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3929B -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3929B
CN114783929B CN202210716501.4A CN202210716501A CN114783929B CN 114783929 B CN114783929 B CN 114783929B CN 202210716501 A CN202210716501 A CN 202210716501A CN 114783929 B CN114783929 B CN 114783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
piece
bus bar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65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3929A (zh
Inventor
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pton Luminous Energ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pton Luminous Ener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pton Luminous Energ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pton Luminous Ener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65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3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9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into and out of processing chamber
    • H01L21/67742Mechanical parts of transf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obotic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涉及光伏组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输送组件,其架装于支架表面,包含传送带组和设置于传送带组间隔端的接驳机构,该输送组件用于将活动板进行输送处理;以及送料组件,其安装于接驳机构下方;其技术要点为,通过设置送料组件,可实现间歇性的送料处理,防止堆料情况的发生,同时间隙产生的时间可供上方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利用制动机构完成对活动板的阻挡处理,确保在上方工位进行工作时,活动板的位置得以稳固,整个制动机构在与送料组件组合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化作业,可节省制造成本,避免使用到传统的定位气缸等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目前光伏组件包含有层压件、铝合金板,用于保护层压件、接线盒以及用于封闭光伏组件缝隙的硅胶,其中的层压件包含钢化玻璃、EVA、发电主体以及背板以及若干用于连接各个发电主体的汇流带,在对汇流带进行输送加工时通常需要借助活动板进行批量化的输送,而后借助位于上方工位内的焊机,完成电焊操作,最后将加工完成的汇流带输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处理。
传统的输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传统的送料机构通常是将各个铺放有待加工汇流带的活动板放置于传送带的带体上,而后借助输料电机驱动传送带传动,直至进入焊机的下方即停止,而后再继续进行输送处理,传送带的下一工位用于收集活动板,传送带在持续传送后,会造成活动板产生堆积的情况;
2、在借助上方焊机对活动板上的汇流带进行焊接时,传统的传送带本身需要停止工作,而后借助定位气缸完成对活动板本身进行定位夹持,然而定位气缸的使用还需要控制程序进行操控,增加了整体的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采用送料组件与接驳机构相结合,利用制动机构完成对活动板的阻挡处理,可实现间歇性的送料处理,整个制动机构在与送料组件组合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化作业,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包括:
支架,该处的整个支架可限制对应活动板和输送组件的移动轨迹;
输送组件,其架装于支架表面,包含传送带组和设置于传送带组间隔端的接驳机构,该输送组件用于将活动板进行输送处理;以及
送料组件,其安装于接驳机构下方,用于推送位于接驳机构上的活动板;
其中,所述接驳机构包含两组轮架和制动机构,铺装有汇流带的所述活动板位于轮架上方时,受到所述制动机构阻挡,且制动机构连接轮架和支架。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组包含安装于支架两侧的一号传送带和二号传送带,所述接驳机构位于一号传送带与二号传送带之间;上述传送带组中的两个传送带也均是采用两组平行分布的皮带组成,借助驱动电机驱动两组皮带传动,各个皮带的传动方向一致,且平行分布的两组皮带之间的间距与两组轮架之间的间距一致。
优选的,两组所述轮架之间形成的区域供送料机构活动,且轮架由槽钢和安装于槽钢内壁之间的若干滚轮组成;所述制动机构包含轴座件和连接板;其中,所述轴座件与轮架外侧靠近二号传送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座件上方转动式装配有挡片;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轴座件和支架;
所述挡片的截面呈“V”形,并与所述轴座件之间通过设置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所述挡片的边缘设为阻挡部,且挡片中部安装有辊体;在所述活动板完全覆盖挡片的状态下,所述辊体与活动板的下表面接触;
通过阻挡部完成对活动板底端边缘的阻挡,而后在对应旋转拨片的推动作用下,会使得活动板下压阻挡部,使得整个挡片发生偏转,而后辊体和阻挡部的顶端端面会与活动板的下表面接触,整个活动板在若干滚轮和两组辊体的滚动作用下移动至二号传送带上表面,在活动板与制动机构脱离后,制动机构中的挡片会在扭转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为初始状态,完成对后一组活动板的阻挡处理。
上述设置接驳机构,利用制动机构完成对活动板的阻挡处理,确保在上方工位进行工作时,活动板的位置得以稳固,整个制动机构在与送料组件组合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化作业,可节省制造成本,避免使用到传统的定位气缸等结构。
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含安装块和若干可拆卸式装配于安装块外表面的旋转拨片;其中,所述支架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内置有编码器,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安装块连接;所述旋转拨片的一端设有凸起,该凸起为圆柱状结构,并完全插装于所述安装块内,所述安装块边侧设置用于定位旋转拨片的封堵件,所述旋转拨片的另一端穿过两组轮架之间,可与所述活动板表面接触,该处的旋转拨片完成对活动板的推动处理,同时也可对活动板位置进行限位处理;
上述设置送料组件,可实现间歇性的送料处理,防止堆料情况的发生,同时间隙产生的时间可供上方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安装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供所述旋转拨片插入,且插槽内壁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式分布的凹槽,供所述凸起卡入,凸起进入到对应的凹槽内,完成对旋转拨片的调整处理;所述封堵件为板状结构,在静置状态下可完全覆盖所述插槽,且封堵件的一端与安装块之间通过设置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
上述设置的各个旋转拨片均可进行自由拆装,通过插拔的方式即可装配完成,安装效率极高,同时旋转拨片本身的使用长度可调,以应对不同厚度的活动板,确保旋转拨片完成对活动板的推动处理。
有益效果:
一是,本申请通过设置送料组件,可实现间歇性的送料处理,防止堆料情况的发生,同时间隙产生的时间可供上方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本申请通过设置接驳机构,利用制动机构完成对活动板的阻挡处理,确保在上方工位进行工作时,活动板的位置得以稳固,整个制动机构在与送料组件组合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化作业,可节省制造成本,避免使用到传统的定位气缸等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输送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2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架;2、一号传送带;3、二号传送带;4、接驳机构;41、轮架;42、制动机构;421、连接板;422、轴座件;423、挡片;5、送料组件;51、安装块;52、旋转拨片;6、活动板;7、辊体;8、阻挡部;9、插槽;10、封堵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采用送料组件与接驳机构相结合,利用制动机构完成对活动板的阻挡处理,可实现间歇性的送料处理,整个制动机构在与送料组件组合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化作业,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整个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输送组件以及送料组件5;
输送组件架装于支架1表面,参照图1可以看出整个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包含传送带组和设置于传送带组间隔端的接驳机构4,同时整个支架1可限制对应活动板6的移动轨迹;送料组件5安装于接驳机构4下方,用于推送位于接驳机构4上的活动板6;
其中,接驳机构4包含两组轮架41和制动机构42,该处两组轮架41呈平行式分布,且传送带组中的两个传送带也均是采用两组平行分布的皮带组成,借助驱动电机驱动两组皮带传动,各个皮带的传动方向一致,且平行分布的两组皮带之间的间距与两组轮架41之间的间距一致,铺装有汇流带的活动板6位于轮架41上方时,受到制动机构42阻挡,且制动机构42连接轮架41和支架1;(参照图2即可看出,制动机构42仅连接对应轮架41的一端,轮架41的另一端通过其他截面呈“L”形的连接板件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传送带组包含安装于支架1两侧的一号传送带2和二号传送带3,两组传送带的上表面与轮架4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活动板6在输送时的稳定,接驳机构4位于一号传送带2与二号传送带3之间,且接驳机构4与两组传动带之间存在一定间距,该间距不影响对活动板6的输送。
在一些示例中,两组轮架41之间形成的区域供送料机构中的旋转拨片52活动,且轮架41由槽钢和安装于槽钢内壁之间的若干滚轮组成,各个滚轮可进行转动,以确保位于轮架41上方的活动板6能够进入二号传送带3上。
制动机构42包含轴座件422和连接板421;
其中,轴座件422与轮架41外侧靠近二号传送带3的一端连接,轴座件422上方转动式装配有挡片423,挡片423的截面呈“V”形,并与轴座件422之间通过设置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挡片423的边缘设为阻挡部8,且挡片423中部安装有辊体7,在活动板6完全覆盖挡片423的状态下,辊体7与活动板6的下表面接触;
连接板421用于连接轴座件422和支架1。
上述的制动机构42起到对活动板6的阻挡作用,
具体通过阻挡部8完成对活动板6底端边缘的阻挡,而后在对应旋转拨片52的推动作用下,会使得活动板6下压阻挡部8,使得整个挡片423发生偏转,而后辊体7和阻挡部8的顶端端面会与活动板6的下表面接触,整个活动板6在若干滚轮和两组辊体的滚动作用下移动至二号传送带3上表面,在活动板6与制动机构42脱离后,制动机构42中的挡片423会在扭转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为初始状态,完成对后一组活动板6的阻挡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置的接驳机构4,利用制动机构42完成对活动板6的阻挡处理,确保在上方工位进行工作时,活动板6的位置得以稳固,整个制动机构42在与送料组件5组合使用后可实现自动化作业,可节省制造成本,避免使用到传统的定位气缸等结构。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给出送料组件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送料组件5包含安装块51和若干可拆卸式装配于安装块51外表面的旋转拨片52,上述的安装块51在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内置有编码器)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根据编码器内置的程序进行旋转;
其中,支架1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安装块51连接;
旋转拨片52的一端设有凸起(该处的凸起截面呈圆形,具体参照图5即可看出),并完全插装于安装块51内,安装块51边侧设置用于定位旋转拨片52的封堵件10,封堵件10本身也是对旋转拨片52位置进行限位处理,旋转拨片52的另一端穿过两组轮架41之间,可与活动板6表面接触(接触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置的送料组件5可实现间歇性的送料处理,防止堆料情况的发生,同时间隙产生的时间可供上方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3:
以实施例2为基础,本实施例给出各个旋转拨片52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5所示,安装块51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9,供旋转拨片52插入,且插槽9内壁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式分布的凹槽,供凸起卡入;封堵件10为板状结构,在静置状态下可完全覆盖插槽9,且封堵件10的一端与安装块51之间通过设置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
在对损坏的旋转拨片52进行拆除时,
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手动拨动封堵件10,使得封堵件10呈现图5所示的状态,而后另一只手将对应损坏的旋转拨片52从插槽9内抽出即可,最后封堵件10也会在扭转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该状态的位置为完全封堵插槽9的位置)。
在需要对旋转拨片52的使用长度进行调节时,
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手动拨动封堵件10,使得封堵件10呈现图5所示的状态,而后另一只手将对应损坏的旋转拨片52从插槽9内抽出,并将旋转拨片52再次插入,使得旋转拨片52上的凸起卡入不同的凹槽内,最后松脱旋转拨片52即可。
上述使用到封堵件10完成对旋转拨片52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在工作状态下,封堵件10与整个安装块51发生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置的各个旋转拨片52均可进行自由拆装,通过插拔的方式即可装配完成,安装效率极高,同时旋转拨片52本身的使用长度可调,以应对不同厚度的活动板6,确保旋转拨片52完成对活动板6的推动处理。
整个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在具体进行输送操作时,
工作人员首先将铺好汇流带的活动板6放入一号传送带2上,此时一号传送带2将活动板6输送至接驳机构4上方(活动板6在一定程度上也借助其自身的惯性),由于受到制动机构42的阻挡,同时对应的旋转拨片52也旋转至图1所示的位置,配合支架1的使用,可全方位的完成对活动板6的定位处理,
整个输送装置连接了外置的PLC226型号控制器,该控制器首先控制位于上方的焊机工位开启焊接作业,完成该作业后再开始控制送料组件5工作,
驱动电机驱动送料组件5顺时针旋转四分之一圈(该处送料组件5的初始状态如图1或2所示),位于两组轮架41上方的活动板6被对应旋转拨片52的推动下,经过制动机构42后进入到二号传送带3上,由于二号传送带3与一号传送带2始终保持同步运动,整个活动板6即进入最后的收集工位内,完成收集作业。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
输送组件,其架装于支架(1)表面,包含传送带组和设置于传送带组间隔端的接驳机构(4);以及送料组件(5),其安装于接驳机构(4)下方,用于推送位于接驳机构(4)上的活动板(6);
其中,所述接驳机构(4)包含两组轮架(41)和制动机构(42),铺装有汇流带的所述活动板(6)位于轮架(41)上方时,受到所述制动机构(42)阻挡,且制动机构(42)连接轮架(41)和支架(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组包含安装于支架(1)两侧的一号传送带(2)和二号传送带(3),所述接驳机构(4)位于一号传送带(2)与二号传送带(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轮架(41)之间形成的区域供送料机构活动,且轮架(41)由槽钢和安装于槽钢内壁之间的若干滚轮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42)包含轴座件(422)和连接板(421);
其中,所述轴座件(422)与轮架(41)外侧靠近二号传送带(3)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座件(422)上方转动式装配有挡片(423);
所述连接板(421)用于连接轴座件(422)和支架(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423)的截面呈“V”形,并与所述轴座件(422)之间通过设置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所述挡片(423)的边缘设为阻挡部(8),且挡片(423)中部安装有辊体(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板(6)完全覆盖挡片(423)的状态下,所述辊体(7)与活动板(6)的下表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5)包含安装块(51)和若干可拆卸式装配于安装块(51)外表面的旋转拨片(52);
其中,所述支架(1)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安装块(51)连接;
所述旋转拨片(52)的一端设有凸起,并完全插装于所述安装块(51)内,所述安装块(51)边侧设置用于定位旋转拨片(52)的封堵件(10),所述旋转拨片(52)的另一端穿过两组轮架(41)之间,与所述活动板(6)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51)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9),供所述旋转拨片(52)插入,且插槽(9)内壁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式分布的凹槽,供所述凸起卡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10)为板状结构,在静置状态下完全覆盖所述插槽(9),且封堵件(10)的一端与安装块(51)之间通过设置带有扭转弹簧的转轴连接。
CN202210716501.4A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Active CN114783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6501.4A CN114783929B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6501.4A CN114783929B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929A CN114783929A (zh) 2022-07-22
CN114783929B true CN114783929B (zh) 2022-09-02

Family

ID=8242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6501.4A Active CN114783929B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39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96050B1 (ko) * 2002-10-31 2006-07-03 삼성코닝정밀유리 주식회사 유리기판의 이송시스템
TW201207979A (en) * 2010-08-13 2012-02-16 Schmid Yaya Technology Co Ltd Chip conveying machine with turning function
CN202205797U (zh) * 2011-08-25 2012-04-25 江苏爱动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片单焊机
CN110459645B (zh) * 2019-07-31 2021-04-02 天窗智库文化传播(苏州)有限公司 电池板与汇流条的焊接方法
CN110660720A (zh) * 2019-11-01 2020-01-07 大连昊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串精密排版及汇流带高效焊接机
CN111822838A (zh) * 2020-08-24 2020-10-27 苏州晟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带自动焊接的设备
CN215100408U (zh) * 2021-06-08 2021-12-10 长春奥生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冲压件的自动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929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85204B (zh) 用于光伏电站施工用的光伏板转运装置
CN106449497A (zh) 电池串自动下料机构
CN115364971B (zh) 一种在线边料粉碎回收装置
CN114783929B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输送装置
CN110065693B (zh) 光伏瓦片贴双面胶装置及光伏瓦片贴双面胶方法
CN117013202A (zh) 一种ccs母排用组装设备
CN217349613U (zh) 一种框架型材生产用导向装置
CN207731154U (zh) 一种太阳能面板清扫机器人接驳系统
KR101341394B1 (ko) 솔더링 장치
CN215965028U (zh) 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
CN215771191U (zh) 一种自动化高速贴胶带机
CN104438154A (zh) 铅酸蓄电池两联片极板处理一体机
CN112693933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生产线
CN205289181U (zh) 太阳能电池板清扫机器人三向行走机构
CN212071938U (zh) 一种双玻封边机平移机械手
CN113636176A (zh) 一种光伏板护角拆除设备
CN220375584U (zh) 一种屋面光伏材料运输装置
CN113263002A (zh) 一种光伏清洁机器人跨光伏阵列连续作业的方法
CN206471314U (zh) 电池片翻片装置
CN112718762A (zh) 清扫装置和光伏阵列
CN115241329B (zh) 一种光伏组件多功能生产线
CN214184464U (zh) 分体式接线盒表面灰尘处理装置
CN111564527A (zh) 一种光伏板加工用底板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6252603U (zh) 一种建筑物房顶光伏发电装置
CN217545963U (zh) 一种家用式可移动太阳光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