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638B -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86638B CN114786638B CN201980102857.5A CN201980102857A CN114786638B CN 114786638 B CN114786638 B CN 114786638B CN 201980102857 A CN201980102857 A CN 201980102857A CN 114786638 B CN114786638 B CN 1147866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absorbent
- water
- absorbent body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2013/534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from several 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吸收体(10)中,在第1片(11)与中间片(13)间配置含吸水性聚合物(20)的第1芯(14),在中间片与第2片(12)间配置含吸水性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第2芯(15),第1芯的形成材料的80质量%以上为吸水性聚合物,第1芯与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大、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小,将由第1片、第1芯和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的、用下式(1)计算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弯曲刚度变化率设为BR,彼此正交的二个方向和与该二个方向不正交而交叉的另一方向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的该BR分别为5.0以下。BR=(Bw/Bd)/T0c(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吸收尿等体液的吸收体。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一般来说包括配置在相对靠近穿戴者的肌肤的位置的正面片、配置在相对远离穿戴者的肌肤的位置的背面片和设置在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体典型地由木浆等纤维材料的积纤体构成,而且在该积纤体中载持有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情况较多。这样的由纤维材料的积纤体构成的吸收体的体积较大且厚度厚,因此缓冲性等优异,但另一方面由于体积大,吸收性物品的外观不清爽而美观性变差,存在对吸收性物品的穿戴者赋予硬邦邦的不适感等的问题。尤其是在吸收性物品被穿戴时穿戴者排出了尿、经血等体液时,吸收体由于吸收保持该排泄物而膨润,因此该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于是人们对吸收体的薄型化进行了研究。
作为与吸收体的薄型化相关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吸收体,其包括:由纸浆和吸水性聚合物构成的上层吸收体;以及与该上层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相邻地配置、在2层片间配置吸水性聚合物而形成的下层吸收体。所述下层吸收体在彼此接合的所述2层片间划分出封入有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多个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且相邻的该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彼此之间形成为比该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凹陷的流路部。在所述流路部,吸水性聚合物不存在或者以比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低的程度存在。由此,在所述下层吸收体中,吸水性聚合物并未均匀地分布。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收体,通过采用以吸水性聚合物为主体的片状的所述下层吸收体,能够利到薄型结构且确保足够的吸收量,此外在所述上层吸收体也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因此能够解决仅由纸浆构成时难以保持液体而发生回流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二层构造的吸收体。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吸收体中,二层构造中的相对远离穿戴者的肌肤的下层实质上不含有纤维素而以吸水性聚合物为主体地构成。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技术,在具有含有吸水性树脂和粘接剂的吸收层由2个以上的亲水性无纺布夹持的构造的吸水片组成物中,该吸收层被透水性基质在厚度方向分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0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298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7685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吸收体,其包括:相对的第1片和第2片;和配置于两个片之间的中间片,在该第1片与该中间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第1芯,在该中间片与该第2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第2芯。
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芯的形成材料的80质量%以上是吸水性聚合物。
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芯与所述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较大。
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芯与所述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较小。
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中,将由所述第1片、所述第1芯和所述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的、利用下述式(1)计算出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弯曲刚度变化率设为BR时,彼此正交的二个方向和与该二个方向不正交而交叉的另一方向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的该BR分别为5.0以下。
BR=(Bw/Bd)/T0c (1)
Bw: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
Bd: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
T0c:利用下述式(2)计算出的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T0c=T0w-T0d (2)
T0w: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T0d: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包括所述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效果和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肌肤相对面侧(正面片侧)的展开平面图。此外,此处所说的“展开且伸长状态”是指,使尿布如图1所示成为展开状态,对该展开状态的尿布使各部分的弹性部件伸长而扩展至成为设计尺寸(与完全排除了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扩展成平面状时的尺寸相同)的状态。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I-I截面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平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3所示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中央(由附图标记CLx表示的纵中心线)位置沿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横截面图。
图5的(a)和图5的(b)分别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沿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横截面图。
图6的(a)~图6的(c)分别是实施例或比较例中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图7是由第1片、第1芯和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纵向和横向的弯曲刚度变化率BR的测量用样品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由第1片、第1芯和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倾斜方向的弯曲刚度变化率BR的测量用样品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吸收体的现有技术基本上着眼于由薄型化导致的吸收性能变差问题,而几乎不关注吸液后的柔软性和吸收性能的兼顾。例如,吸液后的厚度薄而缺乏吸液后的柔软性的吸收体,由于其吸液后的刚性高,因此特别是在应用于尿布那样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穿戴时的不适感,然而当前基本没有发现对应这样的问题的技术。尤其是,不能够提供与薄型吸收体中的吸液后的柔软性相关的各种特性优异的吸收体。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吸液性能优异,且吸液导致的刚性增加得到抑制,吸液后柔软性也优异的吸收体。
以下,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附图基本上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有时与现实不同。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即从腹侧经由胯裆部向背侧延伸的方向所对应的纵向(图中由附图标记“X”表示);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图中由附图标记“Y”表示)。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纵向是吸收性物品的纵向或者沿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体)的纵向的方向,横向是吸收性物品的横向或者沿其构成部件的横向的方向。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对体液进行吸收保持的吸收体(图中由附图标记“10”表示)。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尿布1包括上述结构。
尿布1在纵向X上配置于穿戴者的胯裆部,被划分为三部分:将与阴茎等排泄部相对的排泄部相对部(未图示)包含在内的裆部B;配置在比该裆部B靠穿戴者的腹侧(前侧)的腹侧部A;和配置在比该裆部B靠穿戴者的背侧(后侧)的背侧部C。腹侧部A和背侧部C典型而言分别包含尿布1被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腰身的腰身部。腹侧部A是尿布1的前身部的一部分,背侧部C是尿布1的后身部的一部分。裆部B从尿布1的前身部至后身部地存在。
在本发明中,腹侧部A、裆部B和背侧部C可以是将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在纵向X1上三等分时的各区域。
尿布1是所谓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如图1所示,在尿布1的背侧部C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部设置有具有扣接部7的扣接部件8,在腹侧部A的非肌肤相对面设置有能够供扣接部7固定的扣接区域9。
另外,尿布1包括:吸收性主体2,其具有对穿戴者排泄出的尿等体液进行吸收保持的吸收体10;和从该吸收性主体2的周缘向外侧延伸出来的翼部5。
吸收性主体2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3、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不透液性或难透液性或者拨水性的背面片4、以及配置于两个片3、4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10,它们利用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方法一体地构成。吸收性主体2从腹侧部A在纵向X上延伸至背侧部C。作为正面片3和背面片4,分别能够无特别限定地使用该种吸收性物品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材料。作为正面片3,例如能够使用各种无纺布、开孔膜。作为背面片4,例如能够使用树脂膜、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
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者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体)中的、吸收性物品被穿戴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的面,位于相对靠近穿戴者的肌肤的一侧,“非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者其构成部件中的、吸收性物品被穿戴时朝向肌肤侧的相反侧的面,位于相对远离穿戴者的肌肤的一侧。此外,此处所说的“穿戴时”,是指通常的适宜的穿戴位置,即维持该吸收性物品的正确穿戴位置的状态。在本申请的图2、图4和图5(沿厚度方向的截面图)中,各构成部件(例如吸收体10)的上表面(相对地位于上方的面)为肌肤相对面,下表面(相对地位于下方的面)是非肌肤相对面。
翼部5由从吸收性主体2的周缘向外侧延出的部件构成,是吸收体的非配置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正面片3覆盖吸收体10的肌肤相对面的全部区域,背面片4覆盖吸收体10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全部区域,两个片3、4还从吸收性主体2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向横向Y的外侧延伸出来,形成后述的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和翼部5的一部分(从吸收性主体2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和该两侧缘的假想延长线向横向Y的外侧延伸出的侧翼部)。构成翼部5的多个部件彼此通过粘接剂、加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方法而彼此被接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沿着吸收性主体2的沿纵向X的两侧部,分别配置有在穿戴时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立起的防漏翻边6。更具体而言,在吸收性主体2的肌肤相对面中的沿纵向X的两侧部,配置有包含具有液体抵抗性或者拨水性和通气性的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而构成的一对防漏翻边6、6。该一对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60分别形成为横向Y的一端侧固定于其它部件(在图示的形态中为正面片3和背面片4)而成为固定端部、横向Y的另一端侧成为不固定于其它部件的自由端部。在各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的自由端部,通过以在纵向X上伸长的状态固定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而能够在该方向上进行伸缩。在尿布1被穿戴时,利用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的收缩力,至少在裆部B,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的自由端部侧以与其它部件的固定部62为立起根端向穿戴者侧立起,通过该防漏翻边6的立起,尿等排泄物向横向Y的外侧的流出得到阻止。
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C各自的纵向X的端部即腰部端部的翼部5,在横向Y上可伸缩地配置有多个腰身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31,该多个弹性部件31在纵向X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间隔配置。这样,弹性部件31以表现出其伸缩性的状态配置,由此在其配置部即腹侧部A和背侧部C的腰部端部,形成有在其整周上实质上连续的环状的腰部皱褶(腰身皱褶)。
另外,在翼部5中的、尿布1被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腿周的腿部,在纵向X上可伸长的腿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32至少在裆部B的纵向X的全长上在纵向X上延伸,由此在尿布1被穿戴时,通过弹性部件32的收缩,在腿部形成腿部皱褶。
这些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31、32均通过粘接剂等的接合方法以伸长状态被挟持固定在构成翼部5的多个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正面片3、背面片4和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中的2种)之间。
上述各弹性部件61、31、32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截面为矩形、正方形、圆形、多边形等线状或带状(平橡胶等)弹性部件,或复丝型的线状的弹性部件等。
尿布1所具有的吸收体10是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在图3中示出了吸收体10的肌肤相对面侧(与正面片3的相对面侧),在图4中示出了吸收体10的纵向X的中央位置处的沿厚度方向的截面。此外,在图4中,从容易理解的观点出发,将实际紧贴的部件彼此以分离的方式记载,图4并不一定表示实际的状态。吸收体10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相对的第1片11、第2片12和配置于两个片11、12间的中间片13,在第1片11与中间片13之间配置有吸水性的第1芯14,在中间片13与第2片12之间配置有吸水性的第2芯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2片12侧作为最先与要吸收的液体接触的受液面侧使用。即吸收体10在尿布1中,第2片12配置在比第1片11靠近尿布1的穿戴者的肌肤的位置。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与此相反,将第1片11侧作为受液面侧使用,但考虑第1芯14和第2芯15的组成的不同,尤其是后述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的不同等,从液体的引入性的提高、吸液性能的提高等方面来看,更优选像这样将第2片12侧作为受液面侧使用的方式。
作为吸收体10所具有的3种片(第1片11、第2片12和中间片13),分别能够使用具有透液性乃至吸液性的片,典型而言,是以纤维为主体的、即纤维的含量超过50质量%的纤维片。作为所述3种片的构成纤维,例如能够列举针叶树浆或阔叶树浆等木浆、棉浆或麻浆等非木浆等天然纤维;阳离子化浆、丝光化浆等改性浆(以上,纤维素类纤维);包含聚乙烯和聚丙烯等树脂而构成的合成纤维等,能够将上述1种单独地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混合地使用。作为所述3种片的形态,例如能够列举纸、纺织布、无纺布,作为无纺布,能够列举热风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所述3种片典型而言为由上述1种构成的单层构造,但也可以是将2种以上层叠成一体的层叠构造。所述3种片的组成和形态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片12的横向Y的长度(宽度)比吸收体10的其它构成部件(第1片11、中间片13、第1芯14和第2芯15)中宽度最大的部分的宽度(最大宽度)长,由1个宽度较宽的片构成。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2片12具有所述最大宽度的2倍以上且3倍以下的宽度,如图4所示,覆盖第2芯15的肌肤相对面的全部区域,且从第2芯15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分别向横向Y的外侧延出,其延出部12E卷绕到第1片11的非肌肤相对面侧,覆盖该第1片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全部区域。即第2片12覆盖包含第1片11、中间片13、第1芯14和第2芯15的层叠构造的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整体。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2片12也可以不具有延出部12E,第2片12具有与接触于该第2片12的第2芯15的最大宽度相同程度的宽度即可。典型而言,除了第2片12之外,吸收体10的其它构成部件(第1片11、中间片13、第1芯14和第2芯15)的最大宽度即横向Y的最大长度彼此大致相同。
第1芯14,即夹在第1片11与中间片13之间的层,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聚合物20。第1芯14的形成材料的80质量%以上是吸水性聚合物这一点是其特征。即,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该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80质量%以上,第1芯14以吸水性聚合物20为主体构成。此处所说的“第1芯14的形成材料”(芯形成材料)是指,在隔着第1芯14位于两侧的2个片(具体而言是第1片11和中间片13)之间存在的物质。其中,在所述芯形成材料中,不含涂敷于该2个片彼此的相对面(内表面)的粘接剂。由此,图4中由附图标记22、23表示的粘接剂不是第1芯14的芯形成材料。
第1芯14典型而言,作为吸水性材料仅含有吸水性聚合物20,不含有木浆等吸水性纤维,或者即使含有吸水性纤维,也为远远少于第2芯15中的吸水性纤维的含量的量(例如20质量%以下)。
吸水性聚合物20,一般而言能够使用可吸收和保持水的水凝胶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或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者共聚物。作为其例子,能够列举聚丙烯酸及其盐和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具体而言,能够列举丙烯酸聚合物部分钠盐。吸水性聚合物2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球形、串形、块状、袋状、纤维状、不定形状和它们的组合的颗粒。从提高制造第1芯14(吸收体10)时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散布的均匀性,提高吸收体10的吸液性能的观点出发,吸水性聚合物20优选使用相同形状的颗粒,也优选为球状的颗粒。
粘接剂22、23起到将第1芯14所含的吸水性聚合物20固定在第1片11和/或中间片13,并且将两个片11、13彼此接合的作用。粘接剂22被涂敷于第1片11的与中间片13的相对面(内表面),粘接剂23被涂敷于中间片13的与第1片11的相对面(内表面)。作为粘接剂22、23,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该种吸收性物品中可用于部件彼此的接合的粘接剂,例如能够列举热熔粘接剂。粘接剂22和粘接剂23彼此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粘接剂,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粘接剂,典型而言为前者。此外,关于粘接剂22、23,在后文进行说明。
第1片11侧的粘接剂22和中间片13侧的粘接剂23的粘接剂的涂敷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后者情况下的一个例子,能够例示在第1芯14中最先与要吸收的液接触的受液面侧的粘接剂以在其被涂敷面的规定的涂敷区域(例如吸水性聚合物20的存在区域)存在粘接剂的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该受液面侧的相反侧的粘接剂以在其被涂敷面的规定的涂敷区域实质上不存在粘接剂的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所谓的全面涂敷)的方式。根据粘接剂的种类、涂敷图案等,存在第1芯14的透液性、吸液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如该方式那样,通过以受液面侧存在粘接剂的非涂敷部、受液面侧的相反侧实质上不存在粘接剂的非涂敷部的方式涂敷粘接剂,能够消除该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吸收体10将第2片12侧作为受液面侧使用,因此在第1芯14中,中间片13侧处于受液面侧(尿布1的相对靠近穿戴者的肌肤的一侧),第1片11侧处于受液面侧的相反侧(尿布1的相对远离穿戴者的肌肤的一侧)。于是,将中间片13侧的粘接剂23的涂敷图案形成为粘接剂23的涂敷部和非涂敷部同时存在的图案,对第1片11侧的粘接剂22的涂敷图案进行所谓的全面涂敷即可。作为粘接剂的涂敷部和非涂敷部一并存在的图案,例如能够列举粘接剂的涂敷部在俯视时具有螺旋状、峰顶状、欧米茄字状、帘幕状、条纹状的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着第1芯14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即在第1片11侧和中间片13侧这两者涂敷有粘接剂,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仅在任一侧涂敷粘接剂。隔着第1芯14配置于其两侧的粘接剂的克重(在第1片11侧和中间片13侧这两者涂敷有粘接剂时它们的总克重),从吸水性聚合物20的固定与透液性以及吸液性能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g/m2以上,更优选为5g/m2以上,而且优选为50g/m2以下,更优选为30g/m2以下。
另外,此处所说的粘接剂的克重是粘接剂的涂敷对象区域(具体而言例如是第1片11的肌肤相对面或者中间片13的非肌肤相对面)的每单位面积的粘接剂的涂敷量。因此,例如在通过间隔涂敷粘接剂而在涂敷对象区域混合存在粘接剂的涂敷部和非涂敷部的情况下,该涂敷对象区域的粘接剂的克重是加上该非涂敷部的。
关于第2芯15,即由中间片13和第2片12夹着的层,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纤维(未图示)和吸水性聚合物20。第2芯15典型而言以吸水性材料为主体而构成。第2芯15中的吸水性材料的含量至少为50质量%以上,也可以100质量%即全部芯形成材料为吸水性材料。
作为第2芯15中的吸水性聚合物20,能够使用与第1芯14所含有的吸水性聚合物同样的材料。
作为吸水性纤维,例如能够列举针叶树浆或阔叶树浆等木浆、棉浆或麻浆等非木浆等天然纤维;阳离子化浆、丝光化浆等改性浆(以上,纤维素类纤维);亲水性合成纤维等,能够单独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者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第2芯15所含有的吸水性纤维,典型而言为纤维素类纤维。
第2芯15中的吸水性纤维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而且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纤维,“吸水性”这样的用语,例如对纸浆所说的吸水性,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容易地理解的用语。同样,热可塑性纤维为非吸水性也能够容易地理解。另一方面,纤维的吸水性的程度根据通过下述方法测量的水分率的值,能够比较相对的吸水性的差异,并且也能够规定更优选的范围。作为吸水性纤维,该水分率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另一方面,关于非吸水性纤维,该水分率优选小于6%,更优选小于4%。
<水分率的测量方法>
水分率是使用JIS P8203的水分率试验方法计算出的。即,将纤维试样在温度40℃、相对湿度80%RH的试验室中静置24小时后,在该室内测量了绝对干燥处理前的纤维试样的重量W(g)。然后,在温度105±2℃的电干燥机(例如,株式会社ISUZU制作所制造)内静置1小时,进行了纤维试样的绝对干燥处理。绝对干燥处理后,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2%的标准状态的试验室中,用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SARAN WRAP(注册商标)包裹纤维试样的状态下,将Si硅胶(例如,丰田化工(株式会社))置入玻璃干燥器内(例如,(株式会社)TECH-JAM制造),将纤维试样静置至温度20±2℃。然后,对纤维试样的恒重W’(g)进行称量,利用下式求取纤维试样的水分率。
水分率(%)={(W-W’)/W’}×100
第2芯15能够使用具有旋转筒的公知的积纤装置按照通常方法来制造。积纤装置典型而言包括:在外周面形成有堆积用凹部的旋转筒;和管道,其在内部具有对该堆积用凹部输送芯形成材料(吸水性纤维、吸水性聚合物)的流路,使该旋转筒沿其筒周向绕旋转轴旋转,并且将随着通过来自该旋转筒的内部侧的抽吸而在该流路产生的空气流被输送的该芯形成材料积纤于该堆积用凹部。通过该积纤工序而形成在堆积用凹部内的积纤物为第2芯15。第2芯15根据其典型的制法能够被称为“积纤型吸收性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芯15具有该第2芯15的芯形成材料(吸水性纤维、吸水性聚合物等)不存在或者以比周边部克重低的方式存在的低刚性部15N。“低刚性部”的名称来源于芯形成材料的非存在部或者低克重存在部与其外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在本实施方式中,低刚性部15N如图2和图4所示,为不存在芯形成材料的贯通孔。低刚性部15N不为贯通孔,而以比周边部克重低的方式存在的情况下,该低克重的低刚性部15N的克重相对于周边部的克重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此外,不是贯通孔的低克重的低刚性部15N的克重,以比第2芯15中的该低刚性部15N以外的部分小为前提,越少越好,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2以下。作为第2芯15最优选的方式,如图所示为克重是零的贯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低刚性部15N如图1和图3所示,以将第2芯15在横向Y上二等分且在纵向X上延伸的横中心线CLy为基准对称地形成,在横中心线CLy的两侧形成有一对。该一对低刚性部15N分别具有俯视时在纵向X(第2芯15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具体而言具有长方形形状。
低刚性部15N有助于尿布1被穿戴时的不适感的降低、液体的吸入性、扩散性的提高等。即低刚性部15N作为具有它的第2芯15受到体压等外力而弯曲等变形时的变形引导部(可挠轴)发挥作用,由此促进吸收体10沿穿戴者的身体形状的变形,结果尿布1被穿戴时的不适感得到降低,穿戴感和服帖性能够提高。此外低刚性部15N作为吸收体10的吸收对象即尿等排泄物的流路发挥功能,促进排泄物在面方向上的扩散,能够有助于吸收体10的液体吸收性能的有效利用。低刚性部15N由于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优选配置在第2芯15中容易受到体压等外力且排泄物容易集中的部位。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低刚性部15N优选配置在第2芯15中的位于裆部B的部分。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低刚性部15N如图3所示,优选在纵向X上跨吸收体10的纵中心线CLx地延伸。
低刚性部15N的纵向X(长度方向)的长度L(参照图3)相对于第2芯15的纵向X(长度方向)的长度L0(参照图3),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而且优选为95%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
低刚性部15N的横向Y的长度即宽度W(参照图3)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而且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
横向Y上相邻的2個的低刚性部15N、15N彼此的间隔G(参照图3)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而且优选为80mm以下,更优选为60mm以下。
低刚性部15N是在制造第2芯15时的形成材料(吸水性纤维、吸水性聚合物等)的积纤步骤中,有意地阻碍该形成材料的积纤而形成的部位。具有低刚性部15N的第2芯15能够按照现有公知的吸收性芯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典型而言,在将随着空气流供给的形成材料吸引并堆积在形成于旋转筒的外周面的堆积用凹部而得到第2芯15的方法中,能够通过采用堆积用凹部的底部中的与低刚性部15N对应的部位与周边部相比向该旋转筒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堆积用凹部来制造得到。在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第2芯15中,形成材料不存在或者以比周边部克重低的方式存在的部分为低刚性部15N。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在俯视时与作为贯通孔的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中,第2片12与中间片13被接合,并且中间片13与第1片11被接合。在本发明中,低刚性部15N中的中间片13与第2片12的接合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利用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的熔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粘接剂24、25。利用该结构,将第2片12侧作为受液面侧使用时,能够经由低刚性部15N向第1芯14进行流畅的液体(排泄物)的传递,能够进一步实现吸液性能等诸多性能和薄型化的兼顾。此外,第2芯15中的低刚性部15N以外的部分与第2片12和中间片13的紧贴性提高,因此第2芯15的保形性提高,在排泄物吸收前后,第2芯15的形状不容易崩坏,能够稳定地发挥吸收体10的各种性能。
另外,不需要第2片12和中间片13在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的全部区域中被接合,即,不需要该区域全部为两个片12、13的接合部,在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接合即可。即,在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中,可以同时存在第2片12与中间片13经由粘接剂24、25紧贴的部分和不紧贴但靠近的部分。至少,在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的优选10%以上、更优选30%以上、而且优选90%以下、更优选80%以下中,第2片12与中间片13被接合而紧贴,这从兼顾吸水性聚合物的适当位置的载持和吸水性聚合物可膨润空间的确保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对于前述的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中的第2片12与中间片13的接合的说明,也能够应用于该区域中的中间片13与第1片11的接合。
吸收体10如前述所述,形成为具有吸水性的两层(第1芯14和第2芯15)将中间片13夹在中间而层叠的层叠构造,且该两层中含有吸水性聚合物20,作为吸收体10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于该层叠构造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能够列举满足下述(i)~(iii)点。
(i)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芯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80质量%以上。
(ii)第1芯14与第2芯15相比,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较大。即关于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第1芯14>第2芯15”的大小关系成立。
(iii)第1芯14与第2芯15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较小。即关于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第1芯14<第2芯15”的大小关系成立。另外,此处所说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在该芯如低刚性部15N那样具有不存在芯形成材料的部分时,指的是该部分以外的部分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
关于所述(i),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至少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8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此外,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也可以为100质量%。
关于所述(ii),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与第2芯15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用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而且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
第2芯15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上,而且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关于所述(iii),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与第2芯15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用后者/前者表示时,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而且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
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60g/m2以上,更优选为8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700g/m2以下,更优选为500g/m2以下。
第2芯15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65g/m2以上,更优选为7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800g/m2以下,更优选为600g/m2以下。
另外吸收体10除了关于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满足上述(i)~(iii)之外,还有以下特征:(iv)将“由第1片11、第1芯14和中间片13构成的层叠构造”(以下也称为“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利用下述式(1)计算出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弯曲刚度变化率设为BR时,从彼此正交的二个方向和与该二各方向不正交而交叉的其它方向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的BR分别为5.0以下(BR≤5.0成立)。
BR=(Bw/Bd)/T0c (1)
Bw: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
Bd: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
T0c:通过下述式(2)计算出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T0c=T0w-T0d (2)
T0w: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T0d: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关于所述(iv),所述“三个方向”能够没有特别限制而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是纵向X(能够应用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者的前后方向)、横向Y(与该穿戴者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和“与两个方向X、Y交叉且与两个方向X、Y所成的角度为45度的方向”(以下也称为“斜向D”。)。此时,在吸收体10中,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纵向X的BR、横向Y的BR和斜向D的BR中的至少二者均为5.0以下。
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中,在二个方向以上BR≤5.0成立表示了,构成其主体的第1芯14伴随吸液的刚性增加得到抑制,即(Bw/Bd)的值比较小,在吸液后也具有柔软性。
另外BR如上述式(1)所示,是将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弯曲刚度变化率除以该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得到的值,即使在该厚度变化量比较大,即第1芯14吸液后的膨润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当该弯曲刚度变化率比较小时,在二个方向以上BR≤5.0也能够成立。这意味着,在二个方向以上BR≤5.0能够成立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与第1芯14的吸液引起的膨润度的大小无关地,吸水性聚合物20不容易因吸液而在第1芯14内结块,第1芯14比较柔软地膨胀。
因此吸收体10通过满足所述(iv),吸液导致的刚性增加得到抑制,吸液后柔软性也优异,因此具有该吸收体10的尿布1不容易对穿戴者造成硬邦邦的穿戴不适感,在吸液前当然不用说,在吸液后穿戴感也优异。
另外吸收体10不仅满足上述(iv),还满足所述(i)~(iii),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克重被设定在上述的适当范围,因此不仅吸液引起的刚性变化得到抑制,吸液性能也优异。此外,关于吸液引起的刚性变化的抑制效果,不是仅满足所述(iv)就能起效,也满足所述(i)~(iii)而使得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克重被设定在适当范围也是很重要的。总之,为了体现本发明的规定的效果,需要满足全部上述(i)~(iv)。
从更可靠地发挥满足上述(iv)而得到的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上述三个方向的BR分别为5.0以下。例如,优选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纵向X、横向Y和斜向D全部的BR为5.0以下。
在吸收体10中,从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上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BR如前所述至少为5.0以下,优选为4.8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
另外,从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上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BR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作为吸收体的最低限的维持形状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
用于计算BR的Bw等物性值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更可靠地发挥本发明的规定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如下设定。
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纵向X、横向Y或者斜向D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从提高吸收体10的柔软性的观点出发越小越好,优选为200mN·cm2/cm以下,更优选为100mN·cm2/cm以下。关于Bw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确保吸收体10的保形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0.3mN·cm2/cm以上,更优选为0.5mN·cm2/cm以上。
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纵向X、横向Y或者斜向D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Bd,从提高吸收体10的柔软性的观点出发越小越好,优选为19.6mN·cm2/cm以下,更优选为15mN·cm2/cm以下。关于Bd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确保吸收体10的保形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0.1mN·cm2/cm以上,更优选为0.2mN·cm2/cm以上。
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4.9mN/cm2(=0.5gf/cm2)载荷下的厚度(最大厚度)T0w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而且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
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4.9mN/cm2(=0.5gf/cm2)载荷下的厚度(最大厚度)T0d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而且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关于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弯曲刚度Bw、Bd和厚度T0w、T0d的测量方法,在后文说明。
能够通过提高构成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满足所述(iv)、即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二个方向以上使BR≤5.0成立。换言之,吸水性聚合物20均匀地分布在第1芯14中的规定的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下,在包含该第1芯14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二个方向以上BR≤5.0能够成立。即所述BR能够成为第1芯侧层叠构造(第1芯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的指标。
作为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的状态,即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二个方向以上BR≤5.0成立的状态的具体例子,能够列举在俯视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时(第1芯14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图中),吸水性聚合物20以不能观察到宏观上可看到的间隙的方式配置的状态。此处所说的“不能观察到宏观上可看到的间隙”是指,当用肉眼观察吸水性聚合物20的配置区域时,吸水性聚合物20以完全覆盖第1片11或者中间片13的一个面(内表面)的方式配置,当微观地观察该配置区域时,允许意外地形成吸水性聚合物20彼此间的空隙。该空隙大致为10~1000μm程度。此外,第1芯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配置区域典型而言是俯视第1芯14时(厚度方向的投影图中)的大致整个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第2芯15具有低刚性部15N(参照图3等),由此,能够起到尿布1被穿戴时的不适感的减少、液体的吸入性、扩散性的提高的效果。与起到这样的作用效果的低刚性部15N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中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时,能够更可靠地发挥低刚性部15N的作用效果。因此,优选在第1芯14中的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中,吸水性聚合物20均匀地分布。即,优选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中的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二个方向上BR≤5.0成立。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0作为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吸收性物品即尿布1的吸收体被使用时,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中,吸液性能、吸液后的柔软性等各种特性尤其受到重视的区域是吸收性物品的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区域,因此优选在该区域中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从该观点出发,优选在第1芯14中的尿布1被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区域中,吸水性聚合物20均匀地分布。即,优选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中的位于裆部B的区域的至少二个方向上BR≤5.0成立。
从能够更可靠地发挥满足所述(iv)而得的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从上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Bw的比率分别为0.8以上且1.2以下,尤其优选为0.9以上且1.1以下。例如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中,优选“纵向X的Bw/横向Y的Bw”、“纵向X的Bw/斜向D的Bw”和“横向Y的Bw/斜向D的Bw”分别处于上述范围。使从上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Bw的比率分别为0.8以上且1.2以下这一点,能够通过提高构成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分布的均匀性来实现。
对吸收体10进一步进行说明,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中,第1片11和中间片13经由粘接剂22、23被接合。作为两个片11、13的接合方式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如图5的(a)所示,经由由第1片11侧的粘接剂22和/或中间片13侧的粘接剂23构成的柱状部26,将两个片11、13接合的方式。在经由该柱状部26的接合方式中,两个片11、13成为彼此不紧贴而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靠近的状态。柱状部26典型而言在俯视第1芯侧层叠构造时(厚度方向的投影图中),在粘接剂22、23的涂敷区域(吸水性聚合物20的存在区域)以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散布状形成有多个。上述多个柱状部26各自的高度(第1芯14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彼此能够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多个柱状部26中,可以一并存在与介于两个片11、13间的吸水性聚合物20接合的柱状部(与两个片11、13和吸水性聚合物20分别接合的柱状部)以及不与吸水性聚合物20接合的柱状部(仅与两个片11、13的接合的柱状部)。柱状部26的形成能够通过适当调整所使用的粘接剂的种类和涂敷量、存在于两个片11、13间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克重和粒径等来控制。
另外,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中,如图5的(b)所示,能够一并存在第1片11与中间片13经由柱状部26被接合的部分和两个片11、13彼此经由粘接剂22、23紧贴的部分16。此外,在图5的(b)中,该两个片11、13彼此的紧贴部分16形成于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但紧贴部分16的形成部位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粘接剂22、23的涂敷区域(吸水性聚合物20的存在区域)以规则或不规则的散布状形成有多个。但是,从可靠地实现在第1芯14中吸水性聚合物20均匀地分布的状态的观点出发,优选这样的两个片11、13彼此的紧贴部分16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很少。
作为使得柱状部26的形成容易的粘接剂,优选使用随着吸水性聚合物20的伴随液体吸收的膨润变化而能够伸长的具有柔软性的粘接剂。作为这样的原料,例如,能够列举包含一种以上的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氰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代表的乙烯单体的(共)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等丙烯酸类粘接剂;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等的有机硅类粘接剂;包含天然橡胶等的天然橡胶类粘接剂;包含一种以上的聚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的异戊二烯类粘接剂;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中的一种以上的苯乙烯类粘接剂等的、橡胶类粘接剂等。也可以将上述粘接剂以1种单独地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地使用。
在上述粘接剂之中,从柔软性和伸缩性优异、即使在吸水性聚合物20膨润后也维持第1片11与中间片13的接合状态,并且表现出收缩力而容易在两个片11、13间保持吸水性聚合物20的观点出发,作为第1芯14中使用的粘接剂22、23优选使用橡胶类粘接剂,而且更优选使用橡胶类粘接剂中的苯乙烯类粘接剂。
从兼顾粘接剂的柔软性和对片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第1芯14中使用的粘接剂22、23优选为热熔粘接剂。作为热熔粘接剂,例如可以在上述各种粘接剂中含有石油树脂、聚萜烯树脂等增粘剂、石蜡类油等增塑剂以及根据需要的酚类、胺类、磷类、苯并咪唑类等抗氧化剂。
第1芯14中使用的粘接剂22、23通过粘弹性测量得到的缓和时间在50℃时优选为1秒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秒以上,更优选为3秒以上。粘接剂22、23通过具有这样的值,能够表现出适当的柔软性和伸缩性,即使在吸水性聚合物20膨润后,也能够维持第1片11与中间片13的接合状态,在两个片11、13间保持吸水性聚合物20。
通过粘弹性测量得到的粘接剂的50℃时的缓和时间,作为在以下的条件下测量粘接剂的动态粘弹性时得到的tanθ的值的倒数来计算。详细而言,使用旋转式流变仪(Antonpaar公司制造,型号“Physica MCR301”),在从下方支承测量样品的俯视时为圆形的支承板与相对地配置在该支承板的上方的俯视时为圆形的按压板之间,配置作为测量对象的粘接剂(粘接剂22、23)。该状态下的粘接剂俯视时为圆形,厚度为1.5mm,直径为12mm。将测量时的频率设定为1Hz,应变振幅设定为0.05%,冷却速度设定为2℃/分,在从120℃至-10℃的温度范围进行测量。tanθ为损耗模量G”除以储存模量G’得到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1片11和第2片12的延出部12E经由粘接剂21被接合,中间片13和第2芯15经由粘接剂24被接合,第2片12和中间片13经由粘接剂24、25被接合。像这样吸收体10的构成部件经由粘接剂一体化,由此吸收体10的外形形状更稳定,能够更稳定地表现出规定的性能。粘接剂24被涂敷于中间片13的与第1片11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肌肤相对面),粘接剂25被涂敷于第2片12的与第2芯15和中间片13的相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非肌肤相对面)。作为粘接剂21、24、25,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可用于部件彼此的接合的粘接剂,例如能够列举热熔粘接剂。粘接剂21、24、25的涂敷量和涂敷图案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当设定。
吸收体10如图3所示,在俯视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10具有在尿布1的纵向X上较长的形状,具体而言具有长方形形状,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与纵向X一致,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与横向Y一致。此外,第1芯14和第2芯15(中间片13)也具有在纵向X上较长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芯15的俯视形状与中间片13的俯视形状实质上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10如图3所示,以该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中央、即将该吸收体10在纵向X上二等分且在横向Y上延伸的假想的纵中心线CLx为分界,该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图3中左侧)与该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另一侧(图3中右侧)相比,吸水性材料(吸水性聚合物和吸水性纤维等)较多。典型而言,吸收体10的芯形成材料的大致全部、具体而言例如芯形成材料的全质量的100质量%为吸水性材料,因此如上所述吸水性材料偏倚于吸收体10的一部分时,该吸水性材料的偏倚如图3所示反映在吸收体10的外形形状上。由此,芯形成材料的大致全部为吸水性材料的情况下,上述的“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一侧与该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相比吸水性材料较多”中的“吸水性材料”也能够称为“芯形成材料”。
作为上述吸收体10中的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的偏倚方式,例如能够列举1)在第1芯14中吸水性材料偏倚于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在第2芯15中吸水性材料均匀地存在的方式;2)在第2芯15中吸水性材料偏倚于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在第1芯14中吸水性材料均匀地存在的方式;3)在两个芯14、15中吸水性材料偏倚于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的方式;4)在两个芯14、15中的一者中吸水性材料偏倚于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在另一者中吸水性材料偏倚于长度方向(纵向X)的另一侧,但作为吸收体10整体,吸水性材料偏倚于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的方式等。此外,上述“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均匀地存在”是指,在宏观观察第1芯14或第2芯15或吸收体10时(例如第1芯14等的肉眼观察下)确认到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整体遍布(没有遗漏)地存在的状态,在微观观察第1芯14等的一部分时(例如第1芯14等的截面的显微镜观察下)才能够确认的严格意义上的均匀性不是要考虑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的偏倚方式,如图3所示,能够采用上述2)的方式。即第2芯15在长度方向跨长度方向(纵向X)的中央(吸收体10的纵中心线CLx)地延伸,且该第2芯15中的位于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的部分(图3中左侧),与该第2芯15中的位于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另一侧的部分(图3中右侧)相比,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较多。更具体而言,将吸收体10以其纵中心线CLx为分界地划分为腹侧(尿布1的靠穿戴者的腹侧的部分)和背侧(尿布1的靠穿戴者的背侧的部分)的情况下,位于腹侧的部分与位于背侧的部分相比,第2芯15的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较多。与此不同,在第1芯14中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均匀地存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2芯15中的位于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一侧的部分(图3中左侧),与第2芯15中的位于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另一侧的部分(图3中右侧)相对,主面的面积较大。此处所说的“主面”是指第2芯15中的具有最大面积的面,通常是最先与要吸收的液体接触的受液面或者该受液面的相反侧的面,或者是肌肤相对面或非肌肤相对面。此外,该主面的定义没有特别限制,也能够应用于第1芯14、吸收体10等其它部件。
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第1芯14(中间片13)具有长方形形状,与第2芯15相比主面的面积较大,而且第2芯15以处于被第1芯14(中间片13)的周缘所包围的区域内的方式配置,与第1芯14的周缘相比不向外侧延伸。
第2芯15与第1芯14(中间片13)相比,长度方向(纵向X)的长度较短,第2芯15的纵向X的长度与第1芯14的纵向X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用后者/前者表示时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以上,而且优选为1.7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
另外第2芯15的宽度方向(横向Y)的长度(宽度)在长度方向的全长上不是一定值,在长度方向(纵向X)上具有宽度相对较宽且主面的面积大的宽幅部15A和宽度相对较窄且主面的面积小的窄幅部15B。
宽幅部15A中的靠窄幅部15B的部分随着向窄幅部15B侧去而宽度(横向Y的长度)逐渐变小。
在中间片13中的第2芯15的配置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中间片13的肌肤相对面)的周缘部,尤其是窄幅部15B的横向Y的外侧,不配置第2芯15而存在中间片13露出的部分,在该中间片13的露出部分,该中间片13和第2片12经由粘接剂24、25被接合(参照图4)。
宽幅部15A的横向Y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与窄幅部15B的最大宽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而且优选为5.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
宽幅部15A的纵向X的长度与窄幅部15B的纵向X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而且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吸收体10以在其长度方向上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所偏倚的一侧、即第2芯15的宽幅部15A侧,靠尿布1的腹侧部A的方式配置。在作为尿布1的构成部件的吸收体10中,通常要吸收的体液集中在特定的部位,具体而言,集中在裆部B或者尿布1的纵向X的中央部,或者除此以外的腹侧部A中的靠裆部B的区域,因此优选将吸收体10配置成吸收体10中的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相对较多地存在的部分位于这些液体集中的区域。这样能够实现吸收体10的吸液性能和薄型化的兼顾。
关于以JIS P 8141为基准测量的克列姆(klemm)吸水高度,“第1片11≤第2片12<中间片13”的大小关系成立,且中间片13的该克列姆吸水高度在5分钟为20mm以上,优选为25mm以上。上述大小关系成立主要对于使液体快速吸收且向面方向扩散,从而提高第1芯14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利用效率的方面有效,中间片13的克列姆吸水高度处于上述范围主要对于提高液体的面方向上的扩散性的方面有效。因此,满足这些条件的吸收体10的吸液性能特别优异。克列姆吸水高度是液体保持性的指标,克列姆吸水高度越高,则纤维片的液体保持性越高。
从关于克列姆吸水高度使上述大小关系成立的观点出发,作为中间片13特别优选褶皱纸。作为第1片11和第2片12也可以使用褶皱纸。褶皱纸是具有褶或皱纹的纸。褶或皱纹使纸具有伸缩性,因此将褶皱纸拉伸时其表面积比一般的纸大。利用褶皱纸的该特性,由褶皱纸构成的中间片13等的克列姆吸水高度比较高,因此液体的吸入性优异,此外吸液状态的刚性比较低。褶皱纸的起皱的程度由通过水中延展法测量出的起皱率表示,优选为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而且在30%以下是现实的。
作为中间片13的优选的一个例子,能够例示起皱率处于上述优选范围的褶皱纸。
另一方面,第2片12优选起皱率小于1%。通过使第2片12有这样的起皱率,能够使第2片12的克列姆吸水高度比中间片13的克列姆吸水高度低,而且不易在第2片12的内部保持液体,能够使通气性提高。
第1片11的起皱率可以为与第2片12同样的范围。
起皱率例如能够基于以下的方法,通过水中延展法来测量。测量在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进行,在测量之前将试样在该环境下保存24小时以上之后再进行测量。将测量对象的片以在皱纹延伸的方向上为25mm、且在与其正交的方向上为100mm的尺寸切断,而制作测量试样,将该测量试样在水中浸渍1分钟后捞出,根据所述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量利用下式计算起皱率。测量进行3次,将其算数平均值作为起皱率(%)。在所述正交方向上不能确保100mm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在上述正交方向上以最低30mm以上的尺寸切断,而求取起皱率。
起皱率(%)={(浸渍于水后的尺寸(mm))/(浸渍在水前的尺寸(mm))-1}×100
作为第1片11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能够例示无纺布,更优选SMS无纺布。
作为第2片12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能够例示包含无纺布而构成的片。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列举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尤其优选SMS无纺布。
作为中间片13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能够例示以纤维素类纤维为主体(纤维素类纤维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纸。
第1片11的克重优选为5g/m2以上,更优选为8g/m2以上,而且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60g/m2以下。
第2片12的克重优选为5g/m2以上,更优选为8g/m2以上,而且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60g/m2以下。
中间片13的克重优选为5g/m2以上,更优选为8g/m2以上,而且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60g/m2以下。
第1芯侧层叠构造,即“由第1片11、第1芯14和中间片13构成的层叠构造”的克重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吸收容量与薄型化和柔软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0g/m2以上,更优选为10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600g/m2以下,更优选为400g/m2以下。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第2芯15的克重(后述的低刚性部15N以外的部分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5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800g/m2以下,更优选为700g/m2以下。
吸收体10能够使用公知的装置按照通常方法来制造。吸收体10的制造装置,典型而言包括制造第1芯14的第1制造部和制造第2芯15的第2制造部。上述第2制造部典型而言包括前述的积纤装置。所述第1制造部典型而言包括片的输送机构、在该片涂敷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和吸水性聚合物20的散布机构。在所述第1制造部中,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第1片11和中间片13中的任一者,使用所述涂敷机构在该输送中的片的一个面以规定的图案涂敷粘接剂,进而,利用所述散布机构在该输送中的片的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散布吸水性聚合物20后,将两个片11、13中的另一者与一者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散布面重叠,经由该粘接剂而形成为一体,根据需要切断成产品单位长度,由此制造第1芯14。
在吸收体10的制造装置中,将由所述第2制造部制造出的第2芯15在载置于预先涂敷有粘接剂21、25的第2片12的该粘接剂涂敷面的状态下,与第2片12一起输送,并且将由所述第1制造部制造出的第1芯14与输送中的第2芯15重叠,将两芯14、15中的至少一者经由预先涂敷的粘接剂24与其形成为一体后,将第2片12的延出部12E(参照图4)卷绕到第1芯14侧而将其覆盖,根据需要切断成产品单位长度,由此制造吸收体10。
本发明的吸收体不限于前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用途,能够广泛地用于吸收水性的液体的用途。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广泛包括用于吸收从人体排出的体液(尿、经血、稀粪、汗等)的物品,也包含不具有扣接部件8和扣接区域9那样的扣接构造的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生理用短裤等。
以上,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完全不受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芯15与第2片12和中间片13之间不存在其它部件,但也可以在第2芯15与第2片12之间和/或第2芯15与中间片13之间存在透过性或吸液性的部件。作为这样的例子,能够列举第2芯15的肌肤相对面和/或非肌肤相对面被与第2片12和中间片13分体的透液性或吸液性片覆盖的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片11、第2片12和中间片13分别为分体且独立的部件,但也可以由它们中的任二者构成1个片。作为其具体例子,能够列举这样的方式:吸收体10包括覆盖第1芯14的肌肤相对面(第2芯15侧)和非肌肤相对面(第2芯15侧的相反侧)的1个片,该1个片中的覆盖第1芯14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部分为第1片11,该1个片中的覆盖第1芯14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为中间片13。作为其它具体例子,能够列举这样的方式:吸收体10包括覆盖第2芯15的肌肤相对面(第1芯14侧的相反侧)和非肌肤相对面(第1芯14侧)的1个片,该1个片中的覆盖第2芯15的非肌肤相对面的部分为中间片13,该1个片中的覆盖第2芯15的肌肤相对面的部分为第2片12。
另外,第2芯15也可以不具有低刚性部15N,此外,即使在第2芯15具有低刚性部15N的情况下,在俯视时与低刚性部15N重叠的区域中第2片12与中间片13也无需接合。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低刚性部15N使两个片12、13彼此接合的话,对于表现出本发明的规定的效果是有效的。此外,低刚性部15N在俯视时的形状、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为俯视时长方形形状的1个低刚性部15N在第2芯15的横向Y的中央在纵向X上延伸,或者也可以为俯视时长方形形状的3个以上的多个低刚性部15N使它们的长度方向与纵向X一致地在横向Y上间隔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从提高吸收性、防漏性等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在正面片3与吸收体10(第2片12)之间配置有被称为第二片、子层片等的由纸、各种无纺布构成的透液性片。
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部分全部能够适当地相互利用。关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以下的内容。
<1>
一种吸收体,其包括:相对的第1片和第2片;和配置于两个片之间的中间片,在该第1片与该中间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第1芯,在该中间片与该第2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第2芯,所述吸收体中,
所述第1芯的形成材料的80质量%以上为吸水性聚合物,
所述第1芯与所述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较大,且所述第1芯与所述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较小,
将由所述第1片、所述第1芯和所述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的、利用下述式(1)计算出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弯曲刚度变化率设为BR时,彼此正交的二个方向和与该二个方向不正交而交叉的另一方向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的该BR分别为5.0以下,
BR=(Bw/Bd)/T0c(1)
Bw: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
Bd: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
T0c:利用下述式(2)计算的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T0c=T0w-T0d(2)
T0w: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T0d: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2>
如所述<1>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优选为8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或者为100质量%。
<3>
如所述<1>或者<2>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以所述第1芯/所述第2芯表示时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
<4>
如所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以所述第1芯/所述第2芯表示时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
<5>
如所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第2芯的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上。
<6>
如所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第2芯的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7>
如所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与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
<8>
如所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与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
<9>
如所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60g/m2以上,更优选为80g/m2以上。
<10>
如所述<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700g/m2以下,更优选为500g/m2以下。
<11>
如所述<1>~<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65g/m2以上,更优选为70g/m2以上。
<12>
如所述<1>~<1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800g/m2以下,更优选为600g/m2以下。
<13>
如所述<1>~<1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从所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所述BR优选为4.8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
<14>
如所述<1>~<1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从所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所述BR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
<15>
如所述<1>~<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三个方向的所述BR分别为5.0以下。
<16>
如所述<1>~<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层叠构造(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例如该层叠构造的长度方向(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即纵向)、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横向)或者与这两个方向交叉且与这两个方向所成的角度为45度的方向(斜向)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优选为200mN·cm2/cm以下,更优选为100mN·cm2/cm以下。
<17>
如所述<1>~<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层叠构造(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例如该层叠构造的长度方向(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即纵向)、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横向)或者与这两个方向交叉且与这两个方向所成的角度为45度的方向(斜向)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优选为0.3mN·cm2/cm以上,更优选为0.5mN·cm2/cm以上。
<18>
如所述<1>~<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体作为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用,
在所述第1芯中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时配置于所述胯裆部的区域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
<19>
如所述<1>~<1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从所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所述Bw的比率分别为0.8以上且1.2以下。
<20>
如所述<1>~<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吸收体具有俯视时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以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中央为分界,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侧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相比,所述吸水性材料较多。
<21>
如所述<20>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在长度方向上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中央地延伸,且该第2芯中的位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侧的部分与该第2芯中的位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部分相比,所述吸水性材料较多。
<22>
如所述<20>或<21>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中的位于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侧的部分与该第2芯中的位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部分相比,主面的面积较大。
<23>
如所述<20>~<2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与所述第1芯(所述中间片)相比,长度方向(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即纵向)的长度较短,该第2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与该第1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以上。
<24>
如所述<20>~<2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与所述第1芯(所述中间片)相比,长度方向(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即纵向)的长度较短,该第2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与该第1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优选为1.7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
<25>
如所述<20>~<2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中,与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与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横向)的长度即宽度在该长度方向的全长上不是一定值,在该长度方向(纵向)上具有具有宽度相对较宽且主面的面积较大的宽幅部,和宽度相对较窄且主面的面积较小的窄幅部。
<26>
如所述<25>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在所述中间片中的所述第2芯的配置面(更具体而言是所述中间片的肌肤相对面)的周缘部中的、至少所述窄幅部的所述宽度方向(横向)的外侧,存在不配置该第2芯而使该中间片露出的部分,在该中间片的露出部分,该中间片和该第2片经由粘接剂(24、25)被接合。
<27>
如所述<25>或<26>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宽幅部的所述宽度方向(横向)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与所述窄幅部的该宽度方向(横向)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
<28>
如所述<25>~<2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宽幅部的所述宽度方向(横向)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与所述窄幅部的该宽度方向(横向)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5.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
<29>
如所述<25>~<2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宽幅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与所述窄幅部中的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
<30>
如所述<25>~<2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宽幅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与所述窄幅部中的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
<31>
如所述<1>~<30>(更具体而言<25>~<3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体作为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用,
所述吸收体配置成,在其长度方向上吸水性材料(芯形成材料)所偏倚的一侧(更具体而言是所述宽幅部侧)靠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腹侧部。
<32>
如所述<1>~<3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片侧作为最先与要吸收的液体接触的受液面侧使用。
<33>
如所述<1>~<3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
在所述第1片和所述中间片各自的与所述第1芯的相对面涂敷有粘接剂(22、23),
所述粘接剂(22、23)中涂敷于所述第1芯中最先与要吸收的液体接触的受液面侧的部分,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同时存在涂敷部和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
所述粘接剂(22、23)中涂敷于所述受液面侧的相反侧的部分,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实质上不存在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所谓的整面涂敷)。
<34>
如所述<33>记载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中间片侧为所述受液面侧,涂敷于该中间片的与所述第1芯的相对面的粘接剂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同时存在涂敷部和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
涂敷于所述第1片的与所述第1芯的相对面的粘接剂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实质上不存在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所谓的整面涂敷)。
<35>
如所述<33>或<34>记载的吸收体,其中,隔着所述第1芯配置于其两侧的粘接剂的总克重优选为3g/m2以上,更优选为5g/m2以上。
<36>
如所述<33>~<3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隔着所述第1芯配置于其两侧的粘接剂的总克重优选为50g/m2以下,更优选为30g/m2以下。
<37>
如所述<33>~<3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1片和所述中间片经由由涂敷于它们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粘接剂(22、23)形成的柱状部被接合。
<38>
如所述<1>~<3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第2芯具有低刚性部,所述低刚性部中该第2芯的形成材料不存在或者以比周边部低的克重存在。
<39>
如所述<38>记载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即纵向)上延伸,
所述低刚性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L)相对于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L0),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
<40>
如所述<38>或<39>记载的吸收体,其中,
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即纵向)上延伸,
所述低刚性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L)相对于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的长度(L0),优选为95%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
<41>
如所述<38>~<4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低刚性部中的与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正交的方向(与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横向)的长度(宽度)(W)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
<42>
如所述<38>~<4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低刚性部中的与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纵向)正交的方向(与能够应用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横向)的长度(宽度)(W)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
<43>
如所述<38>~<4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与长度方向(纵向)正交的方向(横向)的两侧形成有一对,该一对低刚性部彼此的间隔(G)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
<44>
如所述<38>~<4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与长度方向(纵向)正交的方向(横向)的两侧形成有一对,该一对低刚性部彼此的间隔(G)优选为80mm以下,更优选为60mm以下。
<45>
如所述<38>~<4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中,所述第2片和所述中间片被接合,并且该中间片和所述第1片被接合。
<46>
如所述<45>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的优选10%以上、更优选30%以上中,所述第2片和所述中间片被接合。
<47>
如所述<45>或<46>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的优选90%以下、更优选80%以下中,所述第2片和所述中间片被接合。
<48>
如所述<38>~<4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在所述第1芯中的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
<49>
如所述<1>~<4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关于以JIS P 8141为基准测量的克列姆吸水高度,“所述第1片≤所述第2片<所述中间片”的大小关系成立,且该中间片的该克列姆吸水高度在5分钟为20mm以上。
<50>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所述<1>~<4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体。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和比较例1~2〕
按照通常方法制作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尿布1相同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制作出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主体按距穿戴者的肌肤由近到远的顺序具有正面片、吸收体和背面片。作为所述正面片,使用克重25g/m2的亲水性的热风无纺布。作为所述背面片,使用肌肤相对面侧由克重18g/m2的聚乙烯树脂膜构成、且非肌肤相对面侧由克重25g/m2的疏水性的热风无纺布构成的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作为所述吸收体,使用与前述的吸收体10同样结构的吸收体。作为第1片,使用克重10g/m2的SMS无纺布,作为第2片,使用克重10g/m2的SMS无纺布,作为中间片,使用克重16g/m2的棉纸(与在该种吸收性物品中作为包裹吸收性芯的衬纸使用的材料同样)。
在制造第1芯时,通过适当改变吸水性聚合物的散布方法(每单位时间的散布量、散布图案等),制造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彼此不同的3种第1芯(参照图6)。3种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均为100%。
作为第2芯,使用含有吸水性纤维(针叶树漂白硫酸盐浆;NBKP)和吸水性聚合物的积纤体。第2芯的低刚性部为贯通孔,在俯视时与该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中,将第2片与中间片接合。第2芯仅准备1种,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是共用的。
使用所述3种第1芯中的任1种和所述1种第2芯,制作第1芯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彼此不同的多个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得到实施例或者比较例。
图6中示出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由第1片11、第1芯14和中间片13构成的层叠构造)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6中,从理解容易的观点出发,省略了覆盖第1芯14(吸水性聚合物20)的一个片(第1片11或者中间片13)的记载。
在实施例1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17A中,如图6的(a)所示,在彼此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俯视时为长方形形状的第1片11和中间片13各自的除周缘部以外的全部区域,均匀且基本无间隙地散布吸水性聚合物20,由此在两个片11、13之间形成第1芯14。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17A中,第1芯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克重为110g/m2,第1芯14的横向Y的长度L1为110mm。
在比较例1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17B中,如图6的(b)所示,在彼此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俯视时为长方形形状的第1片11和中间片13各自的除周缘部以外的全部区域,以规定的图案间隔地散布吸水性聚合物20,由此在两个片11、13之间形成第1芯14。第1芯侧层叠构造17B中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散布图案,具体而言在俯视时为将正六边形无间隙地排列而成的所谓的蜂巢状,吸水性聚合物20沿各正六边形配置。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17B中,第1芯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克重为100g/m2,第1芯14的横向Y的长度L1为110mm。此外,图6的(b)中附图标记L10表示的长度(正六边形的一边的长度)为8mm。
在比较例2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17C中,如图6的(c)所示,在两个片11、13的纵向X的中央部形成有在纵向X上延伸的一对吸水性聚合物20的非散布区域20N、20N。一对非散布区域20N、20N分别在俯视时为向另一个非散布区域20N凸出的凸状,且其凸出的顶部位于该非散布区域20N的长度方向(纵向X)的中央部。在第1芯侧层叠构造17C中,第1芯14(除非散布区域20N之外)中的吸水性聚合物20的克重为300g/m2,第1芯14的横向Y的长度L1为110mm。此外,关于图6的(c)中附图标记L2至L6表示的长度,L2(非散布区域20N的纵向X的长度)为200mm,L3(非散布区域20N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10mm,L4(一对非散布区域20N、20N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20mm,L5(第1芯14的沿纵向X的侧缘与靠近该侧缘的非散布区域20N的横向Y上的最大间隔距离)为35mm,L6(一对非散布区域20N、20N间的最长间隔距离)为50mm。
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体,通过下述方法,分别测量第1芯侧层叠构造(由第1片、第1芯和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的纵向X、横向Y和斜向D各自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Bd和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以及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T0c(=T0w-T0d),利用上述式(1)计算出BR。
另外,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性主体,通过下述方法对吸液后柔软性进行评价。
另外,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体,通过下述方法对吸液性进行评价。
将以上的结果表示在下述表1中。
<弯曲刚度的测量方法>
如吸收体这样的物体的弯曲刚度,普遍已知能够由Kato Tech株式会社制的KES(Kawabata Evaluation System)的测量值表示(参考文献:川端季雄著,《质感评价的标准化和解析》,第2版,社团法人日本纤维机会学会质感计量和标准化研究委员会,昭和55年7月10日发行)。具体而言,能够使用Kato Tech株式会社制的KES-FB2-AUTO-A(纯弯曲测试仪)、KES-FB2-AUTO-L(大型弯曲测试仪),测量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Bd和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测量步骤如下所述。
(吸液前的弯曲刚度Bd的测量方法)
作为测量装置,使用Kato Tech株式会社制的KES-FB2-AUTO-A(纯弯曲测试仪)。将通过下述<样品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样品取到测量装置的试验台,用1cm的间隔的卡盘抓持。对样品在曲率K=-2.5~+2.5cm-1的范围进行等速曲率的纯弯曲。变形速度为0.50cm-1/sec,进行1周期变形。吸液前的弯曲刚度值Bd根据曲率0.5~1.5间和-0.5~-1.5间的弯曲转矩的倾斜的平均值来计算。对于纵向X、横向Y和斜向D,分别测量吸液前的弯曲刚度Bd。
(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的测量方法)
作为测量装置,使用Kato Tech株式会社制的KES-FB2-AUTO-L(大型弯曲测试仪)。将通过下述<样品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样品在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后,使用Kimtowel擦拭纸等吸水性片,以水分不漏出的程度从样品擦去水分,作为吸液后样品。将吸液后样品取到测量装置的试验台,用4cm的间隔的卡盘抓持。对吸液后样品在曲率K=-0.4~+0.4cm-1的范围,进行等速曲率的弯曲。变形速度为0.50cm-1/sec,进行1周期变形。吸液后的弯曲刚度值Bw根据曲率0.1~0.3间和-0.1~-0.3间的弯曲转矩的倾斜的平均值来计算。关于纵向X、横向Y和斜向D,分别测量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
<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T0c的测量方法>
作为测量装置,使用Kato Tech株式会社制的KES-G5手动压缩测试仪。将样品取到测量装置的试验台,将样品在具有面积2cm2的圆形平面的合板间进行压缩,由此对样品施加4.9mN/cm2(=0.5gf/cm2)的载荷,在该状态下测量样品的厚度。压缩速度为0.5mm/sec,压缩最大载荷为50g/cm2。
在测量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T0d时,将通过下述<样品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样品(干燥状态的样品)直接作为样品使用。
在测量第1芯侧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T0w时,将通过下述<样品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样品(干燥状态的样品)在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后,使用擦拭纸等吸水性片,以水分不漏出的程度从样品擦去水分而得到的样品(吸液后样品),作为样品使用。
通过从吸液后的厚度T0w减去吸液前的厚度T0c(T0w-T0d),计算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T0c。
<样品的制作方法>
从吸收性物品去除测量对象(第1芯侧层叠构造:由第1片、第1芯和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此时,测量对象由粘接剂与其它部件接合着的情况下,将该接合部分通过冷喷的对其吹送冷风等的方法除去粘接力后取出。该步骤在本说明中的所有测量中是共同的。
从测量对象按照以下的步骤制作样品。图7和图8中示出了样品的制作步骤。图7是用于测量纵向X或者横向Y的弯曲刚度Bd、Bw的样品SX、SY的制作步骤,图8是用于测量斜向D的弯曲刚度Bd、Bw的样品SD的制作步骤。
在制作纵向X的弯曲刚度测量用样品SX、横向Y的弯曲刚度测量用样品SY时,参照图7,从作为测量对象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17(由第1片11、第1芯14和中间片13构成的层叠构造)切取纵向X和横向Y的长度分别为10cm的俯视时为正方形的部分(参照图7的(a)),在该切取的切片S的四边分别粘贴另外制作的保护片P,得到样品SX、SY(参照图7的(b))。保护片P是在俯视时为长方形形状(11cm×3cm)的基材片P1的单面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缘部,粘贴有一对粘接部件P2、P2(参照图7的(c))的结构。各粘接部件P2由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构成,俯视时为长方形形状(11cm×0.5cm)。一对粘接部件P2、P2中的一个粘接部件P2用于与切片S的粘贴,另一个粘接部件P2与基材片P1一起从切片S向外侧延伸出来,用于在弯曲刚度测量时将样品SX、SY固定于测量装置(试验台)。样品SX、SY分别具有俯视时为正方形的形状,一边的长度为11cm。图7中附图标记BL表示的线为弯曲刚度测量时的该样品的折弯线。
在制作斜向D的弯曲刚度测量用样品SD时,参照图8,从作为测量对象的第1芯侧层叠构造17切取与横向Y所成的角度θ(锐角)为45度的方向即斜向D的长度为7cm、且与斜向D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为11cm的俯视时为长方形形状的部分,在该切取的切片S的四边分别与上述同样地粘贴有保护片P,得到样品SD。此外切片S的沿斜向D的边为短边即可,其短边的长度能够根据第1芯侧层叠构造17的大小等适当改变,无需为7cm,例如也可以为3cm。
作为基材片P1的材料、克重,能够在对弯曲刚度的测量无影响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设定,关于材料,例如能够列举无纺布、树脂膜等,关于克重,为5~20g/m2程度。作为基材片P1的具体例子,能够列举克重17g/m2的纺粘无纺布。
作为粘接部件P2中的粘接剂的克重、涂敷图案,能够在对弯曲刚度的测量无影响且在样品SX、SY、SD吸液后保护片P不脱落(切片S中的吸水性聚合物不漏出)的范围内任意地设定。作为粘接部件P2的具体例子,能够列举通过隙缝喷涂方式涂敷热熔粘接剂以使得作为固体成分的克重为6g/m2的例子。
<吸液后柔软性的评价方法>
从作为评价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取出吸收性主体(正面片、吸收体和背面片的层叠体),在该吸收性主体的肌肤相对面(正面片侧)的中央部将生理盐水160g注入1分钟后,静置30分钟,然后,将该吸收性主体以肌肤相对面作为内表面侧地在纵向(长度方向)上折成两折。由10名专门评价成员,以该折成两折的吸收性主体的折弯部和其附近为中心地用手指自由地触摸,以10分满分对该吸收性主体的柔软度进行评价。将10名成员的评价分的平均值作为该评价对象的吸液后柔软性的评价分。该评价分越大,判断为吸液状态下的柔软性越优异,评价越高。
<吸液性的评价方法>
从评价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取出吸收体,将其以该吸收体的第2芯侧朝上的方式配置于倾斜角度30°的倾斜面上。此时,使吸收体的纵向(长度方向)与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并且将该吸收体的前侧(腹侧)配置于倾斜方向的下方侧。像这样在配置于倾斜面上的吸收体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将生理盐水按1次注入量40g的方式隔5分钟地反复注入5次后(总注入量200g),测量该吸收体的重量(吸液后重量),从该吸液后重量减去该吸收体的生理盐水注入前的重量来计算液体吸收量(g),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吸液性的评价基准)
A(好):5次注入后的液体吸收量为160g以上
B(稍差):5次注入后的液体吸收量为100g以上且低于160g
C(差):5次注入后的液体吸收量低于100g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吸液性能优异且吸液导致的刚性增加得到抑制、吸液后柔软性也优异的吸收体,以及具有该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Claims (50)
1.一种吸收体,其包括:相对的第1片和第2片;和配置于两个片之间的中间片,在该第1片与该中间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第1芯,在该中间片与该第2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含有吸水性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第2芯,
所述吸收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的形成材料的80质量%以上为吸水性聚合物,
所述第1芯与所述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较大,且所述第1芯与所述第2芯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较小,
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1芯中的规定的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的整个区域,在微观地观察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配置区域时,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彼此间的空隙为10~1000μm程度,
将由所述第1片、所述第1芯和所述中间片构成的层叠构造的、利用下述式(1)计算出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弯曲刚度变化率设为BR时,彼此正交的二个方向和与该二个方向不正交而交叉的另一方向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的该BR分别为5.0以下,
BR=(Bw/Bd)/T0c(1)
Bw: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
Bd: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弯曲刚度,
T0c:利用下述式(2)计算出的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T0c=T0w-T0d(2)
T0w: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后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T0d:所述层叠构造的吸液前的4.9mN/cm2载荷下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85质量%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以所述第1芯/所述第2芯表示时为1.1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以所述第1芯/所述第2芯表示时为5.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第2芯的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30质量%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第2芯的形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90质量%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与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为1.1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与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为10.0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为60g/m2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为700g/m2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为65g/m2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为800g/m2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所述BR为4.8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所述BR为0.1以上。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个方向的所述BR分别为5.0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构造的一个方向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为200mN·cm2/cm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构造的一个方向的吸液后的弯曲刚度Bw为0.3mN·cm2/cm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作为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用,
在所述第1芯中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时配置于所述胯裆部的区域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二个方向各自的所述Bw的比率分别为0.8以上且1.2以下。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有俯视时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以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中央为分界,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侧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相比,所述吸水性材料较多。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在长度方向上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中央地延伸,且该第2芯中的位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侧的部分与该第2芯中的位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部分相比,所述吸水性材料较多。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中的位于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侧的部分与该第2芯中的位于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部分相比,主面的面积较大。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与所述第1芯相比,长度方向的长度较短,该第2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与该第1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为1.05以上。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与所述第1芯相比,长度方向的长度较短,该第2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与该第1芯的该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为前提,以后者/前者表示时为1.7以下。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中,与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即宽度在该长度方向的全长上不是一定值,在该长度方向上具有宽度相对较宽且主面的面积较大的宽幅部,和宽度相对较窄且主面的面积较小的窄幅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片中的所述第2芯的配置面的周缘部中的、至少所述窄幅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存在不配置该第2芯而使该中间片露出的部分,在该中间片的露出部分,该中间片和该第2片经由粘接剂被接合。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幅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与所述窄幅部的该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为1.1以上。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幅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与所述窄幅部的该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为5.5以下。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幅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窄幅部中的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为1.2以上。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幅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窄幅部中的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以前者/后者表示时为7.0以下。
3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作为配置在穿戴者的胯裆部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用,
所述吸收体配置成,在其长度方向上吸水性材料所偏倚的一侧靠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腹侧部。
3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片侧作为最先与要吸收的液体接触的受液面侧使用。
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片和所述中间片各自的与所述第1芯的相对面涂敷有粘接剂,
所述粘接剂中涂敷于所述第1芯中最先与要吸收的液体接触的受液面侧的部分,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同时存在涂敷部和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
所述粘接剂中涂敷于所述受液面侧的相反侧的部分,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实质上不存在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片侧为所述受液面侧,涂敷于该中间片的与所述第1芯的相对面的粘接剂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同时存在涂敷部和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
涂敷于所述第1片的与所述第1芯的相对面的粘接剂以在该粘接剂的涂敷区域中实质上不存在非涂敷部的方式被涂敷。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隔着所述第1芯配置于其两侧的粘接剂的总克重为3g/m2以上。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隔着所述第1芯配置于其两侧的粘接剂的总克重为50g/m2以下。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片与所述中间片经由由涂敷于它们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粘接剂形成的柱状部被接合。
3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芯具有低刚性部,所述低刚性部中该第2芯的形成材料不存在或者以比周边部低的克重存在。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低刚性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20%以上。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低刚性部中的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该第2芯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5%以下。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中的与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为1mm以上。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中的与所述第2芯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为25mm以下。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一对,该一对低刚性部彼此的间隔为10mm以上。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在所述第2芯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一对,该一对低刚性部彼此的间隔为80mm以下。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中,所述第2片和所述中间片被接合,并且该中间片和所述第1片被接合。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的10%以上中,所述第2片和所述中间片被接合。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的90%以下中,所述第2片和所述中间片被接合。
48.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芯中的在俯视时与所述低刚性部重叠的区域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均匀地分布。
4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关于以JIS P 8141为基准测量的克列姆吸水高度,“所述第1片≤所述第2片<所述中间片”的大小关系成立,且该中间片的该克列姆吸水高度在5分钟为20mm以上。
50.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50270 WO2021130802A1 (ja) | 2019-12-23 | 2019-12-23 |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86638A CN114786638A (zh) | 2022-07-22 |
CN114786638B true CN114786638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6575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102857.5A Active CN114786638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082499A4 (zh) |
JP (1) | JP7122481B2 (zh) |
CN (1) | CN114786638B (zh) |
WO (1) | WO2021130802A1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80827A1 (ja) * | 2018-03-20 | 2019-09-2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6879B (zh) | 2007-06-18 | 2013-03-27 | 宝洁公司 | 具有包括大体上连续分配的吸收性颗粒状聚合物材料的改善的采集系统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
AU2009334259B2 (en) | 2008-12-29 | 2015-04-30 |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 Water-absorbent sheet composition |
WO2011136087A1 (ja) * | 2010-04-30 | 2011-11-03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吸水シート構成体 |
JP5670960B2 (ja) * | 2012-06-11 | 2015-02-18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050612B2 (ja) * | 2012-06-11 | 2016-12-2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045302B2 (ja) * | 2012-10-31 | 2016-12-14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体液処理用の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
HUE044699T2 (hu) * | 2012-12-10 | 2019-11-28 | Procter & Gamble | Folyadékgyûjtõ-eloszlató rendszerrel kiegészített nedvszívó termék |
EP3207906A1 (en) * | 2014-01-31 | 2017-08-23 | Ontex BVBA | Multi-layer absorbent material |
JP6190861B2 (ja) * | 2015-11-09 | 2017-08-30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EP3167858A1 (en) * | 2015-11-16 | 2017-05-17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cores having material free areas |
JP6734727B2 (ja) * | 2016-08-04 | 2020-08-05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7085795B2 (ja) * | 2016-09-27 | 2022-06-1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371814B2 (ja) | 2016-09-29 | 2018-08-08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2019146657A (ja) * | 2018-02-26 | 2019-09-05 | 日本製紙クレシア株式会社 | 男性用吸収性物品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80102857.5A patent/CN114786638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23 WO PCT/JP2019/050270 patent/WO2021130802A1/ja unknown
- 2019-12-23 EP EP19957128.2A patent/EP408249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12-23 JP JP2021566386A patent/JP7122481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80827A1 (ja) * | 2018-03-20 | 2019-09-2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22481B2 (ja) | 2022-08-19 |
JPWO2021130802A1 (zh) | 2021-07-01 |
EP4082499A4 (en) | 2023-08-16 |
CN114786638A (zh) | 2022-07-22 |
EP4082499A1 (en) | 2022-11-02 |
WO2021130802A1 (ja) | 2021-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03608C2 (ru) | 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 выступающей прилегающей к телу структурой | |
EP2630939B1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RU160872U1 (ru) | Поглощ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 |
AU2005339193A1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RU2623914C2 (ru) | Одноразовый подгузник | |
JP5057876B2 (ja) | 補助吸収性物品 | |
JP2022534719A (ja) |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 |
JP7388868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AU2005339192A1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JP7452976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EP2611402B1 (en) | Incontinence liner | |
CN114845679B (zh) |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 |
JP2013106634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07215688A (ja) | 吸収体および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 |
CN114786638B (zh) |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 |
JP3986447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3986446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4171573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22140913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1167573A (ja) | 吸収性物品 | |
RU2789888C1 (ru) | Впитыв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и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 |
RU2790644C1 (ru) | Впитыв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и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 |
JP6620004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756049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WO2022044594A1 (ja) | 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