线圈)的位置和分布(绕组分布),来得到精度更高的特性。
首先,如果分析上述现有的反转三重体的改进装置,现有的改进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必须增加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可饱和电抗器等部件,而使成本上升,并且,引起偏转线圈的装配工数增加。
其次,分析一下增加偏转线圈中的分割部分的要求可以发现,为了增加偏转线圈中的分割部分,就必须缩窄分割部分的间隔。而为了缩窄分割部分的间隔,就必须缩窄分割销的间隔。分割销通过设在绕线装置的绕线模具上的销驱动部来控制其向绕线装置的出入。这样,由于缩窄了分割销的间隔,不得不缩窄销驱动部的间隔。当然,由于在相邻的销驱动部不会干涉的范围内,只能缩窄销驱动部的间隔,因此,缩窄分割销的间隔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绕线空间内,分割销的间隔及其数量受到安装在绕线模具上的销驱动部的大小的物理限制。
因此,在现有的绕线装置和使用该绕线装置的绕线方法中,不能实现必要的分割销的数量和位置,而妨碍了偏转线圈的性能提高。由此,存在不能得到能够满足对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的严格要求的偏转线圈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以及一种偏转线圈,其不使用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而能够改善反转三重体。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以及偏转线圈,能够提高偏转线圈的绕线分布的设计自由度,能够提高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a)本发明提供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用于形成装在彩色显像管颈部的偏转线圈所用的水平偏转线圈(2),其具有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在该凸模具和凹模具之间的绕线空间中绕制电线,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2A),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2B),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2C)来形成水平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电线绕线时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来限制上述侧面部中的绕线分布的多个分割销(503),作为上述多个分割销,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出现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彩色显像管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设置第一分割销(5031,5033),同时,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见到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设置第二分割销(5032,5034)。
(b)本发明提供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方法,用于形成装在彩色显像管颈部的偏转线圈所使用的水平偏转线圈(2),在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之间的绕线空间中绕制电线,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2A),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2B),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2C),来形成水平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线绕线时,在上述绕线空间中插入多个分割销(503)来限制上述侧面部中的绕线分布,作为上述多个分割销,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见到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彩色显像管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插入第一分割销(5031,5033),同时,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露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把第二分割销(5032,5034)插入上述绕线空间。
(c)本发明提供装在彩色显像管的颈部的偏转线圈,包括水平偏转线圈(2),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2A),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2B),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2C),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面部上,通过由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工序中的多个分割销所产生的位置限制,来形成多个开口(2CO1~2CO4),作为上述多个开口,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见到分割销(503)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彩色显像管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设置第一分割销(5031,5033),设置由此所形成的第一开口(2CO1,2CO3),同时,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露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设置第二分割销(5032,5034),设置由此所形成的第二开口(2CO2,2CO4)。
(d)本发明提供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具有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在该凸模具和凹模具之间的绕线空间中绕制电线,来形成偏转线圈(2),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割销(50),在上述电线绕线时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来限制绕线分布,把上述偏转线圈分割成多个部分(2C1~2C6,2C7~2C12),把用于形成上述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三个部分的分割销交叉地从不同方向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
(e)本发明提供偏转线圈的绕线方法,在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之间的绕线空间中绕制电线,来形成偏转线圈(2),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电线绕线时在上述绕线空间中插入多个分割销(50)来限制绕线分布,把上述偏转线圈分割成多个部分(2C1~2C6,2C7~2C12),为此,把用于形成上述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三个部分的分割销交叉地从不同方向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
(f)本发明提供装在彩色显像管颈部的偏转线圈,包括偏转线圈(2),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2A),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2B),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2C),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面部通过上述偏转线圈的绕线工序中的多个分割销(50)所产生的位置限制而分割成多个部分(2C1~2C6,2C7~2C12),上述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三个部分通过交叉地从不同方向插入的分割销来进行分割。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表示反转三重体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在偏转线圈上所使用的用于改善反转三重体的水平偏转线圈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在偏转线圈上所使用的用于改善反转三重体的水平偏转线圈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全体构成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通过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来形成较多的分割部分的偏转线圈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通过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来形成较多的分割部分的偏转线圈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以及偏转线圈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仅通过水平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来改善反转三重体。图2、图3表示用于改善反转三重体的水平偏转线圈的构成例子。图2中的Y是在把偏转线圈安装到彩色显像管上时的画面的垂直方向,Z是彩色显像管的管轴方向。图2是从图3的右侧所见到的侧面图,图3是从画面侧看水平偏转线圈的平面图。由于水平偏转线圈相对于Y轴是左右对称的,图2的侧面图与从图3的左侧所见到的侧面图是相同的。
在图2和图3中,水平偏转线圈2由小口径侧凸缘(小口径部)2A、大口径侧凸缘(大口径部)2B、联结小口径侧凸缘2A与大口径侧凸缘2B的侧面部2C所组成。在侧面部2C的中央部上形成窗口部2D(参照图3),一对水平偏转线圈2相接合的面成为接合面部分2E。当由绕线装置绕制水平偏转线圈2时,在形成该线圈的电线缠绕时,通过被称为分割销的销来限制电线的位置,而形成所希望的绕线分布。下面对绕线装置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的那样,当使作为水平偏转线圈2的全长的从小口径侧凸缘2A至大口径侧凸缘2B的长度为L0时,从大口径侧凸缘2B沿Z方向在L1的位置上插入分割销5031,5033,在L2的位置上插入分割销5032,5034,来对电线进行位置限制。把分割销5031~5034总称为分割销503。在分割销5031,5033的位置上,在接合面2E侧形成向着顶点的三角形开口2CO1,2CO3,在分割销5032,5034的位置上,在接合面2E侧形成向着顶点的三角形开口2CO2,2CO4。分割销503的位置成为三角形开口2CO1~2CO4的顶点。
其中,L1被设定为处于L0的20~35%的范围内,L2被设定为处于L0的55~70%的范围内。即,从大口径侧凸缘2B开始,在水平偏转线圈2的全长的20~35%的范围内插入用于形成开口2CO1,2CO3的分割销5031,5033,在55~70%的范围内插入用于形成开口2CO2,2CO4的分割销5032,5034。换句话说,从大口径侧凸缘2B开始,在水平偏转线圈2的全长的20~35%的范围内形成具有顶点的三角形开口2CO1,2CO3,在55~70%的范围内形成具有顶点的三角形开口2CO2,2CO4
而且,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与Z轴正交的表面内,若使连接分割销5031,5033与Z轴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为θ1,使连接分割销5032,5034与Z轴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为θ2,则把θ1设定为在10~25°的范围内,把θ2设定为在25~40°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形成从X轴在10~25°的范围内具有顶点的三角形开口2CO1,2CO3,形成从X轴在25~40°的范围内具有顶点的三角形开口2CO2,2CO4
而且,虽然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没有直接的关联,侧面部2C的大口径侧凸缘2B的部分被分割成多个部分。一方的侧面部2C(图3的右侧)的大口径侧凸缘2B侧的部分通过分割销5011,5012,5013,5014,被分割成多个部分2C1,2C2,2C3,2C4。另一方的侧面部2C(图3的左侧)的大口径侧凸缘2B侧的部分通过分割销5015,5016,5017,5018,被分割成多个部分2C5,2C6,2C7,2C8。把分割销5011~5018总称为分割销501。在图2中,省略了分割销501的图示。
对以上方法进行归纳,在从大口径侧凸缘2B起沿Z方向的20~35%的范围内,在从X轴起10~25°的范围内插入分割销5031,5033,而形成开口2CO1,2CO3,在从大口径侧凸缘2B沿Z方向的55~70%的范围内,在从X轴起25~40°的范围内插入分割销5032,5034,而形成开口2CO2,2CO4。优选地,上述插入分割销5031,5033的范围是在25~35%的范围和12~20°的范围内、而插入分割销5032,5034的范围是在60~70%的范围和27~37°的范围内。而且,插入分割销5031,5033的范围在28~34%的范围和14~18°的范围内、插入分割销5032,5034的范围在62~68%的范围和30~34°的范围内更好。通过本发明人的实验,通过制作各种形状的水平偏转线圈2来评价反转三重体的校正特性,上述条件是见到的最佳条件。
因此,要求自会聚方式的偏转线圈的水平偏转磁场成为枕形的。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对R/B的G(绿)的灵敏度和失真特性,一般,使大口径侧凸缘2B侧成为强的枕形磁场,使小口径侧凸缘2A侧成为弱的桶形磁场,从大口径侧凸缘2B到小口径侧凸缘2A的中间区域成为平均的枕形磁场。该大口径侧凸缘2B侧的强的枕形磁场是反转三重体发生的最大原因。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上述位置上插入分割销5031~5034,而形成开口2CO1~2CO4,由此,来减弱大口径侧凸缘2B侧的强的枕形磁场,相应地增强从大口径侧凸缘2B到小口径侧凸缘2A的中间区域的枕形磁场。由此,优化Z轴方向的磁场分布的平衡,来改善反转三重体。把本发明的水平偏转线圈2装入17型彩色显像管用的偏转线圈,确认反转三重体,可以见到:反转三重体降低到约70%,而改善了约30%。即使把该使反转三重体改善了约30%的偏转线圈与装载了现有技术的改进装置的偏转线圈进行比较,也毫不逊色。
这样,本发明不使用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也能改善反转三重体。但是,为了进一步校正反转三重体,并不排除在作为本发明的构成的水平偏转线圈2上使用其他的改进装置(电路和部件等)。本发明包含:不使用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而仅单独使用的情况;以及,在使用了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的基础上,兼用上述构成的情况。
如以上那样,在构成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水平偏转线圈2的侧面部2C上,通过由水平偏转线圈2的绕线工序中的多个分割销503所产生的位置限制,来形成多个开口2CO1~2CO4。在从大口径侧凸缘2B至小口径侧凸缘2A的长度L0中的从大口径侧凸缘2B至小口径侧凸缘2A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被插入绕线空间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503时,通过作为连接分割销503与Z轴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而在10~25°的范围内所设置的分割销5031,5033(第一分割销),来形成开口2CO1,2CO3(第一开口)。在55~70%的范围内,通过在20~35%的范围内所设置的分割销5032,5034(第二分割销),来形成开口2CO2,2CO4(第二开口)。
下面,使用图4、图5来对用于得到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水平偏转线圈2的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进行说明。而且,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在绕线装置中的绕线模具上具有特征,其他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在图4、图5中,仅图示绕线模具,而省略其他部分的图示。
在图4、图5中,本发明的绕线装置中的绕线模具由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组成。当把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按图4那样相向地组合时,在两者之间形成绕线空间,在该绕线空间内依次绕制构成线圈的电线,而形成鞍型水平偏转线圈2。
在凸模具51的大口径侧(图4的下侧),当绕制水平偏转线圈2时,决定电线的绕线分布,设置用于分割成多个部分2C1~2C8的多个分割销501。分割销501分别由各自的驱动部53所驱动。即,控制各个驱动部53,以便于在绕线工序中有选择地出入(插入·退出)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之间的绕线空间内。而且,在凹模具52,在侧面部2C侧设置用于形成三角形开口2CO1~2CO4的多个分割销503。分割销503分别由各自的驱动部55进行控制,以便于有选择地出入(插入·退出)绕线空间内。而且,在图4和图5中,为了简化起见,仅部分地示出了分割销501,503和驱动部53,55。
在本实施例中,在与相当于彩色显像管(未图示)的管轴(Z轴)的图4的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控制分割销501的出入,在侧面部2C的大致法线方向上,控制分割销503的出入。把分割销501,503总称为分割销50。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在凸模具51和凹模具52之间的绕线空间内绕制电线,把彩色显像管的颈部侧作为小口径侧凸缘2A,把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侧凸缘2B,在小口径侧凸缘2A与大口径侧凸缘2B之间形成作为侧面部2C的水平偏转线圈2。而且,在电线绕线时,在绕线空间内插入多个分割销503来限制侧面部2C中的绕线分布。
而且,在从大口径侧凸缘2B至小口径侧凸缘2A的长度L0中的从大口径侧凸缘2B至小口径侧凸缘2A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被插入绕线空间的位置上的断面上见到分割销503时,在连接该分割销503与Z轴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插入分割销5031,5033(第一分割销)。在55~70%的范围内,在25~40%的范围内,插入分割销5032,5034(第二分割销)。
下面使用图6来对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整体构成例子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构成例包含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构成。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并不仅限于图6所示的形式。在图6中,该偏转线圈通过例如把一对半环状的部件组合起来的分隔装置1,而形成为一方(图中的上侧)为小口径部而另一方(图中的下侧)成为大口径部的漏斗状。而且,小口径部是彩色显像管的管颈侧,大口径部是画面侧。
在该分隔装置1的内表面安装一对鞍型水平偏转线圈2,2,在外表面上安装一对鞍型垂直偏转线圈3,3。分隔装置1保持水平偏转线圈2,2与垂直偏转线圈3,3之间的电绝缘。在垂直偏转线圈3,3的外表面上安装由铁氧体等组成的铁心4。水平偏转线圈2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来形成,其具有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的构成。
水平偏转线圈2如上述那样,包括小口径侧(管颈侧)凸缘2A(在此未图示)和大口径侧(画面侧)凸缘2B。小口径侧凸缘2A容纳在设在分隔装置1的小口径侧的容纳部(未图示)中,大口径侧凸缘2B容纳在大口径侧凸缘1b中。垂直偏转线圈3包括小口径侧凸缘(未图示)和大口径侧凸缘3B。
在这样构成的偏转线圈中,通常需要校正偏转特性的电路,装载这样的电路的基板5安装在分隔装置1的侧面上。在分隔装置1的小口径侧设置由多个凸缘1a1,1a2,1a3组成的小口径侧凸缘1a。在小口径侧凸缘1a的最小口径侧的凸缘1a1上嵌入一对被称为4P线圈的4极校正线圈7。
在最大口径侧的凸缘1a3上通过整体成型而设置用于把基板5装到分隔装置1上的爪8。在基板5上形成孔5a,以便于使设在凸缘1a3上的爪8与该孔5a相扣合。另一方面,在大口径侧凸缘1b上,通过整体成型设置一对板状的肋条9。基板5通过肋条9来夹持其下端部。这样,基板5通过设在凸缘1a3上的爪8和肋条9来安装到分隔装置1的侧面上。
而且,在基板5上安装作为用于连接引线的端子的多个销针10,在这些销针10上缠绕水平偏转线圈2的引线2a和垂直偏转线圈3的引线3a、校正线圈7的引线7a。而且,为了给该偏转线圈提供电流,在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器11上连接连接器导线12,连接器导线12的引线12a也缠绕在基板5的销针10上。
在基板5的端部,在销针10的附近形成用于通过引线2a,3a,7a的多个槽5b。向着基板5的方向引回的引线2a,3a,7a分别容纳在形成在基板5的端部的槽5b中,并缠绕在销针10上进行软钎焊。其中,没有图示出焊锡。在小口径侧凸缘1a的凸缘1a3上通过整体成型而设置大致L形的肋条13,水平偏转线圈2的引线2a通过肋条13和凸缘1a3形成的大致コ字形的凹部14而容纳在槽5b中。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分割部分,来提高偏转线圈的绕线分布的设计自由度,以便于提高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第二实施例中的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与图4、图5相同。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偏转线圈能够用于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但以下以水平偏转线圈为例来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在多个分割销50中的至少一部分中,相邻的至少3个分割销50从不同的方向上交替出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从与分割销501不同的方向上出入的分割销50的最佳实施例,在凹模具52的内部设置分割销502
本发明的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这样的绕线模具,该绕线模具包括用于决定电线的绕线分布而把水平偏转线圈2的侧面部2C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多个分割销50,使得用于形成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三个部分的分割销50从不同的方向上交替出入。而且,本发明的绕线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使用多个分割销50来决定电线的绕线分布,当把侧面部2C分割成多个部分时,使得用于形成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三个部分的分割销50从不同的方向上交替出入。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在另外的部分上设置销驱动部53和销驱动部54,因此,不需要考虑销驱动部53和销驱动部54的干涉,由销驱动部53所形成的分割销50和销驱动部54所形成的分割销50,在分割销50不会相互干涉的范围内,能够缩窄分割销50的间隔。由此,能够增加分割部分,大幅度缩窄相邻的分割部分的间隔,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偏转线圈的绕线分布的设计自由度。
在通过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而得到的水平偏转线圈2的构成中,进一步使用图7、图8来进行说明。在图7中,为了简化,省略了深侧的侧面部2C中的分割销50和由其所分割的部分的图示。图8是从大口径侧凸缘2B侧看去的平面图。
如图7,图8所示的那样,在一方的侧面部2C(图7的前侧,图8的右侧)中,设在凸模具51上的分割销501由分割销5011,5012,5013,5014组成,它们从管轴方向插入。设在凹模具52上的分割销5021,5022从侧面部2C的法线方向插入。在另一方的侧面部2C(图8的左侧)中,设在凸模具51上的分割销501由分割销5015,5016,5017,5018组成,它们从管轴方向插入。设在凹模具52上的分割销502由分割销5023,5024组成,它们从侧面部2C的法线方向插入。
而且,一方的侧面部2C的大口径侧凸缘2B侧的部分,通过分割销5011,5012,5013,5014以及5021,5022而分割成多个部分2C1,2C2,2C3,2C4,2C5,2C6。另一方的侧面部2C的大口径侧凸缘2B侧的部分,通过分割销5015,5016,5017,5018以及5023,5024而分割成多个部分2C7,2C8,2C9,2C10,2C11,2C12。从互不相同的方向交替插入分割销5012~5014,来分割由分割销5012~5014所分割的部分2C2~2C6。而且,从互不相同的方向交替插入分割销5016~5018,来分割由分割销5016~5018所分割的部分2C8~2C12
这样,在本发明的水平偏转线圈2中,在窗口部2D~接合面2E的范围内的侧面部2C,能够形成更多的部分,也能够形成间隔更窄的部分。由此,在装载本发明的水平偏转线圈2的偏转线圈中,能够得到满足对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的严格要求的精度高的特性。包括以上的第二实施例的水平偏转线圈2的偏转线圈的全体构成为图6那样。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在电线绕线时向绕线空间中插入多个分割销来限制侧面部中的绕线分布,作为该多个分割销,在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见到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彩色显像管的管轴的连线与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插入第一分割销,同时,在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出现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管轴的连线与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插入第二分割销。通过这样的构成,不使用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也可以得到能够改善反转三重体的水平偏转线圈。
而且,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在水平偏转线圈的侧面部上,通过由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工序中的多个分割销所产生的位置限制,来形成多个开口,作为该多个开口,在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彩色显像管的管轴的连线与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设置第一分割销,设置由此所形成的第一开口,同时,在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大口径部至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管轴的连线与画面的水平轴的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设置第二分割销,设置由此所形成的第二开口。通过这样的构成,不使用用于反转三重体校正的电路和部件,也能够改善反转三重体。
而且,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在电线绕线时向绕线空间中插入多个分割销,来限制绕线分布,当把偏转线圈分割成多个部分时,把用于形成该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三个部分的分割销交叉地从不同方向插入绕线空间中。由此,能够提高偏转线圈的绕线分布的设计自由度,能够提高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
而且,本发明的偏转线圈,把偏转线圈的侧面部通过绕线工序中插入的多个分割销所产生的位置限制而分割成多个部分,把多个部分内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邻3个部分通过从不同方向交叉地插入的分割销来进行分割。由此,能够增加部分数量,也能够缩窄间隔,能够提高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

Claims (3)

1.一种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用于形成装在彩色显像管的颈部的水平偏转线圈,该绕线装置具有凸模具和凹模具,在该凸模具和凹模具之间的绕线空间中绕制电线,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来形成水平偏转线圈,其中还包括在上述电线绕线时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来限制上述侧面部中的绕线分布的多个分割销,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多个分割销:
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彩色显像管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水平轴之间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设置第一分割销,同时,
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之间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设置第二分割销。
2.一种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方法,用于形成装在彩色显像管的颈部的水平偏转线圈,该绕线方法在凸模具和凹模具之间的绕线空间中绕制电线,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来形成水平偏转线圈,在上述电线绕线时,在上述绕线空间中插入多个分割销来限制上述侧面部中的绕线分布,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多个分割销:
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彩色显像管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水平轴之间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插入第一分割销,同时,
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水平轴的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把第二分割销插入上述绕线空间。
3.一种装在彩色显像管的颈部的偏转线圈,包括水平偏转线圈,把上述颈部侧作为小口径部,把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画面侧作为大口径部,把上述小口径部和上述大口径部之间作为侧面部,在上述侧面部上,通过由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线工序中的多个分割销所产生的位置限制,来形成多个开口,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多个开口:
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20~35%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位置上的断面上现出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彩色显像管的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之间夹角为10~25°的范围内设置第一分割销,设置由此所形成的第一开口,同时,
在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长度中的从上述大口径部至上述小口径部的方向上,在55~70%的范围内,当在插入上述绕线空间中的位置上的断面上见到分割销时,在连接该分割销和上述管轴的连线与上述画面的水平轴之间夹角为25~40°的范围内设置第二分割销,设置由此所形成的第二开口。
CNB011024976A 2000-03-07 2001-02-08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9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1616/2000 2000-03-07
JP2000061616A JP2001250479A (ja) 2000-03-07 2000-03-07 偏向コイルの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並びに偏向ヨーク
JP064548/2000 2000-03-09
JP2000064548A JP3664375B2 (ja) 2000-03-09 2000-03-09 偏向ヨーク及び水平偏向コイルの巻線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1775A Division CN100341095C (zh) 2000-03-07 2001-02-08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2575A CN1312575A (zh) 2001-09-12
CN1147905C true CN1147905C (zh) 2004-04-28

Family

ID=2658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249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905C (zh) 2000-03-07 2001-02-08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CNB20041000417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095C (zh) 2000-03-07 2001-02-08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17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095C (zh) 2000-03-07 2001-02-08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465943B2 (zh)
KR (1) KR100392724B1 (zh)
CN (2) CN114790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39378A1 (de) * 2000-03-29 2001-10-04 Matsushita Electronics (Europe) GmbH Ablenkeinheit für In-Line-Elektronenstrahlröhre
US20030062818A1 (en) * 2001-10-01 2003-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athode-ray tube device
US20040000858A1 (en) * 2002-06-28 2004-01-01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Deflection yoke
KR20040003203A (ko) * 2002-07-02 2004-01-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편향요크
KR20050003152A (ko) * 2003-06-30 2005-01-10 엘지.필립스 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KR20050110803A (ko) * 2004-05-19 2005-11-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평 편향코일
US20070020451A1 (en) * 2005-07-20 2007-01-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oisture barrier coat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5694A (en) * 1970-11-27 1974-12-24 Philips Corp Method of winding deflection coils for picture display tubes
NL8400886A (nl) * 1984-03-21 1985-10-16 Philips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zadelvormige afbuigspoel voor een beeldweergeefbuis en afbuigsysteem met zadelvormige afbuigspoelen.
JPS645354U (zh) * 1987-06-30 1989-01-12
NL8802641A (nl) * 1988-10-27 1990-05-16 Philips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zadelvormige afbuigspoel voor een beeldweergeefbuis en afbuigsysteem met zadelvormige afbuigspoelen.
SG93772A1 (en) * 1989-10-31 2003-01-21 Thomson Tubes & Displays Color picture tube display device
NL9000047A (nl) * 1990-01-09 1991-08-01 Philips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zadelvormige afbuigspoel voor een beeldweergeefbuis.
EP0455918B1 (en) * 1990-05-11 1996-01-10 THOMSON TUBES &amp; DISPLAYS SA Self converging wide screen color picture tube system
US5418422A (en) * 1992-05-06 1995-05-23 U.S. Philips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of display tube and deflection unit comprising line deflection coils of the semi-saddle type with a gun-sided extension
BE1007859A3 (nl) * 1993-12-07 1995-11-07 Philips Electronics Nv Zadelvormige afbuigspoel, meerdraads gewikkeld, en wikkelmethode.
KR970006871B1 (en) * 1994-06-30 1997-04-30 Samsung Electro Mech Deflection yoke
KR100192233B1 (ko) * 1995-11-30 1999-06-15 구자홍 브라운관용 편향요크
FR2757681B1 (fr) * 1996-12-20 1999-01-29 Thomson Tubes & Displays Systeme de deviation pour tube a rayons cathodiques adapte au controle de la geometrie nord/sud de l'image
FR2757678B1 (fr) * 1996-12-20 1999-01-29 Thomson Tubes & Displays Unite de deviation pour tube a rayons cathodiques autoconvergents comportant des bobines de deviation en forme de selle
JPH10261373A (ja) * 1997-03-17 1998-09-29 Hitachi Ltd 偏向ヨーク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0258841Y1 (ko) * 1997-12-19 2002-02-19 이형도 편향요크용코일권선기의권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41095C (zh) 2007-10-03
US6465943B2 (en) 2002-10-15
CN1523629A (zh) 2004-08-25
CN1312575A (zh) 2001-09-12
KR20010088342A (ko) 2001-09-26
KR100392724B1 (ko) 2003-07-28
US20010022500A1 (en) 2001-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905C (zh) 偏转线圈及其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CN1140108C (zh) 偏转线圈的失聚以及几何学失真的校正装置
CN1188892C (zh) 包括具有绕组间隙的鞍形偏转绕组的视频显示偏转装置
CN1123045C (zh) 偏转线圈
CN1044300C (zh) 彩色显象管用偏转线圈
CN1308365A (zh) 具有会聚校正装置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67960C (zh) 彩色显象管装置
CN1532880A (zh) 具有调速线圈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469417A (zh) 偏转线圈和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57933C (zh) 图像畸变校正电路
CN1217377C (zh) 偏转线圈
CN1049751A (zh) 改善偏传像差的彩色显象管
CN1460278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88893C (zh) 视频显示偏转装置
CN1233016C (zh) 偏转线圈装置
JP3664375B2 (ja) 偏向ヨーク及び水平偏向コイルの巻線方法
US20030184208A1 (en) Magnetic device for correcting image geometry defects for cathode-ray tubes
CN1383575A (zh) 阴极射线管的偏转单元
CN1337056A (zh) 阴极射线管用的偏转装置和鞍形偏转线圈的制造方法
CN1360332A (zh) 偏转系统及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68764A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967767A (zh) 偏转装置和具有偏转装置的阴极射线管
CN1645545A (zh) 彩色显像管装置
CN1755883A (zh) 彩色显像管装置
CN1591757A (zh) 彩色显像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